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梅花魂》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梅花魂》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梅花魂》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梅花魂》教学设计(通用5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梅花魂》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赏梅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②师范读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④指名再读读,评议⑤齐读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

观看英雄人物图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五、自由朗读全文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六、总结全文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梅花魂的教案优秀8篇

梅花魂的教案优秀8篇

梅花魂的教案优秀8篇《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3、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秉性,品味“三哭”,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一、导入1、复习重点字词。

2、全班齐读古诗《梅花》。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梅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它的精神是什么?“魂”是什么意思?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2、思考古诗的出处和理解其意思,体会其情感。

(借古诗抒发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3、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讨论、交流:文中哪三次提到外祖父“落泪”,表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教念古诗,悲伤落泪无法回国,痛哭失声爱国心送别亲人,泪眼朦胧三、小组合作、交流评析1、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提示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来品读。

)2、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4 梅花魂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4 梅花魂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4 梅花魂》教案一. 教材分析《梅花魂》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与外祖父的一段难忘的往事,表现了梅花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作者对梅花精神的传承和敬仰。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学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梅花的美好品质,培养自己的品格,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受作者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梅花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理解课文、感悟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品格,传承梅花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受作者情感;将梅花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梅花图片:展示梅花的美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梅花的精神。

3.教学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梅花的寓意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梅花有关的故事。

《梅花魂》教学设计(6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6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这里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梅花魂》教学设计(较新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3、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立。

可见它具有非常不屈的品质。

梅花不仅是花中的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六课《梅花魂》。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谁能来解释一下“魂”这个字的意思。

(灵魂,精神)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灵魂腮边训斥玷污呜咽欺凌秉性蒙眬梳理衰老手绢华侨白杭绸抹干净凉飕飕不甚在意颇负盛名风欺雪压眷恋缕缕幽芳葬身异国漂泊他乡(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3、你能用较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梅花魂》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梅花魂》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梅花魂》一. 教材分析《梅花魂》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外祖父的一段难忘的往事,表现了外祖父的爱国情怀,以及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诗意。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理解和感悟。

但他们在理解抽象的情感和爱国情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梅花的精神内涵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提取信息,理解课文中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爱国情怀,激发对梅花的喜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

2.难点:感悟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自主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图片:准备与梅花相关的图片,展示梅花的美丽和坚韧。

3.视频: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梅花的寓意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梅花的故事?”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梅花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梅花魂》(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梅花魂》(人教部编版)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写作困难,这让我意识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指导。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借物抒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在这个过程中,尽量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借物抒情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举例:在讲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时,教师可以分析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如“梅花香自苦寒来”,解释作者如何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创作练习,以生活中的物品为例,尝试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梅花魂》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某种事物让你想起了家乡或亲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梅花魂》中所传递的思乡之情。
1.生字词学习:列举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魂、黯、凌、傲、魄”等,学习其读音、书写和词义。
2.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课文讲述的作者在异国他乡,借梅花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分析课文结构:探讨课文是如何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4.朗读感悟: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梅花的傲骨精神,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梅花魂》(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梅花魂》为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分析课文结构,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通过朗读、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具体内容包括: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梅花魂》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梅花魂》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梅花魂》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梅花魂》是一篇描写梅花精神的文章,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祖父一起种梅、赏梅、赠送梅花给邻居等生活琐事,展现了梅花的精神内涵。

文章以梅花为线索,表现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本课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但梅花精神这一抽象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难理解,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感悟梅花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感悟等方式,学会从文章中提炼要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梅花精神的伟大,培养自强不息、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精神。

2.教学难点:梅花精神的具体内涵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体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梅花精神。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便于学生跟读、模仿,提高朗读水平。

2.梅花图片:展示梅花的美丽,增加学生对梅花的认识。

3.相关资料:关于梅花精神的文献资料,以便于拓展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引出课文《梅花魂》。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梅花精神。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体现的梅花精神。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阐述梅花精神的内涵。

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梅花精神在生活中的体现。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4《梅花魂》 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4《梅花魂》 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4《梅花魂》教案一. 教材分析《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梅花的精神内涵以及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梅花的傲骨和精神品质,培养自己的品格和气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也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梅花所蕴含的精神品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梅花的美丽和傲骨,理解梅花的精神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崇尚高洁品质的情感,激发学生追求卓越、不畏困难的决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梅花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2.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梅花的美丽和傲骨,通过讨论深化对梅花精神的理解,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梅花图片和相关资料。

3.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梅花形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梅花图片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形态和特点,说出自己对梅花的感觉和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梅花形象,感受梅花的傲骨和精神品质。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化对梅花精神的理解。

例如:梅花为什么被称为“梅花魂”?梅花的精神品质有哪些?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梅花的精神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让学生举例说明。

同时,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关于梅花的古诗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梅花的魅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花的精神品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卓越、不畏困难。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4《梅花魂》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4《梅花魂》优质课教案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将梅花精神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13.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花的精神内涵,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梅花精神。
14.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梅花精神的小作文,可以是自己的体会,也可以是身边的例子。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发音不准确,影响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发音,提高朗读效果。另外,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表达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小组讨论的机会,通过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巩固阶段,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梅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认为梅花的精神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他们的回答展示了他们对梅花精神的理解和思考。
在拓展阶段,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将梅花精神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讨论成果,他们提到了在遇到困难时要坚持不懈,要勇敢面对挑战等。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他们对梅花的精神内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们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通过表演来展现梅花的精神风貌。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通过交流和互动,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在理解梅花精神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改进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的精神内涵,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梅花的精神。此外,我还会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语文梅花魂教案(9篇)

语文梅花魂教案(9篇)

语文梅花魂教案(9篇)《梅花魂》教案篇一课前预习:设计意图:从了解梅花入手,让学生了解梅花在中国的特有意义,对于文章中可能出现的疑问和学生可能因为不理解而忽略的重点提前了解。

另外,作为高年级,字词的认读记应放在课外,逐渐学会自己学习。

练习设计:1、了解梅花的习性与特点,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

2、搜集描写或歌颂梅花的歌曲、诗句、文章,唱一唱,读一读。

3、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出处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针对本文来说,这项预习工作很有必要,参见第一篇点评)4、思考:什么是魂?而梅花的魂是什么?5、读一读课文,把生字词读准记住。

亮点评析:设计意图清晰,预习设计要求表述准确而具体。

整篇练习设计的语言表述都比较简练准确,推荐大家欣赏!商榷:建议把第五项要求提前到第一位。

课堂练习:设计意图:主要以检查预习和引发思考为主。

练习设计:1、大家在课前都做了预习,谈谈你对梅花的了解。

2、题目为《梅花魂》,花怎么会有灵魂呢?梅花的灵魂指的是什么?同学们交流观点。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主要让学生对课外内容有所了解,因为课前做了预习,所以要求可以稍微深入些。

讲读课文,主要引导学生体会祖父对梅花,对祖国的情感。

练习设计:1、读课文,看看课文中讲了什么人,什么事。

2、认真读课文,用心体会梅花、祖父、祖国这三者有什么联系。

可以通过以下练习抓住这些联系:(1)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她愈是____,愈是____,花开得愈____,愈____。

他是最有____、最有____、最有____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________,不管________,从来都是____,不肯____。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梅花的魂是什么?(3)祖父为什么爱梅花?(4)外祖父如此珍爱墨梅图,为什么现在又把它送给外孙女?3、朗读课后的诗歌《故乡》,这首诗歌以极其形象的话语和浓厚的情感写出了思乡之情,配合课文情境朗读。

五年级《梅花魂》教案(精选3篇)

五年级《梅花魂》教案(精选3篇)

五年级《梅花魂》教案(精选3篇)五年级《梅花魂》教案(精选3篇)《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五年级《梅花魂》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五年级《梅花魂》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自学生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

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3、自己体会*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墨梅卧;(5)送梅花图;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

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花魂》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花魂》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花魂》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梅花魂》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了一棵梅花树和一个人之间的故事,通过梅花树的坚韧不拔和傲骨凌霜,表现了人的顽强精神和坚定信念。

课文语言优美,寓意深刻,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以及学会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言故事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和理解。

但梅花这种抽象的意象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理解和体会。

同时,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一,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

2.能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点,如生字词的读写,语法结构的理解等。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自己的顽强精神和坚定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梅花的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2.相关语文知识点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资料。

2.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梅花的印象,从而引出课文《梅花魂》。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梅花的精神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梅花的精神。

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师点评,并对学生的复述进行引导和补充。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梅花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可以如何践行梅花精神?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花的精神和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梅花魂》教案(含教学反思和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梅花魂》教案(含教学反思和课后作业设计)

4.梅花魂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本课的重点是借外祖父的几件事的描述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爱梅花就是热爱中华民族,爱梅花就是热爱祖国。

课文中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之情,如,对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分外爱惜,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对小学生来讲,本课的难点较多。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与外祖父有关的具体事例感受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从外祖父挚爱梅花中感受外祖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二是准确理解文中提到的外祖父教外孙女的几首诗词,感受其中表达的感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表达了诗人王维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教案(通用17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教案(通用17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教案(通用17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教案篇1一.听写词语(“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二.读“三哭”.感悟真情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 (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2.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4.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5.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6.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7.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a.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b.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c.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d.“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8.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9.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a.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10.美读升华:你能像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11..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三.品语句,升华情感1.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四.回归整体,理清层次1.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2.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五.注重积累,延伸拓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4《梅花魂》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4《梅花魂》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4《梅花魂》教案一. 教材分析《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梅花的精神内涵,通过讲述梅花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品质,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精神,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悟。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

此外,学生对于梅花的精神内涵可能缺乏直观的认识,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梅花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内涵。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梅花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梅花的精神。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4.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梅花的精神。

教师适时进行讲解,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4 梅花魂》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4 梅花魂》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4 梅花魂》教案一. 教材分析《梅花魂》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人梅花般的精神品质,通过描述老人与梅花之间的情感纽带,展现出梅花的精神内涵。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以及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对于寓言故事和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对于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情感体验还需要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美德的品质,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精神品质;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2.教学难点:梅花的精神内涵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氛围。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展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梅花图片,让学生欣赏。

3.音响: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营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然后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梅花的精神品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情景表演。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梅花魂》,主要内容包括:阅读课文《梅花魂》,学习生字词,了解梅花的文化内涵,感受梅花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梅花的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梅花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自然美和民族精神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精神。

难点:理解梅花的文化内涵,体会梅花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梅花图片。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2)提问:你们知道梅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梅花的课文。

2. 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梅花的美丽和精神。

3. 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梅花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

(3)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梅花的精神。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梅花精神的理解。

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互相批改,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梅花魂》2. 生字词:傲骨、凌寒、飘香、清雅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梅花精神:傲骨、坚韧、自强不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梅花精神”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梅花精神在寒冷的冬天,梅花以其傲骨、坚韧的精神,盛开在冰雪之中。

它不惧严寒,独立枝头,为世界带来了一抹生机。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磨难,始终自强不息,傲然挺立。

《梅花魂》优秀教案(精选10篇)

《梅花魂》优秀教案(精选10篇)

《梅花魂》优秀教案《梅花魂》优秀教案(精选10篇)《梅花魂》优秀教案篇1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看梅花图,说梅花特点。

2、是啊,别的花大多春暖才开花,只有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寒冷,它越开越精神。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

3、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作者回国前外祖父将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并告诉作者要向梅花学习。

三、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1、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

(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⑴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 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不甚留意──分外爱惜)② 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③ 相机指导朗读。

⑵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① 用“▲”标出句子中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② 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这是反问句,如果改成陈述句怎么改?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

”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

”(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③ 相机指导朗读。

2、转入第13段,直接感悟“梅花魂”:⑴ 在众多的花儿中,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衷?(他欣赏梅花的秉性。

)⑵ 相机引出第13段,从相应的句子中总结出梅花的秉性:(不畏严寒、傲骨凛凛、坚忍不拔、顶天立地……)⑶ 第13段除了讲梅花的秉性外,还讲了哪几层意思?(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的人物;作为中国人应该具有梅花的秉性。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优质课 教学教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优质课 教学教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梅花魂》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女在梅花树下度过的一个冬日,通过祖孙二人对梅花的赞美,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坚强和顽强不息的精神。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是进行语文教育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逐渐提高。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此外,学生对于梅花这一文化象征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于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用于听力训练。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情境创设。

3.课文PPT,用于课文讲解。

4.学习小组分组,便于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梅花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梅花的象征意义,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梅花魂》。

2.呈现(10分钟)学生听课文音频,跟读课文。

教师检查学生的发音和朗读情况,并对课文进行翻译和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课文中的老人和孙女为什么会赞美梅花?”“他们赞美的梅花有什么特点?”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老人和孙女,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梅花魂爱国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咏梅的古诗、名句,也可提前学唱歌曲《红梅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交流资料
同学们,说起梅花,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那么,通过以前的学习,梅花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相机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歌曲等。

)
2、板书课题
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歌颂梅花。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以后,你有没有产生疑问呢?(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能够马上解答的就解答出来,答不出来的可以通过学课文来解决)
二、抓文章主线,梳理课文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梅花讲了什么事?(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飘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自学交流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大家仔细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勾画出来。

(学生自读自划-------小组内交流统一)
四、班内交流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①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②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③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⑤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讨论交流:你从这五件事中怎么看出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放手让学生谈,他喜欢哪段就谈哪段,老师点拨)
1、“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师点拨:(1)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

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的?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还学过哪些思乡的诗句呢?
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读诗句时要读得慢而沉。


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老师点拨:(1)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分外爱惜) 学生圈划有关重点字词交流。

(“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指导朗读:读出“训斥”的语气。

“是玷污得的吗?”是什么句?读出强烈的反诘语气。

“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学生赛读,穿插评价,齐读)
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师点拨:(1)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有关字词回答,也可以自己想。

)(2)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举例说说。

是啊!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当"非点"袭来时,我们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他们,不也是这朵朵梅花吗?作为跨世纪的年轻一代,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 让我们深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3)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梅花魂"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板书: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

(4)“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反复读这句感叹句,你从中领悟到什么?(相机板书:临别送图) 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两段吧。

指导朗读:升华学生对梅花魂这种民族魂,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4、其余几处学生自由交流。

结合理解,感情朗读。

(相机板书:失声痛哭含泪递绢) (这几方面学生谈到哪里就引导到哪里,不一定按照这个顺序)
6、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请大家深情朗诵:“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把这句话深深地印在心里,无论在哪里,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国家!(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血”色梅花赤子心吗!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再一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一齐诵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
④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

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
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前后呼应,首尾连贯,对比朗读,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自由朗读全文
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六、拓展作业,加深体验
同学们,当莺儿,女儿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

、总结谈话,升华情感
⒈梅花,我们的国花。

她,是我们民族的气节,民族的骄傲,民族的象征!悠悠华夏史,梅花精神传!“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无论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只要心中有“梅花”,就会添一份信念,添一缕幽香!
⒉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背诵。

板书设计:
4 梅花魂
吟诗落泪思故土民族魂
珍爱梅图斥儿孙爱国心
思国而泣盼归根
敬赠梅图赞梅魂
教学反思
《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重点段一大段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话,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既有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当我们谈到梅花的精神时,学生能说出"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进而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中,体会到梅花的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我顺势提出:"外祖父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他的一番话还赞美了什么"他们立刻认识到:外祖父不仅仅是在赞美梅花,也在赞美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然后让学生回忆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时,将梅花和民族精神联系起来认真体会,对于理解老人的爱国心是水到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