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分析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实践

合集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与实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与实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与实施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进行研究和实施。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围绕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即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实践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物理学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点和心理特点,采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实现个体化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力、能量、电、磁等;(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物理实验,并正确记录、处理实验数据;(4)培养科学思维,能运用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对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和探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环境与科技发展,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价值;(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信、合作、责任感等,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导向下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以“加速度”教学设计为例

核心素养导向下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以“加速度”教学设计为例
50
现线性变化,而速度与位移的变化是一条曲线。人们在描
述一种运动时,总是追求简单的自然美,用速度变化量与
时间之比来描述加速度,简单而且直观。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知道,人们对于一个问
题的认识都是逐步深化的,科学思维指导我们,对于一个
问题的探索,总是努力地把它转化为简单化、小型化的问
题慢慢分解研究,以此降低分析的难度,这种思维方法的
第17卷总第98期
中学理科园地
教学探讨
核心素养导向下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
—— 以“加速度”教学设计为例
尤溪第一中学王述良
摘要:物理学核心素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 任务驱动式教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引导学 生主动学习和探索,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任务驱动;教学实践
图8乙
通过游戏的形式呈现问题,增加上课的趣味性,活跃 课堂,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同时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
例3、篮球以10 m/s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后,以8 m/s的 速度反向弹回。若篮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为0.1 s,求篮球 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
总之,通过把教学问题情境化、知识问题任务化,以 任务驱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学 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生活<1沁 飞机的速度可达1000 km/h 汽车的速度可达200 km/h 摩托车的速度可达100 km/h
种交通工具在跑道上的起步视
频,结果,在400 m的跑道上比赛,摩托车却最先通过终 点,飞机反而是最慢的。通过前后两个问题的对比,让学
生的心里产生强烈的思维碰撞,形成疑惑,该如何描述这
两种运动的差异呢?而引入课题。
(2) 对于速度变化快慢该如何比较?分别设置三个问 题:①速度变化量相同,时间不同;②时间相同,速度变化 量不同;③速度变化量与时间都不相同。通过三个逐步深 入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再借助已学过的求速度的方法, 类比对于速度变化快慢可以如何进行描述,而得出加速 度的公式。在对该公式理解上,再借助学生已学过的功率 这个概念加以认识。

物理实践教学设计方案(3篇)

物理实践教学设计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物理实践教学的质量,本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了解物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内容1. 基础物理实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物理实验。

2. 综合物理实验:电路分析、传感器技术、微机接口技术等综合性实验。

3. 创新实验: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创新实验。

四、教学方法1. 实验室教学法: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物理实验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3. 讨论教学法: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项目教学法:将实验内容划分为若干项目,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实验准备阶段: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

2. 实验操作阶段: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数据分析阶段:学生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总结评价阶段:教师总结实验内容,评价学生实验表现,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等。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3. 成长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成长,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初中物理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的运用

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初中物理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的运用

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初中物理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的运用摘要: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所需的知识以问题和任务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既可以提高物理教学的兴趣,又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们解决一些困难,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学习物理的目的。

本文针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有关策略进行论述,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任务驱动;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可以实现一元多能的目标,并要注意连贯性,根据实际和理论需要,进行多元化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可以实现素质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物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适当的策略,将任务驱动教学在物理课堂上进行运用,建立高效的课堂。

一、“任务驱动”内涵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任务可以是提出研究问题,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设计表格;也可以是提出物理研究问题时,做一个小制作,创建一个与物理相关的网站等等。

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具体的任务。

然而,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应该隐藏在任务中,学生可以对所提出的任务展开分析、讨论,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自主建构和技能的获得。

二、“任务驱动”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1.教学目标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侧重于对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与班级的实际认知情况相联系,科学、合理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对物理知识进行掌握和巩固,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现实问题【1】。

从目前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来看,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务驱动的教学资源需要既可以展示知识,又可以表达出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和元素。

“任务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任务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理 教 师 }0 94第 5 20 . 1页

4 有 洛 伦 兹 力 作 用 下 的 直 线 运 动
[ ]张 仲 秋 . 谈 动 量 定 理 的 特 点 和 应 用. 物 理 教 学 探 2 例 《
讨 》20 . . 0 9 1第 4 7页
例 4 质 量为 、 电量 为 q的带 正电 的小 球 ,
关 键 词 : 务 分 析 ; 学设 计 ; 能 目标 ; 点 目标 任 教 使 终
中 图分 类 号 : 6 3 7 G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6 4 (0 9 l ( ) 02 — 2 10 18 2 0 ) 1S 一 0 5
“ 务 分 析 ”是 一 项 教 学 设 计 技 术 , 指 在 任 是 教学 活动前预 先对 教学 目标 中所 规定 的 、 要学 需 生习得 的能力 或 倾 向的 构 成 成 分及 其 层 次 关 系 进 行分 析 , 学习顺 序 的安排 和 教学条 件 的创 设 为 提供 心理 学依 据 。 1 “ 务分析 ”的基本 步 骤 任
1 2 分 析 使 能 目标 。
我们 在平 时 物理 教 学 设 计 中所 陈 述 目标 是 学 生 学 习结 束 时应 该 达 到 的 目标 , 称 为“ 被 终点
我们 从知 识分类 学 习论 的观 点看 , 慧技 能 智
从“ 辨别 ”到“ 高级 规则 ”之 间有着 严格 的 层次 关
平初速度 V , o 经过 一段 时
距h 小下的 试 此 程 球 落 ・ 离过 求

・ 8・ ・
6g

分析与解答 小球
下 时 重 、 。 ’8。 。 落 受到 力 杆
的弹力 F、 N 洛伦兹力 . .8.B. .

任务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任务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学生在高中教学 的过程 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极强 的学科 , 它 结合 , 一起 发挥效果 , 我们常见的是与讨论法 、 提 问法等相结合 。 不仅需要大量 的课 外实验 , 还需要严谨 的理念知识 的支撑 , 因此教 学生 的任务就是老师一个个引导出来 的, 不 能直接把 问题提 出 师在高 中物 理教学的过程中 , 就要 根据物理学科 的基本 特性 , 来 对 来 , 把任务交给大家 , 老师需要创设情境 , 老 师需要 引导学 生一 步一 其教学方法进行选择 。其 中任务教学法作 为一种先进 的教学方法 , 步地去思考去完成 。这样学生渐渐 就会 自己去发现 问题去思考 问 将其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 中, 不仅可 以有效 的增强物理教学的 题 。 灵 活性 , 还大 幅度 的提 高了高中物理教学 的质量 , 使其在 高中物理 当然不是每一个 任务教学法都是 这样的一个 模式 ,可 以是 很 教学的过程中 , 发挥出重要 的作用 , 有利于学生物理 知识 的传授。 下 多 , 也不是每一个 任务都是课堂上老师引 导完 成 , 老 师可 以提 出问 面我们就对任务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 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介绍。 题 安排学生课下思考 , 例如 : 这堂物理课 同学们学会 了什么?同学们 1任务教学法的概念 认 为理想 的物理课堂该是怎样 的? 所谓的任务教学法就是 当前学生课 堂教学方 法中的一种 , 它主 4任务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要是通过教师在教学前的预先设计 , 根据教学 目标和教学进度的相 4 . 1 这种从 一开始 , 就有学生参与 的任务教学法 , 是老 师引导学 关 内容 , 来对课堂教学 的重 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 从而给学生 布置相 生 自己去发现知识 的过程 , 这个过程是有趣 的 , 至少 很多 同学 对这 应 的学 习任 务 , 让学生 在学 习的过程 中, 将 这些 “ 任务 ” 当作 自身学 个知识 的印象是深刻的。学生通过这些任务 的思考 , 有利于调动 了 习的动力。可见在学生任务教学当 中, 学生 已经成为教学 内容 的主 学生学 习、 思维的积极性 , 有助于锻炼学生 的思考能力 , 提高学习效 体 ,教师则是通 过相关 的技术手段来对学生的综 合能力进 行培养 , 率。 使其充分 的发挥出其主体作用 , 使得学生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 4 . 2在教学过程 中采用任 务教 学法 ,使学生学 习物理 的热情空 力得到有效的提 高。而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 中 , 也可 以采用小组讨 前高涨 , 课堂氛围活跃 , 学 习积极性主动性被调 动起来 。 这种任务教 论 以及实验操作 的办法 ,来制定学生完成 自己所 布置的学 习任 务 , 学法 , 把任务都交到 了学生的手里 , 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 活跃课 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学 习能力 的培养 ,还有助于学生 目标 的完 成。 堂氛 围, 对培养学生思维 的敏捷度 和灵活性 , 以及语 言表 达能力有 因此我们在利用 任务教学法的过程 中,教师都是 以学生为 中心 , 再 独特的作用 , 也是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 的一种较好的措施。 将其任务当作学生学 习的动力 , 使其学生在学 习的过程 中教学 内容 4 . 3教学法的应用能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 ,培养学生 能力有奇 和学习活动有机 的结合 , 这样 就极 大的增加 了学生在正常学习过程 特效果 。 检验一种教学方式 是否适合教学 , 是否给教学带来成效 , 首 中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此外 , 我们 在采用任务教学法来对学生学习 先要看 的就是有没有提高学生 的整体成绩。 这虽然不 能完全说 明一 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 中, 教师还要 就将其教学 内容和 目标与学生 的 种教学方式 的用处 , 但也是衡量 的标准之一 。提高成绩是长期 的过 实际生活相联 系 , 通过举一反三 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创新。 程, 如何得知新 的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大有帮助呢?可 以将实 2任务教学设计 的原则 践新教学法 的班级和其他班级 的成绩进行横 向的比较 , 还可 以将实 在学生课 堂教学 的过程 中, 任务教学法 和传统 的教学方法有着 践新教学法 的班级和班级先前 的成绩进行纵 向的比较 , 这样 的比较 本质上 的区别 , 其 中最为显著的特 征主要表现在在传统教学 的过程 分析 , 总结教学过程 中的得失 。 中, 人们一般都是将教 师当作课 堂教学 的主体 , 而在任务 教学法 中 4 . 4教学法 的应用符合学生的认 知学习过程 ,符合 学生的认知 教学主体则是学生 , 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指导 的作用 。其 中任务 规律。科学 的教学法引导学生 主要重视 了这 四个方面 : 激起学生 的 教学法在实际应用 中, 其设计原则主要体现 为以下几点 : 求知欲 , 吸引住学生 的注意力 ; 利用身边 的世界 , 将知识具体化形象 第一 , 学生是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 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 , 任 化 ; 通过各种方 式培养学生独 自思考的能力 、 合作交流能力 ; 揭开知 务教学法 中的教 学角色在课堂教学 的过程中 , 主要是起到一个引导 识神秘 的面纱发现事物的本质 。无论采用怎样 的教学方法 , 都是希 者 的作用。 教师只是在教学前 , 通过对教学内容 的详细分析 , 为学生 望通过这几个方面来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 实现教学的优化 。 安排相关的教学任务 ,使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和实验操作 的方法 , 结束 语 来对相关的教学知识有着 比较深刻的了解 , 这样就充分 的发挥 了学 总而言之 , 在 当前我 国高 中教学体制 改革 的过 程 中, 由于物理 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 是一 门综合性 比较强 的学 科 , 其教学 内容 比较复杂 , 因此 为了使得 第二 , 讲授 内容的选 取应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实施任务教学 学生在课堂教学 的过程 中 , 其学生能力得 到有效 的提 高 , 我们 将任 法时应选取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多的部分 , 因为设计应用 内容与生活 务教学法应用到其 中, 并且将学生作为教学 的主体 , 使得教学 效果 实 际相关联 , 学生 的解决 实际应 用的欲望强 , 更容易调动学 生思考 得到理想 的状态 , 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的积极性 , 更易参与教学活动 , 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 参考文献 第三 , 任务的设计要 与学生的知识储备相符 。任务教学法在实 [ 1 】 赵 美丽. 任务教 学法在物 理化 学教 学 中应 用f J 1 . 潍坊 学院 学报 , 施过程 中任务的设计是课堂效果好坏的关键点 , 如果教师设计任务 2 0 0 9 ( 8 ) . 与学生 现有 知识 脱节 , 太难 太易都不适合 , 太难使学生产 生为难情 【 2 ] 陈启华. 任务驱动教 学法在 高中物理教 学中的应 用『 J ] . 内蒙古师 范 绪, 太易学生无积极性。 大 学, 2 0 0 8 ( 1 1 ) . 3任务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实例分析 教学法 , 就是老师在课 堂当中教授学生所采用怎样 的方法 。每 种教学方法都是在教学过程 中摸索出来 的 , 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实 践验证 得来 的。任务教学法也是一种经过实践考验 的教学方法 , 但 它在课堂 中不是 孤立地存在 的, 不是说只要有任务 , 分给大家 就可 以了。任务教学法 的使用也是要讲技巧的 , 通常与其他 的教学法相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及实践(3篇)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及实践(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2)了解力的作用、运动和静止、质量与密度等基本物理现象;(3)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选取以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1. 第1章力(1)力的概念及单位;(2)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合成与分解。

2. 第2章运动和静止(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速度的概念及单位;(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 第3章质量与密度(1)质量的概念及单位;(2)密度的概念及单位;(3)密度与体积、质量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力的概念;(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质量与密度的关系。

2. 新课讲授(1)力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总结力的概念和单位;(2)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图形展示,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感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引导学生总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5)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单位;(6)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7)质量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质量的概念和单位;(8)密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密度的概念和单位;(9)密度与体积、质量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密度与体积、质量的关系。

物理教师教学实践报告(3篇)

物理教师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深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我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以下是我近期在教学中的实践报告。

二、教学实践背景1. 学科特点: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注重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自然科学。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学生特点:我所教授的学生为初中一年级,他们对物理学科充满好奇心,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不够深入。

3.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物理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实践内容1.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验探究教学: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我利用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1)力学:通过讲解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热学:通过讲解温度、热量、热传递等概念,让学生了解物体的热现象。

(3)光学:通过讲解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概念,让学生了解光的基本性质。

(4)电学:通过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趣味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讲解: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3)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物理知识。

(4)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实践效果1. 学生成绩提高: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物理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喜爱程度也有所增加。

任务分析在规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任务分析在规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任务分析在规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孙佳琪陈刚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4年第09期摘要:任务分析法是教学设计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本文以《牛顿第二定律》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说明任务分析法在物理规律教学方案的设计时,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实验数据、测量方式的选择时,教学方法的选取时都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字:任务分析;规律教学;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9(S)-0063-5一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决定教学决策的过程中往往以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教学经验为基准,但这类传统的做法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

例如:教了本来可以不用教的东西,反而由于混乱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不能集中精力解决中心任务;又或是遗漏了一些关键的先决条件:作为学科领域“专家”的教师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于该领域还是“新手”的学生,教师从经验出发往往会忽视学生在完成该学习内容习的过程中先决条件的不足。

而任务分析法正好规避了这些弊端,有效帮助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更加细致地考虑教学规划、教学传递以及教学诊断三个方面的教学决策。

本文以“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为例说明任务分析法在学生实验教学设计中的实施。

1 物理规律教学与任务分析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

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存在着各种联系,有些联系是必然的、本质的,但有些联系是片面的、偶然的。

而物理规律正是描述有关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例如:本文中设计的《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质点、力、质量、加速度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从现象来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为零与这个物体的质量、材料、大小、形状、所处环境、受力情况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细想之下,这些关系中有的只起到片面的、不稳定的、偶然的作用;只有“受到一个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才会产生不为零的加速度”才是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间的本质关系。

物理教案:第11章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物理教案:第11章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物理教案:第11章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引言物理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物质的运动、相互作用、能量转换、波动等等。

作为一位物理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篇文章将会介绍第11章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希望对广大物理老师有所启示。

一、实践活动的设计1、目标的设定在制定实践活动前,我们必须先明确活动的目标。

活动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而又能够衡量。

通过活动目标的达成,可以使学生在操作实验和观察现象中,深入理解物理学原理,增强掌握物理学核心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能力。

2、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方面,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学习水平,分别制定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

在制定实验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可行性、安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

尤其是安全问题必须要重视。

3、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指学生在操作实验时所需进行的一系列步骤。

在具体实验步骤的制定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实验环境的设定等方面。

实验步骤的具体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流畅性和逻辑性,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实验。

4、实验资料收集及处理在实验进行的同时,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收集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数据整理和处理是实验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有助于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来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设计。

二、实践活动的实施1、课堂教学方式的使用在实践活动的实施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

比如讲授、演示、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

通过使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践操作知识。

2、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会得到更好地发展。

我们可以设置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操作,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并共同完成实践操作的任务。

3、积极引导与授课策略在实践活动的实施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充分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运用“任务分析”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与体会

运用“任务分析”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与体会
摘 要 : 文 通 过 引入 “ 务 分析 ”的 方 法 , 究 得 出 了比 热 容 的 定 义。 本 任 探
关 键 词 : 务 分 析 ; 热容 ; 学 设 计 任 比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6 3 7 G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6 4 ( 0 0 1 ( ) 0 7 — 3 10 1 8 2 1 )0 S 一 0 3
第 2 8卷 总 第 3 4期 9 2l O 0年 第 1 0期 ( 半 月) 上
教 学 探

Vo. 8 No 3 4 12 .9
( 1 2 0 . 3 S) 0. O1 7
运用“ 任务分析’ ’ 进行教学设计 的实践与体会
赵 红 丹
上海 实 验 学 校 西 校 , 海 市 闵 行 区 2 1 0 上 0 12
高 3 时 需 要 加 热 6分 钟 … … ℃ 师 : 和 我 们 学 习 过 的数 学 中 的 那 个 函数 关 这 系相 同? 生 : 比 例 函数 。 正
是 什么 , 如何 测量 呢?
生 l 质 量 单 位 是 千 克 . 验 室 可 以 用 托 盘 : 实 天 平测 量 。 生 2 温 度 单 位 是 ℃ , 验 室 可 以 用 温 度 计 : 实
① 使学 生学 会 与他 人 合 作并 产 生 与他 人 交
流的愿 望 。
① 能用 自 己的语 言 陈述 比 热 容 的 概 念 , 会 解 释 比热 容是 物质 的 一种特 性 。 ② 能写 出水 的 比热容 , 用 比 热 容 解 释 简 会 单 的 自然 现象 。
( )过 程 与 方 法 2
4 重 点 与 难 点
5 教 学 过 程
5 1 引 入 新 课 .

物理教育教学实践记录(3篇)

物理教育教学实践记录(3篇)

第1篇一、实践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我校物理教研组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以下是对本次实践活动的记录。

二、实践目标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提升学生物理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改进物理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探索物理教学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践内容1. 教师教学技能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培训,如微课制作、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等。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3)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 课堂教学改革(1)优化教学设计,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探究、小组合作、问题引导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教学评价改革(1)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

(2)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

(3)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测,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4. 教学资源建设(1)收集整理优秀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实验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2)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3)鼓励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实践过程1. 教师教学技能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学技能培训,如微课制作、翻转课堂等。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如“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等。

(3)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观看优秀物理课堂教学视频,并进行研讨。

2. 课堂教学改革(1)教师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环节。

(2)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物理知识。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物理实践教学设计模板(3篇)

物理实践教学设计模板(3篇)

第1篇一、引言物理实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物理实践教学的质量,本文提出一个物理实践教学设计模板,旨在为教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实验部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基本实验。

2. 演示部分:物理现象演示、物理原理演示等。

3. 课外实践:物理小制作、物理竞赛、科技活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2)提出实验或演示目的,引导学生思考。

2. 实验或演示(1)实验准备:介绍实验器材、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2)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数据处理与分析: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现象、原理和结论,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外实践(1)布置任务: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布置课外实践任务。

(2)学生自主完成: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自主完成课外实践。

(3)成果展示:组织成果展示活动,分享实践经验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演示、课外实践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2. 结果评价:根据实验报告、演示作品、课外实践成果等,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

3. 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效果,优化教学方案。

2.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环境:关注教学环境,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力学实验——探究牛顿第二定律(1)实验目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物理学科实践教学设计(3篇)

物理学科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原理和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原理:(1)力学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摩擦力、研究动能与势能的转化等;(2)热学实验:研究热量传递、探究比热容、验证热力学第一定律等;(3)电磁学实验: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等;(4)光学实验: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干涉和衍射等。

2. 实验方法:(1)基本测量方法: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电压、电阻等;(2)实验误差分析;(3)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图像法、数学分析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2)学生预习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3)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分配实验任务。

2. 实验操作阶段:(1)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2)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1)学生整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得出结论;(3)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提出改进措施。

4. 总结与评价阶段:(1)教师点评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2)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3)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学生。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1)实验操作的规范性;(2)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3)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

高中物理教学中任务分析理论的运用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任务分析理论的运用研究
第2 1卷 第 1期 2 0 1 3年 O 3月
技 术 物 理 教 学
T E C H NI C A L P H Y S I C S T E A C HI N G
V o1 _ 21 No .1 Ma r.2 Ol 3
高 中物理教 学 中任务分析理论 的运用研究
张 文 山
( 平 顶 山市 理 工 学 校 ,河 南 平 顶 山 4 6பைடு நூலகம்7 0 9 1 )
性。
2 、高中物理教学 中有效运用任务分析理论 的策略 高 中物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 中发挥 “ 任务 分析 “ 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 的效 率,就要 依据 现代
高 中物 理 的特 点 ,对 高 中物 理 教 学 中 实施 “ 任 务 分 析 ” 的方 法 进 行 完 善 , 改变 不恰 当 的 教 学 设计 方法 。 因此 ,笔者依据 自身的教学经验 ,基 于以往教学中 的 “ 任务分析 ”不佳之处,提出有效的策 略。 2 . 1科学分析教学 目标 ,合理划分教学层次 教 学 目标 的 明确 化 是 物 理教 学 能 否达 到 预 期 效 果 的必要前提 ,明确教 学 目标主 要是 以教材内容为 依据 ,教师要在教 学过程 中药对 教学重点进行突出, 之后逐级划分子 目标 ,让学 生能够 明确 学习任 务。 同时 ,教师在运用 “ 任 务分 析”法要注 意将笼统模 糊 的教学 目标转化 为具体清 晰的不同技能 目标 。只 有清 晰的教学 目标 ,才 能跟好体 现出教学的逻 辑性, 使得学生 能够更容 易掌握所 学知 识, 比如,高一物 理 中对 “ 摩擦力 “ 的讲解 ,运用 “ 任 务分析”分为 三个 目标 :第一 ,了解摩擦 力的产 生条件 ,会 判断 其方 向;第二 ,了解滑 动摩擦力 的产 生条件,会判 断其方 向;第三 ,了解影 响滑动摩擦 力大小的因素 , 进而 掌握滑动摩擦力 的公式 。通 过这样的细分 目标 , 来确保知识 点不会遗漏 ,并为确 定学生起点状 态做 好 准 备 。在 这 堂 课 的教 学过 程 中 , 教 师 可 以用 提 问 的方式 回忆巩 固弹 力的知识 ,为摩擦 力奠定理论基 础 。然 后 例 举 生 活 中 的 实例 ,活 跃课 堂 气 氛 , 让 学 生 体 会 到 摩 擦 力 的存 在 及 重 要性 ,通 过 学 生对 摩 擦 力 的感 性 认 识 ,最 后 引 出相 关 的存 在 条件 及计 算 公 式。 2 . 2仔 细 分 析 知 识类 型 ,充 分 利 用 教 学 方 法 高 中物 理 教 学 过 程 中 , 不仅 要细 分 教 学 目标 , 更 需要 对 教 学 目标 所 涉 及 的 知识 类 型 进 行 分 析 ,依 据不 同的知识类型 结合 不同的教 学 目标,进而提升 物理课堂教学 的效 率。依据相关 理论,物 理知识可 以分 为 陈 述 性 知 识 和 程 序 性 知识 。对 陈 述 性 知 识 而 言 ,物 理 教 学 的主 要 目标 是 通 过 各种 方 式 加深 学 生 对材料 的理解 ,培养学生有 效回忆知识的能力 。比 如 ,依据知识 点的特性对材料进 行细 节补 充、举例 子或者使之与其他 知识 点形成联 想, 以达 到长期记 忆 的 目标 ;对 程 序 性 知 识 而 言 , 教 师 要注 意在 教 学 设 计 时 给 以学 生 充 分 的变 式 练 习机 会 ,练 习过 程 中 多 采 用 正 反 例 的方 法 ,使 得 知识 点更 加 精 确 。 比如 ,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如力、能量、运动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任务分析,掌握物理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包括问题识别、原理运用、数学表达和结果分析。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物理学习,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 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认识到科学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和实践性,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学习任务。

课程旨在通过任务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他们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对物理学科的热情。

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有效评估,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高中物理教材为基础,紧密结合课程目标,选取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 力学部分: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重点解析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

2. 热学部分:探讨热量传递、温度与能量关系,分析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3. 电学部分:研究电路基本定律、电磁感应、电磁场等,理解电场与磁场的基本性质。

4. 光学部分:介绍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波动光学等现象,掌握光学基本原理。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力学基本概念及牛顿运动定律第二周: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第三周:热学基本概念及热力学定律第四周:电路基本定律及电磁感应第五周:光学基本概念及光的传播第六周:综合实践与任务分析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系统组织,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任务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尝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尝试

律 的建立提供 了一定 的感性 材料 :随后
师生一起做小车实验 ,让学生 通过控制 变量 的方法 得到 三者 之 间的定 量关 系 。 立 探 索 基 础 上 ,开 展专 题 讨
论 ,按 照由浅入 深、由表及 里的顺序 进 行 问题设 置 ,将讨论 引向深入的后续 问 题 。在案例 中我设置 了三个专题引导 学
“ 师 生 互 动 、生 生 互 动 ” 为 形 式 的 、和
谐宽松 的学 习氛 围。④教学 中要充分培
养学生 的自主学习意识 ,使学 生可 以通 过各种渠道获取有效 的信息 和资料 。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的实施 也有

和力之间的关系 。其中每一个专题都 切
中问题的要害 ,使学生在协作 学习 、合 作讨论 中将 知识 逐步引 向了深化 。在讨
下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
1 . 确 定 主 题
使学生利用定律解释三个 情境 问题 ,提 高 了学生对知识 的实践应 用能力 ,体 现
了物 理 从 生活 中来 ,又 回归 生 活 的 特 点 .并使 得 整 个课 程 主题 达 到 前 后 呼 应 ,相得益彰 的效果 。 在任务驱动 式教学 实践 中 ,课 堂教 学 变得更加 生动有趣 ,教 学效果得 到了
知 主体 、是任 务的主要 执行者 ,把 学生 对整个任 务的完成过程作为学 习过程 的 主体 评价。在 这样的学习情境 中 。教 学
设计 通常不是 从分析教学 目标 开始 。而 是从 如何创设 有利于学生开展活 动的情 境 开始 ,整个 教 学 设 计 过程 紧紧 围绕 “ 学习情境 ”这 个 中心而展 开 .最终 在 任务完成过程 中实现对知识 的掌握 。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我采 取了 以

物理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物理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理综合实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验、探究、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素养。

本文以高中物理课程为例,设计了一套物理综合实践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物理实验基本操作(1)认识实验仪器:认识常用的物理实验仪器,如天平、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等。

(2)实验操作规范:讲解实验操作规范,如安全操作、操作顺序、数据记录等。

2. 基本物理实验(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探究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验证斯涅尔定律。

(3)测量小灯泡的功率:通过实验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分析灯泡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3. 物理探究活动(1)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积、材料等因素的关系。

(2)探究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与物理实验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实验操作演示教师对实验仪器、操作规范进行讲解,并现场演示实验操作过程。

3. 学生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一项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完成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点评,纠正错误。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验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和思考

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和思考

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和思考摘要: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以任务为驱动,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实践;思考引言物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理论性等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布置的各项任务中鼓励学生积极努力探索,通过讨论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团队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将有效改变中职物理教学中枯燥、乏味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将一些抽象、复杂的知识转变成具体的项目,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1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意义新课标之下,项目式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物理课堂有效运用的意义不容小觑。

第一,系统性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

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项目式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打破了以往按部就班的碎片化认知状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与重组,形成存在内在关联的知识结构,立足整体视角削弱物理知识的繁琐性,让初中物理学习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此外,项目式学习充分发挥初中物理教材“双主线”优势,有效平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既有利于学物理理素养的长足发展,又能够解决物理教学浅表化问题。

第二,过程性的组织模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初中物理采用项目式学习则是以学定教的有力体现,教师的点拨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之后,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极致。

长此以往,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学习的自觉性,使物理思维得到有效锻炼,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中物理教学现状2.1物理教学模式单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物理学习的需求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物理学习需求,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运用“任务分析”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与体会

运用“任务分析”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与体会

运用“任务分析”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与体会作者:赵红丹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0年第10期摘要:本文通过引入“任务分析”的方法,探究得出了比热容的定义。

关键词:任务分析;比热容;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0)10(S)-0073-3物理学科是一门内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的教学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架设与新知识间的桥梁。

而这个桥梁可以通过任务分析来实现,任务分析的首要条件就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使原来陈述的内部的过程外显,如“理解”、“知道”变成“解释”“陈述”, 再将目标逐层的抽丝剥茧,直到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原有的子技能,而教学过程就是在逐个子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搭建而成的,所以运用任务分析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就是由一个个具体的观察和测量的环节构成的,下位子技能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逐层的教学任务,积极地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正确的方向。

加涅在智慧技能层次论中指出,解决问题学习必须以简单规则的掌握为先决条件。

1 教学实例:比热容2 学习层级分析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比热容的概念,会解释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②能写出水的比热容,会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指出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②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②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比热容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规律,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 重点与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形成过程。

5 教学过程5.1 引入新课(复习提问)师:热量、质量、温度是怎样定义的?师:每一个物理量都有他们对应的量度单位和测量仪器,那么这三个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分别是什么,如何测量呢?生1:质量单位是千克,实验室可以用托盘天平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分析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实践
摘要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学习理论,然而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不会直
接导致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而教学任务分析可以起到沟通学习理论与教师教学
行为的作用.在物理教学设计中需要运用任务分析明确教什么,按什么顺序教以及
用什么方法教,进而支持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关键词物理教学设计任务分析信息加工层级分析
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
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设计需要教师从“教什么”入手,对
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分析。

只有完成教
学任务分析,才能依据分析出的过程和条件合理规划教学事件,选择教学媒体和
方法。

因此,教学任务分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步骤,是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确保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

一、任务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学习理论,然而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不会直接
导致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而任务分析可以起到沟通学习理论与教师教学行为的
作用,将教师的教学建立在学习心理学基础之上。

通过任务分析得出的学习的先行内部条件都是教学的子目标,设计者必须对子目
标进行排序,并确定优先的目标。

对复杂任务的解构有助于人们认识任务完成所
需的各种条件,从而可以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效率。

二、几种任务分析法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任务分析主要是基于特定的学习理论,选择的学习理论不同,教学任务
分析的基本思路就不同,下面介绍几种可以用于物理教学的任务分析方法。

1、依据加涅的学习理论进行任务分析的方法之一——学习层级分析法。

加涅
指出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技能,通过提出如下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获知其次级技能:“为了学习这个技能,学生应具备哪个或哪些简单技能。

”下面以物理学科中“力矩的计算”一节为例做学习层级分析,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由上分析实例不难看出:第一,学习层级展现出从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到终点
能力所需的必要条件,做层级分析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层次,有助于教师合
理安排各教学知识点的顺序,解决教什么。

第二,学习层级分析可以一路进行下去,对于特定的智慧技能的分析,其分析的终点是学生的起点能力。

2、信息加工分析法是主要用来分析本质上具有规则结构的复杂认知任务的。

它的结果是形成一个任务完成的流程图,在流程图中用菱形框表示选择决策点,
用矩形表示行动。

下面运用信息加工分析法对“判断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进
行任务分析:
根据信息加工流程图,可以看到,这种任务分析的方法,是从已知条件或起
点能力出发开始分析,重点揭示出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决策点以及决策相关的行为
序列。

这样做往往能使教学设计者明确教学的“范围”和“序列”,以及各个知识之
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点是,不同任务完成者在任务完成的决策和操作上略有不同,对于
相同任务也可获得不同的规则系统。

3、解决问题既可以采用由起点状态出发,逐渐接近目标的
顺向分析方法,也可以从目标出发,通过不断揭示当前目标达到前所需达到的目标或技能的逆向分析方法。

将这两点结合起来就得到了——逆向信息加工分析法。

也就是说,从终点目标起,一路逆向分析直至揭示出从终点目标到学生能获得的最初信息之间的主要信息流程以及各信息流之间的依据。

总之,课堂教学的任务分析的目标是揭示学习者习得特定学习任务所需的内在过程和条件分析,任务分析的终点是学生的起点能力。

因此任务分析要求教师备课时不仅背教材而且背学生。

任务分析的作用是把我们平时说的备课要吃两头(学生和教材)的主张落到实处。

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更好的发挥任务分析法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辛自强:《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教育出版社,2005
【3】盛群力:《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陈刚:《物理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皮连生:《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