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https://img.taocdn.com/s3/m/1abd1765e009581b6ad9eb8f.png)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P15 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6点)P21—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https://img.taocdn.com/s3/m/c410ce9eeefdc8d376ee32e5.png)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人类学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文化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工艺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逻辑学数学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1.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言语有生成性。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8.语言学发展四大思潮(四个阶段)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弄清了世界上很多语言的同缘关系语言是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何所指构成。
符号系统内部的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组合和聚合关系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Bloomfiel无论是传统语言学还是结构主义语言学都不能回答“语言是什么”语言能力competence V.S.语言表达performance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探讨语言的心理过程语言研究由形式转向功能。
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在环境中的意义。
从社会角度去观察。
研究语言,强调语言的社会性,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https://img.taocdn.com/s3/m/68e6e46876c66137ee061979.png)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1. 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 言语有生成性。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3) 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adjacency pair5)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化时期。
关键期假说:Lenneberg (60年代)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以前,由于大脑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考研真题详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圣才出品】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考研真题详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a0d9936fc5da50e2534d7f04.png)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范围内寻找错误的来源方面仍能发挥作用。
(二)偏误 1.偏误与失误的定义 科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偏误(error)和失误(mistake)两种。 (1)偏误 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 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这类错误一般学习者自己难以察觉,也不易改正,同一错误会 多次重复出现。这类规律性的偏误正是中介语特征的反映,是偏误分析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2)失误 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这种错误没有什么规律,即使说本族语的人也常常会 发生。说话者一旦意识到马上可以自己改正,以后同样的错误也不一定再次出现。 2.偏误的分类 (1)根据偏误的严重程度分 ①整体性偏误(global errors) 整体性偏误是指涉及到句子总体组织结构的错误(如误用句式,误用关联词语,语序颠 倒等),影响到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②局部性偏误(local errors) 局部性偏误是指句子的某一次要成分的错误(如某些助词、冠词的误用等),不影响对 整个句子的理解。 (2)根据偏误的来源分 ①语内偏误
2 / 4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两种语言中相同的成分,在学习中产生正迁移,而不会发生困难。 (2)一级 在第一语言中分开的两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合成一项。学习者可以忽略在第一语言 中两个项目的区别而逐渐习惯合并后的项目。 (3)二级 第一语言中有而目的语中没有的语言项目,学生必须避免使用。 (4)三级 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虽有相应的项目,但在项目的形式、分布和使用 方面又有着差异,学习者必须把它作为目的语的新项目重新习得。 (5)四级 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其第一语言中没有相应的项目,学习者在习得这些全新的 项目时会产生阻碍性干扰。 (6)五级 与一级困难正好相反,第一语言中的一个语言项目到了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项目,需要学生克服第一语言所形成的习惯,逐项加以区别,才能在目的语中正确使用。这 是本模式中难度最高的一项。 7.对比分析的意义 (1)对比分析有一套严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使人们对语言现象 的描写和研究、对语言特征的了解更为深入,从而丰富了普通语言学、具体语言学和翻译学 的理论。 (2)对比分析应用于语言教学,通过目的语与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对比,从两种语言的 差异中发现了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
刘洵版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复习笔记
![刘洵版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8389a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b.png)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第一语言: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⑵母语和外语: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第一语言不一定是母语)⑶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语言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母语二本族语)⑷目的语: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学科名称⑴对外汉语教学:国内的正式名称(也是用的最多的名称)1983正式提出(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即“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TCSL)>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让学习者掌握这个交际工具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课首先是技能课、工具课;(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母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有了用母语熟练地进行交际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语文课除了进一步提高母语的运用能力外,要求学生学习一定的语文基础,提高思想品德、情感品质、文学修养等。
第二语言教学是从零开始,从发音、说话学起,基础阶段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教学,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强调所传授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能力为根本目标。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是专门的学科一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2)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理论成果,从而形成并逐步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⑶对外汉语教育是应用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的争论(1)“小儿科”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⑴初创阶段1950-1961标志:1950在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⑵巩固阶段1962-1966标志: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即北京语言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⑶恢复阶段1972-1977标志:周恩来总理批示恢复北京语言学院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1)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特点: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4.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测评手段;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fa8f192eefdc8d377ee3231.png)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1. 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 言语有生成性。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5)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化时期。
关键期假说:Lenneberg (60年代)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以前,由于大脑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版重点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版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ae80f79b89680203d82542.png)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版——戴晓凤老师重点题型:(没听清)填空题10个*1分=10分不定项选择题18分名词解释4个*4分=16分简答题5个*6分=30分论述题(12分+14分)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区分P1)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https://img.taocdn.com/s3/m/3a28721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5.png)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绪论篇》第⼀章对外汉语教育是⼀门专门的学科第⼀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语⾔教学。
⽽且对象也不只外国⼈,还包括第⼀语⾔不是汉语的海外华⼈。
“对外”⼆字也⽆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所使⽤。
P4教学与教育P8第⼆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语⾔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法,并⽤来指导教育实践,从⽽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发展的教育⽬的。
P9(任务=研究什么,⽬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P15 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语⾔的教学,它是第⼆语⾔教学的分⽀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为⽬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将语⾔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对⽐为基础;与⽂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6点)P21—P22⼆、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是⼀门应⽤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化教学学科”论“应⽤语⾔学学科”论:⾸先,第⼆语⾔教学所“应⽤”的理论不仅是语⾔学,还有⼼理学、教育学、⽂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语⾔学理论解决不了语⾔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语⾔学与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是“应⽤和启⽰”的关系;第三,“应⽤语⾔学”这⼀名称⾮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语⾔的教育。
第⼆章汉语作为第⼆语⾔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项事业、成为⼀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以后开始的。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doc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doc](https://img.taocdn.com/s3/m/9304bb22a26925c52dc5bf1e.png)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任务 =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 P15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 6 点) P21— 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f377ba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1.png)
目 录第一部分 绪论篇第1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部分 基础篇第3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部分 习得篇第5章 语言习得理论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部分 教学篇第7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下)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部分 结语篇第10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部分 绪论篇第1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1 复习笔记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分:(1)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人还会学习和使用第三语言、第四语言,因为学习这些语言的规律与学习第二语言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统称为第二语言。
(3)双语或多语现象双语或多语现象是指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的现象。
2.母语和外语按国家的界限区分:(1)母语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2)外语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区分:(1)本族语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及详解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bfdc7594431b90d6d85c735.png)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及详解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内容简介作为刘珣主编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复习笔记以该教材为主,同时还参考了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以及大量其他相关参考资料,对本章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强化应试能力。
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
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并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归纳典型试题,巩固重点知识。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对各章知识要点的掌握,特依据该教材的知识体系选编了相应的典型常考题,并一一提供解答,有些解答对教材知识做了相应的延伸,以达到高效备考的目的。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第一部分绪论篇第1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部分基础篇第3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部分习得篇第5章语言习得理论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部分教学篇第7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下)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部分结语篇第10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复习笔记及详解第一部分绪论篇第1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1 复习笔记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分:(1)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https://img.taocdn.com/s3/m/4a87ce67e87101f69f319526.png)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1.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言语有生成性。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8.语言学发展四大思潮(四个阶段)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3) 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4) dialogue analysis在交际过程中,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意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adjacency pair5)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化时期。
超详细的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笔记(刘珣版)
![超详细的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笔记(刘珣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0a061af18583d04964594c.png)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整理
![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16890033d4b14e84246875.png)
第三章语言学基础一.语言的特征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2语言存在言语之中(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划分了语言和言语)3.语言有生成性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课和技能课的特点)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课堂中尽量用语进行教学,尽可能不借助于母语和媒介语。
)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必须遵守该语言的社会文化规则和社会习惯,否则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目标,而且要让学生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学习。
)二.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1.历史比较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英国琼斯奠基人丹麦拉斯克、德国格里姆和葆朴德国施莱赫尔提出语言的“谱系树”理论,并画出了印欧语系谱系树形图。
2.结构主义语言学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奠基人3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猛烈抨击结构主义语言学区分“语言能力”—化了的语言规则和“语言表现”—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
提出“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的假说、“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理论4.功能主义语言学英国礼德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一.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乔姆斯基提出“语言能力”—化了的语言规则体系。
2.海姆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现实性卡纳尔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3.礼德认为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掌握了七种功能:工具功、控制、交往、表达个体、启发、想象、信息、观念、交际、话语功能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果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精华考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精华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c30bc8cc7931b764ce1596.png)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精华考点整理(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常考点总结引论部分:·分析:内涵教育学心理学部分内容,重点在于最后教学实践部分1.记忆规律与学习2.第二语言教学法(产生国家)3.教学全过程四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4.语言元素教学原则(语音教学/语法教学/汉字教学)5.假说和分析(代表人物/步骤)6.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7.练习8.儿童语法结构发展趋势9.20世纪60年代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发展趋势和外语教学法研究趋势第二语言教学四环节大杂烩总体设计:(吕必松提出)注:吕必松认为总体设计“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主客观条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对教学各项事宜做出明确规定,以便指导其他三环节,使四个环节相互衔接成为统一整体。
”教育目的:对外国学习者的教育,应当针对其特点、在不强加于人的原则下结合德智体美的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目的(交际兴趣文化):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四方面):语言要素(四要素)/言语技能(四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语用、话语规则和交际策略)/相关文化知识(汉语、国情、背景)课程设计(主要课程):汉语技能课:综合技能课(原称精读课)+专项技能课(听说读写技能课)汉语知识课:四元素知识课中国文化知识课:中国基本国情、中国文化知识教学原则(10个)(三大教学目的、三大输入输出、三大教学技巧、一个现代化)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原则(五性):针对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和系统性原则)教材分类:1.按体例分:综合型和分科型(一套管所有/一套管单个技能)单课制和单元制(一课一单元/多课一单元)(前者综合后者重点)直线式和螺旋式(语法点一个一个讲不重复/多个出现难度加深)2.按主要教学原则来分:课文型/结构型/功能型/结构-功能型/功能-结构型/话题型/文化型著名教材:《汉语教科书》(邓懿等编写):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结构法教材;《基础汉语课本》:结构法时期的集大成者,代表了80年代以前的最高水平;《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套贯彻结构、情景及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教材,被德国美国各种夸,20年来世界上使用最广,第一步获奖的对外汉语教材。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读书笔记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读书笔记 (刘珣)](https://img.taocdn.com/s3/m/b8581faada38376baf1fae9a.png)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1. 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 言语有生成性。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5)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化时期。
关键期假说:Lenneberg(60年代)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以前,由于大脑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 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1. 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 言语有生成性。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
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5)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
化时期。
关键期假说:Lenneberg(60年代)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以前,由于大脑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而比较容易获得语言。
2.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
1.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冲突和适应: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1)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汉语结构最大的特点:重意合不重形式:中国人善于概括、综合,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疏于对局部的客观分析和逻辑推理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关。
➢语言结构的简约性和灵活性。
➢按时间事理排序、说明事物由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词语排列整齐、语义对称
2)语义文化:指词汇所包含的的社会文化涵义,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词汇的褒贬义、理据
义、比喻义等
3)语用文化: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称呼
➢问候、道别:明知故问、具体问题(不求答案)
➢道谢、道歉
➢敬语、谦辞
➢褒奖、辞让
➢ 宴请、送礼 ➢ 隐私、禁忌
语言习得理论
1. 学习
定义:广义,指人类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狭义,人类的学习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工具主动地获得社会和个人的经验,而产生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2.
3.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包括:
1)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运用分析、话语分析
2)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个体因素的研究,研究学习者生理、认知和情感各方面的个体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3)对语言习得的外部环境,比如课堂教学的环境和社会大环境
4)从学习者内部机制讨论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普遍语法、内在大纲、习得顺序、文化适应,etc
3.双语句法测量法:研究者在于被试的自然会话中利用彩色漫画诱导被试回答问题是运用某一目的语结构或者
语素,根据被试不同的回答情况来进行评分。
4.功能派
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功能法、意念-功能法)70年代欧共体
1)概念: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教学法。
2)语言学理论基础:
➢社会语言学家:交际能力理论
➢功能主义语言学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
➢语言交际观
交际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系统,其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因而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仅是其语法结构的特征,也包括话语中的功能范畴和交际意义范畴。
3)心理学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对语言的需要分析”选择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
➢心理语言学: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首先确定要表达的内容,然后才有语言表达的形式
交际法并不排斥适当的句型词汇操练,只是强调语言形式是实现语言功能的手段
4)特点: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不仅要求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
➢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
➢教学过程交际化
➢以话语为教学基本单位
➢综合性训练为主
➢话题螺旋式安排语言材料
➢不苛求语言形式
➢错误能不纠正就不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