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重点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家属的卫生指导和出院指导,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
2、病室环境宜空气新鲜,光线充足;病室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室温以18~22℃为宜,相对温度以55%~65%为宜;按感染和非感染病种分配床位,避免院内感染。
3、作好入院指导,及时通知医师查看患者;留熟悉病情的家属,供医师询问病史。
4、按医嘱给予相应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患儿家属所送食物,由责任护士检查后根据病情食用。
5、新患者入院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测2次;小于3岁测肛温,免测脉搏及呼吸;高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按高温护理常规;体温不升者,应保暖。
6、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更换体位;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
7、入院测血压(<3岁免测),以后每周测1次,并记录。
8、准确执行医嘱,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服用磺胺药者多喂水。
9、注意患儿安全,随时固定好床栏,以免坠床。
10、入院后三日内收集大水便标本作常规检查。
11、保持大便通畅,三日无大小便者,按医嘱给予泻药,并记录。
12、新入院患儿做好卫生处置,更衣。
保持患儿皮肤、口腔、被褥、衣服整洁,定期淋浴,修剪指甲。
唇鼻干裂者涂以油剂,危重抢救患儿翻身卡,防止压疮及并发症。
婴幼儿经常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臀红。
13、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按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病史。
2、评估咳嗽性质及痰液的性状,观察有无败血病、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症状,如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神志模糊、烦燥、呼吸困难、嗜睡、谵妄、昏迷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X线检查、细菌学检查等结果。
4、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况。
(精选)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精选)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和需要、消耗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生长发育迟缓与营养物质缺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有关。
4、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及育儿知识。
护理措施1、饮食管理饮食调整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1)能量的供给2)蛋白质的供给3)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4)鼓励母乳喂养5)鼻导管喂养的应用6)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3、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生活环境舒适卫生,注意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观察病情观察有无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酸中毒等临床表现,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并做好急症抢救准备。
5、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生长发育6、健康教育口炎护理护理诊断1、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2、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护理措施1、口腔护理溃疡性口炎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年长儿可用含漱剂。
鼓励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
对流涎者,及时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
2、正确涂药3、饮食护理以高能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应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引起疼痛影响进食者,于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同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对不能进食者,应给予肠道外营养,以确保能量与水分供给。
4、食具专用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或压力灭菌消毒5、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予以松解衣服、置冷水袋、冰袋等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
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1小儿腹泻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管理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管理儿科疾病护理常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卫生:保持儿童的皮肤清洁,每天多次更换尿布,并保持尿布区域的干燥。
定期为婴儿洗澡,注意保持水温适宜并使用适当的洗浴用品。
2. 饮食护理:根据儿童年龄和发育需要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对于有特殊疾病的儿童,如食物过敏、肠道疾病等,需按医嘱做好饮食调整。
3.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接种,确保儿童免受常见传染病的侵袭。
4. 环境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卧室、浴室等场所的干净整洁。
5. 疾病预防:灌肠、口服或肌肉注射预防传染病。
如流感、轮状病毒等,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儿科疾病护理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监测和评估:定期检查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观察儿童的情绪、行为和食欲等变化,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
对于有特殊疾病的儿童,如心脏病、糖尿病等,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
2. 用药管理: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药物,确保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正确。
对于长期用药的儿童,需要注意药物的存放和使用情况,避免误用或滥用。
3. 治疗和康复指导: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如给药、使用药物外敷或物理治疗等。
对于康复期的儿童,需要进行康复指导,包括进行适当的运动、接受物理治疗等。
4. 家庭护理指导: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巧,包括如何更换尿布、给药的方法、如何进行体温测量等。
同时,教育家长要遵循医嘱,合理安排儿童的生活和饮食。
5. 定期复诊和随访:儿童在得到治疗后,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对疾病的病情进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也要对儿童的生活和饮食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儿科常见疾病的处理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儿童高热的护理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减少机体消耗。
2.供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供给,少量多次喂水,不能进食者遵医嘱予鼻饲或静脉补液。
3.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经降温处理后30min~2h内测量体温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4.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降温过程中出现虚脱现象,给予保暖和饮热开水。
5.发热并寒战、四肢发凉时,足部应给热水袋保暖,以改善周围血循环。
6.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物,避免受凉。
7.高热伴呕吐者取头高侧卧位,头偏向一例,以防呕吐物吸入成造窒息。
8.有高热惊厥史的,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
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慎用药物降温,以免影响对热型及临床症状的观察。
9.必要时遵医嘱留取血培养标本。
二、儿童惊厥的护理1.惊厥发作时患儿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打开气道,备好负压吸引器,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与呕吐物。
立即移除可能损伤的物品,放入开口器,如有义齿应取出,解开衣扣、裤袋。
2.按医嘱吸氧并观察氧疗效果。
3.根据医嘱应用镇静药物,并观察用药效果。
准备气管插管和吸痰等用物。
4.患儿未清醒前应禁食,以免造成窒息。
做好口腔护理。
5.避免强光、声音刺激,保持安静,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
6.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儿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采取急救措施。
7.注意安全,防止碰伤及坠床,必要时约束肢体。
做好皮肤护理,注意翻身,预防肺部感染及压疮的发生。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1.饮食: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索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
2.舒适护理: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
3.增加日光照射:新生儿期应开窗,使紫外线能够透过,尽早户外活动,一般生后2~3周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从每天10分钟逐渐增加到每天2小时。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儿科是专门研究儿童健康和疾病的医学科目。
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和免疫系统都不同于成人,所以儿科护理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护理方法。
以下是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1.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常规包括:-鼓励儿童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
-帮助儿童保持舒适的环境,包括适宜的室温和湿度。
-使用湿化器或蒸汽浴帮助缓解咳嗽和堵塞的鼻子。
-观察儿童的呼吸和食欲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腹泻腹泻在儿童中也很常见,护理常规包括:-确保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特别是口服含电解质的液体。
-提供轻食,如清汤、面条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维持室温舒适,减少儿童的不适感。
-做好手卫生,防止传染。
3.发热儿童的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发热在儿童中很常见。
护理常规包括:-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儿童的体温,记录变化。
-帮助儿童保持室温适宜的环境。
-给予温水擦浴或温水敷布帮助退烧。
-避免儿童暴露在直射阳光下。
-给予充足的水分摄取。
4.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儿童中常见的疾病,护理常规包括:-鼓励儿童大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
-提供容易吞咽的食物,如软熟食物。
-给予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如医生所嘱。
-观察儿童是否存在吞咽困难或疼痛,及时报告医生。
5.中耳炎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常规包括:-观察儿童是否表现出哭闹、耳痛或睡眠障碍等症状。
-提供室温适宜、湿度适宜的环境。
-鼓励儿童保持体位上抬,有助于耳道引流。
-给予按时服药,如抗生素或止痛药。
儿科疾病护理的常规内容根据不同的疾病而有所不同。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给予儿童温柔的关怀和悉心的护理。
在帮助儿童缓解症状的同时,还要定期复查和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汇报。
通过良好的护理措施,儿童可以更快地康复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与需要、消耗过多有关、2、有感染得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生长发育迟缓与营养物质缺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有关。
4、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及育儿知识。
护理措施1、饮食管理饮食调整得原则就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1)能量得供给2)蛋白质得供给3)维生素及矿物质得补充4)鼓励母乳喂养5)鼻导管喂养得应用6)建立良好得饮食习惯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3、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生活环境舒适卫生,注意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4、观察病情观察有无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酸中毒等临床表现,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并做好急症抢救准备。
5、提供舒适得环境,促进生长发育6、健康教育口炎护理护理诊断1、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2、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护理措施1、口腔护理溃疡性口炎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
1%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年长儿可用含漱剂。
鼓励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与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对流涎者,及时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
2、正确涂药3、饮食护理以高能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得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应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引起疼痛影响进食者,于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同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对不能进食者,应给予肠道外营养,以确保能量与水分供给、4、食具专用患儿使用得食具应煮沸消毒或压力灭菌消毒5、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予以松解衣服、置冷水袋、冰袋等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
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小儿腹泻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与摄入量不足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与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得危险5、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腹泻脱水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以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儿科中医护理常规
第四章儿科疾病护理第一节新生儿疾病一、一般护理1、环境要求:新生儿室应阳关充足,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上下午各通风一次,避免对流风。
保持室温度22°C-24°C,夜间狐狸是温度26°C-28°C,相对湿度55%-60%。
2、保暖: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体温易随环境温度而变化。
出生后应立即采取保暖措施,方法因地制宜。
(1)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2)体温低或病情不稳定的冰儿不宜沐浴。
(3)体重低于2500克者,可置于暖箱中。
(4)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完成,护理结束后病儿要及时包裹好,沐浴后30分钟方可打开包被检查病儿。
(5)使用热水袋是应避免烫伤。
3、喂养:首选母乳,在无法母乳喂养情况下可给配方奶,做到按需哺乳,随时观察有无溢奶及吐奶情况。
4、加强基础护理(1)皮肤黏膜护理:病儿每日沐浴一次,危重病儿床上擦洗,每日更换干净衣物,衣服应宽松大、质软。
加强臀部护理,勤洗勤换尿布,预防红臀。
用2%碳酸氢钠口腔护理每日一次,如有鹅口疮,酌情增加次数,动作轻柔,切勿擦伤黏膜,两次喂奶之间可喂温开水清洁口腔。
(2)脐部护理:保持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血、感染,脐部护理每日一次,如有分泌物,每日二次或酌情增加次数。
(3)测体重:足月儿每周侧二次,早产儿每日或隔日测量一次。
(4)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5)做好健康指导,出院时向家长宣传新生儿疾病防治知识及育儿保健知识。
二、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血液及组织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发黄的临床现象。
本病在新生儿期较其他任何年龄常见,当血中为结合胆红素过高时,能导致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引起预后严重的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中医辨证常见证型】1、湿热郁蒸(证候)面目全身皮肤发黄,颜色鲜似橘子皮,精神疲倦,不欲吮乳,烦躁不安或呕吐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指纹红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小儿白血病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
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流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和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关节疼痛。
【护理评估】1•评估生命体征,注意面色,尤其是体温的改变。
2•评估患儿的活动水平、活动量增加是否需要用氧。
3.评估口腔卫生情况,口腔黏膜改变情况,进食能力。
4•观察皮肤出血点情况。
5•评估疼痛的特点、性质、程度、部位、持续的时间。
6•评估患儿心理、行为的变化。
7•了解患儿和家属对疾病和饮食卫生常识的了解程度。
【主要护理问题】1•有损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侵润等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有关。
3•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4•预感性悲哀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咼及贫血有关。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如发现患儿意识、瞳孔变化、剧烈头痛、呕血、便血、鼻出血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2•住院时与感染患儿分开,实行保护性隔离,严重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
3.加强口腔护理,轻者用软毛牙刷清洗口腔,重者用硼酸溶液漱口或擦洗。
4•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碰撞出血。
进行注射前必须用碘酒及酒精消毒,拔针时用干棉签延长压迫时间至不出血为止。
经常更换体位以防止褥疮。
经常擦浴、更换内衣,以减少皮肤感染,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脓肿的发生。
5•高热时根据医嘱进行处理,禁用酒精擦浴。
6•化疗时应熟悉药物的副作用、给药途径,化疗药物要新鲜配制。
要注意保护静脉,静脉给药时要注意滴注的速度,经常巡视,防止药物外渗引起局部坏死。
若有渗漏应立即停止输入。
7•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后,应平卧4—6小时,以免发生脑疝和体位性低血压,注意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感觉障碍等反应。
8•饮食管理: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易消化清淡饮食,胃肠道出血时应根据医嘱给禁食或流质。
9•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儿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健康指导】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碰撞伤。
经常检查皮肤有无出血点及瘀斑。
注意有无血尿、便血情况。
口腔经常以漱口液漱口,刷牙时以软毛牙刷为宜。
肛门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防止感染。
鼻腔出血时,在患儿鼻部、额头部位冷敷,经常用石蜡油涂抹口鼻处。
合理安排生活,饮食营养丰富, 增强抵抗力。
【护理评价】1•感染是否得到及时控制,全身有无感染症状及体征。
2.出血的程度,出血能及时控制,血压、脉搏、血红蛋白水平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3.化疗的副作用是否减轻。
4 .营养状况是否改善,患儿饮食情况如何5.精神是否好转,活动是否增加。
6.患儿情绪是否好转。
7.对疾病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小儿肺炎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
该病是儿科常见疾病中能威胁生命的疾病之一。
【护理评估】1.评估生命体征、呼吸运动情况2.观察痰的颜色、性状、量、气味,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观察有无紫绀。
【主要护理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实质炎症,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无力排痰有关。
3.体温过咼与肺部炎症感染有关。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观察体温,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
咳嗽的性质、鼻扇、发绀及三凹征等。
病情严重者要注意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避免交叉感染,将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居住。
急性期患儿需卧床休息。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严重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根据医嘱给氧气吸入,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
喂奶、喂药时抬高患儿头部或抱起喂哺,以防咳呛引起窒息。
4•高热患儿注意多饮水,按医嘱给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并定时测量体温。
5•肺炎患儿常需要从静脉补充热量和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或由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输液速度宜慢,防止肺水肿和心衰。
6•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健康指导】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护理评价】1.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是否恢复正常。
2•呼吸道分泌物是否减少,痰液是否及时排出。
3.患儿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4.患儿摄入量是否正常。
体重是否能维持稳定。
5.患儿是否发生心衰。
发生心衰后是否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6.患儿和家属是否了解疾病的知识。
三、小儿腹泻婴幼儿腹泻病也称为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最多、性状改变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以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
夏秋季发病最高。
【护理评估】病史:饮食不当,不洁饮食,患其他疾病肺炎,上感,泌尿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可伴有腹泻,个别婴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以及气候突变等因素引起腹泻。
【主要护理问题】1.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合理喂养、卫生知识以及腹泻患儿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1 •控制腹泻次数,预防继续失水。
(1)饮食管理,调整饮食,继续进食是必要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根据患儿病情适当调整饮食,达到减轻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之目的。
(2)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大便的变化,观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及时记录送检,并注意采集黏液脓血部位。
(3 )控制感染,严格无菌观念,严格消毒隔离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发热护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鼓励多饮水、做好口腔护理。
体温过高者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维持皮肤完整性,勤换患儿的尿布,每次排便后以清水彻底清洁会阴部, 并用柔软纸巾沾拭,保持干燥。
【健康指导】1.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合理喂养。
避免在夏季断奶。
2.教给家长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3.示范清洁口腔,更换尿布,保持臀部皮肤清洁的方法。
4.指导家长配制和使用ORS溶液。
5.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食具、奶具应定时煮沸消毒。
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的良好卫生习惯。
增强体质,适当户外活动,防止受凉或过热。
【护理评估】1.患儿大便次数是否减少。
2.脱水症状和体征有无改善。
3.患儿体温是否正常。
4.患儿皮肤是否正常。
5.患儿家长是否能说出腹泻的护理及预防要点。
四、小儿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也称舒一亨综合征,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
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常见过敏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
主要见于学龄期儿童。
【护理评价】1.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每日观察皮肤出血点情况。
2.评估患儿关节疼痛的情况。
3.评估腹痛的程度,大便的颜色、性质等。
4.评估体重与饮食型态的关系。
5.观察尿量、尿色、尿的性质。
【主要护理问题】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血管炎有关。
2.疼痛与关节肿痛、肠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有关。
3.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紫癜性肾炎。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1)观察皮肤紫癜出现的形态、分布及消退情况,有无新出现的紫癜,紫癜与饮食、药物有无关系等。
如发现疱状紫癜或血性大便,应加强预防感染的措施,如有可疑过敏性食物或药物立即停用,报告医生并做详细的记录。
(2 )观察消化道症状,如发现患儿有腹痛,应注意腹痛的性质、部位、肠蠕动的情况。
有无呕吐、腹泻等,观察大便的性状、颜色、气味的变化,若发现大便为鲜红色,提示有肠出血的情况,除通知医生外,应立即做好止血、输血及抢救的准备工作。
(3 )观察尿量、尿色的变化,部分过敏性紫癜可引起肾脏的高血压。
严重的也可出现无尿或高血压脑病。
所以通过观察尿量及尿色的变化可预知肾功能受损的程度,有利于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加强皮肤的护理,保持五官及皮肤清洁,床铺要清洁干燥,防止搔抓。
各种操作应轻柔,避免皮肤紫癜受磨损注射部位要避开紫癜处,进针处要严格消毒,取针后要延长压迫的时间,禁用酒精擦浴,已破损的疱疹可涂1%甲紫,防止感染。
患儿应衣着宽松,避免穿毛织或尼龙衣服。
3.严格饮食管理,避免接触可能的各种致敏原。
(1 )有消化道出血时应进食,根据医嘱静脉补液。
(2 )给无渣或少渣易消化的食物。
(3)病初须禁食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待恢复期再逐渐试加动物蛋白食物以利于寻找出有无食物过敏•4.合理安排休息,有出血患儿卧床休息至症状消失为止,关节型应在关节肿痛消失后下床活动。
【健康指导】尽量避免食入、接触引起过敏的物质,平时少食辛、辣、硬冷等刺激性食物,注意观察大便、尿的颜色,以防消化道出血,保持皮肤清洁,以免感染。
【护理评价】1.患儿皮肤紫癜是否减少或消失。
2.患儿疼痛是否减轻。
3.患儿出血是否得到控制。
4.患儿是否出血感染。
五、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发生于继发感染后1 —3周,一般继发于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皮肤和呼吸道感染。
临床表现主要有水肿、血尿、高血压三大症状。
【护理评价】1.评估每日体重,监测体重与饮食型态的关系。
2.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尤其是血压3.评估水肿的情况,观察尿量、尿色、尿的性质,监测出入量。
4.评估患儿皮肤情况,床旁交班。
【主要护理问题】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率过滤下降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急性肾衰竭。
4.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本病的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心力衰竭:患儿烦躁不安、发绀、端坐呼吸、胸闷、心率增快、尿少、肝脏急剧增大,呼吸急促,咳泡沫痰,应立即安置患儿半卧位,吸氧,报告医师并作好抢救的准备。
(2)高血压脑病:患儿出现血压升高、头痛、呕吐、烦躁、惊厥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保持患儿安静,吸氧,神志不清按昏迷常规护理。
(3 )急性肾功能不全,患儿出现少尿或无尿、头痛、呕吐、呼吸深长,立即报告医师,按急性肾功能不全护理。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2周,待水肿和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可逐渐恢复活动。
3.严格执行饮食管理,急性期高度水肿、少尿时给予低蛋白、低盐、高糖饮食,适当限制水分,待尿量增加,水肿消退,可改为普通饮食,鼓励患儿多吃水果及糖类食物。
4.详细记录尿液颜色、性质、次数,根据医嘱送检尿常规。
5.根据医嘱测血压及体重并及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