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教案
汉英翻译(上)教案
汉英翻译(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英翻译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汉英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3. 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词义翻译3. 句子结构翻译4. 表达习惯翻译5. 文化背景知识翻译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汉英翻译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翻译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翻译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汉英翻译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汉英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讲解:讲解词义翻译、句子结构翻译、表达习惯翻译和文化背景知识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汉英翻译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翻译技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翻译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5. 实践:让学生进行汉英翻译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翻译实践:评估学生的汉英翻译作品,检查他们的翻译水平和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汉英翻译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查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汉英翻译教材,如《汉英翻译教程》、《现代汉英翻译》等。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汉英翻译案例,包括文学、影视、新闻、广告等不同领域的翻译实例。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翻译论坛、专业博客、在线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4. 辅助工具:提供翻译软件和在线词典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效率。
七、教学环境2. 网络环境:确保教室网络畅通,方便学生查阅在线资源和进行汉英翻译实践。
3. 设备设施:准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汉英翻译(下)教案
汉英翻译(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汉英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加强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能够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翻译。
3. 培养学生对翻译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2. 汉英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3. 汉英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4. 翻译实践:汉英翻译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标准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汉英翻译的案例,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
3. 实践法: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汉英翻译教程》或其他相关教材。
2. 案例材料:汉英翻译的案例文章或段落。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讲解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标准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汉英翻译的案例,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
4. 翻译实践: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布置汉英翻译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翻译实践的表现。
3. 期末考试:设置汉英翻译的考试题目,评估学生的翻译水平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翻译讲座:邀请专业的翻译人员或翻译学者进行讲座,分享翻译经验和技巧。
2. 开展翻译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实践,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翻译能力。
3. 推荐翻译相关书籍:向学生推荐一些汉英翻译的经典书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改进建议。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汉英翻译案例和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2. 翻译软件:介绍一些翻译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3. 参考书籍:向学生推荐一些汉英翻译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发展。
小学课文英汉互译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汉互译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概述2. 词汇讲解3. 句子结构分析4. 互译练习教学步骤:一、导入1.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二、课文内容概述1. 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课文结构,总结主要内容和观点。
三、词汇讲解1. 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进行讲解。
2. 引导学生分析词汇在句子中的含义和用法。
3. 进行词汇拼写和用法练习。
四、句子结构分析1. 教师分析课文中典型的句子结构,如简单句、复合句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句子成分,理解句子含义。
3. 学生进行句子翻译练习。
五、互译练习1. 教师给出一段英文,学生将其翻译成汉语。
2. 学生相互检查翻译,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3. 教师给出一段汉语,学生将其翻译成英语。
4. 学生相互检查翻译,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词汇和句型。
2. 学生尝试将课文中的段落翻译成英语或汉语。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2. 词汇卡片3. 句型练习册4. 翻译练习题5. 课件或黑板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练习情况。
2. 翻译准确性:检查学生的翻译练习,评估其翻译水平。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汉英翻译教案
汉英翻译教案【篇一:翻译教案】使用教材:张培基等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讲翻译原则简介教学目标:了解基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研究的问题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翻译练习讲评相结合重点:1.翻译的定义和内涵(translation is an n art/science/craft?)2.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严复、傅雷、钱钟书、刘重德3.中国翻译史上的论争:鲁迅—宁信而不顺;梁秋实、赵景深:宁顺而不信难点:1.直译与意译2.归化与异化:归化派代表人物尤金.奈达,异化派代表人物韦努蒂课时分配:课堂讲授60分钟;课堂小节10分钟;课堂作业20分钟教学内容:1.翻译的定义和内涵:(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translation is an art/ science/craft?2.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influential translation principles):严复:信达雅---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 the “three character guide” is regarded as a plumb-line of long standing to measur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ranslating.傅雷: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强调原作神韵再现。
钱钟书:化境---sublimed adaptation. focus on the translator’s smooth and idiomatic chinese version for the sake of the chinese reader.刘重德:信、达、切---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closeness.阅读本讲全文课后练习:p.6 第三大题第二讲翻译的过程教学目标:怎样去理解和表达;学会表达的基本策略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翻译练习讲评相结合重点:理解与表达a.理解语言现象b.理解逻辑关系c.理解原文所涉及的事物难点:切不可望文生义.特别注意;习惯与表达课时分配:课堂讲授55分钟;课堂小节5 分钟;课堂作业30分钟教学内容:1.理解与表达:he found them pushing needles, thread, pots, pans, ribbons, yarns, scissors and buttons to house wives.他发现他们在向家庭主妇推销针头线脑,锅碗瓢盆。
汉英翻译技巧教案
汉英翻译技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掌握一些常见的汉英翻译技巧;
3.培养学生翻译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汉英翻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如何提高翻译质量。
三、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谈论学生对汉英翻译的看法和困难。
2.知识讲解(20分钟):
a.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忠实、准确、规范;
b.汉英翻译的常见问题:语法结构、词汇选择、文化差异等;
c.汉英翻译的技巧:
i.借助工具和资料:词典、翻译软件、语料库等;
ii. 分析句子结构和语义:找出主谓宾关系、并列关系等;
iii. 注意文化差异:适当调整语言表达方式;
iv. 学会使用代词和连接词:使句子结构更清晰。
3.练习活动(3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汉英翻译练习,以应用所学技巧。
4.小组讨论(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检查和修改彼此的翻译作品。
5.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汉英翻译技巧,并提出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
1.教学PPT;
2.汉英词典和翻译软件;
3.汉英翻译练习材料。
五、教学评价:
1.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表现;
2.学生对翻译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
1.学生可以继续进行汉英翻译练习,加强应用能力;
2.学生可以开展小组或个人的翻译项目,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第一章:英汉互译概述1.1 英汉互译的重要性1.2 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1.3 英汉互译的难点与挑战1.4 英汉互译的技巧与策略第二章:词汇与短语的互译2.1 词汇的直译与意译2.2 词汇的借用与创新2.3 短语的固定搭配与转换2.4 专有名词与地名的一般译法第三章:句子的互译3.1 句型的转换3.2 语序的调整3.3 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的互译3.4 从句与并列句的互译第四章:时态与语态的互译4.1 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的互译4.2 进行时与完成时的互译4.3 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互译4.4 虚拟语气与实际语气的互译第五章:文化与语境的理解5.1 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5.2 语境的理解与运用5.3 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的差异5.4 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策略第六章:翻译标准与原则6.1 翻译标准的历史演变6.2 忠实原则与达意原则6.3 等效翻译与功能翻译6.4 翻译中的创译与意译第七章:翻译技巧与策略(上)7.1 词义选择与词性转换7.2 修辞格的翻译7.3 成语与谚语的翻译7.4 诗歌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与翻译第八章:翻译技巧与策略(下)8.1 幽默与讽刺的翻译8.2 商务与法律文本的翻译8.3 科技与医学文本的翻译8.4 翻译中的校对与润色第九章:实践案例分析9.1 英汉互译案例分析9.2 翻译错误分析与避免9.3 翻译实践与反馈9.4 翻译作品的评价与赏析第十章:翻译软件与辅助工具10.1 翻译软件的种类与功能10.2 翻译辅助工具的使用10.3 语料库与在线翻译资源10.4 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英汉互译概述难点解析: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如语序、句型、时态和语态的使用,以及文化背景和语境的理解。
二、词汇与短语的互译难点解析:不同语言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句子的互译难点解析: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差异,如主被动语态的转换,以及保持原意的调整语序。
汉英翻译(厦门大学课程)教案
汉英翻译(厦门大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翻译基本概念与理论1.1 翻译的定义与历史1.2 翻译的种类与标准1.3 翻译的基本原则与策略1.4 翻译的过程与步骤1.5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第二章:语言与翻译2.1 语言的本质与特征2.2 语言的分类与翻译2.3 语言的层次与翻译2.4 语言的变体与翻译2.5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与翻译第三章:词义与翻译3.1 词义的概念与特点3.2 词义的分类与翻译3.3 词义的变化与翻译3.4 词义的转移与翻译3.5 词义的翻译策略与技巧第四章:语法与翻译4.1 语法的基本概念与特点4.2 词类的分类与翻译4.3 句子的结构与翻译4.4 语态与语气与翻译4.5 语法错误的翻译与修正第五章:修辞与翻译5.1 修辞的基本概念与作用5.2 常见的修辞手法与翻译5.3 修辞的翻译原则与策略5.4 修辞的适应与调整5.5 修辞的翻译案例分析第六章:文本类型与翻译6.1 文本类型的分类与特征6.2 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策略6.3 文学文本的翻译6.4 学术论文的翻译6.5 广告文本的翻译第七章:翻译技巧与策略7.1 直译与意译7.2 忠实与通顺7.3 归化与异化7.4 省略与增译7.5 词类转译与结构调整第八章: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8.1 CAT工具的基本原理与使用8.2 常见CAT工具的介绍与比较8.3 术语管理器与语料库的使用8.4 网络资源与在线翻译工具8.5 CAT工具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第九章:实践与案例分析9.1 汉英翻译案例选编9.2 翻译批评与评价9.3 翻译错误分析与避免9.5 翻译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第十章:翻译与跨文化交流10.1 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10.2 文化差异与翻译10.3 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策略10.4 翻译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10.5 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限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翻译基本概念与理论翻译的定义与历史:理解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
汉英翻译(上)教案
汉英翻译(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英翻译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汉英翻译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进行基本的汉英翻译。
3. 培养学生对翻译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汉英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汉英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4. 翻译实践:各类文体的汉英翻译。
5. 翻译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原则、技巧和方法。
2. 实践法:翻译实践和案例分析。
3.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汉英翻译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用于展示翻译案例和进行分析。
3. 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引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汉英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翻译实践:让学生进行各类文体的汉英翻译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汉英翻译案例,讲解其中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5. 课堂讨论: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
6. 课后作业:布置翻译练习,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
2.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测试学生的汉英翻译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
3. 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汉英翻译水平,包括翻译理论和实践操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汉英翻译比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和竞争意识。
英汉汉英翻译教材教案
英汉汉英翻译教材教案标题:英汉汉英翻译教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英汉汉英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英汉汉英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
3. 加深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理解。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困难。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英汉汉英翻译的教材,如《英汉汉英翻译实践》。
2.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或电脑,以展示教材中的例句和相关资料。
3. 练习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和翻译任务,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引入: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些英汉汉英翻译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导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认为英汉翻译有什么难点?”“你在翻译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以激发学生思考和分享经验。
知识讲解:1. 英汉翻译基本原理和技巧:介绍英汉翻译的基本原理,如词义转换、句法结构调整等,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讲解。
2. 汉英翻译基本原理和技巧:介绍汉英翻译的基本原理,如词序调整、语法转换等,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讲解。
3. 文化差异与翻译:讲解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
示范与练习:1. 示例翻译:选择一些简短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英汉汉英翻译的示范演示,注重解释翻译过程中的技巧和策略。
2. 练习任务:提供一系列练习题,包括词汇翻译、句子翻译和篇章翻译等,以巩固学生的翻译能力。
讨论与总结:1.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翻译经验和困惑,促进互动和学习。
2.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心得,强调英汉汉英翻译的重要性和技巧。
拓展活动:1. 翻译比赛:组织学生参加英汉汉英翻译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汉英翻译(上)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汉英翻译(上)教案课时安排:共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汉英翻译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互译。
教学内容:1. 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2. 汉英翻译的方法与技巧3. 汉英翻译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 提高汉英翻译能力的途径5. 实际汉英翻译案例分析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法:分析实际汉英翻译案例,进行翻译练习。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解决方法。
二、教学过程第1-4课时: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1. 介绍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如忠实于原文、保持语义准确、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等。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遵循这些原则进行汉英翻译。
3. 进行翻译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原则进行实际翻译。
第5-8课时:汉英翻译的方法与技巧1. 介绍汉英翻译的方法,如直译、意译、借译等。
2. 讲解汉英翻译的技巧,如词类转换、词义扩展与缩小、句型变换等。
3. 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翻译。
第9-12课时:汉英翻译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分析汉英翻译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如词语搭配、语法结构、文化背景等。
2. 讲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查阅词典、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等。
3. 让学生通过实际翻译案例,练习解决这些问题。
第13-16课时:提高汉英翻译能力的途径1. 介绍提高汉英翻译能力的途径,如多阅读、多练习、参加翻译培训等。
3. 进行翻译练习,检验学生的翻译能力。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翻译练习:评估学生的翻译练习成果,检查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态度、分享精神等。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汉英翻译相关教材、案例分析资料。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英汉互译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于原文1.2 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气1.3 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2. 英汉互译的技巧2.1 词汇翻译2.2 语法翻译2.3 结构翻译2.4 文化背景翻译3. 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3.1 词汇差异3.2 语法差异3.3 表达习惯差异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英汉互译实例,引发学生对英汉互译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对比分析: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并讲解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调整。
4. 练习:布置适量的英汉互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技巧和语言差异。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汉互译的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英汉互译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英汉互译练习质量和数量。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英汉互译的认识和困惑。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英汉互译教程》2. 辅助材料:英汉互译案例集、多媒体课件3. 网络资源:相关英汉互译的在线资料和论坛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安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第二课时: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3. 第三课时:讲解英汉互译的实践操作4. 第四课时:布置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布置的英汉互译练习题3. 收集英汉互译相关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十、教学反思2. 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整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3.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难点解析: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英语教案中英互译
英语教案中英互译【篇一:英汉翻译课程教学目标】“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一直是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专业主干课程,它以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的,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翻译。
句法、修辞、文体、文化等各个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在外语方面的基本技能,是对其他外语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
其次,英汉翻译实践涉及汉语语言的运用,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显然可以弥补他们在汉语学习方面的不足。
另外,加强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对本族语语言文化的认识、了解和理解。
而且,对汉语语言文化的了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潜能,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外语。
第三,翻译练习材料会涉及各种文体和学科,诸如文学、历史、社会学、自然科学,等等。
这样,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学生的知识结构会得到相当程度的丰富和完善,有利于培养复合性人才,实施复合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战略。
第四,通过各种文体文本的翻译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使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面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从而提高外语学科在国内的声誉,扩大影响范围,进而有助于招生工作的开展。
第五,翻译教学中也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巧的讲授,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上提高对翻译实践的认识,提高翻译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丰富知识结构,为最后的学位论文写作进行积极而充分的准备。
第六,英语专业四年级的学生面临专业八级的考试、硕研入学考试,两者均涉及分量较大的翻译实践。
为这两种考试的准备至少可以发挥两个方面作用。
其一,通过翻译的强化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其二,通过翻译强化训练,学生英语应用技能大大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考试的通过率,提高学科在国内的影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翻译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日益突显。
因此,加强英语学科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翻译教学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应成为未来学科结构优化和学科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汉英翻译(下)教案
汉英翻译(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英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汉英翻译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翻译。
3. 通过翻译练习,增强学生对汉英语言特点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2. 汉英翻译的方法与技巧3. 汉英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4. 汉英翻译实践5. 汉英翻译评价与反馈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汉英翻译案例,引发学生对汉英翻译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技巧,以及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3. 实践:布置汉英翻译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能力。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翻译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5. 反馈:对学生的翻译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平时练习:评价学生在平时练习中的翻译能力,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3. 期末考试:设置汉英翻译题,测试学生的翻译水平,考察他们是否掌握了汉英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一本合适的汉英翻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汉英翻译案例和练习材料。
3. 翻译软件:为学生提供翻译软件,帮助他们检查翻译结果,提高翻译效率。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汉英翻译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翻译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3. 角色扮演: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进行汉英翻译的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实际翻译能力。
4. 讲座邀请:邀请专业翻译人士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翻译经验和技巧,拓宽学生的视野。
5. 翻译比赛:组织汉英翻译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汉英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英汉翻译教案范文
英汉翻译教案范文教案:英汉翻译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英汉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翻译技巧将英文翻译成中文。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简单的英汉翻译。
教学重点:1.英汉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翻译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运用翻译技巧。
2.如何把握好英汉翻译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英汉翻译的理解。
2.呈现一段英文短文,让学生尝试翻译成中文。
3.学生尝试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比较不同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二、基本原理介绍(20分钟)1.教师介绍英汉翻译的基本原理,如准确传递信息、保持语言风格等。
2.教师详细解释基本原理,比如意译和直译的区别、上下文的重要性等。
3.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例子,理解原理的应用。
三、翻译技巧讲解(30分钟)1.教师介绍几种翻译技巧,如同义替换、增添补充信息等。
2.教师详细解释各种翻译技巧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所学翻译技巧进行翻译。
四、实际操作(3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英文短文进行翻译。
2.学生在小组内协作,运用所学翻译技巧完成翻译任务。
3.学生将翻译结果展示给全班,并互相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学生对英汉翻译的理解。
2.学生反思自己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
3.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翻译水平。
教学资源:1.英文短文2.翻译软件3.练习题教学评估:1.学生在小组协作中的表现。
2.学生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学生对翻译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翻译的高级技巧和技巧,如词汇选择、语法转换等。
2.学生可以自主扩展翻译技能,进行更复杂的翻译任务。
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设置是否合理。
2.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学评估的准确性。
初中中英互译教案
初中中英互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翻译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中文与英语之间的互译。
2. 提高学生对中文和英语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文-英语互译:问候、介绍、道别、询问时间、询问地点等日常用语。
2. 英语-中文互译:同样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中文与英语之间的互译。
2. 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中文和英语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具体的翻译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翻译技巧。
2.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中文和英语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两种语言。
3.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交流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应用翻译技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用中文介绍自己和学生,然后用英语重复一遍,引导学生注意中文和英语之间的对应关系。
2. 讲解:教师讲解基本的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对译等,并给出具体的例子。
3. 实践:教师给出具体的翻译任务,如翻译一段中文对话或文章,学生分组进行翻译,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翻译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提高。
六、课后作业:1. 翻译一篇中文文章或对话。
2. 总结自己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翻译成果:评估学生在翻译任务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提高中文和英语的互译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教案章节一:英汉互译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英汉互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实践。
教学内容:1. 英汉互译的概念和定义。
2. 英汉互译的原则和标准。
3. 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英汉互译的实践案例分析。
教学活动:1. 引入英汉互译的概念和定义。
2. 讲解英汉互译的原则和标准。
3. 介绍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提供实践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回答英汉互译的概念和定义。
2. 学生能够理解英汉互译的原则和标准。
3. 学生能够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实践。
教案章节二:词汇与翻译1. 了解词汇在英汉互译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英汉词汇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能够准确翻译词汇和短语。
教学内容:1. 词汇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英汉词汇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常见词汇和短语的翻译实例。
教学活动:1. 引入词汇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英汉词汇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提供常见词汇和短语的翻译实例。
4. 让学生进行词汇翻译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词汇在英汉互译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英汉词汇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学生能够准确翻译常见词汇和短语。
教案章节三:语法与翻译教学目标:1. 了解语法在英汉互译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英汉语法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能够正确翻译句子和段落。
1. 语法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英汉语法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常见语法错误的分析和纠正。
教学活动:1. 引入语法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英汉语法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提供常见语法错误的分析和纠正。
4. 让学生进行句子和段落的翻译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语法在英汉互译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英汉语法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汉英翻译电子教案5doc
(4)同时,我们又向各国人民介绍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At the same tim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 will introduce the peoples of other nations to the things of our own which will interest them.
原文的“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没有直接译成“interesting things to them”,因为按照英文的逻辑,这样就等于说我们已知那些东西会让他们感兴趣。换成定语从句,就把着眼点从“we”转到“things”上面,避免了衍生的意思。另外,汉语里习惯说“把某事介绍给某人”,英文则要说“to introduce someone to something”。这样,译文既合乎译入语的习惯,在逻辑上又经得住推敲。
I’m reminded of an English brochure I read the other day about a city, whose Mayor had arranged it to be neatly printed before his flight, so that he could take it abroad with him for a trade occasion. When I opened the final proof of the brochure, the numerous errors in it turned out to be more than one could shake a stick at. Of those gross errors, one said that the 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of the city was 50 yuan (RMB). Upon checking against the original, I found it to be a mistake for “ 50 million yuan”, where the word “million” had slipped out. In another place I was taken aback when I read that the city was abundant in “mice”! I lost no time in checking the original, and found it was a mistake for the mineral “mica”.
汉英翻译课程设计
汉英翻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汉英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对等译等。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常用的英语表达方式,提高汉英翻译的准确性。
3. 学生能了解汉英文化差异,提高翻译中文化内涵的传达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翻译技巧,独立完成短篇文章的汉英翻译任务。
2.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共同解决翻译难题。
3.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和拓展汉英翻译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认识到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学生能在翻译实践中,尊重原文作者和目标语言文化,遵循诚信原则。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汉英翻译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同时,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正确的翻译态度和价值观念。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取以下教学内容:1. 汉英翻译基本技巧:直译、意译、对等译等,涉及教材第1-3章。
- 理解汉英语言差异,掌握翻译基本方法。
- 学会运用常见翻译技巧进行句子和短文的翻译。
2. 常用英语表达方式:时态、语态、被动语态等,涉及教材第4-6章。
- 熟悉各类英语句型结构,提高翻译准确性。
- 学会在翻译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3. 汉英文化差异与翻译:文化背景、习俗、典故等,涉及教材第7-9章。
- 分析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提高文化内涵传达能力。
- 学会在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问题,实现跨文化交际。
4. 翻译实践与评价:选取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汉英翻译实践,涉及教材第10章。
- 实践翻译技巧,提高翻译实际操作能力。
- 学会评价翻译作品,提高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 第1-3周:学习汉英翻译基本技巧。
- 第4-6周:掌握常用英语表达方式。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的认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 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英汉互译技巧,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进行英汉互译。
二、教学内容:1. 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忠实于原文、保持语义完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2.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词汇、语法、表达习惯、文化背景等。
3. 英汉互译的方法:直译、意译、借译、创译等。
4. 英汉互译的技巧:词汇转换、语法调整、表达方式的改变、文化背景的适应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英汉互译案例,讲解其翻译过程和思路。
3. 实践练习法:学生进行英汉互译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2. 英汉互译案例:用于分析和实践练习。
3. 学生练习材料:提供相关文章、段落等,供学生进行英汉互译练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英汉互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讲解:讲解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英汉互译案例,讲解其翻译过程和思路。
4. 实践练习:学生进行英汉互译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其对英汉互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翻译质量,包括准确性、流畅性和地道性等方面。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英汉互译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英汉互译书籍、文章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入了解。
2. 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的英汉互译项目,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
3. 交流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英汉互译经验的交流和讨论,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的英汉互译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和案例分析。
汉译英教案
汉译英教案第一周词的选择(4课时)一、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具体语境中的词语选择的技巧,正确辨析词义二、主要内容“好、哭、笑、灵”等词运用在不同上下文中三、重点、难点1. 根据上下文进行选词2. 词义辨析四、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板书五、复习思考题: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选词:我的表不准,每天快十多分钟。
时间过得真快!情人节快到了。
这把刀很快。
参考译文:My watch doesn’t keep good time. It gains more than ten minutes a day.How time does fly!Valentine’s Day is near. Or:Valentine’s Day is at hand. Or:Valentine’s Day is drawing near.The knife is really sharp. (*The knife is swift.)六、参考教材《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李亚丹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二周词语翻译技巧(4 课时)一、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汉译英时词语选择的技巧二、主要内容1. 词语的理解与选择2. 词义引申3. 译出褒贬4. 词语的增减5. 变换用词三、重点、难点1. 根据上下文进行的增减2. 使用同源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义词及下义词等以避免重复3. 由具体引申到抽象四、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板书五、复习思考题练习:根据本节所讲进行选词1.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几年有发展。
2.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在一点点地上升。
3.改革开放也使民族精神获得了解放。
4.我们的企业应着重提高国际竞争力。
5.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
6.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我国中长期发展中,也有不可制约的因素,突出的是:……7.在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我曾说过,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带到二十一世纪,是我们这一代领导人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翻译教案I 提示·原文来源林庚、冯沅君主编,1980年,《中国历代诗歌选》(下编二)。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文来源< 1 >译文1为翁显良译,选自翁显良,1985年,《古诗英译》。
北京:北京出版社。
< 2 >译文2、3选自吕俊、侯向群编著,2001年,《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译文4为Schlepp译,见黄国文《从<天净沙• 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
《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4>译文5为丁祖馨&Burton Raffel译,见黄国文《从<天净沙• 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
《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语体特征与翻译策略< 1 >篇章本单元为一首曲,作者马致远(1250-1323)是元代戏曲家,但散曲更著名。
《天净沙•秋思》不仅是他的代表作和元朝散曲小令中的杰作,也是脍炙人口、历代传诵的名篇。
全曲描写一个秋暮行人的见闻与心情,情景均嫌衰飒。
< 2 >句式曲,源于民间,属于可以合乐歌唱的长短句,是诗词发展到元代的新的文学形式。
曲和诗词的区别是:曲没有字数限制,而诗词是有字数限制的。
不过在句式结构上,曲与诗词一样,句式结构多为名词或名词词组,很少使用完整的简单句或复合句,这是因为在短的篇幅中“要舒展相当丰富的想象,不能不力求简洁,凡可以省去而不至于影响语意的字,往往都从省略。
”(王力.2002:261)由于多种原因而省略去主语、谓语或其他成分,或是介词或是连词,但是所省略的部分究竟是什么,往往又是很难确定的;即便如此,诗句的大意还是容易猜着的;诗人以大意的表达为满足。
(王力.2002:270)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汉语的意合性在诗/词/曲的运用中达到极至。
汉语是一种诗歌式语言。
< 3 >语义散曲是一种吟唱,用韵密,几乎是句句押韵,而且不准换韵,一韵到底。
散曲用词也比较口语化,整体上的语言都是朴素新鲜的。
< 4 >翻译策略传统的翻译研究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即重内容而轻形式,甚至把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成二元对立的分离状态。
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本身是可以表达一定意义的,即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
在文学翻译中的许多情况下,抛弃了形式也就是抛弃了意义,尤其是诗歌翻译。
诗歌翻译追求“形音意”三美原则,其间的辨证关系是:汉诗英译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在意、形、音三方面都尽量表现原诗之美,忠于原作,到达神似、形似乃至音似之要求。
所谓形似,就是要下最大努力使译诗的行数和每行的音节数与原诗相同或基本相同;所谓音似,就是原诗有韵律,译诗也要有韵律。
在译诗过程中,实在做不到三似兼顾,则舍音似而保意似和形似;在意、形之似无法兼得时,则舍形似而力保最重要的意似,尽量避免因韵害意,因形害意等削足适履的做法。
II 译法要点9.1译诗“形音意”三美原则9.2意美9.3音美9.4形美III 原文与译文【原文】[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译文1Autumn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译文2Withered vines, olden trees, evening crows;Tiny bridge, flowing brook, hamlet homes;Ancient road, wind from east, bony horse;The sun is setting,Broken man, far from home, roams and roams.译文3At dusk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withered vine fly crows;’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译文4Tune to “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by Ma Zhiyuan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The sun westering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译文5Tune: Tian Jin ShaBy Ma Zhiyuan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IV 比较分析与译法(1)〖1〗枯藤老树昏鸦,〖2〗小桥流水人家,〖3〗古道西风瘦马。
〖4〗夕阳西下,〖5〗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1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farther away from home.译文2 Withered vines, olden trees, evening crows;/Tiny bridge,flowing brook, hamlet homes;/Ancient road, wind fromeast, bony horse;/The sun is setting,/Broken man, farfrom home, roams and roams.译文3 At dusk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withered vine fly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flows;/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goes./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the heartbroken one.译文4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The sun westering/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sky’s edge.译文5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running./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A lean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world.9.1译诗“形音意”三美原则关于译诗,大致有两种观点:即“诗可译”者和“诗不可译”者。
刘重德(1994:28)的观点颇有代表性,即:诗可译,但难译。
为什么说诗可译?因为第一,人互相之间存在着大同。
例如,无论是哪个民族,都有共同的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共同的表达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感情,共同的大自然、世界和宇宙。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可以理解;诗可以欣赏;诗可以互译。
第二,大量的历史事实已充分证明这种可译性。
在可译的前提下,怎样译才好,是以诗体译诗,还是以散文体译诗,也有争论。
有人主张以散文体译诗,即采用散文释义(paraphrase)的方法译诗----这一派译者即“散体派”,以翁显良为代表;有人主张以诗译诗----这一派译者即“诗体派”,以许渊冲、刘重德为代表。
“散体派”也即“表意派”或“神似派”,他们虽然主张不要因韵害意,不要因形害意,但是认为译诗主要是传达原诗意境而可以不顾音韵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