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教学设计 《灰椋鸟》作业设计2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灰椋鸟》。

2. 能够掌握和运用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2.1.1 课文《灰椋鸟》的阅读和理解。

2.1.2 分析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进行例句和运用练习。

2.2 课堂活动2.2.1 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语音和语调的指导。

2.2.2 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3.1.1 教师通过引入灰椋鸟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1.2 学生分享对灰椋鸟的了解和观察。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3.2.1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进行语音和语调的指导。

3.2.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3.3 生词和短语学习3.3.1 教师解释和示范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和用法。

3.3.2 学生进行例句和运用练习,加强理解和记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4.1.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表达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4.1.2 评估学生在朗读和表达中的语音和语调准确性。

4.2 作业和练习4.2.1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4.2.2 学生完成生词和短语的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活动5.1.1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5.1.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对课文内容的想法和感受。

5.2 家庭作业5.2.1 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寻找其他关于灰椋鸟的相关材料。

5.2.2 学生进行家庭写作,写下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使用《灰椋鸟》一文作为主要教学材料,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原始文本。

语文课文 灰椋鸟 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 灰椋鸟 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知的欲望。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环境的想象和理解。

(3)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情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营造氛围。

(3)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读,画出生字词。

(2)小组内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4)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意图(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意图。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绘制一幅课文场景画。

《灰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副本

《灰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副本

《灰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副本《灰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富民县永定中心小学赵丽莹教材简析:《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教学策略:《一方面通过品词析句、情境体验、想象画面等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方式、场面描写的方法、修辞的表达效果等,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并迁移运用,仿写练习,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教学目标:1.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学习较复杂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232.的确,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非常壮观。

可作者是怎样把这壮观的场面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描写鸟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交流(1)“一开始…‥头顶飞过。

”“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本课指许多鸟儿从空中迅速飞落下来,很有气势。

推开了空中的一切过来了,写出了大部队归林的壮观气势。

)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灰椋鸟“排空而至”的气势?(启发学生通过“整群整群”、“数百米长”、“巨大、“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加深对“排空而至”的理解,体会鸟儿归林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能把这“壮观”的气势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是啊,这哪里还是一只只的鸟儿呢?这俨然是一支井然有序,纪律严明的队伍啊!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读读“大部队”排空而至的情景。

(齐读)(2)此时作者不仅看到了灰椋鸟排空而至的情景,耳畔还响起了他们活泼欢快的叫声。

他听到了什么?(指名回答)4灰椋鸟的叫声在作者的耳中意思丰富着呢!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又像()。

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读后你体会到了什么?(欢快、和谐)如果此时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这欢快的场面里,你会和你的好伙伴倾诉些什么?你又会怎样呼唤你的同伴和儿女呢?我们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一练,好不好?同座合作交流讨论,全班合作交流(鸟眼看世界、鸟语说林场、鸟情感环保感受在人们的保护下鸟儿是自由快乐的)(二)学习第五自然段过渡: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灰椋鸟》。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和生态环境。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关注鸟类保护。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灰椋鸟》的朗读和背诵。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探讨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灰椋鸟》。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和生态环境。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3)实例分析:展示灰椋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直观地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和灰椋鸟的相关图片。

(2)视频资料:播放灰椋鸟的生活片段,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进程1. 课堂导入:(1)简要介绍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保护,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完成生字词的学习。

(2)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实例分析:(1)展示灰椋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了解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灰椋鸟》。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生命的精神。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灰椋鸟》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4. 教学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灰椋鸟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2)引导学生关注鸟类,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解释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释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灰椋鸟的小短文,可以描述灰椋鸟的外貌、生活习性或表达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3. 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灰椋鸟》是苏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人与自然”主题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写的一篇散文,主要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全文情真意切,清理贯通;拟人手法和的妙用,让人在思考中体味明理。

第四自然段中第四、五句式长句,语意连贯,层次分明,有情有趣。

文章第二段是重点,作者把灰椋鸟归林的情景与自己内心涌动的感情交织互融,合为一体。

本课活动的安排旨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入情入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燃起爱护鸟类、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4~6自然段。

2、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激发学生对鸟类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从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激发学生对鸟类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1、学生能通过感情朗读、品读感悟、想象拓展,2、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重点词语实行品读、特殊的句式实行推敲,流露的情感实行体会,达到积累语言、提升认知之目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看到了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壮观景象。

】(板书:壮观归林时、归林后)过渡:哪里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场景?哪里写灰椋鸟归林后的场景的?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观赏这两个场面?二、精读入境,感受“壮观”。

(一)◆出示:读书要求1、读:自由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2、思:想象鸟儿入巢的场面。

3、品:品一品哪些词句形象生动地描写鸟儿活动?(二)、学生读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灰椋鸟》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灰椋鸟》教案、教学设计
3.布置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作业布置
1.课文朗读:请同学们课后朗读课文《灰椋鸟》,尽量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验灰椋鸟勇敢、坚韧的精神品质。
2.词语积累:从课文中选择5个你最喜欢的生字词,用它们分别造句,并解释每个词语的意思。
3.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灰椋鸟”为主题,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你对灰椋鸟的赞美。
(二)讲授新知
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灰椋鸟的特点。
2.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重点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写作中。
3.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难点,深入剖析灰椋鸟勇敢、坚韧的精神品质。
4.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灰椋鸟的情感。
2.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灰椋鸟”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鼓励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灰椋鸟的赞美。
3.课堂展示: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全班共同评价、欣赏。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2.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强调灰椋鸟勇敢、坚韧的精神品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努力进取。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文字的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逐渐增强。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灰椋鸟》这篇课文充满好奇心,对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勇敢精神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和情感体验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灰椋鸟》教学设计(通用7篇)

《灰椋鸟》教学设计(通用7篇)

《灰椋鸟》教学设计〔通用7篇〕《灰椋鸟》教学设计〔通用7篇〕《灰椋鸟》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品读描写灰椋鸟归林情景的句子,体会其壮观场景。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述: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8课《灰椋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指名答复〕2、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很不简单!那么,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再来细细品读一下这局部内容。

二、学习重点段:师述:同学们,要想把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景看得清清楚楚,感受得真真切切,老师提醒大家带好三样宝物:第一是我们的眼睛,要用眼睛仔细地看;第二是我们的耳朵,要用耳朵认真地听;第三是我们的心,要让心插上想象的翅膀。

同学们,大家准备好了吗?〔生齐答〕那好,让我们跟随作者,选择好观察的位置,静静地等候灰椋鸟归林吧。

〔一〕学习第四节。

配乐过渡:周围静极了,路两旁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随着同伴的一声呼喊,灰椋鸟开场归林了。

那它是怎样归林的呢?同学们,让我们睁大眼睛,唤醒了耳朵,用心去感受吧。

1、自由读第四小节,不管是你听到的,还是看到的,把你印象最深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能感受到什么?2、学生自由读,圈画,考虑。

3、学生汇报,师随即指导朗读,体会。

重点对下面两句进展交流品读:4、师总结第四小节及写法:同学们的眼睛不仅亮,耳朵还很灵。

你看,我们听到了鸟儿动听的歌喉所演奏的一曲委婉动听的奏鸣曲。

同学们,当作者置身于刺槐林内,眼前是鸟儿飞舞的身影,耳畔是鸟儿欢快地鸣叫,这一切统统交织再一起。

那么,作者想要把它描绘下来展如今我们面前,于是,他先写了看到的“排空而至”的情景,再写了鸟儿欢快地鸣叫,这样先写看到的,再写听到的,这样很有条理地展现了当时的情景。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4小节,感受感受吧。

学生朗读第4小节。

〔二〕学习第5小节。

《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灰椋鸟》教学设计《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灰椋鸟》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学习造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好像……,又像……;似……,如……。

3、学习本课作者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造林工人的赞颂之情;增加保护鸟类、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能理解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椋鸟》这篇课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壮观景象。

你们有没有亲眼看见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呢?老师也没有,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的语言文字,去欣赏一番,好吗?二、读文感悟过渡:要看得真真切切,同学们还得带三件宝物。

第一,你们的眼睛,用眼睛仔细地看;第二,你们的耳朵,用耳朵认真地听;第三,你们的心,让你们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地想象。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1、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课文106页,自己轻轻地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呢?把关键词语圈出来,然后一边读一边用心想象画面,开始。

(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教师谈话:同学们,读了这一部分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图画? (打出第四自然段前四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描述,点出“一小群一小群、整群整群、列队、一批一批”)3、教师谈话:那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归纳一下,它们是怎么归林的呢?成群结队(板书)4、教师谈话:正因为是成群结队的归林,所以才有这么壮观的场面,这一小节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壮观的场面?(学生答:浩浩荡荡、排空而至。

《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灰椋鸟》。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灰椋鸟》的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介诗人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5. 实践演练:(1)让学生尝试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欣赏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写一篇赏析文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对诗歌意象和作者情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3. 学生通过赏析文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灰椋鸟》。

2. 写一篇赏析文章,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3. 收集其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进行自主学习。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中的自然景物,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造力,进行情景扮演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待动物的关爱和善待之心。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追求梦想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够运用。

3.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大意。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情景扮演:选取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情景扮演,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

3. 图片或视频:寻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情景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学生情景扮演时的使用。

四、教学评价1. 朗读表现:评价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

2. 生字词掌握: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包括拼写和运用。

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情景扮演:评价学生在情景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入《灰椋鸟》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够运用。

4.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大意。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教案:《灰椋鸟》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教案:《灰椋鸟》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教案:《灰椋鸟》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并提炼总结;同时,通过本学习,学生还能够增加关于灰椋鸟的知识,了解鸟类生态环境及其生存状况。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入学生对灰椋鸟的好奇心教师从“灰椋鸟”这个话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一个鸟儿在天空中飞翔的情景,以及灰椋鸟作为一种鸟类的特点和其生态环境。

二、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相关信息教师使用朗读法为学生慢慢解读文章,介绍灰椋鸟的种类、生存环境和它们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且从中提炼总结,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生活中遇到过的灰椋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三、了解:学习更多关于灰椋鸟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或者图书馆等多个途径,了解更多关于灰椋鸟的信息,包括关于它们的生活习性、分布地域以及保护措施等等。

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渠道,以发表论文、制作 PPT、做海报等方式加深对灰椋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思考:学生思考自己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鸟类学生可以参考一些科普手册、视频、网站等,了解到当今世界上鸟类遭受到的威胁和危害,包括其生存环境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以及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等。

学生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探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这种珍惜的生物。

三、教学总结:通过对灰椋鸟这个话题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多个方面的收获:从寓教于乐、观察生动的角度,学生可以认识到不同生命形态的美妙之处;从学术研究分析的角度,灰椋鸟作为一门知名的研究课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习得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从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通过了解规划和鸟类保护的范围,学生逐渐有能力参与到相应的环境保护活动中,通过关注动植物生态发展,让自己的社会意识逐渐成熟。

灰椋鸟教案(第二课时)

灰椋鸟教案(第二课时)

灰椋鸟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及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2 、找出描写灰椋鸟归林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及灰椋鸟在树林中的快乐生活。

难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第26课,板书——《灰椋鸟》,读题。

多媒体出示词语:(点名读、齐读)2、整群整群百鸟争鸣数百米惊涛拍岸一批一批喧闹热烈浩浩荡荡呼朋引伴排空而至翩翩起舞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过渡:那么,课文中哪两个小节描写了这两个壮观的场景呢?(二)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美美地读按照自己的感觉去读1.学生读文。

2、你能用一个词、一个句子说出读完后的感受吗?3、哪些词句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灰椋鸟归林的情景?请同学快速浏览第四小节用笔画出来并写出批注。

交流讨论:①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A、“一小群一小群、.......”师追问:你读书非常仔细,从一小群一小群、.......看出灰椋鸟归林时不是单独行动,好的,从这段话中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看出它们归林时的这种特点呀?引出整群整群、一批一批”..........(点击“群”)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它们归林时的特点吗?(是呀,灰椋鸟是成群结队归林的)师:继续交流,你还找出了哪些关键词?B、a “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推开了空中的一切来到了。

)b同学们展开想象,天空中当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成千上万只灰椋鸟,密密麻麻的,黑压压的一片、铺天盖地地过来啦。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会运用想象力,描绘出灰椋鸟的生活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描绘灰椋鸟的生活场景。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灰椋鸟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学生查阅资料的工具(如词典、网络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灰椋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灰椋鸟的了解。

(3)简介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互相评价。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学习效果。

4. 深入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享查阅到的资料,互相学习。

5. 描绘灰椋鸟的生活场景(1)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灰椋鸟的生活场景。

(2)学生互相展示,评价彼此的描绘。

(3)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其他鸟类的生活习性,下周分享。

语文课文 灰椋鸟 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 灰椋鸟 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深层次情感的把握。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灰椋鸟》,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组词,确保学生掌握生字词。

3.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表达。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读音和语气。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

6. 课堂小结三、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3. 观察身边的动物,写一篇关于你喜欢的一种动物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后回收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以此评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情况。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是否得当。

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灰椋鸟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采用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启发引导: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灰椋鸟》作业设计2-word文档资料

《灰椋鸟》作业设计2-word文档资料

《灰椋鸟》作业设计2一、看拼音写词语Tuǒ yuán qī xī xuān nào shèng zhuāngQīng sù ǒu rán huì hé gān rǎn二、给带点字注音软绵绵翘首翘尾巴规模模样棱角扑棱棱情不自禁应和飞瀑深涧灰椋鸟郁郁葱葱三、近义词。

华贵( ) 等候( ) 遥望( ) 栖息( )喧闹( ) 普遍( ) 寂静( ) 倾注( )四、从文中找适当的词语填在入括号内。

( )的对比 ( )地飞过( )的机会 ( )地飞起( )的联欢 ( )地飞行( )的绒地毯 ( )地欢呼五、阅读片段回答问提。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他们的叫声。

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象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1、用“~~~”画出描写灰椋鸟“排空而至”时的句子。

2、用“————”画出实实在在的描写,用“~~~”画出作者的联想。

3、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词来形容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4、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

(1)这段话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

( )(2)朗读这段话时速度宜慢,以表现“我”看得认真。

( )(3)“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象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这是个打比方的句子。

( )六、填空《灰椋鸟》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

七、写出灰椋鸟归林后壮观场面的句子。

语文课文 灰椋鸟 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 灰椋鸟 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课文中对大自然的描绘和赞美。

学生能够培养对鸟类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生词和短语:学生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分析课文中的信息,理解课文的内容。

4. 课文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细节,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课文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理解。

3. 生词和短语: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记忆。

4. 课文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分析课文中的信息。

5. 课文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细节,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家长签名确认。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 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小短文,培养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朗读、口语表达和课文理解能力。

2. 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和课后练习,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灰椋鸟》课文原文。

2. 生词卡:包含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图片或视频:有关灰椋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文理解问题清单。

5. 小组讨论指南。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并理解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椋鸟教学设计《灰椋鸟》作业设计2一、看拼音写词语
Tuǒ yuán qī xī xuān nào shèng zhuāng ( ) ( ) ( ) ( )
Qīng sù ǒu rán huì hé gān rǎn ( ) ( ) ( ) ( )
二、给带点字注音
软绵绵翘首翘尾巴规模模样棱角扑棱棱情不自禁应和飞瀑深涧灰椋鸟郁郁葱葱三、近义词。

华贵( ) 等候( ) 遥望( ) 栖息( )
喧闹( ) 普遍( ) 寂静( ) 倾注( )
四、从文中找适当的词语填在入括号内。

( )的对比( )地飞过
( )的机会( )地飞起
( )的联欢( )地飞行
( )的绒地毯( )地欢呼
五、阅读片段回答问提。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他们的叫声。

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象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1、用~~~画出描写灰椋鸟排空而至时的句子。

2、用画出实实在在的描写,用~~~画出作者的联想。

3、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词来形容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4、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

(1)这段话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

( )
(2)朗读这段话时速度宜慢,以表现我看得认真。

( )
(3)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象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这是个打比方的句子。

( )
六、填空
《灰椋鸟》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

七、写出灰椋鸟归林后壮观场面的句子。

八、拓展阅读
鸟是人类的朋友,请以此为主题设计一条公益用语,教育人们爱护鸟类。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