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说法之一,约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6年。这样算起来,活了九十多岁,算是老寿星了。墨子生活于孔、孟之间,可以说是既幸也不幸。说幸,是因为那个时代礼崩乐坏,王权式微,于是,知识分子们的地位空前提高,他们纷纷成为诸侯、权贵们延揽的对象,身上的束缚就此散落,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聪明才智,泼洒自己生命的光华。因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正因如此,墨子得以建构、宣扬自己的学说,形成了几乎与儒家比肩的墨家学派。说不幸,则是由于他前有孔子,后有孟子,而这两位因种种原因,在风云际会间,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相继被尊称为“圣”与“亚圣”,而他夹在中间,自汉魏已降,光辉渐被遮掩,声名不显,史料阙如,究竟出于何地,或宋或鲁,亦众说不一,迨至近现代,几乎已不为大众所知。

其实,比之孔孟,墨子不遑多让,同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甚或犹有过之。

孔子、孟子都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墨子不同,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据说,他的父亲是位优秀的工匠,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墨子很快学会了木、车、皮革、制陶、冶金

等手工艺。他自称“贱人”,与“农与工肆之人”相熟。这个出身的不同,决定了墨子与孔孟的思想,特别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方面不同。

一、教育目标的不同

孔孟的教育目标,都是为国家培养管理人才,即是一种精英教育。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而君子是要管理国家的。他说:“学而优则仕。”有一次,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即什么样的人可以从政?孔子说,能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君子就可以从政了。孟子则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可见,他要教育的也是精英。

墨子出身并主要活动于社会底层,从底层人们的愿望出发,他提倡“兼爱”:“兼相爱,交相利。”本质上是希望底层的人们也能得到关爱,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他要培养的是兼爱之士。

兼士与君子有什么不同?

君子的标准,见上引孔子的话。而兼士的标准,依墨子所说,就是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要有好的道德行为,善于论辩,具备或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亦即包括品德和才能两个方面。孔子的君子标准,主要在道德方面,墨子兼士的标准包括技能。这就是孔、墨在教育标

准上的区别,也是墨子比孔子还要高明的地方之一。

兼士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哪些呢?墨子将其分为三

个方面:谈辩、说书、从事。谈辩,即交谈辩论;说书,说法之一是研究文献;从事,指劳动、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这也是墨子开设的三个学科。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并不要求一个人全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而是主张因人而异:“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这既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实施,也体现了教育上的量力性、差异性原则。

说到量力性原则,墨子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首先注意到这一原则且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的教育家。《墨子?公孟》篇载:“二三子有复于子墨子学射者,子墨子曰:‘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有几个弟子告诉墨子,要跟从墨子学习他的学说,又要学习射箭。墨子说:“不能。智慧的人一定要衡量自己的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然后再进行实践。国士一边作战一边去扶人,尚且顾不到。现在你们并非国士,怎么能够既学好学业又学好射技呢?”

“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这是史上对量力性原则的最早阐述。

二、教育标准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差异

孔子的教学内容,也是有知识有技能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以知识为主;“六艺”,即礼(礼节)、乐(音乐,含诗歌、舞蹈等)、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以技能为主。

但孔子的技能(六艺)指向贵族,墨子的技能(道术),指向平民。

《论语?子路》篇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平民)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依孔子所言,君子做到礼、敬、信就可以了,种庄稼种菜,那不是君子,而是小人(平民)要做的事。所以,樊迟不是做君子的料,只能做一个小人(平民)。如果樊迟是墨子的学生,墨子就绝不会像孔子那样瞧不起他,反而会?嵝牡刂傅妓?。

墨子的教育活动中,职业教育的要素占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墨子是中国历史上职业教育第一人。

当然,这也不能说孔子就错。人有社会分工,学校也有社会分工。我们要强调的是,墨子注重职业技能的思想,同样是值得肯定的。

三、教育内容的差异,也导致了教材的差异

“六经”是周代流传下来的被用作学校教材的典籍,孔

子墨子也都将其用作教材。但除了公用的教材外,教师也有自编的教材,类似今天的校本课程。六经都经过孔子整理。

相较于孔子,墨子在教材建设方面的成就似乎更大。

1.墨子的教材数量多。与《论语》《孟子》只是记录师生之间的活动、对话不同,《墨子》共十五卷,除个别篇章外,其他都可看作是墨子的教学讲义,亦即教材。保守点说,第十卷到第十五卷,除第十二、十三卷外,其余都是教材。

2.墨子的教材,内容涵盖广泛。第十、十一卷,共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都是关于谈辩的,世称“墨辩六篇”。有人据此推测,墨子可能开设了“谈辩”的学科。第十四、十五卷,是关于军事和器械制造的。这些教材中,涉及逻辑学、宇宙学、数学(含几何、代数)、物理学(含力学、光学)、军事学、哲学、机械制造……

3.墨子的教材,研究极为深入,其成果达到了时代的高峰,甚至已经超越了时代,即使从世界的角度看,也处于领先的地位。“墨辩六篇”中蕴涵着丰富系统的逻辑知识,有人说,比“欧洲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更全面,堪与印度的因名学说相较。可以说,墨子是中国历史上逻辑学第一人。

墨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然科学家,特别是在数学和物理两个领域,成就极高,也可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