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教案
30《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空调系统
30《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空调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各个组件的功能和作用。
3. 能够分析并解决汽车空调系统的一些常见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各个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鼓风机等。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制冷剂的循环、热量的转移和分配等。
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故障排除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各个组件和工作流程。
3. 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3. 实际操作测试:安排学生进行汽车空调系统的实际操作,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操作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构造》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课件:汽车空调系统的图片、图表和视频。
3. 实车教学:安排实车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相关知识。
4. 工具和设备:汽车空调系统的工具和设备,用于实际操作演示和练习。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兴趣。
2. 讲解与演示:详细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3. 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空调系统的实际操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方法。
2. 教学难点: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技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汽车空调教案》
《汽车空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制冷原理制热原理2. 汽车空调的主要组成部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3. 汽车空调的维护与故障排除定期检查故障诊断与排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实践操作法:演示汽车空调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汽车空调的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案。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挂图、实物展示等。
2. 教学设备:汽车空调模型、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汽车空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讲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3. 实践操作:演示汽车空调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4. 小组讨论:分析汽车空调的故障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空调基本原理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对汽车空调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新型汽车空调技术:如智能空调、太阳能空调等。
2. 探讨汽车空调环保问题:如制冷剂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汽车空调原理与维修》等教材。
2.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汽车空调的科普文章、视频教程等。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汽车空调知识。
2.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氛围。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十、教学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维护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重点关注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的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汽车空调教案》
《汽车空调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1.1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1.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作用1.3 汽车空调的主要性能参数第二章:汽车空调制冷原理与系统2.1 制冷原理2.2 制冷剂2.3 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2.4 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第三章:汽车空调加热原理与系统3.1 加热原理3.2 加热器3.3 加热系统的控制3.4 加热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第四章:汽车空调通风与空气净化4.1 通风系统的作用与组成4.2 空气净化技术4.3 通风与空气净化系统的维护第五章:汽车空调控制原理与系统5.1 控制原理5.2 控制组件5.3 自动空调系统5.4 空调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六章:汽车空调压缩机6.1 压缩机的类型与结构6.2 压缩机的原理与工作过程6.3 压缩机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七章:汽车空调冷凝器与蒸发器7.1 冷凝器的作用与结构7.2 蒸发器的作用与结构7.3 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八章:汽车空调干燥器与贮液器8.1 干燥器的作用与结构8.2 贮液器的作用与结构8.3 干燥器和贮液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九章: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部件的检修与更换9.1 压缩机的检修与更换9.2 冷凝器的检修与更换9.3 蒸发器的检修与更换9.4 干燥器和贮液器的检修与更换第十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0.1 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10.2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0.3 空调系统的维修与保养10.4 空调系统维修实例第十一章:汽车空调电气系统11.1 电气系统的作用与组成11.2 电气控制原理11.3 电气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十二章:汽车空调系统性能测试12.1 性能测试的目的与方法12.2 制冷性能测试12.3 加热性能测试12.4 系统性能的优化第十三章: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13.1 节能技术的应用13.2 环保制冷剂的研究与应用13.3 汽车空调系统的环保标准第十四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智能化发展14.1 智能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14.2 智能空调系统的功能与特点14.3 智能空调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五章:汽车空调教案实践操作训练15.1 实践操作的目的与要求15.2 制冷系统的操作与维护15.3 加热系统的操作与维护15.4 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汽车空调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全面介绍了汽车空调的相关知识。
汽车空调教案6.1
1、微电脑温度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具有几种功能?
2、微电脑控制自动空调系统输入信号有哪些?
教学后记
微电脑温度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空调控制
(2)节能控制
(3)故障、安全报警
(4)故障诊断存储
(5)显示
输入信号:
其一,车内温度传感器、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阳光辐射温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传来的信号。
其二,驾驶员设定的温度信号、选择功能信号。
其三,由电位计检测出空气混合风门的位置信号。
章节
名称
项目6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任务6.1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授课
安排
授课
时数
2
授课时间
授课
方法
讲授、ppt
授课教具
教学
目的
掌握汽车微电脑控制型自动空调器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了解汽车微电脑控制自动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教学
重点
汽车微电脑控制型自动空调器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教学
难点
汽车微电脑控制自动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输出信号:
其一,为驱动各种风门,必须向真空开关阀(VSV)和复式真空阀(DVV)或伺服电动机输送的信号。
其二,为了调节风量,必须向风机电动机输送的调节电压信号。
其三,向压缩机输送的开停信号。
第三部分 本章小结
1、汽车微电脑控制型自动空调器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2、汽车微电脑控制自动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第四部分 课后复习思பைடு நூலகம்题
第一部分:
复习:汽车空调的鼓风机控制电路根据控制方法不同,可分为哪三种形式?
新课导入: 随着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在汽车上逐渐应用,如自动控制的空调的应用,省去了手动控制的麻烦,自动控制的空调是如何工作的呢?
《汽车空调教案》
《汽车空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运行流程和操作方法;3. 学会诊断和排除汽车空调常见的故障;4.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2. 汽车空调的组成部分3. 汽车空调系统的运行流程4. 汽车空调的操作方法5. 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运行流程和操作方法;2. 演示法: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实物图和操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空调的实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汽车空调的常见故障。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挂出汽车空调系统的实物图和操作流程图;2. 教学设备:汽车空调模型、工具和仪器;3. 教学资料:教案、PPT、故障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汽车空调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空调系统是如何运作的;3. 介绍组成部分: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4. 讲解运行流程: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运行流程,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工作顺序;5. 操作方法教学:讲解汽车空调的操作方法,并进行演示,让学生学会正确操作;6. 故障诊断与排除:讲解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7.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空调的实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8.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9.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汽车空调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空调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的理解程度;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于汽车空调系统的运行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3. 故障诊断练习:评价学生对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的运用;4. 课后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汽车空调教案》
《汽车空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空调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3. 学会汽车空调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
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1.1 压缩机1.2 冷凝器1.3 节流装置1.4 蒸发器1.5 辅助部件2. 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2.1 制冷循环过程2.2 制热循环过程2.3 通风与空气净化3. 汽车空调主要部件的功能3.1 压缩机的功能3.2 冷凝器的功能3.3 节流装置的功能3.4 蒸发器的功能3.5 辅助部件的功能4. 汽车空调的维护与故障排除4.1 常规检查与维护4.2 故障诊断与排除4.3 制冷剂的添加与回收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功能。
2. 采用演示法,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实物和示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汽车空调系统的实物或模型,以便进行演示。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以便进行讲解。
3. 准备实践操作的工具和设备,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空调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功能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汽车空调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实施1. 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分别为理论课16课时,实践课16课时。
2. 教学过程:2.1 理论课:采用PPT讲解,配合实物或模型演示,让学生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功能。
2.2 实践课: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现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汽车空调优质教案
汽车空调优质教案教案标题:汽车空调优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2. 掌握汽车空调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汽车空调维护和保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汽车空调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2. 常见的汽车空调故障和维修方法。
3. 汽车空调的维护和保养。
教学难点:1. 汽车空调故障的排查和维修。
2. 汽车空调的维护和保养技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2. 汽车空调的示意图和维修工具。
3. 汽车空调故障案例和维修经验分享。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汽车空调的重要性和普及程度。
2. 提问学生对汽车空调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部分。
2. 分析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原因和表现。
3. 解释汽车空调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1. 分享一些真实的汽车空调故障案例。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指导学生进行汽车空调的维修模拟操作。
2. 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亲自体验维修过程。
3. 强调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总结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
2. 评价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3. 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关于汽车空调的知识和维修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店或相关工作场所,了解实际操作和应用。
3. 提供相关的书籍、网站和视频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表现和技能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汽车空调维修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PPT学习教案
1、内外循环按钮——切换内外循环。
转换成内气时,风机电压减少1V(在⒋9~10V内运 行);转换成外气时,风机电压恢复原状态。
此键工作不影响AUTO模式。
2、温度设定旋钮——调整设定温度。
调节旋钮转动一格,温度变化 0.5℃; 按下调节旋钮,显示外部温度,持续3S,再次按下
后恢复; 设定温度范围在18℃~32℃,低于18℃指示LO,高
第19页/共52页
一、基本组成
2、控制器 分为两种类型: ① 一种采用IC(集成电路)控制的自动空调
器,称为“放大器控制型自动空调器”。 ② 采用微处理控制的空调器,称为“微电脑
控制型自动空调器”。
第20页/共52页
2、控制器
通常按以下四步进行工作: ① 输入: ② 处理: ③ 存储: ④ 输出:
特点:电路复杂,但功能更加完善,操作 性与舒适性有很大的提高,且系统资源共 享,效率更高。
第38页/共52页
二、克莱斯勒公司BCM系统自动空调电路
输入部分: ATC显示板设定的工作模式信号和CCD总线
提供的系统工作状态信号(包括发动机工 况)。 车内温度、环境温度、日照强度、蒸发器 温度等传感器组成的环境状态信号。
制送气方式。
需要送风的温度
第29页/共52页
3、执行器
(4)进气模式控制 控制的方法:根据目标值确定当时的工作 方式,并将这个决定输出至进气控制伺服 电动机,从而执行控制。
第30页/共52页
第三节 自动空调典型电路分析
一、凌志LS400空调电路 1、传感器 (6)压缩机锁止传感器 目的:用来监测压缩机的转速。
第21页/共52页
一、基本组成
3、执行器 (1)风机电动机 对转速的控制,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 晶体管与调速电阻组合型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3. 熟悉汽车空调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
2. 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等。
3. 汽车空调的作用:制冷、制热、通风、除湿等。
4. 汽车空调的分类:独立式空调、集成式空调、手动空调、自动空调等。
5. 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制冷循环、制热循环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组成、作用及分类。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汽车空调的各个组成部分。
3. 利用动画演示,讲解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组成、作用及分类。
2. 学生观看多媒体资料,了解汽车空调的相关知识。
3. 学生参观实物,认识汽车空调的各个组成部分。
4. 教师演示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学生跟随讲解。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汽车空调的组成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2.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汽车空调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汽车空调压缩机教学目标:1. 掌握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类型及结构。
2. 了解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汽车空调压缩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类型:往复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等。
2.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结构:气缸、活塞、阀门、驱动机构等。
3.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压缩过程、膨胀过程、吸气过程、排气过程等。
4.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常见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技巧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3. 利用动画演示,讲解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车空调系统实验实训教案
汽车空调系统实验实训教案
一、理论部分
理论内容包括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电路连接,在理论课堂上已经讲述二、实践部分
㈠.实践内容汽车空调系统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㈡.工具设备五菱之光空调一台
㈢.方法步骤
1、对照下图中零件的图片,在实物中一一找出它们。
2、在提到每个组成零件时,分别讲出它们的工作原理
3、针对空调的面板操作开关一一讲解,要求学生能复述
㈣.安全注意事项
㈤.考核方法
三、课程小结
分析空调的工作原理时要注意制冷剂在各个组成元器件中它的状态,包括物理状态,温度等
实训教案首页
二、理论部分
理论内容包括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电路连接,在理论课堂上已经讲述二、实践部分
㈠.实践内容汽车空调系统故障分析
㈡.工具设备五菱之光空调一台
㈢.方法步骤
1、对照下图中实物和电路的图片,抓住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
分析和讨论一下故障现象:
⑴压缩机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⑵鼓风机故障和排除
⑶冷凝器故障和排除
⑷干燥瓶故障和排除
⑸管路故障与排除
⑹电路故障与排除
㈣.安全注意事项
㈤.考核方法
㈥.作业
1.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的常见故障哪些?
2.冷凝器散热风扇的常见故障是哪些?
3.压力保护开关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不会起作用?
4.鼓风机电路的常见故障是哪些?
三、课程小结
分析空调的工作原理时要注意制冷剂在各个组成元器件中它的状态,包括物理状态,温度等
实训教案首页
学年第一学期顺序号:()。
汽车空调实操教案
汽车空调实操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汽车空调实操2. 授课对象:汽车维修工程师、技校学生3. 课时:45分钟4.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干燥瓶制冷剂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循环过程制热循环过程通风与空气净化3. 汽车空调的操作方法启动与关闭空调系统调节温度与风速切换制冷与制热模式空气净化与香氛功能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简要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汽车空调实操课程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结合实物图片或模型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
3. 实操演示(15分钟)演示如何启动、关闭空调系统。
演示如何调节温度、风速及切换制冷与制热模式。
演示空气净化与香氛功能的操作方法。
4. 学生实操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操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汽车空调系统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空调维修手册、汽车空调结构与操作指南。
2. 实物:汽车空调系统模型、实际操作车辆。
3. 工具:螺丝刀、扳手、制冷剂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6. 实操练习与问题解决(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操练习,每组解决一个实际汽车空调故障案例。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7. 故障诊断与排除(10分钟)学生学习如何使用专业工具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教师演示如何分析诊断结果,并指导学生进行故障排除。
八、安全与环保教育8. 安全操作指导(5分钟)讲解在操作汽车空调系统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制冷剂接触皮肤、正确使用工具等。
汽车空调-教案
重点:明确汽车自动空调系统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和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难点:应用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和部件的结构,判断、分析系统的工作状态。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各环节要点、时间分配等)
第
一
节
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2。3冷凝器与蒸发器
一、冷凝器的结构与性能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系统结构特点进行正确的使用、操作和故障分析判断
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动空调空气配送的原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
难点:能够根据系统结构特点进行正确的使用、操作和故障分析判断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各环节要点、时间分配等)
第
一
节
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蒸发器压力调节器控制制冷系统
二、电子膨胀阀控制的制冷系统
5分钟
35分钟
第
二
节
新课讲授
4.1汽车通风与空气净化装置
一、通风装置
1、动压通风
2、强制通风
3、综合通风
二、空气净化装置
课程小结
35分钟
5分钟
教学
小结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应能解释汽车自动空调通风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作业
布置
35分钟
5分钟
教学
小结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应能掌握自动空调空气配送的原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
作业
布置
复习巩固本节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章节或项目名称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1.1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介绍汽车空调的历史发展,从早期的非循环式空调到现代的电动压缩机空调系统。
1.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解释汽车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等。
1.3 汽车空调的作用和重要性阐述汽车空调在车辆舒适性和驾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2.1 制冷循环原理详细解释制冷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
2.2 制暖循环原理介绍制暖循环的原理,包括加热器的工作方式和热泵系统。
2.3 通风和空气净化讲解汽车空调通风和空气净化的原理和方法。
第三章: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3.1 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规检查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规检查项目,如制冷剂泄漏、压缩机工作状态等。
3.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方法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维修方法,如制冷剂补充、干燥剂更换等。
3.3 汽车空调系统的保养技巧提供汽车空调系统的保养技巧,如定期清洁、避免制冷剂泄漏等。
第四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4.1 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列举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如制冷效果不佳、异响等。
4.2 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如观察法、试车法等。
4.3 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排除步骤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排除步骤,包括查找故障原因、维修或更换故障部件等。
第五章: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5.1 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如变频压缩机、电子膨胀阀等。
5.2 汽车空调系统的环保要求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环保要求,如制冷剂的选择、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5.3 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措施提供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措施,如定期检查、合理使用空调等。
第六章:汽车空调系统的部件详解6.1 压缩机详细介绍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压缩机新技术。
6.2 冷凝器解释冷凝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及性能评价。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方法。
3. 熟悉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等。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剂的循环过程、制冷效果的实现。
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定期检查、故障排查、零部件更换。
4. 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制冷不足、制冷过强、异味、漏氟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维护维修方法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汽车空调技术原理及应用的理解。
3.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解、组装及故障排查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2. 教学资料:教材、教案、PPT、实际案例及视频资料。
3. 实操场地:配备汽车空调系统教学用车及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及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
3. 实操考核: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操作规范、解决问题能力等。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汽车空调技术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操教学12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9-16课时: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方法。
第17-24课时:学习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第25-32课时:实操教学,包括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解、组装及故障排查。
七、教学要点: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讲解各个组件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制冷剂的循环过程及制冷效果的实现。
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强调定期检查、故障排查、零部件更换的重要性。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1.1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1.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与作用1.3 汽车空调的分类及优缺点1.4 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第二章:汽车空调压缩机2.1 压缩机的类型及结构2.2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2.3 压缩机的检修与维护2.4 压缩机故障案例分析第三章:汽车空调制冷剂与干燥剂3.1 制冷剂的性质与分类3.2 制冷剂的选用及充注量3.3 干燥剂的类型与作用3.4 制冷剂与干燥剂的检测与更换第四章:汽车空调制冷系统4.1 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4.2 蒸发器与冷凝器的结构与检修4.3 节流装置的类型与作用4.4 制冷系统故障案例分析第五章:汽车空调加热系统5.1 加热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5.2 加热器的核心部件及检修5.3 加热系统的控制方式5.4 加热系统故障案例分析第六章:汽车空调控制系统6.1 空调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组成6.2 空调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6.3 常用空调控制系统的操作与检修6.4 空调控制系统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汽车空调电气系统7.1 电气系统的组成与功能7.2 发电机与调节器的结构与检修7.3 空调电路的诊断与维修7.4 电气系统故障案例分析第八章:汽车空调通风与空气净化系统8.1 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检修8.2 空气净化器的作用与类型8.3 空气净化系统的检修与维护8.4 通风与空气净化系统故障案例分析第九章:汽车空调故障诊断与维修9.1 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9.2 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9.3 空调系统的维修技巧与注意事项9.4 故障诊断与维修实例第十章:汽车空调的节能与环保10.1 汽车空调的节能措施10.2 汽车空调环保技术的应用10.3 汽车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排放标准10.4 汽车空调的保养与维护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难点解析:汽车空调各类型的具体区别,以及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
2. 第二章:汽车空调压缩机难点解析:各类型压缩机的结构差异,以及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的联系。
汽车空调实操教案
汽车空调实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空调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汽车空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学会判断和解决汽车空调故障问题。
二、教学内容:1.汽车空调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汽车空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汽车空调故障的判断和解决方法。
三、课时安排:本教案为一课时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汽车空调的普及率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汽车空调的兴趣。
2.知识讲解(20分钟):(1)汽车空调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师通过PPT或黑板来讲解汽车空调的组成,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控制面板等。
教师通过PPT或实物模型来讲解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包括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原理等。
(2)汽车空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来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汽车空调,包括打开空调开关、调节温度和风量等。
教师通过PPT来讲解使用汽车空调的注意事项,包括关闭车窗、调节合适温度、清洁滤网等。
3.操作演示(30分钟):教师选择一辆已安装了空调的汽车进行操作演示。
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打开和关闭汽车空调、调节温度和风量。
教师演示如何清洁滤网。
4.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分成小组进行练习。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来操作汽车空调,并向其他小组成员演示。
其他小组成员在观察的同时做记录。
5.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强调学生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的重要性。
教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汽车空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和解决汽车空调故障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1.1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1.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 汽车空调的作用及重要性第二章:制冷剂与空调系统工作原理2.1 制冷剂的性质及作用2.2 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2.3 制冷剂的充注与排放第三章:压缩机3.1 压缩机的类型及结构3.2 压缩机的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3.3 压缩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四章:热交换器4.1 热交换器的类型及结构4.2 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4.3 热交换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五章:节流装置与控制元件5.1 节流装置的类型及结构5.2 节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5.3 控制元件的类型及功能5.4 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第六章:干燥瓶与管路系统6.1 干燥瓶的构造与功能6.2 干燥瓶的故障诊断与更换6.3 管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6.4 管路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七章:冷凝器7.1 冷凝器的构造与功能7.2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7.3 冷凝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八章:蒸发器8.1 蒸发器的构造与功能8.2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8.3 蒸发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九章:汽车空调控制系统9.1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9.2 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9.3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章:汽车空调的检测与维修方法10.1 检测设备及方法10.2 空调系统的常规检查与维护10.3 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步骤10.4 维修案例分析第十一章: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11.1 汽车空调节能技术11.2 汽车空调环保技术11.3 节能与环保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第十二章:汽车空调系统的舒适性与安全性12.1 汽车空调舒适性技术12.2 汽车空调安全性技术12.3 舒适性与安全性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第十三章:汽车空调系统的升级与改造13.1 汽车空调系统升级的原因与方法13.2 汽车空调系统改造的技术要点13.3 升级与改造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案例第十四章: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14.1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与挑战14.2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4.3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五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5.1 汽车空调系统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5.2 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与培训方法15.3 典型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主要部件、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以及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与挑战。
汽车空调教案最新版
编号:与卤代烃编号方法相同例:乙烷(C2H6)——R170丙烷(C3H8)——R290正丁烷(C4H10)——R600、异丁烷——R600a(3)烯烃类编号:R1+卤代烃编号方法例:乙烯(C2H4)——R1150丙烯(C3H6)——R1270(4)后缀①根据碳原子上取代基的原子量之和的差别加缀字母码,取代基原子量之和差别最小的不需要加字母缀,差别第二小的加“a”,接着加“b”,以此类推。
②化学组成a —— -CCl2-,b—— -CClF-,c —— -CF2-,d —— -CHCl-,e —— -CHF-,f—— -CH2-x—— -CCl- ,y—— -CF- ,z—— -CH-混合工质共沸制冷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冷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在气化或液化过程中,蒸汽成分与溶液成分始终保持相同;在既定压力下,发生相变时对应的温度保持不变。
编号:R5XX例:R500——R152a/R12 (26.2/73.8)R502——R22/R115 (48.8/51.2)非共沸制冷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冷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在定压下气化或液化过程中,蒸汽成分与溶液成分不断变化,对应的温度也不断变化。
编号:R4XX例:R407c——R32/R125/R134a(23:25:52)R410a——R125/R32(50:50)3. 选择应考虑的因素(1) 粘度压缩机的转速越高,使用冷冻机油的粘度应越大,实际使用中一般低速立式双缸压缩机可使用L-DRAl5号冷冻油,中速和高速多缸压缩机应使用L-DRA22号或L-DRA32号冷冻油,某些高速重载压缩机的发热量大,油温高,气温也高,最好使用L-DRA46号或L-DJRA68号冷冻油。
(2) 热稳定性热稳定性一般用冷冻机油的闪点来衡量。
闪点是指冷冻机油的蒸汽遇火后发生闪火的温度。
冷冻机油的闪点必须高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如R717,R12,R22压缩机使用的冷冻机油闪点应在16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03雅阁空调系统特点
除霜器开关逻辑的优化
按下“防霜”键后,空调压缩机将自动启动, 这使得前窗和侧窗的防霜能力更强。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03雅阁空调系统特点
空调启动工作模式的设置
以前的车型,点火开关关闭后,空调的初始开启 模式都为fresh模式。03雅阁对此进行了改动, 03车型空调的初始启动模式可以手动设置。如果 用户选择的是recirculate模式,系统将固定在该 模式下工作,再次启动时,空调的初始工作模式 亦为recirculate模式;如果用户选择的是fresh模 式,则再次启动时,空调的初始工作模式亦为 fresh模式。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半自动工作模式
在全自动工作模式下,驾驶员或乘员可以随意选 择空调系统的各种功能,从而进入半自动工作模 式,这时“FULL AUTO”的显示变成“ AUTO”
注意:后窗除霜器不属于加热系统和空调系统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半自动工作模式的手动 控制功能
a) b) c) d)
b
a
d
e)
随着阳光强度的增 加,光敏二极管的 电阻将增加。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信号输入组件
阳光传感器
当阳光强度值非常高时,自动 温湿控制装置自动增加鼓风机 风扇大转速,并将空气流导向 位于仪表板的头部出风口。 该操作有助于防止因强烈的阳 光直射导致座舱上半部分变热, 因而可能会引起驾驶员或乘员 感觉不适。
空调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组件
主要的空气流从地面出风口和挡风板底部的 除雾器出风口分流出去 主要的空气流来自于地面出风口 主要的空气流从仪表板出风口和地面出风口 分流出去 主要的空气流来自于仪表板出风口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组件
模式控制电机
模式控制电机 插头
安装位置/结构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奥德赛空调系统特点 前 空 调 系 统 结 构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奥德赛空调系统特点
采用前后分体式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后空调系统
安装在右后侧衬板内 后送风、冷气装置由鼓风机和蒸发器芯构成 空气从行李箱侧吸入,从第三排座椅右侧吹出,可以对送 风口进行上下左右的调节 后冷气装置的滑动
全自动显示器
AUTO按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全自动工作模式的注意事项
如果温度设定在最低值(16°C)或最高 值(32°C),系统将运行在完全冷却模 式或完全加热模式,不能调节车内的温度。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在寒冷的天气,系统 将不接通鼓风机风扇的电路,直至发动机 冷却液充分预热 按下OFF按钮,自动控制空调系统关闭。
车内空气进口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信号输入组件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位置(蒸发器内) 热敏电阻器 作用
自动温湿控制装置利 用该热敏电阻器测定 蒸发器的温度,从而 提高压缩机离合器的 控制能力,以避免蒸 发器冻结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信号输入组件
阳光传感器
位置(仪表板上部、 挡风玻璃底部) 光敏二极管 工作原理
车外温度传感器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信号输入组件
车内温度传感器
位置(转向柱附近) 热敏电阻器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信号输入组件
车内温度传感器
工作原理
利用小型吸气器或者空气软管设备给传感器抽风, 保证空气充分从传感器的热敏电阻上方通过。
空调空气进口 热敏电阻器
吸气器
空调空气出口
空调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组件
空气循环控制电机
功能
控制位于鼓风机上方的重新循环/新鲜空气风门
全自动模式
控制方式
自动温湿控制系统自动驱动空气循环控制电机 98雅阁:空调启动时自动进入新鲜空气模式 03雅阁:空调启动时进入前一次关闭空调时工作模式
手动控制
半自动模式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组件 空气循环控制电机
空调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组件
空气混调控制电机
功能
控制通过加热器芯子的空气流 利用联动装置控制与加热器阀相连接到拉线 全自动方式:根据设定的温度、车内温度和 外界温度来操纵电机
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组件
空气混调控制电机
安装位置/结构
插头 空气混调控制电机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组件
模式控制电机
功能
控制加热器装置内的空气流动风门 全自动模式:
控制方式
自动温湿控制系统自动驱动模式控制电机 利用MODE按钮可以手动地控制模式控制电机
半自动模式:
反馈系统
引导自动温湿控制系统测量电机的位置及行程的方向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出风口模式
安装位置/结构
空气循环控制电机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组件
鼓风机
空气循环控制电机
功能
控制空调风扇风速
手动控制系统
控制方式
采用鼓风机电阻器
采用功率晶体管
功率晶体管
自动控制系统
鼓风机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组件
功率晶体管
固态半导体 功能
在鼓风机风扇转速范围内无级改变风扇转速
5 6 7 12 11 9 8
10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系统功能
冷凝器 贮液罐/干燥器 压缩机
空气循环控制风门 新鲜空气 加热器阀 加热器芯 胀膨 重新循环的空气
发动机
阀
空气混调风门 贮液罐/干燥器
鼓风机
蒸发器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信号输入组件
车外温度传感器
位置(前保险杠后侧) 热敏电阻器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奥德赛空调系统特点
后 空 调 系 统 结 构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03雅阁空调系统特点
空调的双区控制
允许驾驶员和乘客分 别对驾驶室左右边的 温度和排风进行控制, 从而提高了舒适性和 效率水平。按下 “Dual”键后,驾驶员 和乘客就可以根据需 要各自调节空调。
最高A/C开关 Dual键
检测方法
连接一个小灯泡,接通点火开关,检查鼓风 机运转情况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奥德赛空调系统特点
采用前后分体式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前空调系统
蒸发器芯安装在暖风机内 转动温度控制盘可以控制空气混合电机, 使空气混合翻板和水阀工作,进行温度 调节 转动风扇开关,可以在手动或自动的9个 档位对风量进行调节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工作原理
空调的电子控制系统(自动温湿控制系统)根 据各种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 传感器、阳光传感器、外界温度传感器和冷却 液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息自动控制空气混调 装置和鼓风机转速,从而使汽车舱内保持期望 的温度。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控制面板
98雅阁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f)
开启或关闭压缩机 温度控制 切换新鲜空气模式和重 新循环模式 控制鼓风机风扇的转速 控制空气流动的出风口 除霜功能(挡风玻璃的 除霜)
f e
自动温湿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 2
4
阳光传感器 加热器芯 鼓风机 空气循环控制电机 功率晶体管 空调滤清器 蒸发器 自动温湿控制装置 空气混调控制电机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车内温度传感器 模式控制电机
控制面板
奥德赛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控制面板
03雅阁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工作模式
全自动工作模式 (FULL AUTO) 半自动工作模式 (SEMI AUTO)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全自动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设置方法
按下AUTO按钮
电子控制系统自动选择热气或冷气的适当混调 度和气流量,使驾驶室温度尽快达到设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