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及其趋势(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与实践分析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与实践分析【摘要】近年来,教育改革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之后,新高考制度也开始推行下来,在新高考背景下,传统课程规划难以满足需求,学校还需要结合新高考背景,对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并且做好教学组织和管理变革,增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好的响应新高考策略。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高考背景对高中教育的冲击,然后探究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与实践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教育改革;教育实践传统高考模式主要是文理分科的统一教学模式,近年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新高考制度也开始逐渐推行,在新高考背景下,想要更好的顺应新高考发展,学校还需要对教学模式、课程结构、管理体系等进行改革和创新,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思想道德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1.新高考背景对高中教育的冲击1)唯分数论影响深远。
传统教学观念在我国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传统教学观念当中,“唯分数论”观念是很多教师和家长的主要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主要围绕着考试进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发展[1]。
而新高考背景下,引入了自选科目考试,对学生综合素质与个性化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更好的顺应新高考背景,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唯分数论的观念,但是这种改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高考的利益相冲突,加上一些特殊的影响因素,包括家长、社会等,很容易让新高考制度和传统高考制度产生剧烈的冲突,影响教学效果。
2)对“选择性”存在争议。
在新高考制度当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科目,但是这种选择性在当前存在很大的争议。
新高考改革的初衷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扩大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而高考对应着考试,考试就需要有统一的标准与考核方法,这就导致新高考的选择性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在现实当中,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缺乏,大多数学生都是在父母或者老师的建议下,以成绩的高低作为选择科目的标准,加上自主选择科目之后,学校也要开始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引入走班制教学,教学难度增加。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摘要】高中学科教学正面临着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首先介绍了背景情况,然后详细探讨了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新高考改革对学科教学的影响,以及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培训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文章总结了“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的意义,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新的课程和考试改革为高中学科教学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教学新要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关键词】“新课程”“新高考”、高中学科教学、变革、课程改革、主要内容、学科教学内容、方法更新、跨学科融合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意义、展望、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中,背景介绍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为了适应这种变革,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和高考改革方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新课程”是指教育部颁布的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课程突出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和跨学科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中学科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考改革着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科教学向更开放、灵活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学科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总结本文所述内容。
2. 正文2.1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高中学科教学变革的课程改革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课程结构的重新设计、教材教辅的全面更新、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推广背景下的高考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新课程推广背景下的高考改革. 新课程推广背景下的高考改革袁祖望【作者简介】袁祖望,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文章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2007 年第 2 期专家论考版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自 2019 年始,教育部相继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等一系列课程改革文件,在实验的基础上拟于2005一 2010 逐步在全国推行新课程体系。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理念发生的变化,技术含量、资源需求等的大幅提高,必然要求基础教育制度多方面的配套改革,但最根本的是考试和评价制度;否则,新课程改革必然胎死腹中或名改实未改。
学生评价、中考、高考等都要改,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高考。
中学的填鸭式、题海战术为什么至今盛行不衰?因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对付高考。
高考是指挥棒,高考改革具有强制性。
高考改了,其它方面必然跟着改。
新课程标准新在课程理念的更新。
即培养目标从统一标准到因材施教,从片面取向到全面要求,从重知识到重能力,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使学生学会到使学生会学。
新课程在全国范围的逐渐推广必然要求高考的相应改革。
1 / 9新课程标准强调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与此相适应,高考形式应该多样化。
考与不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报考高职高专的学生可以不考,到学校注册即可;一种考与多种考,可考虑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分开考,或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分开考。
两种高考时间错开,各司其职,考测重点不同,考生自由选择。
不同类型高校的招生则有开放式、选拔式、竞争式诸种。
新课程标准强调多样化和选择性,既有必修课又有丰富多样的选修课,既有文化课又有技术课。
新课标高考安排
新课标高考安排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政策,新课标高考安排已经确定,将对即将参加高考的
学生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新课标高考安排,高考科目和考试形式将发生一些改变,以下是具体内容:
首先,新课标高考将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命题质量将更加高质量,更加符合新
课标的要求。
考试内容将更贴合新课标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新课标高考将增加一些新的考试科目,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以适
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考查学生对新兴科技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另外,新课标高考将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会增加一些综合素质评价的
考试科目,如体育、美术、音乐等,考生将不仅仅是在学术方面的表现,还需在综合素质方面有所表现。
此外,新课标高考将会采用更加科学的评分标准,更加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
的考试表现,避免了一些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总的来说,新课标高考安排的改变将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加注重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加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考试表现,对学生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根据新的高考安排,认真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够在新课标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开启美好的未来!。
新形势下的高考趋势与备考策略
新形势下的⾼考趋势与备考策略新形势下的⾼考趋势与备考策略第⼀部分:⾼考趋势的变化⼀、⾼考的两个重要特性1.选拔考试⾸先明确⾼考具有适当的难度;不能等同于平常的教学要求;能够对考⽣的综合素质予以区别;受不同⾼校的招⽣要求,需要对考⽣分出不同的层次。
2.公平性⾼考试题以⼤纲或课标为依据;回避任何教材(尤其是材料);回避有争议的内容(包括学术上的);不能对某类考⽣有利(如城乡、民族、地区、性别等⽅⾯)。
这两点是⾼考试题出题的标准。
清楚了这些,⼤家对⾃⼰的教学就有了⼀个准确的定位。
也就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
⼆、回顾⾼考改⾰1.实施途径考试科⽬的改⾰(减少科⽬)命题思路的改⾰(强调能⼒)组织管理的改⾰(统⼀⾄分散)政策法规对教学的约束(如不准校内办补习班,取消义教中的重点学校等)2.改⾰的轨迹92年三南试验“3+2”并逐渐推⼴98年⼴东试验“3+X”(3+1)2000年⼴东试验“3+1+⼤综”,晋、辽、苏、浙试验“3+⼩综”之后,“3+⼩综”成为主流2007年开始的新课程⾼考,到2008年,已有⼆⼗个省市加⼊到课改,还会进⼀步扩⼤规模。
2010年开始⼴东开始实⾏“3+⼩综”。
这也是⾼考改⾰的需要。
三、新课程下的⾼考特点1.⽬标的变化总体⽬标: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具体改⾰内容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改变过于注重结果的教育改变过于依赖⼀本教材和课堂的教育改变传授式的教学⽅式改变⼀卷定终⾝的评价制度2.主要途径的变化颁布课程标准弱化教材的功能⿎励以探究为主的⾃主学习⽅式,注重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倡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3.试卷多元化(1)整体:2009年全国5套新课标试卷、2套全国卷和13套⼤纲⾃主卷;(2)历史:新课标6套(鲁宁⽂综、粤琼苏单科、粤加⽂基);全国⼀卷(辽陕晋冀豫闽浙皖湘鄂赣桂12省区);全国⼆卷(⿊吉蒙云贵⽢疆青藏9省区);⾃主命题6套(京津川渝⽂综、沪单科加⽂科综合能⼒)(3)特⾊:命题权下放,新旧并存,京派、海派、各省市等;(4)⾼校教师掌握命题权;5.考查主⼲知识化知识是能⼒的依托,能⼒是知识的运作。
新课程改革下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探索
新课程改革下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探索摘要:中国是考试的故乡,也是一个考试大国。
每一次的考试改革都会牵扯广大考生以及家长的心。
考试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关键阶段。
为了保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和推进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高考作为考试的重要类别之一,高考的内容又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对高考考试内容的探究显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考试改革;高考;考试内容高考,关注着每一位考生的命运,但是,由于对考试的功利化认识,使考试成为应试教育的“替罪羊”,成为众矢之的。
随着“取消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对高考有个更加明确的认识才是关键的解决方案。
因为高考,在目前众多教育评价方式中,是唯一的一个相对公平的举措。
因此,当今应该做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审视高考考试的问题所在,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本文主要从考试内容角度出发,探究高考考试内容解决方案。
一、当前高考考试内容问题在考试内容的设置方面,过多依据课本知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这主要表现在客观题比例较大。
对于大家来说客观解答题的答案标准化且作答方法非常简单,再加上问题设计的方式偏重于“会”与“不会”,所以不能引发深入思考、分析。
即使是主观题也因为老师们在评卷的时候主要是依据讲授内容或书本给分,所以学生发挥的余地不大。
所以这种考试的结果只能是使学生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
由于对于课本知识的过于依赖,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使得学生成为背题的“工具”,容纳知识的“容器”。
机械化的记忆,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即虽然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较高的分数,但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却不知所措,甚至缺乏解决最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改下对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具体要求与相关探索新课改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与教学。
这必然要求个性化的考试来评价学生,否则课改进不能实施本质性改革。
面对同一考试,同一录取的考试形式,在高中新课改实施之前,国家出台了相关高考改革走向的文件,如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考试内容作出相关要求,指出“加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关于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改革研究
q
…
.uu
课
改 论 坛
Ch l n e Edu ca t 1 O n l ] i n ov st J o n He r al d
关于高 中新 课程改革背景下 的高考改革研 究
唐 彩 菊 ( 云南省 沾益 县第 四中学 云 南曲靖 6 5 5 3 3 1 )
摘 要: 高考的作 用就是对 高中教 学进行有效 的 引导 以及规 范教 学, 所 以, 新课 程改革 的实施一 定要有 与其相 匹配的高考改革方案 。 为了 符合 新课程 改革所 注重的 尊重学生 的差异性 、 确 保 学生 能够全 面而独特 的发展 的教 育 思想 ,并且也 有利于各 所 高校选择 合适 的学生 , 将 来的 高考 必 须 向分 类考 核 . 多元 录取 的 形式来 发展 。 关键 词 : 新课程 高考 改革 中图分 类号 : G 6 3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9 7 9 5 ( Z 0 1 4 ) 0 2 ( c ) 一0 1 3 l 一 0 1 高 考 体 系 对 中 学 以 前 的 所 有 教 育 具 有 很 大 的 引导 性 作 用 , 是 促 进 基 础 教 育 改 革 的重大 关键点 。 在 新 一 轮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逐 渐 向 高 中阶 段 推 进 的 趋 势 下 , 与 高 考 相 匹 配 的 改 革 措 施 越 来 越 备 受 社 会 的 重 视。
已 经变为一种客观现象 , 怎 样 有 效 地 发 挥 高 考 正 确 的 引导 作 用 , 尽 可 能 避 免 不利 的 影响, 是 如 今 高 考 改 对 新 课 程 思 想 的贯彻力度 , 比如 考 试 科 目和 方式 的 确 定、 考 试 难 易程 度 的 确 定 , 还 包 括 考 试 范 围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创新。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学科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新课程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
对于高中学科教学来说,新课程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学科整合。
新课程要求学科教学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这就要求高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应用,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强调问题导向。
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要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高中学科教学要通过挖掘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注重实践教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要通过实际体验和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的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学科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4. 强调个性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差异化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中学科教学中,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新高考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和核心素养的提高。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科教学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学科素养。
新高考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和素质评价的理念,要求学生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制度的改革
新课改高考的改革趋向
• 1.改革高考形式与内容,注重能力考试。
• 新课程确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高考应在 知识考试的基础上更注重能力考试,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独立分析、综 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上。 • 2.体现地区特色和差异,逐步下放高考权利。 • 3.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考试选拔制度。 • 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考试选拔制度,变高考“独木桥”为“立交 桥”,应该成为高考改革的有益尝试。在考试层次上,可以考虑将一 般本科、重点本科和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分开进行, 每个层次的考试 采用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内容。或者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各 高校依据自己的培养需求,通过统一高考、自主招考、毕业会考、综 合素质评价等方式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的组合对学生进行考查并 择优录取。
高考改革与新课改的关系
1.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 • 理论上高考是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却 在一定程度上“指挥着”新课程改革。 •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问题。 •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发 展,因此人们担心考生单凭个人爱好、兴趣去选课, 而忽视了高中本该掌握的基础课程。与此相反,还 有部分教师和家长担心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将隐性加 重考生的学业负担。虽然为扩大考生的自主权, 高 考新方案增加了许多选考模块和科目,评价标准也 从单一迈向了多元,但同时也扩大了考试范围,拉 长了考试战线。由于高考仍然是选拔性考试,为了 争取多次机会、提高竞争筹码、保证高考成绩,考 生容易陷入新的备考误区,形成新的应试学习现象, 继而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
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的 主要内容
• 1.新的课程观 • 新课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 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 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 为根本;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 • 2.新的学生观
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的高考改革思考
新课 程 改 革条件 下 的高考 改革思 考
毛竞飞 盛兰芳 梁 鑫
[ 摘
要]在新课程 改革条件 下,各省 高考方案呈现 多元性 演变,考试 内容从统 一转变为多元 .综
合 素质 评 价 改 革被 推 向 前 台。 要 深 化 新 课 改 条 件 下的 高考 改 革 。需 重 视 和 处理 好 考 试 体 制 改 革 与 录取
体 制改革的关 系、优 应 以基
本公平 为原则 ,确立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各 自改革主体 ;开发考试平 台,建立评价 “ 市” 超 ;取 消统一
录取 划 线 模 式 , 实行 一 档 多投 。
[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考改革
评价 机制 ,打破 了过去全 国高度统一 的高考评价 体系 .使
高 考 的多样 性 以 区域形 式 在全 国展 开 。 同时 。在 1 个 省 6
一
、
新 课程 改革 条件 下 高考改 革 凸显 的变化
( 直辖 市 、自治区 )开展的高考分省命题 ,不但打破 了高考
一
张试卷 一统天下 的格局 ,也 使新课改 高考设计更 加贴 近
23
0 ・ 0 0 o
综 合 素 质 的 改 革 要 求 。 这 样 , 高考 选 拔 对 象 也 同 步 变 为 面 对 有 着 不 同学 习背 景 和 学 习 经 历 的学 生
现 了 改革 的意 愿 和决 心 。
因应 高中课程安 排的变化 .新课 改高考 的各学 科考 试
内容 从 过 去 统 一 版 式 变 为 有 选 做 内 容 或 附 加 内容 ,甚 至 不 同 办 学 层 次 的 高 校 、不 同 招 生 专 业 的 考 试 科 目也 不 相 同 , 考 试 内 容 从 统 一 转 变 为 多 元 。 如 广 东 、海 南 、宁 夏 、江 苏 卷 的 多 题 选 一 的 设 计 , 浙 江 的 分 类 考 试 、 自选 模 块 考 试 、 多 次 考 试 的可 选 性 设 计 ,江 苏 的 学 业 水 平 测 试 科 目可 选 性 安 排 等 等 ,都 刻 意 安 排 了高 考 改 革 的 选 择 性架 构 。
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变革
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变革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近年来,新高考改革的推行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这些变革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未来发展,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新高考改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模式。
过去,学生在高中阶段往往被简单地划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选择相对有限。
而新高考则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在众多学科组合中进行选择。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物理、化学和历史的组合,或者生物、政治和地理的组合等等。
这种选科模式的改变,旨在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发挥优势。
然而,这种自主选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在众多学科组合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成为了一个难题。
由于缺乏足够的职业规划指导和对自身的清晰认知,一些学生可能会盲目跟风或者随意选择,导致后续学习中遇到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家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新高考改革还强调了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
传统高考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依据,而新高考则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体系。
这意味着学生不能仅仅关注学习成绩,还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但在实际操作中,综合素质评价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何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地区、学校之间在评价标准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此外,对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也需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以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新高考改革还对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适应学生的选科需求,学校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课程组合,并采用走班制等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改革
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改革高考,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着千万学子的未来发展,也对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高考改革逐渐推行,这也给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高考改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考试科目。
这种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避免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课程改革首先面临的是课程设置的调整。
为了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选课需求,学校需要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课程体系。
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固定组合,而是增加了诸如艺术、技术、体育等特色课程,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这就要求学校在师资配备、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
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视野和教学能力。
例如,一名物理老师可能需要了解一些化学和生物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
此外,教师还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改革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高考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教学方法。
例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
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高考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除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的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艺术素养等方面的表现也将纳入评价体系。
这就要求学校建立起一套科学、全面、公正的评价机制,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新课程高考的改革方向
①十大名校校长纵论研究型大学[B0】 E/ L 北京高校校报新 闻 学报 ,07 . 2 0. ②【 G 卡斯尔帕. 美】 ・ 斯坦福大学的成 功道 路【 . J 高等教育研 践[ . 】 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06() ] 20, . 5
(95 ) 18 - ,女 ,河南南阳人 ,厦 门大学教 育研 究院硕 士研 究生 ,主要 研 究方向 :高等教 育经 济与管理 。 ( 建 厦 门 510 ) 福 60 5
自 19 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育 扩招 以来,我 国高 等教育呈现 出超常 相继迈 进新课程 下的高考。高考如何改革以适应新 课程的理念 9 9年
要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发展 , 这些也成 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素养的统一,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倡导 “ 学会理解 与宽容” 、 新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0 4年 9 广东、 20 月, 山东、 “ 学会创造” 学会共 同生活”等教 育理 念,引导学生对现实生 、“
海南和宁夏 4个省区率先开展 高中新课程 的试验 ; 0 7 2 0 年,这 4 活和未来人 生道路 中遇 到和可能遇 到的各种问题 具有 自己合 理 个省份率先 迎来新课改后 的第一次高考,随后全 国其他 省份 也 的认识和判断,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中国 电力教育 6E E P
20 年5 09 月上 总第 16 3期
新课程高考 的改革方向
王小五 陈亚丽
摘 要 :高中新课程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发展学生的个性 ,增 强学生的选择性 ;加强课程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联 系; 培
养 学生的探 究精 神、 自 主学习能 力等。 为适 应 大众 化 阶段人 才需求 的多 性 、培 养模 式 多 化 的要 求 以及新 课 改的实行 高考 也 不断 变革 : 样 样
新高考是什么
新高考是什么
新高考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新高考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考试科目结构调整:新高考取消了传统的文理分科,改为了综合素质评价科目和选考科目。
综合素质评价科目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品德、语言、艺术、体育等方面。
选考科目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有多个学科可供选择。
2. 评价方式变革:传统的高考评价方式主要依靠一次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升学命运。
而新高考强调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科成绩与学生日常表现、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考虑,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3. 考试形式改变:新高考取消了传统的笔试模式,引入了更为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包括口语考试、实践技能考核等。
这样能够更好地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与现实生活更为贴合。
4. 学校录取方式改革:新高考改革不仅对考试内容进行了调整,还对学校录取方式进行了改革。
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来录取生源,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摆脱了单一的分数指标,提高了录取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总体而言,新高考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通过科目结构调整、评价方式变革、考试形式改变和
录取方式改革等措施,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为全面、平等和有效的教育。
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创新
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创新高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学生升学的关键途径,更是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高考改革应运而生,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教育创新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自由组合选考科目。
这种改革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个性化发展的人才。
然而,这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高考背景下,课程设置的创新至关重要。
学校需要打破以往固定的课程体系,构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结构。
除了基础的必修课程,应增加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涵盖艺术、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例如,开设编程、机器人、戏剧表演、创意写作等课程,让学生在广泛涉猎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当务之急。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教育评价体系也需要进行创新。
新高考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学校和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
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
新高考要求学生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综合素养,这就需要学校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
学校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开展科普讲座、实验探究、职业体验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高考改革历程及其新课改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作者: 谢晶[1] 孙晓敏[2] 陆一萍[3]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 [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生
出版物刊名: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页码: 38-40页
主题词: 高考改革 新课改 发展趋势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高考命题以及招生政策等方面较以往已发生很大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全面推行,新高考改革也迫在眉睫,主要有如下趋势:分省命题,分层考试,多元录取;突出高中会考的辅助功能;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健全相应政策和法律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及其趋势背景:新课程改革●我国高考的改革历程与进步1、十七年、十年、恢复十七年、走向21世纪2、高考(历史)令人瞩目的进步与问题●《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什么?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六个改变”: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需求,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改变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兴趣、经验、终生学习的基础;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培养基本的能力;5、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改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6、改变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实行三级管理。
●国家出台的高考改革措施1、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逐步下放高考命题权,实行由省一级按课程标准实施的国家高校招生考试;2、加强国家监督和新的实践经验总结,给予及时指导。
一、高考的竞争及其特点是社会竞争及其特征的客观反映和延伸。
“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其中,高考则是学生学习内在的“指挥棒”,这几乎是“铁律”。
全面测量与评价是一种理想和努力的方向,但理想、方向固然重要,却并不能取代现实和用什么方式、方法到达。
当社会诚信和全面测量与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不足以保障其客观和“三公”时,人们会本能地放弃“全面”而选择“三公”,无奈地相信那可爱又可恨的考试——不公平中的公平。
社会诚信是全社会的事,前途光明,却有待时日和努力。
全面衡量与评价的有效和可靠性,即使从技术层面上看,也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其中,有些是世界性难题,如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量。
在正常情况下,在与无法超越的功利相联系的时候,很少有人会不按评价者的意图来表现,智商越高,越是如此;有些有中国特色,如“快节奏”、“大跨度”的教育或课程改革、高期望值和高竞争率的负面效应等;有些有办法而缺乏实施的条件,如考试社会化、命题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增加考试机会、进一步提高阅卷信度、考试的信息化等。
这些都非一蹴而就,而牵动千家万户的高校招生却是每年必须进行的。
考试改革必须从实际效果出发作系统的考虑。
这个“实际效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量效果;二是对教育的反拨作用,或者说“应考”效果。
前者直接决定测量与评价的成功与否,从长远的观点看,后者具有更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它左右着测量对象本身的变化。
那么,如何使现实的教学或学习不仅在舆论宣传、行政督导上,而且尽可能在事实上按照课程改革的方向去努力呢?除了极少数优秀学生可以通过专门组织的“理想”方式评鉴外,对大多数学生的取舍而言,考试,升学考试,特别是高考改革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高考必须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使那些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到较好的成绩,使那些不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不到好成绩。
偏差越小,成绩越好;偏差越大,成绩越差。
因势利导,借“迎考”之力,克“应考”之弊——考试的竞争就可能转化为按课程标准教学或学习的竞争,课程标准才可能真正变成教师、学生内在的学习宗旨和标准。
有一个调查说,高中教师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研究高考说明,而读教学大纲的不到百分之十。
尽管这个调查的样本还不够大,但经验告诉我们,其结果是比较可靠的,甚至是一个不需要调查的调查。
面对现实,只要考试真的想做课程改革的“仆人”和“杠杆”,就必须按照课程标准来命题。
反之,只要课程标准不只是为了好看,而是真是要实行的,就应当让考试成为自己忠实的“仆人”和有力的“杠杆”,特别是高考。
二、有一种观点认为:“考试测量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
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因此,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需要……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
i[i]言下之意,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不成体系。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首先,从史学上看,学科体系是相对的。
其次,从教育上看,虽然高考的目标与学科体系有密切关系,但其本质不是学科体系,而是考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能力和深造潜力。
其三,从命题上看,命题时的“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的这个“实际”应当是考察对象的实际,即学生学习的对象、过程及其结果的实际,而不是其它理论或学术观点的实际。
其四,从实践上看,直接从教科书介绍、分析过的史实中提问题的知识掌握水平考察,只是高考目标的一部分,还有相当部分属于方法或能力的考察,这些目标的考察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利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来考察。
其五,从“文明史”上看,文明史首先表现在人类文明的观念和视角上,新课标的制定者已经根据史学研究和学生的情况从内容的选择和观点的运用上考虑了这一点,即使有所不足,命题时同样可以通过“搭桥”的方式,从更完善、更新的高度去审视。
总而言之,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命题者如何坚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树立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观念,熟悉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实践情况,提升立意高度,改进设计思路、革新处理技术和转变操作习惯。
三、要做到高考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一致,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规定要比较清晰,使其确实能够成为高考的依据;二是有相应的考试方式和命题技术作保障,使考试能够全面、有效、可靠地测量这些既定的学习目标。
然而,不无遗憾的是,从操作层面上看,目前这两个前提都不够成熟,甚至有较大的距离。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方面的目标,提倡和鼓励个性的选择与发展。
ii[ii]又难以按目标的表述要求做到具体、明晰、行为化,即按照“学习结果”的方式描述,只能做比较原则的定性规定。
另外,又由于为了使教材的编写者、课程的实施者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历史知识目标大都只作了粗线条的规定,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等,正如穆易宁先生的文章所评论的“比较简略”,“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iii[iii]留下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补足或完善的“缺位”和“空档”。
综上所述,为了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高考除了加紧研发有效的测量方式和技术并创造条件实施外,还必须在制定高考目标和说明时,研究和做好课程标准的“补台”工作。
四、高考如何补台?历史知识是过去的事实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能力是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知识的“活性”和个性倾向。
当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目标规定得比较“简略”时,实际上,不同版本的教材执行的是在方向、框架上可能相同,但在具体的史实、观点、分析方法及其掌握水平上不尽相同的目标。
因而,高考命题最佳的方法是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为使用不同版本教科书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分别命制试卷,但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和习惯。
“一卷多选”模式(即三个必修模块的试题相同,六个选修模块的试题内容不同,但能力目标、难度相同。
考生可选答其中二或三个模块的试题)大概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但必须贯彻好课程标准下的有利于推进百花齐放的教材和教学这一基本准则。
高考目标也有必要对课程标准中规定得比较“简略”的“内容标准”做符合课程标准框架、指向和原则的目标化的规范。
(一)在“知”的层面上,将比较简略的概述具体为明晰、可理解的知识点,并做出必要的限定和解释,对课程标准中使用的“了解”、“知道”、“列举”等记忆性的要求做出规范的、行为化的定义。
如有可能,还应当做出心理学意义上的规定,如“回忆”、“再认”等。
(二)在“识”的层面上,对已经确定的知识点分别提出明确的理解方向和程度的要求。
下列常用的要求和术语可供参考:1、背景:国内、国际;2、条件:客观、主观、主要(或基本)、根本;3、原因:主观、客观、历史、当时、主要(或基本)、根本;4、联系:事实、本质、因果、对立、统一、同一;5、矛盾:主要、基本、根本(或本质);6、特征:本质、形式、根本(或本质)、显着;7、目的:直接、间接、主要(或基本)、根本(或宗旨);8、性质:一般、特殊、根本;9、作用:主要、直接、间接、长远(或历史);10、影响:直接、间接、正面、反面、历史;11、意义:当时、历史、实际、理论。
……以上要求可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连贯性来取舍和侧重。
另外,对课程标准中使用的“简述”、“概述”、“讲述”、“概括”、“分析”、“认识”、“理解”、“说明”等理解性的要求做出规范的、行为化的定义。
(三)在“用”的层面上,应当对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的问题及其所需要的思维程度给出界定,必要时用实例加以说明:1、具体解释和界定运用的类型及其程度,如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
2、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但没有明确阅读怎样类型、形式和难度的史料,通过哪些途径?信息的提取要达到什么水平?高考目标应当加以必要的明确。
五、如何突出能力目标?史实知识的运用已经内涵了“能力”,但不是“能力”的全部。
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史实知识处于被运用的状态。
因此,对知识运用的规定,只是考察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还有一个用什么观点、方法来运用的问题。
正确的史实只有和正确的史论(观点、方法)正确结合,才可能构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后者的迁移性更大,对素质的提高也更重要。
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中以“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作了抽象的定性规定。
欲使其变为可操作的高考目标,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甚至是刚开头。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中的所谓“基本”应当有明确的界定。
由于政治学科的改革取消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专题,前些年开始,上海市的高考说明增加了这方面的目标,遗憾的是没有深入下去。
iv[iv]如何从文明史的高度来选择和重构这些观点和方法,如何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确定其程度大概是最不容易的工作,前者和史学理论的进展有关,后者同历史教学的研究水准和传统有关。
比如,是否可以提出地理、地缘与人类文明,文明交融、冲突与传承,现代社会与思想潮流,公民意识与法制,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文学艺术与社会修养,宗教文化与当代社会,现代国家与国际关系,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和平竞争与全球经济,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社会转型与个人发展等更加贴近时代和学生的思想方法?(二)“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