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解读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口岸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口岸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963a5c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7.png)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口岸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6.16•【字号】津政办函〔2017〕53号•【施行日期】2017.06.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发展规划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口岸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有关委、局,有关单位:市口岸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6月16日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方案市口岸办为贯彻落实海关总署印发的《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实现中央对天津定位,结合《天津市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一基地三区”建设任务,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一)扩大口岸运行规模。
到2020年,天津海港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预期达到3.6亿吨,外贸集装箱吞吐量预期达到900万标准箱,国际邮轮进出境人员预期达到80万人次,空港进出境旅客吞吐量预期达到370万人次,空港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预期达到23万吨。
(二)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平均大通关效率在全国沿海口岸达到领先水平。
完善口岸工作机制,创新口岸监管服务模式,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优化口岸物流与通关流程。
建立健全进出口货物口岸放行时间评价体系、口岸运行监测体系、口岸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公布天津口岸平均通关效率。
(三)推进口岸扩大开放。
实现天津港口岸全线对外开放。
大港港区、高沙岭港区、北塘港区(中心渔港)等港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开放一批新建码头(泊位)口岸,形成商业港、工业港、邮轮母港、休闲娱乐港、渔港等产业齐备的天津港口岸全面对外开放大格局。
(四)增强口岸服务辐射功能。
“十三五”沿海港口发展趋势
![“十三五”沿海港口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d345e2008a1284ac95043cf.png)
2014年
中国
91亿吨
美国 24亿吨
日本 28亿吨
欧盟 34亿吨
一、发展基础
3. 服务功能逐步拓展
现代港航服务
• 现代物流 • 航运服务 • 交易市场 • 国际贸易
临港产业
• 石化 • 冶金 • 装备制造 • 粮油加工
邮轮运输
• 上海 • 天津 • 三亚 • 厦门
•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航运、港口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 营,构建战略支点和国际化服务网络,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跨国经营的品牌海运企业、港口运营商、物流经营商
23
三、发展重点
强化绿色平安
• 在规划、设计、施工、生产等全领域实施绿色、安全标准 •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审慎开发新港区 • 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分阶段有序推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港口业
保障性
• 设施水平 • 服务效率 • 服务品质
经济性
• 物流效率 • 枢纽效率 • 服务选择
引领性
• 一流强港 • 航运中心 • 自贸区 • 走出去
安全性
• 安全应急 • 安全保障 • 危化品监
管
可持续
• 资源利用 • 低碳排放 • 污染治理 • 生态保护
15
二、形势要求
五”相比,吞吐量 净增量、年均增速
“双下降”
16
二、发展要求
重点货类
集装箱吞吐量可保持长期的
平稳较快增长,预计2020 年2.4亿TEU
集装箱
“十三五”期钢铁产能进入 “弧顶区”,外贸进口铁矿
石高位低速增长,预计 2020年11.5亿吨
铁矿石
“十三五”水运建设助力全面小康
![“十三五”水运建设助力全面小康](https://img.taocdn.com/s3/m/0df18306f90f76c660371a1c.png)
“十三五”水运建设助力全面小康作者:张涛陈珺张弛汪思婷来源:《中国水运》2020年第12期水路运输作为最具经济性的绿色运输方式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精心编制内河航道网规划,着力推进长江等内河航运建设,大力推行船型标准化,“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十三五”水运继续迎来黄金发展期风好正扬帆。
“十三五”期间,我国水运事业继续迎来黄金发展期,内河航道建设及内河航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高层高度重视水运发展2016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内河水运事业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水运发展作出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武汉、南京先后3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为新时期长江的保护和治理指明了方向。
2016年1月,习近平来到重庆果园港码头前沿平台,视察长江航运和港口装卸作业,并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
2018年4月,习近平在湖北荆州港码头登上轮船,顺江而下,察看长江沿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听取长江航运和航道治理、河势控制和护岸工程、非法码头整治等情况汇报,随后在武汉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南通、扬州,考察长江岸线生态、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等,并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再次强调长江经济带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要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实地调研和座谈中,习近平多次谈及发挥水运优势,“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各种类型的交通运输方式,要注意加强衔接协调,提高整体效率”,“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
“十三五”期间,遵循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等重大任务取得新实效,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加快推进,下游航道整治浚深,中上游瓶颈有效缓解,支流通航条件改善……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逐步形成。
港口码头设施的多式联运与集疏运体系建设
![港口码头设施的多式联运与集疏运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f84ec1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0.png)
港口码头设施的多式联运与集疏运体系建设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港口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作为货物进出口的重要枢纽,港口的设施和运输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其中,多式联运与集疏运体系的建设是港口码头设施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就多式联运与集疏运体系的概念、优势以及建设的路径和挑战进行探讨。
多式联运是指在不同的运输模式之间进行有序、高效的货物转运与连接。
它弥补了各种运输模式的不足,综合运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运输的连续性。
多式联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降低运输成本。
各种运输模式的优势可以相互补充,通过选择最经济、最高效的运输方式进行联合运输,可以降低整体运输成本。
例如,长距离的货物运输可以选择铁路或水路,而短途配送可以选择公路运输,以确保各个环节的效率和经济性。
第二,提高运输效率。
多式联运可以使货物在不同的运输模式之间进行快速转换与连接,避免货物在中途进行频繁的装卸和转运,加快货物的运输速度。
同时,运输信息的集成管理也能够提高货物的跟踪与管理效率,确保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可视化和可控性。
第三,实现资源共享和环境保护。
多式联运可以实现不同运输模式之间的资源共享,减少资源的浪费。
通过优化运输路径和运力配置,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可以选择水路运输,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环境。
为了建立完善的多式联运与集疏运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第一,加强港口码头设施建设。
港口码头设施是多式联运与集疏运体系建设的基础,需要提供高效、安全的货物装卸和转运设施。
包括升降机、装卸桥、堆场、仓储设施等,以满足货物不同运输模式之间的转换和连接需求。
同时,还需要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实现货物的跟踪与管理。
第二,强化运输保障能力。
多式联运与集疏运体系的建设需要强化运输保障能力,确保货物的安全、高效运输。
包括加强货物的包装与装卸操作,完善货物运输的保险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
港口集疏运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港口集疏运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265c2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c.png)
港口集疏运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港口集疏运结构是指通过港口的集疏运系统,将货物从生产地运送到目的地的过程。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增加,港口集疏运结构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是实现货物快速、高效、安全运输的重要环节。
港口集疏运结构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组织,实现货物的快速处理和转运,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它包括港口的建设和管理、物流设施的规划和运营、货物的装卸和分拣等多个环节。
在港口集疏运结构中,港口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港口作为货物交流的中心,承担着货物装卸、仓储、运输等重要功能。
通过港口的集疏运系统,货物可以快速地从海、陆、空等不同的运输方式转换,并在转运过程中实现高效的装卸和分拣。
同时,港口还提供了货物流通的信息和服务支持,为供应链的顺利运作提供保障。
港口集疏运结构的发展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发展、政策支持等。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港口集疏运结构不断发展壮大。
新兴技术的应用,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港口集疏运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港口集疏运结构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将对港口集疏运的定义和背景进行介绍,明确其重要性和作用。
然后,我们将从分类的角度分析港口集疏运结构的不同类型,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最后,我们将总结港口集疏运结构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港口集疏运结构在物流领域中的作用和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2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介绍港口集疏运结构的相关内容。
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会对港口集疏运结构进行一个概述,介绍其背景和定义,说明港口集疏运在物流和贸易方面的重要性。
接着,会介绍文章的结构,即正文和结论部分的主要内容。
最后,会阐明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港口集疏运结构的分析,探讨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9a298793b3567ec112d8a08.png)
《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文章来源:/zfxxgk/bnssj/zhghs/201703/t20170306_2172345.html)近期,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纲要》的行业五年专项规划,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三五”期水运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为“十三五”期水运行业的健康、持续、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一、《规划》编制的理念和思路《规划》首次将沿海港口、内河水运和航道养护管理的规划内容整合在一起,在实现深度融合的同时体现了沿海、内河各自发展的特点。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紧扣水运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国家发展、改革、开放对水运发展要求为导向,长远考量和五年发展相结合,对“十三五”水运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出了判断,对“十三五”水运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部署,研究范畴拓展到行业发展的各个领域,除水运建设外,也有行业管理及养护、信息、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安全应急等,兼顾全面与重点,关注国家和公共利益,关注行业竞争力,实现了由建设规划向行业发展规划的转变。
《规划》把以贯彻国家战略为代表的政治理性和以体现发展理念为代表的社会理性突出在规划视角中,总体把握了战略新导向、交通新态势、发展新理念、经济新常态对水运发展的新要求。
二、发展基础“十二五”以来,水运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专业化码头和内河航道等重点设施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推进绿色平安发展,保持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
2015年底沿海港口船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港口吞吐量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港口通过能力总体适应发展需求。
港口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现代港口服务功能得到较好拓展。
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信息化得到广泛应用,资源利用进一步集约节约,节能减排取得实效,安全应急能力建设扎实推进。
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f5ed5469dc5022aaea00f6.png)
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分析作者:陈羽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17年第5期文 / 陈羽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明确了车购税资金支持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的重点和投资标准,将重点突破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为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多式联运发展、物流业“降本增效”以及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三大战略”提供支撑和保障一、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1. 港口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国有港口企业是我国港口行业的发展主体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河海兼顾、优势互补、配套设施完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港口体系。
港口向着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发展。
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区域形成了规模庞大并相对集中的五大沿海港口群,以煤炭、矿石、油品、集装箱、粮食等货种和客运为重点,构架了水路客货运输系统。
我国沿海主要港口软硬件设施已经步入了世界一流水平,港口装卸技术和服务效率处于世界前列。
此外,我国内河主要港口面貌有了重大改观,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和淮河水系、黑龙江和松辽水系形成沿江(河)港口带。
在长江、西江干线和长三角、珠三角水网地区建成了一批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等专业化泊位,内河港口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截至2015 年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259个,其中: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5,899 个;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25,360 个。
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221 个,其中: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807个;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14 个。
全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专业化泊位1,173 个,通用散货泊位473 个,通用件杂货泊位371 个。
自港口体制改革之后,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加快,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
《“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发布
![《“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4a13e323a417866fb84a8e90.png)
《“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发布作者:张天赦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7年第04期重点突破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将重点突破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并明确了车购税资金支持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的重点和投资标准,为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多式联运发展、物流业“降本增效”以及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三大战略”提供支撑和保障。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据了解,近年来,我国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突飞猛进,沿海亿吨大港已经超过30个,但从总体发展水平看,集疏运系统相对滞后于港口发展,目前,交通运输部划定的70个重要港区中,铁路进港率仅为37%,全国52个主要港口中,仍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主要作业区没有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集疏运系统已成为整个港口运输体系中的明显短板。
《方案》以加快港口多式联运发展为导向,以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核心,着力完善布局、优化结构、强化衔接、提升服務,加快打通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补齐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短板。
“十三五”时期拟支持约2,000公里的集疏运铁路和1,300公里的集疏运公路建设,到2020年,初步形成能力充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衔接顺畅的港口集疏运系统。
《方案》明确,“十三五”期,拟安排车购税资金支持港口集疏运铁路和公路项目建设,以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有效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为实现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统筹确定建设重点发挥综合交通整体效能《方案》根据“功能为先、需求导向”的原则,考虑项目的集疏运衔接功能、公共服务属性等因素,统筹确定建设重点。
铁路方面将重点解决提供公共服务的港口铁路支线或专用线建设问题,实现铁路支线(专用线)与港口及干线铁路的顺畅衔接,2020年重要港口铁路进港率将提升到60%左右;公路方面将重点解决承担港口作业区与干线公路衔接功能的普通公路升级改造问题,力争到2020年实现重要港区100%通二级及以上路。
浅析公路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
![浅析公路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596ce3e172ded630a1cb622.png)
浅析公路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港口集疏运系统的效率,已经成为各个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
近年来,港口运输的物流量又在不断的增加,这给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港口是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要接口,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因此,为了国际贸易的扩展以及经济的发展,都需要提供一个便利畅通的港口集疏运系统。
下面就针对公路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
1 港口集疏运系统概述1.1 港口集疏运系统简介港口的集疏运系统主要是“集”和“疏”这两个环节。
“集”也就是将发货人的货物从发货人指定的地点运送到港口,堆放到码头,等待运输。
“疏”则是将收货人所需的货物从船上卸载,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其运送到收货人指定的地点。
这样就完成了货物的“集疏”。
而集疏运的方式主要包括四种:即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
港口集疏运系统主要是完成港口货物的集中与疏散。
一个港口只有具备完备的集疏运系统,才能完成货物的转运,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1.2 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对港口集疏運系统进行优化,是提高集疏运系统效率的有效手段。
优化的实质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方法,确定一条科学合理的运输路线,且保证这条路线的运输成本最低。
这里所说的运输成本是指广义的运输成本,也就是说不止包含运输的费用,还包括装载、卸载、存储货物发生的费用,以及由于时间的延误造成的费用等。
对系统进行优化时,由于各种因素不同,采取的优化方法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对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出海通道的优化,也就是找到到达目的地的最优的出海通道;第二,对路径流量的优化,也就是寻找货物出发地和货物消费地的多种路径,并根据流量进行合理的分配;第三,对网络的综合优化,这个优化问题相对比较复杂,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就是针对目前集疏运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
2 当前港口集疏运系统存在的问题2.1 港口的综合通过能力有限当前,我国的集疏运网络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集疏运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针对特殊情况,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疏运的设备与措施。
《“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发布
![《“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575a22c15022aaea988f0f02.png)
《 方 案 》以加 快 港 口 多 联 运 发 展 为 导 m , 以提 升 港 发理 念上 ,完善 顶
口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核心,着力完善布局 、优化
发施 、 运输 组织 、 息交 。 等 趔 提 J 进
构 、强化 衔 接 、提升 服 务,加快 打 通铁 路 公路 进 港 “ 最 后 二烛 : 具 体 仃 务
疏运 系统 竹 1 对 滞 后于 港 l l 发展 , 月前 ,交通运 输 部 划定 的 2 0 2 0 : 其 , 港J x - 1 ( ) ( ) , . 一 : 级^ 乏 O个甫 璎 港 区 中 .铁 路进 港 率仪 为 3 7 % ,个闻 5 2个主 要
7 J 【 1 强港f 1 疏 运 系统 建 ,发 综 迎。 休 , 雉 ,
7 迂干线 铁路 的 顺畅 衔 接 ,2 0 2 0 r - 必 1 1 铁 进 港 。 升 6 0 _ f : 公路 _ , J ‘ ¨ 1 将t ; , R} l ; I I f 1 、 _ I , 『
与 干线 公 路 衔 接 功 能 的 迎 公i I ’ } } "级 , 造 川 , , J f 『 J _ 1
,
台 印 发了 《 “ … I i五 ” 港 口集疏 运 系统 建设方 案 》 ( 简称 《 宵 港 【 ] 疏运 铁 j l ! } } 和 I 公路项 I I
,
以撬动 一
朴:
蕤》) 《 方案 》提 m ,将 重点 突 破 铁路 、公路 进 港 “ 最 后 有效拉动 卜 『 F 游 、 I 1 , 发 为 ] 绛济 J K - J J  ̄ {
一
公里” ,加 快 推 进 港 口 集疏 运 系 统 建 发 ,并 明确 r午 购
《“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发布
![《“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575a22c15022aaea988f0f02.png)
统筹确定建设重点 发挥综合交通整体效能
《 方案 》 “ 功 能 为 、 * 水 …” 『 】 , J 『 J j l j .
索, 鲜mj
项l 1 n 勺 柴疏 运 衔接 功 能 、公0 务
建 ! t 铁路 _ , J ‘ m 将 , 解 决{ 址 供 公 [ - J 支线 或 川 线 建 设
一
公单” .补 — 巷L J 疏运 基 础设 施短 板 . .“ 十■ ”时 期 攻蒋港 L 『 后 场 站 没施 箭 水 、 r、
务、 ■ 址 障措 施 『 l '摊
.
拟 支持 约 2 , 0 0 0公 里 的集 疏 运 铁 路 干 ¨1 , 3 0 0公 的 疏
,
台 印 发了 《 “ … I i五 ” 港 口集疏 运 系统 建设方 案 》 ( 简称 《 宵 港 【 ] 疏运 铁 j l ! } } 和 I 公路项 I I
,
以撬动 一
朴:
蕤》) 《 方案 》提 m ,将 重点 突 破 铁路 、公路 进 港 “ 最 后 有效拉动 卜 『 F 游 、 I 1 , 发 为 ] 绛济 J K - J J  ̄ {
一
公里” ,加 快 推 进 港 口 集疏 运 系 统 建 发 ,并 明确 r午 购
税 资 金支 持 集疏 运铁 路 、公 路建 设 的重 点 和投 资标 准 ,为 进 港【 _ 】 转掣 升级 、彩 联 运发 、物 流业 “ 降本增 效 ”
以7 乏 推 进 交通 运输 供 给 侧结 构性 改 革 、服 务 “ j人 战 略” 提供 支撑 和 保障
港【 ]中,仍仃将近三分之~ 的主要作, l l < l x 2  ̄ 柯实现二级及 涉及 铁路 、公路 、港 多个 以 公路连通 .集疏运系统 已成为枢个港 [ ] 运输体 系巾的 哩连 接 , 璎 化 运 输 服
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
![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9e6cf3aaf1ffc4fff47ac35.png)
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年月目录前言..............................................................................................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基础。
...............................................................(二)形势要求。
...............................................................(三)阶段特征。
...............................................................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一)建设海运强国。
十三五长江经济带港口多式联运建设实施方案
![十三五长江经济带港口多式联运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0b672a31126edb6f1a101e.png)
附件“十三五”长江经济带港口多式联运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加快港口多式联运发展,完善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础条件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路网规模持续扩大,结构布局不断改善,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运输能力大幅增强,初步形成了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水路、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的综合交通网络。
目前,长江经济带拥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布局有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南京港、武汉港、重庆港等枢纽港口,苏州港、温州港、芜湖港、九江港、岳阳港、泸州港等重点港口,以及嘉兴内河港、无锡港、铜陵港、南昌港、长沙港、宜昌港、万州港、水富港等一般港口。
2015年长江经济带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8.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778万标箱,分别占全国的37.9%和36.8%。
港口集疏运方式以公路为主,以铁路、水路为辅,以港口为枢纽的集装箱铁水联运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
铁水、公水联运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组织不衔接、信息共享不通畅、通关服务不配套,多式联运发展滞后,集装箱铁水联运比重不足2%。
加快长江经济带港口多式联运发展,对完善沿江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长江航运中心和枢纽港口为重点,强化集疏运服务功能,提升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提高多式联运服务质量,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为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结合长江经济带港口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和阶段性特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区分层次规划港口多式联运系统,区分重点推进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
港口集疏运结构调整示范方案(二)
![港口集疏运结构调整示范方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9d13533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3.png)
港口集疏运结构调整示范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面对能源紧张、环保要求提高等问题,传统港口的集疏运结构已难以适应新的挑战。
因此,进行港口集疏运结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此方案旨在通过优化港口集疏运结构,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全球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对现有集疏运结构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二是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革方案;三是实施改革方案并进行监测与评估。
具体而言,我们将首先对港口的吞吐量、运输方式、运输成本、能源消耗、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如优化运输路径、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装卸效率等。
最后,我们将实施改革方案,并对改革效果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
三、实施计划步骤1. 港口现状评估:通过收集港口相关数据,对其集疏运结构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
2. 问题分析:针对评估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
3. 制定改革方案: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包括改革目标、措施、时间表等。
4. 方案审批:将改革方案提交相关部门审批,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实施改革:在审批通过后,开始实施改革方案。
同时,建立监测机制,对改革过程进行全面跟踪和评估。
6.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估,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完善。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类港口,特别是大型综合性港口和主要贸易港口。
这些港口的集疏运压力较大,运输方式相对单一,具有较大的改革空间。
同时,这些港口的改革成功经验可以为国家其他港口集疏运结构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创新要点1. 综合评估:本方案将全面评估港口的吞吐量、运输方式、运输成本、能源消耗、环境影响等方面,为制定针对性改革措施提供依据。
2. 优化运输路径:通过对港口的运输路径进行优化设计,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3. 推广清洁能源: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在港口集疏运中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5bb7581783e0912a3162a72.png)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2月2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交通运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闻发布会。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会上介绍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编制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
《规划》是国家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22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下面就来看看WTT范文网wtt分享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吧。
2月27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三五期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达15亿元其中安排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0.5万亿。
到十三五末我国沿海万吨级以上港口泊位将新增300余个。
2021年安排水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由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于日前印发。
李小鹏透露《规划》首次将拓展交通运输新领域和新业态作为重要任务提出要积极引导交通运输新消费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新经济促进交通与物流等产业联动发展。
他介绍《规划》对深入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关键是要坚持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以网络化布局为基础要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发挥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
以一体化服务为根本要求强化通道与枢纽、设施与设备的功能衔接提升运输服务的连续性和无缝化水平。
以智能化管理为手段就是要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载工具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运营智能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以绿色化发展为方向就是要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强化管理推动节能减排、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他表示落实《规划》要以深化改革为保障加快形成有利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组织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要达到15万亿人民币其中水运0.5万亿。
2021年水运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
统计显示2021年交通运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66亿元同比增长3. 8%;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内河航道12.71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1.41万公里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8417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221个。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e82432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3.png)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4.21•【字号】浙政办发〔2016〕42号•【施行日期】2016.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4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4月21日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海洋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沿海港口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我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核心载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特编制《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
本规划是我省“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
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宁波舟山港、嘉兴港、温州港、台州港,以及体现与海洋港口联动发展的内河(陆)港。
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基期为2015年。
一、总体要求(一)发展条件。
海洋港口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正在推进规划建设,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基础扎实。
一是沿海港口吞吐能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省沿海港口新建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60个,总量达219个;新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2 4亿吨,总吞吐能力达10亿吨,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710万标箱,集装箱总吞吐能力达1800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吞吐能力达7 8亿吨(集装箱1600万标箱)。
二是沿海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
2015年,全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57万标箱,“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6 9%、10%。
关于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建议
![关于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a0772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f.png)
关于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港口作为物流枢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已成为我国港口发展的战略目标。
港口集疏运通道是指与港口紧密相连的海上、陆上、空中、信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联运系统。
通过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可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加快货物流转速度,进而提升港口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从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的现状分析、问题挖掘,以及建设优化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我国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港口在全球物流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贸易大国来说,港口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各大港口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运输压力。
为了提高我国港口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必须对港口集疏运通道进行优化建设,实现集装箱、散货、液体货物等多元化货物的快速、高效输送。
首先,我国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的现状需要充分了解。
目前,我国各大港口之间的联运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海运、水运、陆运、铁路运输等多种模式。
但是,这些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性不足,信息共享不畅,导致整个港口物流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碎片化和低效率。
港口之间的互补性和协同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实现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
其次,我国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挖掘。
在当前的港口物流体系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港口内部设施设备不够先进、信息化水平不高、配套服务不完善等。
此外,港口之间的衔接和对接也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实现多式联运的顺畅开展。
另外,港口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加强,比如道路、桥梁、收费站等设施,以保障货物运输的畅通无阻。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
首先,应加强港口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江苏省港口集疏运体系现状及规划思路
![江苏省港口集疏运体系现状及规划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19791e6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e.png)
水色准發第43卷第4期2021年4月江苏肖》苣口葉毓运低系现状尺规划患路魏海磊,汪振华,林宇倩(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4)【摘要】为充分发挥江苏省沿海港口资源优势,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规划,分析江苏省港口集疏运布局现状并进行综合评价,总结江苏省港口集疏运布局指导思想,提出能力充分、绿色集约、模式先进、服务高效的发展目标,并从定位主导、需求引领、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等角度提出布局原则。
【关键词】江苏省;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目标;规划原则港口集疏运是港口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发挥综合服务功能的关键环节,也是拓展港口服务范围、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o江苏省通江达海、水网密布,是全国重要的港口大省。
虽然江苏省港口集疏运体系规划建设已经成效显著,但是对照国家战略新要求、港口发展新趋势等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1)缺少省级层面的港口集疏运体系构建的思路、方向、原则等,全省集疏运体系规划建设的统筹工作有待加强;(2)腹地通达深度不足,重点港口服务支撑国家战略的集疏运通道能力有待提升;(3)部分港区集疏运设施还不能满足港口集疏运需求,港区集疏运设施内外衔接方案需要进一步明确。
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港口的集疏运体系规划进行系统研究,明确港口集疏运体系构建的思路、目标和原则,作为指导港口集疏运设施建设的依据。
1江苏豈能口集證运伽岳换状(1)内河疏港航道、疏港铁路占比偏小,集疏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优化。
统计资料显示:江苏省目前沿江地区港口集疏运以水水中转为主,公路、铁路集疏运运量占比较少;沿海地区港口集疏运以公路为主,内河航道、铁路集疏运运量占比较少。
从集疏运体系结构看,目前在江苏省港口集疏运体系中,内河疏港航道、疏港铁路占比偏少,与国外先进港口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未来还需要结合各港区发展需求和区位条件,重点建设港区的多式联运,优化其集疏运体系。
(2)省内货物运输以本省港口为主,外贸集装箱运输以省外港口为主。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支持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支持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119dc9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a.png)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支持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7.01.16•【文号】交办规划函〔2017〕57号•【施行日期】2017.01.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支持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交办规划函〔2017〕57号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局):为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规划建设,交通运输部拟利用车辆购置税资金对《“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交规划发〔2017〕7号)中的铁路建设项目给予投资补助支持。
为做好投资补助项目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补助资金使用效益,依据《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4〕654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补助标准及责任追究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建〔2016〕879号)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做好投资补助项目申报工作申请投资补助的项目单位应当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或项目申请报告经有关机关审批、核准或备案后,并在项目合法开工后,向项目申报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或省级及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交资金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应当包括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申请投资补助资金的主要理由及资金投向、承诺落实除中央补助外的其余建设资金,并承诺“十三五”内建设该项目。
国务院已经审批、核准的投资项目,单独报送资金申请报告的,其资金申请报告的内容可以适当简化,重点说明申请投资补助的主要理由。
资金申请报告应附具以下证明材料:(一)实行审批管理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实行核准管理的投资项目核准批复文件,实行备案管理的投资项目备案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解读
交通运输部
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了车购税资金支持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的重点和投资标准,将重点突破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为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多式联运发展、物流业“降本增效”以及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三大战略”提供支撑和保障。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近年来,我国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突飞猛进,沿海亿吨级大港已经超过30个,但从总体发展水平看,集疏运系统相对滞后于港口发展。
目前,交通运输部划定的70个重要港区中,铁路进港率仅为37%,全国52个主要港口中,仍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主要作业区没有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集疏运系统已成为整个港口运输体系中的明显短板。
《方案》以加快港口多式联运发展为导向,以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核心,着力完善布局、优化结构、强化衔接、提升服务,加快打通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补齐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短板。
“十三五”期,拟支持约2000公里的集疏运铁路和1300公里的集疏运公路建设,到2020年,初步形成能力充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衔接顺畅的港口集疏运系统。
《方案》明确,“十三五”期,拟安排车购税资金支持港口集疏运铁路和公路项目建设,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有效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为实现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统筹确定建设重点发挥综合交通整体效能
《方案》根据“功能为先、需求导向”的原则,结合项目的集疏运衔接功能、公共服务属性等因素,统筹确定建设重点。
铁路方面将重点解决提供公共服务的港口铁路支线或专用线建设问题,实现铁路支线(专用线)与港口及干线铁路的顺畅衔接,2020年重要港口铁
路进港率将提升到60%左右;公路方面将重点解决承担港口作业区与干线公路衔接功能的普通公路升级改造问题,力争到2020年实现重要港区100%通二级及以上公路。
加强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发挥综合交通整体效能,涉及铁路、公路、港口多个部门,既要加强基础设施的物理连接,又要强化运输服务的协同联动,《方案》进一步突出了构建综合高效协同的港口多式联运系统。
一是在建设理念上,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强化部门协调,统筹推进基础设施、运输组织、信息交互等交通运输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二是在具体任务上,提出促进疏港干支系统协调发展、改善港口后方场站设施装备水平、加强标准衔接等方面的任务。
三是在保障措施中,提出加强前期工作、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运输组织、加强信息对接等要求。
(本文由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