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黄疸
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20例临床治疗论文
![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20例临床治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d75730580216fc700afd64.png)
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20例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的临床治疗。
方法:对2004年8月~2010年7月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性分析。
结果:单纯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出现的20例黄疸患者,均经肝功能、肝炎病毒免疫学、b超及ercp检查或手术等证实。
术后早期出现黄疸,有内科性黄疸9例,外科性黄疸11例;经过治疗全部缓解。
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要早发现、早处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并积极预防此病的发生。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早期黄疸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027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作为并发症并不多见,发生率仅0.26%~2%,但其后果较为严重。
2004年8月~2010年7月本科室施行胆囊切除术1018例(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20例),其中20例术后出现黄疸,经临床有效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4年8月~2010年7月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018例,其中术后出现黄疸20例(1.96%)。
男8例,女12例;年龄32~82岁,平均47.5岁;术后出现黄疸时间<72小时。
其中急诊手术13例,择期手术7例。
开腹手术14例,腹腔镜手术6例。
所有病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胆总管未发现结石及扩张,肝功能检查未见黄疸。
术后发生黄疸原因胆总管结石残留7例,胆管炎4例,胆总管损伤1例,胆囊管残株结石3例,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术后肝功减退致肝细胞性黄疸3例,急诊术中输血和术后溶血性黄疸1例,括约肌功能紊乱1例。
治疗方法:20例中,3例残余结石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3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1例胆总管横断损伤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3例胆囊管残株结石2次手术切除胆囊管残株取出结石;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自行排出;其余9例均采用非手术对症抗炎保肝治疗。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up】2【/sup】检验。
外科阻塞性黄疸121例患者的围术期治疗体会
![外科阻塞性黄疸121例患者的围术期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346958cec3a87c24028c450.png)
‘
嗽 排痰 , 必要 时 术前 3d即用抗 生 素 治疗 。 31 .4并 存 糖尿 病 的 围术期 处 理 ,糖 尿病 是 阻 塞 性 黄疸 患 者 . 的 常见 并 存 病 , 不仅 高血 糖 对 患者 有危 害 , 而且 低 血 糖 对 患
安全 度过 围术期 l 5例 ; 亡 6例 , 亡原 因为肝 功 能衰 l 死 死
竭 、 功 能 衰 竭 、 血 症 、 腔 出 血 。黄 疸 消 退 时 间 :~ 5d 平 肾 败 腹 7 3 .
以上 即 可 , 现认 为 以 05 1 /k ・ ) 宜翻 .~ . ml(g h 为 0 。根 据本 文 计算
1 . 术 期 的 治 疗 方 法 3围
死 患 者 至 少 稳定 6个 月 后 才 能 手 术 ,但 癌 症 患 者 应 限 期 手
术 , 我 们 常 规 由 心 内科 、 醉 科 、 科 医生 一 起 术 前讨 论 . 故 麻 外 共 同制定 高 血 压 、 心病 、 冠 心律 失 常等 治 疗方 案 , 便及 时 手 以
全应 积极 内科 治疗 , 情 稳 定 1个 月后 方 可手 术 。对心 肌梗 病
9例 。
1 . 术 方 式 2手
胆 道 结 石 : 总 管切 开取 石 加 “ 管 引 流 8 胆 T” 5例 。先 天 性 胆 总管 囊 肿 : 肿 切 除 加 空 肠 胆 管 一 吻合 术 3例 。胆 管 肿 囊 Y 瘤: 肿瘤 切 除 , 胆肠 吻合 1 加 0例 ; 头 癌及 壶 腹部 肿 瘤 : 十 胰 胰 二指肠 切 除 1 9例 ; 息 手术 胆 总 管十 二 指肠 侧侧 吻合 4例 。 姑
外科黄疸的治疗
![外科黄疸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25d8c72f524ccbff021841f.png)
切除肿瘤、淋巴结清扫、肝十二指肠韧骨骼化,再行 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
15
壶腹周围癌的治疗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标准方法。标准的胰十二 指肠手术由Whipple等首先报道
▪ 切除范围包括远端1/2胃、全部十二指肠、胰头、空肠近端约 10.0cm、胆管十二指肠球后段以下部分,通常胆囊也一同切除
外科黄疸的治疗
1
☆ 胆道系统的解剖
2
目录
▪ 外科黄疸的定义 ▪ 分类及常见疾病 ▪ 外科黄疸的治疗 ▪ 减黄方式及选择 ▪ 常见病因的去除 ▪ 壶腹周围癌的治疗
3
外科黄疸的定义
▪ 黄疸是指由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致皮肤、黏膜、 巩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症状和体征 。
▪ 内科黄疸,外科黄疸,是从治疗的角度来分的 ▪ 内科黄疸由于无肝内外胆管扩张,常不需要手术或
▪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 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
▪ 病毒性肝炎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药物学肝损害 ▪ 妊娠性胆汁淤积
5
外科黄疸
良性黄疸 恶性黄疸
胆石症 胆道寄生虫
胆道损伤
胆道蛔虫 华支睾吸虫
慢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疾病 先天胆道闭锁 高位胆道梗阻
十二指肠憩室 十二指肠溃疡 肝门部胆管癌 肝门部转移癌
介入处理,多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 外科黄疸由于有肝内、外胆管的扩张,常需要手术
或介入治疗解除梗阻
4
外科黄疸的定义
外科黄疸
▪ 肝外梗阻性黄疸
▪ 胆道蛔虫症 ▪ 胆石症 ▪ 胆管癌及壶腹周围癌 ▪ 医源性损伤 ▪ 先天发育异常
▪ 肝内机械性梗阻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病人健康宣教
![梗阻性黄疸病人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826c87b502020740bf1e9b06.png)
黄疸病人健康宣教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5mg/dl(或25.6mol/lL)时,皮肤、巩膜出现黄染称为黄疸,外科常见的是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梗阻性黄疸,发病原因有1)结石,包括肝内外胆管结石.2)炎症包括重症胆管炎、术后胆管狭窄、胆总管周围粘连.3)肿瘤:肝癌.胆总管癌.胆囊癌.壶腹周围癌,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癌。
临床表现:皮肤瘙痒,大便发白,厌食,乏力,贫血,小便深黄等。
1.外科梗阻性黄疸通常需手术解决,手术前一天进食易消化饮食如稀饭、面条、菜汤等。
手术前给予灌肠、导泻等处理,手术前夜十点之后禁食禁水。
营养状态差者术前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2.术前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循环血容量,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抽血交叉配血,做术前输血准备。
3.术后保持胃管,引流管,T管通畅,注意各种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引流量。
观察皮肤及巩膜黄染有无消退,大便及尿液颜色是否恢复正常。
4.术后加强营养,待血、尿淀粉酶正常,无腹痛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后可给予无脂流质饮食,并逐步改为素食半流质至低脂软食,最后进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修复能力。
5.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1-2d,重症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2d 后下床活动,14d 内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导管滑脱。
6.术后放置T型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1).目的:引流胆汁;引流残余结石;支撑胆道;2).固定方法:使用双固定,以防翻身、活动时牵拉而脱出;3)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是引流袋低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
避免受压、扭曲、折叠,经常给予及捏,保持通畅。
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术后24h内引流量较少,呈淡红色血性或褐色、深绿色,可能含有少量细小结石和絮状物;以后量逐渐增多,呈淡黄色,逐渐加深呈橘黄色,清亮;随胆道末端通畅引流量逐渐减少;正常胆汁量每天3oo-700ml,量减少提示肝功能衰竭或阻塞;量增多提示胆总管下段阻塞;过于稀薄提示肝功能不佳;混浊提示感染;泥沙样沉淀提示有结石;5).预防感染:长期置管者,每三天更换一次。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13例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13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7b2ca6be1e650e53ea995a.png)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13例分析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黄疸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院1997年9月~2006年7月所实施的1 248例LC术后出现的13例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术后黄疸的原因为胆道残留结石、肝外胆管损伤、胆漏及非梗阻性黄疸,分别采取ERCP、EST、开腹手术行胆总管吻合、修补、支撑、引流等处理后效果良好。
结论:LC术后黄疸原因以胆道残留结石、胆道损伤和胆漏为最常见原因,ERCP是获得确诊的可靠检查方法,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黄疸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我国胆囊切除的常规手术方式,我院1997年9月~2006年7月共实施1 2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出现黄疸13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患者,男5例,女8例;年龄29~70岁,平均51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0例,其中,萎缩性胆囊炎2例;合并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1例,既往有黄疸1例;均因反复上腹或右上腹疼痛,经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诊断为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前1周内均行B超检查示胆总管未见异常,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有6例术中发现胆囊管增粗0.4~0.5 cm。
1.2 术后黄疸情况13例均在术后1周内出现黄疸,伴不同程度上腹痛;发热9例。
1.3 治疗开腹手术3例,其中1例术后1 d出现黄疸,B超示胆总管中断,急诊开腹手术,行胆总管对端吻合加T管支撑引流表1 13例术后黄疸的原因与出现时间9个月;1例术后2 d出现黄疸,B超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外胆管中断,急诊开腹手术探查,见肝总管被钛夹部分夹闭,松解钛夹尿管支撑引流6个月;1例术后2 d出现腹膜炎和黄疸,B超见右上腹液性暗区,开腹手术见胆囊管钛夹脱落,重新结扎胆囊管。
1例术后4 d出现局限性腹膜炎和黄疸,B超示肝下液性暗区,B超定位穿刺引流。
成人黄疸分度标准
![成人黄疸分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f9850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7.png)
成人黄疸分度标准
成人黄疸是依据总胆红素来分轻中重度的。
34umol/L~~170umol/L为轻度黄疸,170umol/L~~340umol/L为中度黄疸,大于340umol/L为重度黄疸。
总胆红素正常值在3.4~17.1μmol/L之间,当其升高到17.1~34μmol/L时,一般无黄疸表现,肉眼不可察觉,为隐性黄疸。
当总胆红素升高到34μmol/L 以上时,肉眼可观察到皮肤、眼睛巩膜、黏膜等变黄的黄疸现象。
体内浓度升得越高,黄疸现象会越重。
黄疸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贫血、肝癌和胆道梗阻等疾病。
出现黄疸时,应该注意日常饮食和多运动。
饮食宜清淡,且富有营养,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
适量的运动也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胆红素的排出。
建议黄疸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外科黄疸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课件
![外科黄疸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9e0c5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8.png)
预后评估与随访
预后评估
在黄疸治疗结束后,应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包括肝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等,以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 复情况。
随访计划
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 率。
症发生率。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总结词
跨学科合作、创新技术、临床转化
VS
详细描述
未来黄疸的研究将涉及跨学科合作,结合 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创新 诊断和治疗技术。同时,如何将研究成果 转化为临床实践,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是研究者面临的挑战。需要加强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的衔接,推动黄疸诊断和治疗 的进一步发展。
分类
根据病因,黄疸可分为溶血性黄 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 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黄疸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溶血性疾病、肝细胞损伤、胆道梗阻等。
病理生理
当胆红素代谢或排泄受阻时,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进入组织间隙形成黄 疸。同时,高浓度的胆红素对机体多个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影响器官功能。
黄疸的病理改变
03 处理原则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黄疸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使用各种药物来降低血清胆红 素水平,缓解黄疸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肝酶诱导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 制剂等。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以及时 发现并处理药物疸,如胆道梗阻、胆囊结石等,手术治疗 是必要的。手术方式包括胆道探查、胆囊切除、肝脏移植等 ,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外科黄疸诊断中常见的失误及防治
![外科黄疸诊断中常见的失误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993581f30242a8956bece426.png)
2. - 2质控小 组履行职责 3
2运 用P C 循环 进行 体检 中心护 理质 量管 理 DA
21计划 阶段 ( ) . P 21 . 1建立质量标 准 .
督察 日 常工作 ,找准存在 的问题 , 上传下达,及时反馈给护士 长。
2. .3受检者满 意度 调查 3 通 过 随机 抽查 、 问卷 等形 式 ,了解 体检 流程 是否 合理 ,体 检环 境 、服务是否满 意 , 而判断体检护理质量 的高低。 从
24处理阶段 ( , A)
科学 ,完善 的质 量标 准是一切护 理活动 的指南 ,是质 量管理 的依
③体检环 境改善 ,注重健康 文化氛 围建 设 ,突 出科 普知识宣传 和健康 宣教 ,强调细节化 、人性化安 排布置 。④加强体检 中心流程 的制作 、 管理和再造 。
参考文献
[】 梁 玲, 莲 , 芝 . D A循 环法 在 护 士规 范 化 培训 中的应 1 高海 曾新 PC
用 [ _ 管 理杂 志, 0224:25. J护理 】 2 0 , )5 -3 ( [】 鲍 艳 英, 2 黄英 , 秀 霞 . 体 检 中心 的 护理 管理 [ 冲 国疗 养 医 费 浅谈 J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14(00 0 0 3— 2 6 1 8 9 2 1 )3— 3 9 0
质量管理进 行监督检查 。
2 . 3检查 阶段 ( C) 2. 日 . 1 常检 查 ,不定期跟班 3
段: 计划 (l )、执行 ( o Pa n D )、检查 ( hc )、处理 ( ci ) ; C ek A tn o 8 个步骤 是4 阶段 的具体化 :①分析现状 找 出问题 ;②分析各 种影响 个
阻塞性黄疸(外科大病史)
![阻塞性黄疸(外科大病史)](https://img.taocdn.com/s3/m/8f163ce183c4bb4cf6ecd18e.png)
门(急)诊诊断门(急)诊诊断阻黄、肝门胆管占位与患者关系本人病史可靠程度可靠病史采集时间xx年X月X日主治医师第一次查房诊断:阻黄、肝门胆管占位,诊断日期:XX年X月X日主诉皮肤巩膜黄染2周余。
现病史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于2016-04-01至外院急诊就诊,查B 超提示: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内高回声?,MRCP:肝门部胆管恶性狭窄可能性大,胆囊结石。
本次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阻黄、肝门胆管占位”收治入院。
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可,胃纳略差,大便如常,小便如常,睡眠尚可,饮食未见异常,体重未见明显下降。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传染病史:无预防接种史:不详过敏史:无临床表现:过敏原:过敏药物外伤史:无手术史:10余年前行痔疮手术有无手术史,手术名称输血史:否认输血史系统回顾(阳性表现应在空间内填写发病时间及扼要诊疗经过)呼吸系统:慢性咳嗽:无哮喘:无胸痛:无呼吸困难:无咯血:无其他:循环系统:心悸:无胸闷:无胸痛:无端坐呼吸:无水肿:无其他:消化系统:反酸:无,胃脘痛:无,恶心:无,呕吐:无,呕血:无,纳差:无黑便:无,腹痛:无(腹部位置),腹泻:无泌尿生殖系统:尿频:无尿急:无尿痛:无排尿困难:无血尿:无其他:血液系统:头晕耳鸣:无乏力:无皮肤苍白:无出血倾向:无(出血部位:出血部位)内分泌系统:多饮:无多食:无多尿:无畏寒:无多汗:无消瘦:无神经精神系统:头痛:无剧吐:无感觉障碍:无意识障碍:无其他:运动系统:关节畸形:无骨折外伤:无运动障碍:无其他:个人史出生于本地,生长于本地。
从事普通工作。
否认疫水接触史,否认疫区久居史。
否认冶游史。
无吸烟史吸烟年限,吸烟量支/日,无饮酒史饮酒年限,饮酒量两/日。
婚育史已婚已育月经史已绝经家族史(注意与患者现病有关的遗传病及传染性疾病):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体格检查T 36.7℃ P 70次/分 R 20次/分 BP120/78mmHg一般情况:神志清晰,发育正常,体型适中,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然,步入病区,自主体位,对答切题。
中药治疗外科术后黄疸不退22例疗效分析
![中药治疗外科术后黄疸不退22例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8a8715b7360b4c2e3f648c.png)
【 关键词 】 中草 药;治疗 ;黄疸 【 中图分类号】R264 【 5.1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7 97 (07 0 04 0 0 — 52 20 )1 — 82— 2i e J u dc e td Dilc c l y Tr d t n lChn s e iie ay i 2 Ca e fP s u g r e t tv a n ie Tra e ae t al b a i o a iee M d cn n i y i
ee m n r rsr t nw os t fVra r w o e ( i h n , R uab ( aun ) D ne utPt n l e t ypeci i a cnie o i t Wom od H r Yn e ) h br D h ag , esf i iay e a po s sd ge b c r t R o —b k ( a i p) ot a r B ia i ,Manl ak ( op ) Si xn go abr H u u , t i r—bkn R C U O D IG R I A U T C A A G T aigF U T S H R E E M N T S E R T E IE M S A F R —ME T T D CN LS ( i snin adR dxGyyri e ( a co . A crigt dfrni i f A S E N A A ME II A I J oaxa ) n a i l r z a e h a G na ) codn o ie tt n o f e ao
黄疸性疾病的鉴别
![黄疸性疾病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5c090c6325c52cc58bd6be7a.png)
1 8 4・
兰 生 Q
箜! 鲞箜
M d a I oao h aM y21 .o 7N.5 ei ln vtn f i , a.00V 1 o1 c n i oC n .
3 规范工作流程 。 完善 规章 制 度
室资料归档工作打下基础。
4 结束 语
为进一步加强独立 的实践教 学 , 需要进 一步 完善独立实 践教学考核体系和相应 的规章制 度 , 促使 独立实践 教学教学考核未 能发挥应有 的作
用 。 本 次 实 践教 学 考 核 体 系 改 革 克 服 了 这 一 弊 端 。在 改 革 过 程 中 建 立 了考 核体 系改 革 专 家 组 , 组 成 涵 盖 了行 业 的各 其
特 点 , 须 有 一定 的规 章制 度 对 学 生 和 实 训 教 学 人 员 进 行 必
: : Z
・
15・ 8
头扩大 、 胆管扩张等影像变化 。临床 按发病原 因常将 黄疸分 为溶血性黄疸 、 肝细胞性黄疸 、 阻性黄 疸及体 质性黄疸 , 梗 但 实际临床工作中 , 由于病情的变化 , 并发 症的存在 , 常存 在着 两种以上原因引起 的黄疸 , 即存 在混 合性 黄疸 , 现为 肝细 表 胞性黄疸并存 溶血 性黄 疸 , 梗 阻性 黄疸 并存 肝 细 胞性 黄 或 疸, 肝细胞性黄疸并存肝 内胆汁淤 积性黄 疸等 。病程 中或 因 为 出现新的症状 , 与原有 黄疸症 状交织 在一 起 , 能使 临床 可
20 2 ( ):5— 6 0 8,4 1 4 4 .
的建设工作也应考虑到集约化。在这方 面, 作为从 事药学专
业 技 术 研 究 与 实 训 的 药 学 实 训 中心 有 责 任 也 有 义 务 先 行 一
外科黄疸常见原因
![外科黄疸常见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d88902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9.png)
外科黄疸常见原因
1. 胆道梗阻
胆石阻塞胆总管、胆管癌压迫阻塞胆管引起的胆汁外排受阻,是最常见的外科性黄疸原因。
2. 胰头癌
胰头部癌症可侵犯和压迫胆总管,阻塞胆汁流出,造成黄疸。
3. 胆囊癌
虽不常见,但局部侵犯也可压迫阻塞胆总管引起黄疸。
4. 胆管损伤
外伤或手术可能造成胆管的损伤和断裂,胆汁外渗导致黄疸。
5. 胆道异物
胆道异物可能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胆管堵塞和黄疸。
6. 胆总管囊肿
胆总管囊肿压迫阻塞胆管,妨碍胆汁流出,导致黄疸。
7. 胆道寄生虫
肝脏和胆管寄生虫可造成不同程度梗阻,引起黄疸。
8. 胆汁返流性胆管炎
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胆汁返流性胆管炎,造成黄疸。
综上所述,多种胆道因素可导致胆汁排出障碍而引起外科性黄疸,需要手术治疗。
梗阻性黄疸手术治疗后,黄疸多久可以消退?晋城博润微创外科医院来告诉你。
![梗阻性黄疸手术治疗后,黄疸多久可以消退?晋城博润微创外科医院来告诉你。](https://img.taocdn.com/s3/m/5f68e16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b.png)
梗阻性黄疸手术治疗后,黄疸多久可以消退?晋城博润微创外科医院来告诉你。
Q: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后,一般多久能消退黄疸的症状?
黄疸梗阻因素去除以后,一般来讲胆红素会非常快的下降,一般两周左右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因人而异,因为都叫梗阻性黄疸,但是有人总胆红素200μmol/L,为中度黄疸,还有一种200μmol/L以上为重度黄疸,中度,轻度的黄疸可能一周就可以消退了,但是重度黄疸有可能2-3周才能完全消退,这是可能性一。
可能性二,肝脏本身的因素,肝功能不良,黄疸时间太久了,黄疸持续时间也是影响黄疸消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一个是黄疸的严重性,另外一个黄疸持续的时间都可以影响到最后黄疸消退的时限。
梗阻性黄疸必须要手术治疗吗?
Q:有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有什么治疗方法吗?
没有,必须手术,必须通过手术,内窥镜或者微创办法来解除梗阻。
如果黄疸不予解决,黄疸会进行性加重,黄疸进行性加重的结果一方面症状会越来越重,皮肤瘙痒。
另外一方面,病人的一般情况会非常差,食欲很差,营养不良,最主要肝功能不良,会影响
到肝功能,黄疸持续加重肝功能会功能不良,会衰竭的。
另外一个肾功能会不良。
所以一旦出现梗阻性黄疸必需解决,无论通过什么手段来解决,手术,内镜,还是介入的手段必须要解决。
内外科黄疸的鉴别诊断
![内外科黄疸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903074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3.png)
内外科黄疸的鉴别诊断
贾振庚
【期刊名称】《中国医刊》
【年(卷),期】2002(037)012
【摘要】@@ 黄疸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巩膜、粘膜黄染.引起黄疸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内科病与外科病,临床称为内科黄疸与外科黄疸.现将两种黄疸的鉴别诊断阐述如下.
【总页数】2页(P7-8)
【作者】贾振庚
【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
【相关文献】
1.肝癌伴发梗阻型黄疸与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J], 张嘉越;石家仁;陈燕
2.CT对肝内、外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价值 [J], 涂蓉
3.外科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J], 苏东晖
4.内、外科性黄疸相互误诊26例临床分析 [J], 金汇山
5.高频超声对胆道闭锁性黄疸及非胆道闭锁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J], 剧红娟;李英超;田晖;张彤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外科的走黄名词解释
![中医外科的走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b7cc1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b.png)
中医外科的走黄名词解释中医外科,作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和治疗外科病症的学科。
中医外科起源于古代,受到了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的深刻影响,因此在该领域中存在着一些特有的术语和名词。
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些中医外科中“走黄”的名词,以揭示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1. 走黄“走黄”,中医外科中常见的术语,指的是运用中医的方法和理论对黄疸病进行治疗。
黄疸病是一种以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常是肝胆系统的疾病引起的。
中医外科通过调理人体气血和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黄疸病的目的。
中医外科在治疗黄疸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常常通过中药汤剂、针灸和刮痧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 金刚解毒中医外科中的“金刚解毒”,是指以金刚石为主要药材,结合中医理论和经验,对急性病毒性感染进行治疗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提高人体抵抗力来加快病毒排出,缓解患者的症状和疼痛。
金刚解毒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龙华去白“龙华去白”是指中医外科中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方法。
白内障是眼睛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可导致视力模糊的疾病。
中医外科使用龙华草等中药,通过药物的疏通作用、清热解毒的功效,帮助患者改善视力,恢复眼睛的功能。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4. 走秋中医外科中的“走秋”,是指通过中医的方法和技术,治疗秋季常见病和季节性疾病的一种手段。
秋季是一年四季中气候温和而干燥的季节,易引发一些与秋季相关的疾病,如秋燥、秋痢等。
中医外科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的流通,达到预防和治疗秋季疾病的目的。
这种方法既注重治疗病症,也注重养生和预防,为人们保持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6. 砭石疗法中医外科中的“砭石疗法”,是指通过刺砭或刺压石碾等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砭石疗法在中医外科中经常应用于疾病的辨析和治疗过程中。
砭石疗法主要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和腧穴理论,通过刺激经络和特定的穴位,调理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
项目
结合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 丙氨酸转氨酶 门冬氨酸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 谷氨酰基转移酶 尿胆红素 尿胆原 血红蛋白
正常
溶血性
肝细胞性
胆汁淤积性
影像学检查 Imaging Test
B超检查 CT 扫 描 磁共振成像 胆管造影
诊断结石、占位性病变,提示梗阻的部位和病因
肝穿刺活检 Liver Biopsy
碱性磷酸酶或
否
转氨酶异常?
是 无
胆道梗阻的 临床可能性
小
胆管 超声(或CT 扩张 扫描)异常
胆管 不扩张
检查溶血,遗传 性高胆固醇血症
特定肝病的 生化检查
观察,考虑 肝活检
黄疸病人的诊疗路径
诊断和鉴别诊断(1)
• 病史 • 年龄 • 性别 • 饮食和营养 • 职业与环境 • 家庭史 • 用药史
• 输血及手术史 • 临床症状 • 发热与寒战 • 消化道症状 • 腹痛 • 皮肤瘙痒
确诊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实质病变
黄疸病因诊断机制图
肝功能检查 肝炎病毒标志物
肝损害
病毒
溶血 血常规、溶血特检
肝纤谱
肿瘤标志物 胆汁淤积
肝硬化
肿瘤
药物
胆结石
实验室检查:溶血性黄疸(共同特征)
• 血清胆红素增高,大多数不超过 85.5μmol/L,非结合胆红素在75%以上
• 外周血红细胞显著减少 • 尿胆原呈强阳性 • 尿胆红素应为阴性,但因常伴肝细胞损
Z蛋白
Y蛋白
高
尔
基 氏
酯化胆红素
体
UDGT
微
粒肝
体细
内 多
胞
种
酶
光面内质网
毛细胆管 小胆管 总胆管
黄 疸 的 分 类
溶血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特点
血液 总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
尿液 尿胆原
粪便 粪胆原
非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先天性溶 血性贫血
获得性溶 血性贫血
胆素原
尿胆原 粪胆原
肝细胞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特点
- 暂时性家族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母乳性黄疸
黄疸分类:依胆红素类型 (Ⅱ)
• 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双相增高 -病毒性肝炎
• 结合胆红素增高 • 肝排泄功能受损(肝内缺陷)
- 家族性或遗传性 - 慢性特发性黄疸(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 综合征) -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 妊娠期胆汁淤积性黄疸
血细胞分析仪 + 血涂片镜检
球型红细胞
镰刀型红细胞
疟原虫
血液常规检验有助于溶血性黄疸的诊断
尿液成份分析 (Urinalysis)
尿胆原 尿胆红素
+ ++
尿胆红素+
尿胆红素-
尿成份分析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实验诊断病例 (Case)
王某某,男,26岁,出差2月回家,突感乏力,发烧,在家休息, 3日后出现皮肤黄染来院就诊。
塞性黄疸时常减少 • 血清胆固醇、ALP和GGT明显升高
超声检查
胆管扩张
胆管不扩张
胰腺或壶腹 部肿瘤
结石
根据临床资料
?胆管疾病
?肝内淤胆
CT、MRCP、 ERCP、PTC
MRCP/ERCP
胆汁淤积的诊断步骤
肝活检
病史,体检, 实验室常规检查
治疗干预
胆道梗阻 MRCP、ERCP 或PTC
无胆道梗阻
血液 总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尿液 尿胆红素 尿胆原
粪便 粪胆原
各种肝病
非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胆素原
尿胆原 尿胆红素
粪胆原
阻塞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特点
血液 总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尿液 尿胆红素
粪便 粪胆原
非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胆素原
炎症、肿 瘤、结石
尿尿胆胆红原素 粪胆原
衰老红细胞破坏 血红蛋白
实验室检查: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 血清胆红素升高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者:Gilbert 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 征等
• 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者: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
• 溴磺酞钠(BSP)试验有潴留 • 尿胆红素阳性 • Dubin-Johnson综合征肝细胞有褐色颗粒潴留和胆
总胆管
小胆管
毛细胆管
胆 汁 淤 积 性 黄 疸
Na+K+-ATP酶泵活性抑制和肝内胆汁淤积
胆 汁 淤 积 的 发 病 机 制
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
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
各种黄疸的常见临床特征
溶血
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头昏
肝炎 发烧、疲乏、食欲减退
结石 腹痛、皮肤痒、粪色浅尿色深
体征的影响因素
饮食、药物
梗阻性黄疸的主要特点
• 病史 - 腹痛 - 发热,寒战 - 胆道手术史 - 年龄较大
• 体检 - 高热 - 腹部压痛 - 腹部触及包块 - 腹部疤痕
• 实验室检查 - 血清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增高突出 -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或应用维生素K后正常 - 血清淀粉酶增高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主要特点
• 病史 - 厌食、违和、肌痛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 - 已知感染接触史 - 接受血制品,静脉吸毒 - 接触已知肝毒素 - 家族性黄疸史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肝前 肝细胞 肝内、外
黄疸分类:依发生机制
• 非结合胆红素产生过多性黄疸 • 非结合胆红素摄入肝细胞发生障碍性黄疸 • 肝细胞葡萄糖醛酸移换酶缺乏所致非结合胆红素升
高性黄疸 • 肝细胞分泌胆汁发生障碍所致的黄疸 • 结合胆红素自肝细胞排入毛细胆管发生障碍性黄疸 • 结合胆红素和胆汁其他成分在胆管系统排泄发生障
胆红素在肠管中的变化
胆红素-白蛋白
×
结合胆红素
胆素原
尿胆原
粪胆原
黄疸的分类:依发生部位
部位 肝前性
机制 胆红素生成过多
原因 溶血性
肝性
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 肝细胞性
肝后性
胆红素排泄障碍
梗阻性
黄疸分类:依黄疸性质
• 溶血性黄疸 • 肝细胞性黄疸 • 阻塞性黄疸 • 混合性黄疸
黄疸分类:性质和发生部位的关系
肤色
病程
黄疸实验室检查的方法
有无
黄疸
血清胆红素的测定
确定
类型
血清肝酶谱的检测
确定
类型
血、尿常规的检查
血清胆红素的测定
结合胆红素
偶氮胆红素B
重氮试剂 加速剂
非结合胆红素
偶氮胆红素A
总胆红素(STB) 直接胆红素(CB) = 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测定的意义
类型 溶血性
TB(μ mol/L) < 85.5
伤,也可呈阳性 • 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 • 骨髓幼稚红细胞大量增多,周围血出现
有核红细胞
实验室检查:溶血性黄疸(特殊异常)
• 血红蛋白尿或尿潜血阳性 • 含铁血黄素尿 • 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遗传性球形红细
胞增多症)
•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酸溶血试验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 白尿)
外科黄疸
普通外科
内容
1.黄疸的基本概念 2.胆红素在肝脏中的代谢 3.黄疸的分类与发生机制 4.黄疸的实验室检查 5.黄疸的其他诊断检查 6.黄疸的治疗
毛细胆管 Herring管和胆管细胞
肝血窦
黄疸 Jaundice
指由于胆红素代谢障 碍,使血清中胆红素含 量增高, 并伴有皮肤 、黏膜和巩膜发黄的 症状和体征
注意:皮肤黄染受人种肤色影响ຫໍສະໝຸດ 胆红素的来源衰老红细胞
网状内皮系统分解
血红素 加氧酶
血红蛋白(血红素)
胆绿素 还原酶
胆绿素 胆红素
bilirubin
胆红素的正常来源
• 每日生成胆红素约200~250mg • 80~90%:衰老的红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被破坏而来 • 10~20%:其他物质(“旁路性”胆红素,shunt
Ⅱ型
生后不久,或10岁内 约60% 可有疲乏及消化不良 显著黄疸 正常 正常 正常
bilirubin)
- 骨髓内血红蛋白前质 - 过氧化氢酶 - 过氧化物酶 - 细胞色素 - 肌红蛋白
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转运
与血清中的白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
血管
胆 红 素
Alb
血浆
胆红素 白蛋白
胆红素在肝内的代谢
胆红素- 白蛋白 葡萄糖醛酸 + 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Conjugated Bilirubin
碍性黄疸 • 肾脏排泄结合胆红素和尿胆原发生障碍性黄疸
黄疸分类:依胆红素类型
• 主要为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症 • 生成过多
- 溶血 - 无效的红细胞生成 • 肝细胞的摄取功能受损 - Gilbert综合征(I型) - 某些药物(如胆囊造影剂) • 胆红素的结合功能受损(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降低) - Gilbert综合征(Ⅱ型) - Crigler-Najjar综合征 - 葡萄糖醛酸转移未成熟(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 -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受抑制
诊断和鉴别诊断(2)
• 体格检查
- 黄疸:色调、持续时间、深度 - 肝脏 - 胆囊肿大 - 脾肿大
• 灰色或白色粪便 • 尿液颜色 • 皮肤黄色瘤 • 淋巴结肿大 • 腹水 • 腹壁静脉曲张、蜘蛛痣、男子乳房发育、杵状指(肝硬化) • 心动过缓(阻塞性黄疸)
诊断和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
• 血清胆红素、尿胆红素 • 血清酶、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 血清脂蛋白X(LPX) • 凝血酶原时间 • BSP试验 • 血清乙型肝炎病原 • 免疫球蛋白和自身抗体 • X线检查、影像检查、病理检查 • 肝穿刺活检、腹腔镜检查、剖腹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