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
菌落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菌落形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观察菌落形态的方法和技巧。
3. 通过观察不同菌种的菌落特征,学会鉴别菌种。
二、实验原理菌落是指单个微生物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菌落形态是指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边缘、表面等特征。
菌落形态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等纯培养菌种。
2. 仪器:显微镜、接种环、接种针、培养皿、培养基、酒精灯、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1. 菌落培养将纯培养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 菌落观察(1)无菌操作:将接种环、接种针等工具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待冷却后进行操作。
(2)挑取菌落:用接种环或接种针挑取少量菌落,置于显微镜载玻片上。
(3)制片: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生理盐水,用接种环将菌落涂抹均匀。
(4)观察:将制片置于显微镜下,调整镜头,观察菌落形态。
3. 菌落特征描述根据观察到的菌落形态,描述其大小、形状、颜色、质地、边缘、表面等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菌落特征(1)形态:细菌菌落多为圆形、不规则形或椭圆形。
(2)大小:细菌菌落直径一般为0.5-5mm。
(3)颜色:细菌菌落颜色多样,如白色、黄色、绿色、红色等。
(4)质地:细菌菌落质地有粘稠、粘稠带皱褶、粘稠带颗粒、粘稠带膜状等。
(5)边缘:细菌菌落边缘有整齐、不规则、波状等。
2. 放线菌菌落特征(1)形态:放线菌菌落呈放射状、扇形、菊花形等。
(2)大小:放线菌菌落直径一般为0.5-5mm。
(3)颜色:放线菌菌落颜色多样,如白色、黄色、红色、黑色等。
(4)质地:放线菌菌落质地有粘稠、粘稠带皱褶、粘稠带颗粒等。
(5)边缘:放线菌菌落边缘有整齐、不规则、波状等。
3. 酵母菌菌落特征(1)形态:酵母菌菌落呈圆形、不整齐、菌丝状等。
(2)大小:酵母菌菌落直径一般为0.5-5mm。
(3)颜色:酵母菌菌落颜色多样,如白色、黄色、红色、黑色等。
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观察微生物菌落的形态及个体形态,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和性状。
实验材料和设备:
1. TSY琼脂培养基
2. 火焰灭菌器
3. 培养皿
4. 显微镜
5. 无菌培养基
6. 实验手套及护目镜
实验步骤:
1. 准备培养基:将TSY琼脂培养基按照说明书制备好,热离
心并倒入培养皿中。
2. 灭菌处理:使用火焰灭菌器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3. 分菌涂布:将待观察的微生物菌液取少量涂布于培养皿表面,通过灭菌针均匀地划过琼脂表面。
4. 培养:将培养好的培养皿倒置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使其适宜生长。
5. 观察生长:每隔一段时间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菌落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微生物菌落的生长形态各异。
有的菌落呈圆形,
边缘光滑,整齐排列;有的菌落呈不规则的形状,边缘模糊,有分枝延伸出;还有一些菌落呈现为六边形或星形等不寻常的形状。
个体形态方面,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微生物细胞大小不一,有的呈球形,有的呈杆状,形态多样。
实验结论:
微生物菌落的形态和个体形态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形态。
通过观察可以初步了解微生物的外观特征,并对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参考。
不同形态的菌落和个体形态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一:细菌基本形态与结构
操作原则:无菌操作(烧灼灭菌)
Aseptic area 10-20cm
外焰 内焰 焰芯
细菌涂片的制备
器具:接种环(上)和接种针(下)
2—5mm
柄约22cm
5—8cm
金属柄约14.5cm
绝缘柄 约7.5cm
安装环(针)的螺口(约8mm)
细菌涂片的制备
菌液采取法
三、实验器材
示教玻片、显微镜、擦镜纸、 香柏油、二甲苯
四、实验步骤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的使用
显微镜的构造 (1)支持部分:镜臂、镜筒、精细调节 (2)放大部分:接目镜、接物镜 (3)照明部分:反光镜、取光器、滤光
镜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油镜的使用方法 (1)低倍镜观察 (2)光圈调最大 (3)标本上滴加香柏油0.5-1滴 (4)转换油镜头浸入油滴中
幽门螺杆菌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观察
芽胞示教片:破伤风梭菌。 鞭毛示教片:变形杆菌。 荚膜示教片:肺炎双球菌。
产芽芽孢胞细菌的种类
芽孢 菌体 (营养细胞)
破伤风梭菌×1000
鞭毛
变形杆菌鞭毛×1000
细菌荚膜示意图
荚膜的观察:
负染色
细菌标本染色检查法
细菌染色
活菌染色
死菌染色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2、使用完毕显微镜及标本片的处理 (1)油镜用过后,应立即用擦镜纸
将镜头和玻片擦拭干净 (2)如油渍已干,须用擦镜纸蘸少
许二甲苯溶液拭去油渍,再用干擦镜 纸拭净镜头
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1.原理 2.方法
(二)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杆菌:球杆菌、链杆菌、分支杆菌 螺形菌:霍乱弧菌、螺杆菌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实验五微生物菌落形态观察实验五微生物菌落形态观察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观察细菌、酵母菌、霉菌三大类微生物具体菌落的形态特征。
(2)总结三类微生物菌落的一般特征并能识别。
(特征描述:形状、大小、颜色、边缘、隆起、光泽、质地等。
)2、实验内容或原理菌落:单个菌体在固体平面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
区分和识别各类微生物可从菌落形态(群体形态)和细胞形态(个体形态)两方面进行,菌落形态是无数细胞形态的集中反映,因此每一大类微生物都有其一定的菌落特征,可通过这些特征差异区分和识别。
特征描述:形状、大小、颜色、边缘、隆起、光泽、质地等。
细菌菌落特征:凝胶状、表面较光滑、湿润、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易挑取,正反颜色一致。
酵母菌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 :比细菌大而厚,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粘稠,易用针挑起。
多呈乳白色,少数呈红色。
霉菌的菌落特征:比细菌菌落大,由菌丝组成疏松的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无固定大小,延至整个培养基中,产色素,使菌落显色。
3、需用的仪器和试剂(1)培养基:PD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EPD 培养基(2)菌落观察:(a)霉菌:黑曲霉、黑根霉、青霉、犁头霉、毛霉(b)酵母菌:酿酒酵母菌(c)细菌:大肠杆菌4、实验步骤1.细菌菌落形态观察包括:菌落大小、颜色、形状(圆形、不规则、假根形)、边缘(整齐光滑、叶状、波浪状、锯齿状、丝状)、隆起(扁平、低凸起、高凸起)、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光泽(金属光泽、油脂性光泽)、质地(油脂状、膜状、粘稠状)、表面状态(光滑、褶皱、颗粒状、龟裂状)等。
2.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与细菌相似,呈圆形,湿润有粘性,不透明,表面光滑,有油脂光泽。
多数为白色或乳白色,少数为红色,培养时间长了,颜色会变暗。
与培养基结合不紧,易被挑起。
质地粘稠,边缘皱褶状。
3.霉菌由分枝状菌丝组成,菌丝粗而长,形成菌落疏松,菌丝有绒毛状、棉絮状、蜘蛛网状,菌落很大是细菌的几十倍,表面蔓延,有多种颜色,菌落正反面颜色多有不同。
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2.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
3. 熟悉细菌的分类方法,为后续的细菌鉴定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微生物的一种,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等特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基本结构,以及鞭毛、荚膜、芽孢等特殊结构。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可以初步判断其种类,为后续的细菌鉴定工作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
2.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操作台、无菌试管、酒精灯、火柴、镊子、滴管、染色液(结晶紫、碘液、番红)等。
四、实验步骤1. 细菌涂片制作(1)取无菌试管,加入适量的细菌培养液。
(2)用无菌镊子取少量细菌培养液,滴于载玻片上。
(3)用无菌盖玻片轻轻压在细菌培养液上,使细菌均匀分布。
(4)用酒精灯对载玻片进行轻微加热,使细菌固定。
2. 细菌染色(1)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结晶紫染液于载玻片上的细菌涂片上。
(2)染色约1分钟,然后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碘液。
(3)染色约1分钟,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上的染色液。
(4)用番红染液复染约1分钟,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上的染色液。
3. 细菌观察(1)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调整光圈和焦距,使视野清晰。
(2)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形态结构。
(3)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菌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染色特性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革兰氏阳性球菌:呈球形,直径约1~2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紫色。
2. 革兰氏阴性球菌:呈球形,直径约1~2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红色。
3. 革兰氏阳性杆菌:呈杆状,直径约0.5~1微米,长度约为2~5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紫色。
4. 革兰氏阴性杆菌:呈杆状,直径约0.5~1微米,长度约为2~5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显微镜观察细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熟悉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3. 学习细菌染色技术及其应用。
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其形态和结构可通过显微镜观察。
通过染色技术,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本实验采用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仪器: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酒精灯、染色缸、吸水纸等。
2. 试剂:细菌培养液、革兰氏染液(结晶紫、碘液、酒精、水)、95%酒精、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制作细菌标本:取一接种环,蘸取适量细菌培养液,滴于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玻片。
2. 革兰氏染色:将临时玻片放入染色缸中,依次进行以下步骤:(1)用结晶紫染液染色1-2分钟;(2)用碘液处理1分钟;(3)用95%酒精脱色30秒;(4)用蒸馏水冲洗玻片;(5)用复红染液复染1分钟;(6)用蒸馏水冲洗玻片,晾干。
3.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后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细菌的大致形态和分布,再用高倍镜观察细菌的细节结构。
4. 结果记录:记录观察到的细菌形态、结构以及革兰氏染色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形态:观察到的细菌呈杆状、球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
2. 细菌结构: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芽孢等结构清晰可见。
3. 革兰氏染色结果:根据革兰氏染色结果,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 载玻片和盖玻片应清洁、干燥,避免水分过多影响观察。
3. 染色过程中,注意控制染色时间,避免过度染色或脱色。
4. 显微镜观察时,注意调整光圈和焦距,确保观察清晰。
5. 结果记录应准确、详细,便于后续分析。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熟悉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学习了革兰氏染色技术及其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显微镜细菌观察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油镜的使用技巧。
2. 学习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3. 了解细菌染色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个体微小,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为微生物学研究和相关领域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酒精灯、染色液等。
2. 材料:细菌样本、无菌水、香柏油、乙醇乙醚或二甲苯等。
四、实验步骤1. 油镜的使用与保养(1)打开显微镜,调整光源,使视野明亮。
(2)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滴管滴加香柏油。
(3)将盖玻片轻轻放置在细菌样本上,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4)旋转油镜,直至观察到清晰的细菌图像。
(5)观察完毕后,用乙醇乙醚或二甲苯将香柏油清洗干净,擦拭显微镜镜头。
2. 细菌染色(1)将细菌样本涂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2)将染色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染色液自行渗透。
(3)观察染色后的细菌形态,记录观察结果。
3. 细菌形态观察(1)观察细菌的形状,如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2)观察细菌的大小,估计其直径。
(3)观察细菌的排列方式,如成对、成链、成簇等。
(4)观察细菌的鞭毛、芽孢等特殊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油镜的使用与保养实验过程中,成功掌握了油镜的使用方法,并学会了保养显微镜。
2. 细菌染色通过染色,成功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提高了观察效果。
3. 细菌形态观察(1)观察到细菌的形状:实验中观察到的主要为球形和杆形细菌。
(2)观察到细菌的大小:通过目测估计,细菌直径约为0.5-1.0微米。
(3)观察到细菌的排列方式: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菌排列方式主要为成对和成链。
(4)观察到细菌的特殊结构:部分细菌具有鞭毛,少数细菌具有芽孢。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到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微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形态观察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 掌握微生物、细胞等生物样本的形态观察技术。
3. 了解不同类型显微镜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4. 培养实验操作规范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形态观察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生物样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可以了解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
光学显微镜是常用的形态观察工具,利用光学原理放大生物样本,使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清晰的图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细菌培养物2. 酵母菌培养物3. 霉菌培养物4. 细胞培养物仪器:1. 光学显微镜2. 显微镜载物台3. 显微镜目镜和物镜4. 显微镜照明系统5. 显微镜成像系统(可选)6. 载玻片7. 盖玻片8. 吸水纸9. 美蓝染液10. 碘液11. 滴管12. 镊子四、实验步骤1. 显微镜使用培训:首先,对实验人员进行显微镜使用培训,包括显微镜的结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2. 样本制备:- 将细菌、酵母菌、霉菌和细胞培养物分别接种于琼脂平板,培养至适当生长阶段。
- 用无菌操作将菌落或细胞刮取,制成悬液。
- 将悬液滴于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
3. 染色:- 根据样本类型,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如美蓝染色法、碘液染色法等。
- 将染色液滴于盖玻片边缘,使染色液慢慢渗入样本中。
4. 显微镜观察:- 将载玻片放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焦距,观察样本形态。
- 观察不同样本的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并记录观察结果。
5. 数据记录与分析:- 将观察结果记录于实验记录表中,包括样本类型、观察部位、形态特征、数据等。
-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样本的形态特点。
6. 显微镜成像(可选):- 使用显微镜成像系统,将观察结果拍摄成图像,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分享。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呈球状、杆状或螺旋状。
观察结果显示,细菌菌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2. 酵母菌: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呈卵圆形、椭圆形或球形。
画细菌形态实验报告
画细菌形态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和描述不同细菌的形态特征,通过画图的方式对细菌进行形态学研究,进一步了解细菌的结构和特征。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 高倍显微镜- 空载玻片- 细菌培养物- 消毒用具实验步骤:1. 将培养物中的细菌提取一定量,涂抹在空载玻片上。
2.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选取不同的细菌进行观察和记录。
3. 根据观察结果,利用绘图工具将细菌的形态特征画出来。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常见的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进行观察和形态学描述。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形态:细长的棒状,通常呈直线状排列。
- 大小:约为2微米长,0.5微米宽。
- 结构:菌体表面具有纤毛和藻酸鞭毛。
- 颜色:无色透明。
- 纹理:菌体表面光滑。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它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形态:呈球状聚集,像一串葡萄。
- 大小:直径约为1微米。
- 结构:表面具有胞外多聚物胶原蛋白,便于菌体附着在宿主细胞上。
- 颜色:黄色或白色。
- 纹理:表面凹凸不平,菌落表面有许多小微突起。
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大肠杆菌呈长条状,而葡萄球菌则呈球状聚集。
这一差异可能与它们的生境和生物学特征有关。
例如,大肠杆菌生长在肠道中,长条状的形态有助于适应肠道环境,而葡萄球菌则常见于皮肤和黏膜表面,球状聚集的形态便于附着在宿主细胞上。
细菌的形态特征对于鉴定和分类细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细菌的类型和性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此外,对细菌形态特征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细菌的生长方式、生态适应能力以及对环境的响应等方面的问题。
然而,本次实验只观察到了个别细菌的形态特征,并未进行更详细的统计和分类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不同细菌种类的形态特征进行系统性的描述和比较,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和研究细菌的形态学特征。
细菌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
3. 了解细菌的特殊结构,如鞭毛、荚膜、芽孢等。
4. 培养对细菌形态结构的识别能力。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具有多种形态结构。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为细菌的分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菌样本、革兰氏染色液、芽孢染色液、水浸片、盖玻片、载玻片等。
2. 仪器:光学显微镜、酒精灯、载物台、切片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细菌样本(1)将细菌样本滴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封口。
(2)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
2. 革兰氏染色(1)将革兰氏染色液滴在细菌样本上,用酒精灯加热。
(2)观察染色后的细菌,判断其革兰氏分类。
3. 芽孢染色(1)将芽孢染色液滴在细菌样本上,用酒精灯加热。
(2)观察染色后的细菌,判断其芽孢存在与否。
4. 观察细菌特殊结构(1)观察细菌是否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2)通过水浸片观察细菌的运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样本的基本形态结构(1)观察到的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基本结构。
(2)部分细菌具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2. 革兰氏染色结果(1)部分细菌呈现革兰氏阳性,细胞壁较厚,不易着色。
(2)部分细菌呈现革兰氏阴性,细胞壁较薄,易着色。
3. 芽孢染色结果(1)部分细菌存在芽孢,呈圆形或椭圆形。
(2)部分细菌无芽孢。
4. 细菌特殊结构观察结果(1)部分细菌具有鞭毛,呈螺旋状。
(2)部分细菌具有荚膜,呈透明状。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了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特殊结构,了解了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3. 培养了对细菌形态结构的识别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注意调节光圈和焦距,确保观察清晰。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思考题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思考题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引言: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对于研究微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种类细菌的形态结构,深入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分类。
材料与方法:1. 细菌样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
2. 显微镜、载玻片、染色剂(甲基蓝)。
3. 操作步骤:(1)将载玻片用火焰消毒并晾干。
(2)用无菌棉签将细菌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
(3)将涂有细菌样本的载玻片放入甲基蓝溶液中染色,静置2分钟。
(4)用滴水器滴少量水在载玻片上,并用纸巾轻轻吸干水分。
(5)将载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结果与讨论: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通常生长在肠道中。
观察其形态结构可发现,其细胞为长杆状,约2-3微米长,0.5微米宽。
在染色后可见其细胞质为深蓝色,周围有一层较浅的薄壳。
2.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常见于皮肤和黏膜表面。
观察其形态结构可发现,其细胞为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1微米。
在染色后可见其细胞呈紫色。
3. 链球菌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链状细菌,常见于喉咙和皮肤表面。
观察其形态结构可发现,其细胞为链状排列的小球体,直径约0.5微米。
在染色后可见其细胞呈紫色。
4. 变形杆菌变形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弯曲杆菌,在水中广泛分布。
观察其形态结构可发现,其细胞为弯曲的杆状体,长度约1-5微米,宽度约0.2微米。
在染色后可见其细胞呈深蓝色。
结论:通过本实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大肠杆菌为长杆状,葡萄球菌为球形或卵圆形,链球菌为链状排列的小球体,变形杆菌为弯曲的杆状体。
这些特征对于细菌的分类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题:1. 什么是革兰染色?为什么要进行革兰染色?革兰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用于区分细菌的壁层结构。
其原理是将细胞在紫晶中着色后,在碘液中固定着色物质,然后用酒精洗去多余着色物质,在红粉中再次着色。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
How to do
4.油镜观察
在干燥的细菌涂片上滴加香柏油,转到油镜进 行观察。观察内容:
1 细菌的革兰染色性:
细菌被染成紫蓝色——革兰阳性(G+)菌 细菌被染成红色——革兰阴性(G-)菌
2 单个细菌的形态:球菌(C),杆菌(b) 3 细菌的排列:散在排列;葡萄状排列 记录: G+c,葡萄状排列; G-b,散在排列。
Gram Positive Bacteria (Staphylococcus)
Gram Negative Bacteria ( E. coli )
5.细菌特殊结构观察(示教镜)
细菌的荚膜(capsule)
Capsule
(特殊染色法,X1000)
细菌的芽胞(spore) 细 菌的鞭毛(flagellum)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EXPERMENT OF MICROBIOLOGY)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1.每次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褂,拒绝穿拖鞋者入内。 2.不准携带食品、饮料和餐具入室,拒绝实验室内吃喝。 3.上课前请不要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老师介绍完后才能开始
实验。实验完成后统一下课。 4.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时,应立即报告老师,不要私自处理。 5.实验完成后要求洗手离开。服从班干部安排,做好实验室
Spore
flagellum
(特殊染色法,x1000)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一、材料和方法 关键试剂、重要的方法
二、实验结果 文字、图、表描述
三、结论(讨论)
实验报告
一、细菌革兰染色 方法、结果(绘图)、讨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细菌特殊结构
绘图
?
绘图要求
染色方法、 放大倍数
细菌形态结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了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为后续学习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形态结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荚膜、芽孢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纯培养菌种,革兰氏染色液,油镜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移液器、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染色缸、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细菌涂片制备(1)在无菌操作台中,用无菌接种环取少量菌液,涂抹在载玻片中央。
(2)用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的镊子夹取盖玻片,轻轻覆盖在涂有菌液的载玻片上。
(3)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少量革兰氏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色液。
2. 革兰氏染色(1)将涂片放入染色缸中,用酒精灯火焰加热,使染色液蒸发。
(2)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色液,加入碘液染色1-2分钟。
(3)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色液,加入95%酒精脱色10-15秒。
(4)用吸水纸吸去多余酒精,加入稀释复红染色1-2分钟。
(5)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色液,用蒸馏水冲洗涂片。
3. 显微镜观察(1)将涂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用油镜观察。
(2)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
(3)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肠杆菌形态:杆状,大小约为0.5μm×1.5μm。
排列:成对排列。
特殊结构:无荚膜,无芽孢。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态:球菌,大小约为0.5μm×0.5μm。
排列:成堆排列。
特殊结构:无鞭毛,无芽孢。
3. 枯草芽孢杆菌形态:杆状,大小约为0.5μm×3.0μm。
排列:成对排列。
特殊结构:无鞭毛,无荚膜,有芽孢。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三种细菌的形态结构,掌握了革兰氏染色法,了解了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篇生物学实验报告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姓名刘伟学号055656565指导教师:xxxxxx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一、目的要求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
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
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
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
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1.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
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
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
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
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
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
微生物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会油镜的使用技巧。
2. 了解并掌握微生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
3. 培养无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形态和结构是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可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为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和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纯培养物。
2. 仪器: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无菌水、无菌棉签、培养皿、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涂片(1)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灼烧,待其冷却后,蘸取适量纯培养物。
(2)将接种环在载玻片上轻轻涂成薄层。
(3)在涂片上滴加适量无菌水,用无菌棉签轻轻涂抹,使菌体均匀分布。
2. 干燥将涂片放在室温下自然干燥。
3. 染色(1)将干燥后的涂片放入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中,染色5-10分钟。
(2)用蒸馏水冲洗涂片,去除多余的染色液。
4. 观察(1)将涂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菌体后,用高倍镜观察。
(2)观察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5. 记录将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特征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基本形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和大小,为杆状,大小约为0.5-1.0μm。
2. 放线菌放线菌是丝状真菌,由菌丝构成。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放线菌的菌丝呈细长状,直径约为2-5μm,菌丝间有横隔。
3. 酵母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个体形态多为卵圆形、圆柱形。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酵母菌的个体大小约为5-10μm,细胞壁较薄,细胞质透明。
4. 霉菌霉菌是丝状真菌,由菌丝构成。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霉菌的菌丝呈粗细不一的丝状,直径约为5-20μm,菌丝间有横隔。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了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特征,了解了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实验一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谢谢
细菌的荚膜(capsule)
Capsule
(特殊染色法,X1000)
细菌的芽胞(spore) 细菌的鞭毛(flagellum)
Spore
flagellum
(特殊染色法,x1000)
荚膜 芽胞
▪ 鞭毛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一、材料和方法 关键试剂、重要的方法
二、实验结果 文字、图、表描述
三、结论(讨论)
▪ 步骤:涂片——干燥——固定
1、讲台上取一张清洁载玻片
2、用接种环取1-2环生理盐 水在载玻片上,取2个位置
3、用接种环刮取细菌在生理盐水 中涂开,1-大肠杆菌,2-金黄色 葡萄球菌(也可混合涂片)
点水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点菌 涂成薄膜
2、细菌涂片的制作: “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 步骤:涂片——干燥——固定
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或 在火焰上方烘干(菌 膜面向上,至少20cm)
常用染色方法: 1) 单染色法 2) 鉴别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最常用,1884年丹
麦细菌学家革兰发明。其原理——“细胞壁结构 学说”+“等电点学说”。
3) 特殊染色法:
革兰氏阴性菌(G-)的细胞壁结构 革兰氏阳性菌(G+)的细胞壁结构
2、细菌涂片的制作: “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2、细菌涂片的制作: “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 步骤:涂片——干燥——固定
火焰上方,来回3次 进行热固定
3、革兰染色( Gram stain )
▪1 初染
2 水洗 媒染
3 水洗 脱色
4 水洗 复染
(结晶紫 等量的 碳酸氢钠3-5s)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引言: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有的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有的则会引发疾病。
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对于研究其生长、繁殖和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细菌的形态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细菌的特征和功能。
实验材料和方法:1. 细菌培养物:我们选择了两种常见的细菌,分别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 显微镜: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
3. 准备细菌样品:从培养物中取一小滴,涂抹在玻片上,待其干燥。
4. 染色:将干燥的细菌样品用甲基蓝染色,以增强细菌的对比度。
5. 观察:将染色后的细菌样品放在显微镜下,逐渐增大倍数,观察并记录细菌的形态结构。
实验结果:1. 大肠杆菌:观察到大肠杆菌为一种长而细的细菌,呈现出弯曲的形态。
通过放大倍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菌的细胞壁和胞质。
细胞壁呈现出扁平的形态,胞质则呈现出透明的特征。
2.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出圆形的形态。
观察到细菌表面有许多小颗粒,这些颗粒是细菌产生的黄色素,使其呈现出金黄色的外观。
讨论:1. 细胞壁结构: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呈扁平形态,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没有明显的扁平特征。
这可能与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功能有关。
大肠杆菌常生长在肠道中,需要扁平的细胞壁以适应肠道内的环境。
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生长在皮肤和黏膜表面,其细胞壁结构可能更加圆形以适应不同环境。
2. 胞质特征:通过观察细菌的胞质,我们可以发现大肠杆菌的胞质呈现出透明的特征,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质则没有明显的透明度。
这可能与它们的代谢活动有关。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其胞质内含有许多代谢酶,使其呈现出较高的透明度。
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其胞质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核酸,使其胞质较为浑浊。
3. 颗粒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小颗粒是其产生的黄色素,这种黄色素具有抗菌作用,可以帮助金黄色葡萄球菌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篇生物学实验报告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姓名刘伟学号055656565指导教师:xxxxxx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一、目的要求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
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
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
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
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C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1. 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
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
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
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
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
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
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
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C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
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
(二)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1.液体培养基配制(1)称量(假定配制1000ml 培养基)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 3.0g 牛肉膏、10.0 g 蛋白胨、 5.0gnacl 放入烧杯(或1000ml 刻度搪瓷杯)中.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
(2)溶化在上述烧杯中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如约700ml ),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将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到所需的总体积(1000ml );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将称好的琼脂放人已溶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最后补足所损失的水分。
(3)调ph调ph:—般用ph试纸测定培养基的ph。
用剪刀剪出一小段ph试纸,然后用镊子夹取此段ph 试纸,在培养基中蘸一下,观看其ph 范围,如培养基偏酸或偏碱时,可用1mol/l naoh 或1mol/l hcl 溶液进行调节。
调节ph 时,应逐滴加入naoh 或hci 溶液,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中成分。
边加边搅拌,并不时用ph 试纸测试,直至ph 达7.4-7.6 。
反之,用1mol/lhcl 进行调节。
2.固体培养基的配制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应将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1.5~2 %)加入,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以免糊底烧焦。
继续加热至琼脂全部融化,最后补足因蒸发而失去水分。
(三)培养基的分装根据不同需要,可将已配好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造成污染。
如操作不小心,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时,可用镊子夹一小块脱脂棉,擦去管口或瓶口的培养基,并将脱脂棉弃去。
1.试管的分装取一个玻璃漏斗,装在铁架上,漏斗下连一根橡皮管,橡皮管下端再与另一玻璃管相接,橡皮管的中部加一弹簧夹。
分装时,用左手拿住空试管中部,并将漏斗下的玻璃管嘴插入试管内,以右手拇指及食指开放弹簧夹,中指及无名指夹佐玻璃管嘴,使培养基直接流入试管内。
装入试管培养基的量视试管大小及需要而定,若所用试管大小为15X 150 mm时,液体培养基可分装至试管高度 1 /4 左有为宜;如分装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时,在琼脂完全融化后,应趁热分装于试管中。
用于制作斜面的固体培养基的分装量为管高1/5(约3—4mi),半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管高的1/3为宜。
2.三角瓶的分装用于振荡培养微生物时,可在250 m1 用于制作平板培养基用时,可在250 ml三角瓶中加入150ml粉(按2%计算),灭菌时瓶中琼脂粉同时被融化。
(四)棉塞的制作及试管、三角瓶的包扎为了培养好气性微生物,需提供优良通气条件,同时为防止杂菌污染,则必须对通入试管或三角瓶内空气预先进行过滤除菌。
通常方法是在试管及三角瓶口加上棉花塞等。
1.试管棉塞的制作制棉塞时,应选用大小、厚薄适中的普通棉花一块,铺展于左手拇指和食指扣成的团孔上,用右手食指将棉花从中央压入团孔中制成棉塞.然后直接压入试管或三角瓶口。
也可借用玻璃棒塞入,也可用折叠卷塞法制作棉塞。
制作的棉塞应紧贴管壁,不留缝隙,以防外界微生物沿缝隙侵入,棉塞不宜过紧或过松,塞好后以手提棉塞,试管不下落为准。
棉塞的2/ 3 在试管内,1/3 在试管外。
目前也有采用硅胶塞代替棉塞直接盖在试管口上。
将装好培养基并塞好棉塞或硅胶塞的试管捆成一捆,外面包上一层牛皮纸。
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及配制日期,灭菌待用。
2.三角瓶棉塞制作通常在棉塞外包上一层纱布,再塞在瓶口上。
有时为了进行液体振荡培养加大通气量,则可用8 层纱布代替棉塞包在瓶口上,目前也有采用硅胶塞直接盖在瓶口上。
在装好培养基并塞好棉塞或包扎八层纱布或盖好硅胶塞的三角瓶口上,再包上一层牛皮纸并用线绳捆好,灭菌待用。
(五)培养基的灭菌将上述培养基以0.103mpa, 121 C, 20min高压蒸气灭菌。
灭菌过程:1. 加水:首先将内层锅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没过加热蛇管,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切勿忘记检查水位,加水量过少, 灭菌锅会发生烧干引起炸裂事故。
2. 装料:放回内层锅,并装入待灭菌的物品。
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
装有培养基的容器放置时要防止液体溢出, 三角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扎的纸而透入棉塞。
3. 加盖:将盖上与排气孔相连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锅的排气槽内,摆正锅盖,对齐螺口, 然后以对称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并打开排气阀。
4. 排气:打开电源加热灭菌锅,将水煮沸,使锅内的冷空气和水蒸汽一起从排气孔中排出。
一般认为当排出的气流很强并有嘘声时, 表明锅内的空气已排尽, 沸腾后约需 5 分钟。
5. 升压: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锅内压力开始上升。
6. 保压:当压力表指针达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电源,开始计时并维持压力至所需的时间。
如本实验中采用0.1mpa, 121.5C, 20分钟灭菌。
灭菌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而不是压力,因此锅内的冷空气必须完全排尽后,才能关闭排气阀, 维持所需压力。
7. 降压:达到灭菌所需的时间后,切断电源,让灭菌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 0 ”后,方可打开排气阀,排尽余下的蒸汽,旋松螺栓,打开锅盖,取出灭菌物品,倒掉锅内剩水。
压力一定要降到“0”后,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
否则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 使容器内的培养基或试剂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容器口, 造成瓶口被污染,甚至灼伤操作者。
(六)斜面和平板的制作1 .斜面的制作将已灭菌装有琼脂培养基的试管, 趁热置于木棒或玻棒上, 使成适当斜度, 凝固后即成斜面。
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l / 2 为宜。
如制作半团体或固体深层培养基时,灭菌后则应垂直放置至凝固。
2.平板的制作将装在二角瓶或试管中已火菌的琼脂培养基融化后,待冷至50 C左右倾入无菌培养皿中。
温度过高时,皿盖上的冷凝水太多;温度低于50C,培养基易于凝固而无法制作平板。
平板的制作应在火旁进行, 左手拿培养皿, 右手拿二角瓶的底部或试管, 左手同时用小指和手掌将棉塞打开,灼烧瓶口,用左手大拇指将培养皿盖打开一缝,至瓶口正好伸入,倾入10~15ml 培养基,迅速盖好皿盖,置于桌上,轻轻旋转平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于整个平皿中,冷凝后即成平板。
(七)培养基的灭菌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一般需进行无菌检查。
最好取出1~2管(瓶),置于37 C温箱中培养1〜2天,确定无菌后方可使用。
篇二:微生物实验报告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专业: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探究检测其病原菌的类型并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与鉴定从而确定其病原菌的名称和性质。
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基的制备、消毒和灭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群体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等技巧。
从而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各种操作方法,培养对微生物实验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器材打火机、油性笔、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污物盘、普通冰柜、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奥林巴斯cx21 型生物显微镜、电炉、试管(带棉塞)、称量纸、药勺、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尺子、锥形瓶、高压蒸汽灭菌器、镊子、玻片、吸水纸、拭镜纸试剂药品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蒸馏水、脓汁标本、粪便标本、石蜡油、生理盐水、结晶紫、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葡萄糖微量发酵管(2支)、乳糖微量发酵管(2支)、青霉素抗菌素纸片、链霉素抗菌素纸片、庆大霉素抗菌素纸片、血浆、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三、方法与步骤干粉培养基T蒸馏水T加热溶化T分装T集中放在试管筐里T罩上硫酸纸、牛皮纸T用橡皮筋扎好T放入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T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T灭菌T(1 )平板培养基:倾注平板10ml T琼脂完全凝固后,平板倒放T 4 C冰箱保存备用。
(2)斜面培养基:培养基趁热斜放T琼脂凝固以后,4C冰箱保存备用。
T贴上标签后火菌使用。
①空气的细菌学检查每组1个营养琼脂平板,选择采样地点(实验室、卫生间或任选地点)T将平板盖打开,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边T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5min T平板倒扣盖上T作标记T 37 C温箱培养24h T观察结果。
②人体体表的细菌学检查甲乙常规洗手,丙丁标准洗手。
甲和乙、丙和丁共用 1 个平板按规定在普通平板上接种手指上的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