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编工艺尺寸链教学设计-教案名师精品资料.
工艺尺寸链的说课稿

工艺尺寸链的说课稿王文丽本说课稿共包括了说教材、说教学程序、和说教法三个部分。
一:说教材所说内容是普通高等工科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和工艺尺寸链中的第九节工艺尺寸链的教学设计及分析1本节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专业或近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第一章又是本书的重点,而工艺尺寸链的是第一章的重点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工艺规程编制的基本内容后,在进一步分析加工工序尺寸间的相互关系所必须掌握的理论基础又是第五章装配尺寸链的准备知识,没有工艺尺寸链的知识就无法求解装配尺寸链,无法保证机器的精度,也就无法使机器正常工作,所以工艺尺寸链这一节起到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这节课主要内容有三大部分(1)尺寸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2)求解尺寸链的方法步骤(3)用尺寸链的知识解决典型工艺问题2学生所要达到的目的与要求(1)知识目标:①掌握尺寸链的基本概念(6个概念);②掌握求解尺寸链的步骤(5部曲)(2)能力目标:①利用尺寸链的知识解决典型工艺问题②在实践生产中,提高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的能力3引出课题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尺寸在不断的变化,由毛坯尺寸到工序尺寸最后达到零件所要求的设计尺寸。
这些尺寸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应用尺寸链的知识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同时也为后续内容装配尺寸链的分析打好基础。
4重点、难点的确立重点:(1)深刻理解尺寸链的一组概念(尺寸链,环,组成环,封闭环,增环,减环)(2)掌握求解尺寸链的步骤(5部曲)难点:(1)如何合理的建立有意义的尺寸链(客观存在)(2)如何确定尺寸链中的封闭环(自然形成的尺寸、间接获得尺寸)5本教材的弱点(1)大的章节衔接不够连贯,讲课时按1、4、2、3、5章的顺序讲解。
这样符合学生们的思维过程和所学知识的连贯性。
(2)本节的缺点是书中举了几例应用尺寸链知识解决工艺问题的例题,但计算步骤不清楚,尺寸链的分析不具体,并且对数据的处理没作必要的交代。
数控加工工艺教案—工艺尺寸链

课时授课教案/ 学年第期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题:工艺尺寸链教学目的:掌握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掌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重点、难点:工艺尺寸链的定义、组成、求解使用教具:课件课后作业: 1课后记录:年月日授课主要内容一、工序尺寸及公差每道工序完成后应保证的尺寸称为该工序的工序尺寸。
工件上的设计尺寸及其公差是经过各加工工序后得到的。
每道工序的工序尺寸都不相同,它们是逐步向设计尺寸接近的。
为了最终保证工件的设计要求,各中间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需要计算确定。
工序余量确定后,就可计算工序尺寸。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则要根据工序基准或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是否重合,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
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这是指加工的表面在各工序中,均采用设计基准作为工艺基准,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比较简单。
计算顺序是:1.确定工序余量;2.确定各工序的基本尺寸;3.按各工序的经济精度,确定工序尺寸的公差;4.按“入体原则”确定上下偏差。
二、工艺尺寸链1.工艺尺寸链的定义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加工中各有关工艺尺寸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
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
2.工艺尺寸链组成1)封闭环:加工间接获得(或装配中最后形成)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其余尺寸叫组成环:除封闭环以外其余各个尺寸叫组成环。
2)增环:组成环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同向变动是指该环增大时封闭环也增大,该环减小时封闭环也减小)的环称为增环。
3)减环:组成环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反向变动是指该环增大时封闭环减小,该环减小时封闭环增大)的环则称为减环。
增环和减环的判断用箭头表示法。
凡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同的环即为减环;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反的环即为增环。
3.尺寸链简图为简便起见,通常不绘出该零件(或装配部分)的具体结构,也不严格按比例,依次绘出各有关尺寸,排列出封闭尺寸图形叫尺寸链简图。
工艺尺寸链及其计算说课稿1

工艺尺寸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工艺尺寸链》,下面我将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所说内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机械制造技术》第一章第七节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2.是进一步分析加工工序尺寸间的相互关系所必须掌握的理论基础又是第六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装配尺寸链的准备知识,没有工艺尺寸链的知识就无法求解装配尺寸链,无法保证机器的精度,也就无法使机器正常工作,所以工艺尺寸链这一节起到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3、职高生普遍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维活跃,控制能力不强, 学生专业基础差,分析问题能力较弱。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职高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通过学习达到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工余量和尺寸链的概念,掌握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2)通过学习形成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理解概念形成的概括过程,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能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三、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教学难点:工艺尺寸链的分析四、教法与学法1、情景激励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2、目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有的放矢,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3、演示实验法:通过模型演示分析,归纳特征。
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5、练习法:通过老师的指导,完成一定的练习或回答一定的问题,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6、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索,不断交流、不断评价中自然达成学习目标,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尺寸链教案

5.尺寸链的计算公式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组成环基本尺寸的代数和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
封闭环的上、下偏差
封闭环的公差
【作业】
第6章尺寸链在机械精度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与要求
了解:
保证装配精度的其它工艺措施
掌握:
2.组成环的确定。确定组成环时,必须注意将与封闭环无关或无直接影响的尺寸排除在外。一个尺寸链中组成环的环数应尽量减少。
3.增环,减环的确定。根据增减环的定义,在组成环中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反向)变动。区分其为增环或减环。
4.画出尺寸链。将组成尺寸链的各环尺寸按相互连接关系单独表示出来,绘成尺寸链图。
6.2尺寸链在精度设计中的计算类型和方法
6.2.1尺寸链在精度设计中的计算类型
尺寸链的计算是为了正确合理地确定尺寸链中各环的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根据不同要求,尺寸链计算有以下三种类型:
1.正计算
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求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正计算常用来验算设计的正确性。
2.反计算
已知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及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求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反计算常用于设计机器和零件时,合理地确定各部件或零件上各有关尺寸的极限偏差。即根据设计的精度要求,进行公差分配。
工艺尺寸链的构成,取决于工艺方案和加工方法,确定封闭环是关键;
一个尺寸链只能解一个封闭环;
请注意箭头方向:
与封闭环同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减环
与封闭环异向者为增环
3.尺寸链的形式
按环的几何特征分:长度、角度、组合尺寸链
按应用场合分:装配、工艺、零件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教案

3)工艺尺寸链的特性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工艺尺寸链的主要特性是封闭性和关联性。
所谓封闭性,是指尺寸链中各尺寸的排列呈封闭形式。没有封闭的不能成为尺寸链。
所谓关联性,是指尺寸链中任何一个直接获得的尺寸及其的变化,都将影响间接获得或间接保证的那个尺寸及其精度的变化。
课题二、工艺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
(1-:
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下偏差之和,即
(1-15)
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上偏差之和,即
(1-16)
封闭环的公差 :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即
(1-17)
一、工艺尺寸链的应用
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的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课堂组织
讲授、讨论
【课堂练习】
判断零件图纸当中的尺寸链增减性质。
对当堂所学知识巩固加深记忆
【课堂小结】
1、工艺尺寸链的概念
2、尺寸链的增减判断。
明确课程的重点内容
课外作业
P187 1、2
教学后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艺尺寸链的概念
难点:工艺尺寸链环的性质
教学设计说明
课堂组织,Ppt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达成目标
时间
【课程导入任务布置】
当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就需要通过尺寸链来计算工序尺寸。
课堂提问
引发学生思考,对已学知识的巩固
10
【分析任务交流资讯】
课题一
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极值法和概率法,这里仅介绍生产中常用的极值法。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组成环环尺寸的代数和,即
尺寸链和装配方法(二)教案

正页教学内容第二节尺寸链和装配方法(二)教学目的1、掌握常用的装配方法及特点、应用2、掌握装配尺寸链的解法3、掌握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的工艺步骤重点1、装配尺寸链的解法2、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的工艺步骤难点1、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的工艺步骤2、会正确选择适当方法解尺寸链教法选择用版图分析讲解教具小黑板图、版图(在投影室讲解,只须用纸写演算过程即可)教学进程由旧课引入新课: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尺寸链的基本概念,使我们掌握了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并了解了求封闭环公差的方法。
这一次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二节尺寸链和装配方法中的常用的装配方法和装配尺寸链解法这一内容。
第二节尺寸链和装配方法(二)二、常用的装配方法1、完全互换性装配法基本概念(1)、定义在同类零件中,任取一个装配零件,不经修配即可装入部件中,并能达到规定的装配要求,这种装配方法称为完全互换装配法。
举例讲解(2)、特点①、装配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
②、容易确定装配时间,便于组织流水装配线。
③、零件磨损后,便于更换。
④、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制造费用随之增加,故适于组成环数少、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或大批量生产采用。
2、选择装配法(1)分类基本概念①直接选配法是由装配工人直接从一批零件中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
基本概念②分组选配法是将一批零件逐一测量后,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成若干组,然后将尺寸大的包容件与尺寸大的被包容件相配,将尺寸小的包容件与尺寸小的被包容件相配。
比较讲解(2)分组选配法的特点①经分组选配后零件的配合精度高。
②因零件制造公差放大,使加工成本降低。
③增加了对零件的测量分组工作量,并需要加强对零件的储存和运输管理。
可能造成半成品和零件的积压。
④常用于大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组成环数较少时的场合。
3、修配装配法(1)定义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预留修配量以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2)特点①通过修配得到装配精度,可降低零件制造精度。
②装配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尺寸链教案

公开课教案§5-2 尺寸链授课人: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题:《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5-2 尺寸链教学目的:1、掌握尺寸链的概念、组成,能正确判断封闭环、增环、减环。
2、掌握尺寸链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尺寸链计算公式进行解尺寸链。
3、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创设情境,其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动画效果增强了授课内容的可视性、趣味性、可理解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效率教学重点:正确判断封闭环、增环、减环。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尺寸链公式并能正确使用。
德育教育:通过讲解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封闭环公差等于组成环公差之和,误差要积累。
我们在生活中以一样,要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如不能正确处理一些小事,则可能有小事发展为大事,从而影响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复习:1、什么是尺寸链?2、封闭环的概念是什么?怎么确定?3、增环、减环的概念是什么?怎么确定?引入新课:我们正确判断了封闭环、增环、减环,哪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着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如下图中,我们根据前面对封闭环、增环、减环的判断,我们可以知道40尺寸为间接得到所以为封闭环我们记着A0,由此可知70尺寸为增环我们记着A1 ,30尺寸为减环我们记着A2 。
我们现在进行一些假设:(1)当A1、A2均为基本尺寸时,A0的基本尺寸这为:70 —30 = 40(2)当A1尺寸最大时既为A1max = 70.05,当A2尺寸最小时既为2min = 29.97,此时A0最大为:A1max —A2min = 70.05—29.97 = 40.08mm;(3)当A1尺寸最小时既为A1min = 70,当A2尺寸最A2max = 30,此时A0最小为:A1min —A2max= 70—30 = 40mm;从上面的假设中我们可以看到:封闭环的大小与增环、减环有关。
当增环最大,减环最小时,封闭环最大;当增环最小,减环最大时,封闭环最小,并且有以下计算关系:封闭环基本尺寸 = 增环基本尺寸— 减环基本尺寸 封闭环最大 = 增环最大 — 减环最小 封闭环最小 = 增环最小 — 减环最大上式是通过对具体是尺寸链进行计算和观察得到的,通过推理上式以可以运用于多尺寸(多与3个尺寸)的尺寸链,所以我们得到以下几个公式:(1)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A 0 =∑=m i iA 1— ∑=ni iA 1(2) 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A 0max =∑=mi i A1m ax—∑=ni i A1m in(3) 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A 0min =∑=mi i A1m in—∑=ni i A1m ax(4) 封闭环公差:T 0 =∑+=n m i iT1式中 m 表示增环数目 n 表示减环数目T 0为封闭环公差 T i为组成环公差在运用尺寸链公式中如果已知各组成环求封闭环的计算称为正计算;已知封闭环求个组成环称为反计算。
机械制造工艺精品教案-工艺尺寸链

课时:4课时教学课题:工艺尺寸链教学目标:掌握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尺寸链的极值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运用尺寸链求解工序尺寸的方法教学重点:尺寸链的极值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运用尺寸链求解工序尺寸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尺寸链的图表法教具仪器:多媒体工艺尺寸链尺寸链概述尺寸链的分类按尺寸环各尺寸环的几何特征和所处的空间位置可分为直线尺寸链、角度尺寸链、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
1)直线尺寸链它的尺寸环都位于同一平面的若干平行线上,如图5-28b所示的尺寸链。
这种尺寸链在机械制造中用得最多,是尺寸链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本节要讨论的重点。
2)角度尺寸链各尺寸环均为角度尺寸的尺寸链称为角度尺寸链。
图5-29所示为角度尺寸链两种常见的形式,其中图a为具有公共角顶的封闭角度图形,图b是由角度尺寸构成的封闭角度多边形。
另一类角度尺寸链是由平行度、垂直度等位置关系构成的尺寸链。
例如,图5-28a所示工件,C面对A面的平行度(用α1表示)已经确定。
加工B面时,不仅得到尺寸A2,同时也得到了B面对A面的平行度α2。
α1、α2以及B面对C面的平行度α0构成了一个角度尺寸链,如图5-28c 所示。
图5-29 角度尺寸链示例3)平面尺寸链平面尺寸链由直线尺寸和角度尺寸组成,且各尺寸均处于同一个或几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内。
如图5-30a所示的箱体零件中,坐标尺寸X、Y1和Y2与孔心距L0和夹角α0构成一平面尺寸链(图5-30b)。
在该尺寸链中,参与组成的尺寸不仅有直线尺寸(X、Y1、Y2、L0),还有角度尺寸(α0以及各坐标尺寸之间的夹角--其基本值为90°),而且封闭环也不仅有直线尺寸L0,还有角度尺寸α0。
图5-30 平面尺寸链4)空间尺寸链组成环位于几个不平行平面内的尺寸链,称为空间尺寸链。
空间尺寸链在空间机构运动分析和精度分析中,以及具有空间角度关系的零部件设计和加工中会遇到。
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的分析计算较为复杂,本课程不作讨论。
尺寸链和装配方法(一)教案

正页教学内容第二节尺寸链和装配方法(一)教学目的1、掌握尺寸链的基本概念2、掌握绘制装配尺寸链简图的方法3、掌握尺寸链的计算方法重点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2、尺寸链的计算方法难点1、绘制装配尺寸链简图的方法2、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教法选择用版图分析讲解教具小黑板图、版图教学进程由旧课引入新课: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装配工艺概述这一节,使我们了解了机器的组成,掌握了装配工艺过程、装配工作的组织形式和装配工艺的制定等相关的内容。
这一次课我们将学习第二节尺寸链和装配方法这一相关的知识。
第二节尺寸链和装配方法(一)一、尺寸链的基本概念(一)、尺寸链概念基本概念1、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2、尺寸链的分类(1)设计尺寸链组成尺寸全部为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为设计尺寸链。
①、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尺寸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②、零件尺寸链全部组成尺寸为同一零件的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2)工艺尺寸链组成尺寸全部为同一零件的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演示绘制(二)装配尺寸链简图方法1、装配尺寸链可在装配图中找出。
2、通常不绘出该装配部分的具体结构,也不必按严格的比例,而只是依次绘出有关尺寸,排列成封闭外形即可。
3、绘制尺寸链简图时,应由装配要求的尺寸首先画起,然后依次绘出与该项有关联的各个尺寸。
基本概念(三)尺寸链的环1、环构成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都称为尺寸链的“环”,每一个尺寸链至少应有三个环。
2、封闭环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间接获得)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一个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
3、组成环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余尺寸均称为组成环。
同一尺寸链中的组成环用同一字母表示。
4、增环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当某组成环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增大,那么该组成环称为增环。
5、减环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当某组成环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减小,那么该组成环称为减环。
尺寸链教案

一、导入部分为了保证机器或仪器能顺利的进行装配,并达到预定的工作要求。
要在设计与生产过程中,正确分析和确定各零部件尺寸关系,合理确定构成各有关零部件的几何精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它们之间的关系需用尺寸链来计算和处理。
在实际的加工、制造过程中,许多重要尺寸不仅要了解,还要掌握控制重要尺寸的允许变动量,这就要通过尺寸链的解算才能得到,故尺寸链的解算是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尺寸链的基本概念1.尺寸链的基本术语与定义尺寸链与尺寸链线图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其图形称为尺寸链图。
尺寸链按其功能分为设计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
(1)、设计尺寸链组成尺寸全部为设计尺寸形成的尺寸链。
它又分为两种:1).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尺寸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2).零件尺寸链: 全部组成尺寸为同一零件的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2)、工艺尺寸链组成尺寸全部为同一零件的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机为工艺尺寸链。
所谓工艺尺寸,是加工要求而形成的尺寸,如工序尺寸、定位尺寸等.按应用范围分1)长度尺寸链链中各环均为长度尺寸,长度环的代号用大写斜体英文字母A、B、C……等表示。
2)角度尺寸链链中各环均为角度,角度环的代号用小写斜体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
按各环在空间中的位置分1)直线尺寸链:链中各环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
2)平面尺寸链:链中各环位于同一平面或平行的几个平面内,且某些组成环不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
3)空间尺寸链:链中各环位于几个不平行的平面内。
2. 尺寸链组成部分术语与定义•1)环:尺寸链是由多个尺寸(广义)组成,联结成封闭的一个回环,列入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
•2)封闭环:把在装配过程或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称为封闭环,以下角标“0”表示。
•3)组成环:其它的尺寸称为组成环,以下标“i“表示。
组成环有增环和减环。
工艺尺寸链的应用教案

二讲授新课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工艺尺寸链的应用。
在工艺基准无法和设计基准重合的情况下,在确定了工序余量后,通过工艺尺寸链进行工序尺寸链和公差的换算。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要用到了一个概念就是环。
一、环1.环的组成,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
封闭环是指:工艺尺寸链中最后被间接获得的尺寸。
注意一个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
组成环,除封闭环之外都称为组成环。
2.组成环分为增环,减环。
增环是指其他尺寸不变,当该环增大时,使封闭环增大。
减环是指其他尺寸不变;当该环增大时,使封闭环减小。
那么如何判断增环减环呢?我们来看这个图。
首先我们来画这个图的尺寸链。
我们来判断一下封闭环。
图中,该零件在加工时,先车端面,外圆,钻通孔,可确定尺寸50010.0-,接着车台阶孔,可确定尺寸1507.00+。
当我们用断面E定位来铣缺口,保证尺寸825.00+,我们就可以确定尺寸L。
所以尺寸825.00+是工艺尺寸链中最后被间接获得的尺寸,故它就是封闭环。
下面我们来判断一下增环减环。
增环减环的判断方法是各尺寸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组成一封闭图形。
我们来画一下方向,以逆时针方向为例。
我们规定与封闭环方向相反的是增环,同的,为减环。
那大家思考一下,在这个图中哪些是增环,哪些是减环呢?(板书写出答案)时间分配:5分钟训练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作图技能板书技能时间分配:8分钟二讲授新课二、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公式。
(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对于各组成环基本尺寸的代数和。
∑∑=-+=-=minmjAjAiAo111(2)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minmjEIjESiESo111(3)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上偏差之和∑∑=-+=-=minmjESjEIiEIo111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这是刚才的图,我们来求解一下图中L的工序尺寸及偏差L ESo EIo解答这个题目我们同样先画尺寸链,找封闭环,判断增环减环。
工艺尺寸链详解(高教课堂)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一个尺寸链中的各组成环尺寸的获得,
彼此并无关系,因此可将它们看成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相
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经大量实测数据后,从概率的概念来看,
有两个特征数:
(1)算术平均值 A ——这数值表示尺寸分布的集中位置。
(2)均方根偏差 δ ——这数值说明实际尺寸分布相对算术平
均值的离散程度。
6
所以,封闭环公差的一般公式为:
N 1
T
K2 i
T2 i
i 1
各教育种教学K值可参考图表:
32
一些尺寸分布曲线的K及e值
教育教学
33
若各组成环公差相等,即令Ti = TM 时,则可求得各环的 平均公差为:
TM
T2
N 1
T2
mn
概率解法与极值解法的比较: 极值解法: T T T
(2) 概率解法:又叫统计法。应用概率论原理来进行尺寸键 计算的一种方法。如算术平均、均方根偏差等。
教育教学
14
求解尺寸链的情形:
1.已知组成环,求封闭环
2.已知封闭环,求组成环
尺寸链的正计算 尺寸链的反计算
3.已知封闭环及部分组成环,求其余组成环 尺寸链的中间计算
1.已知组成环,求封闭环 根据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来计算封
教育教学
24
二、极值解法
1.各环极限尺寸计算 当增环为最大极限尺 寸,而减环为最小极 限尺寸时,封闭环为 最大极限尺寸。
A A A max
1 max
2 min
同理:
A A A min
1 min
2 max
A 2min
A∑max T2
ΔsA2 A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新编工艺尺寸链教学设计-教案名师
精品资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二
讲
授
新
课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工艺尺寸链简图的绘制和封闭环的求解。
在工艺基准无法和设计基准重合的情况下,在确定了工序余量后,
通过工艺尺寸链进行工序尺寸链和公差的换算。
要解决这个问题,
正确绘制尺寸链就尤为重要了。
我们还要用到了尺寸链的定义和它
的组成。
一、环
1.环的组成,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
封闭环是指:工艺尺寸链中最后被间接获得的尺寸。
注意一个尺
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
组成环,除封闭环之外都称为组成环。
2.组成环分为增环,减环。
增环:指其他尺寸不变,当该环增大时,使封闭环增大。
减环:指其他尺寸不变;当该环增大时,使封闭环减小。
那么如何判断增环减环呢?我们来看这个图。
首先我们来画这个图的尺寸链。
增、减环判别方法:在尺寸链图中用首尾相接的单向箭头顺序表示
各尺寸环,其中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反者为增环,与封闭环箭头方向
相同者为减环。
时间分配:
10分钟
训练技能:
讲解技能
提问技能
作图技能
板书技能
时间分配:
10分钟
A1
A0
A2
A3
封闭环
增
减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