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质学》 构造期与构造事件课件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的变质作用。燕山期为中国重要的形变期与成岩、成矿期,也是中国基 本构造格架的形成期与改造期。不仅是中国的重要地壳运动,而且对整个 环太平洋带乃至部分特提斯带等都有重要影响,因而燕山运动应属洲际性 的重要构造运动。
燕山运动(燕山)
7、喜马拉雅构造期(距今0.65亿 年-现今)
(1)、包括整个新生代,主要表现是新生界地层的强烈褶皱变形 与隆升造山,伴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以及古近系-新近系内部及 其与第四系之间的不整合接触。 (2)、我国主要见于青藏高原、三江地区、天山、昆仑山、阿尔 金山和台湾等地。东部沿海地区也有一定响应,以碱性玄武岩喷发 为特征。 (3)、喜马拉雅运动是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因最先在喜马拉雅山区
印支运动(十万大山)
6、燕山构造期(距今0.65-2亿年)
(1)、从侏罗纪到白垩纪末,此间发生了穿时的、强烈的构造-岩 浆作用。以地壳-岩石圈大规模伸展减薄、陆内成盆、巨量花岗岩 浆活动为特征。导致白垩系与侏罗系之间、古今系与白垩系之间出 现不整合接触关系。 (2)、我国见于东部地区,形成走向近南北、宽400-800千米, 延伸4000千米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带。 (3)、燕山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及部分地
蓟县运动(盘山)
4、晚古生代构造期(距今2.544.16亿年)
(1)、此构造末,相当于2.54-3亿年前,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岩浆 活动,使下古生界地层及更古老岩层褶皱变形,逆冲推覆,伴随着 大规模的玄武岩浆喷发和花岗岩浆侵入活动,以及二叠系地层不整 合覆盖在老地层之上。 (2)、我国主要见于新疆、内蒙古、昆仑山、峨眉山等地区,华 南变现不明显。 (3)、海西运动,又称华力西运动。泛指晚古生代发生于欧洲的 造山运动,其时限自泥盆纪初期至二叠纪末。
阜平运动(太行山)
2、元古宙构造期(距今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5亿年)
(1)、除南华纪、震旦纪以外的全部元古宙。 (2)、包含多个次一级构造期,每一个次一级构造期的末期都出 现了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 (3)、五台运动,太古宙末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五台山区新 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它和中 条运动、四堡运动、晋宁运动促使古、中元古代地层发生区域变质、
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山)
讲课完毕 感谢各位评委领导和老师
第四节 构造期与构造世界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
1、剧烈期与平静期交替重复出现(旋回性和多 期性) 2、不同地方不一定同时发生或结束,有一定时 间跨度(穿时性)
二、我国七大构造演化期
1、太古宙构造期(距今25-46亿年) 2、元古宙构造期(距今8-25亿年) 3、新元古代晚期-志留纪构造期(距今4.16-8亿 年) 4、晚古生代构造期(距今2.54-4.16亿年) 5、早中生代构造期(距今2-2.54亿年) 6、燕山构造期(距今0.65-2亿年) 7、喜马拉雅构造期(距今0.65亿年-现今)
海西运动(秦岭)
5、早中生代构造期(距今2-2.54 亿年)
(1)、早-中三叠世,发生了强烈构造作用,其表现为三叠系以及 更古老地层的褶皱变形、逆冲推覆和变质作用,伴随着花岗岩浆活 动,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不整合覆盖在中三叠统及更古老地层之上。 (2)、我国见于青海东南部、四川西部和东北部、大别山以及华 南等许多地区。促使海水从我大多数地区撤退,开创了大陆沉积作 用为主的新时期。 (3)、大别山地区,发生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形成含金刚石柯石 英榴辉岩和蓝闪石片岩。南岭,形成大规模花岗岩带,同位素年龄 2.1-2.4亿年。 (4)、印支运动,称呼中国中生代初期的地壳运动,并将其划分 为2-5个造山幕,主褶皱运动发生在晚三叠世晚期。一般认为,印 支运动应包括整个三叠纪期间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其主要 时限为250-205百万年。印支期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形变期及岩浆期, 以及其中若干地段的变质期和成矿期,亦为中国构造格局发生明显 转折的时期;在构造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变形。产生强烈岩浆活动并造成相应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中条运动(中条山)
3、新元古代晚期-志留纪构造期 (距今4.16-8亿年)
(1)、南华纪、震旦纪以及寒武纪到志留纪末的漫长时间。大陆 地壳快速增长。 (2)、晚奥陶世-早泥盆世期间,在华南以及秦岭-祁连、天山等 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使所有前泥盆纪岩层卷入 强烈褶皱变形,发生区域变质作用,伴随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泥 盆纪地层不整合覆盖在志留系或更老地层之上。 (3)、蓟县运动,晚前寒武纪的一次地壳上升运动。是根据下寒 武统砾状灰岩(府君山组)与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儿峪组千枚岩之间 的平行不整合确定的。仅局部有微角度不整合。 (4)、加里东运动,泛指早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的地 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以英国苏格兰的加里东山而命名。 那里志留系及更早地层被强烈褶皱,与上覆泥盆系呈明显的不整合 接触。传统的加里东运动仅指早古生代发生的造山运动,
1、太古宙构造期(距今25-46亿)
(1)、研究程度不够,未作详细划分,形成多个太古宙深变质岩 组成的古老核心—陆核。 (2)、在东北、华北和塔里木地区,都出露成岩年龄值为26-28 亿年钱的古陆碎块,其中携带有37-38亿年最古老基底信息。 (3)、迁西运动,发生于中国北方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 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 主的岩浆事件。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4)、阜平运动,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26亿年。 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 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 岗质岩浆侵位。 (5)、使太古宙地层发生强烈的变质和变形,伴随强烈岩浆活动 以及太古宙地层与元古宙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
确定。这一运动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使中生代的特提斯海变成巨大山脉, 更新统的湖泊、河流堆积物隆起高度达4000多米。一般认为包括3个主要 造山幕:第一幕在始新世末期至渐新世初期,海水从青藏高原全部退出, 并伴随强烈褶皱、断裂及中酸性岩浆侵入,同位素年龄值为30-40百年; 第二幕开始于中新世初期,有强烈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变质作用等, 形成大规模逆冲断裂和推覆构造,导致地壳大幅度隆起,其侵入岩同位素 年龄为10-20百万年;第三幕从更新世至今,主要表现为高原急剧隆升、 周围盆地大幅度沉降以及老断裂继续活动,部分地区有第四纪火山喷发活 动。喜马拉雅运动使中国现今构造地貌景观得以形成,且延续至今正在发 生的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对自然环境演变、地质灾害发生及区域地壳稳 定性均有重大影响。形成地壳上最新的褶皱山系。
燕山运动(燕山)
7、喜马拉雅构造期(距今0.65亿 年-现今)
(1)、包括整个新生代,主要表现是新生界地层的强烈褶皱变形 与隆升造山,伴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以及古近系-新近系内部及 其与第四系之间的不整合接触。 (2)、我国主要见于青藏高原、三江地区、天山、昆仑山、阿尔 金山和台湾等地。东部沿海地区也有一定响应,以碱性玄武岩喷发 为特征。 (3)、喜马拉雅运动是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因最先在喜马拉雅山区
印支运动(十万大山)
6、燕山构造期(距今0.65-2亿年)
(1)、从侏罗纪到白垩纪末,此间发生了穿时的、强烈的构造-岩 浆作用。以地壳-岩石圈大规模伸展减薄、陆内成盆、巨量花岗岩 浆活动为特征。导致白垩系与侏罗系之间、古今系与白垩系之间出 现不整合接触关系。 (2)、我国见于东部地区,形成走向近南北、宽400-800千米, 延伸4000千米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带。 (3)、燕山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及部分地
蓟县运动(盘山)
4、晚古生代构造期(距今2.544.16亿年)
(1)、此构造末,相当于2.54-3亿年前,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岩浆 活动,使下古生界地层及更古老岩层褶皱变形,逆冲推覆,伴随着 大规模的玄武岩浆喷发和花岗岩浆侵入活动,以及二叠系地层不整 合覆盖在老地层之上。 (2)、我国主要见于新疆、内蒙古、昆仑山、峨眉山等地区,华 南变现不明显。 (3)、海西运动,又称华力西运动。泛指晚古生代发生于欧洲的 造山运动,其时限自泥盆纪初期至二叠纪末。
阜平运动(太行山)
2、元古宙构造期(距今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5亿年)
(1)、除南华纪、震旦纪以外的全部元古宙。 (2)、包含多个次一级构造期,每一个次一级构造期的末期都出 现了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 (3)、五台运动,太古宙末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五台山区新 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它和中 条运动、四堡运动、晋宁运动促使古、中元古代地层发生区域变质、
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山)
讲课完毕 感谢各位评委领导和老师
第四节 构造期与构造世界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
1、剧烈期与平静期交替重复出现(旋回性和多 期性) 2、不同地方不一定同时发生或结束,有一定时 间跨度(穿时性)
二、我国七大构造演化期
1、太古宙构造期(距今25-46亿年) 2、元古宙构造期(距今8-25亿年) 3、新元古代晚期-志留纪构造期(距今4.16-8亿 年) 4、晚古生代构造期(距今2.54-4.16亿年) 5、早中生代构造期(距今2-2.54亿年) 6、燕山构造期(距今0.65-2亿年) 7、喜马拉雅构造期(距今0.65亿年-现今)
海西运动(秦岭)
5、早中生代构造期(距今2-2.54 亿年)
(1)、早-中三叠世,发生了强烈构造作用,其表现为三叠系以及 更古老地层的褶皱变形、逆冲推覆和变质作用,伴随着花岗岩浆活 动,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不整合覆盖在中三叠统及更古老地层之上。 (2)、我国见于青海东南部、四川西部和东北部、大别山以及华 南等许多地区。促使海水从我大多数地区撤退,开创了大陆沉积作 用为主的新时期。 (3)、大别山地区,发生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形成含金刚石柯石 英榴辉岩和蓝闪石片岩。南岭,形成大规模花岗岩带,同位素年龄 2.1-2.4亿年。 (4)、印支运动,称呼中国中生代初期的地壳运动,并将其划分 为2-5个造山幕,主褶皱运动发生在晚三叠世晚期。一般认为,印 支运动应包括整个三叠纪期间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其主要 时限为250-205百万年。印支期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形变期及岩浆期, 以及其中若干地段的变质期和成矿期,亦为中国构造格局发生明显 转折的时期;在构造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变形。产生强烈岩浆活动并造成相应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中条运动(中条山)
3、新元古代晚期-志留纪构造期 (距今4.16-8亿年)
(1)、南华纪、震旦纪以及寒武纪到志留纪末的漫长时间。大陆 地壳快速增长。 (2)、晚奥陶世-早泥盆世期间,在华南以及秦岭-祁连、天山等 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使所有前泥盆纪岩层卷入 强烈褶皱变形,发生区域变质作用,伴随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泥 盆纪地层不整合覆盖在志留系或更老地层之上。 (3)、蓟县运动,晚前寒武纪的一次地壳上升运动。是根据下寒 武统砾状灰岩(府君山组)与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儿峪组千枚岩之间 的平行不整合确定的。仅局部有微角度不整合。 (4)、加里东运动,泛指早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的地 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以英国苏格兰的加里东山而命名。 那里志留系及更早地层被强烈褶皱,与上覆泥盆系呈明显的不整合 接触。传统的加里东运动仅指早古生代发生的造山运动,
1、太古宙构造期(距今25-46亿)
(1)、研究程度不够,未作详细划分,形成多个太古宙深变质岩 组成的古老核心—陆核。 (2)、在东北、华北和塔里木地区,都出露成岩年龄值为26-28 亿年钱的古陆碎块,其中携带有37-38亿年最古老基底信息。 (3)、迁西运动,发生于中国北方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 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 主的岩浆事件。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4)、阜平运动,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26亿年。 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 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 岗质岩浆侵位。 (5)、使太古宙地层发生强烈的变质和变形,伴随强烈岩浆活动 以及太古宙地层与元古宙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
确定。这一运动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使中生代的特提斯海变成巨大山脉, 更新统的湖泊、河流堆积物隆起高度达4000多米。一般认为包括3个主要 造山幕:第一幕在始新世末期至渐新世初期,海水从青藏高原全部退出, 并伴随强烈褶皱、断裂及中酸性岩浆侵入,同位素年龄值为30-40百年; 第二幕开始于中新世初期,有强烈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变质作用等, 形成大规模逆冲断裂和推覆构造,导致地壳大幅度隆起,其侵入岩同位素 年龄为10-20百万年;第三幕从更新世至今,主要表现为高原急剧隆升、 周围盆地大幅度沉降以及老断裂继续活动,部分地区有第四纪火山喷发活 动。喜马拉雅运动使中国现今构造地貌景观得以形成,且延续至今正在发 生的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对自然环境演变、地质灾害发生及区域地壳稳 定性均有重大影响。形成地壳上最新的褶皱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