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合集下载

粤教初中化学九下《9.2 化学合成材料》word教案 (3)

粤教初中化学九下《9.2 化学合成材料》word教案 (3)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白色污染的定义2)白色污染的危害;3)白色污染的治理;4)初步了解新材料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5)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1.白色污染的危害;2.白色污染的治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工具】图片【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法◆课前预习:有关白色污染的问题◆教学情景导入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了,20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

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学过程设计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板书:1.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指由废弃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

师: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

学生小组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师: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白色污染?学生讨论2、白色污染的危害:由于塑料产量大、成本低、易生产,大量的商品包装袋、液体容器及农膜,人们已经不再反复使用,而是用过即作为垃圾丢弃的一次性消费品。

塑料制品在动物体内无法被消化和分解,牲口误食后能引起胃部不适、行动异常、生育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废农膜残留在农田中,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和作物根系发育,缠绕农机具,恶化田间作业,长此以往使土壤劣化;废弃塑料对水面特别是海洋的污染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它们影响渔业,恶化水质,还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损坏船身和机器,给航运业造成重大损失。

水中垃圾塑料占55%,其清除费用为陆地的10倍,1995年香港为打捞4765吨海上垃圾,耗资1200万港元。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12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12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2、过程和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塑料的性能、用途和白色污染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合成纤维布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一、有机物活动探究一师:什么是有机物?什么是无机物?在已知的物质中,是有机物数目多还是无机物数目多?(以表格形式列举有机物无机物)学生观察并总结有机物的定义,归纳有机物的一般特征,教师叙述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引出有机高分子材料二、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天然橡胶。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三大合成材料)1、塑料教师分析塑料制品的分子构成:链状、网状。

趣味小实验——从横、竖两个方向拉扯保鲜袋,哪个方向比较省劲?(分发塑料保鲜膜给学生),学生实验后得出从纵向拉扯保鲜膜较省劲,从而得出保鲜膜为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1)根据各种塑料不同的理化特性,可以把塑料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种类型:热塑性塑料:受热会软化,冷却后硬化,并可以反复加工。

如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列举生活用品:雨衣、矿泉水瓶等热固性塑料:受热时会软化成型,但冷却固化后就再也不能用加热的方式使之软化。

如酚醛树脂(电木)、脲醛树脂等。

列举生活用品:插座、炒锅手柄等。

(2)按塑料用途分通用塑料:一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

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9.2化学合成材料-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9.2化学合成材料-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9.2 化学合成材料-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课时安排本课程为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章第一节课,建议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常见的聚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合成材料的方法。

3.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意义及应用。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1.化学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应用和合成方法。

2.聚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1.从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角度理解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2.掌握化学反应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介绍化学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2.引入本课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第二步:讲解(30分钟)1.聚合反应的原理和类别,如:加成聚合、缩合聚合和自由基聚合。

2.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如:金属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3.酸碱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如:酸碱度调节、沉淀反应和络合反应。

4.讲解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和应用,如:塑料、纤维素和合成橡胶等。

第三步:实验操作(40分钟)1.带领学生进行不同类型化学合成材料的实验,如:聚合苯乙烯、氧化铜、中和反应等。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和实验操作过程来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及应用。

3.提供学生合理的实验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四步:总结归纳(15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化学合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2.强调化学合成材料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3.引导学生思考合理的华人合成材料和反应条件。

课后作业1.思考中国化工产业对经济的贡献。

2.尝试设计新的化学合成材料实验。

3.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最新进展。

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实验数据考查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较好的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课后作业考查其拓展思路和对化学合成材料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资料1.《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2.张汝华. 实用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Evanoff, W. D.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ntice Hall, 2000.。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合成材料》说课稿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合成材料》说课稿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合成材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版本及背景介绍本说课稿基于《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编写,该教材是经过科学师资团队精心编写的九年级化学教材,适用于广东省九年级学生使用。

该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2.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化学合成材料》。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塑料的制备与性质–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能力要求:–了解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掌握塑料的制备和性质–能够认识到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方法,掌握各类合成材料的主要特点•掌握塑料的制备过程和常见塑料的性质•了解合成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方法•塑料的制备和性质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四、教学准备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学材料,包括:•相关课本•实验器材和药品•多媒体教学设备•PPT和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和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合成材料,如塑料袋、塑料瓶等,引导学生关注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合成材料的好奇心,如:“你们知道这些塑料是怎么制备出来的吗?”、“你们知道合成材料还有哪些种类吗?”2. 知识讲解和探究•通过讲解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合成材料及其应用领域。

•介绍塑料的制备过程和常见塑料的性质,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制备塑料的过程。

3.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观察塑料制备过程中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教学设计:9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教学设计:9
1.必做作业:
a.完成课本第第九章9.2节后的练习题,加深对化学合成材料基本概念、分类、用途的理解。
b.结合生活实际,搜集至少三种化学合成材料制品,了解其用途、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撰写调查报告。
c.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化学合成材料的某一性质,如可燃性、溶解性等,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教学设计:9.2化学合成材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化学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用途,理解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使学生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掌握常见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的制备原理。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查找化学合成材料的相关资料,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c.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化学合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为了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教学设想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相关知识。
4.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途径,掌握化学合成材料的鉴别方法,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3.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批改作业后,应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4.开展小组讨论、课堂汇报等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逻辑思维等综合素质。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优秀教学案例:9.2化学合成材料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优秀教学案例:9.2化学合成材料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设计一个既环保又实用的合成材料产品?”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分享经验、提出建议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三大合成材料的定义、制取方法、特点及应用。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实验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不同合成材料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合成材料的应用和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拿一个常见的塑料瓶作为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思考这个塑料瓶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这种生活实例的导入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讲解塑料的制取方法时,我会提出问题:“塑料是如何制取的?它的特点是什么?”这种问题导向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利用一个生活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会拿出一个常见的塑料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塑料瓶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学生可能会回答塑料、玻璃、金属等。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的特点和制取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合成材料。
(二)讲授新知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_6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_6

课题1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性能及用途。

(2)理解“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办法。

(1)通过实验鉴别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

(2)初步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相关关系,指导以后的化学学习。

(3)通过理解“白色污染”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获取并处理信息的水平,归纳总结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白色污染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水平。

(2)通过学习驱动学生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1.了解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性能及特点。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

难点通过学习初步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课题介绍了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并分类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还介绍了塑料对人的危害,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

学情分析本课题的专有名词较多,如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热塑性、热固性等,学生学起来,显得陌生枯燥,但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情境以及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教学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动实验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欲望。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刚石结构与性质、用途密切的联系等,能够在讲授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时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实行巩固,同时能够更好理解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利用一带一路、加了阻燃剂的合成纤维不能燃烧等,使学生充分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设计本课题的重点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性能及特点,其中塑料的性能及用途内容比较多,采取学生小组实验方式,并通过演示塑料封口等形式落实学习目标。

辅以视频验证塑料对人的危害,用相关数据以及自主学习的形式说明白色污染问题的严重。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5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5

9.2 化学合成材料第1课时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的塑料,知道其成分和性能。

(2)初步认识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组成及特点,了解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会简单区分羊毛纤维、棉纤维和合成纤维。

(4)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比较、观察、实验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主动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的认识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塑料的成分、分类;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特点。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电木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夹、火柴。

学生准备:通过走访、调查或上网查阅各种材料的发展趋势和使用的利与弊。

一、导入新课“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唐代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你知道当时的线和衣的成分吗?与现代的衣、线成分是否一定相同?(答案: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

不一定相同,现代出现了许多合成纤维,如锦纶、涤纶和腈纶等。

)二、推进新课[引入]“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像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板书]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1.塑料[演示]flash动画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

[讲解]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1:辩别塑料的种类[过渡]塑料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一种是根据塑料受热时的不同表现对其进行分类。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4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4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有机合成材料。

教材直接引入三大合成材料,然后逐一对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性能和用途做介绍。

教材中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论述不多,但始终贯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用途的基本观点,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感受、体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在学生了解了塑料制品的性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大量使用的基础上提出“白色污染”,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一些物质在处理、使用不当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4)了解“白色污染”,知道如何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

【过程和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了解学习化学的价值,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3.树立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观点,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塑料的性能、用途和白色污染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教学难点】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合成纤维布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三.教学过程设计[投影] 多媒体投影“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新型合成材料的图片。

观看投影,并能正确认识塑料的“利与弊”。

呼吁大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14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14

塑料的使用仅有近百年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 费国之一。 1995 年,我国塑料消费总量约 1100 万吨,其中包装用 塑料达 211 万吨。“白色污染”问题在我国已相当严重。
[ 过渡 ] 由此可见, “白色污染” 问题是人类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白色污染”呢
使学生了解 到化学原理 或者结论必 须经过无数 的实验验 证。充分让 学生自主活 动探究,突 出了学生的 主体地位
[ 板书 ]1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 讨论 ] 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应如何封口 ?电木插座破裂后能否热
修补 ? [ 讨论结果 ] 因聚乙烯塑料有热塑性,故可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封口; 因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故不能进行热修补。 [ 介绍 ] 塑料的品种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 [ 过渡 ] 高分子材料中的纤维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之分。 [ 展示 ] 棉花、羊毛、木片、干草。 [ 讲述 ] 以上这些物质都是天然纤维,它们可以制成棉布、纯毛线、 纸张等。它们透气性好,吸水性也好,但它们易缩水,易被虫蛀。 [ 展示 ] 的确良、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制品。 [ 讲解 ] 以上物品属合成纤维制品,它们最明显的优点是:强度高、 弹性好、 耐磨、 耐化学腐蚀、 不发霉、 不怕虫蛀、 不缩水。 缺点是: 吸水性、透气性差。 [ 设问 ] 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 我们怎样才能穿上既舒 适又挺脱的衣服呢 ? [ 生 ] 可用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进行混合纺织。 [ 师 ] 很正确。这也是商店里的时髦衣物多为混纺织品的缘故。 [ 板书 ]2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混合纺织的纺织品。 [ 请学生阅读 P106 资料:认识服装的标签 ] [ 补充 ] 合成纤维除了供人类穿着外,在生产和国防上也有很多用 途。例如,尼龙可以制降落伞绳、轮胎帘子线、缆绳和渔网等。 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还出现了许多具有某些特殊性能 的特种合成纤维,如芳纶纤维、碳纤维、耐辐射纤维、光导纤维和 防火纤维等。 [ 过渡 ] 橡胶也是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最初人们 从橡胶树、 橡胶草等植物中获得天然橡胶。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橡胶 需求的不断增长, 人们在了解了天然橡胶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后。 进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说课稿:9.2化学合成材料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说课稿:9.2化学合成材料
5.定期开展课堂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分享化学合成材料的新发现、新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
(2)化学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3)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合成材料领域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中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掌握了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化学概念。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现象和材料较感兴趣,喜欢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学习化学。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但部分学生可能仍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辅助教学:
1.实物模型和样品:展示不同类型的化学合成材料,使学生对材料有直观的认识。
2.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化学合成材料的制备过程、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化学合成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生活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合成材料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碰撞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3.设计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合成材料的神奇之处;

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新版)粤教版
2.合成材料的分类:合成材料主要分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类。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制作原料、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
3.合成材料的特点:合成材料具有轻便、耐用、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抗腐蚀等特性。这些特点使得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4.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材料的制备主要通过聚合反应、缩合反应、合成反应等化学方法实现。不同类型的合成材料有不同的制备工艺。
5.合成材料的应用: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建筑材料、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领域。它们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合成材料的环境影响:合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开发环保型合成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科学家和工程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合成材料的基本原理。例如,通过观察不同合成材料的燃烧特性,来了解它们的组成和结构。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合成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7.合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合成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课后作业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以下课后作业:
1.简述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2.列举至少三种合成材料,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4.小组讨论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发言是否积极、是否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交流是否流畅。对学生的讨论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在讨论中积极思考,提高交流能力。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合成材料 教案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合成材料 教案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3、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危害及治理方法;4、初步了解新材料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5、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

教学过程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它们都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化合物。

1.塑料:主要成分为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由许多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有机物聚合后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如:许多乙烯分子(C2H4)聚合形成聚乙烯。

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

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状。

链状结构网状结构塑料的分类——根据受热后的变化热塑性塑料——链状结构:具有热塑性,可反复加工使用,可用作塑料盆、塑料袋等。

热固性塑料——网状结构:具有热固性,即加工成型不会受热熔化,可用作电器用品等。

塑料的性质:质轻、柔软、绝缘、耐腐蚀、易成型等(作雨衣)难溶于水(塑料袋塑封)熔点低(焚烧垃圾)易燃烧(绝缘层、导线外皮)不导电(密封包装、塑料大棚)不透气(作盛酸、碱的容器)耐腐蚀谈一谈你身边常见的塑料制品。

2.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是利用低分子物质合成的一类弹性特别强的高分子化合物,如: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等。

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比天然橡胶优越,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等。

3. 纤维天然纤维植物性纤维(纤维素纤维)棉、麻动物性纤维(蛋白质纤维)毛、蚕丝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用某些低分子物质经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如:尼龙、涤纶和人造羊毛(聚丙烯晴)等。

合成纤维耐磨、耐腐蚀、不缩水,但是吸湿性和透气性差。

因此人们把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

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课题2 化学合成材料 教案(教学设计)

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课题2 化学合成材料 教案(教学设计)

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课题2 化学合成材料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的关系。

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引入问题:1.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2.C、CO、CO2、CaCO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3.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板书]一、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

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等。

阅读教材[板书]二、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塑料就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这些塑料的性质相同吗?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不同塑料具有的性质。

[问题]为什么不同塑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塑料的性质:(1)链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2)网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固性。

[展示图片、问题]生活中有些塑料用品是使用热塑性塑料制作的?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文字和有关塑料等的插图。

投影:学生课前调查的有关“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让学生评判是否合理。

展示: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有“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塑料制品,请学生讨论回答各标记的含义。

投影:投影学生从网上下载的合成材料(如:新型塑料)发展的新成就。

例如:淀粉塑料、导电塑料、塑料回收等图片。

三、层出不穷的新材料阅读教材图片展示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这节课充分体现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我的重点是放在通过实验对知识规律的总结上,以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探究为主,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协助学生归纳、总结教学重、难点。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有机合成材料学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有机合成材料学案

【学案】有机合成材料一、学科名称:化学二、学科层次:九年级三、教学内容:有机合成材料四、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3.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

五、教学重点:1.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2.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

六、教学难点: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

七、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回顾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并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合成材料有哪些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和补充,引起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的兴趣。

2.知识讲解(30分钟)(1)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通过课件和举例,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包括聚合物、纤维素材料、合成橡胶、塑料等。

(2)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如建筑材料、电子材料、医学材料等。

3.实验探究(45分钟)(1)实验目的:通过反应原理制备一个有机合成材料。

(2)实验步骤:①取一烧杯,并加入适量PVA(聚乙烯醇)。

②加入少量无水醋酸,并慢慢搅拌。

③将烧杯放在水槽中,用蜡烛加热。

④在加热过程中不停搅拌,直到溶液变稠并呈黄色。

⑤将溶液倒入模具中,静置一段时间。

(3)实验总结: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有机材料的合成过程,并观察到产物的特点和性质。

4.拓展应用(30分钟)(1)小组活动:让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有机合成材料,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展示。

每个小组需要完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并用PPT或海报进行展示。

(2)交流讨论:学生们依次介绍自己小组的调研成果,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

5.巩固练习(20分钟)(1)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的答案。

1.以下哪个不是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A.金属材料B.聚合物C.纤维素材料D.合成橡胶2.以下关于有机合成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设计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设计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大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2.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3.了解“白色污染”,知道如何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学习化学的价值,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2.树立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观点,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合成材料的特性。

2.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

3.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

难点: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

探究点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及特征[情景展示][问题探究] 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优良性能?[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它们都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塑料:质轻、柔软、易成型、易加工,成本较低、价格低廉,可代替金属、木材,用途广泛。

合成橡胶:弹性、耐磨性、绝缘性好。

合成纤维:耐磨、耐腐蚀、不缩水、但吸湿性和透气性差。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鉴别[情景展示][问题探究] 如何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区分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物理方法比较,通过光泽、手感,还有其他方面,如纤维的长短、结实程度、自然形状、耐磨性、耐拉伸等;二是通过燃烧现象比较,从燃烧情况、气味、灰烬等方面进行比较。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教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教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的导航【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1〕知道塑料、分解纤维、分解橡胶的功用和用途;〔2〕看法分解资料的开发、应用和开展与社会开展的亲密关系〔3〕会用复杂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分解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2、进程和方法:应用网络信息、图片,培育先生的表达才干、协作看法,以及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合理运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先生的自学才干、思想才干和表达才干,开展先生迷信探求的才干。

【教学重点】1塑料的功用、用途和白色污染2自然纤维和分解纤维的鉴别【教学难点】培育先生实验设计的才干。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分解纤维布等【教学方法】实验法、解说法◆课前预习先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教学情形导入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意味之一,它发明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明。

人类社会阅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无机分解资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教学进程设计【板书】、无机分解资料活动探求一师:什么是无机分解资料?请同窗们阅读P265罕见的无机分解资料。

【小结】:用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资料就是无机高分子资料。

棉花、羊毛和自然橡胶等都属于自然无机高分子资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塑料、分解纤维和分解橡胶等那么属于分解无机高分子资料,简称分解资料。

一、塑料我们普通称为〝塑料〞的物质是一个包括很多资料的大家族,全部由分解树脂组成,这就是聚合物,例如聚乙烯〔PE〕就是由不可胜数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当小分子衔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构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状,链状结构的高分子资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又可熔化,因此具有热塑性,可以重复加工,屡次运用,如聚乙烯塑料〔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聚酯PET〕。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9.2化学教案合成材料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9.2化学教案合成材料

九年级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教学目标】1.会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

【重点和难点:】1.会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自主学习、讲解【教学设计】情境引入: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它们有哪些性质呢?二、预习检测:1、化合物主要有和两大类。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元素,此外,还可能含有等元素。

有机化合物简称。

2、塑料根据其受热时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塑料和________塑料.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三大类。

三、新知新解:教学流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填写教材的“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实物投影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

认真填写表格中有关化合物的化学式、组成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讨论(1)的结论:这些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讨论该“活动与探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着手,首先让学生填写表格,然后比较、(2)的结论:甲烷、乙醇、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讨论,自主归纳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阅读讨论归纳小结〈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1.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2.C、CO、CO2、CaCO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3.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仔细阅读课本积极讨论、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区别是看组成上是否含碳元素。

C是单质,其余化合物具有无机物的特点。

由于有机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不同,所以形成了数目庞大的有机物,并且有机物结构不同,性质也就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
1、教材要求
教材的要求与过渡教材不一样,如要求学生书写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和原子团,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

2、本节的内容体系、地位和作用
本节首先,用乙烯聚合反应说明加成聚合反应,用乙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酯说明缩合聚合反应,不介绍具体的反应条件,只介绍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并借此提出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等概念,能识别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单体。

利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初步学会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聚合物结构式或由简单的聚合物奠定基础。

本节是在分别以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为主线(按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来编写)和以科学方法逻辑发展为主线(先介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再介绍有机合成,最后介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不断深入认识有机化合物后,进一步了解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明显可以看出来是《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基础上的延伸。

学习本讲之后,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取及性质。

3、教学策略分析
1)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
“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n-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2n-1)”;由聚合物的分子式判断单体。

2)紧密联系前面学过的烯烃和二烯烃的加聚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等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特别注意官能团、结构、性质三位一体的实质。

3)运用多煤体生动直观地表现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
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②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

(二)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式,或从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三)教学难点:
理解加聚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结合,用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结构式;从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1、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
2、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等概念
3、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单体识别的
4、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课时建议:2.5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复习]聚乙烯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塑料。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聚乙烯的合成方法。

[提问]从形式上来看,此反应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生]由许多小分子通过加成反应变成一个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既属于加成反应又属于聚合反应,叫做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分析、讲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及有关概念的比较。

填写下表:
的聚合产物的结构简式?
[讨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述能进行加聚反应的单体,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征?加聚反应的特点是什么?
[师生]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
加聚反应的特点:
1、单体必须是含有双键、参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例如:烯、二烯、炔、醛等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2、发生加聚反应的过程中,没有副产物产生,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跟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

[提问]你知道下面两个聚合物由何种单体聚合而成的吗?
[学生] CH2=CHCl、
[投影、讲解]由加聚聚合物推单体的方法
→ 单体:CH2=CH2边键沿箭头指向汇合,箭头相遇成新键,键尾相遇按虚线部分断键成单键。

→单体:凡链节主链只在
C原子并存在有C=C双键结构的高聚物,其规律是“见双键、四个C;无双键、两个C”划线断开,然后将半键闭合,即双键互换。

[探究练习]
1、写出下列单体聚合成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1)CH2=CHCl
2)
3)
2、人造象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是,它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则合成人造象牙的单体是( )
A、(CH3)2O
B、HCHO
C、CH3CHO
D、CH3OCH3
3、聚四氟乙烯可以作为不粘锅的内衬,其链节是( )
A、B、C、D、
4、下列单体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是( )
A、B、
C、CH3CH=CH2和CH2=CH2
D、CH3CH=CH2
5、有机玻璃(聚丙烯酸甲酯)的结构简式可用表示。

设聚合度n为300
0。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有机玻璃的单体和链节;
(2)求有机玻璃的相对分子质量。

【第二课时】
[复习]请同学们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断成键的特点
1、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
2、两个甘氨酸分子形成二肽
[投影] 1、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
2、两个甘氨酸分子形成二肽
[投影、讲解]乙酸和乙醇分别是一元酸和一元醇,如果用二元酸和二元醇发生酯化反应,就会得到连接成链的聚合物(简称聚酯):
该反应与加聚反应不同,在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伴有小分子副产物(如:H2O等)的生成。

这类反应我们称之为“缩聚反应”。

[提问]上节课我们曾经分析、讨论得出加聚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1、单体必须是含有双键、参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例如:烯、二烯、炔、醛等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2、发生加聚反应的过程中,没有副产物产生,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跟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

那么,缩聚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

[投影]缩聚反应的特点:
1、缩聚反应的单体往往是具有双官能团(如—OH、—COOH、—NH
2、—X及活泼氢原子等)或多官能团的小分子;
2、缩聚反应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有小分子副产物(如H2O、NH
3、HCl等)生成;
3、所得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不同;
4、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这与加聚物不同,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

)如:
[提问]如果由一种单体或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应是多少呢?
[学生探究]学生分组用球棍模型拼装或在纸上书画进行探究讨论:由一种单体或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应是多少。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进行探究。

如:
①由一种单体(6—羟基己酸)制(聚—6—羟基
己酸):n mol 中所含—COOH官能团(或—OH)的物质的量为:n mol,而在反应中,有一个端基(—COOH)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故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1) mol
②由两种单体:n mol和n mol进行缩聚
反应,n mol中含—COOH的物质的量为2 n mol,而在反应中,
有一个端基(—COOH)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故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2n-1) mol。

[练习]写出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反应生成缩聚物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
[学与问]你能看出下列聚合物是由什么单体缩聚而成呢?仔细想想,判断缩聚物单体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回答]和,方法是:在寻找单体是时,
先看它的链节结构,分析它是通过哪一类有机化学反应缩合的;然后根据缩合反应中断键和成键的特点,逆向分析寻找单体。

[投影、教师讲解]缩聚物单体的推断方法常用“切割法”,如下图示:
[课堂练习]下列化合物中
A、
B、
C、
D、
E、
F、
(1)可发生加聚反应的一个化合物是,加聚物的结构式为。

(2)可发生缩聚反应的一个化合物是,缩聚物的结构式为。

(3)可发生缩聚反应的两个化合物是和,缩聚物的结构式为。

[过渡]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缩合聚合物呈现为线型结构?含有三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缩合聚合物会呈现什么样的结构?
[学生]高分子链间产生交联,形成体型(网状)结构。

[教师]由不现体型的高聚物分子构成的材料,会呈现出不同的性能,我们将在后面学到有关知识。

[课堂练习]下列高聚物经简单处理可以从线型结构变成体型结构的是( )
A、B、
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