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狐狸意象
象征·意象——解读劳伦斯中篇小说《狐》
象征意象——解读劳伦斯中篇小说《狐》虞惠红【摘要】英国作家劳伦斯小说《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探讨《狐》这部小说中语言的意象化特征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解读并赏析这篇小说对认识劳伦斯及其作品实属必要.【期刊名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4)010【总页数】2页(P80,117)【关键词】劳伦斯;《狐》;象征;语言的意象化【作者】虞惠红【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一、引言英国作家D.H.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曾经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为我们留下了12部长篇小说,约70部中短篇小说、8部戏剧、近1000首诗歌以及文艺评论、绘画等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
虽然劳伦斯在世界文坛上获得的成就与影响多半缘于他一系列极具个性的长篇小说,但也有评论家认为,劳伦斯的中、短篇小说尤其有特色,其中他的中篇小说《狐》很受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称赞,被认为是劳伦斯中短篇小说的最佳作。
[1]54因此,探讨《狐》的思想艺术成就,对认识劳伦斯及其作品实属必要。
本文将从《狐》中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和语言意象化风格出发,对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创作技巧加以总结及论析。
二、象征手法的运用《狐》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个英国姑娘班福德和玛奇合办农场连遭挫败以及玛奇和年轻士兵亨利相结合的故事。
小说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背景只是一个小小的农庄,出场人物仅三五人,然而,劳伦斯却通过意象化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赋予了这部小说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社会内容。
小说中狐的意象一直是故事备受关注的重点。
在作者的笔下,狐狸,这一自然界中的野兽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作为一个隐喻和线索,贯穿于整个故事之中。
象征,是现代文学中的常见艺术手法。
一些具体物象常常被用来暗示人物内心复杂多变的心绪、潜意识暗流和情感意向。
中西文化中动物的不同象征意义
2009.7(下旬刊)摘要动物常被人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对动物象征意义的理解也不同.通过对中西文化中动物基本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英汉动物象征意义的民族特性,以更好地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
关键词动物象征意义中西文化1前言各个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于心理、自然、文化的原因,赋予了动物一定的象征意义,来寄托人的一种感情。
各种文化中,许多图腾信仰都是以某种动物为原型,这种信仰在国徽中有所体现。
如罗马的古徽为母狼、俄国原始图腾为熊、波斯的国徽为猫,比利时、西班牙、瑞士以狮为徽志。
这种图腾信仰因国家或者民族不同而不同,这就说明动物对于不同民族的象征意义是不同的。
对这些差异的区分、归类可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文化差异,避免交际障碍。
2中西文化中动物的象征意义的区分、归类动物的象征意义在每个民族的日常用语中有丰富的体现。
在语言的翻译过程中,有的可以直译,有的却需要用不同的动物来代替,下面就将常见的动物分为三类来总结、阐述。
2.1在两种文化中有相似象征意义的动物两种文化总有相互交融的地方,由于动物的生理特性决定有些动物留给人们的联想是相似的,如:蜜蜂是辛勤的;狐狸是狡猾的;狼是凶狠的;猪是肮脏、懒惰的;鹦鹉善于模仿;蜗牛行动缓慢;猴子机灵活泼;蛇凶残奸诈;鹿胆小温顺;天鹅是美丽纯洁的象征;驴倔强笨拙。
从下面的例句中我们来体会这种相似性:People are busy preparing for the new year as bees.人们像蜜蜂一样忙着准备过年。
I play the fox several times ,pretending to be in pain.有几次我故意装疼。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You can put lipstick on a pig,but it is still a pig.给猪涂上口红,它还是猪。
刍议《伊索寓言》中的狐狸意象及象征寓意
2016年第32期7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文学研究 .刍议《伊索寓言》中的狐狸意象及象征寓意欧阳哲慧周南中学 湖南 长沙 410000摘 要:在《伊索寓言》中,动物是主角,人类的情感、气质和性格被赋予给动物。
本文通过对《伊索寓言》中狐狸一角的解读,分析了在古希腊文化中狐狸意象所代表的伦理价值和符号意义,狐狸所包含的寓意和象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古希腊人对世界的看法和一些感悟,这对古希腊的文化特征也有所体现。
关键词:《伊索寓言》;狐狸;古希腊;象征寓意西方文明的源头就是古希腊文化,很多世纪以来,莎士比亚的戏剧《伊索寓言》和《荷马史诗》都成为人类历史上宝贵的智库,其中蕴含着的思想力量不但对古希腊文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在探索人性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哲理思考,对时代的价值和关怀都有着很好的反映。
一、狐狸在《伊索寓言》中的象征和隐喻狐狸不同于狮子和豹那样拥有魁梧的身躯,具有威慑力的外形,和公鸡之类的弱小动物也不一样,看上去很好欺负,而是有着中等的体型。
狐狸拥有的体型使它即使在较大体型的动物前,弱势也不会太明显,在小动物跟前,又不会显得特别强势和张扬。
狐狸拥有迷惑性的外表,使得它看上去有活力,狐狸和不同的动物搭配起来,互相对照,互相衬托,狐狸的形象从视觉上转换到素材概念上,从而表现出《伊索寓言》要反映的创作目的。
大哲学家对狐狸也有所研究,狐狸在分娩小狐狸之前,一般都会选择较为隐蔽的地方待产,所以想要抓住怀孕的狐狸是很困难的。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狐狸是聪明多智的,而且能够很好地保护和伪装自我,防止猎人发现捕获它。
狐狸的形象使人想到了人的形象,在象征中,人们对狐狸的看法是,“奸诈”、“狡猾”、“勾引”等等,大都是不好的象征意义。
狐狸所象征的意义在不一样的国度和时期也是不一样的。
在古罗马时代,狐狸象征着火神,它可以使谷物粮食免受火灾,并且可以防止邪魔入侵,狐狸的象征意义是正面的。
在盾牌上雕刻狐狸的模样,则象征着敏锐。
从中西方对动物词汇喻意的不同理解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中西方对动物词汇喻意的不同理解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发表时间:2013-07-12T08:31:37.153Z 来源:《教育艺术》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杨义花[导读] 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的不同,在英汉语文化中许多动物词汇的喻义又是截然不同的。
杨义花河北省沧州教育局石油分局井下学校061000 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以他们对同一动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并赋予动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英这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如果在交际中缺乏有关词语在目的语中的文化意义的了解,就会引起误解或导致交流的失败。
因此无论学习何种语言都必须注意这些带有民族文化背景色彩的词汇,逐步掌握它们的喻意,进一步熟悉其文化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晓语言,实现无障碍的交际。
下面是我对中英文当中出现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动物名进行归类,便于大家的学习和应用。
一、中英文中相同内涵的动物名称驴(donkey):驴在中英文中都被认为是不讨人喜爱的动物。
在英文中如果要说某人愚蠢或固执就会说“he is an absolute donkey”。
中文相同的表达方法是“他倔得像头驴,蠢驴”。
狐狸(fox):在中英文的寓言故事中狐狸的形象总是奸诈狡猾的。
在中文中经常提到“一只狡猾的狐狸”,在英文中会说“a cunning fox”。
鹦鹉(parrot):中西方国家的人都认为鹦鹉能够代表那些只会模仿别人而没有自己见解的人,因此英文中的短语“talk like a parrot”对应于中文的“鹦鹉学舌”。
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中还有很多动物在中英文中具有相同的内涵。
如,百灵(lark)可以指代高兴的人,绵羊(sheep)指代胆小怯懦的人。
以上所述的动物在中英文中具有相同的含义,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第一,中西方人们的生活环境存在着相似之处,人们通过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观察,总结了相似的动物天性,从而自然而然地对这些动物赋予了对应的含义,如在上文中提到的狐狸(fox)、蛇(snake)、驴(donkey)等等;第二,随着中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加、文化方面的相互渗透,就逐渐接纳了对方的观点。
《秦尼巴克》中的狐狸意象解读-2019年文档
《秦尼巴克》中的狐狸意象解读《秦尼巴克》是傅查新昌的一部长篇小说。
作品将历史风云,人物求生和人性探索融为一炉撼人心魄。
本文从微观处着眼,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秦尼巴克》中塑造的狐狸意象进行深度解读,以此来考察作者把握细节的能力,并赋予《秦尼巴克》以新的价值。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提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①意象的古义可以理解为只有圣人才能够发现的表意之象。
即“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
”②之后意象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并与典型、意境一起成为“艺术至境三美神”。
韦勒克、沃伦对意象的定义是“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学,又属于文学研究的题目。
”③由此可见意象的塑造与作家独特的心理体验有密切关系,还有可能关系到族类的集体无意识。
我们在文学中经常用到的是“审美意象”。
童庆炳在《文学理论》中对之的定义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和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④《秦尼巴克》中的狐狸意象可谓作家精心创造的审美意象。
扑朔迷离的狐狸魅影贯穿在安班家族故事的始终,为故事增添了魔幻色彩。
狐狸的多重象征义又增强了作品的内涵和意蕴。
一、狐狸的象征在叙事文本中,多次重复出现的意象就具有了象征功能。
“象征具有重复和持续的意义。
一个意象可以一次被转换成一个隐喻,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不断重复,那就变成了一个象征系统的一部分。
”⑤《秦尼巴克》中的意象无疑已经构成象征。
狐狸在全文中出现的场景多达十二次,而且狐狸每一次的出现都与故事中人物的命运转变相连。
狐狸意象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命运的转变,还作为一条隐形的线索暗暗牵动安班家族的盛衰起伏。
(一)无情的复仇者――痛苦、灾难、死亡的象征傅查新昌在《秦尼巴克》中所塑造的狐狸意象是以一个复仇者的形象出现的。
这是他深受锡伯族民间文化影响的结果。
关于儿童文学中狐狸形象的分析解读【论文】
关于儿童文学中狐狸形象的分析解读摘要:狐狸作为儿童文学中典型的文学形象, 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
如何更好地解读狐狸形象, 需要我们深入把握作品的主旨, 领略不同文化沉淀下作者构思出的鲜活形象。
本文在对不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狐狸形象进行介绍的基础上, 从儿童文学中狐狸形象的变化看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解读。
关键词:儿童文学; 狐狸形象; 解读;儿童文学作品中, 狐狸作为典型形象经常出入, 被赋予了神秘色彩。
在中国儿童文学中常常把狐狸作为阴险狡诈、虚伪奸诈的反面形象, 受人们摒弃。
在国外儿童文学中, 狐狸又变成了善良、聪慧、纯真的正面形象, 受人们喜爱。
国内外儿童文学中的狐狸的形象满足了孩子的审美情趣, 深受孩子欢迎。
伴随着国际间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 大量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涌入我国, 使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狐狸形象。
1. 不同儿童文学中的狐狸形象变迁1.1 作为智慧象征的狐狸形象同样是狐狸, 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作家笔下, 会被塑造成不同的形象。
在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中随处可以见狐狸的身影, 它以截然不同的面孔出现在中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中。
在国外儿童文学作品中, 狐狸象征着智慧、勇敢, 无论面对任何困难, 总能化险为夷。
在法国吉罗夫人的《列那狐的故事》中, 列那狐被赋予男爵的身份, 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睿智巧妙地周旋于各种动物之中, 一次次向象征着力量与权威的伊桑格兰狼发起挑战, 并获得成功:它抓住狼贪婪的心理, 用开水把狼烫得体无完肤;他以在冰窟窿里钓鱼为名, 害得狼被农夫痛打了一顿。
最令人敬佩的是, 列那狐还敢戏弄狮王, 趁狮王睡觉时将它绑在树上, 又假装前去救援……在吉罗夫人笔下, 这只狐狸充满了智慧, 尽管它并不是完美的, 有时候会耍小聪明, 也有时会欺侮弱小, 但这些在他的人格魅力下, 都可以忽略不计。
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 狐狸爸爸为了一家人的幸福, 以卓越的才智、过人的胆识与三个农场主较量, 一次次绝处逢生, 一次次让对手吃尽了苦头, 保护了家人的安全, 为29个动物朋友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浅谈中西方狐狸意象
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0941041023 王晓琳浅谈中西方狐狸意象摘要:狐意象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典型动物意象有着机智,狡猾,聪慧的属性特征,但是由于审美心理与文化背景的存在差异,中西方狐意象又大又不同。
本文从一些中西方的文本之中摘录了一些有关狐的片段,并对其的意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狐、《太平广记》、《任氏传》、《小王子》、《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我们说到“狐”这个意象,往往会想到以美色侍人,对男子极有诱惑力的女子,通常都是带有贬义的,被蔑视的形象。
然而狐这一种意象可不是中国文学作品所独有的,作为一种典型的动物意象,它有一些共同的属性特征,就是:机智,狡猾,虚伪等等。
但是由于审美心理、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狐这个意象势必会在不同文学里表现出自身的个性。
一.西方狐意象西方的狐意象不像中国,总体说来没有被完全人格化,大多数出现狐意象的作品是在童话或是寓言之中。
像熟知的《伊索寓言》中,狐这个意象就出现在《狐狸与葡萄》、《狮子和狐狸》等三十多篇之中,多数都是以一种聪明,狡猾,虚伪,奸诈的形象示人。
(一)正面形象在我的印象中,狐作为正面形象最典型的就属于《小王子》中的狐狸了。
在《小王子》中,狐狸化身成为一位“智者”,对小王子循循善诱,让他逐渐明白,爱、爱与责任、唯一的意义。
当小王子在为不是唯一的“唯一的玫瑰花”哭泣时,他遇到了狐狸,狐狸好像一个智慧的老者一样,给他解释了“驯养”的意义。
“这是已经早就被人遗忘的事情。
他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
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小男孩一样。
我不需要你。
你也同样不需要我。
对你来说,我也只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
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
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的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的唯一的了。
”[1]这是狐狸教给小王子的第一件事。
他教会小王子相处之道,教会他“驯养”就是是原本与自己没有关联的事物变得与自己有关,使其独一无二。
狐狸和葡萄中狐狸的形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狐狸和葡萄中狐狸的形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狐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动物,其形象在文学、艺术和传统故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的神话和寓言中,狐狸通常被描绘成一种狡猾聪明、机智灵活的动物。
这种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成为了人们认识狐狸的重要标志。
对于狐狸的形象的描绘,通常与其灵敏的思维和诡计多端的特点密切相关。
狐狸以其精明的头脑和出人意料的手段,常常在故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是善良的智者,有时是狡诈的骗子。
它的聪明才智和机敏敏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狐狸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来暗喻人类社会中的一些特质和行为。
狐狸的狡猾和机智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策略,而它的诡计和欺骗则反映出人性中的贪婪和虚伪。
通过狐狸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引发对人类行为和价值观的思考和探索。
狐狸和葡萄的寓言故事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它讲述了狐狸因为无法达到的目标而诋毁并放弃了它。
这个故事揭示了人们常常在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会采用否定和轻视的态度来平息自己的失落感。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狐狸形象的多面性,以及人类心理中的某些缺陷。
总而言之,狐狸的形象在文学和传统故事中有着丰富多样的描绘。
无论是聪明机智,还是狡诈诡计,狐狸的形象都成为了人们对于智慧和行为的象征。
我们可以从狐狸的形象中探索和思考人类的复杂性和道德观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篇长文中,我们将探讨狐狸在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中所扮演的形象。
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首先,我们会在引言部分概述一下整篇文章的内容。
我们将介绍狐狸在寓言故事中的形象,并解释为什么选择《狐狸和葡萄》作为研究对象。
接着,我们会清晰地列出文章的结构,给读者一个预览。
接下来,我们会进入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
在第一个小节中,我们将探讨狐狸在故事中的第一个形象。
我们将分析狐狸的特点、行为和动机,并解释它们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中法文学“狐狸”意象之浅谈
《 聊斋 志异 》 的出现 ,是为狐 狸 审美意 象 的一大转 折 , 但 是仍 以女性 为主 。《 聊斋 》里 的狐精 ,虽也有 个别害人 和 阴险狡 诈 的个 性,但 是 大 多的 狐精 已经 被 塑造 成为 坚 韧、 美丽 、痴情 、善 良、 闪耀着 浪漫和理 想光辉 的新女性形 象。 由于时代 的发 展,经 济的 崛起 ,文化 的开放 ,女性 地位 的 提 高,和 民间对 于真 善美 的追求 和对假 丑恶 的反击 ,如人 格完 美的阿绣 、娇 艳 的青凤 、勇敢 的鸦 头等等 ,针砭时弊 、 反应 爱情 与对封 建礼教 的反 抗是其 刻画 狐狸形 象 的主要 目 的 。比如在 《 聊斋 》 的 《 莲 香 》中,狐 女非 但没 有成 为罪 恶 的象 征,反 而将 自称为 传 统贤 良的人类 女 性 比 了下去 , 穷书 生因她 而事 业家庭 双收 。 自此 ,狐狸又 有 了新 的文化 意象 ,人们提到狐 狸, 同样会联想 到爱情 、忠贞与 付出 。 二 、从狐 狸 到 狐狸 。 与中 国文 学不 同 的,法 国文 学 中的狐狸 ,大 多是 只有 人 性 ,没有人 形 。 法 国文 学作 品 中的 狐狸 , 大 多会 让 人感 觉到 两 个 词 汇 :较量 与智 慧 。在 《 列那 狐 的故事 》 中,列那狐 最先 作 为 聪慧机 敏 的男 爵出现 ,不 同动 物代表 了人 类社会 不 同阶 级 人群 ,其 中,列那 狐与 力大无 穷、贪 婪 的伊 桑格 兰狼 的 较量 占用 很多篇 幅 ,列那狐 表面 温和 , 内心聪 明无 比,将 它耍 得 团团转 。当伊 桑格兰 狼到狮 子 国王面 前控诉 列那狐 时 ,列那狐 仍凭 借它 的智慧 力挽狂 澜 ,躲过绞 刑 。列那狐 的形 象十 分复杂 ,它 既有对 下层动 物欺 凌歧视 的一 面,又 有对 恶势力 勇于 周旋 出击 的一面 。列那狐 代表 了新 兴市 民 阶层 ,虽然 生机 勃勃 ,但是无 法与 封建 统治和 充满欺 诈和 弱 肉强食 的环境 去正面 对抗 ,于是机 智 与勇敢 地用迂 回 的 办法 去较量 与僵持 ,才 是生存 之道 。 狐 狸 在 法 国文 化 中的 另 一方 面 意 象 是: 神秘 感 与 奇 丽 ,富有哲 理和个 性魅 力 。二 十世 纪四十年 代 ,法 国反 法 西斯斗 士圣 埃克索佩 里 的 《 小王 子 》中 的沙 漠之 狐 ,至 今 令人追 思与 回味 。沙 漠浩 瀚苍凉 ,粗 狂而 却细腻 ,与死 亡 和 灵魂相 连 ,而此 时 出现在 主人 公 身边 的那 只聪 明 、狡 黠 的狐狸 , 显得 神秘 而魅 惑 ,它 与小 王子 建立 了一段 友 谊, 这 段友谊 也是驯 服 的过程 ,亲切 友善 却富有 挑战性 ,它 带 给 小王 子 很多 精神 上 、哲 学上 的 启示 ,追 寻人 性 的本源 , 追 寻真善 美 。 前文 提到 ,狐狸在 中西方文 学作 品出现 的历史 也是其 所凝 聚 的文化 意识形态 的发 展史 ,但是 ,发展 历史 并非仅 仅 是 历史 ,它 还 影 响 着后 人 千 百 年 的心 理 文 化 意识 。 也 许 ,在一千 个 国家 ,就 有一 千种狐 狸 的意象 ,但是 它始终 代表 着这个 民族 的一段 精神往 事 。 注释 :
狐狸在英汉语中文化内涵对比及相关习语翻译
狐狸在英汉语中文化内涵对比及相关习语翻译所属分类:英语论文论文摘要在对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一种很有趣的语言现象,即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同一实体指称意义的词语在民族文化不断的渗透和影响下,其内涵变得不甚相同或者大相径庭,动物词汇便很好得体现了这一语言特点。
本文以“狐狸”为例,分析对比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异同,为读者正确理解并恰当翻译与其相关的惯用语提供一些参考。
一、狐狸在英汉语中文化内涵的解读及对比1.狐狸在英汉文化内涵中的共同之处。
在肉食动物庞大的群体中,狐狸四肢较短、体小力弱,无论是攻击猎食还是躲避敌害,其都不能与老虎、猎豹这样的丛林佼佼者相提并论。
狐狸狩猎时,经常会通过伪装受伤或者同伴相争来麻痹猎物使其掉以轻心,并能迅速趁其不备袭击猎物要害部位。
此外,为了躲避丛林中的陷阱或者防止食物被盗,狐狸经常会在危险或者隐藏食物的地方释放臭气,以此来提醒同伴或者保护食物。
基于对其习性的认识,“诡计多端”、“狡猾善变”便成了众人对对狐狸形象的一种共识。
在现代汉语中,“狐朋狗友”、“狐假虎威”、“狐狸尾巴”、“狼顾狐疑”这样的成语屡见不鲜; 而英语中,“as cunning as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 ”,“an old fox( 老奸巨猾的人) ”以及“play the fox( 耍滑、装假) ”也体现了西方人对于狐狸狡猾本性的普遍认同。
然而,在英汉文化各自的体系中,狐狸这一动物形象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地方。
2.在汉语中独有的文化内涵。
中国狐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狐是一种象征物,一种神秘的文化符号,一种动人的审美意象。
在宗教、民俗和文学中,它曾长久地发挥着特殊的文化功能和艺术功能。
”在中国上古神话中,大禹与涂山女的姻缘故事反映了狐作为祥瑞之兽的图腾文化。
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卷六中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
乃辞‘吾娶也,必有应矣。
’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
狐狸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对比
狐狸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对比作者:张晓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8期摘要: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总是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词汇。
动物与人类社会的紧密关系,不可避免地被人类赋予一定的联想意义。
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也不尽相同。
因而对动物词汇的理解也要建立在对所属文化的认知基础上。
对中西文化中狐狸的不同象征意义的了解,对正确理解、恰当运用有关词汇大有益处。
关键词:狐狸;中西文化;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144-0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Palmer在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tics 中写道:语言的历史和文化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而另一方面,语言也反映文化。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语言犹如一座高楼大厦,语音是它的地基;语法是它的设计图纸,即结构;词汇则是它的全部建筑材料。
如果没有建筑材料,这座大厦也只能是一张图纸。
动物词汇是词汇中重要的部分,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群,对其有不同的认知经历,故而赋予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本文以狐狸为例,对比其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英汉两种语言对狐狸的认知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文化色彩。
汉语中狐狸多用来指魅惑的人,如狐媚、狐狸精。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中,王夫人说道“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而英语中狐狸多用来指机智、敏锐。
一、中国文化中的狐狸“狐,哺乳动物,形状略似狼,尾巴比躯干长,毛赤褐色、黄褐色或灰褐色。
性狡猾多疑,遇敌时能放出臭气,乘机逃跑。
多栖于树洞或土穴中,昼伏夜出,捕食鼠类,鸟类、昆虫或野果类。
《秦尼巴克》中的狐狸意象解读
22《秦尼巴克》中的狐狸意象解读文/李小歌摘要:傅查新昌在《秦尼巴克》中塑造了“狐狸”这一充满神秘意味的意象。
狐狸不仅作为线索贯穿在安班家族故事的始末,而且与安班家族子孙的命运息息相关。
本文立足文本,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破解作品中的“狐狸之谜”。
重点解读狐狸的多重象征意;剖析其在文中突然消失的原因;并探析作家对中国传统狐狸意象的借鉴和对锡伯族传统狐狸意象的改造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秦尼巴克》;狐狸意象;象征《秦尼巴克》是傅查新昌的一部长篇小说。
作品将历史风云,人物求生和人性探索融为一炉撼人心魄。
本文从微观处着眼,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秦尼巴克》中塑造的狐狸意象进行深度解读,以此来考察作者把握细节的能力,并赋予《秦尼巴克》以新的价值。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提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①意象的古义可以理解为只有圣人才能够发现的表意之象。
即“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
”②之后意象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并与典型、意境一起成为“艺术至境三美神”。
韦勒克、沃伦对意象的定义是“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学,又属于文学研究的题目。
”③由此可见意象的塑造与作家独特的心理体验有密切关系,还有可能关系到族类的集体无意识。
我们在文学中经常用到的是“审美意象”。
童庆炳在《文学理论》中对之的定义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和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④《秦尼巴克》中的狐狸意象可谓作家精心创造的审美意象。
扑朔迷离的狐狸魅影贯穿在安班家族故事的始终,为故事增添了魔幻色彩。
狐狸的多重象征义又增强了作品的内涵和意蕴。
一、狐狸的象征在叙事文本中,多次重复出现的意象就具有了象征功能。
“象征具有重复和持续的意义。
一个意象可以一次被转换成一个隐喻,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不断重复,那就变成了一个象征系统的一部分。
刍议《伊索寓言》中的狐狸意象及象征寓意
刍议《伊索寓言》中的狐狸意象及象征寓意作者:欧阳哲慧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32期摘要:在《伊索寓言》中,动物是主角,人类的情感、气质和性格被赋予给动物。
本文通过对《伊索寓言》中狐狸一角的解读,分析了在古希腊文化中狐狸意象所代表的伦理价值和符号意义,狐狸所包含的寓意和象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古希腊人对世界的看法和一些感悟,这对古希腊的文化特征也有所体现。
关键词:《伊索寓言》;狐狸;古希腊;象征寓意西方文明的源头就是古希腊文化,很多世纪以来,莎士比亚的戏剧《伊索寓言》和《荷马史诗》都成为人类历史上宝贵的智库,其中蕴含着的思想力量不但对古希腊文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在探索人性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哲理思考,对时代的价值和关怀都有着很好的反映。
一、狐狸在《伊索寓言》中的象征和隐喻狐狸不同于狮子和豹那样拥有魁梧的身躯,具有威慑力的外形,和公鸡之类的弱小动物也不一样,看上去很好欺负,而是有着中等的体型。
狐狸拥有的体型使它即使在较大体型的动物前,弱势也不会太明显,在小动物跟前,又不会显得特别强势和张扬。
狐狸拥有迷惑性的外表,使得它看上去有活力,狐狸和不同的动物搭配起来,互相对照,互相衬托,狐狸的形象从视觉上转换到素材概念上,从而表现出《伊索寓言》要反映的创作目的。
大哲学家对狐狸也有所研究,狐狸在分娩小狐狸之前,一般都会选择较为隐蔽的地方待产,所以想要抓住怀孕的狐狸是很困难的。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狐狸是聪明多智的,而且能够很好地保护和伪装自我,防止猎人发现捕获它。
狐狸的形象使人想到了人的形象,在象征中,人们对狐狸的看法是,“奸诈”、“狡猾”、“勾引”等等,大都是不好的象征意义。
狐狸所象征的意义在不一样的国度和时期也是不一样的。
在古罗马时代,狐狸象征着火神,它可以使谷物粮食免受火灾,并且可以防止邪魔入侵,狐狸的象征意义是正面的。
在盾牌上雕刻狐狸的模样,则象征着敏锐。
在日本,狐狸的尾巴有着“幸福珠宝”的象征。
浅谈中西方动物内涵意义的不同以及翻译策略
浅谈中西方动物内涵意义的不同以及翻译策略作者:高文卉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2期高文卉【摘要】汉语和英语中含有大量的与动物相关的词语,它们的文化内涵既有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同时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英汉动物词语的翻译方法,旨在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对比研究,进一步增强中外文化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翻译策略【作者简介】高文卉,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一、汉英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动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由于中西方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风俗传统存在差异,这使得动物词汇在两种文化中也存在着不小差异。
同一个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
汉英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主要有五种对应关系。
1.完全对应。
自然界动物种类繁多,特征各异。
人类在与动物数千年的朝夕相处中,逐步了解和掌握了动物的习性,并借用与动物相关的词汇来描述人类的某些性格特征。
当中西方从动物的基础属性出发时,两种文化对动物的联想往往是相似的。
比如,狼(wolf)是一种哺乳动物,形状与狗相似,生性残忍,喜吃兔、羊,有时甚至伤人,对于狼的这种特点,中西方具有相同的联想,因此汉语和英语中狼都具有“残忍、贪婪”的含义,与狼有关的汉语有“狼子野心”(to be a wolf with a savage heart);“狼心狗肺”(to be ferocious and diabolical in nature as a wolf or a dog)等;而英语中则有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cry wolf 虚张声势。
再如狐狸(fox),生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中西方对狐狸的联想也是一直都用来指代“狡猾”的含义,两种语言也都有用“狐狸”作比喻的词语,例如汉语中的“狐假虎威”、“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英语中则有as cunning as a fox,an old fox, a fox may grow grey but never good等词语。
中西方文学狐意象的性别指向之比较
中西方文学狐意象的性别指向之比较华师大中文系郑梅珍摘要:"狐"是中国文学中一个典型的意象,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获得丰硕的成果。
而作为世界文学的一个交际单位,西方文学中的狐意象却并未受到关注。
本文诣在从一个细小而有趣的角度--狐意象的性别指向--作为切入点,初步对中西方文学狐意象进行整合,并以文学人类学的方法考察和揭示二者性别指向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
从方法论来说,本文希望不是简单的整合,而是希望能以人类学的眼光反观"狐"这一普遍意象中的异质性。
关键词:狐意象性别指向中西方"狐狸精",在现在中国民众的世俗心理中,指的是以美色媚人、对男性具诱惑力的女子,通常带贬义、蔑视的感情色彩,这一点没有多少异议。
中国传统的文学审美中,也有一部经典的《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狐女形象。
"狐--女性",作为一种固定的联系积淀在我们的审美意识里,似乎成了一个不证自明的真理。
然而,狐这一意象,并非中国文学作品所独有,它是世界文学的一个典型的动物意象;作为世界文学的一个单位,狐意象有共同的属性特征:机智、狡猾、有灵性等。
但东西方民族的审美心理、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狐意象势必会表现出自身的个性。
西方文学的狐意象,笔者发现其性别指向更趋向于阳性,或者说是男性。
即便是中国文学,狐意象也有自身演变发展过程,其性别指向经过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粗糙到细致化,从男性倾向占主导向女性倾向发展的漫长过程,最终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至今仍保持的"狐狸精是女子"的观念。
一、中国文学狐意象性别指向的演变及定型早在先秦时期,狐意象就出现在神话与文学作品中,这时的性别指向不甚固定,女性、男性兼而有之。
狐与女子互相幻化,狐是,女子的象征,这一原型可以追溯到上古"禹娶涂山女"的神话。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夫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之,必有应矣。
几种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联想及翻译
几种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联想及翻译几种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联想及翻译几种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得不同联想及翻译几种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得不同联想及翻译在语言得诸多要素中,词汇是最差不多得一个,它是支撑语言系统得支柱以及传达语言信息得使者.同一个词汇在不同文化中所反映得形象和在头脑中得联想是不同得,因此翻译并不是简单得语言解码和编码得过程.由于大量得文化差异得存在,翻译这些文化词汇时就显得困难重重.下面将就几种常见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得意义及联想不同来讲明必须结合文化背景才能作出恰当得翻译.一、牛一、牛汉语中把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为人服务得人尊称为“老黄牛”.牛依然力气得象征,做事了花了大力气,人们讲“真是费了牛劲”.中国人还把“固执”和“骄傲”与牛联系在一起,因此,便出现了“那人非常牛气”、“它得牛脾气你又不是不明白”得讲法.由于非常难讲清得缘故,人们把“讲大话”叫做“吹牛皮”.尽管如此,牛在中国人心目中并没有多少坏印象.对学英语得人来讲“牛”首先是人联想起“cow”.事实上英语中与“牛”相对应得词是“ox”.所以,ox 在英语中并没有我们上述提到得丰富得内涵.在英语中ox 包含cow (奶牛)和bull (公牛).cow 在一般情况没有什么特别得含义,然而由于它得躯体庞大,英语中便出现了谚语set a cow to catch a hare 直译为“放牛逐兔”,引申义为“徒劳无功”.wwWche cowed his wife into obedience 翻译成:“妻子被他吓得服服帖帖”.英语中bull 得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内涵倒是蛮丰富得.它是我们联想起体壮力大得公牛得雄风,它是一种力量得象征,是凶狠、鲁莽得代名词.人们能够从闻名得nba 篮球队bulls (公牛队)体会到这层含义.在英语中,人们把力大体壮得人或彪形大汉称为bull,把粗大得声音讲成a bull’s voice,在同类中大号得东西成为bull, 如a bull ladle (大勺).其动词用法如to bull a bill through congress (强使国会通过一项法案);he bulled his way into the room (他挤过人群走进房间).在成语中,把行动或讲话鲁莽、笨手笨足动辄闯祸得人称为a bull in a chinachop. like a bull at a gate 指“凶狠得、鲁莽得”,to tak ”,to 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 e the bull by the horns 指得是“大胆地应付困难或危险,不惧艰险”.二、猪二、猪在中国,猪是十二生肖之一,有关猪得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过年时,中国农村猪圈贴得“胖猪满圈”代表着人们对富裕生活得企盼.在日常语言中,人们还常常把猪与愚蠢、懒惰、肮脏联系在一起,尽管人们清晰得明白非常难离开猪.英美人提到pig 时不禁联想到迟钝、懒惰、肮脏,而且还会和贪欲、讨厌联想在一起,因此英语中便有了to make a pig of oneself (吃得太多)、to be a pig about…(对…贪得无厌)、to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 (做荒诞或不可能得事)、to live like pigs in clover (生活优裕、养尊处优).翻译时我们要专门注意,pig 不同与汉语得地点还在于pig 有“固执”得含义,汉语得“猪脑子”用来形容“愚笨、不灵活”,英语中得pigheaded 有愚笨之意,还有“顽固、固执”之意,因此piggish 有“像猪得、自私得、贪欲得、顽固得,邋遢得”之意.pigsty 和pigpen 除了指“猪圈”还能够指肮脏得地点.pig 还用来蔑称“种族主义分子、法西斯分子、大男子主义者、警察、告密者、胖子、荡妇”等.三、狐狸三、狐狸中国人大都对狐狸没有好印象.狡猾多疑得人被称为“狐狸”;勾结在一起得坏人被称为“狐朋狗党”;依仗不人势力欺压人被称为“狐假虎威”;坏主意或坏行为被称为“狐狸尾巴”;“妖艳得女得”被咒骂为“狐狸精”,总之,在汉语中人们非常少会把狐狸和好人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会非常惊奇fox 如何难道成了英美人得姓氏!事实上,英语中fox 也没有什么好名声.英语中,狡猾得、诡计多端得人被称为fox.an old fox 便是一只狡猾得狐狸,是个老奸巨猾得家伙;假如有人play the fox,他便是在耍滑头,装假;假如有谁想set a fox to keep the geese,他便是在引狼入室,把钞票财交给骗子保管;假如讲“he was completely foxed”,意思是他被人“蒙”了;假如有人假装做什么情况被我们识破,我们能够讲“he is foxing!”假如某人是a fox in a lamb’s skin,他便是个伪装友善得敌人,是个口蜜腹剑得人物.fox相应得形容词是foxy.foxy tricks指得是“狡猾得打算“,其含义仍然没有脱离狐狸得本性.不管是东方文化依然西方文化,人们对狐狸得狡猾印象是一致得.以上几个例子从同一动物在东西方联想不同得角度动身,讲明相同词汇在不用语言得具体意义也是不一样得.因此我们在翻译得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多样,充分把文化背景考虑到里面去,真正做到“信、达、雅”.。
狐狸的寓意和象征
狐狸的寓意和象征
很多动植物的特性可以看作是人的品格具象化,因此古诗人借景抒情,借物拟人,将自己的志向品格都融入到其他事物身上,成了象征意义。
下面分享狐狸的寓意和象征。
狐狸本就有灵动,圆滑,高贵却又有些许亲和温婉。
狸是招桃花的圣物,但也代表有魅力、美丽、聪明、机敏。
狐狸形态天生娇媚,能够轻而易举的得到想要的爱情,所以说狐狸形态寓意着美满的爱情。
常在古代神话中以“狐狸精”出现,虽在远古也曾作为图腾,但从不出现于正式祭祀中,皆因其“形象不雅”,多与狡诈鬼祟相关联。
多年来,狐妖狐仙,在各种小说及趣闻中形成一种独有的妖精文化。
扩展资料
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住于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觅食,到天亮才回家。
所以能捕食各种老鼠、野兔等,也食用一些野果。
因为它主要吃鼠,偶尔才袭击家禽,所以是一种益多害少的动物;当它们猛扑向猎物时,毛发浓密的长尾巴能帮助它们保持平衡,尾尖的白毛可以迷惑敌人,扰乱敌人的视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0941041023 王晓琳浅谈中西方狐狸意象摘要:狐意象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典型动物意象有着机智,狡猾,聪慧的属性特征,但是由于审美心理与文化背景的存在差异,中西方狐意象又大又不同。
本文从一些中西方的文本之中摘录了一些有关狐的片段,并对其的意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狐、《太平广记》、《任氏传》、《小王子》、《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我们说到“狐”这个意象,往往会想到以美色侍人,对男子极有诱惑力的女子,通常都是带有贬义的,被蔑视的形象。
然而狐这一种意象可不是中国文学作品所独有的,作为一种典型的动物意象,它有一些共同的属性特征,就是:机智,狡猾,虚伪等等。
但是由于审美心理、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狐这个意象势必会在不同文学里表现出自身的个性。
一.西方狐意象西方的狐意象不像中国,总体说来没有被完全人格化,大多数出现狐意象的作品是在童话或是寓言之中。
像熟知的《伊索寓言》中,狐这个意象就出现在《狐狸与葡萄》、《狮子和狐狸》等三十多篇之中,多数都是以一种聪明,狡猾,虚伪,奸诈的形象示人。
(一)正面形象在我的印象中,狐作为正面形象最典型的就属于《小王子》中的狐狸了。
在《小王子》中,狐狸化身成为一位“智者”,对小王子循循善诱,让他逐渐明白,爱、爱与责任、唯一的意义。
当小王子在为不是唯一的“唯一的玫瑰花”哭泣时,他遇到了狐狸,狐狸好像一个智慧的老者一样,给他解释了“驯养”的意义。
“这是已经早就被人遗忘的事情。
他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
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小男孩一样。
我不需要你。
你也同样不需要我。
对你来说,我也只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
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
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的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的唯一的了。
”[1]这是狐狸教给小王子的第一件事。
他教会小王子相处之道,教会他“驯养”就是是原本与自己没有关联的事物变得与自己有关,使其独一无二。
让小王子不再为“唯一的玫瑰”伤心,因为在小王子心中,她确实是唯一的“她是我的玫瑰”,独一无二的玫瑰,她的美丽不是空虚的,因为她有欣赏之人,有等待之人。
他教会小王子的第二件事就是“只有用心才看得清。
实质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1]一语道破爱情的真谛“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花了时间,才使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
”其实这也是在教小王子责任的重要性,因为爱的驯养,使得他对玫瑰花有了责任,所以需要对她负责到底。
也意味着爱情其实是与责任相辅相成的,爱情会使人有责任感。
在小王子中的狐狸不仅仅教会小王子很多的道理,还不计较自己的得与失。
当小王子即将要离开时,他对狐狸说,可“那么你什么好处也没得到!”狐狸却说:“由于麦子的缘故,我还是得到了好处。
”因为金黄色的麦子会使狐狸联想到小王子金黄色的头发,他甚至会喜欢那风儿吹麦浪的声音。
可见,在小王子中的狐狸是聪慧的,他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了解交往之道,知道珍惜,知道爱与责任相伴,知道不应过于计较自身得失。
俨然一位智者。
(二)反面形象其实,狐处于反面形象的占大多数。
最熟悉的莫过于《狐狸与乌鸦》中狐狸不择手段的骗取了乌鸦嘴中的肉,给与人狡猾奸诈的形象,简直是心怀鬼胎,费尽心机,甜言蜜语,巧舌如簧。
当被人识破时就会,原形毕露,丑态倍出。
就如同《狐狸与蝉》中一样,为了想捕捉蝉而巧舌如簧,一经试探就原形毕露如饿虎扑食。
丑恶的面目暴露无遗。
在《列那狐的故事》中,狐就如同被赋予人类性格一样,自然的具有双面性。
在列那狐的世界中,上有狮王,狼,狗熊等凶恶的上层阶级,亦有鸡,兔,鸟等底层人民。
列那狐作为一个中层阶级上斗狮王、狼、熊,下欺鸡,兔,鸟,把公平公正、勇敢坚毅、除强扶弱,向往荣誉,光明正大等美德弃之不顾。
把中世纪的中层阶级的角色演绎的丝丝入扣。
虽然算不上绝对的反面形象,但是却深入人心,把狐所具有的特性发挥极尽。
其实《列那狐的故事》中有我们所熟知的故事,只是狐的名字“列那”不知被谁所隐去,如《列那狐教伊桑格兰捉鱼》其实就是小时候哦时常听的一个故事:冬天,狐狸见河上有个窟窿,于是教狼去用尾巴钓鱼。
狼引以为真,于是将尾巴放入河中。
结果,狼的尾巴被冻住,无法动弹,领主来到,要捉狼,但脚下一滑,只是斩断了狼的尾巴,狼才得以逃生。
这个小故事也充份的显示了列那狐的狡猾,当然,这也是他对上层社会的挑战的一个形象展示。
在《列那狐的故事》中也描写了很多列那狐奸诈残忍的一面。
如《草地上的惨剧》列那狐假意向尚特克示好并且欺骗他说:“那些旧时代的令人担心的事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和平已经确立,人人都不会遭受残杀了。
······请你相信我,我怀着看到建立普遍和平的喜悦心情,已经忏悔了我的罪孽,而且决心一辈子不再吃肉。
禁食、戒斋和祈祷,这将是命运为我规定的今后的生活内容。
”[2]尚特克勒轻信了列那狐的话,使他的一家踏出了院子,最终导致血的惨剧。
这一段的描写展示了列那狐的残忍,狡猾,成为了典型的反面形象。
其实在西方,狐狸的意象不论好与不好,伴随的都是它的机智。
好则称之为聪慧,坏则命名为狡猾。
可能因为多是动物寓言探讨道德建构,所以幻化成人的形象少之又少。
二、中国狐狸意象中国古代的小说中有很多的狐的形象,特别是幻化成为美女的形象。
其实狐的记载很早就已出现,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从祥瑞之物渐渐转变为妖魔之物。
关于狐的民间传说则多为狐女,她们有的好有的坏,不一定被完全的妖魔化,也有展现智慧与灵性的一面,并且狐女在与人的交往之中不再单纯的是凶狠的妖物,而是有感恩回报的形象,有了人性化的色彩。
而这些转变则大多都被记载于《太平广记》之中。
(一)狐地位的转变1. 祥瑞之狐狐在先秦两汉地位最为尊崇,与龙、麒麟、凤凰一起并列四大祥瑞之一。
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青鸟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
还有人总结说狐狸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后大,死则丘首”[3]其义则为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材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时候头朝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
由此可以推论,狐狸在夏至汉两千多年的日子里,是生活得非常滋润的。
在远古时代,人们把动物与植物都看做有灵的东西所以经常有帝王见祥瑞动物之说。
比如九尾狐。
“九尾狐者,神兽也。
其状赤色,四足九尾。
出青丘之国。
音如婴儿。
食者令人不逢妖邪之气,及盅毒之类。
”[4]及然九尾狐是神兽,所以就有“周文王拘羑里,散宜生诣涂山得青狐以献纣,免西伯之难。
”[5]就是利用祥瑞之物九尾狐进行比附,来作为帝王统治的合理性在唐代,还是有事狐神之说“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 事者非一主。
当时有谚曰: 无狐魅, 不成村。
”[6]还是可见唐人对狐神的迷信程度。
2.妖媚之狐到了汉代以后,狐最为祥瑞的地位就急剧下降了,先前对狐狸的好话几乎都没了,剩下的就都是些不好的词汇,如狐媚,狐疑,狐臭等等。
原因可能是因为狐狸不像龙凤是一种虚化的祥瑞之物。
狐一直生存在人们的周围,通常行为不端,高高在上的神话色彩难免渐失,人们的崇拜就慢慢的失去了。
并且狐曲线优美,眼睛尖而细,并且向额头飞起,给予人忧伤而内敛的感觉,这些都令人联想到美女。
六朝以后,狐的妖媚化开始定性,而且密切的与性有关,狐逐渐幻化为人形。
“后汉建安中,沛国郡陈羡为西海都尉。
······道士云:“此山魅。
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名曰阿紫,化为狐。
故其怪多自称阿紫也。
”[7]在我看来,把狐妖媚化是在古代封建社会男权下对女性观点的体现。
是对女性“祸水”的污蔑与歧视。
狐狸精是红颜祸水的代名词。
按照男权社会的逻辑,昏君之所以昏聩,总是因为女人不好。
于是亡国之君,就大抵与这些妖媚的狐狸有了联系。
让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妲己。
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妲己已经被塑造成集邪恶与美貌于一身,奉神明旨意惑乱纣王,断送商朝六百年天下的九尾狐狸精。
(二)狐女形象的幻化由上所述,狐的形象歧视是兼祥瑞与妖媚化的,而这些特点就体现在了小说与文本之中在《太平广记》中有许多狐女的形象,有好的也有坏的,相同的是往往被赋予与人心相似,与人情相通,或者与人间伦理道德相符的言行。
在这里重点描写《任氏传》。
在其中狐女形象兼并了狐的美好的一面与其妖媚化的一面。
1.妖媚性《任氏传》开篇第一句就是:“任氏,女妖也”,她初遇郑六,便“白衣时时盼睐,意有所受”,说明任氏在某些方面狐的淫性没有完全脱去。
她为了报韦崟恩,两次施展计谋招来女子供韦来享受,这一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任氏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还具有妖异性。
她初见郑生就意有所受的样子,分明是狐媚惯技,显而易见为狐女。
郑六收到这隐隐的邀请,大胆上前戏之。
才一见面就有了情,这种情实际上不能脱离任氏郑六两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寻求性欲,这能反映出她做为狐妖不受三纲五常限制的洒脱。
任氏为韦崟猎艳,大方的对他说:“或有姝丽,悦而不得者,为公致之可矣。
愿持此以报德”[8],为人猎色却这样理直气壮,也体现了任氏放浪不羁,开放泼辣的一面,以及不为世俗所约束的性格。
任氏的结局在这里其实这是作者对狐妖的看法。
虽然作者同情狐妖任氏但是更多的是可惜郑六不能“揉变化之理,察神人之际,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任氏的死对于作者来说是必定的,因为任氏不是人,毕竟是狐妖,在唐传奇的小说中,最好的结局就是缘尽而散。
2.美情性任氏作为一个狐女,不仅美丽,而且善良。
任氏在郑生发现自己身份后向郑生坦白自己“凡某之流,为人恶忌者,非他,为其伤人耳。
某则不然”[8],讲清了自己虽然是狐妖,却并不伤人。
她从来没有表现出来有害人的邪念,也没有施展过半点祸害人的妖术。
甚至唯一一次使用法术也是为了帮助郑六通过倒卖马匹来增加经济收入,任氏完全以一个尽心伺候丈夫,贤良淑德的形象出现。
任氏不仅仅善良还十分的聪慧,首先从她与郑六第二次的会面中就可看出,任氏对于和郑六的再次相遇,表现的十分理智聪慧与谨慎。
她知道人鬼殊途,狐媚历来被人所不齿,所以任氏才会“背立,以扇障其后”并回答说:“事可愧耻,难施面目”,“惧公之见恶耳”表现出了任氏对自己身份的顾虑。
当郑六表现的情真意切,对天发誓后,任氏才转身拿去扇子的遮挡,向他袒露明确的说明了自己虽为异类,却并无伤人之心的立场,并提出自己“愿终己以奉巾栉”来相报。
这番行为之中任氏大方的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进而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表现出了任氏自尊自爱,聪明大方的品行。
另一点表现出任氏的聪慧就是任氏抵抗韦崟侵犯的作为。
任氏先以兄弟情意来软化韦崟,接着“忍以有余之心,而夺人之不足”据理力争,以柔克刚博得韦崟的同情和后来的倾囊相助,任氏用言辞的力量获得一劳永逸的靠山,免除了她和郑六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