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1]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b63bceebceb19e8b9f6ba1b.png)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物体表面采样及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2.1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检测。
2.2 发生有暴发流行。
3.采样时间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清洁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4.职责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应遵守本程序。
5.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6.采样方法用5 cm×5 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 mol/L 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 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采样。
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见表(5.5)。
表5.5化学消毒剂的常用中和剂消毒剂相应中和剂浓度(%)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0.2~1.0复合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吐温80+卵磷脂0.2~1.0+2.0+0.3过氧乙酸硫代硫酸钠0.1~0.5过氧化氢硫代硫酸钠+吐温80+卵磷脂0.5~1.0+2.0+0.3碘酊碘伏硫代硫酸钠+吐温80 0.5+2.0甲醛双甲酮+马林 1.0+0.6戊二醛甘氨酸+吐温80 2.0+2.0乙醇吐温80+卵磷脂 3.0+0.3氯已定吐温80+卵磷脂苯扎溴铵吐温80+卵磷脂注:配制各种中和剂均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为基础溶剂。
7. 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充分振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8.结果计算:8.1规则物体表面物体表面菌落总数计算方法见式(A.2):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2)= 平均每皿菌落数×洗脱液稀释倍数.........(A.2)采样面积(cm2)8.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表面微生物监测
![表面微生物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2a6a4138a32d7375a417805f.png)
表面微生物监测除了用空气微生物取样来监测生产环境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外,表面监测也可监测生产区域表面以及设备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世。
监测的方法必须考虑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基本的监测方法包括接触碟法、擦拭法以及表面冲洗法。
每种提供的数据都可以用于产品质量的评价。
测试方法可以定性和定量。
而且取样的准确性受收集和处理样品的过程影响,因此必须对取样进行培训和测试。
(1)接触碟法接触碟容易操作而且可以定量。
因此被广泛使用,适用于对平整的规则性表面进行取样监测。
通常的碟子是50mm直径的,培养基充满碟子并形成圆顶,取样面积一般约为25cm2。
培养基可以根据使用添加中和剂。
取样时,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充分接触。
取样后,需用蘸有70%乙醇的纱布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将取样后并做好标记的接触碟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读数,记录。
缺点:不适用于非常规表面;若培养基太湿润,菌落会连片生长导致不易计数。
(2)擦拭法该方法通常用于对不规则表面(尤其是设备表面)进行取样。
拭子通常为一根棒状物,其顶端由吸水性材料制成,拭子头在取样前应先行浸湿(通常为无菌生理氣化钠溶液或0. 1%的蛋白胨溶液约5ml),取样时,握住拭子柄,以30°角与取样表面接触,缓慢并充分擦拭,取样面积25cm2左右(可用特定的无菌模板确定擦拭面积),然后将取样头折断放入上述溶液内,充分振荡,再用平皿涂布法或铺平板法计数。
如果拭子头的材料为藻酸钙,则要用稀的盐溶液作为稀释剂(如1%柠檬酸钠溶液),这样才能让拭子头完全溶解。
因擦拭取样的面积一般约为25cm2,故擦拭法也属于定量检测方法。
缺点:取样和转移技术可能会影响结果;样品处理后才能培养。
(3)表面冲洗法该法适用于监测大面积区域内表面的微生物含菌量,包括设备轨道、储水罐等。
用定量的无菌水冲洗表面,收集淋洗水,用膜过滤法来计算微生物数量。
缺点:适用性不广,需要额外的操作,取样和处理过程可能会影响结果。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7dfc6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a.png)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通常包括沉降菌检测法和拭子擦拭法。
沉降菌检测法是指将待测表面擦拭干净,然后在表面涂抹上一层营养琼脂培养基,并将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通过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以判断表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数量。
拭子擦拭法是指利用拭子蘸取待测表面样本,然后涂抹在培养基上培养。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表面多种微生物的分布和数量。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检测方法,如菌落计数法、涂片法、培养皿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使用。
2015版药典表面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
![2015版药典表面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eef704948d7c1c708a145be.png)
题目:洁净区(室)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编码:颁发部门:质量部起草:日期:2015年月日修订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2015年月日生效日期:2016年月日批准:日期:2015年月日发放份数:版次:第1版分发部门:质量部、中心化验室1.目的:建立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测试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的测试。
3.责任:表面微生物检测员。
4.内容:4.1基本概念:4.1.1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数表示。
4.1.3表面微生物菌落数:规定面积的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用接触平皿法或擦拭法检测的微生物的菌落数目,以个/皿表示。
4.2测试原理:本测试方法利用接触平皿法或擦拭法收集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方法和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评定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
4.3测试方法:4.3.1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培养皿:一般采用φ90mm×15mm玻璃培养皿。
使用前将培养皿置于160℃干热灭菌120min。
接触碟:一般采用φ55mm无菌接触碟。
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将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约45℃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
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放入3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应在2-8℃的坏境中存放。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房间的用途与产品的距离人流物流方向如何布点: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
版药典表面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
![版药典表面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9a06c802d276a200292ef7.png)
1.目的:建立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测试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的测试。
3.责任:表面微生物检测员。
4.内容:4.1基本概念:4.1.1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数表示。
4.1.2表面微生物:4.1.3表面微生物菌落数:规定面积的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用接触平皿法或擦拭法检测的微生物的菌落数目,以个/皿表示。
4.2测试原理:本测试方法利用接触平皿法或擦拭法收集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方法和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评定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
4.3测试方法:4.3.1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培养皿:一般采用φ90mm×15mm玻璃培养皿。
使用前将培养皿置于160℃干热灭菌120min。
接触碟:一般采用φ55mm无菌接触碟。
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将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约45℃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
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放入3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应在2-8℃的坏境中存放。
4.3.2采样点选择: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房间的用途与产品的距离人流物流方向如何布点: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
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注: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应依下列因素确定:1.洁净区(室)的大小;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4.易受污染的部位等。
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f9fd67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7.png)
实验操作应严格遵守规范,避免产生气溶胶和飞溅物,同时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防止污染环境。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实验室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 量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必
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人体表面微生物的分布和数量与 健康状况有关,检测人体表面微 生物有助于了解个体健康状况。
湿度
湿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传 播具有重要影响。
营养物质
实验室环境中存在的营养 物质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 条件。
03 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方 法
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方法
显微镜直接观察法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样本中的 微生物形态,如细菌、真菌等
。
生理生化反应法
利用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进 行检测,如氧化酶试验、糖发 酵试验等。
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 测
目 录
• 引言 • 实验室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 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 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关系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是研究微生物在实验室环境中分布、传播和影 响的重要手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 生物的关系
实验室环境中微生物的来源
实验室内部操作
实验室内的各种操作,如实验动 物饲养微生物培养等,都可能 产生微生物气溶胶或污染实验台
面、地面等。
实验室外部环境
实验室外部的空气、尘埃、飞沫 等也可能携带微生物进入实验室。
人员带入
实验人员进出实验室时,可能会 将微生物带入实验室。
实验室环境中的微生物可能来自实验人员、实验材料、空气等,也可能在实验过程 中产生。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66ff4c2ce2f0066f533228d.png)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物体表面采样及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2.1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检测。
2.2 发生有暴发流行。
3.采样时间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清洁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4.职责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应遵守本程序。
5.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6.采样方法用5 cm×5 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 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 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采样。
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见表(5.5)。
表5.5化学消毒剂的常用中和剂消毒剂相应中和剂浓度(%)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0.2~1.0复合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吐温80+卵磷脂0.2~1.0+2.0+0.3过氧乙酸硫代硫酸钠0.1~0.5过氧化氢硫代硫酸钠+吐温80+卵磷脂0.5~1.0+2.0+0.3碘酊碘伏硫代硫酸钠+吐温80 0.5+2.0甲醛双甲酮+马林 1.0+0.6戊二醛甘氨酸+吐温80 2.0+2.0乙醇吐温80+卵磷脂 3.0+0.3氯已定吐温80+卵磷脂注:配制各种中和剂均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为基础溶剂。
7. 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充分振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8.结果计算:8.1规则物体表面物体表面菌落总数计算方法见式(A.2):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2)= 平均每皿菌落数×洗脱液稀释倍数.........(A.2)采样面积(cm2)8.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表面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表面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659c91a6bec0975f465e2ae.png)
目的:建立洁净室(区)中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在规定洁净级别内进行生产。
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的测试。
职责:质量管理部、QA检测员内容:1、测试方法:擦拭法2、仪器、设备、培养基培养皿:Φ90mm×15mm 培养皿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化培养箱:必须定期对生化培养箱进行校验。
自动台式灭菌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3、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面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面分为三类:关键表面(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板。
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依据下列因素确定:3.2.1洁净区(室)的大小;3.2.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3.2.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3.2.4易受污染的部位。
如关键功能间的门、地面、墙面、生产设备的关键部位等。
不宜每次固定在同一点取样,应在取样点附近的不同位置取样,使测试结果更具代表性。
4、采样量:表面微生物取样面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
5、测试状态及时间:动态测试。
6、测试依据测试区域的取样点数,按照《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制备适量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将灭菌的棉签用灭菌注射用水润湿(棉签容易脱落纤维,故在使用前应先用注射用水预先清洗,以免纤维遗留在取样表面),并将其靠在瓶上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水分。
将棉签按在取样物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约25cm2,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
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
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擦拭方法如图:擦拭完成后,将棉签放入无菌试管中并密封,检测时,加入15ml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振荡混匀,取1ml样液注入到培养平皿中,加入约15ml配置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匀,待培养基凝固。
7、培养:取样结束后将平皿复倒置于生化培养箱内35℃培养72小时,并以未采样的营养琼脂平皿作对照皿。
微生物检测标准
![微生物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91f170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7.png)
微生物取样方法、微生物检测标准举例一: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2采样(空气沉降法)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C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空气质量标准: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将无菌规格纸(5X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2.1细菌总数的检验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C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X样液稀释倍数/30X22.2致病菌的检验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5.关键点:细菌总数W10个/cm2一般区域:细菌总数W100个/cm2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1.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e78d9c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0.png)
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一、采样方法
二、检测方法
充分震荡采样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 ml接种平皿,将冷却至40~45 ℃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 ml,36±1 ℃恒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
三、结果计算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计算方法:
1、规则物体表面:
细菌菌落总数(CFU/ cm²):平均每皿菌落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cm²);
2、不规则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四、判定标准
1、Ⅰ、Ⅱ类环境: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
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物体表
面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²。
2、Ⅲ、Ⅳ类环境: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工流产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检
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m²。
五、采样中的注意事项
1、采样时机:日常常规检测时可在消毒后采样,怀疑医院感
染暴发、进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或工作中怀疑物体表面被污染时,应随机采样。
2、常规对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检测时可不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进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或工作中怀疑物体表面被微生物污染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3、采样、接种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1]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89636a713c1ec5da50e27095.png)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4008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2.png)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微生物检测是生物科技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从最初的定性检测到现在的高通量、高精度检测,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1、显微镜直接观察法显微镜直接观察法是一种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样本中微生物形态和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专业的显微镜操作技能。
显微镜直接观察法可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微生物检测。
2、培养法培养法是一种将样本接种到培养基上,通过培养基提供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培养法可对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和鉴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的方法。
3、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对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鉴定的一种方法。
免疫学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但可能会因为交叉反应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免疫学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
4、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利用DNA或RNA的特异性序列进行检测和鉴定微生物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精度等特点,可对微生物进行亚型分析,适用于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的微生物检测。
5、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利用离子源将微生物的蛋白质或代谢物电离,然后通过质量分析器将离子按质量/电荷比分离,由离子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方法。
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重现性的特点,可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微生物检测。
总结:微生物检测是各个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新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出现,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防止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空调部件表面微生物、冷却(凝)水中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检测方法
![空调部件表面微生物、冷却(凝)水中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da9a66aef8941ea66e057e.png)
附录E(规范性附录)空调部件表面微生物检验方法E.1采样E.1.1采样点在清洗后确定检测的每套空调系统的空调部件选择至少5个代表性采样点。
E.1.2采样面积每一点采样面积应为50cm2。
E.1.3采样方法空调部件表面积尘较多时用刮拭法采样。
积尘较少不适宜刮拭法采样时,用擦拭法采样。
整个采样过程应无菌操作。
E.2样品检测E.2.1刮拭法将采集的积尘样品无菌操作称取1g,加入到0.01%Tween-80水溶液中,做10倍梯级稀释,取适宜稀释度1Ml倾注法接种平皿。
E.2.2擦拭法将擦拭物无菌操作加入到0.01%Tween-80水溶液中,做10倍梯级稀释,取适宜稀释度1ml倾注法接种平皿。
E.3培养与计数细菌和真菌培养与计数方法见附录C。
附录F(规范性附录)空调系统冷却(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F.1原理F.1.1待测水样经过滤膜或离心浓缩后,一部分样品经酸处理与热处理,以减少杂菌生长,一部分样品不作处理。
F.1.2将上述处理与未处理样品分别接种BCYE琼脂平板并进行培养,生成典型菌落并经生化培养和血清学实验鉴定确认则判定为嗜肺军团菌。
F.2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如下:——90mm的平皿;——35℃~37℃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波长为360nm±2nm的紫外灯;——滤膜滤器;——孔径为0.22μm~0.45μm的滤膜;——蠕动泵;——离心机;——涡旋振荡器;——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体式镜;——水浴箱。
F.3采样F.3.1采样容器:可选择玻璃瓶或聚乙烯瓶,沉积物与软泥需用广口瓶,容器均需螺口或磨口,用前灭菌。
F.3.2采样量:每个采样点依无菌操作取水样(或沉积物、软泥等样品)约200ml。
F.3.3中和:经氯或臭氧等消毒的样品,采样容器灭菌前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以中和样品中的氧化物。
F.3.4样品运输与贮存:样品应2天内送达实验室,运输时应避光和防止受热,不需冷冻,室温下贮存不应超过15天。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3dafb7dd3383c4bb4cd27c.png)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6327371711cc7931b716c6.png)
目的:建立检测洁净区的表面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保证洁净区达到要求。
应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室的质量控制责任人:化验室微生物检验员。
内容:1 仪器与材料灭菌的培养皿及营养琼脂培养基,每个培养皿中倒入20ml培养基、121℃灭菌30分钟,然后30~35℃培养24小时,如无菌生长,则可用于试验。
2 取样检测方法包括:接触平皿法、棉签擦拭法及表面冲洗法。
取样人员于取样前检查琼脂平皿。
不得使用被污染、水汽过多、过于干燥或分装不均的平皿。
同一物体应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
2.1 接触平皿法2.1.1 适用于对平整的有规则性表面进行取样。
碟子为直径50~55mm,培养基充满碟子并形成圆顶,取样面积一般约为25cm2。
2.1.2 取样时,打开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再盖上碟盖。
2.2.3 取样后,需要立即用适当的消毒剂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2.2 棉签擦拭法2.2.1 适用于平皿接解法不适用的设备和不规则表面取样。
2.2.2 棉签的种类可选棉质、涤纶等。
将100个棉签用无菌生理盐水或0.1%的蛋白胨溶液约50ml浸湿,包上铝箔放入不锈钢饭盒中,121℃灭菌30分钟。
2.2.3 取样时,握住棉签柄,以30角与取样表面接触,缓慢并充分擦拭,取样面积24~30 cm2,然后将取样头折断放入浸湿溶液中,充分振荡,再用平皿涂布法或铺平板法计数。
2.3 表面冲洗法2.3.1需要确定设备内表面的生物载荷或面积较大时采用此法。
2.3.2用经121℃灭菌30分钟无菌水冲洗内表面,刻度吸管吸取淋洗液1ml,膜过滤后,检测。
3 培养 30~35℃培养48小时。
4 采样量每个采样点分别用棉签法取样或使用接触平皿法充分接触。
5 采样结果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与限度比较得出最后的评判。
6 偏差纠正发现表现检测结果超标,可以采取以下行动进行调查和评估6.1 检查取样和样品的处理是否正确,包括取样人员的资质等。
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标准
![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5c3712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4.png)
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标准摘要:一、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简介1.方法起源2.应用范围3.基本原理二、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的标准要求1.采样要求2.培养要求3.结果判定三、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1.优势a.操作简便b.成本低廉c.适用性广泛2.局限a.对环境要求较高b.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四、我国在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标准制定方面的进展1.标准体系建设2.标准内容完善3.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正文: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环境微生物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的检测技术。
该方法起源于20 世纪初,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手段。
一、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简介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起源于20 世纪初,是一种基于培养技术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待检测物品表面的微生物转移至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使其在适当的条件下生长繁殖,最终通过观察菌落形态、数量等指标判断物品表面的微生物状况。
该方法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环境、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基本原理简单易懂,容易操作。
二、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的标准要求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的检测结果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样、培养和结果判定等环节的标准要求。
首先,采样要求包括采样面积、采样深度、采样工具等;其次,培养要求包括培养基种类、配制方法、培养条件等;最后,结果判定则需要根据菌落形态、数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三、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性广泛等优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环境要求较高,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等。
四、我国在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标准制定方面的进展我国一直致力于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目前,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涵盖了采样、培养、结果判定等各个环节,为我国表面微生物接触碟法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a) 记录平均菌落数,用“个/皿”来报告结果。
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可遗漏。
b)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 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3.2工作台(机械器具)表面与工人手表面采样与测试方法:3.2.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擦拭检验,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全面擦拭检验。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可疑处进行擦拭,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擦拭检验。
d)实验新产品,按客户规定擦拭频率擦拭检验。
e)对工作表面消毒产生怀疑时,进行擦拭检验。
f)正常生产状态的擦拭,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a) 工作台(机械器具):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被检物体表面(取与食品直接接触或有一定影响的表面)取25cm2的面积,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b) 工人手: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 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3)采样注意事项:擦拭时棉签要随时转动,保证擦拭的准确性。
对每个擦拭点应详细记录所在分场的具体位置、擦拭时间及所擦拭环节的消毒时间3.2.2 细菌·大肠菌群的检测培养:样液稀释:将放有棉棒的试管充分振摇。
此液为1:10稀释液。
如污染严重,可十倍递增稀释,吸取1ml 1:10样液加9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此液为1:100稀释液。
3.2.2.1 细菌总数:(1)以无菌操作,选择1~2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平行样),将已融化冷至45℃左右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入平皿,每皿约15ml,充分混合。
(2)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培养48 h后计数。
(3)结果报告:报告每25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菌落数3.2.2.2大肠菌群:(1)平板法:a) 以无菌操作,选择1~2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平行样),将已融化冷至45℃左右的去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倾入平皿,每皿约15ml,充分混合。
待琼脂凝固后,再覆盖一层培养基,约3-5 ml。
b)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培养24h后计数。
c) 结果计算:以平板上出现紫红色菌落的个数乘以稀释倍数得出。
d) 结果报告:报告每25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菌落数(2)试管法:a) 以无菌操作,选择3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接种到BGLB肉汤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b) 置BGLB肉汤管于36℃±1℃培养48±2h。
记录所有BGLB肉汤管的产气管数。
c) 结果报告:按BGLB肉汤管产气管数,查MPN表报告每25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大肠菌群值。
3.2.3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1)定性检测a) 取1ml稀释液注入灭菌的平皿内,倾注15-20ml的B-P培养基,(或是吸取0.1稀释液,用L棒涂布于表面干燥的B-P琼脂平板),放进36±1℃的恒温箱内培养48±2小时。
b) 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1个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作血浆凝固酶实验。
c) 结果报告:B-P琼脂平板的可疑菌落作血浆凝固酶实验为阳性,即报告手(工器具)上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
(2)定量检测a) 以无菌操作,选择3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接种到含10﹪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b) 置肉汤管于36±1℃的恒温箱内培养48小时。
划线接种于表面干燥的B-P琼脂平板,置36℃±1℃培养45~48小时。
c) 从B-P琼脂平板上,挑取典型或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接种肉汤培养基,36℃±1℃培养20~24小时。
d) 取肉汤培养物做血浆凝固酶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e) 报告结果:根据凝固酶试验结果,查MPN表报告每25 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值。
3.3工厂环境中病原体的检测计划与方法检测计划: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工厂应该对生产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和评估,检测项目包括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微生物,化验室应该按照一定的计划对生产场所环境中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其中包括地面、下水道、排水沟、墙壁、天花板、设备框架、运输的支架,冷藏装置、速冻机、传送带、设备的螺丝、维修工具等部位。
当某个点检测到病员微生物时,应该对环境中的相似点加大检测频率;在把所有的预定点检测完后,应该对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在下一次环境检测循环过程中加强检测容易出现病原体的环境点,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检测频率: 每月两次,每次每个区域至少选取5个检测点,分别进行检测。
3.3.1 环境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3M TM Petrifilm TM环境李斯特菌的测试片)3.3.1.1 用涂抹棒,海绵或者其他采样设备收集环境样本。
3.3.1.2 将收集的样本添加10毫升灭菌的缓冲蛋白胨水,将样本与缓冲蛋白胨混合1分钟,将样品置于室温(20-30℃)1小时,最久不超过1.5小时,以修复损伤的李斯特菌。
3.3.1.3 将测试片放在平坦处,掀起上层膜。
3.3.1.4 用移液器垂直滴加3毫升样品到下层膜中央,将上层膜缓慢盖下,以免产生气泡。
3.3.1.5 轻轻将塑料压板放在位于接种区上层膜上,不要压,扭转或者滑动压板。
提起压板等至少十分钟,以使胶体凝固。
3.3.1.6 将测试片透明面朝上,可叠放至十片,在37℃±1℃培养26-30小时,可以用标准菌落记数器或者其他光学放大器判读,不要记数圆形轮廓上的菌落,因为他们不受选择性培养基的影响。
3.3.1.7 对于定性检测,根据紫红色菌落是否存在,结果记为检出或者未检出。
3.3.2 环境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3.3.2.1采样地点: 选取采样点时因尽量选取微生物容易滋生的地方3.3.2.2 操作步骤3.3.2.2.1采样应在生产开始后进行,用已浸润过的棉拭在选定的被测表面旋转涂抹约100cm2的面积,然后将棉拭放回涂抹试管并盖紧。
3.3.2.2.2将样品带回实验室,每5个点混合成一个样品, 登记编号,按照SN0170-92标准及时检测,若有阳性结果出现,应逐步对所混合的每个点分别检测。
物体表面涂抹菌落总数计算方式:物体表面细菌总数(cfu/c㎡)=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根椐GB15979-2002《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标准,生产环境卫生指标1 装配与包装车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 500 cfu/m3。
2 工作台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20 cfu/cm2。
3. 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300 cfu/只手,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人员和环境卫生检测方法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2采样(空气沉降法)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空气质量标准: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将无菌规格纸(5×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2.1细菌总数的检验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