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学语文论文教育需要惩戒不是要禁止而是要规范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浅析小学教育中的惩罚教育的论文
浅析小学教育中的惩罚教育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浅析小学教育中的惩罚教育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身认识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学生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理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公众对学生基本权利等一系列问题日趋关注,探讨日益深入。
在这种大背景下,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在教育领域中尤其在中小学教育中,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史无前例的受到了来自不同层面的挑战和质疑。
在教育领域中,惩罚该如何界定?惩罚有无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实施惩罚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理念上进一步澄清。
1.什么是惩罚?教育学中一般认为:惩罚是对学生过错行为的一种否定和强制性纠正,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
它是与“奖励”相反的概念。
惩罚绝对不同于体罚!体罚是教育者对违纪学生身体上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是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
一般认为:体罚与惩罚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损害了受罚者的身心健康。
体罚学生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也是违背伦理道德的,应坚决反对。
2.惩罚的必要性前苏联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
陈启刚教授在《揭开惩罚教育的“黑箱”》中论述道“正确实施惩罚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舆论,有效地抵制学生中的歪风邪气;有助于维护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羞耻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改正错误,找准努力的方向。
浅谈小学教育中的惩戒教育-普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教育中的惩戒教育-普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惩戒教育是教师在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判定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产生悔改之意的一种教育手段。
本文阐述了惩戒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惩戒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实施惩戒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希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惩戒教育,促进小学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惩戒教育,小学教育,教育方式惩戒教育是教师在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判定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产生悔改之意的一种教育手段。
研究表明,正确地运用惩戒教育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采取合适的惩戒教育,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然而在家长的关注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教师常常无法有效地开展教育惩戒;当学生在课堂出现不规范行为时,教师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
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育惩戒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持课堂纪律,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后果并及时改正。
因此,在课堂上实施惩戒教育,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惩戒教育的重要性《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有的人认为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就意味着伤害学生,还有的人认为惩戒违背了教育规律。
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难把握教育惩戒。
客观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育惩戒,其正面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一)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当代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师生关系由尊师重道逐渐演变为平等,教师应维护学生的尊严和权利。
教师在课堂上管理纪律会被误认为不尊重学生并且没能力把握课堂,久而久之把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心转变为维护自己利益的私心。
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不仅阻碍了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把教师变成了自私自利的人,不利于教育的有序发展。
小学班主任论文-论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合理性及应注意问题通用版
小学班主任论文-论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合理性及应注意问题通用版1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合理性1.1从教育理论的层面有许多的教育理论都曾对教育惩罚的意义和作用有明确的阐释。
例如《易经》认为在儿童的启蒙时期用惩罚是有利的,如果任其放任自流不加约束反倒不利,适度的“小惩”可以收到“大戒”的效果。
在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强烈要求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法则,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但是他也并不排除惩罚的使用。
他曾在他的教育名著《大教学论》中以专章论述过纪律问题。
认为犯了错就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要受到惩罚决不是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错误,使其以后不再重蹈覆辙。
杜威是以尊重儿童的天性而著称的代表人物,但他也认为“儿童是一个人,他必须或者像一个整体统一的人那样过他的生活,或者忍受失败和引起摩擦”,“儿童必须接受有关领导能力的教育,也必须接受有关服从的教育”。
1.2从社会现实的层面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造能力和独立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社会赋予了教师多种角色,他们既要“传道、授业、解惑”,又要帮助、引导学生提升思想,全面发展,使其由自然人逐渐发展为社会人。
这一社会化过程非常复杂而持久。
因为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个性各异、生动活泼的孩子,他们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既需要教师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导,又需要纪律、制度的严格约束。
我国的教育传统主张“师道尊严”,仅次于“天地君亲”,社会普遍对教师的惩戒权持认同态度。
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在接受外在行为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中也无法全然排除外来的强制性影响,在走向自律之前,他律往往是必经途径之一。
1.3教育法律法规的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三款中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小学教育论文-论新时期教育下的惩罚与体罚-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教育论文-论新时期教育下的惩罚与体罚人教版新课标记得九一年刚师范毕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是摸着石头过河,教了几年后,自以为找到了教学之路,上课的感觉好极了。
可是最近几年,我却发现自己有些不认识我所钟爱的小学语文教学了,或者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观摩很多公开课教学后,我更加感到一些深深的困惑。
困惑一:多媒体的狂轰乱炸也许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近于现代信息技术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
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的确是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气,推广和普及已是大势所趋。
但与此同时,我却觉得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已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
现在,不管是哪所学校,不管是否需要,只要上公开课,没有不用多媒体的,所有的公开课都缺不了计算机,而且是大大的用、多多的用。
好象只有选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才显气派,才跟潮流,才是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是一堂好课。
我认为,使用媒体只能是手段,手段永远只能为目标服务。
教学不崇尚流行,教学也没有时尚,教学追求的是适合。
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不在于是否使用了多媒体,不在于使用了多少多媒体,而在于是否能使教学更生动和高效。
而要做到课堂教学的精彩,并不一定是非要依靠多媒体。
多媒体的使用取决于课堂内容的需要。
例如低年级的语文阅读课文大多内容简洁,适合于朗读背诵,在教学中只要适时地运用形象性强的大幅鲜艳的图画,声画并茂的场景,为学生提供规范化的朗读,让学生模仿,录制学生的读、说,及时反馈,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简便、易操作的使用,也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何必费时费力地去动用交互式媒体呢?难道非要播放一些录像、图片才算是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吗?谁规定了必须使用多媒体?不能降低影音文件的使用频率吗?课堂上多媒体手段华而不实,过多使用甚至会喧宾夺主。
我以为语文教学牵涉到思想性和感受性时,必须仰赖较多的心灵作用力,这时计算机的帮助其实是很有限的。
2018语文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
2018语文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学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可进行适当惩戒,且应将惩戒规定向学生公开。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广泛讨论。
赞成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小惩大诫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
反对方则认为,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生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态度中立方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尺度。
对于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字数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暗示了文体——议论文。
但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具体到每位考生又必须明确,应该选择自己赞成或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有观点,选择自己有素材积累、和感触的观点来写。
【立意指导】角度一:适当惩戒有章可依,应支持。
青岛出台的规章中明确了中小学可以适当惩戒学生,从文本字面含义而言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学校拥有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学生的批评教育权、惩戒权、处分权;其二,学校对学生的惩戒规定应该公开。
实际上,关于学生惩戒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也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可立意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需要适当的惩戒,学校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
角度二:学校和教师不应该拥有“惩戒权”。
现在老师主要是采取批评教育为主,手段也就是写个检查。
没有老师会体罚学生,老师也要学会自我保护。
因为现在学生都知道老师不能体罚学生,所以经常以此“威胁”老师,不服管教。
对于“惩戒”出现在当地法规中,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影响。
本办法对于“惩戒”没有明确的规定,不便于执行。
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的实施论文(含五篇)
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的实施论文(含五篇)第一篇: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的实施论文摘要:结合当前的人性化管理和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以及学校班级的管理情况,我时刻注意推行人性化惩戒教育的管理措施,把班级的惩戒教育制度进行人性化修正,确保学生在我的班级中能树立优秀的参与意识,保持高度的协作精神,把班级管理成人性化的“社会”。
现就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简要叙述。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民主;人性化惩戒教育对策1惩戒教育应该以民主促进学生的自我约束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有很多决定和理念要传递给学生,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成为了班主任约束学生行为,惩戒教育只是促进学生自我约束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在管理小学生时需要在重要的事项和决策方面积极和学生进行讨论,把决定的权利向学生倾斜,让学生协商出具体的措施,然后通过师生的协调统一,最终做出人性化的惩戒制度,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约束的观念。
在班干部、管理人员的选拔方面,班主任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民主选拔,让学生们自己选出管理班级的人能使得在未来实施惩戒教育实施中更加顺利。
另外,班级管理还少不了公正和无私,可以设立学生群体考评的办法确定相关人员的行为,按照一周或者一月的时间段进行评比,为优秀者颁发奖励,给与工作不落实和行为习惯表现差的同学进行警告,并让全班同学共同帮助其改正,树立起集体意识和责任态度。
同时在班级中出现了不良现象时,班主任不能用权威来压迫学生,强制学生进行改正,而是应该针对现象和学生们共同商议,结合学生们的想法再做修正计划的安排。
比如:在发营养食品时,有部分学生发生争抢,严重制约了发放工作的施展,针对这个问题我在班会上和学生们一起围绕整件事进行了商议,最终决定每次的发放不再需要教师,教师只负责把食品分给小组长,每个人有秩序的到组长处领取,从此以后食品领取的秩序就没有再混乱过。
依照这样的方法,我们班还针对作业完成、卫生、安全等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做出了很多创新性的独具班级特色的惩戒方法,虽然有的方法并不能为所有班级使用,但只要结合班级的特色制定的惩戒制度,其效果也一定会好。
关于合理惩罚小学教育的论文
关于合理惩罚小学教育的论文教育当中的惩罚早已存在,在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化背景下,惩罚在教育中受到各种争议。
怎样能够将惩罚适当性的在教育中得以科学应用,是当前小学教育当中的最大困惑,故此加强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分析小学教育当中的合理惩罚要能够满足相应的条件,要合法以及符合道德,还要合理化的惩罚还要能够表达出教育性,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开展,所以要能够和教育要求相符合。
在教育中惩罚的要素主要有实施惩罚的主体,即教育者;对象那么是违反纪律的受教育者;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维护纪律和促进学生的安康成长[1]。
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有着对立性和有限性,其中在对立性方面主要是教育惩罚实施并无有固定方法和标准,要求灵活运用和因材施教,而有限性的原那么那么主要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二)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功能表达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自身有着相应的功能,主要表达在对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有着培养作用,合理的惩罚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对犯过的错误承当责任,并通过这一行为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从而使得学生能学会对错误负责,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并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在学生违反了纪律而受到了相应的惩罚时,能够防止学生在将来走向社会时由于不遵守社会规那么而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或者是法律的制裁。
合理的惩罚也能够有效维护课堂教学的秩序,如此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得教学顺利进展。
(一)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的问题分析小学教育当中的合理惩罚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的安康成长是有着其必要性的,实际中由于老师担忧对惩罚的度控制不好给自身带来麻烦,所以就有着很大的顾虑。
加上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而对惩罚的认识老师通常是认为的,是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的,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这一认识上的错误使得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的应用就存在着很大的难度[2]。
关于小学教育惩罚问题论文报告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关于小学教育惩罚问题研究学生姓名:徐翩翩学号:************* 专业:小学教育指导教师:***填表时间:年月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1 国外现状[1] (1)1.1.2 国内现状 (1)1.1.3 存在的问题 (2)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2.1. 研究的目的 (3)2.2. 研究意义 (3)3. 小学教育惩罚问题研究内容 (5)3.1 小学教育惩罚的界定 (5)3.2 惩罚原则[4] (5)3.3 奖励原则 (6)3.4 小学生对教育惩罚的感受 (8)3.4.1 对不同惩罚类型的感受 (8)3.4.2 对自身受惩罚的感受 (9)3.4.3 小学生对教育惩罚的理论认识和实际间的差异 (9)4. 小学教育惩罚的技术方法 (10)结束语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摘要教育惩罚作为小学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方法之一。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惩罚逐渐体现出教育价值或“教育性”。
教育惩罚的价值,主要反映在惩罚的目的、过程与效果之中。
教育惩罚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使受教育者意识到所犯错误,矫正其不良行为;其实施过程中也处处体现着教育性,其人道主义精神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惩罚阶段,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
现在人们对教育惩罚在理论上认识很模糊,在实践中不知如何科学有效的操作。
本研究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对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进行研究。
即首先弄清什么是教育惩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最终总结出最佳的惩罚方案。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惩罚、问题、策略AbstractEducation as a primary method of education punishment of daily education management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ing in primary education is frequently used.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quality education, education gradually reflect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punishment or "educational." Value education of punishment,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urpose of punishment, and the effect of the process being.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educate people to punish, so educated are aware of the mistakes, correct bad behavior; it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lso reflected everywhere educational, humanitarian spirit which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punishment phase of educ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by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for the purpose. It is now recognized that education punishment in theory very vague, I do not know how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in practice.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for primary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punishment. Those first understand what the punishment of education, current problems is, analyze the causes of problems, and ultimately summed up best punishment scheme.Keywords: Primary education, education punishment, problems, strategies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惩罚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不当教育惩罚而引起的伤害事件经常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教育需要惩戒
此之前 , 两~名 2 山 3岁 的 教 师倒 在 年 度 考 核 不 合 格 。特 别 是 不 能把 握 看 到 主管 部 门 已在 对 当下 的 教 育 进
了1 6岁 学 生 的刀 下 在血 的教训 面 “ 罚 ” 领 . 怕一 不 注 意 。 心 要 生 目露 凶
行 实 事 求 是 的 反 思 。虽 然 惩 戒 的 操
狮 一 被 前 ,终 于有 教 育 部 某 司官 员王 定 华 光 或 “ 吼 ” 声 . 别 人 抓 住 把 柄 作 与 施 行 还 遥 不 可 及 .但 已有 了一
说 :教 师正 当使 用 的 、恰 如 其 分 的 “ 下 不 了 台 。 因 此 整 日战 战 兢 兢 . 于 丝 教 育 回归 的 曙 光 .至 少 能 让 教 师 惩 戒 不 属 于 对 学 生 的 体 罚 .不 提 倡 是 , 师 如 弥 勒佛 般 笑 容 可 掬 . 佛 有 分 辩 “ 不 好 ” 底 气 和 看 到 教 育 教 如 教 的 对 学 生 的一 切 行 为 都 给 予 包 容 . 甚 家 一 样 苦 口婆 心 劝 学 生 向善 、 上 , 求 真 的 希望 。 向 至迁 就 的做 法 ”
赏 识 教 育 功 不 可 没 ,但 那 并 不 是 教
人 才 明 白 , 为对 “ 识 教 育 ” 过 因 赏 的
如 今 。 惩 戒 教 育 ”终 于 被 中 央 “ 育 的全 部 ,而 没 有 惩 罚 的教 育 是 虚
分推崇 , 对学 生 自尊 心 的过 度 保 护 , 官 员 正 式 说 出 来 ,位 卑 言 轻 的教 师 假 的教 育 、脆 弱 的 教 育 和不 负责 任
课 间杂谈 KEJAN TAN I ZA
更 为重 要 的 是 .这 一 举 措 会 导
中小学教师惩戒权论文
中小学教师惩戒权论文摘要:惩戒是有目的性的行为,基于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需要拥有一定的惩戒权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只是教师在实施惩戒时应该以适当的方式,即在学生有知情权的前提下,不得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的反省与自制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现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仅靠教师的力量去维持惩戒的环境是不现实也是不公平的,惩戒氛围的维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惩罚在现实教育生活中,教师惩戒权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一直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师惩戒无度或惩戒缺失两种失范行为。
惩戒无度是指惩戒不当,没有掌握好度;惩戒缺失是指有的中小学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行使教师惩戒权,导致教育惩戒的实际缺乏。
[1]因教师惩罚行为而导致的学生人身权受损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引起的各种教育或法律纠纷越来越多。
许多人甚至认为教师对学生实施惩戒就是对学生的体罚,到底何为教师惩戒权教师行使惩戒权的注意事项如何保障惩戒权是目前需要研究的紧迫问题,也是本文力图想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惩戒权的界定近年来,媒体曝光的恶性体罚事件,使公众出现了“惩罚”“惩戒”不分的局面。
那么这两者间有何本质性的区别呢体罚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惩:处罚;戒:防备,警惕,就是说通过处罚来警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依法享有的专业自主权包括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对学生进行指导评价和自身的进修培训等方面。
其中教师的指导评价权是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一项特定权利。
其基本内容包括:有权对学生采取包括表扬、奖励,或批评、惩罚等教育措施,并依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学生的品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等内容。
惩戒权具有双重性质:一是具有公权力的性质,二是具有职业性权利的性质。
学校需要教育惩戒为观点作文
学校需要教育惩戒为观点作文哎呀呀,我觉得学校是真的需要教育惩戒呢,嘿嘿。
在学校里呀,我们有时候会调皮捣蛋,会犯一些小错误。
要是没有教育惩戒,那可不行呀,嘿呀。
比如说,有的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总是捣乱,这时候就得有惩戒呀,让他知道这样做不对,哈哈。
有了惩戒,他下次可能就会改正啦。
还有呀,要是有人欺负其他同学,那更得惩戒啦,不能让这种坏行为继续下去呀,哎呀。
不然被欺负的同学该多难过呀。
当然啦,教育惩戒也不是要狠狠地惩罚我们,而是要让我们明白道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嘿呀。
我就知道我们班有个同学,以前老是不遵守纪律,后来被老师批评教育了,他就慢慢改正啦,哈哈。
哎呀,所以说呀,学校需要教育惩戒,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变得更优秀呢,嘿嘿!。
法律、人情主题作文《教育惩戒大可不必》
法律、人情主题作文《教育惩戒大可不必》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7月,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某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为彻底解决此问题,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作为班级规定执行。
班长召开班会讨论此事,同学们纷纷发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假如你是班中一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教育惩戒大可不必教育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惩戒教育;另一些家长则提倡对孩子施行爱的教育。
惩戒教育真的有必要吗?在我看来,大可不必。
作为班级一员,我觉得班主任关于迟到罚站的规定不妥,是明显的体罚学生。
教育惩戒虽说出发点是以教育为目的,但实施者难以把握分寸,不可避免存在体罚学生的情况。
惩戒教育常常适用于提高学生成绩,这是很多人的看法,殊不知其在不知不觉中摧残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欧阳修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无力购买书籍,更不必说上学了,但他的母亲没有放弃,而是在门前的沙地上教他写字、读书。
在艰苦的日子里,他的母亲用爱心教育他,并没有对他施以暴力,这才成就了一代文豪,有了无数流传后世的诗文。
可见,不需要惩戒教育,孩子完全能够健康成长并取得成就。
惩戒教育,往往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的代名词。
因惩戒教育而引发的惨案难道还不足以为我们敲响警钟?浙江金华的一位母亲在高考前夕“恐吓”儿子:“这次若考不上大学,我打断你的腿!”长期遭受棍棒教育、本来面临考试就紧张的儿子因这句话再也抑制不住怒火,抄起家里的榔头径直向母亲头部砸去……这类惨案应让我们明白,惩戒教育无疑一次又一次考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的心理尚且稚嫩,如何在重压下茁壮成长?以我拙见,大部分孩子都不拥有《童年》中阿廖沙在外祖父残忍压迫下仍勇敢抗争的坚强意志,对于温室花朵,何必施以炎炎烈日与刺骨寒风呢?惩戒教育对孩子以后的性格形成、心理变化会产生不良影响。
教育需不需要惩戒
教育需不需要惩戒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20年第22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4月29日,某学校两位学生因上课迟到,被老师变相体罚十几分钟。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可根据学生违纪的情节轻重,采用适当增加运动、面壁反省等不同的惩戒手段。
对此,社会各界议论纷纷。
请从下列身份中任选一种,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观点。
备选身份:中学生、中学老师、媒体记者、律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请在开头写清身份。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惩戒有度,才能教育有方◎李琳奕近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引发社会热议。
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我认为,中国当代教育需要惩戒。
惩戒不是体罚,不是谩骂,不是教师情感宣泄的手段。
惩戒是借惩罚以示警戒,是以前失为戒,其目的在于“戒”,而非“惩”。
惩戒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是培养学生规则与行为意识的重要手段。
教育包含两方面,一是赏识,二是惩戒。
如果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作为园丁的老师若只是给鲜花浇水、施肥,却从不修剪花枝,那么中国教育的苗圃里可能会荆棘遍地,无法春色满园。
可见,赏识的浇花、施肥是必需的,惩戒的修剪也是不可缺的。
惩戒的缺失会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其原因与惩戒的缺失密切相关。
林达曾言:“刺破平静水面是锐利冰峰,它也许只露出一角。
”我们不仅要看到欺凌者法制观念的淡薄,更要看到其背后犹如冰山之重的本质,那便是学校惩戒制度的缺失。
“教不严,师之惰。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
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
最新教育需要适当惩戒作文
学生被老师扇耳光,被老师逼迫去打扫厕所等事件时有发生,不断地被曝光。
老师对学生们进行这样的惩罚,是令人憎恶的。
但是,学生殴打老师,甚至持刀杀害老师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所以,我认为惩戒是必须的,但惩戒需适度。
惩戒是什么?它不是体罚,更不是老师用来折磨学生的工具。
它应该是一种管理学生,规范学生行为的措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只要学生进入了学校,就应当被约束,被规范。
学生犯了错,老师应适当提醒,防微杜渐,而不是等到发生了极端事件发生后,再去挽救。
因为,那时候的挽救,已经是悲剧了。
学校或老师应当如何控制惩戒的力度呢?俗话说,有再一再二,无再三再四。
既给机会,又不纵容,这就是惩戒的最好尺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青春年少的未成年人呢?当学生第一次犯错时,老师可以适当提醒。
这样做,既不会让他滋生对老师的厌恶之情,又可以使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他继续犯同样的错误,就可以对他进行适当的处理。
有时候,即使老师对犯错学生合情合理地进行处理,依然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
某市一家医院凌晨接到一位割腕自杀的男孩,原因竟然是老师提醒他不要在校内玩手机。
老师一句简单的提醒,居然酿成了悲剧。
难道学校对玩手机的孩子们放任不管吗?当然不行。
这起悲剧告诉我们,告诉学校,除了把握好惩戒的力度外,还要向学生和家长公开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
我认为,很多悲剧的发生,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原因,还有家长对孩子们过分的宠溺啊!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很多学校和老师宁可背负骂名也要去惩戒学生呢?因为惩戒是有作用的。
通过惩戒一两个学生可以规范大多数学生的行为。
惩戒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所以惩戒是必须的。
如果放任学生们随意干自己想干的事,那学校和老师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没有惩戒,部队里面的军人在与敌人打仗的过程中,早就当了逃兵;没有惩戒,马路中央早就乱成一片。
惩戒就是一道防线,一座界碑,越过了线,就要受到惩罚。
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惩戒虽好,但不可过度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教育需要惩戒——不是要禁止而是要规范人教版新课标教育需要体罚反对体罚的意见主要是指责,只关注体罚了会怎么样?而不考虑不体罚会怎么样?不体罚又怎么办?其实,教育需要体罚,是教育的职能和本质所决定的。
(一)教育职能决定教育需要体罚教育的职能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学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将少年儿童逐步社会化,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就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有法律意识,要遵纪守法,要遵守公共道德规则,学校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学校的规章制度就是法律的雏形,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就是实践法治的初级阶段。
成人社会有各种法律法规,对违犯法律法规的惩罚包括行政处分、经济制裁、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致剥夺生命等等,以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成人是懂道理的,也是容易教育的,但也要有徒刑,要有监狱,甚至枪决,以对那些触犯刑法的人实施惩罚,让他付出代价,并教育他人。
难道蹲监狱服劳刑被枪决不是体罚吗?难道对于还不甚懂道理更难教育的未成年人光凭说服教育就可以吗?还不需要体罚吗?体罚就是学校里的最高处罚,有关体罚的规定就是学生行为的底线。
对学生的体罚不仅是对学生违纪的一种惩罚,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法治教育,一种社会化的过程。
当然,与成人社会一样,蹲监狱服劳刑被枪决不是目的,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保证,体罚学生也是维护学校秩序的保证。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敬畏感,一种对天理圣明、法律、师长的敬畏感。
没有体罚,学校何以培养学生的敬畏感?全面反对体罚的做法,不但使教师的权威消解,也会使学生毫无敬畏感,欲所欲为。
那种毫无敬畏感欲所欲为的人才是真正可怕的,真正有害于社会的。
我们总不能指望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那天一夜之间就有了法律意识,有了敬畏感,就能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二)教育本质决定教育需要体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指出:“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
他认为:教育与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观念形态的领域一样,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教育是一种社会工具,受更具根本性质的社会成分(如经济、政治)制约,并为其服务,同时也为生产服务。
这就说明,教育其实是一种与法律、政治、宗教等一样带有阶级性的权力意志的行为。
要取得法律、政治、宗教等之上的主导权,是要*军事*战争的,实施教育,当然也不能没有强制力量。
杨贤江还用历史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教育的本质问题:首先,在原始社会,教育是“社会所需的劳动领域之一”;其次,私有制度的产生导致了教育的“变质”,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其三,未来社会的教育,将是“社会所需的劳动领域之一”,“在一个更高形态上的复活”。
从进入奴隶社会开始,教育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实施教育就必然要辅以强制手段。
《尚书"舜典》:“扑作教刑”。
郑玄认为“扑”是以槚楚为刑具。
教刑是刑罚中较轻的一种,对于不勤奋学业的,罚其体而警其心。
《学记》说:“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就是“扑作教刑”所起的作用。
从字义上说,“扑”的正字是“攴”,《说文》部首“攴,小击也。
”“教”字从攴从孝,古文作,亦从攴,造字者已从字义上明示以攴施教。
《说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上所施释攴,下所效释孝。
意思是,上不施攴击,则下必有不乐孝法者,故从攴。
李阳冰释“改”曰:“已有过,攴之即改。
”教者,所以教人改过迁善,然而,不施攴击,不能取得功效,所以教离不开“攴”。
上之所施,就是一种权力意志的实施,实施的内容在古代主要是统治者所信奉的伦理道德,当然也包括一些生产和生活知识,现在则包括一切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法律和道德准则等全部的人类文明所积累的知识。
正像尼采所说:“道德乃是非道德性的结果。
为了让道德价值取得统治,一定要有纯非道德的力和欲望的帮助。
道德价值的形成乃是非道德的欲望和考虑的结果。
”我们的教育目前仍然是“变质”的教育,还没有成为“社会所需的劳动领域之一”,远没有到达“一个更高形态上的复活”,禁止体罚学生显然脱离了现实,只能代表一种美好的愿望。
国家立法实施义务教育,就是我们这个阶段教育的特征之一,表明教育是要*强制手段的。
在宏观的层次上实施义务教育要*法律,难道在微观层次的教育教学方法上就不要法律的强制吗?想想我们的法律真是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对教师来讲,就是“官家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
”教育的本质也是一个灵魂对于另一个灵魂的引导,是天使与劣狗的撕扯,教师,就是在不同的灵魂与肉体之间进行摸爬滚打的人。
在柏拉图看来,作为个体的可分的灵魂与作为不可分的宇宙灵魂要混合在一起是依*强力迫使的。
也就是说,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使人痛苦的暴力行为,这与我国古代的意思是一样的。
一提到暴力,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将它和罪恶联系起来,可是,暴力只有依假恶丑为前提时才构成罪恶。
当暴力是由真善美的前提所产生的时候,这样的暴力恰恰是大自然的和谐的铁律:“在存在着蛮横、不公正、胆怯的地方,惩罚不是最需要的技艺吗?”[柏拉图智者篇229A]惩罚正是对于人性与行为的向善性的校正,它使生命的灵魂活动获得它对于肉体行为的主导性。
惩罚可以分为对灵魂的惩罚与对身体的惩罚。
对灵魂的惩罚是以使心灵对错误的忏悔来肯定灵魂对于行为的责任感,而对身体的惩罚就是以使肉体痛苦的方式对肉体所依恋的不良趣味的否定来使生命获得对于灵魂的肯定性。
不错,教育中的奖赏与惩罚是应当主要地对灵魂来进行的。
但是,当一个生命的主导性流失于肉体的不良感性习惯时,采用对肉体进行剥夺主导性的方式(体罚)来使受教育者的灵魂重新进行主导性的定位,不是无奈而唯一的合理教育途径吗?然而,主流话语是教育只能惩罚而不能体罚。
人们已将实践——认识——实践这一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忘得精光了,总是用教育的原则来绝对性地指挥教育的实践,而不是由教育的实践来提供恰当而有效的原则从而来更好地为教育的实践服务。
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更多的是从理论而不是从实践出发,得出了教育需要惩罚而不能体罚的原则。
这个原则就像众多的教育教学的理论原则一样,中看不中用,往往在实践中一再碰壁和失败。
而且,主流话语对惩罚与体罚的关系也没有说清楚。
我们知道,惩罚是种概念,体罚是属概念,惩罚包括体罚和其他的处罚。
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使教师对学生碰不得也讲不得。
试问,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惩罚学生?即便有别的方法惩罚学生,学生还在乎吗?对学生不能体罚,只能用说服教育,但是,对于受教育者采用说服的方式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受教育者已经懂得并且能够做到用理性来指导他的行为,用灵魂对于错误的忏悔来修正他的行为,在这个条件之下,理性的说服才会使受教育者产生期望的教育效果。
可是,当下的问题或许不仅仅是一些学生懂不懂得道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体罚的缺失而使一些学生尊重不尊重道理、信仰不信仰道理。
其实,个别学生就是没有心灵的体验而只以他自身的肉体性意志来抗拒理性的人。
对于这样一些学生,如不进行一些适当的体罚,那还有什么更好的教育方式吗?否定教师对这些学生的体罚权,其实否定的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尊严。
体罚学生是教师的权力和职责,禁止体罚学生就是对教师权力的剥夺,对教师职责的亵渎。
(三)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代替体罚针对学生中大量存在的不良表现,如厌学、总是违犯学校纪律、经常惹是生非、甚至犯罪、离家出走、自杀等,有人将这些归结为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因而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使人容易产生一种感觉,似乎学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解决。
但是,一来心理健康教育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那就是要有大量的师资和时间,在目前大班教学和师资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太现实;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不能立即见效,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学生在课堂上扰乱纪律又不听劝阻,要维护大家的利益,就不能不用体罚的办法;再次,体罚最主要的功用是警示和预防,允许体罚能有效地防止学生产生不良表现。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代替体罚。
三、继承与发展的体罚禁止体罚学生虽能减少教师随意体罚学生,但又不能完全杜绝体罚学生,给教育带来的是对学生和教师的双重伤害,甚至以教育质量的下滑为代价。
允许体罚学生虽能满足教育的需要,但也会使一些教师随意体罚学生,以至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禁止体罚学生和允许体罚学生都是双刃剑,为教育计,与其堵还不如导,用继承与发展的眼光对待体罚学生,即允许体罚学生并将其规范起来,这样既能满足教育的需要,又能有效地保护学生和教师。
学生因为有了科学而规范的体罚制度而不会遭到教师随意或失度的体罚,教师也因有了约束学生的保证和手段而不致违法体罚学生进而也伤害自己。
怎样的体罚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又能有效地保护学生和教师呢?我们来看看古代私塾和韩国是怎样体罚学生,从中能找到有益的启示。
(一)私塾与韩国体罚学生的启示私塾一般设在塾师的家里、祠堂里或者别的公共场所里,私塾里面的场景要有孔子画像,或孔子牌位,或“天地君亲师”牌位。
塾师的讲桌像神龛一样,摆在牌位之前,高度应该比学童的课桌高,戒尺就放在讲桌上。
这样的场景类似寺庙或教堂,有一种庄严肃穆神圣的气氛,如果说孔子就是佛陀或上帝,那么,老师则是得道的高僧或神父。
上学和放学的时候,学童要先向孔子鞠躬,再向老师行礼。
有了这样的场景和规定,学童的学习或受罚便有了一种仪式化的意味,很容易唤起学童在宗教仪式中才应有的敬畏、虔诚和神圣感。
特别是当学童接受体罚的时候,他所面对的是供奉在上的天地君亲师和代表圣诫与学规的戒尺,于是体罚的实施者也变成了他们,塾师只不过是执行者罢了。
如果说天地君亲师是法官,塾师则是法警。
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公布的“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规定教师可以对违纪学生做出体罚,并且对体罚有一套完整的规定。
这样,当教师要体罚学生时,他只不过是在执行法律,就像司法人员一样。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来自于某个机构或者集体的决定比来自个人的决定更合理,来自于宗教和法律的决定就更神圣和庄严。
在不合法的前提下体罚学生,带来的必然是学生对教师个人的怨恨,在法律规定下体罚学生,老师个人隐退到法律后面去了,与私塾的学童一样,学生是心甘情愿地接受抽象正义的拷打。
戒尺是一块长方形的木片或竹片,形状像尺子,长度在一尺五左右,专门用于惩戒,所以叫做戒尺。
塾师将戒尺拿在手中或放在桌子上,让学童可以随时看见,从而起到警诫作用。
塾师惩戒学童的方式是用戒尺打手心或者屁股,在打手心之前,需要学童伸出手掌来,如果是罚打屁股,则还要有其他一些准备工作:摆一条长凳、脱下裤子、趴在长凳上。
韩国规定,对小学、初中生,用直径1厘米、长度不超过50厘米的木棍,对高中生,木棍直径可在1.5厘米左右,长度不超过6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