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摘抄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摘抄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摘抄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作者弗洛姆以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爱的真谛和艺术。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摘抄及感悟。

“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弗洛姆开篇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观点。

他指出,人类存在着孤独和分离的恐惧,而爱则是克服这种恐惧、实现人与人之间融合的方式。

真正的爱并非只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和培养的。

“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

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的爱不是失去自我,而是在尊重彼此独立性的基础上,建立起紧密的连接。

它需要我们既有爱人的勇气,又有保持自我的定力。

“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弗洛姆强调,给比得更能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

给不是牺牲,而是通过分享自己的生命力、情感和知识,丰富他人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

这让我反思在感情中的付出,不应仅仅计较得到了多少,而应关注自己给予的是否真诚和无私。

“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

于是,爱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能被爱,如何变得可爱。

”这使我意识到,我们常常期待被爱,却忽略了主动去爱以及提升爱的能力的重要性。

真正的爱应该是从自身出发,积极地去付出、去关怀。

“母爱是无条件的,父爱是有条件的。

”这一观点让我对父母之爱有了新的理解。

母爱给予我们温暖和安全感,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父爱则通过要求和规范,促使我们成长和独立。

这两种爱相互补充,共同塑造了我们健全的人格。

“没有爱自己邻人的能力,没有真诚的谦恭、勇气、忠诚、自制,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个人的爱。

”这提醒着我们,爱是一种综合的品质和能力的体现。

想要拥有美好的爱情,首先要在自身的品德和修养上下功夫。

“爱是一种意志的行为,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给对方的决定。

”这让我明白,爱不仅仅是一时的激情,更是一份长久的承诺和责任。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1000字(优选3篇)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1000字(优选3篇)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1000字(优选3篇)【爱的艺术读书笔记1000字第1篇】选择阅读这本书是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知道爱是什么并且如何去爱这个看似简单但大有深意的问题,从“北大包丽被精神控制后自杀案”等等因为不懂爱或没有学会爱而引发的悲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了解爱的艺术是多么有必要,它可以让你与你爱的人建立健康积极的爱的结合关系。

人类的存在是伴随着孤独感的,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尝试摆脱孤独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更替,摆脱孤独感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从而变得多元化,在原始社会,人们建立与自然界的原始联系,让自己融入自然或者与之结合,这就产生了宗教仪式这种强烈的、具有周期性的、刺激性的狂欢,由于这能够使人们在时空上结合并暂时摆脱孤独感,它被所有人推崇和鼓励;另一种方式就是情欲放纵或者饮酒成瘾,在这种狂欢状态中,人们可以暂时抛开孤独和焦虑,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摆脱它们的方式,一旦孤独感再次涌上大脑,这一类人又开始了刺激神经、麻醉精神的狂欢,一切归于平静后,反而孤独感更甚,因为他们生活混乱,虚度光阴,没有爱,只有放纵。

接下来到西方当代社会,随着城邦和国家的建立,统治阶级出现了,人们想要摆脱孤独感的方式就是不做异类,从众且合群,除此之外,保留一点点个性作为生活的自由。

中国有句话叫“高处不胜寒”,往往站在高处的人就是与众不同的,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鲜为人理解,所以他们的孤独感是大于一般民众的。

到了工业社会,思想家们提出了“平等”的概念,人们之间的特殊差异应该得到尊重,遵从民众不再被当做唯一真理,新鲜元素出现在社会——民主、自由、反对剥削和压迫。

放眼现代社会,生存似乎变得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困难,因为这个时代的生存不仅仅包括活着,更重要的是生活,人像机器一样运作着,每天都处于无限的交易之中,人与人的距离感日益增加,“996”的工作状态完全支配大多数的人,他们过着日复一日相同的生活,他们的娱乐被限定,短暂的乐趣就是幸福感的来源。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摘抄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摘抄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摘抄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作者弗洛姆深入探讨了爱的本质、形式以及如何培养爱的能力。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摘抄和感悟。

“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

它是一种自足,而不是一种追索。

”这句话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爱不是等待被给予,而是主动去付出和创造。

真正的爱意味着我们积极地参与到对方的生活中,关心对方的成长和幸福,而不是仅仅期待对方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这种主动性让爱变得更加有力量,也更加珍贵。

“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这两种爱的表述看似相似,实则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成熟的爱往往是基于自身的需求和依赖,将对方视为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而成熟的爱则是出于对对方本身的欣赏和珍视,愿意为对方付出,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

这种成熟的爱,是建立在独立和尊重基础上的,更能够经受住时间和困难的考验。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过于关注自己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赢得他人的爱,却忽略了培养自己去爱别人的能力。

然而,真正的爱情并不是靠外表和魅力就能长久维持的,只有当我们具备了爱他人的能力,懂得理解、包容和付出,才能拥有真正深厚和美好的爱情。

“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弗洛姆认为,人类在孤独和分离中会感到恐惧和不安,而爱情能够让我们克服这种孤独感,与他人建立起深刻的联系。

通过爱,我们能够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支持,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爱首先不是同一个特定的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倾向。

这种态度、性格倾向决定了一个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同一个‘爱的对象’的关系。

”这让我明白了,爱不仅仅局限于与某一个人的特定关系,而是一种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总体态度。

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会以友善、宽容和关爱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一切,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

爱的艺术 弗洛姆 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  弗洛姆 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弗洛姆题记: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

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

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

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

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巴拉塞尔士**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前言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对爱情的三个错误看法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

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

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和谨慎。

2.很多人认为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他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

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

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

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

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的有发展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优质5篇)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优质5篇)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优质5篇)1.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第1篇《爱的艺术》一书,说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世间所有的大爱和小爱。

首先,说说爱情吧。

“成熟的爱情,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即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事实上,我不觉得自己有资格有能力去谈论爱情,为什么?因为我的不成熟,因为我的恐惧和逃避,至今我好像从来没有进入过恋爱的状态,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爱情。

这本书里介绍了几种经常出现的非理性的爱情形式:偶像化的爱情,倾向于把自己所爱的人“神化”,失去对自己力量的觉悟,在被爱者身上失去自己。

没有人符合崇拜者的心愿,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失望;多愁善感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本质就是它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同另一个人实实在在的结合之中,如果爱情成为两个真是的人之间的一种现实关系,就会僵化了;投射做法,回避自己的问题,从而把注意力放到“所爱者”的错误和缺点上,对自己的问题和弱点不闻不问,永远在考虑如何指责对方或教育对方。

上述几种形式,我看到了自己思想中与之相同的地方。

值得检讨的是,我总是活在幻想中,把一个真实的人现实状态忽略到,只看到了我想象中他的图像,没有客观认识一个人和了解他的真正本质;同时,我还把爱情理想化,把它看做是避风港,以为爱情意味着没有冲突和争吵,所以面对不完美的对象,不完美的关系,我忽略了不完美的自己,一味追求不存在的完美。

另外,此书也让我对真正意义的母爱增加了一点认识,母爱是无条件的,对自己孩子的生活和需求做出毫无保留的肯定,关心他并对其成长负有责任,维护和发展弱小生命;使孩子热爱生活,要让他感到“活着是那么好”,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难以做到的一点,母爱还包括对孩子的放手,忍受同孩子的分离,以及在分离后继续爱孩子。

正如老师育儿课上所说,虽然很多人都当了父母,但是我们都没有学习过如何去做一位爱而得法的父母,我们凭着一腔热情,对孩子倾注所爱,做出一些为他好的行为,但是后来却发现孩子没有成为我们心目中的那个样子,他们甚至拒绝我们对他们的好,想着早点飞离我们的身边。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精选10篇)爱的艺术读书笔记1初拿到这本书时,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在这本小册子中学会如何去爱或是一些具体的方法。

然而前言就已经告诉我们,这绝对不是一本秘籍类书籍,而是一本心理哲学的书籍。

这本书告诉我们:爱是一种能力。

我想这种能力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已经用越来越难获得了,尤其是在这个独生子女占多数的环境当中。

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成长在爸爸妈妈无尽的爱之中。

这样一种观念早已烙在脑子里: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爱我关心我帮助我。

以至于习惯了获得,从而忘了给予。

以为对妈妈的爱就是亲吻妈妈的脸颊。

这就是弗洛姆提到的天真的、孩童式的爱,即"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长大了,离开了父母的庇佑,人们开始感到孤独,开始害怕孤独,开始需要爱,包括友情,爱情。

这便是另一种不成熟的爱"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我想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最近很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

四岁的王诗龄向当地居民要辣椒,当小伙伴质疑她不吃辣椒的时候,她说:"我爸爸爱吃辣椒啊,我爸爸饿了怎么办。

"我想在这一点上,她比大多数人都棒,此时她的心中不只有自己,还有爸爸。

要想获得爱的能力,首先要从自我的世界中走出来,世界不会以任何人为中心。

就以现在的大学生活为例,包含一个人的集合有很多,除了这个人自己组成的集合外,朋友圈,寝室,班级,学院,社团,乃至学校都是一个有时会需要自己的集合。

然而这几个集合不是互斥的。

当个人的利益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内心中的选择就会暴露自己"自我"的世界。

爱是一种给予,不是只物质层面的,还有是精神层面。

我们应该给予我们爱的人所有内心当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同我们爱的人分享我们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

张丽莉老师对学生们的爱就是一种无私的,忘我的给予,这道她爱的人们和自己中只能二选一的选择题,她及时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爱她的学生们,所以他被所有人爱。

《爱的艺术》读后感(12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12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12篇)《爱的艺术》读后感1“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们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同共生有机体结合相对立的是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们合二为一。

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

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

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为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这是在《爱的艺术》中我最喜欢的段落。

这本书对于我这个不属于心理学领域的人来讲,其实读起来很晦涩难懂,说它对是一本课外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书籍。

经常有种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的感觉。

它是好书推荐中的其中一本书,我也非常承认它的经典和价值,只是我觉得我以后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领悟和消化其中的内容。

我觉得其中的内容更像是爱的规则。

书中提到了博爱、母爱、性爱、自爱、深爱。

其实我觉得这些爱中,其他的都没有那么的复杂,只有爱情,太具有难以掌控性。

爱情本来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的结合,可是在现实中往往会涉及两个家庭,很对夫妻的感觉毁于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矛盾,到现在,我对克服这样的矛盾还是没有太大的信心,虽然我一直尝试用爱去避免,但是还是有几分担心,或许只有爱是不够的。

爱情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不会限制彼此的发展,才不会让对方有窒息的感觉。

总之,我觉得不管怎么经营,怎么去做,只要两个人都感觉幸福,那就是好的爱情。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_读后感范文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_读后感范文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_读后感范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下面是爱的艺术读后感5篇,请参考!读完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我想领悟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

让我知道了,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

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核心,但是,爱是什么?我们真的理解爱,甚至真的在爱吗?这本书的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博爱、自爱、父母之爱、性爱、上帝之爱等等,更能帮我们理解自己的生活。

理解自我,洞悉幸福完整背后的秘密。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在于其无偿的给予性,无条件性,不论你身处何地,不论你是好是坏,只要你是母亲的孩子,你便会得到母爱。

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得到,而且也根本无法用努力去得到,无法创造,也无法控制。

在母爱中我们是处于被爱的地位的,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把被爱转变为去爱,转变为创造爱。

我们要学会爱也需要学会给予,给予比得到更能使自己得到满足,更能使自己欢愉,爱要比被爱更重要,当人们明白这些时,爱才能变成成熟的爱,“我被爱是因为我爱”。

弗洛姆指出:“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赖的。

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

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

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弃了获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

这一态度的基础是他内心的力量,单单这股力量就能使他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

”如果没有尊重和认识,那么关心和责任心就会变成对爱人的一种控制。

在爱情里,尊重和认识非常重要。

首先认识自我,自己本身要达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而不依附或依赖他人;其次,要客观地正视对方,认识他的独特个性,并努力使对方成长,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最近几天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

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3篇】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3篇】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3篇】【爱的艺术读书笔记1000字第1篇】《爱的艺术》这本心理书籍,觉得有些东西真的是很值得思考的。

这是一本很多人都很熟悉,并且津津乐道的书,而且所谈的问题是几乎每个人都关注的“爱”的问题。

看完这本书我想领悟到的第一点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

这本书籍让我知道啦,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

弗洛姆认为造成“爱不用学习的态度”的原因是:大多数人把爱只是简单地看成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爱,所以他们使用各种途径赢得人心、具有吸引力;还有人认为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人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但是要得到一个合适的爱的对象则难的多;人们不啦解“坠入情网”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

在人类社会中几乎没有哪一种活动、哪一项事业像爱那样,开始时充满期待和希望,而结果又常常以失败而告终。

因此,他主张爱也需要学习。

在他论述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至少我觉得很真实,“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当他们突然拆掉使他们俩分隔的那堵高墙时,他们感觉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融为一体。

但是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是不可能持久的,它只是昙花一现。

这两个人渐渐熟悉,而亲密体验的奇妙光环却日渐消退,直到最后他们的冲突、失望及彼此之间的厌烦,把当初仅存的美好感觉完全破坏掉。

然而,在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将是这样的结果,实际上,他们并不懂什么是爱,他们只是把彼此之间如痴如醉的迷恋与疯狂当成啦双方强烈爱情的表现,但其实,最初那种彼此之间的迷恋也许只说明啦他们以前是多么的孤单。

”确实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爱情就如昙花般稍纵即逝,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爱,而只知道自己很孤单。

为啦逃避这种孤单的感觉而选择暂时的麻痹。

爱的对象。

“爱并不是某个具体人的一种关系,而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上的倾向。

这种态度决定的是一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决定与自己爱的对象的关系。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爱的艺术读书笔记爱的艺术读书笔记篇1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读完总体的感受是作者很多话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整体来看比较晦涩难懂。

第二遍又拿起来读时,我用视觉笔记的方式整理了一下,顿时觉得思路清晰了很多。

作者在前言部分回答了什么是爱情的问题:爱情是一种与人的成熟度有关的,并非只需要投入身心就可以的感情。

第一章中关于爱是否是艺术的问题,作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且列举了三种常见的错误观念:1、错误地把“我会被人爱吗?”“如何能被人爱?”看作关键问题;2、错误地认为爱是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3、不了解“堕入情网”和“持久的爱”的区别。

前者其实只是证明了一对男女之前有多寂寞。

我理解这种寂寞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不被理解无法言说的那种寂寞。

既然爱是艺术,那爱就同其他艺术形式有了相通之处,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如果想要达到大师级别无一不是要从三个方面来获得:理论、实践、当作高于一切的目标。

第二章作者介绍了爱情的理论知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第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第三,爱的对象。

为什么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呢?首先作者提出人类的生存问题其实就是克服孤独感,在这一点上人们做了很多努力:纵欲、同一化(传送带式的生活)、创造性的劳动等,但是只有爱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在这一部分作者进一步阐释了什么是爱:爱是“给”而不是“得”,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拥有这些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人。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这部分我印象很深的是那段关于乳汁和蜂蜜的比喻,能够同时给到孩子乳汁和蜂蜜的母亲非常少,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自己首先做一个幸福的,有爱的能力的人。

这部分还区分了几种不同程度的爱,很有意思:天真孩童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与之对应,成熟的爱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幼稚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与之对应,成熟的爱则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母爱和父爱的区别:一个让孩子有生活的安全感,一个让孩子有纪律、独立性和驾驭生活的能力。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爱的艺术》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艾里希·弗洛姆以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起源以及如何培养爱的能力。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爱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弗洛姆在书中指出,爱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情感,而是一种需要学习和培养的能力。

很多人误以为爱就是被爱,或者是一种瞬间的激情和冲动,但真正的爱是一种积极的行动,是一种为了他人的成长和幸福而付出的努力。

这让我反思自己过去对于爱的理解,发现自己常常只是在期待被爱,而没有真正去理解和付出爱。

书中提到,爱是人类克服孤独感的一种方式。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感到孤独和疏离,而爱可以让人建立起与他人的联系,从而消除这种孤独感。

然而,这种爱不是依赖和占有,而是尊重和理解。

真正的爱应该是让双方都能够保持独立和自由,同时又能够在精神上相互支持和依赖。

这让我想起了身边的一些关系,有些人因为过度依赖对方而失去了自我,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

而真正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双方都能够在爱中成长和进步。

弗洛姆还强调了爱的四个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关心意味着对他人的关注和在意,愿意为对方的幸福付出努力;责任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愿的担当,是对他人的承诺和负责;尊重则是承认对方的独立性和个性,不试图改变对方;了解是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

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只有当我们在爱中同时具备这四个要素,才能真正实现爱的目标。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爱。

比如,在与家人的相处中,我是否真正做到了关心他们的需求,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尊重他们的选择,并且努力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是否也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支持?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都做得不够好,常常会因为自己的情绪或者想法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

书中还提到了母爱和父爱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爱。

母爱通常是无条件的、包容的,而父爱则是有条件的、要求孩子通过努力来获得认可。

爱的艺术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

爱的艺术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

爱的艺术的读书笔记爱的艺术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的艺术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的艺术的读书笔记1在自己学习之余,抽出时间认真的阅读了大师佛洛姆的作品《爱的艺术》。

感受十分深刻,我们学习工科的,平时注重了太多理性而忽略了对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现象的分析,对爱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这使得有些人可能在自己的感情处理中遇到很多问题。

读这部作品最大感受就是能在享受中警醒,在反思中顿悟。

《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所谓的"爱"与人们普遍认为的那种"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于其中的一种纯粹的快感"不同。

佛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

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

如果用最通常的方式来描述爱的主动特征,那么,它主要是给予,而并不是接受。

或者说爱是一个人的活动能力,而不是两个人的偶然相遇。

因此,人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爱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真正具备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实践爱。

一个人在世界上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人从开始有自己的意识以后一直在追寻的问题。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是"爱"。

这也是人与其他自然界东西的本质区别,我们的全部的人格都是在这里体现出来的。

当然会不会爱也就体现出人生的真正的价值。

要想探索出爱的真谛,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说起。

爱的起源应该追溯到人们从脱离自然界开始后的孤独和无力感。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从自然界的束缚中逃离并获得自由,却又转而依附另一种精神权威而逃避自由,就是为了克服孤独和无力感,但这种方式永远也无法让个体获得真正的自我,实现人作为人的真正价值。

然而,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终究要实现,并且这种发展的最终归宿就是爱。

尽管当今社会的人们在爱的旅途中到处碰壁,比如高离婚率、自杀率、犯罪率等等问题对这个社会的和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人们对爱的实践感到空前的茫然,对爱的关注和渴望更是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代。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篇一:爱的艺术读后感 doc】《爱的艺术》读后感在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之前,我对爱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那种言情小说中,男女主角在一个浪漫的黄昏中,相向地走在一条铺满枫树的幽静的羊肠小道上,发生一次浪漫而传奇的邂逅,并从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当然,在此期间,男主角会面临情敌的竞争,女主角会面临男友背叛的危险,当然,虽然过程是曲折辛酸的,但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完美的,男女主角必将像童话故事中的王子与公主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爱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从此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儿孙满堂,死而无憾。

最后,故事完结。

至于爱的艺术和爱所需要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则是呲之以鼻,对于婚后所谓的“三年之痒”更使不屑一顾,因为我认为那是失败者的婚姻,那是一场失败的婚姻,毕竟,在我的认知中,成功的婚姻是不需要保鲜的,我本来认为两个真心相爱的人结合在一起,即使是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每天只有咸鱼白菜送饭,他们依然是开心幸福的。

至于网上教授的让婚后生活保持小浪漫的小贴士,我更是不会相信,因为我觉得每天早上能见到自己心爱的人一面就已经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小浪漫,有时我甚至会有如此念头:那男的做那么多的无聊的事去讨好他们的妻子,他们是不是做了一些对不起她们的事而感觉良心上过意不去,想要做这些欲盖弥彰的事,从心里上寻求安慰。

但当我读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后,我才真正发现我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因为我太天真,太无知,以至于把爱看的太肤浅,太简单,太理想化了。

因为我们人类无法避免孤独,而想要驱逐我们心中孤独感的办法一个是与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二则是去爱。

所以说,爱,是我们内心对感情的需求,一个人内心强大的表现,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对此产生很深的误解,他们认为:爱情是弱者的感情。

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爱情并不是单单强者或弱者需要的一种感情,它是芸芸众生均需要的一种感情寄托,就如同我们均需要亲情与友情,他们是塑造我们健康积极完善的精神世界的动力与基础,没有了爱情,我们的内心将会出现空虚与失落,我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世界是不健康的,故而,爱情是我们人生的润滑剂,爱情是我们人生的调味剂,爱情是我们人生的萃取剂,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让我们品味到人生的甜酸苦辣,让我们真正无悔此生。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书名:《爱的艺术》作者:【美】艾.弗洛姆李鸣健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类型:自购书内容笔记:第一章爱是一门艺术吗·产生在爱这件事情上一无所学的观点的原因①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是否能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爱的能力的问题。

②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的问题③人们不了解“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 ”之间的区别。

·学会一门艺术的步骤是什么①掌握理论②掌握实践③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第二章爱情的理论(一)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人是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

人意识到自己,他人,人的过去和发展前途的可能性。

人对他的单一存在的觉悟,对他短暂生命的觉悟,人意识到身不由就,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

——所有的这一切,使得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

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

他就会疯狂。

·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永远面临同一个问题。

即:如何克服这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

·达到这一目的(人与人之间的结合)的途径:①纵欲:特点一方式都是强烈的特点二需要整个身心的投入特点三需要不断重复②同一组人保持一致:参加者为了使自己属于这一部分人而失去了大部分个性。

在专政国家中,通过威胁和恐怖手段制造同一状态。

在民主国家中,人们变成一个模式,因为人们总想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与他人的结合,如果没有别的更好的方式,那就只能采取同一人群的同一方式。

·要求消除所有差别的倾向&平等概念和实践的密切关系:平等概念的发展:◎犹太经书,肯定了人的一次存在性。

《爱的艺术》读后感(三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三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

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

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感情无关的古话,却在必须程度上证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

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

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

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

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但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透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潜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此刻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

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个人领悟五篇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个人领悟五篇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个人领悟五篇《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个人领悟1我已在爱里跌掉数次,不断面对同样的错误,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与无能为力,所以本月我选择阅读了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

所有失败和痛苦经历,都是促使我们走上反思和诚实面对自己的必经之路。

正如书中弗洛姆写过:“没有黑夜,人的生命就一无所得,以至于白天也无物可给。

”Ⅰ、《爱的艺术》出版于1956年,距今已问世60年,也许书中部分观点早已不适用当下社会,但书中弗洛姆对爱的思考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的思考过程,爱在书中不仅仅单指爱情,更包罗着对各种形式爱的哲学思想,给我带来很大收获和启迪。

本书内容可以概括为两部分,理论和实践。

Ⅱ、理论—什么是爱?开篇就立即被弗洛姆的以表入理,精细分析的理论所吸引。

弗洛姆以人的生存理论为前提,阐述了对爱的理论认识,也表明作者自身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

那么到底什么是爱呢?书中的观点爱除了给予之外还有这些积极的要素:了解、尊重、责任和关心。

了解: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渴望被了解,也只有爱才能让我们生命变得完整。

爱情可以是积极向上的,可以是彼此间的精神支柱。

责任感和关心如果不是以了解为基础,那么一切都只会是盲目的。

关心:爱情说到底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如果缺乏这种关心那么这种爱就称不上真正的爱。

责任:责任感完全是认一种由心出发的自觉行为,是“我”对另一个具有生命意义的客体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和反应。

责任感是建立在对他人的负责就像对自己负责一样的基础上。

如果责任感不以尊重为前提,那么责任就会成为一种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

尊重:指客观地正视对方的全部,并容纳对方独有个性的存在。

让一个被我爱的人能以她自己的方成长或发展,而不是要求对方服务于我,我同样应该感到和她很一致,而且乐意接受他(她)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她)成为我预先设计好了的模型,更不是为了她当作我使用的工具。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1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全新方式解释了爱:弗洛姆从“激进的、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

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的一门艺术。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通过人们了解爱的理论,然后实践爱,从而实现爱的艺术。

在爱的.理论中作者说到了:一是爱情对生存问题的回答,二是父母与孩子之爱,三是爱的对象,这三个方面阐述了爱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它的主动特征是给予,不是接纳。

很多人觉得给予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但对于爱而言,对于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而言并不是如此,因为爱不是商品交易,你给予的越多,自己所得到的也就越多。

这也就是爱的真谛。

读完这本书,感觉很美,很不一样,但也许作者的思想太深了,还没有完全理解。

这只是一种爱的感觉。

过去总是感动于个人的爱,总觉得两人都很幸福。

但是这种迷恋,疯狂的爱,被看作是强烈的爱的象征,作者认为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人和女人过去是多么孤独。

是的,我们曾经认为爱是无限的,它不需要任何技巧。

但结果大多是甜蜜交流的开始只是一种误解,疏远最终只能是短暂的陶醉在离别之后。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我们只是试图解决我们的孤独,这是不持久的。

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自私的爱。

我们应该把所有的爱都建立在慈善的基础上。

对所有人都有责任感,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人,改善他人的生活。

这也是爱在圣经里的一种方式:爱别人就像你自己一样。

普遍爱的特征是它不是唯一的。

这是一种宽广的胸怀,不仅是对他人的爱,也是对社会的爱,也是对大自然的爱,这是对整个世界的爱。

这也有助于了解一些长期忍受“孤独”的孤独者,他们的事业和社会事业。

我过去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我觉得我太肤浅了。

他们的爱不仅仅是需要为了消除寂寞的玫瑰,一种关心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对世界的一种奉献,这是一个伟大的爱,一种普遍的爱,一种消除隔阂来自上帝的爱,一种对上帝的无限的爱!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2或许,每个人都会经历那样的一份爱,它时而酸涩、时而甜蜜、时而苦楚、时而幸福,然而,就算是心情每天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也还是依旧迷恋着那种感觉,那是初恋。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一、引言《爱的艺术》是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的杰作,于1956年首次出版。

这部作品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被誉为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通过简洁的语言,弗罗姆引导我们理解“爱”这个深奥的话题,揭示爱情并非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

二、爱的本质弗罗姆的理论颠覆了我们对爱的传统认知。

他指出,爱不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感情,而是一种需要学习和培养的能力。

爱的本质在于给予,而不是索取。

这种给予不是简单的物质付出,更重要的是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理解并尊重对方。

给予是最高力量的表现,它代表着我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完整性。

通过给予,我们展现出自己的力量和自信,从而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

三、爱的实践与成熟成熟的爱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之上的。

它包括父爱和母爱的融合,既有无条件的祝福和平和,又有对自律和争取的需求。

成熟的爱意味着我们能够接受并尊重他人的独立性,同时也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这种爱是对人的全面肯定和尊重,是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四、爱的艺术与人格成长爱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时间。

首先,我们需要有独立的人格和成熟的思想,这是对爱的理解的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如何给予和接受爱,如何与他人建立健康、平等的关系。

最后,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爱的能力,使爱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五、结语《爱的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爱。

它告诉我们,爱不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感情,而是一种需要学习和培养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爱的艺术,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深邃的理论阐述,更在于其对我们实际生活的指导意义。

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里,《爱的艺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爱的力量和价值,鼓励我们勇敢地追求和实践爱。

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3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3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3篇)【爱的艺术读后感第1篇】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全新方式解释了爱:弗洛姆从“激进的、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

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的一门艺术。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通过人们了解爱的理论,然后实践爱,从而实现爱的艺术。

在爱的理论中作者说到了:一、爱情对生存问题的回答,二、父母与孩子之爱,三、爱的对象,这三个方面阐述了爱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它的主动特征是给予,不是接纳。

很多人觉的给予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但对于爱而言,对于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而言并不是如此,因为爱不是商品交易,你给予的越多,自己所的到的也就越多。

这也就是爱的真谛。

看完了这本书,感觉写的很美,很另类,但可能是作者的思想太深遂了,未能完全参悟。

只是对其中的博爱颇有感触。

在之前总感动于个人的爱,总觉的相爱的两个人很幸福。

但人们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的爱情的表现,而作者认为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是呀,我们之前都是认为爱只要找准对象,就可以无限的爱,可以不无需任何技巧。

但结果大多都是开始的甜蜜换来的只是误解、隔阂最后也只能是短暂的欢欣之后的离别。

这也就是作者说到的我们只是为了排解各自的寂寞,这是无法长久的。

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自私的爱,我们应该把一切爱都以博爱为基础。

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生活情趣。

这也是圣经里提到的一种爱的方式:爱他人应如爱己。

博爱对所有人的爱,其特点是这种爱没有独占性。

这是一种宽广的胸怀,不仅是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还应该包对自然的爱,也就是对整个世界的爱。

这也就能理解一些伟大的独行者,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社会的事业能长期忍受“寂寞”。

之前总觉的不可想象,但现在想来是自己太肤浅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书名:《爱的艺术》
作者:【美】艾.弗洛姆李鸣健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类型:自购书
内容笔记:
第一章爱是一门艺术吗?
·产生在爱这件事情上一无所学的观点的原因
①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是否能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爱的能力的问
题。

②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的问题
③人们不了解“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 ”之间的区别。

·学会一门艺术的步骤是什么?
①掌握理论
②掌握实践
③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
第二章爱情的理论
(一)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人是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

人意识到自己,他人,人的过去和发展前途的可能性。

人对他的单一存在的觉悟,对他短暂生命的觉悟,人意识到身不由就,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

——所有的这一切,使得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
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

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

他就会疯狂。

·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永远面临同一个问题。

即:如何克服这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

·达到这一目的(人与人之间的结合)的途径:
①纵欲:特点一方式都是强烈的
特点二需要整个身心的投入
特点三需要不断重复
②同一组人保持一致:参加者为了使自己属于这一部分人而失去了大部
分个性。

在专政国家中,通过威胁和恐怖手段制造同
一状态。

在民主国家中,人们变成一个模式,因为人们总想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与他人
的结合,如果没有别的更好的方式,那就只
能采取同一人群的同一方式。

·要求消除所有差别的倾向&平等概念和实践的密切关系:
平等概念的发展:
◎犹太经书,肯定了人的一次存在性。

“谁拯救了一个生命,就等于拯救了全世界;谁破坏了一个生命,就等于破坏了
全世界。


◎西方启蒙运动哲学,平等是指发展个性的条件。

康德认为,人永远不应该是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人本身,就是一个
目标,而不是他人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人
都是一样的。

◎社会主义,把平等解释为是消除剥削和人使用人。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平等概念的变化:
指的是机器人(失去个性的人)的平等。

意味着一个“模式”,
而不是“统一”。

启蒙运动的哲学观点——灵魂不分性别。

→性别两极的消失。

男子和妇女完全相同,而不是作为对立的两极而平等。

③创造性的劳动。

·结合的形式:
①共生有机体的结合:
②⑴消极形式:服从(受虐癖)
③⑵积极形式:控制(施虐癖)
④成熟的爱情:保持自己个性条件下的,与他人的合二为一。

⑤⑴爱情的“积极意义”:运用人的蕴藏在内部的力量,不管是否达到外部
的变化。


⑦a.给的要素
⑧什么是“给”?“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

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
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

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

⑨人们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
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

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⑩人们不应该把对方看做是他帮助的对象,而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

⑪取得爱的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人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创造性倾向。

⑫b.所有爱共有的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认识。

⑬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

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⑭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成长和发展自己。

⑮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

我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对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我才能了解对方
·结合:
①实现人与人的结合
②阴性和阳性的结合:p31
(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
(三)·母爱与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四)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

代表大自然。

(五)父亲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思想、法律、纪律、秩序等的世界。

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脱离父亲的权威。

(六)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
合。

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七)
(八)爱的对象
(1)博爱
(2)博爱是同等人之间的爱。

但虽然我们是同等的,事实上也往往不完全“同等”。

因为我们是人,所以需要帮助。

今天是我需要帮助,明
天也许是你。

有这种要求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弱小,另一个人的强
大。

弱小只是一种暂时状态,而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的能力是普
遍的持续状态。

(3)母爱
(4)母亲要赋予孩子对生活的爱,而不仅仅是活下去的愿望。

(5)母爱中值得赞美的东西,并不是母亲对于婴儿的爱,而是母亲对于成长着的孩子的爱。

P47(母亲“超越自己的追求”、分离)(6)
(7)性爱
(8)性爱区别与母爱和博爱,按它们的本质来说,母爱和博爱都不属于一个人。

而性爱要求完全彻底地实现合二为一,要求自己同他人完
全融合。

(9)·性爱的独占性:性爱是具有独占性,但同时也是通过爱一个人,进而爱全人类,爱一切生命。

P51
(10)·性爱的一个重要因素:意志的因素。

(11)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
一个诺言。

(12)结论:性爱完全是两个人之间的吸引力,是两个特殊的人之间绝无仅有的联系;性爱只是一只的行为——这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

(13)自爱
(14)①利己者:利己和自爱是相互矛盾的。

缺乏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表明了这个人内心缺少生命力,并会使他感到空虚和失望。

在必要
时,这个人会通过各种其它的满足来弥补他失去的幸福。

他看上去
似乎非常关心自己,实际上只是试图通过对自己的关心去掩盖和补
充自己缺乏爱的能力。

(p56 母亲对孩子忧虑重重的例子。

)(15)②“忘我”:忘我的人一无所求,他只为别人活着,而且因为不重视自己而感到自豪。

但一旦他发现,尽管他那么忘我可还是感到不
幸,他同别人的关系仍然不令人满意,他就会感到吃惊。

(p57忘我
的母亲对自己孩子的影响)
(16)神爱
第三章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第四章资本统治劳动力的结构→资本集中
第五章劳动组织的特殊形式:高度集中个,分工严密,抹杀个性。

第六章·爱情和婚姻强调保护自己免遭不可忍受的孤独感的侵袭。

在爱情那个中,人们找到了“避风港”。

两个人结成用以反对全世界的同盟,却把这种两个人的自私看做是爱情和信赖。

→强调结伴精神与相互宽容。

第七章·“爱情是性现象”——弗洛伊德。

(p83 批判)
第八章结论:以上两种思想,是西方社会中爱情衰亡的两种“正常”形式。

由社会决定并造成的爱情病理学。

——举例如下:p87-p95
第九章i感情上的不成熟状态ii非理性的爱情形式:偶像化的爱情、多愁善感的爱情、投射。

第十章“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


第十一章爱的实践
第十二章(一)所有艺术的必备条件
第十三章①纪律:与身心有益的东西必定使人舒适,即使开始的时候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

第十四章②集中:最重要的步骤是学会一个人待着;专心做一切事;同别人的关系中:有听别人讲话的能力;保持清醒(重要的是要觉察内心的活动,而不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找为自己辩护的借口)。

集中意味着要完全地在现时现地生活。

第十五章③耐心
第十六章④极大的兴趣
第十七章(二)特殊条件
第十八章①主要条件:克服自恋。

同自恋相反的是“客观性”,就是对人和事物抱有开放的态度,能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

第十九章②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

合理的信仰首先不是信仰什么东西,而是一种确认。

这种确认是符合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的信念。

第二十章·相信自己:是我们能做出许诺的先决条件
第二十一章·相信他人:⑴相信他人的核心(核心不可变)第二十二章⑵相信他人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十三章⑶顶峰:相信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