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物理焦耳定律
中考物理知识点焦耳定律
![中考物理知识点焦耳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7b7a1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0.png)
中考物理知识点焦耳定律焦耳定律是描述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规律,也称为电流热效应。
该定律表明,通过电流i的导体上的热量P和导体电阻R、电流i以及导体的时间t有关。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P=i^2*R*t其中,P表示导体上产生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i表示电流的大小,单位为安培(A);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为欧姆(Ω);t表示电流流过导体的时间,单位为秒(s)。
焦耳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在物理学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也有很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1.电热水壶:电热水壶通过将电流通过导体丝圈加热水。
根据焦耳定律,导体丝圈的电阻和电流大小决定了加热水的功率,从而决定了烧水的速度。
2.电烤箱:电烤箱的工作原理也是利用焦耳定律。
通过将电流通过导体丝加热空气,然后把热量传递给食物。
3.电吹风:电吹风利用焦耳定律产生热风。
通过将电流通过导体丝,导体丝会产生热量。
然后这个热量会传递给空气,使得空气加热,形成热风。
4.电热毯:电热毯中的发热体实际上就是一根电阻丝,通过把电流通过电阻丝,使得电流产生热量。
热量会传导到被加热物体,使其保持温暖。
5.电灯泡:电灯泡通过将电流通过灯丝加热,使其发出可见光。
根据焦耳定律,电灯泡的功率与电阻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总之,焦耳定律是描述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基本定律。
它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如电热水壶、电烤箱、电吹风、电热毯和电灯泡等。
理解和掌握焦耳定律对于理解电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第四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第四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7b0e2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b.png)
第八页,共九十六页。
第九页,共九十六页。
第十页,共九十六页。
第十一页,共九十六页。
第十二页,共九十六页。
第十三页,共九十六页。
第十四页,共九十六页。
第十五页,共九十六页。
第十六页,共九十六页。
第十七页,共九十六页。
第十八页,共九十六页。
第十九页,共九十六页。
第二十页,共九十六页。
新知探究
探究(tànjiū) 四
实验(shíyàn)结论
结论1. 在通电(tōng diàn)电流和通电(tōng diàn)时间相 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结论2.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 电流 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结论3. 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 通电时 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热量最多是( (chǎnshēng)
)
A.电风扇
B.电视机
C.电烙铁
D.节能灯
第三十五页,共九十六页。
课堂(kètáng)合作探究 例1.标有“220V 4W”字样的电风扇、电视 机、电烙铁、节能灯正常工作(gōngzuò)相同时间, 产生热量最多是(C )
A.电风扇
B.电视机
C.电烙铁
D.节能灯
第二十一页,共九十六页。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六页。
第二十三页,共九十六页。
第二十四页,共九十六页。
第二十五页,共九十六页。
第二十六页,共九十六页。
成功=艰苦(jiānkǔ)劳动+正确方法。
第二十七页,共九十六页。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二十八页,共九十六页。
第二十九页,共九十六页。
解:
(1)W=Pt=40W×100s=4000J (2)电热器为纯电阻(diànzǔ)因此 Q=W=4000J
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焦耳定律》
![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焦耳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25473c8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a.png)
U2
R(6V)2 8Ω
P最小= R+RL = 8Ω+12Ω =1.8W
巩固练习
18.4 焦耳定律/
连接中考
3.(2019•无锡)如图所示,在接线柱间接入熔丝和铜丝,熔丝电阻大于 铜丝。接通电源,闭合开关S,依次闭合各小灯泡支路的开关,可以看 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再闭合电炉丝支路的开关时,会发现熔丝被
W电 P电t P电 2W
(4)电动机的转子突然被卡住时,此时相当于纯电阻,发热
功率为:
U 2 2V
P热
R
8W
0.5
探究新知 1.电热的利用
知识点 3
18.4 焦耳定律/
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电熨斗 电热孵化器
电热毯 电烙铁
电饭锅
热得快
电热器的优点: 清洁 卫生,没有环境污染, 热效率高,还可以方便 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公式: Q = I ² R t
物理量:热量 电流 电阻 时间
单位: J A Ω S
探究新知
物理学史
18.4 焦耳定律/
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89), 英国物理学家。用近40 年的时间做了400 多 次实验,研究热和功的关系。通过大量的实 验,于1840 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 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探究新知
18.4 焦耳定律/
有关电动机的电热讨论
当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电机的机械 能(有用功),同时,电动机线圈也会发热(额外功):
电能(W) 内能(Q)+机械能(E)
W = UIt Q =I2Rt E=W–Q
当电动机通电但转子被卡住时,消耗的电能只会让电 动机线圈发热,此时,W =UIt=Q=I2Rt (相当于纯电阻电路)
焦耳定律ppt课件
![焦耳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aa043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6.png)
三 电流的热效应
(3)研究方法 a. 控制变量法: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跟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时, 每次实验应该控制两个物理量不变。 b. 转换法: 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这 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三 电流的热效应
【实验1】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将两根阻值不等的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并且使用稳定电源。闭合开关, 通电一段时间,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R1 = 5 Ω R2 = 10 Ω
控制变量法
A
控制电流,通电时
间一定
三 电流的热效应
【视频欣赏】
三 电流的热效应
Δh1
Δh2
R/Ω
5
10
Δh
较小
较大
结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电阻有关。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
(2)表达式: Q=I2Rt
“Q”表示电热,单位是焦耳(J) “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 “t”表示通电时间,单位是秒(s )
1J=1A2·Ω·s
四 焦耳定律
【例】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两端,在5min内 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 I=
U R
=
36V 60Ω
控制电阻,通电时 间一定
R = 10 Ω I
A
R = 10Ω
I1 R =10Ω
I = 2I1
三 电流的热效应
【视频欣赏】
三 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
较大
较小
Δh
较大
较小
Δh1
Δh2
结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
流有关。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
2023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第1课时焦耳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3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第1课时焦耳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5fd46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1.png)
6. 电功与电热的关系
7. 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关系
8. 焦耳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9. 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电热器、电饭煲等
10. 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
11.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12. 安全注意事项
13. 焦耳定律的发现者和命名
14. 焦耳定律的意义和影响
15. 焦耳定律的局限性
10. 安全须知:针对实验操作,准备安全须知,向学生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法,确保实验安全。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焦耳定律”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焦耳定律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3. 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实验操作,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如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热电偶等,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便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6. 电阻的发热效应: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原因,电阻的发热效应。
7. 电功与电热的关系:电功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电热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它们之间的关系。
8. 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关系: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热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它们之间的关系。
9. 焦耳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焦耳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流热效应方面的具体表现。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焦耳定律知识点和应用技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第4节《焦耳定律》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第4节《焦耳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3ed4f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c.png)
在实际问题中主要涉及电炉、电饭锅、电烤箱等电热器. 2.比较导体放出热量多少. (1)在电流相同时,根据Q=W=I2Rt,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 放出的热量越多; (2)在电压相同时,根据 Q W U2 t,电阻越小,相同时间
R
内放出的热量越多.
(1)在并联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U2
电热功率:
P1 P2
R1 U2
R2 R1
R2
(2)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电阻中的电流相等,电热功率
P1 P2
I2R1 I2R 2
R1 R2
考考你
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 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 热的发红,而导线却几 乎不发热?
原因:导线与电热丝串联,电流、时间 都相同,导线电阻远小于电炉丝电阻, 依Q= I2Rt所以导线产生的热量少。
想想议议
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 小,正常工作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可是 按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 越多。二者似乎有矛盾,这是怎么回事?
答:前者说电阻越小,正常工作时单位时间内 产生的热量越多,前提条件是电压相同;而后者说, 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前提条件 是电流相同,两者并不矛盾。所以我们在应用公式 时应该特别注意条件。
消耗的电能(总的)为: W=UIt=220V×0.3A×300s=19800J 机械能(有用):19800J-5400J=14400J
效率=有用/总的:=14400J/19800J=72.7%
二、电热的计算 1.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用电器(纯电阻电路),消 耗的电能等于放出的热量,即I2Rt =Q=W=Pt=UIt U2 t,
电功 = 电热:W=Q = UIt =I2Rt =U2t/R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焦耳定律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焦耳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7d868d3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b.png)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焦耳定律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焦耳定律焦耳定律,也称为焦耳-欧姆定律,是研究电能转化和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定律。
它描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电热效应,也就是导体中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Q = I²Rt,其中Q表示电热能(单位为焦耳),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t表示时间(单位为秒)。
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能转化为热能时所产生的热量。
焦耳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与焦耳定律相关的知识点。
1. 电能与热能转化根据焦耳定律,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会转化为热能。
这种转化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在使用电器设备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例如,电灯发出的光是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2. 电阻和电流的关系焦耳定律告诉我们,电热能的产生和电阻成正比。
换句话说,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电热效应就越小。
这也是为什么电线和电器设备通常采用较低的电阻材料,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3. 热量和时间的关系焦耳定律中的时间因素告诉我们,在相同的电流和电阻条件下,电热效应产生的热量与时间成正比。
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或电阻发生变化,电热效应产生的热量也会相应改变。
4. 焦耳定律在电器安全中的应用了解焦耳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确保电流不超过安全范围,避免电线过热引发火灾或触电事故。
通过合理控制电流和电阻,我们可以提高电器的安全性能。
5. 电能转化和能源利用焦耳定律的理解对于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电路以降低电阻、控制电流大小等措施来提高电能的转化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碳排放。
总结:焦耳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揭示了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掌握焦耳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对于理解电热效应、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以及能源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焦耳定律的学习,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课件+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课件+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fc11c0a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0a.png)
三、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1.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有
电热毯
、 电热器
等。
2.有时对我们有害,需要减少电流导致的发热,或者尽快把发出的热散
发掉。如电脑主机的散热孔和风扇。
分层训练
1.电流具有热效应,学习了电流的热效应后,下列关于电热的几个说法
错误的是( A )
A.电热会烧毁电器元件,引发火灾,有百害而无一利
B.该实验装置可以探究通电时间一定时,导
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该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通电时间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
关系
D.甲、乙两瓶中可以装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3.(2023湘潭)取口香糖锡纸,剪成如图所示形状,其中AB和CD段等长。
戴好防护手套,将锡纸条(带锡的一面)两端连接电池正、负极,如图所
②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时,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 大 ,这个电
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③电阻、电流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 多 。
2.英国物理学家 焦耳 做了大量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
电流产生的热量跟 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
阻成正比 , 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焦耳定律公式为 Q=I2Rt
。
,即焦耳定律:
, 跟导体的电 .
。
(1)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
Q就等于消耗的 电能W
,即 Q=W=UIt 。
(2)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公式:
Q= t
,
Q=UIt
。
(3)若电能未全部转化为内能(W≠Q),则根据能量守恒列出等式解答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0.2 A;通电10 s定值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4节《焦耳定律》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4节《焦耳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5688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1.png)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4节《焦耳定律》一、教学内容1. 焦耳定律的定义: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 焦耳定律的公式:Q = I^2Rt,其中Q表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I表示电流强度,R表示导体电阻,t表示通电时间。
3. 焦耳定律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电路中的电流产生的热量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焦耳定律的定义、公式及适用范围。
2. 培养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焦耳定律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焦耳定律的定义、公式及适用范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实验或者生活实例,如电热水壶烧水的过程,引入焦耳定律的概念。
2. 知识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公式及适用范围。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的例题,如“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为2A,通电时间为10s,求电流通过该电阻产生的热量。
”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定义。
2. 焦耳定律的公式:Q = I^2Rt。
3. 焦耳定律的适用范围。
七、作业设计(1) 一个电阻值为5Ω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为3A,通电时间为15s,求电流通过该电阻产生的热量。
(2) 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为4A,通电时间为20s,求电流通过该电阻产生的热量。
2. 答案:(1) Q = (3A)^2 5Ω 15s = 675J。
(2) Q = (4A)^2 10Ω 20s = 3200J。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焦耳定律的知识。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41db4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a.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精选篇1【课题】“焦耳定律”的演示【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或教师演示【活动方式】1.提出问题2.实验观察3.讨论分析【实验方案示例】1.实验器材:干电池四节,玻璃棒,若干电阻丝,蜡烛,火柴棒.2. 制作方法把同一根电阻丝分别绕在玻璃棒的两端,绕线匝数比例为1∶8,两线圈相距5cm左右,然后在这两个线圈上滴上同样多的蜡,使线圈被蜡均匀地包住.点着火柴立即吹灭,靠其余热将两根火柴杆粘在两个线圈上3.实验步骤(1)用两节干电池给玻璃棒上的电阻丝通电,可看到匝数多的线圈(电阻大)上的火柴杆比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先掉.这就表明:在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2)经过较长时间后,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也会掉下来.这就说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3)用四节电池(增大电源电压)重做上述实验,可看到两根火柴杆都先后很快掉下来.在线圈的温度不太高时,可认为总电阻不变,电压增大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增大.这就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精选篇2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能力目标知道科学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教材分析教材从实验出发定性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
在实验基础上再去推导学生更信服。
同时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物理知识。
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法建议本节课题主题突出,就是研究电热问题。
可以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入手,可以举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
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
![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2dbeac5d15abe23482f4d7d.png)
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一、焦耳定律内容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电能转化成,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跟导体的电阻成,跟通电时间成,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3.如果热量用Q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阻用R表示,时间用t表示,则焦耳定律的表达式为。
例:生活举例:生活中像取暖器这样的用电器,通电以后会产生热量的用电器还有很多,你能列举一下吗?例1:一根60 Ω的电阻丝接在36 V的电源上,在5 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二、实验探究过程1.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密闭容器中各有一段电阻丝,右边的电阻丝的电阻比较大。
两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2.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密闭容器中各有一段电阻丝,两电阻丝的电阻相同。
右边的电阻丝与一个相同的电阻丝并联后再与左边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方法指导:在实验中,将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其他方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转换法。
归纳总结: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
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
例2: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次实验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C.乙实验时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侧的小三、电热的利用与危害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利用电热的?生活中和许多产业中都要用到电热。
家里的电熨斗、电饭锅、电热水器等都是利用电热的电器。
有时电热会给我们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又是如何防止的呢?电热过多会烧坏用电器,产生很多安全隐患;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就是为了通风散热,使用时一定要把防尘布罩拿开。
电脑里安装了微型风扇及时散热。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5篇)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e5e6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d.png)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5篇)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较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较小单位,较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作者整理了5篇《焦耳定律》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篇一【教材分析】焦耳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与内能之间转化的具体体现。
教材在电功、电功率之后安排焦耳定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由“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和电热的利用与防止”三部分组成,研究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学中,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是关键。
同时,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实验时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难于掌控时间和教学内容太多,我把本节内容教学设计为2课时,第1课时内容: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3.会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焦耳生平的学习,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引入新课生活中的小故事:小东乘着妈妈外出时不做作业而偷偷看电视,妈妈回来前才关掉电视假装做作业。
初中物理知识点功率焦耳定律
![初中物理知识点功率焦耳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3a6746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d.png)
初中物理知识点功率焦耳定律功率焦耳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用于描述能量的转化和消耗。
它是第一任法国奥运会体操冠军的名字命名的,他发现了在做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时,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该定律用公式表示为:功=功率×时间其中,“功”表示做的功,单位是焦耳(J),“功率”表示功每秒耗费的能量,单位是瓦特(W),“时间”表示做功的时间,单位是秒(s)。
根据功率焦耳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功、功率和时间的关系。
首先,假设一个功率为P的装置在时间t内做功W。
根据功率的定义,功率P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P=W/t根据功率焦耳定律,功等于功率乘以时间,即W=P×t通过这两个公式,我们可以互相计算功率、时间和功的关系。
下面以一些例子来具体说明功率焦耳定律的应用。
1.电灯的功率假设一个电灯的功率为60瓦特,打开时间为5小时。
我们可以通过功率焦耳定律计算这个电灯在开启期间所消耗的能量。
2.机动车的功率假设一辆机动车以恒定速度行驶,速度为20米/秒,对应的功率为50千瓦。
从这个功率可以推导出这辆机动车的加速度。
根据功率的定义,功率等于力乘以速度。
由于速度恒定,功率也是恒定的。
假设车辆受到的摩擦力为F,那么通过功率焦耳定律可以得到P=F×v其中,v表示速度。
因此F=P/v=50×1000/20=2500牛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求得车辆的加速度a:a=F/m=2500/m假设车辆的质量为1000千克,则加速度a=2.5米/秒²。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功率焦耳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仅可以用于计算各种装置的功率和能量消耗,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原理。
通过理解和应用功率焦耳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能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为工程设计和技术发展提供基础。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18.4焦耳定律(共16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18.4焦耳定律(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04253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c.png)
Q=W= UIt
。
第4节 焦耳定律
• 新知四焦耳定律的应用
• ●阅读课本P101“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内容, 联系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 1.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 热 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 备。它在工作过程中将 电 能全部转化成 内 能。
• 2.常见的电热器有:
、
提示: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
、 等。
• 3.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根据焦耳定 律Q=I2Rt可知,发热体是由电阻 大 、熔点 高 的 合金制成的。
• 4.探究三:探究电阻和电流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 的热量与 通电时间 的关系。改装如图18.4-3所示的 实验装置。
• 5.交流总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电流 、 通电时间 、 导体的电阻 有关,且电阻越 大 , 电流越 大 ,通电时间越 长 ,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4节 焦耳定律
• 新知三焦耳定律
• ●阅读课本P100“焦耳定律”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 1.焦耳定律的公式: Q=I2Rt 。
• 2.写出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Q是热量,单位焦耳(J) ;
I是电流,单位安培(A) ;
R是电阻,单位欧姆( Ω );
t是加热时间,单位秒(s)
。
• 3.热量Q与电能W的关系: 在满足 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的条件下,有
第4节 焦耳定律
• 4.电热的利用有两个方面: • (1)利用电热物体 加热 (如电热器的应用); • (2)利用电热来 驱潮 (潮湿天气,如电视机、
电脑等家用电器不使用时都要定时开机)。 • 5.在生活中,电热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
面。如用电器长时间连续工作,常常会由于电热 而导致 温度 过高,烧坏内部的元件,因此, 家用电器常常在外部设计 散热窗 和在内部安 装 微型风扇 来帮助散热。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98153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f.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电流通过任何电器或导体,电器和导体都会发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热效应。
(老师板书:电流热效应)师:这种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生:电能转化为内能。
(老师板书:电能转化为内能)师:它们产生的热量有什么不同?生:(学生讨论后)它们产生的热量有多有少。
(在学生心里自然产生了“产生热量有多少?”这个问题。
)【点评】依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建立问题期盼,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科学探究焦耳定律:师:既然电流通过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不同,同学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学生谈论纷纷,举手发言,老师引导)生: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师:你们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去猜想)(学生谈论纷纷,举手发言,老师引导)生:可能与电压、电流、电阻、时间或其它等等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师:同学们讨论很热情!猜想对不对呢?(引导学生进入试验研究)生:我们用试验来验证!(通过平常的教学,学生都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问题都要由试验事实来评判)【点评】各种研究问题和教学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布满兴趣和动力去解决自己发觉的问题。
师:好!下面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试验方案(学生设计试验)(学生小组讨论,讨论时间可以长一点)【点评】老师开始不要给任何提示,以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放开思维去思考,培养学生开放型思维能力。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设计的试验方案?(学生七嘴八舌,但真能设计完整方案的不多,此时需要老师的引导)师:你们说说做这个试验首先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试验设计)生:热量的多少如何用试验展示出来?生:如何用试验来验证热量与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
生:用什么样的电路去试验。
生:师:大家想想在前面的学习中有没有可以体现热量多少的办法?生:(学生讨论并发言)有热胀冷缩比较热量法,测温度比较热量法等等。
初中物理15 焦耳定律
![初中物理15 焦耳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8fcf1560b4c2e3f56276346.png)
焦耳定律一.网上课堂(一)主要内容1.焦耳定律:(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要产生一些效应,其中包括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 即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不同导体以及电流大小不同产生的热量不同.通过实验, 科学家焦耳找到了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因素,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总结成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是电流做功的结果,做功越多,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就越多. 在纯电阻电路中(例电炉丝、电暖器)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热能, 释放出热量. 即W=Q(2)焦耳定律基本公式: t R I Q ⋅⋅=2(3)单位:焦1焦=1安2·欧·秒 (4)导出式:在纯电阻电路中(例电阻元件、电热器等)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热能, 释放出热量, 故t P t RU t I U W Q ⋅=⋅=⋅⋅==2注: 以上导出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电热计算. 2.电热利用:(1)电热器: 利用电来加热的设备电热器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而发热体又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2)电热的利用:电流通过电阻丝放出热量, 供人们利用. 电热器清洁卫生, 没有环境污染, 热效率高, 可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还可制成电热保温装置.(3)防止电热的危害:电热会对某些不需要发热设备和电路造成不利影响, 对这些设备要采取散热措施, 防止电热的危害.(二)学习指导:1.某电动机, 直流电阻为5欧, 接在220伏电路中正常工作,电流为4安, 试求:(1)该电动机在一分钟内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2)电动机在一分钟内放出了多少热量?(3)电动机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功率是多少?分析与解: 电动机主要是通过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但电流通过机器就会产生热量, 故电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还要有一部分热能的损耗.(1)该电动机一分钟内消耗的电能即电流所做的总功.t I U W ⋅⋅=总=220伏秒安604⋅⋅=5.28⨯104(J) (2)电动机一分钟内放出的热量, 根据焦耳定律有: =⋅⋅=t R I Q 2(4安)2⋅⋅欧560秒 =4.8310⨯(J )(3)电动机将在1分钟内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有用功为 W 有=W 总-Q)(108.4)108.41028.5(434J J ⨯=⨯-⨯=则转化成机械能的功率为P 有sJ t W 60)(108.44⨯==有=800(W ) 说明: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总功即消耗的电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 另一部分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W 总>Q, 只有在纯电阻电流中,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热能,W 总=Q.那么, 当用电器是非纯电阻时,计算消耗电能产生热量只能用焦耳定律t R I Q ⋅⋅=2, 其它导出式UIt t RU Q =⋅=2都不适用.2.如图15-1中R 1=10Ω, R 2=200Ω, 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 当S 1, S 2同时断开时,R 1消耗功率为0.1W, 求当S 1, S 2同时闭合时, 电路在一分钟内放出的热量?分析与解: 当S 1, S 2同时断开时, R 1, R 3串联∵P 1=0.1W, R 1=10Ω∴1111=⋅=RPU(V)又∵1131UUURR-=∴501)16(10)(1113=-=-=UUURR(Ω)当S1, S2均闭合时, R2R3并联.1分钟电路放出热量, 根据焦耳定律的导出式, 在纯电阻电路中Q=W=tRU⋅并2其中40250100003232==+⋅=RRRRR并(Ω)则546040622=⋅=⋅==tRUWQ并(J)说明:本题属于电路变换题目, 在电路第一个状态下可利用已知求出电阻R3的阻值, 当电路状态变化后,此阻值不变.仍要注意此电路为纯电阻电路, 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热能,故tRUQW⋅==2,成立.3.若使一个可调电阻器在相同时间里产生的热量减少为原来的1/4, 那么下面采取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电阻同时减半B. 电压、电阻都减小到原来的41C. 电压不变, 电阻减半D. 电压增大一倍, 电阻减半分析与解:因可调电阻器属纯电阻原件, 故电流通过电阻器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热能, 释放出热量, 故tRUWQ⋅==2.在相同时间内, 当电压、电阻同时减半时,221)(22222QtRUttRUQRU=⋅⋅=⋅=⋅''=', 故A错;当电压不变, 电阻减半时Q t R U t R U t R U Q 222/222=⋅=⋅=⋅'=';当电压增大一倍, 电阻减半时,Q t R U t R U t R U Q 882/)2(2222=⋅=⋅=⋅''=',故C 、D 都不符合题意;只有当电压, 电阻减小到原来的1/4时, 4414/)4/(2222Qt R U t R U t R U Q =⋅⋅=⋅=⋅''=',故B 正确. 说明:此题还是要先判断是否为纯电阻电路, 选择好应用的公式, 最后利用数学手段,判断当电压和电阻发生变化后,电热如何变化.4.两个电炉额定电压是220伏, 各自正常工作,甲炉的电阻为48Ω, 乙炉电阻为80欧,通电时间相同,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A. 甲炉电阻小, 产生的热量多B. 乙炉的电阻大, 产生热量多C. 甲, 乙两炉的电压相等, 产生的热量相等D. 由于甲电阻小于乙电阻, 甲电流大于乙的电流,所以产生的热量多少,无法比较确定.分析与解: 由于此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故Q=W=t RU t R I ⋅=⋅⋅22.,由于两电阻丝正常工作时,电压相同,根据Q=W=t RU ⋅2, R 甲<R 乙, 则Q 甲>Q 乙, 故A 正确. 说明:此题解决关键在于选择电热公式是Q=t R I ⋅⋅2还是Q=t RU ⋅2.这取决于电路中电压相同, 还是电流相同.本题中两电炉丝的额定电压是相同的,故选择Q=t RU ⋅2公式, 由于R 甲>R 乙, 相同时间内电热甲大于乙.二.网上能力训练题(一)能力训练部分[A]基础性训练题: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跟_______成正比跟______________成正比.2.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____效应制成的加热设备,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3:4, 如果把它们串联在某电路里,在相同时间内,它们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_; 若它们并联在电路中, 在相同时间内, 它们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3.电阻R=2Ω, 若加在R两端的电压U=8伏, 通电时间t=20秒,则电流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4.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伏, 当导体通过8 库仑的电量时,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5.一度电可供一盏“220V40W”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小时, 若它正常工作5小时,所消耗的电能___________焦耳.6.两根导线的电阻分别是10欧和5欧, 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一个电源上,在相等时间里,电流通过两根导线产生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___.7.一根电阻丝通过1分钟产生的热量为3104.2⨯焦, 测得电流为2安, 这根电阻丝的阻值为___________.8.电阻R1R2并联在电源上, 两电阻电功率之比为P1:P2=3:1, 若使R1R2串联在同一电源上,两电阻电功率之比''21:PP=____________此时,两电阻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这之比Q1:Q2_____________.9.一电阻丝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 每分钟产生热量为Q, 若使该电阻丝每分钟产生热量为Q/2, 则应接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___.10. 若将通过某一电阻上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3倍, 则在单位时时间内( )A. 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3倍B. 电流产生的热量增大到原来的6倍C. 电流产生的热量增大到原来的3倍D. 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9倍11.R1R2阻值的比是1:2, 先后把它们串联, 并联在同一电源上, 在相等时间里电流两次在R1上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A. 1:3B. 1:9C. 1:2D. 1:412.一段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为2安时, 产生的热量为Q, 若通电时间不变,使通电导体的电流强度变为4安时, 则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则为:A. Q/4B. Q/2C. 2QD. 4Q13.将标有“220V40W”和“220V60W”两灯串联起来接在220伏电路中,则两盏灯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之比( )A. 2:1B. 2:3C. 3:2D. 1:214.R1R2并联,R1阻值为R2的1/3, 电路的总电阻为24欧, 干路上的电流强度为2安, 求:通过R1的电流强度和10分钟内R2放出的热量.15.如图15-2所示电路中, 已知R1=30欧, R2=20欧, 当开关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4安, 若开关S断开后电源电压不变, 求:5分钟内电流通过R2所放出的热量.[B]提高性训练题:16.标有“220V1000W”的电炉接在220伏的电路中, 每分钟产生_______焦耳的热量, 半小时耗电__________度.17.一条电阻丝先后接在两个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I1=3I2, 当两种情况放出热量相同时, 两次通电时间之比t1:t2______________18.将两电阻之比为2:3的电热器串联后,接在电路中, 相同时间里放出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 如改接成并联后接在电路中, 相同时间里放出的热量之比_______________.19.电热器A标有“220V500W”, 电热器B标有“2201.25KW”各自在实际电压下工作,若通过两电热器电流强度之比I A:I B=5:1, 要使它们产生相同的热量所需时间之比为( )A. 1:10B. 10:1C. 1:20D. 20:120.把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接入电路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把两根电阻丝串联, 长的电阻丝两端电压大,放出热量多B. 把两根电阻丝并联时,通过长的电阻丝电流强度大,放出热量多C. 把两根电阻丝并联时,短电阻丝两端电压小,放出热量相同.D. 把两根电阻丝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大小相同, 放出热量相同21.甲灯标有“110V60W”乙灯“110V40W”, 若将它们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则甲灯,乙灯各自在10分内实际消耗的电能?22.如图15-3中电压表示数为6伏,电阻R的阻值为5 ,电流每分钟在R上产生的热量是12焦, 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4W, 若灯丝电阻不变,求灯的额定电压.[C]研究性习题:23.一只标有“220V,110V·40W”电烙铁,其尾部的接线端及和电对应的电热丝连接如图15-4所示,其中B为电热丝AC中点抽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AC端与220V的电源相连,电烙铁单位时间内放出40J热量.B. 将AB端与110V电源相连电烙铁单位时间内放出40J热量.C. 将AC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接线端, 再将AB端与110V电源相等,电烙铁单位时间内放出40J热量.(二)能力训练题答案1.电流的平方,电阻, 通电时间.2.热, 电阻率大, 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发热体. 3:4, 4:3. 点拨:R 1R 2串联时, I 1=I 2, 根据t R I Q ⋅⋅=2,则Q 1:Q 2=R 1:R 2=3:4; R 1R 2并联时,U 1=U 2, 根据t RU W Q ⋅==2, 则Q 1:Q 2=R 2:R 1=4:3. 3. 640J点拨: t R U W Q ⋅==2=64020282=⋅(J) 4. 48J点拨: 电流通过导体放出热量4886=⋅=⋅=⋅==c V q U t UI W Q (J) 5. 25, 7.2510⨯ 点拨: 根据t P W ⋅=, 千瓦时千瓦04.01⋅==P W t =25小时 )(102.72.0504.05J KWh h KW t P W ⨯==⋅=⋅='.6. 2:17. 10点拨: 10602104.2232=⋅⨯=⋅=t I Q R 欧 8. 1:3, 1:3点拨: R 1R 2并联时,1312212212===R R P P R U R U , 若R 1R 2串联时,3121221221==⋅⋅=''R R R I R I P P ; t R I t R I Q Q ⋅⋅⋅⋅=221221=3121=R R 说明: 由此题我们可以看到:在串联电路中21212121R R Q Q W W P P ===,即电功, 电功率, 电热与电阻均成正比, 而在并联电路中212121Q Q W W P P ===12R R , 即电功率, 电功, 电热与电阻均成反比.9.U 22. 点拨: 根据t RU W Q ⋅==2得t R Q U ⋅=,当2Q Q ='时, 22/U t R Q U =⋅='10. D点拨: 根据t R I Q ⋅⋅=2, 当I I 3='时, Q t R I Q 992=⋅⋅=', 电流产生热量是原来的9倍.11. B点拨: R 1R 2串联时, Q 1=I 12t R ⋅⋅1t R R R U⋅⋅+=1221)(;当R 1R 2并联时, t R U W Q ⋅=='121,则91)211()11()(2222111)(1112122212=+=+=+=⋅⋅⋅='+R R R U R R U R R R tt R Q Q12. D 点拨:当I=2A 时, Q=t R I ⋅⋅2; 当A I I 42=='时, Q t R I t R I Q 4422=⋅⋅=⋅⋅'=' 13. C点拨: 由铭牌知)(12104022021211Ω===P U R , )(324206022022222Ω===P U R ,串联接在220伏电路中, 相等时间的电能之比23121032420221221==⋅⋅⋅⋅=t R I t R I W W .14.点拨:R 1R 2并联 , 因R并24422323212122==+⋅=+⋅=R R R R R R R R R (Ω), R 2=96(Ω), 则32321==RR (Ω), 又因I=2安,则5.1232969621212121=⋅+=⋅+=⇒+=I R R R I R R R I I 安 10分钟内R 2放出热量t R I I t R I Q ⋅⋅-=⋅⋅=2212222)(1440060096)5.12(2=⋅⋅-=(J)15.当开关S 闭合时, R 2被短接, 电源电压 304.01⨯=⋅=R I U =12伏; 当开关S 断开时, R 1R 2串联, 24.020301221=+=+=R R U I 安, 5分钟内电流通过R 2所放出的热量3002024.02222⋅⋅=⋅⋅=t R I Q =345.6(J)16. 4106⨯, 0.5点拨: “220V1000W ”电炉接在220伏电路中正常工作, 故4106601000⨯=⋅=⋅==s W t P W Q (J), 5.05.01=⋅='⋅'='='h KW t P W Q 度.17. 9:1点拨: 因t R I Q ⋅⋅=2, 则RI Qt ⋅=2,故19)(2122122221211===⋅⋅I I t t R I Q R I Q 18. 2:3, 3:2点拨: 3221=R R , R 1R 2串联3221221221==⋅⋅⋅⋅=R R t R I t R I Q Q , R 1R 2并联时, 2312212212===⋅⋅R R Q QtR U t R U . 19. A点拨: ∵t R I Q ⋅⋅=2 ∴RI Qt ⋅=2∴12221212222121212122122121)()()()(额额额额额额额额P P U U I IP U P U I I R R I I Q Q t t ⋅⋅=⋅=⋅⋅= 101)5001250()51(2=⋅=20.A点拨: 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的电阻丝, 长的电阻大, 串联时两端电压大, 又根据t R I Q ⋅⋅=2, 串联时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 则放出的热量也多, 故A 正确,D 错. 把两根电阻丝并联, 长的电阻通过电流小, 又根据t RU W Q ⋅==2,并联时两电阻两端电压相等, 通电时间也相等, 长的电阻丝电阻大, 放出热量小, 故B 错. 两根电阻丝并联时, 短电阻丝电阻小, 通过电流大, 两端电压相等. 又因t RU Q ⋅=2, 故短电阻丝放出热量多, 故C 错.21. 由甲, 乙两灯铭牌知)(36056011022Ω===甲甲甲P U R ==乙乙乙R U R 2)(5.302401102Ω=甲, 乙串联, )(5524)5.3023605(220安欧伏乙甲=+=+=R R U I 甲灯10分钟内实际消耗电能t R I W ⋅⋅=甲甲2=230406003605)5524(2=⋅⋅(J) 乙灯10分钟内实际消耗电能==t R I W 乙乙2345606002605)5524(2=⋅⋅(J)22. R 与灯L 串联, 电源电压为6伏, R=5Ω 又∵R 上热量J t R I Q 122=⋅⋅= ∴)(2.060512A tR QI =⋅=⋅=, )(2552.06Ω=-=-=R I U R L ∵W P L 4=额∴伏额额10=⋅=L L R P U23. A, C点拨: 由电烙铁的铭牌 “220V 110V 40W ”知, 当电烙铁分别接在220V 与110V 电源电压下时, 均正常工作,额定功率为40W. 要使其正常工作,∵W P P U U 40,22121===额额额额 ∴222121R U R U 额额=,则R 1=4R 2又∵R AB 与R AC 并联后总电阻是R AC 的41 故将AC 端与220伏电源相连时, 正常工作, 单位时间内放出40J 热量. 将AC 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接线端, 再将AB 端与110V 电源相连,电烙铁仍正常工作, 单位时间内放出40J 热量.。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5b3ac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6.png)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U2t、R=W=Pt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I2Rt。
Q1:Q2:Q3:…:Qn=R1:R2:R3:…:Rn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U2t、R;Q1:Q2=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Q=Q1+Q2+…Qn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U2t、R=Pt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记忆初中物理知识点,努力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
同类热门:初中物理知识点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初中物理知识点之电磁铁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首页>初中>初三>物理>物理知识点(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U2t、R=W=Pt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I2Rt。
Q1:Q2:Q3:…:Qn=R1:R2:R3:…:Rn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U2t、R;Q1:Q2=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Q=Q1+Q2+…Qn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U2t、R=Pt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记忆初中物理知识点,努力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
同类热门:初中物理知识点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初中物理知识点之电磁铁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首页>初中>初三>物理>物理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焦耳定律
第1课时焦耳定律
备课笔记
电电流的热效应
焦耳定律Q=I2Rt
1.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
(1)猜想:(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发言)
生1:可能与电压有关,因为电压越大,电炉中产生的热越多;
生2:可能与电阻有关,因为电炉丝发热,而跟电炉丝相连的铜导线却不太热;
生3:可能跟电流有关,因为常听说,电流大容易引发火灾.
教师总结: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之间是有联系的,明确了两个量就可以再确定另外一个量,故我们研究电流、电阻与导体产生热量的关系就可以了.
备课笔记
课外拓展:
任何用电器,只要有电阻存在,电流通过时都会有热效应产生;如果电阻为零(如超导体),则没有电流的热效应产生;如果电阻很小,发热就不明显.
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用一个电阻来做,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电阻的电流,观察烧得出什么结论?
在电阻、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
备课笔记
小组问题探讨:
1.如何控制电流一定时电阻的变化?
2.如何控制电阻一定时电流的变化?
3.如何比较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
纯电阻电路中利用Q =
2
U
t
R
求电热
备课笔记
知识拓展:
两类用电器.
(1)纯电阻用电器:电
流通过导体时将电能全
部转化为热能的用电器,
如电饭煲、电炉等单纯用
来加热的用电器.
(2)非纯电阻用电器:
电流通过导体时只有部
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用
电器,如电风扇、电视机
等用电器在工作时,除部
分电能转化为热能外,大
部分电能会转化成其他
形式的能.
)图甲中有定值电阻R1(置于电热毯外部),电热丝
、S2应处于什么状态?并写出低温挡时电热毯发热电功率的表
)图乙中有两根电热丝R2、R3,请说明要使电热毯处于高温挡,开关
应处于什么状态?并写出高温挡时电热毯发热电功率的表达式
)请指出你认为其中较好的电路,并说明理由.
所谓“挡位”问题,通常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电路电阻,
从而改变用电器的电功率,所以常用公式P=
2
U
R
来判定,R
越大,是高挡位. 闭合,S2断开;
低温挡时电热毯的发热功率:
2
22
22
12
U R
P I R
R R
==
+
()
.
均闭合;
高温挡时电热毯的发热电功率:
2
23
23
U R R
P
R R
+
=
()
.
)较好的电路是乙,因为在甲电路中,R1置于电热毯外部,低温挡时
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正确选用公式.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一般选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一般选用公式P=
备课笔记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
课外拓展:
电动机做的机械功W=UIt-I2Rt,机械功率P=UI-I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