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

第26页/共36页
分析框架
• 主要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即回答哪种利益相关者应该进入董事会。 •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思路仍然是:把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的付出(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看作是一种与公
司之间的一种交易或契约,根据资产专用性程度不同,而设计不同的保障措施和交易价格。
第7页/共36页
企业的本质:一种治理结构
• 契约与治理结构选择
• 威廉姆森(1985)将契约分为三类:古典契约、新古典契 约和关系契约。具体来说: ➢ 不存在专用性投资的标准契约,无论交易频繁与否,以 及不确定性程度如何,都属于古典契约。 ➢ 对于存在资产专用性的契约,特别是长期契约而言,它 们通常是不完全契约,不太可能依靠作为法庭的第三方 来实施,此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再建立一层治理结构, 依靠第三方来实施契约,这种契约称为新古典契约;二 是实行双方治理或者统一治理,这属于关系契约。
• 正式的综合新古典交易费用模型
• 赖尔丹和威廉姆森(Riordan and Williamson,1985)建立了一
个综合新古典交易费用模型,更严格地将上述观点进一步形式化了。
第14页/共36页
企业的边界:一个综合新古典交易费用模型
• 企业的边界:进一步的解释
• 威廉姆森认为如果允许企业最高层进行选择性干预(即委托 人让代理人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但是一旦委托人有特殊需 要,代理人必须无条件服从),那么控制性损失将不是问题。 但是,选择性干预不可能,从而企业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 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不能像市场那样引入高能激励(即 代理人以固定价格向委托人提供产品,代理人获得全部剩余 索取权)。
现代企业理论

三、企业理论的发展演变轨迹
企业理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 的阶段:新古典企业理论;现代企业理论; 行为企业理论。
其中,前两个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 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行为 企业理论的兴起却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 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企业理论 发展的必然深化和创新。
• 从本质上说,新古典企业理论并不是真正 的企业理论,因为它没有回答有关企业的 一些基本问题,如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并能 够长期存在?企业内部是如何运行的?企 业管理者的行为对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 响?企业为什么会进行兼并或分立?等等。 因此,新古典企业理论是存在着很大缺陷 的。产生这些缺陷的根本原因是新古典经 济学不太符合现实的假设前提。
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3) 团队理论 阿尔奇安(A.Alchian)和德姆塞茨(H.Demsetz)用团队生产 (team production)的有效性和团队生产中监督的必要性来解释资本 主义企业的起源和性质,揭示产权结构、激励机制与经济行为之间的 内在关系,并由此创立了企业团队理论。
团队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如果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产出大于各个成 员分别生产的产出之和加上组织和约束团队成员所支付的成本,就会 使用团队生产方式,也就是说,是否采用团队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 团队生产的产出多少,还取决于组织生产的费用大小,即生产成本与 组织费用的总和。但是,团队中各个成员的贡献是难以测量的,一个 人的努力工作水平还会影响其他人的工作效率,而且每个成员都有偷 懒的动机,这样就需要一个监督者来监督所有成员的行动,但是谁来 监督监督者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将其他成员的收入用一个合 同固定下来,然后赋予某个成员“剩余索取权”,由于剩余索取权与 团队生产的总产出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这种产权安排是有一定效率的。
现代企业弹性理论弹性理论

现代企业弹性理论一、前言现代企业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弹性来适应外部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现代企业弹性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弹性理论概述弹性理论是指企业在面临外部变化时,能够迅速调整战略、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企业弹性可以分为战略弹性、组织弹性和业务弹性三个层面。
2.1 战略弹性战略弹性是指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随时调整战略方向和重点,保持竞争优势和市场敏感度。
2.2 组织弹性组织弹性是指企业内部机构和人员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组织结构、流程和文化,以提高效率和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2.3 业务弹性业务弹性是指企业产品与服务能够灵活调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包括产品创新、市场定位和客户服务等方面。
三、现代企业弹性理论的重要性现代企业弹性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和挑战,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以下是几点现代企业弹性理论的重要性:3.1 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随着科技和市场的快速发展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策略和业务模式,弹性理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动态。
3.2 增强组织协同性和创新能力弹性理论能够激发组织内部的创新文化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组织的协同性和创新能力。
3.3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业务弹性和服务的灵活性,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现代企业弹性理论的实践案例4.1 亚马逊公司亚马逊公司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通过弹性的业务模式和快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成功。
亚马逊能够实时调整产品、服务和配送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商平台之一。
4.2 谷歌公司谷歌公司以其强大的组织弹性和创新文化闻名。
谷歌鼓励员工尝试新想法和项目,快速测试并调整,使得公司能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并推动科技进步。
五、结论现代企业弹性理论是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弹性能力,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传统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分析

C目录 ONTENTS
01 传统企业理论要点 02 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03 现代企业理论小结 04 问题及解答
一、传统企业理论要点
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个方面论述传统企业理论要点
A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B 古典企业理
C 新古典企业理论
1、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要点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要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生产单位。
3、新古典企业理论要点
代表人物马歇尔
(1)新古典企业理论赋予企业以“经济 人”的含义,使得厂商在经济活动中具有 完全的理性;
(2)用生产函数和投入成本构造模型, 并且使厂商的实际行为以边际原理为准则, 追求利润最大化;
(3)把企业看作是一只“黑箱”,认为 企业是一个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集;
(1)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提出了企业的团队生产理论; (2)对团队生产理论的进一步拓展,集中在霍姆斯特姆1982年发表于
《贝尔经济学杂志》上的《团队中的道德风险》 (3)在企业这样的组织或团队中,“免费搭车”问题和竞争问题值得特
别关注 (4)提出了确定和不确定环境下团队激励和委托人的作用问题。
5、张五常的理论要点:企业契约理论
1
关于企业的起源理论;
2
关于企业的规模和变迁理论;
3
关于企业的职能和费用理论;
4
关于企业的契约本质和组
织结构理论。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对工 人的掠夺和剥削,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对人性的摧残;
但是,他没有揭示并预见资本主义企业以及以这 种理论为内核的生产体系、商业体系、消费体系可 能产生的一系列现代问题。
二、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交易成本理论 ❖ 产权理论 ❖ 代理理论
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 现代的企业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适合于现代机器工业大生产 和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
❖ 企业制度是一种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包含的六个因素:产权组织 形式、经济运行机制、收入分配形式、经济决策结构、经济管理 组织、政府调控手段。
❖ 政企不分开不能使得经济体制运行有效。一方 面,企业运行好时,所有人干扰控制人的经济 行为;另一方面,在企业运行不好时,政府承 担着无尽的企业风险和企业责任。
管理科学
❖ 管理科学: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办 事,一定的行业、专业工艺技术规律, 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的资源培植 手段,体现集约化,克服粗放性。既要 克服教条——本本主义,又要克服经验 主义。
微观经济学
Firm or business enterprises exist for many reasons?
❖ Efficient production requires specialized machinery and factories, assembly lines,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to many small operations.
Firm or business enterprises exist for many reasons?
❖ Firm or business enterprises exist for many reasons, but the most important are to exploit economies of mass production, to raise funds, and to organiz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2013.12
2012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14
科斯的主要观点
(3)市场与企业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 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管理协调成本之间的 平衡关系。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 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
----忽略了制度安排和交易费用; ----忽略了企业的制度结构,不能解释生产活动为什么 能在企业内进行等问题; ----未能令人满意地解决企业的边界极其决定的问题。
2013.12
2012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13
科斯的主要观点
(2)在科斯看来,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
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
作用的结构方面,一直是十分有用的。
2013.12
2012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9
传统企业理论的要点
但是,传统企业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弱点,它不 能回答以下问题:
一是既然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 那么现实中为什么还存在着大量的企业。
二是为什么很多现实公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工 程的需要?
2013.12
2012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10
(二)现代企业理论
• 现代企业理论是在对新古典企业理论反思和
不满中发展而来的。
• 现代企业理论是从个人交易行为的角度理解 企业,将企业视作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
种合作(合作组织),既定的所有权安排下,企 业成员博弈的结果。
2013.12
2012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11
(二)现代企业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主要 沿着两个分支发展:
传统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分析

传统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分析1.分工与层级:传统企业理论强调分工和层级结构。
由于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限制,企业内部的工作由不同的人员和部门分配和执行,这意味着每个员工只负责特定的任务,并且将工作进行逐级管理。
2.命令与控制:在传统企业理论中,上级通过命令和控制来指导和监督下属的工作。
管理者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并下达指令,下属必须遵守并执行。
3.嘉奖与惩罚:传统企业理论中认为奖励和惩罚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
员工通过获得奖励以及避免惩罚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规模经济:传统企业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企业通过批量采购、生产以及分销,可以实现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从而提高竞争力。
现代企业理论:1.知识与创新:现代企业理论认为知识和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企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
2.声誉和社会责任:现代企业理论强调企业声誉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企业应秉持诚信、公平和可持续经营的原则,构建良好的声誉,并履行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弹性和快速反应: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应具备弹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企业内部需要灵活的组织结构和流程,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快速决策的要求。
4.协同与合作: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协同和合作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内部员工之间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紧密,通过共享资源和信息,实现合作优势和互惠互利的效果。
总而言之,传统企业理论侧重于分工、层级控制和规模经济,强调效率和生产力的提升,而现代企业理论更加关注知识和创新、声誉和社会责任、弹性和快速反应以及协同与合作。
随着科技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企业理论逐渐失去对现代企业的指导意义,而现代企业理论更加符合企业适应复杂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有效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成为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旨在提供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解和应用。
1. 经典管理理论经典管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它主要起源于科学管理学派和行政管理学派。
科学管理学派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提出了实现高效率和生产力的方法。
其中著名的理论包括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
行政管理学派则关注组织的权力和层级结构,提出了组织管理和决策理论。
这些经典管理理论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原则和实践经验。
2.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建立在经典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了社会和组织的变化。
它强调员工参与、创新和变革管理。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系统理论、管理学派和学习型组织理论。
人际关系学派关注组织中的个人和团队关系,强调人性化管理和激励。
系统理论则将组织视为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强调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协同作用。
管理学派关注管理者的角色和能力,提出了领导和决策的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则关注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强调组织学习的重要性。
3.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提供了实际的操作指南和工具。
其中包括战略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战略管理关注企业长期规划和目标的制定,包括市场分析、竞争战略和资源配置等。
质量管理关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认证等。
项目管理关注项目的规划、执行和控制,包括项目目标、进度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关注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包括人才发展、福利制度和员工满意度调查等。
4. 现代企业管理的挑战和应对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着多样化和变化的挑战,如全球化市场、信息化技术和员工多样性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积极适应和创新。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企业理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完善。
现代企业理论是一种关于企业运作和管理的理论框架,旨在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职能划分1. 组织结构现代企业理论强调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是分工明确、层级清晰的体系。
常见的组织结构有职能型、分工型、矩阵型等。
职能型组织结构按照岗位职能的不同进行划分,分工明确,高效协作。
分工型组织结构则根据产品或业务线来进行划分,便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矩阵型结构则兼具了职能型和分工型的特点,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2. 职能划分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在组织结构中,每个部门应该有明确的职能和任务划分,且相互之间要协调一致。
常见的职能划分包括生产、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制造和供应链管理,销售部门则负责市场开拓和客户关系维护,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招聘、培训和员工福利等事务,财务部门则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管理等。
二、管理理念与策略1. 管理理念现代企业理论强调管理是一种艺术和科学,需要管理者具备良好的沟通、决策和领导能力。
管理者应该注重团队建设和员工激励,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管理者还应该注重市场营销和战略规划,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2. 管理策略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了许多管理策略,如全面质量管理(TQM)、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等。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精益生产注重消除浪费和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供应链管理则关注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优化,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最小化。
三、企业文化与创新能力1. 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集合,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归属感至关重要。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领域,涵盖了众多的理论和实践,旨在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讨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主要理论和实践,并探讨其对企业成功的影响。
一、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关注企业如何制定长期目标,并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战略管理包括环境分析、目标设定、战略制定和实施等步骤。
企业应该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战略,以适应市场竞争的变化。
二、组织行为与员工管理组织行为是研究个体、团队和组织之间关系的学科。
现代企业管理注重有效的员工管理,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并通过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促进员工的团队合作和创新。
三、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运营和资金的投资。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营销管理营销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另一个关键领域。
它涵盖了市场研究、产品定价、渠道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以吸引和保留客户,并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五、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规划、执行和控制一个项目的过程。
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够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在预算范围内,并满足质量要求。
企业需要合理安排资源,明确目标和责任,并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以确保项目成功。
六、创新与变革管理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下,创新和变革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需要持续地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企业也需要适应变革,有效处理变革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创新与变革管理需要领导者具备较强的视野和创新精神,并与员工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七、全球化管理全球化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企业成长的基本理论

多用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企业之间。日本东芝公司 的战略伙伴有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时代华纳公司、摩托 罗拉公司、通用电器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等。
五、创新与效率的平衡
美国管理学家熊曼(SChumann)认为,组 织有两大重要特征,第一是创新性,第二是生产 效率。随着组织的发展变化,两个要素也不断改 变关系,或是保持其平衡,或是集中于一点,相 互力量的调节、变化最终决定企业发展。熊曼运 用生产率和创造性的矩阵,来说明其与组织发展 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模式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制定并努力实施基于经营战略的价值观、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行为 企业员工运用受价值观/经营理念指导的行为方式 实施各项经营实务工作;
企业文化 包含了企业经营理念/ 核心价值观以及企业存在的 意义,并通过企业行为反映出来
机械型阶段
协调型阶段
创造型阶段
20世纪初25年间(以 泰罗制为代表)古典 理论--X理论
核心观点:人是单纯 的“经济人”一切动 机都是经济动机。
管理方式:以物为中 心的刚性管理,对人 员的管理 用强制和 惩罚的方法。
案例:泰罗为工人提 工资20%,生产扩大 80%,成本降低30% 。
20世纪初25年后(以 行为科学为代表)人 际关系理论--Y理 论
核心观点:人是自我 实现人、社会人
管理方式:创造适宜 工作环境,以激发员 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中心”的柔 性管理。
三、 建立学习型组织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一群专家学者们在佛 思特和彼得.圣吉等人的领导下,开创了学习型组织的研究, 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工具,帮助企业组织建立 一种适应动态变化的学习能力。他们指出,1970年美国幸福 杂志列出的““500家大企业”排行榜的公司,到了20世纪 80年代却有1/3已经销声匿迹,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组织 没有具备强大的学习和自适应发展的能力。圣吉认为,在当 今世界上只有能够设法使企业组织的所有成员全身心地投入 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企业,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赢得 长期的发展。
运用现代企业理论解释企业的横向一体化

运用现代企业理论解释企业的横向一体化
现代企业理论解释企业的横向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借助现代企业
理论,企业利用其所有的资源和运作模式来建立全球竞争优势。
企业
横向一体化i就是企业采取行动,部署并协同自己存在的资源和客户、供应商、营销渠道、R&D团队,实现市场份额扩大,减少成本,提高利
润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成功仅仅在于价格的竞争优势,而不
仅仅在于技术、质量、服务,企业应当注重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尤其
是降低成本,充分发挥资源的整合优势,转变企业的运营模式,推动
企业的横向一体化。
一体化要利用现代企业理论将企业的资源更有效
地运用起来,这样企业才能有更好的竞争力。
首先,企业要明确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这样有利
于延伸市场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更具竞
争力。
其次,企业要重视组织变革,实施多方参与的管理模式,使企
业真正发挥全局协同优势,实现高效率运营,实现企业的横向一体化,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再者,企业也需要运用现代企业理论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
适当的策略,特别是综合营销策略,利用现代企业理论建立高效的管
理系统,把整个组织架构和运作都放到统一的架构下来,实现企业的
横向一体化。
总之,企业横向一体化应该借助现代企业理论,运用适当的策略,重视组织变革,通过整合资源及各种渠道,协同企业各种元素,实现
企业持续发展和稳健增长。
企业横向一体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应当重视并有效的利用现代企业理论以及相关的策略,使企
业建立起一流的市场竞争力。
现代企业理论

产权是一组权利束(a bundle), 这是产权经济学家的共识。—— Property Rights
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 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权利”。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 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对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 人都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 守这种关系的成本。因此,对共同体中通行的产权制度 可以描述为,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 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如果交易一方面临的可供选择的交易 对手不多,另一方就会表现出较为严 重的机会主义倾向。
在缔约的初始状态,即使交易双方面临 的是一个大数条件,但随着时间推移, 这一条件也会转化为小数条件。
信息压缩:指在交易活动中交易一方由于 拥有较多的信息或对双方拥有的信息有更 深刻的认识,同时由于获得信息或深入地 理解这些信息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因此, 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会产生机会主义倾向。 信息压缩——Information Impactedness,又译“信息冲撞”。
第一章 企业理论概述作业
• 比较劳动分工理论、新古典企业理论和现 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 举例说明现代企业理论的各项假设。
交易成本理论主要有两大组成 部分:间接定价理论和资产专 用性理论
间接定价理论主要阐述企业为什么 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理 论主要说明企业如何降低交易成本。
经济学家早就证明了一个命题: 个人最大化行为有利于社会,因 为它能给所有人带来好处。
除市场和企业方式外,中间组织形 式有三种:古典契约、新古典契约 和关系契约。
古典契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新古典契约:第三方相机裁决,“三头关 系” 关系契约:“双头关系”和等级式交易 等级式契约的典型例子是劳工合同。
科斯-现代企业理论

➢在解释企业规模扩大时,企业 边际原理就会发挥作用
➢企业与企业家们可以有效地控 制企业内部的成本,维持成本 与效益之间的静态平衡
➢在动态状况下,企业内部交易 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经过比较, 决定企业规模是否扩大或缩小, 进而形成了滚动均衡理论
理论贡
1.
献
❖科斯1937年发表的 《企业的性质》开企业 理论之先河,在一定程 度上打开了新古典经济 理论下企业这个“黑匣 子”。
“不确定性”不 能用来说明企业 特征
b.在契约中明确个人的 权利和报酬
10/4/2023
Q:
企业成本曲线
理论
➢完全竞争条件下
•为什么企业的成 本曲线向上倾斜 不能解释企业规 模受到限制的事 实?
Q: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为什么企业规 模会受到限制?
A:
•因为企业不止生产 一种产品,组织一种 新产品的交易可能比 继续组织老产品的交 易成本要低,于是企 业规模受到限制。 (即范围经济能够带 来经济效益)
10/4/2023
a.生产要素配置过程中,不完 全依靠价格机制调节;
b.在企业中,生产要素配置依 靠企业家来完成;
两个假设和一个鸿沟(文章的目的)
假设1: 资源的配 置由价格 机制决定
实践
假设2: 资源的配 置依赖于 作为协调 者的企业
家
10/4/2023
企业产生的原因
指挥(支付报酬)与被指挥(多于价格机制下取得的报酬)的意愿 购买者的偏好(重要性可以忽略不计)
1
2
Knight的观点:市 场存在高度不确定 性,于是“冒险者” 以承担不确定风险 换取对他人行为的 控制;“胆小者” 以行为受到控制来 换取有保证的薪酬。 (不确定性)
现代企业理论

一.名词解释1.所有权:所有权是对财产所有权的简称,指对于财产的占有、支配、使用、收益等权利。
2.产权:产权指私人、组织、企业、政府等对财产行使的控制和收益的权利,包括财产的使用权、转让权和处置权及各种组合的经济权利。
3.企业控制权:控制权指在企业合约中明确指定的对财产的控制权利。
4.公共品:公共品是指因为交易成本高昂而被废弃的财产权利。
被废弃的财产权利可以人人享有并可人人攫取。
5.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起因于所有权的转移,交易成本是分散的所有权、私人财产和交易的费用。
交易成本是对异质的各种投入品聚合所需费用的统称。
6.长期合约:通过合约方式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或经济组织,是价格和行政命令兼而有之的配置资源方法,是对企业和市场方式的部分替代和拓展。
长期合约是与市场和企业不同的另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并它比市场和企业更常见也更大量。
7.企业规模:界定在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在边际上相等的位置(书上我没找到)百度定义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
8.企业剩余索取权:相对于合约的收益权而言的,它是指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约支付(如原材料成本、固定工资、利息等)之后的余额(利润)的要求权。
9.外部性:亦称外部成本、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
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大多数的定义:某个经济主体对另外一个经济主体产生一种外部影响,而这种外部影响又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这种影响就是外部性,它独立于市场体系。
10.科斯定理:科斯第一定理是指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财产权利的配置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
科斯第二定理是指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产权的初始配置将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
科斯第三定理是指当存在交易成本时,通过明确分配已界定权利所实现的福利改善可能优于通过交易实现的福利改善。
11.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意识地通过正式文书的形式确立,并由相应的权力部门执行并惩罚违约行为的规则。
现代企业理论综述

现代企业理论综述现代企业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的重点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代理理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
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企业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
由于这种原因,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
一、企业的契约理论(1):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的主流契约理论之先河由科斯开辟,之后又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威廉姆森、克莱茵等、詹森和麦克林、利兰和派尔、罗斯、张无常、格罗斯曼和哈特、霍姆斯特姆和泰勒尔、哈特和莫尔、阿根亚和博尔腾以及其他学者加以拓展。
最新的模型是杨小凯和黄有光提出的。
这一派理论共旨是,企业乃“一系列合约的联结”(文字的和口头的,明确的和隐含的),然而,每个作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
前者的重点仅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后者则侧重于企业的内部结构与企业中的代理关系。
在下文中,我们将交易费用理论分为两类:一类为间接定价理论,另一类为资产专用性理论。
(一)“间接定价”理论在间接定价理论的标题下,对科斯、张无常及杨小凯和黄有光的论点加以概述是合适的。
这一理论的要旨是: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省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或市场交易费用。
科斯“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有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两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官僚组织的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
⏹张五常“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张无常关于企业的本质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的观点是深刻的。
它意味着,企业能消除机会主义的论点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企业可能把机会主义从商品市场带到了要素市场上来。
基于科斯和张无常的原旨,借助消费者---生产者、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这三方面因素,杨小凯和黄有光(93、94)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的一般均衡的契约模式。
第三章 现代企业理论(一)

7
2.企业的规模决定
“企业的引入基本上是由于市场运行成本的存在。一个与此相关问题是(远 非奈特教授所提出的垄断问题) ,既然通过组织能消除一定的成本, 而且 事实上减少了生产成本,那么为什么市场交易仍然存在呢?为什么所有生产 不由一个大企业去进行呢?” 奈特认为,由于垄断收益的激励,企业的规模有无限扩大的倾向,但随着企 业规模的扩大,存在着一些使企业效率下降的力量,前者会被后者抵消,所 以企业规模没有无限扩大。 科斯指出,企业组织也是有成本的,体现在: A.”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企业家的收益可能会减少“。
9
二、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 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并用资产专用性解释企 业的形成以及企业的规模。 • 威廉姆森在他的两部专著《市场与等级结构》和《资本主义的经 济组织》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交易费用,分析了交易费用产生和增大
的原因,从而也说明了企业存在的根源。
1、交易费用的产生原因
他对企业出现原因的解释根本上是与科斯一致的,即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来自于人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下所产生的市场失 灵现象,造成交易困难所致(Williamson, 1975)。威廉姆森指出六项交易 成本来源:
上运作,从而提高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5
• 由此可见,企业生产的原因在于市场交易费用大于企业组织费用即企 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企业的产生取代了市场上价格机制对生产要素的 调节,而代之以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也就是说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
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transaction cost
•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 德〃科斯提出。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 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 “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 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 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 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 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 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 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 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 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从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 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 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 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 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企业理论第一章1.企业的概念:企业是集合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并在利润动机和承担风险条件下,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单位。
从本质特征上看,企业是依法设立的盈利性生产经营组织。
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盈利性和依法设立是企业存在的三要素。
2.企业的性质和一般特征:1) 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①企业的产生与分工有关;②劳动分工要受市场规模限制。
2)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①把企业简单归结为一个“使利润最大化”的假定。
②企业是在技术和市场两项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它只能调节投入量和产出量这两个因素,而这种调节受到生产函数的约束。
因此,企业仅被理解为生产函数。
3)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企业替代市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市场交易存在成本,市场价格机制的运作是有代价的。
最明显的代价就是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
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4)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①企业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由于单个的私产所有者为了更好地利用他们的比较优势,必须进行合作生产。
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team production)方式。
②团队生产指的是,一种产品是由若干个集体内成员协同生产出来的,而且任何一个成员的行为都将影响其他成员的生产率。
最大的问题是“搭便车”问题。
3.企业发展历史具体怎样时间主线:手工工场生产时期——工厂生产时期——现代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组织形式: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1)手工工场生产时期—业主制企业为主。
手工工场可以被看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企业,业主制是当时最流行的企业组织形式。
2)工厂生产时期——合伙制企业为主。
到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实现了机械化生产,随后,欧洲、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大规模采用机器生产,手工工场逐步让位于工厂生产。
3)工厂制的特点:机械动力替代了人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形成规模化生产,生产、销售实行专业化分工,市场范围迅速扩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按产品或工艺分成了生产车间、工段和班组,出现了职能化组织结构。
4)现代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公司制企业。
19世纪40年代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美国铁路公司经过彻底改革,成为第一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
4.现代企业组织的出现:业主制——合伙制——股份制1)业主制企业的特征:①财产所有者单一,业主直接进行经营管理,法律上负有无限连带责任,属于典型的自然人企业。
②企业制企业由于利益直接、经营灵活,因而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顽强生命力。
2)业主制企业的缺陷:①财力不足,投入有限;②连带责任,风险无限3)合伙制的重要特点:合伙制是建立在合伙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信用是维系企业的纽带,这就是合伙人通常是亲朋好友的原因。
4)合伙制的缺点:①无限责任;②合伙产权无法转让(散伙问题)5)股份制:①股份制企业是法人企业。
②出资者只负有限责任。
③公司股份可以自由转让。
④企业有单一的合同代理人,即法定代表人。
5.业主制转向合伙制的主要动因: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扩大。
6.法人的定义:①人是依法成立,拥有独立财产,按一定的规章制度建立和从事活动,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社会团体。
②法人不是人。
③法人代表才是人7.成为法人的条件:①依法成立②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8.自然人:自然人(natural person)是“法人”的对称。
是指基于自然规律出生而依法在民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思考题:1.企业是不是从来就有?什么时候才有?2.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怎么确定?3.如何解决“搭便车”的问题?4.什么是企业?5.为什么会出现企业?6.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哪些?第二章1.公司的含义:1)公司是依法按资本联合的形式创立,拥有独立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并行使民事权利,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服务性活动的法人组织。
2)理解:①公司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②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③公司是共同出资设立的经济组织。
2.公司的特征:①公司是企业②公司是法人③公司是联合体3.公司的起源——15世纪中叶4.原始公司的特征:①缺少明确的公司法律规范,不是依法登记成立的;②组织上的合伙性;③企业规模较小,存续时间短;④数量小,但形式多样;⑤股东对公司负无限责任。
5.近代公司的发展:①时间:15世纪末—18世纪末②近代公司的标志:确立了有限责任原则和法人支配财产原则,以及建立了规范化的股票制和股票具有自由让渡性。
6.近代公司的特点:①大都是国家特许成立的,又称特许公司;②大都是无限责任公司;③公司开始以股份集资经营为主,并从短期投资向长期投资转变;④有了初步的公司法律规定。
7.现代公司的发展:①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②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③有限责任制;④股票可以自由转让;⑤公司依法设立并接受法律规范的制约。
8.第一个现代企业的诞生19世纪40年代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美国铁路公司经过彻底改革,成为第一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
9.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①产品类型现代化②技术应用现代化③规模结构现代化④管理现代化10.现代”的含义:①一是指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②二是指现阶段社会化生产;③三是指企业组织的先进性、成熟性,即企业组织的发达形式。
11.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适应社会化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产权清晰为基础、以法人财产制为核心、以公司为主要组织形式、承担有限法律责任的一种企业制度。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①产权明晰。
②权责明确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13.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体系:①法人财产制度②法人治理制度③有限责任制度第三章1.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1)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采取的组织方式或结构形态。
2)理解:①其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有关:这也是为什么机器大工业出现以前采用家庭式或合伙式的小企业形式的原因;②其与市场经济运行有关:市场经济不成熟时:市场小——交易成本低——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单一;市场经济成熟时:市场大——交易成本高——企业经营规模大,经营方式多元化;③其与一定的产权关系有关:产权关系和财产组织形式往往成为人们区分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的一个标志。
如法人企业的出现和形成,就反映了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企业财④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历史性变革。
其与企业主的选择有关:对社会环境、投资条件、市场变化、风险偏好等的反映。
2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类型:1)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①从企业的技术先进程度划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②从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划分:产销一体化企业、供产销分离的联营企业;③从企业规模和生产经营方式划分:一元化企业、企业集团、企业联合体等。
④生产力侧重于说明生产力要素组合的技术特征和技术结构,不能说明企业为什么和怎样聚集生产要素,以及企业投资者或经营者依据什么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构成某种特定的企业组织形式。
这就需要以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组织形式,分析某产生和变动的经济学原理。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①根据企业财产的所有关系划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3)从产权关系或产权制度考察: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3.独资企业:①独资企业又称单业主制企业,是由单个人出资,并由出资者个人所有、个人经营和控制,出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其经营成果归出资人个人支配。
②一般属于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
③优点:利润个人所有;不双重纳税;经营上制约因素少容易保密;容易得到个人满足,积极性高④缺点:无限的责任;有限的规模;有限的寿命4.合伙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所有和控制、共同分享经营成果、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企业。
是自然人企业。
优点:资金来源与信用能力扩大;企业可以扩大规模;经营灵活;组织简单,工作效率高。
缺点:无限的责任;有限的寿命;企业规模有一定局限;管理上不易取得一致。
5.公司制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者以一定形式共同出资而组成的法人企业。
出资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优点:有限的责任;企业扩大和发展的空间大;产权的可流通性;管理规模性;企业寿命长。
缺点:组建难度大;政府限制多;内部监督约束难;财务不能保密;双重纳税。
5.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下的企业组织形式:现代科技革命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以计算机、光纤和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
因而出现了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有代表的是风险投资机构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有限合伙组织。
6.有限合伙制的主要特点:①它是一种人合的企业组织,通常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普通合伙人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有限合伙人组成,合伙人一般为2-5人;②有限合伙人提供合伙组织股份的大部分,最多可达99%,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合伙组织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一般不参与经营管理;③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④普通合伙人在参与分配时一般不是按其股份比例的大小,而是会超过其股份比例,一般可达20%以上。
有限合伙制的合伙期限一般不长,在7-10年左右,但主要根据合伙人的意愿和风险投资的生命周期确定。
⑤优点:有限责任的形式有利于吸引他人资金,而又不必引入一个参与管理的合伙人,也不必去创建一个公司和发行股票;由负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来负责管理合伙事务,较好地解决了委托代理问题,可以激发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心;合伙的管理架构简单,决策和执行效率高;经营方式较灵活,有利于规避风险。
7.公司组织形式:①从产业分工的角度分:工业公司;技术开发公司;商业公司;咨询公司②从生产经营的特点和分工协作程度分:专业化公司;联合公司(是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者是由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一些企业相互联合而组成的一个庞大的企业组织。
);单元公司;多元公司③从产权关系和企业制度方面分:从公司的财产组织形式和债务清偿责任考察: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从公司的信用基础考察: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8.无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
这种叫法实际上早已不存在了,它是十九世纪以前西方国家有过的一种公司形式。
②在中国没有“无限责任公司”这个名称的公司,只有与之性质相对应的“普通合伙”。
如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律师事务所等。
我国的公司都是有限责任的。
③理解:是法人企业;必须由两人以上的股东组成,且必须是自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不对外发行股票;信用基础为股东个人信誉;9.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人以上、若干人以下(50)的股东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