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病人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14
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关键!
接触隔离
15
接触隔离的要求
隔离:首选单间隔离,或者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 置在同一房间。考虑进行床边隔离时,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 留置导管、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 手卫生:洗手液、抗菌洗手液、手消毒液 物品专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不能专用者,则清洁、 消毒后才能用于其他病人 医院环境消毒:手接触的物表
6
传播方式
YOUR LOGO
飞沫
污染环境
痰
皮屑
排泄物
污染的设备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易感者
7
YOUR LOGO
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1.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Os 2.在MDROs感染率高的科室住院 3.高龄患者 4.高危手术 5.免疫抑制剂应用 6.插管或侵入性操作 7.长期住院患者 8.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9.呼吸机应用;
16
发生多重耐药感染应如何处理?
1.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以防止耐药菌 的交叉传播。 2.应严格实行接触隔离。 3.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包括护工和保洁人员。 4.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5.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1)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班应当用1000mg/L有效 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 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处应用 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消毒。(3)病人使用过的 被服、衣物等,应放于专用医疗废物袋内,送洗衣房单独进行消毒或 灭菌处理再清洗。(4)物表、地面: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洗, 有明显污染物先用2000mg/L作用30分钟后擦拭。 (5)卫生用具(便 盆、尿壶):单独使用,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 晾干备用。
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关键!
接触隔离
15
接触隔离的要求
隔离:首选单间隔离,或者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 置在同一房间。考虑进行床边隔离时,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 留置导管、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 手卫生:洗手液、抗菌洗手液、手消毒液 物品专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不能专用者,则清洁、 消毒后才能用于其他病人 医院环境消毒:手接触的物表
6
传播方式
YOUR LOGO
飞沫
污染环境
痰
皮屑
排泄物
污染的设备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易感者
7
YOUR LOGO
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1.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Os 2.在MDROs感染率高的科室住院 3.高龄患者 4.高危手术 5.免疫抑制剂应用 6.插管或侵入性操作 7.长期住院患者 8.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9.呼吸机应用;
16
发生多重耐药感染应如何处理?
1.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以防止耐药菌 的交叉传播。 2.应严格实行接触隔离。 3.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包括护工和保洁人员。 4.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5.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1)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班应当用1000mg/L有效 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 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处应用 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消毒。(3)病人使用过的 被服、衣物等,应放于专用医疗废物袋内,送洗衣房单独进行消毒或 灭菌处理再清洗。(4)物表、地面: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洗, 有明显污染物先用2000mg/L作用30分钟后擦拭。 (5)卫生用具(便 盆、尿壶):单独使用,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 晾干备用。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专题培训PPT课件
11
耐药率 %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
100
80 60
2002-2003
40 20
2006-2007
0
庆头头头头哌氨大孢孢孢孢拉苄霉吡他曲呋西西素肟啶松辛林林
抗菌药物种类
编辑版pppt
12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耐药率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哌拉西林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亚胺培南 左氧沙星
• 手卫生不到位; • 隔离措施落实难; • 不能开展有效的监测与控制。
编辑版pppt
17
• MDROs感染及耐药现状 • 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国内外防控对策与策略 • 防控效果
编辑版pppt
18
如何遏制?
编辑版pppt
19
一、制定相关法规,规范管理
如美国CDC 06年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 指南》,建议控制耐药菌感染的一般措施:
40
95% CI
30
20
10
0 Period 1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guidelines)
-10
Period 2 (Enhanced measures)
Aug-04 Oct-04 Dec-04 Feb-05 Apr-05 Jun-05 Aug-05 Oct-05 Dec-05 Feb-06 Apr-06 Jun-06 Aug-06 Oct-06 Dec-06 Feb-07 Apr-07 Jun-07 Aug-07 Oct-07 Dec-07
编辑版pppt
36
1、美国Siouxland 地区, 97年—99年预防VRE干预项目
• 措施: ➢成立VRE任务工作组; ➢标准的VRE感染控制措施; ➢培训员工和家属; ➢改良的通讯设备。
耐药率 %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
100
80 60
2002-2003
40 20
2006-2007
0
庆头头头头哌氨大孢孢孢孢拉苄霉吡他曲呋西西素肟啶松辛林林
抗菌药物种类
编辑版pppt
12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耐药率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哌拉西林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亚胺培南 左氧沙星
• 手卫生不到位; • 隔离措施落实难; • 不能开展有效的监测与控制。
编辑版pppt
17
• MDROs感染及耐药现状 • 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国内外防控对策与策略 • 防控效果
编辑版pppt
18
如何遏制?
编辑版pppt
19
一、制定相关法规,规范管理
如美国CDC 06年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 指南》,建议控制耐药菌感染的一般措施:
40
95% CI
30
20
10
0 Period 1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guidelines)
-10
Period 2 (Enhanced measures)
Aug-04 Oct-04 Dec-04 Feb-05 Apr-05 Jun-05 Aug-05 Oct-05 Dec-05 Feb-06 Apr-06 Jun-06 Aug-06 Oct-06 Dec-06 Feb-07 Apr-07 Jun-07 Aug-07 Oct-07 Dec-07
编辑版pppt
36
1、美国Siouxland 地区, 97年—99年预防VRE干预项目
• 措施: ➢成立VRE任务工作组; ➢标准的VRE感染控制措施; ➢培训员工和家属; ➢改良的通讯设备。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 “超级细菌”不是现在才有!
• “超级细菌”并不是一种新的细菌!
• “超级细菌”也不是一种特别的细菌!
• 是多重耐药菌的一种!!!
5
PPT学习交流
5
• 天然耐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较为稳 定,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肠道革兰阴性菌 对青霉素天然耐药;
• 获得耐药:由于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后,主要由质粒介 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菌药物杀灭,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 细菌的获得性耐药性可因不再接触抗菌药物而消失
• 也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染色体而成天然耐药
6
PPT学习交流
6
我国多重耐药菌形势
• 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和数量仍在迅速增加
• 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导致患者病死率明显 增加,耐药菌感染病死率为11.7%,而一般感染 病死率为5.4%;
• 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耐药菌感染住院病人的治疗
费用较敏感者高3倍以上,住院总?元,相关
病死人数近50万。
7
PPT学习交流
7
2015年第一季度全院住院 12703人次,使用抗菌药物人数为8087, 细菌培养标本送检750人次,细菌培养送检率,9.27%,按照三级医院 评审标准送检率要达到30%,离评审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送检率 低的原因由于个别科室送检率低,导致全院送检率低,从下列表格 中可以看出,产三科、普儿一科、感染科、肿瘤科、普儿三科、骨 三科、妇科、骨二科、骨一科、耳鼻喉科、普儿二科、泌尿外科、 神经外科、普外一科、送检率较低。以上科室应提高标本送检率, 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阳性标本194例,标本阳性率为25.9%。其中 革兰阴性菌149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6株)、鲍曼不动杆菌 (44株)、铜绿假单胞菌(28株)等;革兰阳性菌株42株,其中金 黄色葡萄球菌(37株)。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22
加强携带者管理
医务人员、陪护、患者及环境均存在携带MRSA的状况,虽 然携带者没有症状但可交叉传播,常是导致MRSA医院感染 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及源头。 应提高医护人员对携带MRSA在院内引起交叉感染的认识, 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陪护 的管理及培训,积极做好环境卫生等基础工作,对于降低 MRSA的医院感染的发生,防止交叉感染至关重要。 鼻前庭是MRSA最常见的定植部位,可给予莫匹罗星鼻腔内 局部用药。 携带MRSA和VRE的手术医生应暂停手术,直至检测转为阴 性。
?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3910446106?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五指掊面暂居菌含量1010255103换床单后培养48h常规洗手后培养48h16通过手传播病原体的5个连续要素?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皮肤上戒已经在传播到了病人周围的物品上?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医护人员的手?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护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医护人员洗手戒手消毒一定是不正确的戒完全被忽略了戒使用的手卫生产品不适当?污染的手戒护理人员的手和另外的病人戒物品直接接触而这个物品会和病人直接接触17手卫生是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16
手卫生是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中最重要、最有效
的措施之一。
因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来说是“病从手入”!
手
携带病原体的患者 病原体污染的物品
手
医务人员 自 身
其他患者 其他医务人员
手
17
感染或污染
新的感染或污染
手卫生可有效降低NI
USA:每年2~3百万病人感染,88,000病人死 亡;45亿$的经济损失。 UK:每年15,000例感染,5,000例死亡;10 亿£ 的经济损失。
预防传播
加强携带者管理
医务人员、陪护、患者及环境均存在携带MRSA的状况,虽 然携带者没有症状但可交叉传播,常是导致MRSA医院感染 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及源头。 应提高医护人员对携带MRSA在院内引起交叉感染的认识, 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陪护 的管理及培训,积极做好环境卫生等基础工作,对于降低 MRSA的医院感染的发生,防止交叉感染至关重要。 鼻前庭是MRSA最常见的定植部位,可给予莫匹罗星鼻腔内 局部用药。 携带MRSA和VRE的手术医生应暂停手术,直至检测转为阴 性。
?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3910446106?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五指掊面暂居菌含量1010255103换床单后培养48h常规洗手后培养48h16通过手传播病原体的5个连续要素?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皮肤上戒已经在传播到了病人周围的物品上?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医护人员的手?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护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医护人员洗手戒手消毒一定是不正确的戒完全被忽略了戒使用的手卫生产品不适当?污染的手戒护理人员的手和另外的病人戒物品直接接触而这个物品会和病人直接接触17手卫生是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16
手卫生是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中最重要、最有效
的措施之一。
因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来说是“病从手入”!
手
携带病原体的患者 病原体污染的物品
手
医务人员 自 身
其他患者 其他医务人员
手
17
感染或污染
新的感染或污染
手卫生可有效降低NI
USA:每年2~3百万病人感染,88,000病人死 亡;45亿$的经济损失。 UK:每年15,000例感染,5,000例死亡;10 亿£ 的经济损失。
预防传播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感染控制,不仅
仅是手卫生!
ppt课件
17
严格实施接触隔离
2023/11/27
ppt课件
18
18
接触隔离的要求
• 隔离:尽量将患者安置于单间,隔离房间应当有 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 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 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 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接触隔离
ppt课件
14
加强手卫生管理
2023/11/27
ppt课件
15
15
• 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 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 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 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实施手卫生。
•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洗手;无明显污染时, 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 防与控制
ppt课件
1
内容提要
•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 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 多重耐药菌产生的原因? • 如何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
ppt课件
2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 多重耐药菌(MDRO),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 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 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ppt课件
8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 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 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 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 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ppt课件
9
滥用抗菌药物
• 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
• 由于滥用抗生素,在中国,细菌整体的耐 药率要远远高于欧美国家;中国每年生产 抗生素原料约21万吨,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 人的10倍。然而,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 人人数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ppt课件【33页】
7、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 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二)防控措施
8、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应先通知相关科室 作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
9、加强清洁消毒工作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 面,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 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 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要使用专用的抹布、拖布 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不可交叉使用。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1、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由于过多地使用抗生 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2、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造成耐药菌株 在医院内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 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多重耐药菌密切相关
三
代
头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医院感染防控要点
一、概述
1.多重耐药菌(MDR):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 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广泛耐药细菌(XDR):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 药,革兰氏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氏 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国家要求监测的多重耐药菌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3、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肠杆菌科细菌 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 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5、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6、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
(二)防控措施
8、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应先通知相关科室 作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
9、加强清洁消毒工作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 面,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 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 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要使用专用的抹布、拖布 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不可交叉使用。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1、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由于过多地使用抗生 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2、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造成耐药菌株 在医院内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 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多重耐药菌密切相关
三
代
头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医院感染防控要点
一、概述
1.多重耐药菌(MDR):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 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广泛耐药细菌(XDR):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 药,革兰氏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氏 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国家要求监测的多重耐药菌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3、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肠杆菌科细菌 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 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5、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6、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优秀ppt课件
四)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 手卫生规范》
1 、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 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2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侵入性操 作前后、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 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用含醇类速 干手消毒剂擦手。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是高度危险的!
多重耐药菌感染 的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我们该如何做 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三类或三类 以上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 菌。
? 五类抗生素都耐药称为泛耐药。
抗假单孢菌头孢菌素 抗假单胞碳青霉烯类 抗生素 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2、临床科室收到病原学检查结果后,要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3、加强对免疫力低下、危重患者、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 者进行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填写多重耐药菌 病人登记表。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
1、院感专职人员每天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2、院感科按照检验科填报的《多重耐药菌监测
3、 微生物实验室应每季度统计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 性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将统计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 院感科和临床科室。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三)临床科室:
1、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及时送检相应合格的病原学标 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 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二)检验科:
1、 规范的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实验,提高细菌分 离培养的阳性率、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准确率,及时 向临床发回报告。
1 、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 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2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侵入性操 作前后、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 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用含醇类速 干手消毒剂擦手。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是高度危险的!
多重耐药菌感染 的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我们该如何做 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三类或三类 以上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 菌。
? 五类抗生素都耐药称为泛耐药。
抗假单孢菌头孢菌素 抗假单胞碳青霉烯类 抗生素 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2、临床科室收到病原学检查结果后,要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3、加强对免疫力低下、危重患者、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 者进行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填写多重耐药菌 病人登记表。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
1、院感专职人员每天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2、院感科按照检验科填报的《多重耐药菌监测
3、 微生物实验室应每季度统计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 性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将统计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 院感科和临床科室。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三)临床科室:
1、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及时送检相应合格的病原学标 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 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二)检验科:
1、 规范的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实验,提高细菌分 离培养的阳性率、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准确率,及时 向临床发回报告。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接触
6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感染源: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 被多重耐药菌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 污染的环境、设备 工作人员的手等等
7
8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 2、婴幼儿及老年人 3、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5、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 6、住院时间长者 7、手术时间长者 8、营养不良者
(E-EC、E-KP)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PA)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AB)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EC、CRE-KP)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5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三环节
患者 医务人员
易感人群 宿主
感染源
患者 医务人员
专人专用
氯消毒剂
担架
床旁心电图机
轮椅
非专人专用,每一位患者使用前后消毒 19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科室,以便采取相应传 播控制措施。
20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医疗废物的处置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 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应当按照医疗 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指导与演示 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说明,并告知
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 手设施或手消毒剂。
14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 通过各种形式的隔离标识,早交班通报等信息发布 形式,告知全科医务人员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及各 项隔离预防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ppt课件】
水源和食物传播
水源污染
多重耐药菌可通过医院供水系统污染水源,如手术室、ICU等部门的洗手池、水 龙头等。
食物污染
多重耐药菌可通过污染的食品、饮料等进入人体消化道而感染。因此,医院内的 餐饮服务应严格遵守卫生规定,确保食品安全。
03
预防措施及方法
手卫生与消毒管理
手卫生设施
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 设施,包括流动水洗手池 、干手设施、速干手消毒 剂等。
预防措施重要性
010203保护患者安全通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可以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 感染的发生率,保护患者 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 容,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和医院声誉。
控制医疗费用
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和医院的医疗成本,减轻 社会负担。
推广新型防控技术
积极推广新型防控技术,如基 因编辑技术、新型抗菌药物等
,提高感染防控效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01
02
03
04
耐药菌种类增多
多重耐药菌种类不断增多,给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带来更大难
度。
抗菌药物滥用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 现象依然存在,加速了耐药菌
的产生和传播。
感染防控措施不足
部分医疗机构在感染防控措施 执行方面存在不足,如手卫生
、消毒隔离等。
监测体系不完善
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
03
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患者年龄、性别、基
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等,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流程优化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 抗菌药物在畜牧业的大量使用。
9
9
10
10
11
11
12
12
病原学诊断---学科发展的“瓶颈”
认识不足:
• 满足于经验治疗 • 病因模糊诊断“慢性肺炎”
临床与微生物脱节:
• 临床医师不相信实验室报告 • 微生物室不关心病人病情,只满足细菌报告
13
13
病原学送检问题
抗感染治疗后或无效后送检:
19
19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耐药机制及状况 预防与控制
20
20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 药菌,我们该如何 做?
21
21
纳入管理的主要耐药菌
革兰阳性球菌
➢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革兰阴性杆菌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 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
• 最大限度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 使用有效的药物覆盖耐药菌株
• 选择附加损害低的药物
• 适当的给药途经 剂量 疗程
达到杀灭病原体 控制感染的目的
38
38
是耐药菌控制项目重要组成部分: • 监测到新的病原菌 • 预测变化或流行趋势 • 掌握耐药菌株在特定人群的分布、发展和传播给 其他人群的信息 • 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5
是多重耐药菌的一种!!! 5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耐药机制及状况 预防与控制
6
6
耐药:
天然耐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较 为稳定,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肠道 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
9
9
10
10
11
11
12
12
病原学诊断---学科发展的“瓶颈”
认识不足:
• 满足于经验治疗 • 病因模糊诊断“慢性肺炎”
临床与微生物脱节:
• 临床医师不相信实验室报告 • 微生物室不关心病人病情,只满足细菌报告
13
13
病原学送检问题
抗感染治疗后或无效后送检:
19
19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耐药机制及状况 预防与控制
20
20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 药菌,我们该如何 做?
21
21
纳入管理的主要耐药菌
革兰阳性球菌
➢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革兰阴性杆菌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 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
• 最大限度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 使用有效的药物覆盖耐药菌株
• 选择附加损害低的药物
• 适当的给药途经 剂量 疗程
达到杀灭病原体 控制感染的目的
38
38
是耐药菌控制项目重要组成部分: • 监测到新的病原菌 • 预测变化或流行趋势 • 掌握耐药菌株在特定人群的分布、发展和传播给 其他人群的信息 • 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5
是多重耐药菌的一种!!! 5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耐药机制及状况 预防与控制
6
6
耐药:
天然耐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较 为稳定,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肠道 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接触传播的隔离
➢ 手卫生:洗手液、抗菌洗手液、手消毒液
➢ 医院环境消毒:手接触的物表
➢ 隔离衣、口罩与手套
➢ 隔离
➢ 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与去污染
➢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14
飞沫
污染环境
痰
皮屑
排泄物
污染的设备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易感者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15
呼吸道定植 皮肤的定植
血源性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伤口的定植和感染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16
多耐药菌感染防控 要点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17
耐药菌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最主要的传播 途径,直接、间接、物体表 面
空气传播 (研究较少) 飞沫传播 (传播距离1m) 虫媒传播? 通过交通工具包括旅游远
致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耐药
菌 感 染 病 死 率 为 11.7% , 而 一
般感染病死率为5.4%;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5
我国细菌耐药形势异常严峻 ➢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耐药菌感
染住院病人的治疗费用较敏感
者高3倍以上,住院总费用则
高3.75倍;
➢每年由于耐药菌感染损失数百
亿元,相关病死人数近50万。
➢ 4)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
(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
➢ 5) 多 重 耐 药 / 泛 耐 药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MDR/PDR-PA)和肠杆菌科细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 手卫生:洗手液、抗菌洗手液、手消毒液
➢ 医院环境消毒:手接触的物表
➢ 隔离衣、口罩与手套
➢ 隔离
➢ 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与去污染
➢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14
飞沫
污染环境
痰
皮屑
排泄物
污染的设备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易感者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15
呼吸道定植 皮肤的定植
血源性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伤口的定植和感染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16
多耐药菌感染防控 要点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17
耐药菌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最主要的传播 途径,直接、间接、物体表 面
空气传播 (研究较少) 飞沫传播 (传播距离1m) 虫媒传播? 通过交通工具包括旅游远
致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耐药
菌 感 染 病 死 率 为 11.7% , 而 一
般感染病死率为5.4%;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5
我国细菌耐药形势异常严峻 ➢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耐药菌感
染住院病人的治疗费用较敏感
者高3倍以上,住院总费用则
高3.75倍;
➢每年由于耐药菌感染损失数百
亿元,相关病死人数近50万。
➢ 4)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
(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
➢ 5) 多 重 耐 药 / 泛 耐 药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MDR/PDR-PA)和肠杆菌科细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倒回瓶内 (3)不可触及塞内面或瓶口 (4)开瓶后,溶液保存24小时
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戴手套的注意事项
1.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 戴了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内面
2.有破裂及时更换
二、换药的注意事项
换药时夹取棉球的方法
如何使用器械 ? 始终保持垂直向下的姿势
错误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 目的 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保持物品 的无菌状态。
▪ 存放方法:一干一湿,一钳一缸。
无菌持物钳的存放方法
干燥保存法,是将盛有无菌持物钳 的无菌干罐保存在无菌包内,在集中治 疗前开包,4~8h更换一次
无菌持物钳使用
准备 戴口罩、洗手;环境整洁;操作台
(清洁、干燥、宽敞、平坦)
正确
清洁区、相对清洁区、污染区
污物敷料/器械的处理
三、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事宜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从同一患 者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
❖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 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
物后 ❖ 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无菌物品 保管
▪无菌物品
▪无▪不定▪应菌无无与或可期存及菌包菌非分无暴检放保包未菌露物无开查于外存容于污品菌放无灭应情器空染必物置菌菌注内气况保须品包明日中存期期 7天,物过品期名或称受潮应
灭重菌新日灭期菌
▪按先后顺序摆放
无菌技术操作前的个人准备
❖ 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戴手套
洗手与手卫生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 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 2、手部没有可见的污染时,宜用速干手消毒 剂消毒双手以代替洗手。
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应先洗手,再进行手消毒:
❖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传染 性致病微生物的物品后;
❖ 2、直接为感染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检查后 或处理感染患者污物后。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骨二科 陈维
一、无菌技术 二、换药注意事项 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四、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一、无 菌 技 术
❖ 无菌技术的概念 ❖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 无菌技术操作前的个人准备 ❖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概念
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
无菌区 非无菌区
2.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操作时手臂不可跨 越无菌区。
3.无菌包被浸湿或不慎污染,须重新灭菌。
※无菌盘使用注意事项
1.铺无菌盘区域须宽敞、清洁干燥, 无菌巾避免潮湿。
2.衣物及其他非无菌物不可触及和 跨越无菌区。
3.无菌盘不宜放置过久,保存期不 超过4h。
※取用无菌溶液的注意事项
(1)不可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或直接 接触瓶口倒液
(6)不夹取油纱布。 (7)远处取物,连同容器搬移,以防无菌持物钳在
空气中暴露过久。
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准备 同前 开盖 盖内面朝上放稳妥或拿手中 盖严 取无菌物后即盖严,少暴露 持容器 手托底部
※注意事项
1.容器应有标记. 2.打开容器时,盖不可在容器上方翻转,手 臂不可跨越. 3.用钳镊取无菌物时,不可触及容器的边 缘.
((ans是作微o且e是,但是容是n是是方p指过生-未t指或又指器a指i指指法cs在程物被e未虽被无内a经未经灭pr医中侵e污t经经污菌一过i经ac过菌疗,入)染过 过 染 物经a灭处物后r、 防 人e的灭灭的品取菌理a理保护止体)区菌菌区自出处或或持理一和域处处域无,理消化无操切防。理理。菌就毒学菌
无菌技术操作前的个人准备
戴工作帽法
戴口罩法 六步洗手法
六部洗手法:
掌心擦掌心
手指交错 掌心与手背互擦
十指交叉 掌心对掌心
两手指并拢互扣 互搓指背
拇指在掌心中旋转 手指摩擦掌心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 无菌容器的使用 ❖ 无菌包的使用 ❖ 铺无菌盘 ❖ 取用无菌溶液 ❖ 戴无菌手套
取钳 开容器盖,将钳移至容器中央,镊
子闭合钳端取出
使用 钳端朝下,不倒转 放回 闭合,垂直放回,松开钳轴,盖好
容器盖
※注意事项
(1)不得从孔中取放。 (2)不得碰及容器边缘及液面以上容器内面。 (3)操作者的手不得触及钳、镊的浸泡部分。 (4)使用时不得倒转,放回后钳铀不得闭合。 (5)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 换药及消毒皮肤。
相对无菌区(re止认la灭无ti为v菌e菌状是后a物态相s又e品的对p被t、i物c无碰无品a菌脏r菌e。,a的区)不物
无菌物品 污染物品
(a域s无品ep被菌。ti可c污区s再染u边p放p的缘ly回技向)。术内。3cm (infec为tan相t)对无菌区。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操作前准备
无菌无操菌作操前作,环工境应作人员 清洁要、做宽好敞个、人定准期消备毒,;
戴物好品帽布子局、合口理;罩, 修无剪菌操指作甲前并半洗小手时, 必应要停止时清穿扫无工菌作衣、、 减少走戴动无、菌避手免套尘。埃飞扬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操作中 保持无菌
用无进菌行持无物菌钳操取作用时无,菌物品 无菌无应物菌面品物向一品无经怀菌取疑区出污、,染即或使 未一用套避,不无应免手也跨避菌更臂污不已越免物换活可染经交品无并放动无污叉仅重菌回染范菌感供新区无,围开包 取物 包回
注明
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 带压于包下或卷放在包布边下 对侧角→ 左右角→近侧角 用无菌钳 包内物一次用不完,按原折包好 包带横缠绕不打结 开包时间,24h内可再开包取用
手上开包:手上打开,抓住四角,递用不
保留。
※注意事项
1.无菌包必须有标记.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 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 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 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设置 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 人员进入。 4、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 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 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
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戴手套的注意事项
1.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 戴了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内面
2.有破裂及时更换
二、换药的注意事项
换药时夹取棉球的方法
如何使用器械 ? 始终保持垂直向下的姿势
错误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 目的 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保持物品 的无菌状态。
▪ 存放方法:一干一湿,一钳一缸。
无菌持物钳的存放方法
干燥保存法,是将盛有无菌持物钳 的无菌干罐保存在无菌包内,在集中治 疗前开包,4~8h更换一次
无菌持物钳使用
准备 戴口罩、洗手;环境整洁;操作台
(清洁、干燥、宽敞、平坦)
正确
清洁区、相对清洁区、污染区
污物敷料/器械的处理
三、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事宜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从同一患 者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
❖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 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
物后 ❖ 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无菌物品 保管
▪无菌物品
▪无▪不定▪应菌无无与或可期存及菌包菌非分无暴检放保包未菌露物无开查于外存容于污品菌放无灭应情器空染必物置菌菌注内气况保须品包明日中存期期 7天,物过品期名或称受潮应
灭重菌新日灭期菌
▪按先后顺序摆放
无菌技术操作前的个人准备
❖ 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戴手套
洗手与手卫生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 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 2、手部没有可见的污染时,宜用速干手消毒 剂消毒双手以代替洗手。
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应先洗手,再进行手消毒:
❖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传染 性致病微生物的物品后;
❖ 2、直接为感染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检查后 或处理感染患者污物后。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骨二科 陈维
一、无菌技术 二、换药注意事项 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四、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一、无 菌 技 术
❖ 无菌技术的概念 ❖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 无菌技术操作前的个人准备 ❖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概念
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
无菌区 非无菌区
2.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操作时手臂不可跨 越无菌区。
3.无菌包被浸湿或不慎污染,须重新灭菌。
※无菌盘使用注意事项
1.铺无菌盘区域须宽敞、清洁干燥, 无菌巾避免潮湿。
2.衣物及其他非无菌物不可触及和 跨越无菌区。
3.无菌盘不宜放置过久,保存期不 超过4h。
※取用无菌溶液的注意事项
(1)不可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或直接 接触瓶口倒液
(6)不夹取油纱布。 (7)远处取物,连同容器搬移,以防无菌持物钳在
空气中暴露过久。
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准备 同前 开盖 盖内面朝上放稳妥或拿手中 盖严 取无菌物后即盖严,少暴露 持容器 手托底部
※注意事项
1.容器应有标记. 2.打开容器时,盖不可在容器上方翻转,手 臂不可跨越. 3.用钳镊取无菌物时,不可触及容器的边 缘.
((ans是作微o且e是,但是容是n是是方p指过生-未t指或又指器a指i指指法cs在程物被e未虽被无内a经未经灭pr医中侵e污t经经污菌一过i经ac过菌疗,入)染过 过 染 物经a灭处物后r、 防 人e的灭灭的品取菌理a理保护止体)区菌菌区自出处或或持理一和域处处域无,理消化无操切防。理理。菌就毒学菌
无菌技术操作前的个人准备
戴工作帽法
戴口罩法 六步洗手法
六部洗手法:
掌心擦掌心
手指交错 掌心与手背互擦
十指交叉 掌心对掌心
两手指并拢互扣 互搓指背
拇指在掌心中旋转 手指摩擦掌心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 无菌容器的使用 ❖ 无菌包的使用 ❖ 铺无菌盘 ❖ 取用无菌溶液 ❖ 戴无菌手套
取钳 开容器盖,将钳移至容器中央,镊
子闭合钳端取出
使用 钳端朝下,不倒转 放回 闭合,垂直放回,松开钳轴,盖好
容器盖
※注意事项
(1)不得从孔中取放。 (2)不得碰及容器边缘及液面以上容器内面。 (3)操作者的手不得触及钳、镊的浸泡部分。 (4)使用时不得倒转,放回后钳铀不得闭合。 (5)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 换药及消毒皮肤。
相对无菌区(re止认la灭无ti为v菌e菌状是后a物态相s又e品的对p被t、i物c无碰无品a菌脏r菌e。,a的区)不物
无菌物品 污染物品
(a域s无品ep被菌。ti可c污区s再染u边p放p的缘ly回技向)。术内。3cm (infec为tan相t)对无菌区。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操作前准备
无菌无操菌作操前作,环工境应作人员 清洁要、做宽好敞个、人定准期消备毒,;
戴物好品帽布子局、合口理;罩, 修无剪菌操指作甲前并半洗小手时, 必应要停止时清穿扫无工菌作衣、、 减少走戴动无、菌避手免套尘。埃飞扬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操作中 保持无菌
用无进菌行持无物菌钳操取作用时无,菌物品 无菌无应物菌面品物向一品无经怀菌取疑区出污、,染即或使 未一用套避,不无应免手也跨避菌更臂污不已越免物换活可染经交品无并放动无污叉仅重菌回染范菌感供新区无,围开包 取物 包回
注明
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 带压于包下或卷放在包布边下 对侧角→ 左右角→近侧角 用无菌钳 包内物一次用不完,按原折包好 包带横缠绕不打结 开包时间,24h内可再开包取用
手上开包:手上打开,抓住四角,递用不
保留。
※注意事项
1.无菌包必须有标记.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 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 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 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设置 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 人员进入。 4、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 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 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