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主要指标和计算分析
人工成本分析如何做

人工成本分析如何做人工成本分析是一个企业评估和控制人工成本的过程,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人力资源利用情况,评估人力资源成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下面是有关人工成本分析的一些关键要点和步骤。
1.收集数据:收集与人工成本相关的数据,包括员工工资和福利开支、员工数量、加班和津贴支出等。
这些数据可以从财务报表、工资单、人力资源部门和会计部门等渠道获得。
2.分析成本类型:将数据按照不同的人工成本类型进行分类,如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和服务相关的员工工资和福利;间接人工成本则是指非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如管理人员工资、培训费用等。
3.计算人工成本比例:将人工成本与总成本进行比较,计算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人工成本比例,可以了解人工成本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4.比较部门间的人工成本:将人工成本按照不同部门进行比较,了解各个部门的人工成本情况。
这有助于发现一些部门的人工成本过高或者存在效率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5.分析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员工的出勤率、加班情况、人力资源的配置等,了解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如果发现人力资源利用率较低,可以考虑优化员工工作安排、提供培训提升员工能力等方式来提高效率。
6.比较内部和外部成本:通过对比企业自身的人工成本和行业平均水平,了解企业的人工成本是否过高或过低。
如果企业的人工成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可以考虑减少员工数量、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来控制人工成本。
7.预测和规划:根据对人工成本的分析和了解,预测未来的人工成本趋势,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规划。
这有助于企业在未来的经营决策中更好地控制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分析范文

人工成本分析范文人工成本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效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工成本的概念与特点、人工成本的构成要素、人工成本的计算与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详细解读人工成本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与特点人工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劳动者使用权而支付的报酬和费用,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等。
人工成本在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效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成本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工成本是可变成本:人工成本与劳动力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或缩小而变化,因此人工成本属于可变成本。
2.人工成本的支付周期长:一般来说,企业需要按月或按季度支付人工成本,支付周期较长,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具有一定挑战。
3.人工成本对员工激励和绩效考核具有重要作用:人工成本的高低与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对员工进行激励和绩效考核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二、人工成本的构成要素人工成本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对员工提供劳动力的最基本报酬,通常以小时工资或月工资的形式支付。
2.加班费:加班费是指员工超出正常工作时间进行工作所得到的报酬,通常以小时工资的形式支付。
3.奖金与津贴:奖金与津贴是对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或者承担着特殊职责所给予的额外报酬。
4.社会保险费用:企业需要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这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5.福利费用:福利费用包括企业给予员工的各种福利待遇,例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餐饮补贴等。
三、人工成本的计算与分析方法人工成本的计算与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正确计算人工成本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帮助企业科学决策与预测。
常用的人工成本计算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需求量计算法: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量、生产工艺和工作时间等相关因素,计算出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并结合对应的薪资水平,计算出总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分析怎么做及包括哪些内容

汇报人:XXX 2024-02-06
目 录
• 人工成本概念及重要性 • 人工成本构成要素详解 • 人工成本分析方法介绍 • 人工成本优化策略探讨 • 人工成本与效益关系剖析 • 法律法规遵循及风险防范
01
人工成本概念及重要性
人工成本定义与分类
人工成本定义
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 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行业人工成本水平
收集行业人工成本数据,了解行业人工成本 水平和结构特点。
标杆企业人工成本实践
研究标杆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模式和实践经验 ,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行业发展趋势与影响
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对人工成本的影响,为企 业制定人工成本策略提供依据。
趋势预测与决策支持
人工成本预测模型
构建人工成本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人工成本变化 趋势。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技巧
员工结构分析
分析员工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了解人工成本在不同员工群 体中的分布情况。
薪酬水平分析
调查市场薪酬水平和企业内部薪酬结构,评估企业薪酬竞争力及人 工成本合理性。
绩效与人工成本关联分析
探究员工绩效与人工成本之间的关系,为企业优化人工成本投入提 供依据。
行业对比与标杆企业借鉴
加强员工培训教育
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 识,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应定期对用工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及 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配备专业法律顾问
企业可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和风 险防范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人工成本优化建议
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人工成本优化建议,降低人工 成本投入,提高企业效益。
人工成本指标

人工成本有哪些指标人工成本利润=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分配率反映劳动投入对企业净产出的影响,又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
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增加值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有二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
(二)人事费用率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程度,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
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它销售收入。
(三)人均人工成本反映人工成本水平的指标。
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职工人数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四)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
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增加值/人工成本(五)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
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销售收入/人工成本(六)人工成本含量反映劳动效率状况的指标。
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总成本总成本(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
(七)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反映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
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工资/人工成本(八)全员劳动生产率反映工业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职工人数二、如何分析人工成本?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相互联系的,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笔者根据杜邦分析法原理设计出人工成本分析模型,其目的是使阅读者(领导)能清晰、全面地了解人工成本的构成、数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公司人力资源决策提供方便准确的依据。
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涉及人工成本的项目共49项,在制作年度人工成本分析模型之前,应先采集49项相关数据制作一个《人工成本数据采集表》,然后运用计算机通过链接方式生成人工成本分析模型,最终形成年度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人工成本分析

人工成本分析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总和。
这些费用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等。
其中,职工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职工福利费用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职工教育经费是企业为职工研究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劳动保护费用是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
职工住房费用是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和职工宿舍折旧等。
工会经费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包括工会经费、列入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和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和全员劳动生产率。
劳动分配率反映劳动投入对企业净产出的影响,同时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
劳动分配率可以通过人工成本除以增加值来计算。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
人事费用率是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程度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人工成本除以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销售收入。
人均人工成本是反映人工成本水平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人工成本除以职工人数。
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和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的指标。
其中,人工成本产出系数等于增加值除以人工成本,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等于销售收入除以人工成本。
勘察设计企业的人工成本分析与计量

工作研究46勘察设计企业是为工程行业提供技术咨询和设计服务的智力型企业,是国家基本建设的基础性产业。
勘察设计作为一个成熟的行业,其所包含的项目非常广泛,涉及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也涉及其它相关产业。
作为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技术和管理水平都应高于其它传统型产业。
随着知识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勘察设计企业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结合自身行业特点采用适当的人工成本管理方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勘察设计企业的成本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即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各种福利等;非人工成本,既包括设计相关费用如合作费用、晒图、差旅等常规费用,也包括房租、资产折旧等固定费用。
在总成本中人工成本是主要部分,非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较小,而且相对稳定。
一、勘察设计企业的人工成本指标人工成本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根据我国劳动部门的相关规定,其具体包括: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教育经费、福利费用、住房费用、劳动保护费用及其他人工成本费用。
对人工成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是人工成本管理的前提,通过具体分析,可以理清人工成本的支出脉络,可以改善和优化企业支出结构。
而人工成本指标体系的建立,则为这种分析提供了标尺。
人工成本分析指标一般包括:一是能帮助企业控制员工工资总额,另一方面,在人工成本比例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可实现工资总额和职工收入的良性互动,在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保证企业总体利润之间形成平衡。
其包括人工成本总额和人均人工成本两个指标。
二是人工成本构成指标。
构成指标也称结构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构成的合理性。
构成指标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调整人工成本结构,在合理拉开工资档次的同时,又为各类型员工提供了公平发展的机会,在实现效率优先的同时,也为员工的激励与发展提供了支持。
三是人工成本效益指标,即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关系的相对数。
人工成本指标

人工成本指标有很多,按其特点可大致分为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性指 标、人工成本效益指标。
一、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体水平,包括企业的总体人工 成本总额及各组成部分的总额。
计算方式就是将一定时期内所包含的项目的金额 相加即可。
由于不同企业员工人数不同,总量指标横向对比(企业之间对比)的意义不 大,在实际运用中,会进行适当变通:用人均人工成本来进行对比,比如人均人工成本费用、人均培训费用等。
通过这种人均人工成本的横向对比分析,可以大 致判断企业人工成本水平在同行业企业间的位置(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对比意 义不大,整个行业之间的对比则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从而反映出企业在劳动力 市场上竞争力本指标 指的是企业人工成赤时总量出平,耍除通率用人均人工 成率反映企比人工成奉中邛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企放生 劳幼力币痢竞争力. 好松才、指的是人工成本各俎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对伸|,可 〜工日)艮映人工成本投入树成的情况与言理性,可从时间推房 '杯,如同对砧粒企业之间搐问对由二 是器人工成本与经府鼓拈丽和对较,可反映企业间产品 战营找}市场竞争力的高低.包括芳诩分配率、人事赏用多,人 一灯,二成不利利聿、人工成本占总成奉的用篁.的强弱。
二、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指人工成本各组织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
该类指标主要是将人工成本各组成部分的总额与人工成本总额进行对比。
该类指标可以反映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构成中的重要程度;该类指标在年度之间的纵向比较(与往年比较)可以反映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中所占比重的增减变动趋势;该指标在企业之间横向比较可以反映不同企业在人工成本投资方向上的差别,比如,有的企业福利占比较大,有些企业培训费用占比较大。
三、人工成本效益指标人工成本效益指标是衡量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指标。
人工成本效益指标包括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等。
建筑工程中的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建筑工程中的人工成本分析报告一、引言建筑工程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也是经济的支柱。
在建筑工程中,人工成本一直是影响项目预算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建筑工程中的人工成本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提供有关管理人员的参考。
二、人工成本的定义人工成本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与雇佣劳动力有关的费用。
包括工资、福利待遇、培训费用等。
人工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成本效益。
三、人工成本的影响因素1. 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会直接影响人工成本的水平,当供需关系失衡时,劳动力成本往往会上升。
2. 技能水平:高技能的劳动力通常要比低技能的劳动力获得更高的工资,因此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可以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3. 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的供应量对人工成本也有较大的影响。
当可用的劳动力数量减少时,他们的价值会增加,从而提高工资水平。
4. 劳动力的地理分布:不同地区劳动力的成本差异很大,而建筑工程通常有地域限制,这也会间接影响人工成本。
四、人工成本的计算方法人工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 基于时间工资制度:按照工人的工作时间计算工资,工人每小时的工资标准乘以实际工作时间,得出该员工的工资总额。
2. 多工时工资制度:根据工人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量来计算工资。
工人每完成一定数量的工作任务,按照单位工作量的报酬来发放工资。
五、人工成本的分析与控制措施1. 优化人员组织结构:通过对人员组织结构的合理优化,减少人员的重复性工作,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开支。
2. 提高员工技能: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胜任更多的工作任务,从而降低人工成本。
3. 正确使用劳动力:根据项目的需求,合理安排工作量,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避免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工成本的利用率。
六、案例分析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假设人工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60%,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制定以下控制措施:1. 优化人员组织结构,减少冗余工作,预计可降低人工成本5%。
企业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标

企业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标1. 人工成本总额:这是指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所支付的所有相关费用。
它包括员工的薪资、奖金、津贴、社会保险、福利等。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评估其人力资源的总成本,从而更好地进行预算和成本控制。
2. 单位人工成本:这是指企业在生产或提供服务过程中,为每个单位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人工成本。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人工成本在产品或服务中的分配情况,从而更好地优化人力资源的利用。
3. 人工成本率:这是指企业的人工成本总额与营业收入的比率。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人工成本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从而更好地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4. 人工成本利润率:这是指企业的利润总额与人工成本总额的比率。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人工成本的投资回报情况,从而更好地评估其人力资源的效益和价值。
除了上述提到的四个基本指标,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计算和利用其他相关的人工成本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人均人工成本、人均人工成本增长率、人工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人工成本与利润率的关系等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和控制其人工成本,从而更好地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
其中,人均人工成本是指企业支付给每个员工的平均人工成本,包括工资、奖金、社会保险、福利等各项支出。
通过计算和分析人均人工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其人工成本,并更好地制定和调整其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
另外,人均人工成本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人工成本的变化趋势和增长速度。
如果企业的人均人工成本不断增长,那么企业就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其人工成本,以保持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人工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和人工成本与利润率的关系等指标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其人工成本。
如果企业的人工成本过高,那么企业就需要采取措施来优化其人力资源管理和降低不必要的支出,以提高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计算和分析相关的人工成本指标,企业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控制其人工成本,从而更好地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
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方法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方法人工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雇主)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因为它的增长反映了企业(雇主)多支付了费用,它的减少说明少支付了费用。
但是,费用的支出并不是单纯的支出问题,也不一定多支出就是坏事。
只有将人工成本的花费与其产出进行比较,才能明了人工成本的支出是否合理。
因此,必须对人工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预测预警。
在分析人工成本时,一般可用企业人工成本总额与平均人工成本两个指标来分析。
后者更能反映企业人工成本的水平。
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分组分析法、时间序列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
预测预警方法则主要有回归预测法、趋势预测法和调研预测法。
(一)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工成本进行对比。
企业人工成本比较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
1、纵向比较纵向比较就是用企业自身的现在与过去比,看单位人工成本是上升还是下降。
常用的对比指标有:实际到达数与计划对比;报告期与基期(可以是上月、上年、上年同期等)对比;本期水平与历史最好时期(或与某关键时期)对比。
对人工成本总额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可以反映出一定时期一个企业、行业或一个国家人工成本总体情况和增减趋势。
这种分析对于研究人工成本总体情况、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对人工成本总额进行分析一般从人工成本增长相对数(增长率)来反映,也可通过人工成本总量增减的绝对值来反映。
人工成本增长率=(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基期人工成本总额-1)×100%……公式(1)人工成本增减绝对值=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基期人工成本总额……公式(2)例如,某企业1990年共支付人工成本100万元,1989年支付人工成本80万元,则该企业1990年比1989年多支付人工成本20万元(100—80),人工成本的增长率为25%(100/80×100%—100%)。
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类指标

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类指标1. 简介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是一个用于评估企业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生产力和劳动力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2. 计算方法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 = 产出总值 / 人力成本总额其中,产出总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可以通过销售额、利润等指标来衡量;人力成本总额则是指企业在同一时间段内用于支付员工薪资、福利和培训等费用的总金额。
3. 指标解读3.1 高投入产出率的意义当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较高时,说明企业在相同的资源投入下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意味着企业具有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优秀的员工素质和有效的培训机制。
高投入产出率通常是企业竞争力强、经营状况良好的重要表现。
3.2 低投入产出率的原因和影响当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较低时,说明企业在相同的资源投入下创造的价值较少。
这可能是由于组织管理不善、员工素质低下、培训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低投入产出率会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效益下降,甚至可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3 影响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的因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员工素质:员工具备较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组织管理: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可以提高员工之间的协作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可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激励机制:合理激励员工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3.4 如何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为了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优化组织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减少冗余和浪费。
人力成本分析报告

人力成本分析报告一、人力成本分析人力成本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指组织筹措、使用和管理多种类型的劳动力资源以满足企业生产力要求的成本分析。
它包括劳动力成本计算、分析和控制。
它不仅将劳动力资源考虑在控制成本范围内,还将人工成本融入到企业的成本计算体系中,并通过分析去控制它们。
二、成本分析方法1、人工成本计算法:找出某类人力资源在最细的层次所需的总成本,以及每一份劳动力资源的成本;2、人工成本核算法:检测每项劳动力资源的成本是否与进入开支、工作时间、机器支出以及外部成本情况等相符;3、人工成本比较法: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进行比较,确定最优的人力成本;4、人工成本分析法:对比查找和控制低效率的劳动力资源;5、人工成本控制法:建立科学的控制机制,把握人力资源增长的潜力;6、人工成本估算法:全面分析得出被估算的工资支出、工时化成本、津贴费用等的总成本。
三、成本分析的目的1、确定最优的人力投入组合,降低企业的损失;2、从分析是推出具体人力资源支出控制方案及投资规划;3、根据当前组织发展及财务状况实时调整人力资源投入;4、实施有效的费用控制措施,降低组织运营成本;5、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四、发挥成本分析的作用1、通过分析预测及控制人力资源的支出,使企业的生产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2、控制劳动力用工成本,促使企业运用有效的人力资源组合以分摊人力成本;3、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并节省经费;4、洞察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情况,为企业开展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参考;5、当企业发展阶段如何分配、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以及如何优化其结构,也是人力成本分析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
总之,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应深入进行人力成本分析,找出最佳的人力资源投入方案,将投资成本和收益满足企业实际需要,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
以降低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人力成本分析。
最后,通过分析和计算,为企业高效节约成本,改善经营状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人工成本主要指标和计算分析

人工成本主要指标和计算分析一、人均人工成本1.人均人工成本人均人工成本表示用人单位雇用一名职工所要支出的平均人工费用水平。
这一指标可以用于一个企业,也可以用于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工成本水平。
即行业平均人工成本或社会平均人工成本。
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发表的各国人工成本指标,就是按行业分类的平均人工成本额。
计算公式为: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人均人工成本=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通过这一公式,可以分析企业间人工成本的结构差异,对各自竞争潜力和用工效率产生的影响,为调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使用效益提供参照。
2.人工成本指数(人均)人工成本指数,可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在不同投向上的变化、权衡其利弊得失、进而按照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竞争需要,规划今后人工成本的重点投向。
计算公式为:(人均)人工成本指数=本期(人均)人工成本额-上期(人均)人工成本额×100%/上期(人均)人工成本额二、人工成本比重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是企业、行业、国家间商业竞争的重要指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竞争主要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其中价格的竞争主要是成本费用的竞争,而成本费用的竞争又主要是人工成本的竞争。
所以,一些有经营意识的企业家都把人工成本占总成本费用的比重作为决定企业盈亏的主要指标来抓。
行业和地区也是如此。
计算公式为:(总成本中)人工成本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三、劳动分配率劳动分配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增值是由折旧、税收净额、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等四部分组成。
其计算公式为:劳动分配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总额×100%劳动分配率指标一般只能在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分析比较,或对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进行比较。
劳动分配率这一指标的弱点是增加值统计的难度比较大。
现在折旧率的主动权由企业自己掌握,所以它只能作为辅助分析指标使用。
四、人事费用率人事费用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
人工成本分析

人工成本分析进行薪酬成本管理要正确判断企业目前的薪酬水平是否合理,薪酬成本是否在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以及薪酬成本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等,必须要有量化的指标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薪酬支出状况,这是薪酬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依据。
人工成本指标主要有水平指标、结构指标、投入产出指标和成本指数指标四种。
1.水平指标水平指标包括人均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两个方面,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总量水平。
(1)人均成本人均成本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平均花费在每个员工身上的人工成本。
人均成本=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员工人数人均成本反映出一定时期员工收入水平的高低以及企业薪酬政策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人均成本水平是薪酬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2)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指一定时期内生产制造单位产品中人工成本的多少。
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成本反映的是企业产品人工成本水平状况,反映着产品在人工成本方面竞争力的强弱,单位产品成本是企业制定产品价格政策的重要依据。
2.结构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有两个:一是人工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二是人工成本中各项构成比例关系,主要指工资成本占人工成本的比例。
(1)人工成本占总成本费用的比例人工成本占总成本费用的比例是企业、行业以及国家间商业竞争的重要指标,因为价格是商品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商品价格一方面由供需影响,另一方面由产品成本影响,在同等产品质量情况下,人工成本在总成本费用中所占比例的高低决定着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费用的比例=(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报告期内产品成本费用总额)×100%产品成本费用总额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产品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其他业务支出。
(2)人工成本各项构成间的比例关系人工成本由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以及其他间接费用构成,一般情况下,社会保险费用是工资总额的30%左右,而与招聘、培训有关的间接费用所占的比例,不同的公司差别很大。
人力成本分析指标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指标背景介绍:原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企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等7大项。
其他人工成本包括:如工会经费,企业因招聘从业人员而实际花费的招工、招聘费用,解聘、辞退费用以及在本企业领取劳动报酬的外籍从业人员费用等。
根据国资委“2003年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调查表”对人工成本给出的界定,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其范围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等七大项目。
• 人工成本的特点:人力资源成本投资收效比较慢人力投资收益大、期限长人力资源投资效益有明显的时效性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支付能力分析指标:1.实物劳动生产率:衡量一定时期内的平均职工产量()-=⨯固定资产产量库存实物劳动生产率职工数固定资产劳动装备率 (设备生产率)2.销货劳动生产率:产量与价格:3。
人工费比率(人事费用率):4.劳动分配率:与上期/同类企业相比,劳动分配率是否过高?5.附加值劳动生产率:单位职工生产的附加值6。
单位制品薪资:平均每件产品的人工费7.收支平衡点:()-=⨯⨯固定资产产量库存销货劳动生产率价格职工数固定资产劳动装备率 (设备生产率)==人工费人工费/职工人数人工费比率销货额销货额/职工人数劳动分配率=附加值人工费 附加值劳动生产率=职工人数 附加值 单位制品薪资率= 单位产品 薪资(人工费)假设:企业产品销售单价为p,销售量为x,企业产品销售为y; 企业的固定成本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企业总成本为c;则有(1)y=px(2)c=a+bx于是达到盈亏平衡时,则有px= a+bx,则x= a / (p-b)px= a p / (p—b) =a / (1-b/p)= a / (1-bx/px)于是可以得出如下公式:产品销售量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产品销售单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②按产品销售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产品销售收入)=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8。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2024

引言概述:人工成本是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要成本之一,对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工成本分析的相关内容,包括人工成本的定义、重要性、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控制策略等方面。
通过对人工成本的全面分析,旨在帮助企业深入了解人工成本的情况,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正文内容:1.人工成本的定义与重要性1.1人工成本的定义1.2人工成本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2.人工成本的计算方法2.1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方法2.2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方法2.3人工成本的分摊方法3.影响人工成本的因素3.1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3.2人力资源管理策略3.3薪酬福利制度3.4劳动生产率水平3.5劳动力成本结构4.人工成本的控制策略4.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4.2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力4.3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技术4.4降低员工流失率4.5管理薪酬福利5.人工成本分析案例分析5.1案例一:企业员工流失对人工成本的影响分析5.2案例二:企业引入自动化设备后的人工成本变化分析5.3案例三:不同薪酬福利策略对人工成本的影响分析5.4案例四:提高员工劳动生产力后的人工成本分析5.5案例五:人工成本结构变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总结:人工成本是企业经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人工成本的定义、重要性、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对人工成本的全面分析,企业可以有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本文进一步说明了人工成本在实际运营中的应用,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希望本报告能对企业对人工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人力成本分析报告(最终定稿)

人力成本分析报告(最终定稿)第一篇:人力成本分析报告2012年人力成本分析报告(非专业)一、人力成本构成:人力成本主要包括:公司员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公司部分)、住房公积金费用,员工福利费用、新员工介绍费和路费补贴、员工造成的质量损失、员工培训费用、和招聘广告费用等。
表一表二表三表四表五表六表七备注:公司福利、培训费、劳保费、招聘费、广告费等由于发生月份不定,金额较小,因此简单分摊到各月。
1、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总额÷销售额×100%。
根据以上表格数据可得出表八:人力成本率表六由表六可知:2012年1月公司人力成本率较高,其原因为销售额过低,相对人力成本偏低,自2月起,公司人力成本率大幅降低,接近制造业人力成本率的正常范围内(10%±3%),公司正常运营。
计算可知,2012年,公司平均人力成本率为12.42%。
建议公司13年在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尽量保证人力成本率在正常范围内浮动。
2、人均人力成本人均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总额÷报告期内平均人数。
根据表一、表三、表四、表五可得出表七:人均人力成本表七由表七可知:2012年1月公司人均人力成本很低,其原因为总人力成本较低,公司在职员工总数较多;自2月起,公司人均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达到制造业目前人均人力成本的正常范围(2800——3500),在3000元/月/人上下浮动。
计算可知,2012年,公司人均人力成本为3060.02,在行业薪资福利水平中偏低。
建议公司2013年在降低人力成本率的同时,提高人均人力成本。
3、近三年劳动生产率(1)、2010年、2011年、201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内企业销售额)÷报告期内平均在职人数,即:人力资源效率。
一线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内企业销售额)÷报告期内平均在职一线员工人数,即一线生产效率。
表八由表八可知:2010年至2012年,公司规模在逐步扩大,年平均人数呈上升趋势;由于社会宏观经济因素影响,2012年,公司非一线员工比上年增加62人,一线员工数量减少124人,导致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降低,一线劳动生产率相对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成本主要指标和计算分析
一、人均人工成本
1.人均人工成本
人均人工成本表示用人单位雇用一名职工所要支出的平均人工费用水平。
这一指标可以用于一个企业,也可以用于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工成本水平。
即行业平均人工成本或社会平均人工成本。
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发表的各国人工成本指标,就是按行业分类的平均人工成本额。
计算公式为: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人均人工成本=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通过这一公式,可以分析企业间人工成本的结构差异,对各自竞争潜力和用工效率产生的影响,为调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使用效益提供参照。
2.人工成本指数
(人均)人工成本指数,可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在不同投向上的变化、权衡其利弊得失、进而按照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竞争需要,规划今后人工成本的重点投向。
计算公式为:
(人均)人工成本指数=本期(人均)人工成本额-上期(人均)人工成本额×100%/上期(人均)人工成本额
二、人工成本比重
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是企业、行业、国家间
商业竞争的重要指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竞争主要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其中价格的竞争主要是成本费用的竞争,而成本费用的竞争又主要是人工成本的竞争。
所以,一些有经营意识的企业家都把人工成本占总成本费用的比重作为决定企业盈亏的主要指标来抓。
行业和地区也是如此。
计算公式为:
(总成本中)人工成本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三、劳动分配率
劳动分配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增值是由折旧、税收净额、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等四部分组成。
其计算公式为:
劳动分配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总额×100%
劳动分配率指标一般只能在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分析比较,或对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进行比较。
劳动分配率这一指标的弱点是增加值统计的难度比较大。
现在折旧率的主动权由企业自己掌握,所以它只能作为辅助分析指标使用。
四、人事费用率
人事费用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
其计算公式为:
人事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经营)收入总额×
100%
人事费用率是反映人工成本效益的相对指标,它的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的人工成本能够实现多少销售收入。
但是,销售收入中包含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受企业有机构成,产品的结构影响很大,用于横向比较不如劳动分配率能说明问题。
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存在共同的缺陷,一是两者都是价值指标,受价格涨落干扰较大,影响纵向比较的直观性(除非使用不变价格)。
二是都是相对指标,不能反映企业工资和福利的分配水平,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显示其竞争力。
因此,企业应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重视人工成本的核算,将各个指标加以组合,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核算,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全面掌握人工成本的过去和现状,比较其投入和产出,规划好本企业的人工成本战略。
五、人工成本利润率
人工成本管理是为了强化宏观工资分配调控,也是为了刺激企业生产和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让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所以,需要一个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结合的相对指标,这就是人工成本的利润率。
其计算公式为:人工成本利润率= 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对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来讲,人工成本利润率的变动趋
势,基本可以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环境的变动趋势。
如果人工成本利润率下降就应分析其原因,如果由于产品卖不出去,就应赶快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如果是因为原材料涨价或人工成本过快增长,就应采取措施,努力降低物耗成本或人工成本。
六、人工成本系数
在社会平均人工成本费用的考核比较工作中,由于各地区、各行业的情况差别很大,仅用一两个指标是很难说明相互的人工成本利润关系及差距,所以可以借鉴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复合财务系数计算方法,采用人工成本系数作为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的社会人工成本比较的参考标准。
其计算公式为:
人工成本系数=(人工成本指数×相应权数)+(人工成本比重×相应权数)+(人事费用率×相应权数)+(劳动分配率×相应权数)
公式中:
(1)合成人工成本系数的主要构成是上述指标中的四个主要相对数指标。
(2)"相应权数"在综合测算基础上给定,权数之和等于1。
在同一地区或行业内,如果某一个企业的人工成本系数排位发生较大的变动,则说明该企业的整个经营管量状况一定发生了大变化;如果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或居高不下,则说明该企业经营状况一定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恶化。
七、总人工成本工资含量
总人工成本工资含量指标是人工成本结构指标,它说明工资成本占人工成本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
总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工资总额×100%/人工成本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