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一框学习资料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完整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76a2b108a1284ac9504312.png)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男生女生1、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身体发育与身体外形的变化;2、青春期身体变化有哪些表现: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机能的成熟。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积极影响: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消极影响: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
一些生理现象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4、身体变化的特点: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发育各不相同。
5、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①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③青春的我们追求美,在追求形态、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6、青春期矛盾心理产生的原因——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7、青春期矛盾心理有哪些主要表现:①反抗(独立)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
8、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矛盾心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7、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青春期烦恼)?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向他人求助,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8、青春期心理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
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1、个人成长长大的信号包括两方面:①生理发育;②思想日渐成熟;2、什么是独立思维: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N027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N027](https://img.taocdn.com/s3/m/a755cb73a300a6c30c229fa8.png)
我们的权利 1.人身权利 2.受教育权利 3.抚养权
我们的义务 2.受教育义务
4.劳动权
5.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7.劳动权
6.依法服兵役法义务
8.赡养扶助父母的义 务
总结:
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 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 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 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生活与法 律息息相关。
活动三:法律猜猜猜
以下内容与哪些法律有关?
1.刚出生时,父母 要为我申报户口, 还可以为我申办 身份证
户口登记条例 居民身份证法
2.到了上学年龄, 父母必须送我上学。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3.我未成年,父母 有责任抚养和教 育我。
未成年人保护法 婚姻法
4.一般情况下, 年满十六周岁, 才能就业。
未成年人保护法 劳动法
5.年满十八周岁, 我才能享受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 选举法
6.年满十八周岁, 我必须接受祖国 的挑选,依法服 兵役。
宪法 兵役法
7.劳动者享有平等 就业和选择职业, 取得劳动报酬,休 息休假等权利。
劳动法
8.父母年纪大了, 我们必须赡养和 扶助父母。
婚姻法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探究点二:法治的脚步
活动四:法治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氏族 习惯自觉地调整人与人之间 的社会关系。一切重大的事 情都由全体氏族成员平等地 讨论决定,不存在专门管理 社会的特殊权力机构。
思考: (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 和自己的行为?
风俗习惯。 (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创制法律目的是 什么?
2016年10月17日,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 源不明罪判处魏鹏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PPT课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1d109f0975f46527d3e1f9.png)
思考:新《食品安全法》对生产者、经营者有什么作用?对消 费者又有什么作用?
这部法律规定了商家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 教育人向善。
第一部《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基本建成法制政府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A 1.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伴随着人生整个历程 B.只有执法人员的生活离不开法 C.学生在校读书,与法律无关 D.人走上社会后才离不开法
⑥教育行政力量 ⑦自然形成 ⑧国家强制力 ⑨学生团体
旅途的风景真美啊!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我们到当地的商店购买了不少特产。回家后发现, 这些特产中有些已经变质了。爸爸找到工商部门 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最终得到了赔偿。
经过这次出游,我发现,我们的生活还真 离不开法律。
探究点二:法律的作用
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瓜果、蔬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违者 将由公安机关给予拘留处罚。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说一说下列漫画都涉及到哪些法律?
《刑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反家庭暴力法》
《宪 法》
除了上述法律以外,你还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 法律吗?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我国已制定有现行有效法律242部。
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23a63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4.png)
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第一课青春的邀约1、青春期身体有哪些变化?(1)身体外形的变化。
(2)内部器官的完善。
(3)性机能的成熟。
2、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1)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发育情况各不相同。
(2)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不因自己生理变化而自卑,不嘲笑同伴的生理变化。
(3)追求青春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3、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1)反抗与依赖(2)闭锁与开放(3)勇敢与怯懦4、怎样处理青春期的烦恼?(1)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5、尝试自我调节的方法有?(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2)参加体育活动(3)学习自我暗示(4)试试自我解嘲6、什么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7、批判性思维的表现是什么?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关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8、怎样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1)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2)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3)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4)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1、为什么男女同学要交往?(1)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2)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
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不断完善自己。
(3)男女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男女生如何正确交往?(1)我们与异性交往,成为好朋友,是因为性别和优良品质的吸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习题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f80ea7ed630b1c59eeb598.png)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材:第84页
1.(1)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 开法律。你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的法律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 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我们的权利: 1.2.3.4.5.7; 我们的义务: 2.6.8。
教材:第87页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社会,一直是人们力图解答的一个命题。
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来自路了吗?为什么?没有。 因为:法律是在国家产生之后才出现的。但在奴隶、 封建社会时期,法律的作用依赖于统治者的个人才 能,人治大于法治,因此,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并 没有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
如:①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② 《刑法修正案(九)》将考试作弊以及 帮助作弊的行为纳入刑法处罚的范围。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材第89页
1、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 ,说说这种感受是由何而来的。
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这种感受是在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被绳之以法的时候产生的。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 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教材:第96页
2、(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2)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
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465614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b.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法律保障生活》,下面我从教材,学生,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一、说教材(一)对应的课标内容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教材分析《法律保障生活》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第二框题的内容。
第四单元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从学校生活领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域,着力体现学生生命成长的连续性与教育内容的衔接,既是本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也是整套教材法律部分的起始单元。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统领整个法律部分的学习。
第二框题“法律保障生活”,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课通过法律与道德以及其他行为规范的对比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结合与人们共同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法律的作用。
本框题为后续的法律学习奠定基础,在整套教材的法律部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内容和地位,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心理特征,我指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理解法律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1、本框的教学重点是: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特征”是本课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法律知识学习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2、本框的教学难点是:①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
学生对这三种规则容易混淆,因此,把它作为教学的难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_第九课第一框第一目爱护身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第九课第一框第一目爱护身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69a3838ddccda38366baf14.png)
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课时守护生命 ----爱护身体1教学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知识目标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常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守护精神更需要关注精神的养护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地震疏散演练2. 火灾疏散演练3.防踩踏疏散演练为什么学校每年都要进行这些演练?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爱护身体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活动一:小调查:1、你每天早晨都吃早餐吗?2、你是否有过熬夜打游戏或者追剧的经历?3、你是否食用过“三无”食品或者碳酸饮料呢?4、你是否吸烟或酗酒呢?展示关于爱护身体的名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开宗明义》谈一谈:这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二)守护生命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活动二:阅读与思考一封求救信这些天,我烦躁不安,十分苦恼。
我已经很拼命地在学习了,可成绩就是上不去。
在家里,父母整日追问成绩,我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
在学校,有同学嘲笑我说:“再用功,也是瞎子点灯——白费。
”我知道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可这些挫折,让我有了轻生的念头。
提问:思考:1、他产生轻生念头的内在原因是什么?为帮助他走出困境,你会向她说些什么?教师总结: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0150c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6.png)
(2)讨论: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总结: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
2、探究与分享
(1)出示图片和文字,设问: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自觉的。
(2)议一议: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总结: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 学 过 程
个 案
一、导入新课
1.游戏:我们身边的法律
要求:以四个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说一部法律的名称,说对一部得一分。
2.师导入:法律无处不在,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法律从何而来呢?(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本P84—89的内容,找出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3.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4.法治的含义、要求与意义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运用你的经验:
(1)观察图片,解读图片中蕴含的法律教育内容。这些图片概括了我们的哪些生活与法律有关?
二、法治的脚步
1、原始社会有没有法律?为什么?
出示图片和文字,总结得出: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2、出示相关链接,总结得出:法律的涵义
3、播放视频《依法治国》,交流讨论: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政府、法院、社会成员等方面引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节《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节《生活需要法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154c2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0.png)
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2. 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3. 了解法律的起源和本质;4. 理解法治含义、地位和意义。
能力目标:1. 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 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认识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树立法律意识;2. 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难点:认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境分析法、观点辨析法四、教学用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生活中的法律展示图片:有序的十字路口设问:繁忙的十字口行人和车辆为什么能有序通过?生:略师:同学们说的没错,这背后离不开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补充展示资料:《道路交通安全法》:不仅规定了机动车应该遵守的规则,而且规定了违反规则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
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师:正是因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存在,我们的十字路口才会如此有序,人们的出行安全才会有一定的保障。
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
P84运用你的经验1.你还能列举哪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生:略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设计意图】由学生相对熟悉的交通安全法入手,联想生活中的其他法律,体会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初步理解生活需要法律。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活动一】材料分析近年来,高空抛物导致的伤亡事件接二连三。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a80ab1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d.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主要讲述了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教材从我们身边的法律切入,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保障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法律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有一定的好奇,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深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他们明白法律是保障自己权益的重要手段,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探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3.知识讲解:在学生理解案例的基础上,讲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使学生掌握法律的相关内容。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运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 附反思 共3篇 人教部编版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 附反思 共3篇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527ee2a417866fb94a8e13.png)
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一)附教学反思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
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生活需要法律》是部编版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第一框内容,本框由“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和“法治的脚步”两目组成,从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嵌入生活、法律相伴人生的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简要介绍法治的发展进程,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含义和意义,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说学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抓好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法律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活需要法律;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增强自觉选择遵守法律的观念。
能力目标:学会辨别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初步具备运用法治思维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能够准确写出我国三部法律名称;能够分别熟练复述三项权利和义务;说出法律产生的历程;知道全面依法治国及其总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同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教学难点:法律产生的历程。
五、说教法学法践行“创设情境体验,提升生活智慧”的教学主张,运用“预设情境一合作探究一提升智慧一升华体验”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思路:1、形成认识:认同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树立意识:初步自觉树立法治意识;3、增强能力:逐步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1法律的特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1法律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84ca5bd5a8102d276a22fbd.png)
法律保障生活 | 法律的特征 | 拓展空间
实践作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 “苍蝇”一起打。 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以上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第一目 法律的特征
法律保障生活 | 法律的特征 | 体会感悟
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 说说这种感受是由何而来的。
保障
维护社会
威严
公平、 正义
秩序 自由
安全
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
值得信赖
法律保障生活 | 法律的特征 | 体会感悟
适用范围: 全体社会成员。
法律保障生活 | 法律的特征 | 了解辨识
道德对人们生活中行为的规范
法律保障生活 | 法律的特征 | 了解辨识
纪律、规章——
产生方式: 教育行政机关、 单位制定。
实施手段: 教育和行政力量。 批评教育、自觉遵守。
适用范围: 单位内成员。
法律保障生活 | 法律的特征 | 了解辨识
法律
道德 校规 校纪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国家制定或 认可
自然形成
靠国家强制力保 证实施
全体社会成员
靠社会舆论、信念、 全体社会成员 自觉遵守
教育行 政机关
批评教育、学生自 觉遵守
学校师生
法律保障生活 | 法律的特征 | 归纳概括
课堂小结
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这些话表明了什么?
法律保障生活 | 法律的特征 | 探究学习
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知识解读 第九课 珍视生命
![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知识解读 第九课 珍视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effdb55d33687e21af45a9c9.png)
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知识解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思维导图】爱护身体爱护身体的原因如何看待轻生或自残的行为?守护生命爱护自己的身体的方法养护精神我们养护精神的原因我们养护精神家园的方法珍视生命挫折的含义生活难免有挫折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正确认识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如何面对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发掘生命的力量我们寻求他人的帮助的原因【知识整合】一、守护生命1.爱护身体(1)我们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如何看待轻生或自残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尊严、自由、被接纳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住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3)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些人为灾难。
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养护精神(1)我们为什么要养护精神?•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2)我们如何养护精神家园?•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
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2064b2d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5.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掌握法律常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法律意识,但对法律的认识尚浅,法律知识较为匮乏。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法律现象,但缺乏系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掌握法律常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
2.教学难点:法律的具体运用和实际操作,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法律的存在和作用。
2.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讨论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内容包括教材知识点、案例图片、动画等,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3.准备时间控制器,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控制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场景,如交通违规、盗窃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以及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
(整理)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二)
![(整理)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09d49f73856a561253d36f88.png)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平山敬业中学李明艳◆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动,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更进一步理解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社会小公民。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视频)视频所展示的法律案例是初中生殴打小学生的小案例。
案例中的初中生都未满14周,但是他们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相关部门对这些未成年人都做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想一想:在案例中的受害者和受处罚者都是什么人?(学生或未成年人)学生回答。
这些学生或未成年人本该安安静静地在校园里学习,但是收到了法律的惩罚。
对于他们来说,我们能想到的法律有那些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生活离不开法律,同样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离不开法律,总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离不开法律这个话题。
二、授课过程(一)课前预习环节:(多媒体展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本,预习结束后,各小组讨论并确定准确答案。
而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答案。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_______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法律是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也是调整________、判断________、处理__________的标尺。
3、法治就是依法对______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______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办事。
[优选]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1 生活需要法律(一)
![[优选]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1 生活需要法律(一)](https://img.taocdn.com/s3/m/8c300d96ba1aa8114531d985.png)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平山敬业中学李明艳◆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动,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更进一步理解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社会小公民。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视频)视频所展示的法律案例是初中生殴打小学生的小案例。
案例中的初中生都未满14周,但是他们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相关部门对这些未成年人都做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想一想:在案例中的受害者和受处罚者都是什么人?(学生或未成年人)学生回答。
这些学生或未成年人本该安安静静地在校园里学习,但是收到了法律的惩罚。
对于他们来说,我们能想到的法律有那些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生活离不开法律,同样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离不开法律,总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离不开法律这个话题。
二、授课过程(一)课前预习环节:(多媒体展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本,预习结束后,各小组讨论并确定准确答案。
而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答案。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_______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法律是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也是调整________、判断________、处理__________的标尺。
3、法治就是依法对______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______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办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第88页
法治建设,人人受益。近年来 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
如:①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② 《刑法修正案(九)》将考试作弊以及 帮助作弊的行为纳入刑法处罚的范围。
再见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社会,一直是人们力图解答的一个命题。
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
没有。 因为:法律是在国家产生之后才出现的。但在奴隶、 封建社会时期,法律的作用依赖于统治者的个人才 能,人治大于法治,因此,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并 没有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
3.我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朝的法律是什么?
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
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4.法律的含义 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 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 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
教材:第87页
教材:第87页
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 待的法维护人民权益 和社会秩序,接受社会的监督。
法院: 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充分履行职能。
社会成 员:
任何人都要以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准则,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5、什么是法治?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 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1 —— D 2 —— E 3 —— H 4 —— F 5 —— B 6 —— G 7 —— A 8 —— C
(2)说说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我们的权利: 1.2.3.4.5.7; 我们的义务: 2.6.8。
二、法治的脚步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 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6.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 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 。 、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 必由之路。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 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不赞成。 因为: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中产生的矛盾
和纠纷,都需要法律来调整。 ②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也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教材:第86页
3.(1)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一 框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2)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 社会的方方面面。 (3)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教材:第85页
2、(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
都是自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