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必修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 区域的基本含义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
区域的基本含义时间:25分钟总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图示意1981~2006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
其中Ⅰ、Ⅲ为植被指数上升区,Ⅱ为植被指数稳定区,Ⅳ为植被指数下降区。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上图中各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上图中各区域是以经纬度为标准划分的C.上图中各区域之间植被特征差异较大D.上图中各区域大小不一,为不同层次的区域解析:图中各区域之间植被特征差异大。
图中各区域是按植被类型划分的,划分指标单一。
图中各区域有大有小,但都为同一层次的区域。
2.Ⅱ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 A )A.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C.山地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解析:Ⅱ区域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阿里高原和柴达木盆地,这里气候寒冷干燥,是青藏高原地区荒漠和草原的主要分布地区,其主要植被类型是荒漠、草原,A项正确。
3.Ⅲ区域植被增加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C )A.生态退耕B.人口外迁C.全球气候变暖D.降水显著增加解析: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对外界干扰如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敏感。
Ⅲ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的上游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是草甸,由于该区域人迹罕至,植被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故排除A、B项。
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Ⅲ区域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可使Ⅲ区域植被增加,C项正确。
Ⅲ区域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内部,降水不会有明显变化,D项错误。
读区域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圈注的两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主要考虑的区域特征是( D )A.区域界线有的明确有的模糊B.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C.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区域发展水平D.区域的相似性和连续性解析: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主要考虑了区域内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5.有关区域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区域内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要素具有整体性的特征B.区域不仅与其他区域有差异性,区域内部也有一定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因此是独立存在并与其他区域无联系的D.区域的差异性是区域划分的基础,也是区域联系的前提解析: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划分的特定地理空间,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的特性。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习题 湘教版必修3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差异表现。
2.我国不同区域的区域差异,西部大开发的优、劣势及其影响。
3.利用区位分析理论比较区域发展差异的基本方法。
一、东、中、西差异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未包括港、澳、台)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范围(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暂未包括港、澳、台)黑、吉、内蒙古、湘、晋、豫、鄂、皖、赣川(蜀)、渝、贵(黔)、云(滇)、藏、陕(秦)、甘(陇)、宁、青、新(1)产业结构差异地带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以重型产业为主①差异表现⎩⎪⎨⎪⎧东部:对外开放早,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中、西部:对外开放晚,开放程度较低②影响二、南方与北方 1.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2.区域差异社会经济条件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存在问题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同时注意环境保护1.目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包括西部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3.区位分析(1)资源优势: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
(2)制约因素: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意义(1)缩小东西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将西部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高中地理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案 湘教版必修3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材分析:“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历史与地理学的历史一样久远。
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部分,不是讲述具体的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区域间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并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打下基础。
探究目标•了解区域的含义。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2课时)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2课时)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4课时)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4课时)备课笔记:教学内容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说出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通过相关资料,说明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等相关概念。
2、角色扮演法,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空间结构及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划分及其演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区域的主要特征知识引导:过去我们在初中学过国家和地区、各种地形区和气候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等等,这些区域形形色色,大小不一,那么,什么是区域,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1、概念师生讨论:区域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国家、行政区自然区域: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牧业区结论: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高中地理必修Ⅲ湘教版第一章 1.3区域发展差异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一、选择题: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
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据此回答1~2题。
1.田晓的家乡位于A.黄淮海平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3.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所属区与三个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4.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B.东部季风区——冰川纵横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D.青藏高寒区——“高”和“寒”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
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据此回答5-6题5、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A.玉米B.大豆C.小麦D.高粱6、“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7.青藏高寒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
图一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二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试题湘教版必修3(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 区域发展差异试题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3区域发展差异试题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3 区域发展差异试题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我国各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B。
西部地区位于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属于沿边省区C。
重庆属东部地区D。
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2。
下列省区中与所属地区对应一致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北地区B。
河南、陕西、西藏—-西部地区C。
江西、福建、上海—-东部地区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地区3。
我国在西部地区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很多问题,关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注意改善生态环境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③借助沿边贸易优势,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基地④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⑤利用草场的资源优势,加强牧区建设,发展畜牧业A。
①②③ﻩB。
②③④ﻩC。
①③④D。
①④⑤1题,东部季风区的范围大于东部地区的范围;西部地区并不都属于沿边省区;重庆属于西部地区。
第2题,吉林、辽宁属于东北地区,山西、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属于中部地区,福建、上海、浙江属于东部地区,陕西、西藏属于西部地区。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3节第1课时四大地区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第1课时四大地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影响区域差异的因素1,3,4,5,8,9,10四大地区的差异2,6,7,11,12,13[基础巩固]读我国粮食地图,完成1~3题。
1.乙省是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的省份,最主要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大B.科技水平高C.粮食需求大D.自然条件好答案 A解析乙省为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广大。
2.与甲省相比,乙省( )A.粮食商品率较高B.土壤较贫瘠C.水热条件较好D.农业劳动力较丰富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甲省为河南,乙省为黑龙江。
与甲省相比,乙省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A项正确;乙省黑土广布,土壤肥沃,B项错误;乙省纬度高,热量条件差,C项错误;乙省人口较少,农业劳动力较少,D项错误。
3.丙、丁两省相邻,但丙省粮食总产量却远低于丁省,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丙省为浙江,丁省为江苏。
两省面积相差不大,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浙江平原面积狭小,因而浙江耕地面积远小于江苏,导致浙江粮食总产量远低于江苏,故B 项正确。
2016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超过8 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85%。
大豆压榨的两种产品分别是豆油和豆粕,其中豆粕质量占比78%左右,主要用作饲料。
下图是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影响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 )A.居民喜食豆油B.交通条件改善C.加工技术进步D.养殖规模扩大答案 D解析据材料可知,大豆压榨的主要产品是豆油和豆粕,豆粕质量占比达78%左右,且主要用作饲料,故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养殖规模扩大,D项正确。
5.影响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多布局在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大豆产量大B.市场需求大C.海运便利D.技术先进答案 C解析据材料可知,我国使用的大豆主要靠进口,东部地区临海,海运便利,方便大豆的进口,故C项正确。
2019年精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习题精选二十一
2019年精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习题精选二十一第1题【单选题】读下列两图(莱索托为甲图、安道尔为乙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国的植被都为温带草原气候B、安道尔位于比利牛斯山,所以有终年积雪,利于发展滑雪项目的旅游业C、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东南方向D、莱索托因位于30°S附近内陆,所以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
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每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湖边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 )A、湖泊较深B、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C、河流入湖泥沙量小D、湖泊周围的人类活动少“高跷树”根部裸露的原因是(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B、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C、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图为我国某省区按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形成的因素是( )A、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太阳辐射由南向北递减C、地形南高北低D、河流南多北少【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读图,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①太阳能资源②劳动力资源③水力资源④森林资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决定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植被和气候B、气候和地貌C、地貌和水文D、土壤和植物【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受地形影响B、地表缺乏植被C、深居内陆、距海遥远D、受冬季风影响【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
2019-2020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五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人文现象对自然环境具有明显指示性的是( )①梯田②寺庙③吊脚楼④城市雕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图中,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A、铁矿资源B、石油资源C、渔业资源D、淡水资源有关图中四条河流及其流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条河流的航运都很发达B、四条河流流经地区光热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C、四条河流中,a、b是内流河,c、d是外流河D、四条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都存在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读“某岛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推断该国地形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A、板块张裂、流水作用B、板块挤压、流水侵蚀沉积作用C、火山喷发、流水和海浪侵蚀作用D、断裂抬升、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下列关于该国叙述正确的是( )A、乳畜业发达,渔场广阔B、亚热带纬度北界高于其他国家C、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D、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该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 )A、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B、以出口林矿产品为经济支柱C、以发展资源能源型工业为主D、以进口一加工一凼口型经济为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的109国道与美国的66号公路,同为自东北向西南连接国家的东西两端,纵横国家大地的对角线形公路。
左图示意中国的109国道,右图示意美国的66号公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决定这两条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国防需要关于两条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109号公路减轻了黄河中上游的水运压力B、66号公路穿越了温带季风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C、两条公路均经过冬小麦产区D、两条公路沿途在景观上均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测算l09号公路MN段公路平均坡度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PSC、GPS、GISD、RS、GIS【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中地理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测试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测试湘教版必修31.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读下图,回答2—3题。
2.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 )A.气候、地貌B.地貌、植被C.植被、土壤D.土壤、气候3.A区与C区的大致界线是( B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C.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线D.3 000m等高线4.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 B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下图,回答6-8题。
5.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A.①B.②C.③ D.④6.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C.③D.④读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7~8题。
7.该省可能是( C )A.辽宁省 B.江苏省C.台湾省D.云南省8.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A )A.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C.农业产值一路下滑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9.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区域,一定是发达地区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C.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10.下列关于区域开发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规模小B.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C.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小D.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慢11.下列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尚未起步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小D.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12.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13.关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B.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增长的重要力量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形成D.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练习 湘教版必修3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西北地区一.选择题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1—31.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A.洪水泛滥B.坡地开发C.交通线增多D.荒漠范围扩大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A.网状分布B.“之”字形分布C.点状分布D.环状分布3.影响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光照C.水源D.土壤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区域发展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是()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地势低平 D.气温高5.甲区域在发展种植业时,最易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6.我国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C.降水减少,蒸发加剧D.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推进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较为肥美的草原。
近年来,该地斑点状荒漠化不断发展,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减,湖水变咸。
图示为呼伦贝尔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沙地形成的人为原因包括(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农垦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④过度樵采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8.呼伦贝尔地区的发展方向是( )A.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退耕还草,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和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业C.保护天然林,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D.建设自然保护区,变畜牧业为旅游业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
读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图,回答9—11题。
9.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10.新疆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完成设计的课题,分两组进行实验探究:甲组直接在地里种植西瓜,乙组在地上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西瓜。
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可能是( )A.西瓜品质与农药残留的关系 B.西瓜品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C.西瓜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D.西瓜品质与昼夜温差的关系11.新疆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2—13题。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练习湘教版必修3(2021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答题时间:30分钟)“整个非洲之角,人们正在挨饿。
冲突、粮食价格昂贵以及旱灾等灾祸,造成1 100多万人处于极度贫困中。
几个月来,联合国一直发出警告。
我们原先不想用‘饥荒’这个词,但是,我们已承认这个急转直下的现实。
索马里部分地区的确存在饥荒,而且正在蔓延。
"这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洛杉矶时报》撰写的《索马里饥荒》的第一段文字.索马里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牲畜最多的国家之一。
阅读并完成1~3题.1。
索马里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________的阶段()A。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B. 工业化C。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D。
城市化加速推进2. 索马里目前的开发方式主要是()A。
粗放型 B. 集约型C. 高效益的综合型D。
高水平3。
下列地理事象符合索马里的是( )A。
工业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B。
劳动力开始向服务业大规模转移C。
中心城市发展迅速D. 大多数劳动力从事采矿业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国际化大都市.据此回答4~6题.4。
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上海市建设浦东新区是因为()①上海市人口出生率高②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③经济发展的需要④解决上海市城市问题的需要A. ①②③ B。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专题训练湘教版必修3
专题强化训练(一)(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2.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B.②—“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C.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2019年山东省GDP总量超过6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下图为山东省示意图。
完成3、4题。
3.下列属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传统农业比重最大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C.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D.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4.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是( )A.煤炭B.天然气C.火电D.水资源(2020·张家口高二检测)下图是“2012—2030年芜湖市城市规划示意图”,根据规划,芜湖市主要划分为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代表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的分别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6.三个区域中( )A.甲区域工业最集中B.乙区域地势起伏最小C.乙区域经济最发达D.丙区域人口密度最大读“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回答7~9题。
7.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③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④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8.丹江口水库所在地区较北京( )A.进入雨季晚B.年降水量少C.气温年较差大D.水资源丰富9.大量调水后,汉江下游( )A.水体污染减轻B.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C.航运能力提高D.河流对河道侵蚀作用增强(2020·运城高二检测)OLED屏是新一代高清显示屏幕,韩国LGD公司在广州投资建设大型OLED面板工厂获得韩国政府批准。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3 区域发展差异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中
区域发展差异时间:25分钟总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据此完成1~2题。
1.下表表示划分我国四大地区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
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地区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D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 D.②③①④解析:由表可知①矿产和能源资源优势突出,但经济基础最差、发展水平最低、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因此为西部地区;②经济基础雄厚,发展水平高,经济外向型明显,因此为东部地区;③各方面都居中,为中部地区;④除矿产资源丰富其余都居中,为东北地区。
2.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D ) A.自然条件不同B.资源配置不同C.劳动力素质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解析:产业结构差异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造成的三次产业比重差异。
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3.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D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解析:图中A地位于新疆地区,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以能源开发为中心的采掘业。
4.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C.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D.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解析:图中C在三峡地区,D在云南境内。
三峡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但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可重点发展能源开发。
云南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交通不便,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但是邻国众多,为其发展边境贸易创造了条件。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区及全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阶段差异。
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C )A.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B.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D.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解析:由图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丙地区得益于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城市化速度增长很快,应为东部地区。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 湘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单项选择题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区域是用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单位。
据此回答1~2题。
1. 下列有关地理区域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② 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③ 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④ 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
划分地理区域的意义是(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的差异、特点② 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③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经济④ 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地形和气候 B。
水文和植被C。
植被和土壤 D. 气候和农作物4. 下列对各自然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区是我国主要农耕分布区B. ①区都是经济发达地区C。
②区气候干旱D. ③区地势高,气候寒冷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由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三部分组成。
读2016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地区差异图,完成5~6题。
5. 有关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海省份全部高于内陆省份B。
2019-2020学年度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拔高训练第九十
2019-2020学年度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拔高训练第九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下图中的阴影区表示某种气候类型在M,N两个国家的分布位置和范围。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M,N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B、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C、两国的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D、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关于图中M,N两国阴影区气候空间分布范围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M国比N国显著②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N国比M国大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N国比M国小④国土面积:M国比N国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读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 )A、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B、西北区、南方区、西南区、北方区C、北方区、西南区、西北区、南方区D、南方区、北方区、西南区、西北区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读下列甲、乙两图,有关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量多,洪涝灾害频发B、乙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C、甲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乙地农业生产易引发土地盐碱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应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②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③向远西部地带迁移人口,减轻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④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应加快海南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建设②宁夏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③四川、广西是我国主要的水电输出省区④四川和湖南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无【解析】:第6题【单选题】白令海峡是连接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
2019年精选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九
2019年精选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九篇第1题【单选题】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变化。
完成下列各题。
2006~2014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最高度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B、1300~1600米地带C、1900~2500米地带D、1600~1900米地带2006~2014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与耕地关系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关系趋于紧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的109国道与美国的66号公路,同为自东北向西南连接国家的东西两端,纵横国家大地的对角线形公路。
左图示意中国的109国道,右图示意美国的66号公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决定这两条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国防需要关于两条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109号公路减轻了黄河中上游的水运压力B、66号公路穿越了温带季风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C、两条公路均经过冬小麦产区D、两条公路沿途在景观上均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测算l09号公路MN段公路平均坡度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PSC、GPS、GISD、RS、GIS【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面小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西北地区
一.选择题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1—3题。
1.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点状分布
D.环状分布
3.影响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水源
D.土壤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区域发展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地势低平 D.气温高
5.甲区域在发展种植业时,最易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
6.我国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
C.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推进
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较为肥美的草原。
近年来,该地斑点状荒漠化不断发展,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减,湖水变咸。
图示为呼伦贝尔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沙地形成的人为原因包括( )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农垦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④过度樵采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呼伦贝尔地区的发展方向是( )
A.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退耕还草,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和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业
C.保护天然林,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
D.建设自然保护区,变畜牧业为旅游业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
读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图,回答9—11题。
9.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
10.新疆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完成设计的课题,分两组进行实验探究:甲组直接在地里种植西瓜,乙组在地上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西瓜。
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可能是( )
A.西瓜品质与农药残留的关系 B.西瓜品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C.西瓜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D.西瓜品质与昼夜温差的关系
11.新疆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 )
A.>400,>25 B.<400,>25 C.>400,<25 D.<400,<25 13.图中河流在A河段的特征是 ( )
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
B.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航运发达
D.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右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14-15题。
14.限制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 水分 C. 坡度 D. 温度
15.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二.综合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17.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左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右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分)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6分)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8分)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试推断其依据。
(4分)
18.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山间有很多水草丰美的宽谷盆地,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材料二下图为祁连山冰川及河流水系图。
材料三河西走廊基本上是“以水定人”“以水定地”和“以水定城”的,现在在河西走廊,农业用水约占90%,城市建设、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占比不到10%,只要能够从农业用水中‘挤’出一些,就可以满足城市化的需求。
(1)请分析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对于河西走廊,只有将大量散居在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民转移到城市,实现异地城镇化和生态移民,才能真正减轻环境的压力。
你是否赞成以上说法?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CAA 6—10 AABAD 11—15 CCABC
二.综合题
16. (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17.(1)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3)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
(答出两点即可)
18.(1)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多荒漠景观;祁连山高大的山体发育着诸多冰川和河流;地处季风的迎风坡,多山地降水;在山区草原、森林广布;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形成祁连山水系,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2)西南坡垂直带谱简单,东北坡丰富。
原因:西南坡基带海拔高、相对高差较小、带谱简单;东北坡基带海拔低、垂直高差大、带谱丰富。
(3)赞同。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更有利于水资源的集中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城市化和生态移民,有利于集中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建立节水型产业体系;更有利于控制本地区的人口规模,达到控制用水总量的目的。
不赞同。
本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用水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不断下降;本地区主要是农业用水问题,应重点发展节水农业;大量散居农民进城将给城市化带来巨大的压力;生态移民工程投入大,工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