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3LC三点式振荡器

3LC三点式振荡器

3.1研究静态工作点对西勒电路振荡频率、幅 度及波形的影响
3.2研究反馈大小对西勒电路振荡频率、幅度 、直流与交流等效电路。 2.整理各个步骤的实验数据,并与理论值相比较,分
析误差可能的原因。 3分析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F对振荡器起振条件和
输出波形振幅的影响,并用所学理论加以分析。 4.比较上述三种振荡电路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说明
图1:LC三点式振荡器基本组成形式
2、三种等效电路说明
图2 LC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LC振荡器(考毕兹 ,选做)
利用跳线端子和拨码开关将实验电路连接成考毕兹 电路(参考图3-8(a)),C1001(C1)=200 p, C1007=10np)其余参数选择如下设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电路特点 及结构
2.研究静态工作点变化时对振荡器的影响。 3.研究反馈系数不同时对振荡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说明
LC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构成: 放大器加LC振荡回路。
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是: 晶体管发射极相连的两个回路元件的电抗性质相同
,不与晶体管发射极相连的两个回路元件,其电 抗性质应相反。
S1000 开路 S1001 开路 S1002 按需要接入C1002(C2)的值 S1003 按需要接入C1003(C3)的值 S1004 开路
1.1研究静态工作点对考毕兹电路振荡频率、 幅度及波形的影响
1.2研究反馈大小对考毕兹电路振荡频率、幅 度、波形及频率稳定度
(二)LC振荡器(克拉泼电路 )
利用跳线端子和拨码开关将实验电路连接成克拉泼 电路(参考图3-8(b)),C1001(C1)=200 p, C1002(C2)=1000p )其余参数选择如下设置。

正弦波振荡器(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实验

正弦波振荡器(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实验

正弦波振荡器(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容三点式LC 振荡电路和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的功能; 2.掌握LC 振荡器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3.熟悉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调幅的工作原理。

4.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感受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1.100M 示波器 一台2.高频信号源 一台3.高频电子实验箱 一套三、实验电路原理1.基本原理振荡器是指在没有外加信号作用下的一种自动将直流电源的能量变换为一定波形的交变振荡能量的装置。

正弦波振荡器在电子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信息传输系统的各种发射机中,就是把主振器(振荡器)所产生的载波,经过放大、调制而把信息发射出去的。

在超外差式的各种接收机中,是由振荡器产生一个本地振荡信号,送入混频器,才能将高频信号变成中频信号。

振荡器的种类很多。

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振荡器的特性来看,可以把振荡器分为反馈式振荡器和负阻式振荡器两大类。

此实验只讨论反馈式振荡器。

根据振荡器所产生的波形,又可以把振荡器分为正弦波振荡器与非正弦波振荡器。

此实验只介绍正弦波振荡器。

常用正弦波振荡器主要由决定振荡频率的选频网络和维持振荡的正反馈放大器组成,这就是反馈振荡器。

按照选频网络所采用元件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LC 振荡器、R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

(1)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基本工作原理以互感反馈振荡器为例,分析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其原理电路如图2-1所示。

b V bE cE -1L 2L f V bV '+-图 2-1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原理电路当开关K 接“1”时,信号源b V 加到晶体管输入端,构成一个调谐放大器电路,集电极回路得到了一个放大了的信号F V 。

当开关K 接“2”时,信号源b V 不加入晶体管,输入晶体管是F V 的一部分b V '。

lc谐振原理

lc谐振原理

lc谐振原理
LC谐振原理即为电感(L)与电容(C)在一个电路中产生共振的现象。

在一个LC电路中,电感和电容会由于频率的变化而使得电流发生变化,当电感和电容的阻抗相等时,电路就会处于共振状态。

在共振状态下,电路的阻抗达到最小值,电流通过电感和电容的交换达到最大值。

这时的电路呈现出一种特定的频率,称为共振频率。

共振频率可以通过LC电路的元件参数计算得到,即通过电感和电容的数值来确定。

在LC谐振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该电路的谐振频率。

当电流通过谐振频率时,电感和电容之间的能量来回交换。

这种能量的交换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并且电路表现出较低的阻抗。

LC谐振电路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无线电和通信系统中,LC谐振电路常被用作频率选择器,从而滤除不需要的频率。

此外,LC谐振电路还可用于电能传输、功率放大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总之,LC谐振电路是电感和电容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电路的共振现象。

它具有特定的共振频率,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lc振荡电路电压变化

lc振荡电路电压变化

lc振荡电路电压变化
LC振荡电路是一种基本的电子振荡器电路,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压会随时间周期性地变化。

当LC振荡电路被激发时,电荷会在电感和电容之间来回振荡,导致电压的周期性变化。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压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释:
1. 能量的交换,当电路被激发时,电容器开始储存电荷,而电感器开始储存能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器中的电荷开始流向电感器,导致电压的增加。

当电容器中的电荷减少到零时,电感器中的能量达到最大值,然后能量开始在电感器和电容器之间交换,导致电压的周期性变化。

2. 谐振频率,LC振荡电路的电压变化与其谐振频率有关。

在谐振频率下,电感和电容的能量交换达到最大,电压的周期性变化也达到最大。

3. 振荡频率的影响,振荡频率取决于电感和电容的数值。

更大的电感和电容会导致更低的振荡频率,而更小的电感和电容会导致
更高的振荡频率,从而影响电压的变化。

4. 阻尼效应,在实际的LC振荡电路中,阻尼效应也会影响电压的变化。

阻尼会导致电压振荡的幅度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

总的来说,LC振荡电路中电压的变化是由电感和电容之间的能量交换以及谐振频率、振荡频率和阻尼效应共同决定的。

通过合理设计电感和电容的数值以及外部激励频率,可以控制和利用LC振荡电路中电压的变化特性,实现各种应用需求。

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简单介绍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LC振荡电路,顾名思义就是用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一个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这个振荡电路用来产生一种高频正弦波信号。

常见的LC振荡电路有好多种,比如变压器反馈式、电感三点式及电容三点式,它们的选频网络一般都采用LC并联谐振回路。

这种振荡电路的辐射功率跟振荡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如果要想让这种电路向外辐射足够大的电磁波的话,就必须提高其振荡频率,而且还必须是电路具备开放的形式。

LC振荡电路之所以有振荡,是因为该电路通过运用电容跟电感的储能特性,使得电磁这两种能量在交替转化,简而言之,由于电能和磁能都有最大和最小值,所以才有了振荡。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情况,现实中,所有的电子元件都有一些损耗,能量在电容和电感之间转化是会被损耗或者泄露到外部,导致能量不断减小。

所以LC 振荡电路必须要有放大元件,这个放大元件可以是三极管,也可以是集成运放或者其他的东西。

有了这个放大元件,这个不断被消耗的振荡信号就会被反馈放大,从而我们会得到一个幅值跟频率都比较稳定的信号。

开机瞬间产生的电扰动经三极管V组成的放大器放大,然后由LC选频回路从众多的频率中选出谐振频率F0。

并通过线圈L1和L2之间的互感耦合把信号反馈至三极管基极。

设基极的瞬间电压极性为正。

经倒相集电压瞬时极性为负,按变压器同名端的符号可以看出,L2的上端电压极性为负,反馈回基极的电压极性为正,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偏离F0的其它频率的信号因为附加相移而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B和L1与L2的匝数比合适,满足振幅条件,就能产生频率F0的振荡信号。

LC振荡电路物理模型的满足条件①整个电路的电阻R=0(包括线圈、导线),从能量角度看没有其它形式的能向内能转化,即热损耗为零。

②电感线圈L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感,电容器C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容,无潜布电容存在。

③LC振荡电路在发生电磁振荡时不向外界空间辐射电磁波,是严格意义上的闭合电路,LC电路内部只发生线圈磁场能与电容器电场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即便是电容器内产生的变化电场,线圈内产生的变化磁场也没有按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激发相应的磁场和电场,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

lc振荡 原理

lc振荡 原理

lc振荡原理
LC振荡器是一种基于电感和电容的电路,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的振荡信号。

它的原理是利用电感和电容之间的相互耦合来实现正反馈,从而使振荡器能够产生连续的振荡信号。

在LC振荡器中,电感和电容被连接成一个回路,形成一个谐振电路。

当电压通过这个电路时,电感和电容会相互作用,导致电荷在它们之间来回摆动,从而产生一个振荡信号。

在振荡器开始运行时,电容会积累电荷,然后将这些电荷传递给电感。

随着电荷被传递回电容,电流也会随之改变。

这种在电感和电容之间反复传递的电荷和电流变化会导致电压的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振荡信号。

为了确保振荡器始终处于振荡状态,需要引入一个放大器将一部分输出信号送回输入端,实现正反馈。

这是通过在回路上添加一个放大器,并将一部分输出信号通过正反馈回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来实现的。

通过适当选择电感和电容的值,可以调整振荡器的输出频率。

根据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和参数选择,可以实现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振荡信号。

总之,LC振荡器利用电容和电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产生振荡信号,并通过正反馈来维持振荡器的稳定振荡。

通过调整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可以得到所需的频率输出。

lc振荡电路起振条件

lc振荡电路起振条件

lc振荡电路起振条件
摘要:
一、LC 振荡电路概述
1.LC 振荡电路的组成
2.LC 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LC 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
1.电容和电感的大小
2.电路中的交流电源
3.反馈电路的作用
三、LC 振荡电路的应用
1.通信系统中的振荡器
2.无线电广播发射机
3.电子计时器
正文:
LC 振荡电路是一种基于电感和电容的振荡电路,它由电感、电容和交流电源组成。

在电路中,电容和电感的大小对于起振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电容和电感的大小满足一定条件时,电路中的电场和磁场能够形成正反馈,使得电路产生振荡。

在LC 振荡电路中,交流电源为电路提供能量,而反馈电路则起着调节和稳定电路频率的作用。

当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发生变化时,反馈电路能够自动调整电路的参数,使得电路的振荡频率保持稳定。

LC 振荡电路在通信系统、无线电广播发射机和电子计时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系统中,LC 振荡电路被用作信号发生器,产生稳定的信号用于传输。

在无线电广播发射机中,LC 振荡电路则被用于产生高频信号,以便将音频信号调制到高频信号中进行发射。

在电子计时器中,LC 振荡电路则被用于产生稳定的计时信号,用于计时和测量时间。

总的来说,LC 振荡电路是一种重要的振荡电路,它的工作原理简单,但应用广泛。

实验三L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三L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
C T 1 0 0 p F ,C C 1 0 0 1 2 0 0 改变晶体管IEQ使其分别为表 所标各值,测出振荡频率,并填入表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
五、思考题 1、为什么起振后直流工作点电流不同于起振前的静态工作点
电流?对于一个实际的振荡器,用万用电表检查它,能不 能判断它是否起振呢? 2、为什么静态电流IEQ增大,振幅增强。而IEQ过大反而会使振 荡器输出幅度下降? 3、为什么反馈系数要选取B=0.5~0.01 ,过大,过小有什么不好? 4、在电容Ce上建立平均电压的条件是什么? 5、为什么提高回路的Q值,可以提高振荡频率的稳定度?
(1)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C9、C10、C11时,记录相应的频率值, 并填入表。
(2)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C9、C10、C11时,用示波器测量振荡 电压的峰峰值VP-P,并填入表
(3)比较起振前后工作点的变化,其中起振前 VBEQ=VBQ-VEQ 起振后为VBE0=VB0-VE0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
二、实验原理
➢ 正弦波振荡器是指振荡波形接近理想正弦波的振荡器, 这 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电路。
➢ 产生正弦信号的振荡电路形式很多,但归结起来,不外 是 RC、LC和晶体振荡器三种电路形式。在本实验中,我们 研究的主要是LC三端式振荡器及晶体振荡器。LC三端式 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如图3-1所示。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图
中 电构抗成,振X3荡必电须X路为3= 的异三性- 个质( 电的抗X 电1中抗+ 间,X,且2) X它1们、之X2间必应须满为足同下性列质关的
系式: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 器
图3-1 三端式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

lc振荡电路起振条件

lc振荡电路起振条件

lc振荡电路起振条件(原创实用版)目录1.LC 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2.LC 振荡电路的应用3.LC 振荡电路的起振原理和条件4.LC 振荡器的调试5.RC 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和误差产生原因6.正弦波振荡器的应用和起振条件7.石英晶体振荡器老化的原因分析8.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起振点及振幅的影响正文LC 振荡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振荡电路,其起振条件是电压相位和激励幅度。

当激励幅度足够大,且电容和电感之间的电压相位差为 90 度时,LC 振荡电路就可以起振。

这种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无线电、电视机、收音机等。

LC 振荡电路的起振原理和条件是基于电容和电感的充放电过程。

电容具有充放电的蓄能特性,而电感则因通过电流的变化能产生自感电势。

当电容放电时,电感中的电流增加,产生自感电势,使电容重新充电。

这样,电容和电感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振荡过程。

为了使 LC 振荡电路能够稳定地工作,需要对其进行调试。

调试的过程包括调整电容和电感的数值,以使振荡频率达到预定值,并保证振荡幅度足够大。

除了 LC 振荡电路,还有一种常见的振荡电路是 RC 振荡电路。

其起振条件是正弦波振荡器如何振荡起振条件是什么?t(j)>1,为正弦波振荡器自激振荡的起振条件。

与 LC 振荡电路类似,RC 振荡电路也需要调整元件参数,以满足起振条件。

然而,RC 振荡电路的输出功率较小,频率较低。

正弦波振荡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振荡器,如声告警、电话通信设备中的振特、拨号音、占线等信号。

它的起振条件和应用与 LC 振荡电路和 RC 振荡电路类似,但具有更高的输出功率和频率。

LC振荡器

LC振荡器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电路)、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克拉泼电路及西勒电路)的电路特点、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振荡器静态工作点调整方法。

3.掌握晶体管(振荡管)工作状态、反馈大小对振荡幅度与波形的影响。

4.掌握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振荡性能的测量方法。

5.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5.比较不同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加深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理解。

二、预习要求1.复习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分析图3-7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并按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模的 (设晶体管的β值为100)。

式设置晶体管静态工作点,计算电流IC仿真要求:1.按图3-7构建仿真电路,实现各种结构的振荡器2.以克拉泼电路振荡器为原型,改变振荡回路参数测量振荡器输出3.改变反馈系数,观测振荡器输出4.改变负载电阻,观测振荡器输出5.试构建西勒电路,完成2-4内容。

三、实验内容:1)分析电路结构,正确连接电路,使电路分别构成三种不同的振荡电路。

2)研究反馈大小及工作点对振荡器电路振荡频率、幅度及波形的影响。

3)研究振荡回路Q值变化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4)研究克拉泼电路中电容C1003-1、C1003-2、C1003-3对振荡频率及幅度的影响。

5)研究西勒电路中电容C1004对振荡频率及幅度的影响。

四、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振荡器是一种在没有外来信号的作用下,能自动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转换为一定波形的交变振荡能量的装置。

根据振荡器的特性,可将振荡器分为反馈式振荡器和负阻式振荡器两大类,LC振荡器属于反馈式振荡器。

工作时它应满足两个条件:i.相位条件:反馈信号必须与输入信号同相,以保证电路是正反馈电路,即电路的总相移Σφ=φk+φF=n×3600。

ii.振幅条件:反馈信号的振幅应大于或等于输入信号的振幅,即│ẢF1,式中Ả为放大倍数,F为反馈系数。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节电位器RP,测得发射极电压VE的变化范围,记下最大值,
并计算IE的值:
IE
UE RE
振荡频率与振荡幅度的测试
依照实验讲义的方法接线,并满足相应的测试条件,其中 Ie的取值以Ve的取值来决定。测出Ct与振荡频率和振荡幅 度的关系。
3. 起振点、振幅与工作电流之间的关系
1、 依照实验讲义的方法接线,调整电位器Rp的值, 测得IEQ,此处需注意,测静态工作点时,电容C需断开。而 后测振荡幅度时,C再接入。再测其振荡幅度的峰峰值。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了解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 本原理;
2. 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 影响;
3. 了解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 工作电流IEQ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的影 响。
实验原理
LC三点式振荡器有两种基本组成形式,即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和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可用下图判定:
本实验主要研究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如图所示。
2、 C和C’的取值共有三组不同的情况。因此表3.2应 该有三个表格。
3、 当IEQ增大到一定的数值之后,振荡波形可能会 产生失真情况,应该如实记录下失真波形,在实验报告中 分析失真的原因。
4. 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1、 改变电阻值,使Q值发生改变,观察对振荡波形 的影响。
观察R取哪种值的情况下稳定度最好。
条件。 此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f0
1
2π L1C
1
2π L1 1
1 1
1
C C' CT
若电容CT比电容C、C’小得多,则振荡频率为:
f0 2
1 L1CT
它与C、 C, 无关,则结电容对频率的影响可以忽略。
实验内容与步骤

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原理

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原理

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原理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 LC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原理这档子事儿。

你想啊,这 LC 正弦波振荡器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音乐盒子。

我们都知道音乐盒子里的那些小零件,彼此配合着,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

这 LC 正弦波振荡器也一样,它里面的电感(L)和电容(C)就是那关键的“小零件”。

电感是啥?你就把它想象成一个储存能量的小仓库,电流通过时,它就把能量给存起来,电流变化时,它又把能量放出来。

电容呢?它就像个能伸缩的小弹簧,一会儿充电,一会儿放电,不断地折腾。

当电感和电容一起工作的时候,那可就热闹啦!它们之间的能量交换就像两个调皮的孩子在互相扔皮球,你扔过来我扔过去,而且扔的速度还特别有规律。

这规律的能量交换不就产生了正弦波嘛。

这正弦波是怎么来的呢?就好比我们荡秋千,要是没人推,秋千自己晃荡的幅度会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

可要是每次在合适的时候给它加把力,那秋千就能一直稳定地荡起来。

在 LC 振荡器里,电感和电容的能量交换就是这秋千的晃荡,而电路中的正反馈就像是那恰到好处的推力,让正弦波能持续稳定地产生。

你再想想,要是电感和电容的值不合适,那不就像两个配合不好的舞者,舞步乱了,这正弦波还能好看吗?所以,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值,那可太重要啦!还有啊,这电路中的电阻也不能忽略。

电阻就像个捣蛋鬼,会消耗能量,要是电阻太大,那能量都被它消耗掉了,正弦波还怎么有力气“跳舞”呢?总之,LC 正弦波振荡器的实验原理,就是电感、电容、电阻这些“小伙伴”在电路里默契配合的一场精彩表演。

只有它们各司其职,才能让我们看到那漂亮的正弦波。

所以说,要想真正搞懂 LC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原理,就得像细心的侦探一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弄清楚每个元件的作用,这样才能揭开这神秘的面纱,掌握其中的奥秘!。

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平衡条件放大器反馈网络振幅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二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放大器反馈网络谐振放大器反馈网络lc振荡器方框图的具体化放大电路
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S
_ 1

Vi
放大器
A
Vo Vi
_
Vf
反馈网络
F
Vf Vo
自激OSC.可看成 是由他激式OSC. 演变而来的。
_Vo
RL
开即 关外 S加 置信 到号 1源
Vi
直 接 放 大
开且 即
关S 使 构
置 到2
Vf

Vi
成 自 激 OS C.


反 馈 放 大
Vo
二、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平衡条件
2S
_ 1

Vi
放大器
A
Vo Vi
_
Vf
反馈网络
F
Vf Vo
由于此时 Vi Vf ,且_VoRL源自AVo ViF
Vf Vo
二、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实际上,自激振荡器之所以能从开始的增幅振荡, 最终稳定在某一振幅上,其因素有两个:一是BJT本身 的非线性特性(内因);二是有外加偏压和自给偏压 的组合偏置在起作用(外因)。
➢根据丙类功放的分析方法,可推得振荡电路的放大 倍数A与晶体管参数gc 、导通角c和负载Rp的关系为:
A A01(c() 1 cosc) A0 gcRP (见教材)
结论:A0F 的大小决定了振荡器在平衡状态时的晶体 管工作状态。
二、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A A01(c() 1 cosc)
结论:A0F 的大小决定 了振荡器在平衡状态时

无线电通信-6.1 LCR回路中的瞬变现象、LC振荡器基本工作原理及振荡器的平衡与稳定条件

无线电通信-6.1 LCR回路中的瞬变现象、LC振荡器基本工作原理及振荡器的平衡与稳定条件

学习目标:
1. 掌握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振荡器的平衡与稳定条件 3. 掌握LC振荡器三端电路的组成法则 4. 熟悉频率稳定的意义,了解稳频的方法 5. 熟悉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优点和电路类型 6. 了解负阻振荡器 7. 了解几种特殊的振荡现象
定义:
6.1概述
系统 “心脏”
接收、发射系统框图
振荡器的定义: 不需外信号激励、自身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
i
0
以上两式进行比较,所以等幅振荡(δ=0)时 :
2

1 hib LC
(Crhib

Lhb
h fb M )
0
振荡条件为:hfb M rhibC Lhb
M和hfb越大,越容易起振(δ<0 增幅振荡) 。
振荡角频率为: 0
1 ( hb r 1) LC hib
1 当r很小时 LC
振荡条件:
1
F

Ao
1 FAo 0

6.5 振荡器的平衡与稳定条件
6.5.1 振荡器的平衡条件 从无到有:振荡器接通电源瞬间引起瞬变电流产
生,这种瞬变电流所包含的频带很宽。由于谐振 回路的选择性,选出本身谐振频率的信号形成振 荡信号,其他频率信号则被滤除;
① 起振条件——接通电源后可从无到有建立起振荡。
② 平衡条件——进入平衡状态后可输出等幅持续振荡。 ③稳定条件——平衡状态不因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而受到破坏。
6.3 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振荡器的电路三个工作条件: 振荡回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储能元件。
释放和接收能量在元件间往返进行,其频率决定 了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
问题二: 此电路为共基极?

lc振荡器实验

lc振荡器实验

L 、c 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l 、c 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学会用示波器或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的方法。

3.观察间歇振荡现象。

二、实验原理1.三点式振荡器工作原理三点式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如图4-1所示。

图中,ce X 、be X 、cb X 为谐振回路的三个电抗。

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可知,ce X 、be X 必须为同性电抗,cb X 与ce X 、be X 相比必须为异性电抗,且三者之间满足下列关系:)(be ce cb X X X +-= (4-1)这就是三点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

在满足式(4-1)的前提下,若ce X 、be X 呈容性,呈感性,则振荡器为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若ce X 、be X 呈感性,cb X 呈容性,则为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根据主教材有关理论,为了振荡器的稳定,晶体管的工作点应设置得比较低,以便动态适用范围进入截止区。

同时电路应采用自生反偏压措施。

但是,这样的电路如果RC 值过大,同时振荡回来Q 值又较低。

火反馈过大的,是很容易产生间歇振荡的。

避免产生间歇振荡的条件是RC <2Q/5ω振荡电压波形的失真与工作点设置得过高有关、因为工作点过高、动态运用范围易进入饱和区,使集电结处于正常。

此时集电结的借位作用会使波形产生失真,当反馈过大时,器件的导通角将因反向自偏压增大而减小,波形失真也增大。

振荡电压的幅度与晶体管工作点的高低,电源电压的大小和反馈量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负载的接入也会影响幅度的大小,严重时会使振荡器振荡,通常在输出端接一射随器以缓和与负载之间的相互影响。

2.测量方法(一)静态工作电流Icp 的测量振荡器静态工作电流是指振荡器在停振时管子的集电极电流Icp ,因为测量时必须使振荡停振,然后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测量发射极对地电压Veq,那么Ieq=Veq/Re=Icq. (二)振荡频率的测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可以用L 、C 参数值,通过下面公式近似计算得出LCf g π21=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将实验板接在电源上,调节到9v。

lc振荡原理的应用

lc振荡原理的应用

LC振荡原理的应用1. 简介LC振荡器是一种基于电感和电容之间相互耦合的振荡电路。

它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射频电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LC振荡原理及其应用。

2. LC振荡原理LC振荡器由电感(L)和电容(C)构成,通过周期性的能量存储和释放实现电路的振荡。

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初始状态下,电容器会通过初始电荷构成一个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分布。

•当外加电源施加一个正弦信号时,电感会对电流起到储能作用,而电容则将电子束缚在一起形成电磁场。

•当电流通过电感时,电磁场储能到电感中,而电容会释放电流来补充电感中的能量损失,形成电流的周期性振荡。

3. LC振荡器的应用3.1 无线通信LC振荡器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射频信号的发射源和接收源,用于生成无线信号并将其发送到其他设备。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振荡器往往需要稳定的频率和较低的相位噪声。

LC振荡器通过精确控制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3.2 射频电路LC振荡器在射频电路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作锁相环电路中的相位比较器,并与数字频率合成器结合使用,为射频信号源提供稳定的频率和相位。

此外,LC振荡器还可以用于调制和解调电路、滤波器电路等射频电路中的关键部分。

3.3 音频放大器LC振荡器还可以应用于音频放大器电路中。

在音频放大器电路中,LC振荡器被用来产生精确的音频信号,并驱动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到可听的水平。

这种应用特别适用于需要高质量音频输出的音响系统和音乐播放器。

3.4 功率逆变器LC振荡器还可以用于功率逆变器电路,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

功率逆变器是一种将低电压直流电源转换为高电压交流电源的电路。

它是太阳能电池板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等领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LC振荡器可以提供可控制的频率和幅度,使得功率逆变器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4. 小结LC振荡器是一种基于电感和电容之间相互耦合的振荡电路,通过周期性的能量存储和释放实现电路的振荡。

lc振荡器_直流工作点_理论说明

lc振荡器_直流工作点_理论说明

lc振荡器直流工作点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电子技术中,振荡器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计算机科学和其他领域。

振荡器主要用于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中,LC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结构,它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

直流工作点是指电路中元件处于直流偏置状态下的工作情况。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LC振荡器的定义和原理,并详细概述其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随后,我们将着重讨论直流工作点的概念介绍、影响因素以及设置方法。

然后,我们将对LC振荡器与直流工作点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给出相关的理论推导和分析方法。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内容,并提出发展方向和研究问题,评价LC振荡器及直流工作点对相应领域的影响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LC振荡器与直流工作点的理论说明,全面系统地阐明其基本概念、原理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读者深入理解和应用LC振荡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同时,通过对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问题的探讨,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和启示。

该文旨在拓宽读者对LC振荡器及直流工作点的认识,并促进其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2. LC振荡器2.1 定义与原理LC振荡器是一种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无源谐振电路。

它利用电感和电容之间的交流相互作用产生振荡信号。

其原理基于共振现象,即当连接在一起的电感和电容达到共振频率时,可以持续地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2.2 工作原理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涉及两个主要部分:反馈网络和放大器。

反馈网络由电感和电容组成,形成一个能够持续产生信号的回路。

放大器则负责提供所需的增益以保持振荡信号的稳定性。

当LC振荡器启动时,放大器将初始能量注入反馈网络。

通过反馈网络中的共振,能量将在电感和电容之间往返传递,并以一定频率进行衰减和放大。

该过程导致了连续不断的正弦波形成,使得LC振荡器能够输出稳定且可靠的信号。

2.3 特点与应用LC振荡器具有以下特点:- 简单且经济高效:由于其简单结构,使用较少的元件,因此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开放的lc振荡电路

开放的lc振荡电路

开放的lc振荡电路
1开放的LC振荡电路
开放的LC振荡电路是一种简单而强大的电路结构,也是一种常用的振荡器。

它利用两个非常基本的组件,电感和电容器,在谐振电路中子电感和电容器之间形成反馈。

开放LC振荡电路广泛用于音频、无线和信号处理等应用中。

2工作原理
LC振荡电路是一个有两个元件(电感和电容器)的开放循环电路。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电容器将输入电流分解为平衡的两个,分别充入到两个串联路径中,一个路径中包含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感,另一个路径只包含一个电感。

电容器就像一个水管,它负责将输入电流分配到两个路径中,而电感就像水泵,它有一种来自两个电容器的负反馈,负反馈会导致输出电流对输入电流进行放大。

3组件
开放LC振荡电路通常由两个元件(电感和电容器)组成。

电感是一个有着线圈的磁性元件,电容器是一种可以存储电荷的电子元件。

电容器在回路中充当水管,以界定路径左右两边电流的流动速度,同时使得信号能够受到负反馈并被放大。

电感则充当一种水泵,可以在路径中加速并将信号放大。

4优点
开放LC振荡电路的优点在于:
-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实现;
-可以产生高增益和低噪声;
-灵活性好,可以调节频率和波形;
-它可以将微弱的信号放大。

5结论
开放的LC振荡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振荡器,它简单易用、体积小、低成本,并具有高增益、低噪声和灵活性等特点,可以将微弱的信号放大,常用于音频、无线和信号处理等多种应用场景中。

lc交叉耦合振荡器原理

lc交叉耦合振荡器原理

lc交叉耦合振荡器原理
LC交叉耦合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振荡器电路,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交叉耦合元件构成,通过通过共振频率产生振荡信号。

具体原理如下:
1. 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串联谐振回路能够在特定频率下产生较大的阻抗。

当输入源施加在串联谐振回路上时,回路会发生振荡,产生稳定的频率。

2. 为了实现正的电反馈,将振荡信号从输出端馈回输入端,形成闭环。

这样,当系统达到稳态后,振荡信号就会保持稳定,维持在共振频率上。

3. 电感和电容之间的交叉耦合使得谐振频率变得可调节。

当调节电感或电容的值时,振荡频率也会相应地改变。

LC交叉耦合振荡器主要有两种形式:
1. 哈特利型振荡器:也称为并联振荡器,电感和电容是并联连接的。

输出信号由电感上的电流变化产生。

2. 卡德尔型振荡器:也称为串联振荡器,电感和电容是串联连接的。

输出信号由电容上的电压变化产生。

LC交叉耦合振荡器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射频电路、音频系统等领域,用于产生稳定的信号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 ( 第 四 版 ) 张 肃 文 主 编
由于大多数振荡器都是利用LC回路来产生振荡的,因此 应首先研究LC回路中如何可以产生振荡,作为研究振荡器工 作原理的预备知识。 1)一套振荡回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储能元件。在这 两个元件中,当一个释放能量时,另一个就接收能量。释放与 接收能量可以往返进行,其频率决定于元件的数值。 2)一个能量来源,补充由振荡回路电阻所产生的能量损失。 在晶体管振荡器中,这个能源就是直流电源。
高 等 3)一个控制设备,可以使电源功率在正确的时刻补充电路的 教 育 能量损失,以维持等幅振荡。这是由有源器件和正反馈电路完 出 版 社
《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 ( 第 四 版 ) 张 肃 文 主 编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
-
图 6.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