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异常群体社会问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杀问题的内涵
• (二)自杀行为的类型 • 迪尔凯姆对他的因变量又进行了溯源学划分,区别出了利 他型、利己型、失范型和宿命论型四类不同的自杀。 • 1 :由于是一种个人与社会的疏离。 • 2 :利他主义自杀发生在社会整合过于强烈 之时。 • 3 :失范型自杀主要发生在社会控制瓦解之 时。 • 4 :宿命型自杀指面临无法抗拒和改变的规 则的重压时的自杀。
一、精神疾病问题的内涵
• (二)精神疾病的类型 • 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将精神疾病分为10大类72小类近 400种。10大类为: • (1)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性痴呆。 • (2)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酒精依赖综合征。 • (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 (4)心境(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症。 • (5)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如焦虑症。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来自百度文库杀问题的应对策略
• (一)个人主体性的调适 • 个体在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和发生心理危机时,要认识和正视这 些问题,积极寻求心理咨询、支持、救助,使心理危机得到有效干 预,避免自杀倾向的形成。 • (二)社会支持网的建构 • (三)制度性行动的干预 • 第一,从政府角度来说,官方力量必须在预防自杀中发挥积极的作 用。 • 第二,从社会角度来看,各种社会力量应该介入自杀问题领域。 • 第三,从微观个人的层面来说,必须实现专业性的社会工作者和心 理咨询师的干预功能,这种功能就是其被赋予的职责,其能力是在 学习与适应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的职业水准。
第二节 精神疾病问题
• 一、精神疾病问题的内涵 • 二、精神疾病问题的学理解释
• 三、精神疾病问题的状况
• 四、精神疾病问题的预防与控制
一、精神疾病问题的内涵
• (一)精神疾病的界定 • 精神疾病(mental disorders)指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造 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紊乱,所导致的个体出现认识、 情感、行为等方面异常的总称。形象地说,也就是指大脑功 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一类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抑郁症等。
二、自杀问题的理论解释
• (三)自杀问题的社会—文化论解释
• 社会—文化论主要强调从社会文化层面来探讨自杀现象 和自杀行为,着力探讨社会文化与自杀的内在联系。事 实上,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在自杀率的高低方面具有重要 影响,且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自杀行为在不同民族、不 同地域和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成因和特点。
第一节 自杀问题
• • • • 一、自杀问题的内涵 二、自杀问题的理论解释 三、自杀问题的现状 四、自杀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自杀问题的内涵
• (一)自杀行为的界定 • 迪尔凯姆认为:任何由死者自己完 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 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 的死亡即为自杀。自杀未遂也是这 种意义上的行动,但在引起死亡之 前就被制止了。
三、自杀问题的现状
• (一)改革开放前的自杀问题 • 在1940年到1944年6月,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对云南 省呈贡县开展了人口研究工作。这项调查是中国最早有 自杀统计的调查。调查统计显示,呈贡男女自杀人数均 列死亡原因第8位,自杀率为11.23/10万。
三、自杀问题的现状
• (二)改革开放后的自杀问题 •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社会变迁加快,社会竞争激 烈,贫富分化加剧,自杀问题也有日趋严重之势。中国 卫生部2007年公布,2006年城市居民自杀率为5.02/10万( 大城市3.62/10万,中小城市6.81/10万),农村9.26/10万( 男9.56/10万,女8.95/10万)。
一、自杀问题的内涵
• • • • • • (三)自杀问题的特征 1 自杀人群有低龄化的趋势 2 城乡社会自杀率差异明显 3 自杀率社会性别差异显著 4 自杀与精神疾病相关度低 5 自杀方式呈多样化和差异化
二、自杀问题的理论解释
• (一)自杀问题的生物—心理论解释
• 生物—心理论主要强调生物学以及心理学对社会中个体 自杀行为的研究,认为自杀行为的发生取决于一些个体 因素,如性格、心理失调、精神错乱或遗传因素等。这 种分析范畴也主要在心理学及公共卫生等学科较为流行。
二、自杀问题的理论解释
• (二)自杀问题的传统—现代论解释 • 首先,一旦发生社会变革,出现较大的贫富差距,人们的心态便会 失衡。 • 其次,我国的社会转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 再次,改革开放使西方先进技术进入我国的同时,也使西方价值观 渗透进来,在实现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同时,也导致不少人社会价 值观迷失,从而在给社会个体展开一幅新的画面的同时,也给社会 个体一种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危机感。
一、精神疾病问题的内涵
• (三)精神疾病问题的特征 • 1 精神疾病的老年化趋势显著 • 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率在所有年龄组中是最高 的,而且男性老年人自杀率尤高。 • 2 精神疾病的年轻化趋势加强 • 3 精神疾病的标签化现象严重
二、精神疾病问题的学理解释
• (一)精神疾病问题的生物遗传解释 • 从理论上来说,现代医学遗传学研究表明,常见的精神分 裂症与遗传密切相关,主要是多基因遗传,其发病受遗传 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遗传因素是主导,环境因素是 诱因,精神分裂症的子女发病率可以大致预测。家系调查、 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和染色体研究等方法均证实了遗 传因素在不同精神疾病中的作用。
第十三章: 异 常群体社会问 题
第十三章 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第一节 自杀问题 第二节 精神疾病问题 第三节 吸毒问题
第四节 青少年越轨问题
内容提要
• 异常群体是指有异常行为(abnormal behaviour)的人群。在国内学术界, 异常行为一词和越轨行为(deviant behaviour)一词一般通用。随着我国 社会转型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社会压力不断增加, 自杀群体、精神疾病群体、吸毒群体、问题青少年群体等异常群体的 人数逐年递增,日趋严重。他们不仅影响自身的身体与精神健康,也 阻碍了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本章将主要探讨四类异常群体的社 会问题:自杀问题、精神疾病问题、吸毒问题、青少年越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