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合集下载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工程师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中国古代公认的最早的和最宽泛的原子论者之一。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该学派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墨子主要思想内容如下:1. 兼爱:墨子主张兼爱,认为人们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摒弃私利之心,追求公共福祉。

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知者教人,勇者律人”的理念,强调了个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

2. 尊尚贤才:墨子认为,贤者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知识和能力,应该被尊重和推崇,以带动社会的进步,并使人们受益。

他主张“用人原则”,强调选用贤能之人才能使国家稳定繁荣。

3. 反对战争与武力:墨子渴望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他坚决反对战争与使用武力。

墨子主张国家之间应该通过和谈来解决纷争,而不是动用武力。

他提出了“非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鼓励人们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社会和谐。

4. 力学原理:墨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研究力学的科学家之一。

他提出了“离合”和“悬鼓”等力学原理,阐述了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墨子的力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至今。

5.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墨子提出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思想。

他认为,感性知识是通过五感获得的有限的个别知识,而理性知识是通过思考和推理获得的普遍的知识。

墨子主张人们应该通过理性知识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

6. 科学实践:墨子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验证。

墨子提倡学习并应用科学知识来改善生活,提高生产力。

他的观点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 道德教育:墨子主张实施道德教育,提倡行为的正义和秩序。

他认为道德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应该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总的来说,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尊贤、反战、力学、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科学实践和道德教育。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提出的理念和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是:墨子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他认为教育是实现兼爱的重要手段。

墨家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是墨翟,主张非攻,兼爱,尚贤,节俭等。

扩展资料:
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以备担当治国利民的职责。

墨翟认为贤士或兼士是否在位,对国家的治乱盛衰有决定性的影响。

作为贤士或兼士,必须能够“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在这三项品德中,德行一项居于首位,因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这与儒家的说法颇为类似。

但墨家所强调的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则又与儒家有所区别。

关于言谈,墨家认为在学派争鸣时代,立论能否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能否具有说服力,关系到一个学派势力的消长,因此作为贤士或兼士,必须能言善辩,能够奔走说教,转移社会的风气。

兼士还必须“好学而博”,而且所学不仅是墨家的中心思想,并且包括技术的掌握。

总的说来,墨家所要培养的贤士或兼士,必须具有“兼爱”的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又是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

墨子教育知识点总结

墨子教育知识点总结

墨子教育知识点总结墨子,也被称为墨翟,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在教育领域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的教育观念突出了实用主义,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注重道德教育、实用教育以及普及教育。

在教育观念方面,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同”等重要观念,这些观念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兼爱兼爱是墨子教育思想中的重要观念。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人,不分贵贱、亲疏、善恶,要将爱心扩展到所有人。

在教育实践中,墨子提倡学校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爱心为根本目标,要求师生彼此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形成和谐的教育环境。

墨子认为,只有培养学生的兼爱精神,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目标。

二、非攻“非攻”是墨子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观念。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摒弃对他人的攻击,而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

在教育实践中,墨子提倡学校教育要以“非攻”为基本原则,教育学生要善于沟通、善于妥协,注重说服而不是斗争。

墨子认为,只有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尚同在墨子的教育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尚同”。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尊重个体的差异,但也应该尊重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

在教育实践中,墨子提倡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主见,但同时也要尊重师长的意见,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互相理解。

墨子认为,只有通过尊重个体的差异和尚同的观念,才能形成相互包容的教育氛围,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墨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以培养道德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倡以兼爱、非攻、尚同为根本的教育观念,主张实用主义、道德教育、公益教育。

这些观念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影响了儒家学派的发展,也对后世教育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墨子的教育观念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墨子的教育观念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墨子教学方法

墨子教学方法

墨子教学方法墨子,又称为墨子教育学派,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和教学方法。

它以墨子为代表,强调实用主义和实践教育,提倡全面发展,注重道德教育和技能培养。

墨子教学方法在古代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教育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墨子教学方法的特点1. 实用主义:墨子教育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强调学以致用,追求实用价值。

墨子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 全面发展:墨子教育主张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

墨子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素质和身体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人才。

3. 集体教学:墨子教育倡导集体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墨子认为,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传递和交流。

4. 循序渐进:墨子教育强调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

墨子认为,学生需要在适应的条件下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 基于实践:墨子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墨子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墨子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中的借鉴和应用1. 强调实践实用: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墨子教学方法的实用主义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倡导综合素养: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综合素质也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墨子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现代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 强调协作学习:墨子教育倡导集体教学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这与现代教育中强调的协作学习理念相契合。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4. 强调实践教学: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墨子教育方法中的实践教学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的实践教学具有积极启示。

墨子的教育理念

墨子的教育理念

墨子的教育理念
墨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

首先,墨子创立了“教育救世论”和“人性所染论”,这两者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墨子的教育救世论明确表示要通过艰苦实践和服从纪律来培养人才,以实现治国安民的目标。

另一方面,墨子的“人性所染论”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他认为,人性并非命定,而是像待染的素丝一样,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因此,墨子更加强调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兼士”,这些人不仅要具备实践能力,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他主张“兼爱”、“非政”和“尚贤”,认为应该尊重所有人的利益,反对战争,并推荐任人唯贤。

这些理念深深影响了后世,使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子的教育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墨子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兼士”或“贤士”,这些人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

2.教育内容:墨子注重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同时也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他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使教育内容更加全面和实用。

3.教育方法:墨子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强调主动性、实践性和量力性等原则。

他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墨子的教育理念体现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注重实践和应用,强调为社会的利益而奋斗的侠义胸怀。

这些理念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简述墨家的教育内容及其特色

简述墨家的教育内容及其特色

简述墨家的教育内容及其特色墨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也是一种教育理念。

墨家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

墨家的教育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墨家注重道德教育。

墨子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也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

墨家的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对于仁爱、忠诚、公正等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墨子提出了“兼爱”和“非攻”的原则,主张人们应该以兼爱的心态对待他人,避免攻击和伤害。

这种道德观念在墨家教育中被广泛传播和弘扬。

墨家注重知识教育。

墨子认为知识是实现人类幸福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

墨家的知识教育主要包括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墨子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主张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验证理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墨子还主张学习各种学科,包括音乐、数学、农学等,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墨家注重实践教育。

墨子认为实践是知识的检验和应用的关键。

墨家的实践教育主要包括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实际技能的培养。

墨子主张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墨子还提出了“工匠精神”,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种实际技能,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墨家的教育特色在于其综合性、实用性和民主性。

墨子认为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

墨家的教育内容涵盖了道德、知识和实践的方方面面,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墨子还提出了以“兼爱”和“非攻”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精神。

墨家的教育理念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现代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启示。

墨家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

墨家的教育特色在于其综合性、实用性和民主性。

墨子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主张人人平等、兼爱和非攻。

墨家的教育理念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的教育内容和特色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墨子的兼爱非攻与和平教育

墨子的兼爱非攻与和平教育

墨子的兼爱非攻与和平教育简介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于和平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墨子的兼爱非攻原理,以及如何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和平教育。

兼爱非攻墨子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关爱,而不是仅关心自己,这便是所谓的"兼爱"。

墨子认为战争和暴力只会带来伤害与痛苦,因此主张"非攻"即不使用武力与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他强调通过合作、理解、包容与友善来取代敌对行为。

墨子认为只有实践兼爱非攻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幸福。

和平教育和平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培养解决冲突能力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方法。

墨子的兼爱非攻理念可以与和平教育紧密结合。

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在和平教育中,墨子的兼爱理念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出对他人的关爱意识。

通过教授墨子的思想,学生们可以加深对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尊重,并体验到互相关爱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这将有助于建立友好与融洽的班级环境。

发展解决冲突能力和平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有效解决冲突的能力。

墨子强调通过合作、理解与包容来取代暴力行为。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锻炼他们解决问题、沟通合作以及寻求共识的能力。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平教育还涉及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墨子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兼爱非攻才能达到真正的和平与幸福。

通过源源不断地传递兼爱非攻思想,我们可以培养起更多具备包容、友善与合作精神的公民,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结论墨子的兼爱非攻原理深刻影响了和平教育的发展,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理解与包容,并主张通过合作而非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

在当今社会,借鉴墨子思想并将其运用于和平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好地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解决冲突能力以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墨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墨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墨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摘要:墨家学说与儒家学说都是战国时代的显学。

墨子的教育思想是其整个学说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创立了“教育救世论”、“人性所染论”等教育理论。

墨子学说主要是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流传于世,其教育对象上至“王公大人”、下至“徒步之士”以及“农与工肆之人”,墨子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注重“上说下教,遍从人而说之”,坚持“因材施教、因人而育”,强调“深身教重于言教”等,对现今的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两千多年来墨子学说因不能为统治阶级所用,一直被儒学挤压在中国传统文化殿堂的角落。

但是,儒学的长盛不衰和墨学的衰而复兴说明儒墨两家的学说都是具有生命力和实用价值的。

在现在大呼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墨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教育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应该被重视和应用。

因此要吸取墨学精华,为教育改革、经济发展的大局服务。

关键词:墨子教育思想价值教育改革一、墨子的教育思想1. 墨子的教育理论墨子创立了“教育救世论”、“人性所染论”等教育理论。

墨子的教育救世论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是有着鲜明的治乱世救万民的人民性。

教育救世论旨在通过就愈来唤醒广大民众的觉悟,提高广大民众的智慧,寻觅一条就是利民的途径。

二是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治理、国家的富强都学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教育。

三是通过墨子的身体力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自愿为行义而奋斗的人才为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组织准备,使墨家为民行侠仗义的思想根植与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之中,代代相传。

墨子还认识到环境在教育中能对人产生巨大影响和作用,因而提出了“人性所染论”。

墨子认为:国家、社会和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受所处环境的陶冶和教育,特别是相交亲密的人,其相互之间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墨子的这一认识是非常可贵的,他能在当时的社会教育实践中,总结出超前人的、全新的、有着巨大社会价值的理论,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2. 墨子的教育原则与方法“上说下教,遍从人而说之”。

墨家教育思想总结

墨家教育思想总结

墨家教育思想总结墨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及其学派的教育主张。

他们主张普及教育,推崇实用主义,并倡导爱人、爱物、爱社会。

墨家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总结。

墨子强调爱的普遍性,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

他认为,人人都应该以爱来对待他人,而不是以攻伐来对待他人。

他主张将博爱的精神贯穿于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之间的友爱精神,也要培养他们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感。

他认为,爱的实践是人类教育的最高境界。

墨子提倡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而不是空洞的理论。

他主张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注重培养他们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行动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墨子的实用主义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来的教育实践奠定了基础。

墨子主张专门教育,提出了“三老”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有专业化的分工,不同的教育任务应由不同的教育者来负责。

他主张将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父老教育、师长教育和先生教育。

父老教育是家庭教育,着重培养孝顺之心;师长教育是学校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先生教育是进一步的高级教育,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墨子的这一教育理念为后世教育机构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墨子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

他主张教育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不论贫富贵贱。

他反对教育的等级制度,主张以个人的天赋和努力来决定其受教育的程度。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墨子的公平教育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墨家教育思想主张普及教育,推崇实用主义,并倡导爱人、爱物、爱社会。

他强调了爱的普遍性,提出了兼爱的理念;他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他强调专门教育,提出了三老教育理念;他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机会。

墨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代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浅析墨子教育思想

浅析墨子教育思想

浅析墨子教育思想浅析墨子教育思想摘要:墨家,在先秦时代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它的代表人物墨子提出了其独特的一套关于教育的理论,对于当时的思想和政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学说,即使在历经几千年之后的现代,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思想影响启示墨子,名翟,鲁人,出身微贱,精于工艺。

他意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在他的教学思想中,主要论述了教育的作用,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原则。

在教育作用方面,墨子认为教育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他的中心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

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认为要培养“兼士”。

他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也包括文史知识的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在教育教学原则上,他坚持志功合一,主动性原则和实践原则。

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作用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教育就是通过教人学会“兼爱”,“非攻”,拥有一颗博爱的心,爱天下的一切人,从而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虽然他的思想并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但在当时的社会,他的思想指导了一批仁爱之士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尽力改变人民的生活。

在社会中,出现了一批行侠仗义,牺牲自己利益为民谋利益的侠士。

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需要这样的侠士,但是“兼爱”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的教育仍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无法改变,所教出来的所谓高材生有一部分仍是自私自利的,他们认为自私是人的本性没有过错,他们认为人生在世就应该为自己谋福利。

而对社会,他们没有任何责任,他们只爱自己,认为这就足够了。

在之前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药家鑫的案子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他的自私,只为了自己能少些麻烦,就残忍的夺去了他人的生命。

这虽然很极端,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部分大学生只顾自己的现状。

为此,以兼爱的思想教育学生,使他们从小就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到大爱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成为关爱他人的公民,对于建设一个和谐安宁的国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极其有益的。

论述墨家的教育思想

论述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思想(高频)墨子是我国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教育思想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它重要的历史影响。

一、墨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㈠论教育作用⒈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墨子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之“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

⒉教育对人的作用墨子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品形成的影响,提出了“素丝说”,说明人性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墨子认为人性不是先天形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呆染素丝,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去认识和阐述教育的作用。

㈡论教育目的墨家以培养“兼士”或“贤士”为目的,作为兼士必须具备的三个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及道德的要求,思维辩论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

㈢论教育内容⒈政治和道德教育通过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多方面的教育,来养成兼士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⒉科学和技术教育科学技术教育主要包括生产和军事科技知识教育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

⒊文史教育墨翟主张学习文化历史知识,但是墨翟并不注重六艺教育,墨翟认为只需要学好对实现“兼爱”有用的主张和本领,并多实践立即可。

⒋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思维能力教育主要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教育。

㈣论教育方法⒈主动墨子不赞成儒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扣必鸣”的“强说人”精神。

⒉创造墨子批评儒家“述而不做”,他认为对于古代好的东西应当继承,而在今天应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希望好的东西能更多一些。

这表现了他的教育与学习的方法——重创造。

⒊实践墨子主张以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去评价人的行为。

墨家的实践除了道德的和社会政治的之外,还有生产的,军事的和科技的。

⒋量力在中国教育史上,墨子是第一个提出“量力”方法的人。

墨子的量力主要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

其二,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其力而教。

墨子教育总结及思想

墨子教育总结及思想

墨子教育总结及思想墨子教育总结及思想墨子,又称墨子学派,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学派。

墨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兼爱”为主,倡导爱人如己、公平正义、实践为重,强调道德教育和实用教育的结合。

墨子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后世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墨子教育思想着眼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像照顾自己一样关心他人,实现兼爱的宗旨。

他主张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提出思学合一的观点,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实践中寻求真理和实现道德自觉。

墨子还强调公平正义,反对任人唯亲和等级制度,主张以能力和贡献为评价标准,为社会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借鉴。

墨子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和实用能力。

墨子认为,道德是人们内心的力量,是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

墨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提出了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培养个体的优秀品质,使其成为有道德自觉和责任心的公民。

同时,墨子强调实用教育的重要性,主张以学以致用为原则,使教育真正服务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墨子教育对于后世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墨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注重个体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奠定了后世教育思想的基础。

墨子的兼爱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交流和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共处。

墨子的实践观念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借鉴,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墨子的公平正义观念为现代社会公平分配和社会公正提供了思考的参考。

墨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兼爱为主,倡导人们关心他人,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墨子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和实用能力,强调道德教育和实用教育的结合。

墨子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后世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墨子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墨子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3篇)

墨子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墨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墨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出发,结合现代教育实践,探讨墨子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墨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1. 墨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兼爱、非攻、节用、尚贤墨子认为,教育应培养具有“兼爱”精神的人才,即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国家;反对“非攻”,即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倡“节用”,即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崇尚“尚贤”,即选拔贤能,反对任人唯亲。

2. 墨子教育思想的方法:以德育为先、重视实践、注重启发墨子强调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认为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他还主张教育应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空谈理论。

此外,墨子提倡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

二、墨子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培养学生的“兼爱”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兼爱”精神。

首先,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兼爱”的内涵;其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兼爱”的真谛。

2. 反对“非攻”,培养和平意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和平意识,反对战争和暴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和平主题的电影、阅读和平书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平的重要性。

同时,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正义感,使他们成为维护和平的积极分子。

3. 节约资源,培养勤俭节约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光盘行动”、组织“环保小卫士”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节约资源。

此外,教师还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节约榜样。

4. 尚贤用人,选拔优秀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

首先,关注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其次,公正评价学生的表现,选拔优秀学生担任班干部等职务。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墨子及其教育思想

墨子及其教育思想

墨子及其教育思想如下是有关墨子及其教育思想:(一)教育目的墨子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造就“贤士”或“兼士”。

“贤士”的标准有三条: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

在战国时期严酷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追求和愿望只能是一种不易实现的空想,但这种理想中的平等、博爱精神却是人类一笔可贵的精神遗产。

(二)人性说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以素丝和染丝为喻,形象地说明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的重要性。

所以,他强调“染不可不慎也”。

(三)教学方法墨子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其中“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墨子不赞同儒家“拱己以待”的方法,而是提倡“虽不叩必鸣”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说教。

也不满意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方法,而是强调“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今天的教育方法与古代不同,必须重在创造。

他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四)教学原则墨子强调施教过程中应顾及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墨子的“量力”具有两方面念义:一是就学生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

二是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力而教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量力而行原则的教育家。

(五)教育内容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墨子确定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内容,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重视实践。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强调科技知识教育和思维训练。

前者包括生产知识、军事知识、科技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等内容,以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后者包括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和形式逻辑能力等内容,目的在于锻炼和形成“兼士”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除此之外,墨子还提出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即“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墨子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墨子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1. 引言1.1 墨子教育思想简介墨子(Mozi),名瞻,字墨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孔子之后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墨子教育思想强调以实践为主,倡导利他主义,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尚同”。

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让人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墨子强调教育应该贯彻“兼爱”、“非攻”、“节用”、“尚同”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爱心、宽容、节俭和团结精神。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墨子认为,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孩子们才能真正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墨子教育思想强调实践、爱、和、善,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些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也是我们应该借鉴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墨子教育思想简介】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它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作为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人发展方面,更体现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上。

【字数:215】2. 正文2.1 墨子教育思想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墨子教育思想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墨子认为教育应该关注人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品质,使其成为德、智兼备、身心健康的人才。

墨子教育方法

墨子教育方法

墨子教育方法墨子(约公元前470年-约公元前391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被后世称为墨子教育方法。

墨子教育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强调实践和实用性,具有很高的教育实效性。

本文将探讨墨子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强调实践和实用性墨子教育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技能。

墨子认为,教育应该以实践为基础,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主张学生要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实际操作,以增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实践和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传统的书本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注重尊重个性和创新精神墨子教育方法非常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方案。

同时,墨子鼓励学生追求新颖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潜力,现代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同时,教育也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三、倡导全人教育墨子教育方法主张全人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身心健康。

墨子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品格的人。

他还提出了和谐人的思想,主张身心健康和内外和谐的发展。

全人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应试教育注重考试成绩和学科知识的掌握,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品德培养。

现代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墨家思想:了解《墨子》等墨家作品的理论与实践

墨家思想:了解《墨子》等墨家作品的理论与实践

墨家思想:了解《墨子》等墨家作品的理论与实践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及其学派的代表作,对于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墨子作品中所包含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于今天的社会和个人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本文将探讨墨家思想在《墨子》等作品中所呈现的理论与实践。

一、墨子思想的来源和特点墨子思想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墨子本人。

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姓墨名翟,又称墨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强调道德伦理和和平思想。

墨子思想的特点之一是“兼爱”。

他认为,人们应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他主张将个体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统一起来,通过“兼爱”推动社会的发展。

墨子思想的另一个特点是“非攻”。

他反对战争和暴力,强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和争端。

他主张推行防御性的军事思想,并提出了众多的军事器械与工程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军事科技的发展。

二、墨子思想的理论内涵墨子的作品《墨子》是对于他的思想理论的集成与总结。

以下将对《墨子》中的重要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1. 天志:墨子认为天地万物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万物都有自身的目的和追求。

这种目的和追求被墨子称为“天志”。

他主张人类应该顺应天志,按照天意去生活、去行动。

2. 兼爱:墨子提出了“兼爱”的思想,即要关爱他人,追求社会的和谐。

他认为,个体的利益应该融入到整个社会的利益之中,以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3. 非攻:墨子强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和争端,反对侵略和战争。

他主张建立国家的防御性军事力量,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和平。

4. 施政理念:墨子认为政府应该以道德为基础,推行公正合理的政策与措施,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和谐生活。

三、墨子思想的实践成果墨子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实践中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还带来了一系列具体的成果。

1. 工程方面:墨子在军事工程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发明了许多军事器械和战争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说法之一,约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6年。

这样算起来,活了九十多岁,算是老寿星了。

墨子生活于孔、孟之间,可以说是既幸也不幸。

说幸,是因为那个时代礼崩乐坏,王权式微,于是,知识分子们的地位空前提高,他们纷纷成为诸侯、权贵们延揽的对象,身上的束缚就此散落,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聪明才智,泼洒自己生命的光华。

因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正因如此,墨子得以建构、宣扬自己的学说,形成了几乎与儒家比肩的墨家学派。

说不幸,则是由于他前有孔子,后有孟子,而这两位因种种原因,在风云际会间,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相继被尊称为“圣”与“亚圣”,而他夹在中间,自汉魏已降,光辉渐被遮掩,声名不显,史料阙如,究竟出于何地,或宋或鲁,亦众说不一,迨至近现代,几乎已不为大众所知。

其实,比之孔孟,墨子不遑多让,同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甚或犹有过之。

孔子、孟子都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墨子不同,他出身于社会底层。

据说,他的父亲是位优秀的工匠,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墨子很快学会了木、车、皮革、制陶、冶金等手工艺。

他自称“贱人”,与“农与工肆之人”相熟。

这个出身的不同,决定了墨子与孔孟的思想,特别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方面不同。

一、教育目标的不同孔孟的教育目标,都是为国家培养管理人才,即是一种精英教育。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而君子是要管理国家的。

他说:“学而优则仕。

”有一次,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即什么样的人可以从政?孔子说,能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君子就可以从政了。

孟子则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可见,他要教育的也是精英。

墨子出身并主要活动于社会底层,从底层人们的愿望出发,他提倡“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本质上是希望底层的人们也能得到关爱,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他要培养的是兼爱之士。

兼士与君子有什么不同?君子的标准,见上引孔子的话。

而兼士的标准,依墨子所说,就是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要有好的道德行为,善于论辩,具备或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亦即包括品德和才能两个方面。

孔子的君子标准,主要在道德方面,墨子兼士的标准包括技能。

这就是孔、墨在教育标准上的区别,也是墨子比孔子还要高明的地方之一。

兼士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哪些呢?墨子将其分为三个方面:谈辩、说书、从事。

谈辩,即交谈辩论;说书,说法之一是研究文献;从事,指劳动、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

这也是墨子开设的三个学科。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并不要求一个人全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而是主张因人而异:“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这既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实施,也体现了教育上的量力性、差异性原则。

说到量力性原则,墨子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首先注意到这一原则且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的教育家。

《墨子?公孟》篇载:“二三子有复于子墨子学射者,子墨子曰:‘不可。

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

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有几个弟子告诉墨子,要跟从墨子学习他的学说,又要学习射箭。

墨子说:“不能。

智慧的人一定要衡量自己的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然后再进行实践。

国士一边作战一边去扶人,尚且顾不到。

现在你们并非国士,怎么能够既学好学业又学好射技呢?”“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这是史上对量力性原则的最早阐述。

二、教育标准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差异孔子的教学内容,也是有知识有技能的。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以知识为主;“六艺”,即礼(礼节)、乐(音乐,含诗歌、舞蹈等)、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以技能为主。

但孔子的技能(六艺)指向贵族,墨子的技能(道术),指向平民。

《论语?子路》篇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平民)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依孔子所言,君子做到礼、敬、信就可以了,种庄稼种菜,那不是君子,而是小人(平民)要做的事。

所以,樊迟不是做君子的料,只能做一个小人(平民)。

如果樊迟是墨子的学生,墨子就绝不会像孔子那样瞧不起他,反而会?嵝牡刂傅妓?。

墨子的教育活动中,职业教育的要素占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墨子是中国历史上职业教育第一人。

当然,这也不能说孔子就错。

人有社会分工,学校也有社会分工。

我们要强调的是,墨子注重职业技能的思想,同样是值得肯定的。

三、教育内容的差异,也导致了教材的差异“六经”是周代流传下来的被用作学校教材的典籍,孔子墨子也都将其用作教材。

但除了公用的教材外,教师也有自编的教材,类似今天的校本课程。

六经都经过孔子整理。

相较于孔子,墨子在教材建设方面的成就似乎更大。

1.墨子的教材数量多。

与《论语》《孟子》只是记录师生之间的活动、对话不同,《墨子》共十五卷,除个别篇章外,其他都可看作是墨子的教学讲义,亦即教材。

保守点说,第十卷到第十五卷,除第十二、十三卷外,其余都是教材。

2.墨子的教材,内容涵盖广泛。

第十、十一卷,共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都是关于谈辩的,世称“墨辩六篇”。

有人据此推测,墨子可能开设了“谈辩”的学科。

第十四、十五卷,是关于军事和器械制造的。

这些教材中,涉及逻辑学、宇宙学、数学(含几何、代数)、物理学(含力学、光学)、军事学、哲学、机械制造……3.墨子的教材,研究极为深入,其成果达到了时代的高峰,甚至已经超越了时代,即使从世界的角度看,也处于领先的地位。

“墨辩六篇”中蕴涵着丰富系统的逻辑知识,有人说,比“欧洲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更全面,堪与印度的因名学说相较。

可以说,墨子是中国历史上逻辑学第一人。

墨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然科学家,特别是在数学和物理两个领域,成就极高,也可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数学家、物理学家。

在数学方面,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准确性。

例如他给圆下的定义是:“圜(圆),一中同长也。

”(《经上》)亦即,圆形有一个中心,从这个中心到圆上各点都一样长。

这与欧几里得的关于圆的定义极为吻合:圆是由一条线包围着的平面图形,其内有一点与这条线上任何一个点所连成的线段都相等。

在物理方面,墨子同样给出了一系列物理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也都同样具有高度的准确性。

譬如关于杠杆定理,《墨子》中说:“衡而必正,说在得。

”“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

权重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

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意为:用衡器称量物体的重量时,横杆一定要平正,关键在于调整得当。

加重在横杆的一旁,必定会使它下坠。

如果重物和权的重量不一样而又能够平和,必定是秤头短、秤尾长。

(在秤头短、秤尾长这样的情况下)往衡杆两边加上相同的重量,那么秤尾必定下坠,这是因为秤尾占了优势的缘故。

有人指出:墨子认识到,称重物时秤杆之所以会平衡,原因是“本”短“标”长,这等于是阐述了杠杆定理。

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说,“本”即为重臂,“标”即为力臂,写成力学公式就是力×力臂(“标”)=重×重臂(“本”)。

现在人们一般都习惯于把杠杆定理称为“阿基米德定理”,其实墨子比阿基米德早好多年就发现了杠杆定理,应称之为“墨子定理”才是公允的。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墨经》中记载:“景(影)到(倒),在午(两束光线正中交叉)有端(光线的交叉点,即针孔)……”“景。

光之人,煦(照)若射(射箭),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

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

”――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墨子说,光穿过小孔如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边,就形成了倒立的影。

可以说,如果墨家这一学派的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能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中国的历史一定是另一种面貌,至少,科技绝不会落后。

中国的历史选择了孔子而不是墨子,就自然科学而言,的确是中国历史的不幸。

四、墨家更充分地体现了学校的特点孔、孟所代表的儒家,对于学校方面的特点体现得并不充分,如组织松散,缺乏严格的纪律,缺少实践方面的要求。

墨家在这方面则做得比较好,学校的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他们有纲领,即要实现“义”。

有组织,最高领袖称“巨子”,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大义灭亲的腹,就曾是墨家的巨子。

既然有最高领导人,想来也应该有不同层级的负责者。

他们注意了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结合。

不但要说,而且要做。

所以,要求成员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专业技能,甚至还要接受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加战斗,?@使得墨家成为了一个准军事团体。

不但要说到,还要做到。

腹之所以大义灭亲,杀掉自己杀了人的儿子,就是因为墨家有法令,“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他们有纪律,要求成员都要身穿布衣,脚蹬木屐,以自苦为荣。

五、墨子对教育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也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关于教育的性质,墨子认为,教育是一种“为义”的活动,这类似于后世所主张的,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一种准公共事业。

它不直接产生物质效益,却往往比直接产生物质效益的行业作用更大。

《尚贤下》篇说:“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意为:有力气的赶快助人,有钱财的努力分人,有道(懂得道理)的人勉力教人。

相比之下,“有道者劝以教人”比其他两种显得更重要。

墨子举例说:“翟虑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

籍而以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天下之饥者,既可睹矣。

……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夫徒步之士。

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

……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

”(《鲁问》)意即:若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去耕种田地,最多只能相当于一个农夫的作用。

即使幸而有所收获,把它全部拿来分给天下的人,天下人也不能人均获得一升粮食,因此并不能使天下的饥饿者温饱。

……但是,用先王之道、圣人之言进行上说下教就不同了。

王公大人采纳了自己的意见,那国家必治;普通老百姓听从了自己的教导,那么举止就会变得有修养。

墨子通过耕织与教育的比较,推论个人力量极为有限,教育之功远胜于个人的自耕自织,“有道教人”比“有力助人”“有财分人”的作用大得多。

正是从这个角度,墨子充分肯定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

《墨子?鲁问》记载了墨子与吴虑的对话:“墨子曰:‘籍设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其功孰多?’吴虑曰:‘教人耕者其功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