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吐血整理资料
自然地理大一必背知识点
自然地理大一必背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地理空间格局和人地关系的学科,自然地理则是地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在大一学习地理学时,有一些必备的自然地理知识点是需要掌握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自然地理大一必背的知识点。
一、构造地貌与板块构造理论1. 大地构造及其分类:了解地壳、地震、火山的分布和构造地貌的特征,以及地壳的构造特点和分类。
2. 板块构造理论:了解地球上的板块构造,包括板块的概念、板块边界形式以及板块构造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二、水资源与水循环1. 水资源与水循环概述: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数量和利用情况,以及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2. 水文地理学:掌握水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包括降水与蒸发、径流与地下水等。
三、地貌与地貌分类1. 地貌及其形成过程:了解地表的地貌现象及其形成机制,例如山地、河流、冰川、沙漠等地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2. 地貌分类:熟悉地貌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的地貌分类体系,例如陆地地貌和海洋地貌的分类。
四、气候与气候区划1. 气候因素与要素:了解气候的构成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以及它们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2. 气候区划:掌握气候区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
五、生物地理与生物多样性1. 生物地理学概述:了解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掌握生物在地球上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 生物多样性:熟悉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了解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等不同层次的生物多样性。
六、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 自然灾害类型: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包括地震、海啸、洪水、干旱和台风等,以及它们的成因和危害。
2. 防灾减灾措施:了解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包括预警系统建设、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等重要内容。
以上是自然地理大一必背的一些知识点,通过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全面了解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1、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2、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综合性、区域性、环境性、系统性。
地理学的本质特性:环境性、系统性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2、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研究对象。
3、环境性: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4、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
第二章岩石圈3、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1、地壳2、地幔 3、地核4、主要的造岩矿物及性质5、岩石分类及特征(1)岩浆岩(火成岩)侵入岩:深成岩和浅成岩的特征喷出岩: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2)沉积岩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化石:(3)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岩的特征:板状、片状、片麻状6、地质作用的概念、分类和相互关系,为什么说内力地质作用是第一营力,外力地质作用是第二营力?内、外力地质作用互有联系,但发展趋势相反。
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
一般来说,内力作用控制着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发展。
7、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1)构造运动定义: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促使岩石圈发生变位和变形以及大洋底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
构造地貌:第一级:星体地貌,如大陆和大洋;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如山地、平原、盆地、高原等;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由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的差别抗蚀能力而表现出来的地貌。
根据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岩石圈物质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运动。
作用形式:水平挤压或引张力作用结果:使地表产生巨大的起伏,并形成大型的褶皱和断裂,又叫造山运动垂直运动: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
作用结果:地壳大面积的上升和下降,形成大型的隆起和凹陷,产生海侵和海退现象,又成为造陆运动。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了地球的构造、地理环境、地理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自然地理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的大型行星。
地壳是地球外部最薄的一层,包括了陆地和海洋,它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的厚度在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陆地的地壳较厚,海洋的地壳较薄。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中最大的层次,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
地幔的温度高于地壳,同时也是地壳的主要来源之一。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最内层,它由液态铁合金组成,温度非常高。
二、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球上的地壳被分割成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相互移动并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质现象。
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壳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目前,有7个主要板块和数个次要板块,它们包括了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板块的聚合、板块的分离以及板块的滑移。
三、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地球上一定地理范围内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受到降水、温度、湿度、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气候常常通过气候要素来描述,其中包括了降水量、温度、湿度、风速等。
地球的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个主要区域,不同气候区域的特点和气候现象有很大的差异。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家们通过气象观测和气候模型等手段来研究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四、地球的水循环地球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不断循环与再生过程。
水循环包括了蒸发、凝结、降水、融化等多个环节,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地球上的水资源。
在水循环中,太阳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地球上的水蒸发并升华为水蒸汽,然后再凝结为云或雾,最终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球表面。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之一,它影响着降水分布、水资源的分布以及地球气候的变化等。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球基本概念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其表面大部分是水,陆地面积比例较小。
地球是由内核、地幔、地壳组成的。
内核是最内部的部分,由固态铁镍合金组成。
地幔是介于地核与地壳之间的部分,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
地壳是最外部的部分,分为大陆地壳和洋壳。
大陆地壳主要有花岗岩和沉积岩组成,洋壳主要是玄武岩。
地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具有自行调节的能力,并且平衡循环。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即一天,每天地球自转一周的运动使得地球的各地区交替出现白天和夜晚。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即一年。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的四季变化。
此外,地球还有章动、岁差和进动等运动。
三、地理环境要素1. 大气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跃层和吸收层。
大气层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大气圈的主要现象包括大气运动,如风、雨等。
大气圈中的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2. 水圈水圈是地球上水的总体称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水汽等。
水圈是地球上极其丰富的资源,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水圈的运动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下水运动等。
3. 地球表层地球表层主要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沉积岩组成。
大陆地壳地势高,山地居多。
海洋地壳主要是玄武岩组成,地势低,海水深广。
地球表层的地形和地势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也有重要影响。
四、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地球表层的物貌形态,是地表地理环境受到大地构造、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影响所形成的地形面貌。
地形地貌的类型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台地等。
2. 气候气候是地壳与大气所共同形成的微气候长期统计特点的总和。
主要包括降水、气温、气压、湿度等。
地理学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要素的形成、分布、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
下面将对自然地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 大地形:包括地球表面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地形对气候、植被等自然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气候与气象:研究地球大气层的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
3. 生物地理学:研究动植物的分布规律、物种多样性及其形成原因,揭示生物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4. 土壤与地表水:关注土壤的类型、质地、成因和利用情况,以及地表水的分布、来源和利用等。
5. 自然灾害:研究地球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等的发生机理、预防措施和减灾方法。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1. 地壳:地球最外部的固体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约厚度为5-70公里。
2.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是包围地核的一层固体壳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
3. 地核:位于地幔之下,包括外地核和内地核,呈液态和固态,直径约为3486公里。
三、地球的外部结构1. 大洋和大陆:大洋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组成,占地球表面积的71%;大陆包括陆地和岛屿,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 大气层: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气层和热层。
大气层是地球与宇宙空间相隔的气体包层,起到保护地球和调节气候的作用。
3. 水圈:地球上的水分为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等形式,构成水圈。
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循环系统,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四、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1. 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地球在自身轴上的旋转运动,一天24小时完成一次;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365.25天完成一次。
2.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度和地球自转产生了季节的交替变化,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自然地理32个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32个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地表物质、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地球和人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在自然地理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下面就对自然地理的32个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点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2.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固体表面,它由矿物质和岩石构成,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3. 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有矽酸盐岩石、玄武岩石和火成岩石等,它们在地球表面构成了不同的地貌形态。
4. 地球的地表形态有高山、平原、盆地、丘陵、火山、峡谷、河流、湖泊、湿地等,它们是地球表面的主要地貌类型。
5. 地球的气候主要受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气候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系统。
6. 地球上的自然界有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它们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
7.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水、淡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它们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8.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合理利用地理环境资源是地球上各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
9. 地球上的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问题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10.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台风、暴雨、雪灾等,这些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
二、陆地地理知识点11. 高山是指海拔1000米以上的陆地地表突出地表的山峰,它们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景观,也是冰川的重要来源地。
12. 平原是指地球表面与海拔相对稳定、水流平缓、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区域之一。
13. 盆地是指地表形成一圈圈的山峰环绕的地区,它是地球上的自然围合地形景观。
14. 丘陵是指海拔较低、地形起伏较小且土地肥沃的地区,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
(NEW)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611自然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11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11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11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11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11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0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11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11自然地理
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干洁大气
2.风化壳
3.喀斯特作用
4.行星风系
5.土壤
6.生物群落
二、简答题
1.土壤纵剖面的分层特征。
2.自然区划原则。
3.水圈组成。
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三、论述题
1.地球表层的能量来源。
2.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
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11自然地理
学考研真题
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11自然地理
学考研真题
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11自然地理
学考研真题
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11自然地理
学考研真题
200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11自然地理
学考研真题。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自然地理学知识要点绪论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P3-P4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圈层结构P3地球表层或地理圈是由大气圈、岩石圈的一部分、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
地球外部覆罩着大气圈,大气圈之下是由海洋和陆地水构成的水圈以及疏松的土被层;地球固体部分的外壳称为地壳,地壳以下为地幔和地核;生物的总体及其分布范围称为生物圈。
这些圈层的组合分布具有两种特点:一是高空和地球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环状分布,二是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
第一章1.天文单位P9长度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0km,即为一个天文单位。
2.光年P9长度单位,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10km,即为一个光年。
3.宇宙的组成P9现代人类理解的宇宙,是大约发生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所形成的,范围相当于130亿光年的巨大空间。
宇宙中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类。
恒星质量很大且能发光;行星不能发光,质量也远较恒星小,绕恒星运动;卫星质量比行星更小,绕行星运动,并随行星绕恒星运动;流星质量更小,也不发光;彗星是很小的,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星云是一种云雾状的天体;河外星云是恒星系统;XXX是极端稀薄和高度电离的氢和氮的混合物。
4.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P11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共同特征: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同。
4)除天王星外,别的行星的赤道面临轨道面的倾斜都比力小。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自然地理学知识点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学科,旨在揭示地球表面现象的形成和演化规律。
下面将介绍一些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由外核和内核组成,温度和压力极高。
地幔位于地核和地壳之间,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包括陆地壳和海洋壳。
2. 地球的内部运动地球内部存在着构造运动和物质循环。
构造运动包括地壳的隆起和下沉、板块运动等。
物质循环主要指地球的岩石循环、水循环和物质循环。
3. 大气层地球表面被包围着一层气体,即大气层。
大气层分为五个不同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最接近地表,对气候和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
4. 地表水资源地球表面的水分布广泛,包括海洋、淡水湖泊、河流和冰川等。
地表水资源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污染和短缺等问题。
5. 气候和气象气候指某一地区长期变化的天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气象是研究短期天气现象和过程的学科。
气候和气象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深远影响。
6. 土壤资源土壤是地球表面由岩石和有机质经过一定过程形成的薄层物质。
土壤资源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演化和互动关系。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物适应性都受到生物地理学的关注。
8. 自然地理灾害自然地理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飓风等自然力量造成的灾害。
了解自然地理灾害的原因和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应对和减轻灾害的影响。
9. 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地球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总结:自然地理学涵盖了地球的结构、内部运动、大气层、地表水资源、气候和气象、土壤资源、生物地理学、自然地理灾害以及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等知识点。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环境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球的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自然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位于太阳系中,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太阳通过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公转周期约为 365 天,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一年。
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 24 小时,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同时,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主要圈层。
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是固态,外核是液态。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壳是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岩石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对地球起到了保温、保护等作用。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等各种形式的水。
生物圈则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它与其他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三、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按照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不同,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热层的气温则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上升。
四、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会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地面升温后又会向外辐射能量,称为地面辐射。
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升温,这就是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很重要。
大气在吸收地面辐射后,会向外辐射能量,其中一部分向下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学自然地理学必背知识点
大学自然地理学必背知识点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变规律。
学习自然地理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必备的知识点,下面将逐步介绍。
第一步:认识地球的构造和特点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特点是自然地理学的基础。
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层,地幔位于地壳下方,外核和内核则位于地幔之下。
此外,地球还有一个特点是其表面被大量的水覆盖,形成了海洋和陆地。
第二步:了解地球的运动与变化地球不仅有自转运动,还有公转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的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公转则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此外,地球的运动还导致了地理环境的变化,如板块构造运动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
第三步:掌握气候与气象学知识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长时间的天气状况统计,而气象学则研究短期天气现象。
了解气候与气象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等。
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不同的气候类型,以及气候变暖和全球变化等重要问题。
第四步:研究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了解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研究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问题。
例如,热带雨林、草原和沙漠等不同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第五步:认识地理资源与环境保护地球上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
了解地理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有助于我们认识资源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
第六步:学习地质学知识地质学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球的构造、岩石、地壳演化等。
了解地质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等。
例如,地球内部的构造、地球的岩石类型和地球表面的地貌变化等。
总结:大学自然地理学必备的知识点包括地球的构造与特点、地球的运动与变化、气候与气象学、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地理资源与环境保护、地质学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然地理大纲
自然地理学(一)内容比例地球与太阳系、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约30%地貌、土壤约50%生物群落及生态系统、自然地理区划约20%(二)题型比例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解答题约70%一、地球及太阳系考试内容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地球及太阳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理坐标系统、地球构造及表面特征、地壳的组成物质,岩石的形成及构造,以及火山与地震的分布和相应形成的地貌特征。
本部分难点在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掌握矿物的鉴定、三种岩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火山和地震的概念和理论;重点在于掌握时区、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地质构造;考试要求1、太阳系及主要行星的特点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其地理意义3、经纬度的划分4、地球的圈层结构分布5、三大岩性的转换模式二、大气和气候考试内容本部分包括大气的层结结构,以及各层的特,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分类、气候带的划分方法、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变化的可能性。
难点是对大气环流的理解;考试要求1、大气的组成、热能来源及循环;2、掌握基本概念(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冰晶效应、降水量等)以及水汽的凝结现象、降水的形成过程;3、大气环流的地理意义及形成的天气现象;4、气候带的形成;三、海洋和陆地水考试内容本部分包括地球上水资源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世界大洋及其区分、海水的组成及理化性质、海水的运动;河流、水系和流域的区分、河流的补给及流域的水量平衡、河流的分类、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湖泊与沼泽的特点、地下水的理化性质、岩石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及地下水分类、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重点是河流的分类、补给,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地下水的分类,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和运动;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是理解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考试要求1、水资源分布特点2、河流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影响3、水量平衡理论及计算四、地貌考试内容部分包括地貌成因、地貌类型、风化作用、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冰川与冰缘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海岸与海底地貌;重点是各种地貌的形成与演化过程;难点是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岩溶作用。
湖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要点总结
湖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要点总结一、自然地理概述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关系。
它包括地理形态、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湖北省考研地理学中的自然地理要点,本文将对自然地理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整理。
二、地形地貌1. 湖北省地形特点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其地形主要特点是“南高北低”。
南部以湖泊和丘陵地形为主,而北部则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同时,湖北省的地形还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趋势。
2. 湖北省地貌类型湖北省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喀斯特地貌、丘陵地貌、河谷地貌、平原地貌等。
其中,以喀斯特地貌和丘陵地貌最为突出。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西部,形成了众多的喀斯特洞穴和地下河流。
丘陵地貌则广泛分布于湖北省的南部。
三、水文地理1. 湖泊湖泊是湖北省的一大特色,主要有洪湖、葛洲坝水库、武汉东湖等。
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葛洲坝水库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这些湖泊不仅对湖北省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也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2. 河流湖北省的重要河流有长江、汉江、淮河等。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
长江是湖北省的主要交通要道,对当地经济和交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四、气候特点1. 湖北省气候带湖北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较大。
冬季相对寒冷,夏季相对炎热。
同时,湖北省的气候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南部气温略高于北部。
2. 湖北省降水分布湖北省的降水分布不均,年降水量以南部较多,北部较少。
主要降水期为夏季,且夏季降水量较多,尤其是雷雨天气。
五、生物地理湖北省的生物地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湖北省各地具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和动植物种群。
其中,武当山是湖北省重要的生物保护区之一,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六、总结湖北省的自然地理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理、气候特点和生物地理。
深入了解和掌握湖北省的自然地理要点,对于应对湖北省考研地理学的考试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自然现象的总和。
自
然地理知识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地球的基础,下面将对一些自然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来谈谈地球的地貌。
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地形,比如山脉、平原、
丘陵、河流、湖泊等。
地球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最大的湖泊是北美洲的五大湖。
这些地形的形成与地球构造、气候、水文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次,气候是自然地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比如赤道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气候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海洋等因素有关。
再者,水文是自然地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球上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海
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地球上还有许多湖泊、河流、冰川等水体,它们对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生态是自然地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
环境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森林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工业污染等,都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
综上所述,自然地理知识点涉及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多个方面,它们之
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地球的自然环境。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读者能对自然地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湖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湖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的形态、气候、水文、岩石圈、动植物等自然现象。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理学帮助我们了解并解释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环境,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为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自然地理的主要内容1. 地球形态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等多个层次组成。
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占71%。
2.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湿度等因素。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气象要素、气象仪器和气象图等。
3. 水文水文是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
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地下水存在于地下岩层中。
4. 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外层的一层,包括地壳和上部的岩石圈。
地壳是地球上最薄的一层,分为陆壳和海壳。
5. 动植物地球上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它们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植物包括食草动物、灌木、乔木等。
三、湖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重点知识点1. 湖北省的自然地理特征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东临江西、安徽,南接湖南,西南与重庆接壤,西北与陕西、河南相连,北邻河南。
湖北省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多样,包括武夷山、衡阳山等著名山脉,另外还有洞庭湖、长江等重要水域。
2. 湖北省的气候特点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全省年均气温在15℃左右,年降水量约为800-1200毫米。
气候因子对湖北省的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有重要影响。
3. 湖北省的水文特点湖北省地势较高,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
武汉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工程地质性质
地层名称 顶面 埋深(m) 地层 厚度(m) 2.0~4.0 2.0~4.0 2.3~5.0 6.0~7.8 14.0~16.5 20.0~23.2 24.5~26.8 28.0~32.0 1.7~5.0 1.2~5.1 6.9~9.5 5.2~8.6 2.9~5.5 3.0~7.0 2.0~4.4 颜色 状态及密 度 比贯入 阻力Ps (MPa) 标贯击数 修正值N 岩性特征及工程评价 系新近回填土,以褐黄色粘性土为主,底部有塘泥, 结构松散 硬塑~坚 硬 可塑 3.0~3.6 1.7~2.0 3.1~3.3 2.7~3.0 7.1~11.7 6.0~15.5 5.2~15.4 8.0~16.2 7.7~10.1 11.1~36.3 13.9~28.6 18.4~21.6 18.8~29.3 动触击数 12.9~54.9 含氧化铁、少量铁锰结核及高岭土、强度高,对基 坑边坡稳定有利 含氧化铁、少量铁锰质,局部为软塑,强度不均一, 对基坑边坡稳定尚有利
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概况
Ⅲl侵蚀堆积波状平原:主要分布于张公堤附近及以北东西湖与 武湖一带。由第四系上更新统粘土、粉质粘土及砂、砂砾石等 组成,具二元结构。地面高程20~26 m,相对高差小于10m。 属长江二级阶地。 Ⅲ2河流堆积平原:沿长江、汉水及其支流两岸呈条带状或弯月 状不对称地分布,组成一级阶地。由第四系冲积粘性土、粉土、 砂及砾卵石层组成,二元结构明显。阶面高程19~22m,高出 长江正常水位2~5m,阶地上常发育湖、塘及沼泽地。 Ⅲ3湖泊堆积平原:发育较为广泛,以汉阳、滠口、武湖一带较 为多见。由第四系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等组成。地面高 程18~20m,高出湖水面1~3m。 武汉地貌分区详见图1。
(5) 砂土 (6) (7)
2020年中国自然地理复习笔记归纳总结大全(打印背诵版)
中国自然地理复习笔记归纳总结中国自然地理复习笔记归纳总结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doc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第一章:1、什么是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用系统的、综合的额、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去审视和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2、自然地理学研究哪些内容?自然地理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
3、地理学的二级学科有哪些?地理学的二级学科有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4、自然地理学有哪些特点?自然地理学的特点有:综合性、区域性、环境性、系统性。
大气圈:1、大气成分按浓度怎么分类?按浓度,大气成分可分为:主要成分,N、O、Ar,约占99.96%;微量成分,浓度在22-3-3mL/L10及惰性气体;痕量成分浓度在、H、NHSOmL/L以上,有CO、水汽、CH、、10CO44222以下,有HS、O、NO、HO。
23222、大气层从下到上的分层。
大气层从下到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逸散层。
3、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有:1、气温虽高度的升高而降低;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强烈的圈层;4、受地面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圈层。
4、水汽的主要分布范围。
大气中的水汽在1.5~2km高度上减少为地面的一半,到5km的高度减少为地面的1/10,因此几乎全部集中在近地面12km以下的气层中。
5、大气运动的原动力?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气压梯度。
6、科氏力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科氏力的特征有:1、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2、作用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3、大小与物体运动的线速度成正比;4、大小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在赤道处为零,向两极地区逐步增大。
7、气旋与反气旋及他们控制下的天气。
在低压中心附近,大气由周围向中心集中,形成辐合,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就形成了气旋,气旋控制下大气在近地表空气向中心流动,进而向上空运动,传输水汽,容易形成降雨;在高压中心,空气向四周运动,形成辐散,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反气旋,在地表空气向四周流动,上层空气向下流动传输水汽,因此不易形成降雨天气。
8、辐合与辐散。
在低压中心附近,大气由周围向中心集中,形成辐合;在高压中心,空气向四周运动,形成辐散。
9、风、风级、风向、风玫瑰图。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级有蒲福风级的经验公式计算,风向指风的来向,风玫瑰图主要反映风向和级数。
10、大气物质输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共同特征是随着大气运动都会在三维空间输送,常常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发生扩散和传输。
11、什么是显热(潜热)传输?通过暖空气上升或冷暖空气混合进行直接的能量传输,称为显热传输;通过水在蒸发或凝结过程中吸热或放热进行间接的热量传输,称为潜热传输。
12、什么是降水量?降水量指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13、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地形、海拔等,其中纬度因素决定了气温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而海陆、地形及海拔则成为气温非地带性分异反而因素。
水圈:1、哪些因素影响海洋表层海水的盐度?海洋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受到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控制,其次受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2、表层海水的温度主要受哪些影响?表层海水的温度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因此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
3、地表径流形成过程可分为那几个阶段?分为五个阶段:1、大气降水阶段;2、植物截留阶段;3、流域蓄渗阶段;4、坡地漫流阶段;5、河槽集流阶段。
4、什么是河网密度?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的比,成为和网密度。
5、河水的补给来源有哪些?河水补给来源有: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湖泊与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6、洋流的分类。
洋流按成因分为:海风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本身与周围海水温度分为:暖流和寒流。
7、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洋流分布有以下特点:1、以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3、南半球中高纬度为西风漂流;4、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5、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
8、海平面升降的原因及其影响。
冰川积累与消融对海平面的升降起主要作用,气温的升高、陆地湖泊蒸发强烈以及地下水的开采,造山运动、板块构造等,也会引起海平面的变化。
海平面的升高会导致海岸湿地与低地的淹没,海岸带遭侵蚀,海洋面积增大,世界蒸发总量增大和全球气候变湿;海平面降低则会导致沿海的港口、航道废弃,海洋面积缩小和全球蒸发量减小,全球气候变干旱。
9、水资源的特性有哪些?水资源的特性有:补给的循环性、变化的复杂性、利用上的广泛性、利与害的两面性和不可代替性。
生物圈:1、种群、群落的定义。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一定时期内,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一物种称为种群。
同一时期内,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多种物种共同组成群落。
2、生态系统的定义以及功能。
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的组合称为生态系统。
3、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污染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4、生物群落最小面积法。
能够包含绝大多数植物物种的最小群落面积,称为群落的最小面积。
一般标准是当面积扩一倍时,物种数增量小于10%。
5、什么是林德曼定义?各级消费者之间利用率平均约为10%。
6、生物圈的生物组成?生物圈的生物分为四大类:原核微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核生物),后生植物,后生动物。
7、生物圈的结构。
生物圈的结构在垂向上具有准正态分布,即集中分布在某一范围内,而向上向下都逐渐减小;水平分布具有连续性和不均匀性,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生物分布,但生物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8、生态系统的负反馈作用。
一个生态系统中被捕食者数量增加时,捕食者大量发展,捕食者数量增加后导致被捕食者数量减少,接着捕食者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数量减少。
负反馈作用可以维持个体数量大致平衡,对系统自我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9、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引起生态系统发生平衡失调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前者主要有陨星撞击、火山爆发、海陆变迁、海啸、地震等,后者有农药的滥用和不合理开垦等事例。
10、有哪些保护措施及手段?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林工程,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立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稳步发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圈层间相互作用:1、什么是土壤?土壤是陆地最表层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成分、水和自然支撑物的物质层次,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共同作用的产物。
2、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哪些帮助?土壤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水份、自然支持物、空气、热量等。
3、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哪些?按质量土壤成份固相部分95%,有机质占5%;按容积,土壤矿物质占38%,土壤有机质占12%,液相和气相合占50%。
4、土壤的标准剖面。
土壤标准剖面由下到上分为:R、母岩层、C母质层、B淀积层、E淋溶层、A腐殖质层、O有机层。
5、土壤的性状如何描述?土壤性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酸碱度、土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壤松紧度、土壤孔隙度、土壤干湿度、土壤新生体和侵入体。
6、土壤的形成于哪些因素有关?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的气候条件和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
主要受到成土母质、气候以及生物作用、地形等因素的控制,另外人类活动也看影响土壤的发育。
7、什么是土壤资源?土地资源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8、什么是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指土地的生产力下降,失去原有的功能。
9、什么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有毒有害物质的进入破坏了土壤原本的物理、化学性质,以重金属污染与农药污染为主。
10、土壤污染物的种类有哪些?土壤污染物分为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酸、碱、重金属(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
11、如何讨论人地矛盾?人口角度:控制人口数量;从土地角度:保护土地资源,增加可以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生物角度: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适应能力。
12、岩石圈的定义。
岩石圈包括全部地壳(陆壳和洋壳)和上地幔顶部的橄榄岩层(莫霍面以下,软流圈以上)。
13、土地资源按照利用属性的分类。
土地资源可以按照土地利用属性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14、岩石圈的资源有哪些?岩石圈可以为人类提供栖息地、建筑材料、矿物,人类的事物也是依赖于岩石表层的土壤的生产力。
15、大气圈与岩石圈有哪些联系?岩石风化的类型与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的影响与控制;岩石圈的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变化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气候与地貌的相互作用。
总的来说:岩石圈的变化引起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大气环流中心的变化,进而影响大气圈的变化;大气圈的变化,导致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强度变化,进而影响岩石圈的变化。
16、水圈与岩石圈有哪些联系?岩石圈形变导致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进而控制水系的形状,流域的大小、形状和性质,即改变水圈的结构;岩石的风化、剥蚀有水的参与,水对岩石的侵蚀改变了岩石圈表面的形态(负荷均衡作用)。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地球表层环境的评估、预测:1、土地分等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土地分类依据有:土地适应性、土地限制性、土地经济效益、土地生态效益。
2、地质环境评估的指标有哪些?地质环境评估指标有:海拔高度、地面元素组成、地质灾害、地面起伏、地貌部位。
3、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步骤。
环境规划编制的程序:制定工作计划,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确定环境目标,制定环境规划方案,方案的申报与审批,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