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共五篇)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共五篇)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共五篇)第一篇: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1500字]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3)了解生活中跟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概括信息的能力;(2)体验由气体的压强差异产生的力,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体验。

二、法制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渗透有关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难点:运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

四、教具和媒体:多媒体、纸、烧杯、水、饮料吸管、机翼模型、漏斗、乒乓球、注射器、水槽、硬币等。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1、教师演示“漏斗倒吹乒乓球”的实验。

2、学生做吹两张倔强的纸实验。

在亲自操作、体会、感受中置疑,引入教学新课题。

二、新课教学1、分析引入流体与流速的概念。

流体:有流动性的气体、液体统称为流体。

流速:流体流动的速度。

2、教师拿出事先给学生准备的教具(也可以叫学生利用手中材料自制),让学生分组讨论后自选器材完成实验,要求每组学生都要明确实验目标、实验操作过程,提醒学生要注意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如:图1 图2 图3(1)、把一根长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里,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图1),往B中匀速持久地吹气,观察现象,作好记录。

(2)、将准备好的两个“小船”,放入脸盆内(图2),然后用注射器向中间的水域冲水,两船如何运动?(3)、把一张小纸条放在嘴边,(图3)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会看到什么现象?3、当学生的实验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并请部分同学汇报实验现象和探究归纳的结果(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欲言,大胆的谈出所有的收获)。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物理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2. 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物理与法律的关系2. 物理学中的法律案例分析3. 法律法规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4. 学生分组讨论与思考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物理与法律的关系。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资料和物理案例。

2. 准备教室环境,确保教学秩序。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物理与法律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

2. 案例分析:分享物理学中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物理领域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在物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鼓励学生遵守法律、尊重科学。

6. 布置作业: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物理与法律的关系。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法庭或监狱,让学生亲身感受违法行为的后果。

2. 邀请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思考题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物理与法律关系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法律意识表现。

九、教学调整根据教学评价和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总结在课程结束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模板

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模板

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模板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自我介绍二、引入[师]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

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师]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课本图0.1-1实验[演示]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师]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板书]物理是有趣的[板书]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板书]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板书](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板书](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四、小结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案

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案

第二节生活中得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得应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得过程,了解照相机得成像原理、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得主要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照相机得制作与使用,获得成功得愉悦、具有对科学得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与日常生活中得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得意识、【教学重点】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得过程,了解照相机得成像原理、【教学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得主要特征、【教具】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学具】两个直径大小相近,长约15cm得圆纸筒,凸透镜一个,半透明纸一张,玻璃板一块,水、【可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与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得,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得,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她方法威胁她人人身安全得;(二)公然侮辱她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她人得;(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她人,企图使她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得;(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得;(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她信息,干扰她人正常生活得;(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她人隐私得。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透镜,知道了透镜会折射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透镜,这课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生活中得透镜、板书: &3、2 生活中得透镜二,展示目标:(投影)三,课堂导学:<一>导学“照相机”1、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得风光、动人得场境,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受到美得享受与启迪。

对于照相机,您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兴趣,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教师及时引导,给于鼓励。

)2.自学课本P62-63一、二段照相机。

自学指导:(1)仔细观察图3、2-1,您瞧到照相机得镜头就是一个_______镜,来自物体得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得像。

初中物理法制教案

初中物理法制教案

初中物理法制教案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如力、热、光、电、声等,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物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物理知识在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4.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定律及其应用。

2. 难点:物理知识在法制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定律及其应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4.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体验物理知识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 讲解力的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用力拉开门、提举重物等。

3. 讲解力的定律:讲解牛顿三定律,让学生了解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4. 力的法制作用:讲解力在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如力学在桥梁、建筑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5.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探讨力的本质,探索力的产生和作用机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基本概念、定律及其在生活和法制建设中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力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如用力拉开一张纸、抛掷物体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概念、定律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3-1 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⑴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⑵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⑶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⑴会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⑵会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

⑶能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能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的作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法制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渗透有关森林防火条例的法律法规。

教学重难点重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光路的作图。

难点: 凸透镜、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两个概念的理解;光路的作图。

教具凸、凹透镜每生各1个,手电筒。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新课引入生活中人们常使用眼镜、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光学仪器,今天我们将来了解它的主要部件透镜。

二、新课教学1、凸透镜和凹透镜点拨:透镜分两种,一是凸透镜,二是凹透镜,大家互相观察一下桌上放的透镜,它形状上有什么特点?结论:凸透镜的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的中间薄,边缘厚。

练习: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属于的凸透镜是:属于凹透镜的是:介绍:(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简称主轴。

(2)、光心:主轴与透镜的交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过渡:如果不准用手摸,你们有什么方法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呢?请同学们用你桌上的AB C D F E透镜探究一下。

小结:“看”(透过镜看文字和周边景物)、“照”(用太阳光来照,看对光的作用不同)两种方法。

2、透镜对光的作用过渡:既然能用“照”的方法来区分两类透镜,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看看平行光线经过两类透镜后走向如何?表明两类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再思考一下,其中又是发生了光的哪一种现象?演示实验:分别让平行主光轴的光入射到凸透镜、凹透镜上,观察折射光线的路径。

物理教案法制渗透.doc

物理教案法制渗透.doc

物理教案法制渗透篇一: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案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教学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教具】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学具】两个直径大小相近,长约15cm的圆纸筒,凸透镜一个,半透明纸一张,玻璃板一块,水.【可渗透法制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透镜,知道了透镜会折射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透镜,这课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生活中的透镜.板书: &3.2 生活中的透镜二,展示目标:三,课堂导学:一导学“照相机”1.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境,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对于照相机,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兴趣,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教师及时引导,给于鼓励。

)2.自学课本P62-63一、二段照相机。

自学指导:(1)仔细观察图3.2-1,你看到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_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的像。

(2)胶卷上涂着一层_______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________,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3)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像___物体(填大于、小于)。

(4)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及指导。

3、小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学生自学课本P63想想做做根据课本内容及投影提示以小组完成下列活动:(1)做一做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 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初中物理法治渗透教案

初中物理法治渗透教案

初中物理法治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珍视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习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2. 法律法规在物理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3. 物理实验中的安全常识和操作规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交通规则、电器使用等,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法律法规的关联。

2. 新课:讲解物理知识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如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因违反物理规律而导致的法律责任案例,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理实验中的安全常识和操作规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5. 总结:强调物理学习中的法律法规意识,倡导学生遵守物理实验规范,珍视生命,关爱环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应用,以及物理实验中的安全常识和操作规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违反物理规律导致的法律责任案例,引导学生认识遵守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理实验中的安全常识和操作规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应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法律法规在物理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对物理实验中的安全常识和操作规范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物理知识应用案例。

2. 物理实验安全常识和操作规范。

3. 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法律法规的紧密联系。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遵守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3. 注重物理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初中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5篇

初中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5篇

初中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5篇学校八班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5篇作为一名八班级物理老师,你知道如何写八班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吗?它能关心你的物理教育活动顺当开展,并对你提高教学质量有乐观的关心。

你是否在找正预备撰写“八班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217744八班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1学问目标1. 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2. 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 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精确值和估量值组成.4. 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分误差和错误.力量目标1. 培育观看力量:对图形和图像观看,了解通过视觉推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通过观看刻度尺,熟悉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2. 培育思维力量: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方法.德育目标养成仔细、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教材分析教材首先是通过让同学观看图和估测1分钟的时间,熟悉到人的感觉并非牢靠的,从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列举了同学熟识的测量工具,并指出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关心同学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意观看的环节.对于“长度的单位”供应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同学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分以及减小的方法.教法建议关于测量部分,由于同学缺乏定量讨论自然现象的阅历,对测量的重要性熟悉不足,所以应当引导同学观看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其他的例子使同学熟悉到利用感觉器官做推断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可以让同学总结出“感觉并不总是牢靠的,需要进行测量”的结论.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量的测量、精确的测量等.关于长度的单位,应当着眼形成长度的详细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展现图片、图像和一些关于长度的视频资料,教学方法应当留意让同学动起来,自己实践.关于正确使用刻度尺,先观看刻度尺的零点、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测量工具也有类似的问题,从而形成同学“不同事物的共同规律”的观念.在此基础上,用观看法自己得到正确的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争论小组,其后,引导同学勤于思索着重理解,分析正确的和错误的测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化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测量.关于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结果要注明单位,应当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巩固,提示同学要重视这个问题就可以了.在正确读数这个问题上,讲清得到读数的步骤,同学在此基础上,用练习巩固,形成学习习惯为宜,不宜让同学弄清细节和原理.关于误差的教学,讲清误差和错误的区分,并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关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详细应用,在初三物理测量电阻中才会较高要求的应用.#217743八班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2【教学单元分析】速度的概念,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正确的引出速度的概念,应当先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分析,熟悉到比较速度的意义进而用单位时间的路程表示速度.速度的公式和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时间、长度的单位合成的,是物理中第一次遇到的复合单位,速度的计算要认清路程和时间的对应.【教学过程分析】一.速度概念的引入思索教材中提出的三个问题,从这三个问题中分析出比较速度的方法:用相同的时间,看运动的路程;运动相同的路程,看所用的时间.而比较不同的时间和路程的方法是用相同的时间衡量通过的路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校和同学可以供应图片资料、视频资料,使同学熟悉到比较速度的必要性,也可以直接由同学想象速度比较的意义,可以提高同学的制造力.说清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是速度的物理意义,结合学校的学问,得出速度的概念,可以由同学总结概念.二.试验:速度的计算同学在课前就应当预备玩具小车,进行课本上的试验,把试验中的数据添入表格中,就得到了计算速度的公式.本内容的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让同学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同学可能设计成使小车通过1米的路程,记录下所用的时间,进而比较小车的速度的大小,老师应当予以鼓舞.三.速度的单位增加同学的感性熟悉,应当供应大量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同学比较和熟悉不同物体的速度,适当选取科技新闻,使同学联系实际和科技的学习,也可以用课外实践活动使同学接触更多的信息,建立自然界速度的物理图景和养成从信息中学习的习惯.可以供应的资料有:步行的速度、游泳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汽车速度、列车速度、飞机速度、卫星速度、地球运动的速度等.速度的单位可以用对比法学习,对比长度的单位换算和速度的单位换算,然后应当找到最简洁的方法进行换算.见副板书1.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由同学观看出特点:单位进行等量代换、单位用字母表示.四.平均速度可以供应图片、视频资料使同学熟悉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而我们一般都是不要求很精确的状况下,做粗略讨论用平均速度,例如列车从广州到北京的平均速度等.所以引入平均速度概念,平均速度的计算是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状况下都是指平均速度(实际上指的是平均速率).计算平均速度的例题,例题如副板书2形成作题的规范步骤:已知列出已知条件,一般换算成求所需的单位,用字母表示;求列出所求的物理量;解的过程是公式、代入数值和单位、得结果;答结果的内容.【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速度单位的资料【组织形式】同学小组【老师辅导参考】1.可以在网上查找各国的速度的单位.2.各个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3.相同时期各地速度的单位.【评价方法】1.网上的资料可以列出学习记录.2.小组总结,各个小组相互补充资料,实现资料共享.3.发挥同学的制造性,看看哪个组能依据资料提出新的问题. #184067八班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3一、学问与技能1、通过观看和回忆再现初步熟悉机械运动的现象.2、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光的反射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光的反射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光的反射》放珠中学曾令勋参备人:曾令勋、杨瑞、李政春、王自飞、徐冬梅、徐琴、张登发等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2.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另外,了解《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相关规定,懂得相关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三、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实验引入:老师用激光笔或者手电筒射出的光在墙上打出一个亮点,利用空气清新剂喷出的气雾清晰地显示激光或者手电筒传播的路径,用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

在墙上挂一块平面镜。

激光笔射出的光或手电筒的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气雾背景显示下,会看到一去一回两条光路。

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同时指出: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他(它)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

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

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教案标题: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与法制的关系,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重要性。

2. 掌握物理渗透法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物理与法制的关系及其应用。

2. 渗透法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物理渗透法制的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物理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理现象与法制的关系,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你认为物理与法制有什么联系?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物理渗透法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物理知识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

三、实验探究(2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利用水的渗透性质演示物质渗透的原理。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讨论。

3.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渗透的原理与法制有什么联系?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个涉及物理渗透法制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案例中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物理渗透法制的概念和原理。

2. 提出拓展问题:你还能想到其他与物理渗透法制相关的案例吗?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物理渗透法制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物理知识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物理与法制的关系,并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重要性。

通过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物理渗透法制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布置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理渗透法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物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的优良品质。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学科与法律法规的关系2. 知识产权保护3. 安全法规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4. 交通法规与物理知识5. 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科与法律法规的关系,分析典型案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物理教材及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 实验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所需的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物理学科与法律法规的关系,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知识产权保护、安全法规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交通法规与物理知识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6. 课后作业:布置与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物理学科与法律法规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或警察局,了解法律执行和执法过程。

2. 邀请法官或警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3.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八、教学反思1. 评估学生对物理学科与法律法规的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法律意识。

2. 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考虑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案标题: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关系,认识到物理学科对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性;2. 掌握物理学科中与法制相关的知识,如力学中的牛顿三定律、电磁学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3. 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关系介绍;2. 物理学科中与法制相关的知识点;3. 物理学科实验中的法制教育;4. 物理学科案例分析与法制教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a. 介绍物理学科中与法制相关的知识点,如牛顿三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b. 解释这些知识点与法制教育的联系,如牛顿第三定律与法律中的行为与反作用力原则的关系。

3. 实验演示(30分钟)a. 设计一些与物理学科相关的实验,如力学实验中的碰撞实验、电磁学实验中的电磁感应实验等;b. 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思考与法制教育相关的问题,如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实验结果的合法性等。

4. 案例分析(20分钟)a. 提供一些与物理学科相关的案例,如交通事故中的物理学原理、电力窃电案件中的电磁学知识等;b.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物理学知识与法制教育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物理学知识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并进行教学评价。

四、教学资源:1. 物理学科教科书;2. 物理学实验器材;3. 物理学案例材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对物理学知识与法制教育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物理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 鼓励学生关注与物理学科相关的法制新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将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的同时也能培养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

初中物理渗透法制教案

初中物理渗透法制教案

初中物理渗透法制教案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法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法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法规3.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制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法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讲解法律、法规的含义、制定和实施的目的,让学生了解法制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分析生活中的法律法规: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法规,如交通规则、消防安全规定等,让学生明白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4.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法规解决这些问题。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法律法规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法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法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3. 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4. 学生法制意识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物理》2. 案例资料:生活中的法律法规实例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图片等教学素材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法制意识。

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

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

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人类的“热”现象的探索和利用【组织形式】学生小组【参考题材】1.热力学发展的历史.2.我国古代对热的认识.3.温度计的类型和发展.4。

生活中的热现象.【评价】1.所查阅的资料.2.资料的丰富性和来源的丰富性.3.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如绝对零度的理解.八年级物理渗透法制教案(精选篇3)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2、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

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学习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

本节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力、重力、二力合成和密度等知识联系密切。

本节内容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

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分析各种浮沉现象的基础,所以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要弄清浮沉条件,关键是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本节教材要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主要知识有两个: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关联性。

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1.2 教学内容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意义。

物理学科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关联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理学科中具体的法律问题。

第二章: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关联性2.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密切关系。

2.2 教学内容物理学科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物理实验中的安全法规和实验规范。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科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实践操作法:演示物理实验中的安全操作。

第三章:物理实验中的法律问题3.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物理实验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3.2 教学内容物理实验中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范。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法律责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理实验中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范。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物理学科中的伦理问题4.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中的伦理问题。

4.2 教学内容物理学科中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物理研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科中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小组讨论法:讨论物理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案目的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展望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未来发展。

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展示法:展示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章:物理学科中的知识产权保护6.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和保护。

6.2 教学内容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物理研究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理研究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案例。

第七章:物理实验中的环境保护7.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物理实验中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八年级物理法制渗透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法制渗透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法制渗透教案5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物理法制渗透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物理法制渗透教案1《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例1、在图1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对镜面相互对称作图。

用轴对称方法先分别作出A、B、C三点的像A 、B 、C ,再根据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用虚线连结三点即可,如图2所示。

在图中AA 、BB 、CC 都属辅助线,要用虚线表示,而像A 、B 、C 是虚像,也需要用虚线来表示。

例2、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将[]A.逐渐变大,并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

C.先变大后变小,先靠近镜面再离开镜面。

D.大小不变,但逐渐向镜面靠。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大小相等,并且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始终相等。

例3、如图12示,如何作一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 点(画图说明)解析:此题涉及了光反射的许多知识点,由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经过像点。

因此可两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点光源的像点S 然后连接S A,S A和平面镜相交于O点,O即为入射点,最后完成光路图。

答案如图13所示。

本题先找到点光源S经平面镜形成的像S ,连接S A交平面镜于O点,再连接SO完成光路,这种解题的思路方法,应用在很多平面镜的解题中。

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五、拓展提升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3.马拉着质量为2023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5.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6.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7.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A 6×103JB 9×103JC 3×104JD 3.9×104J8.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A 750JB 150JC 没有做功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A 拉大车做的功多B 拉小车做的功多C 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D 无法比较10.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都沿接触面匀速移动了S的距离,则功的计算公式W=FS( )A 只适于甲B 只适于乙C 只适于甲和丙D 甲、乙、丙都适用11.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八年级物理法制渗透教案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案教案标题: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相关性,认识到物理学科对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2. 掌握物理学科中与法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将物理学科的知识应用于法制领域。

教学内容:1. 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相关性介绍a. 物理学科对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b. 物理学科中与法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物理学科中与法制相关的实例分析a. 物理学科中的力学与交通法规的关系b. 物理学科中的热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c. 物理学科中的电磁学与知识产权的关系3. 学生活动设计a.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相关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b. 实例分析: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物理学科实例,分析其中与法制相关的内容,并讨论其影响和应用。

c. 创新项目:学生根据所学的物理学科知识和法制观念,设计一个创新项目,展示物理学科在法制领域的应用。

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相关性,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物理学科实例,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科与法制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评估方法:1. 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评估。

2. 学生对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相关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估。

3. 学生创新项目的设计和展示评估。

教学资源:1. 物理学科教材和参考书籍2. 法制教育相关的案例和资料3.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物理学科竞赛和法制教育相关的活动,拓宽知识面和实践能力。

2. 邀请法制教育专家或法律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法制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欢迎进一步讨论和提问。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质量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四)
——《质量》
放珠中学曾令勋
参备人:曾令勋、杨瑞、李政春、王自飞、徐冬梅、徐琴、张登发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另外,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相关规定,懂得相关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三、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橡皮筋、火柴棒、一截车胎、大头针、大螺栓、木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内容: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四节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了解生活中跟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体验由气体的压强差异产生的力,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体验。

法制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渗透有关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

教具和媒体:多媒体、纸、烧杯、水、饮料吸管、机翼模型、漏斗、乒乓球、注射器、水槽、硬币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教师演示“漏斗倒吹乒乓球”的实验。

2、学生做吹两张倔强的纸实验。

在亲自操作、体会、感受中置疑,引入教学新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分析引入流体与流速的概念。

流体:有流动性的气体、液体统称为流体。

流速:流体流动的速度。

2、教师拿出事先给学生准备的教具(也可以叫学生利用手中材料自制),让学生分组讨论后自选器材完成实验,要求每组学生都要明确实验目标、实验操作过程,提醒学生要注意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如:
图1 图2 图3
(1)、把一根长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里,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图1),往B中匀速持久地吹气,观察现象,作好记录。

(2)、将准备好的两个“小船”,放入脸盆内(图2),然后用注射器向中间的水域冲水,两船如何运动?
(3)、把一张小纸条放在嘴边,(图3)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会看到什么现象?
3、当学生的实验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并请部分同学汇报实验现象和探究归纳的结果(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欲言,大胆的谈出所有的收获)。

然后教师进行最后总结: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4、教师在对以上知识分析透彻后,用PPT课件导入“鄂洛多克惨案”、“奥林匹克号惨案”火车的安全线设置问题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从而渗透法制知识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7条: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胶结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一百二十公里。

5、用多媒体欣赏雄鹰与飞机飞翔的视频,设疑:雄鹰与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翔而不掉下来呢?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然后播放flash课件“机翼”,让学生了解飞机起飞的秘密。

6、教师在以上的视频播放结束后,用机翼模型进一步分析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是:
飞机在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有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气流被机翼分为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

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课堂练习:
1、航海规则为什么规定两艘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
2、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

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1、同向行驶两船中间部分水流速大,压强小,两船就会在外侧压力下撞在一起。

2、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强大的气流会将人推向列车。

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行总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研究方法、探究过程。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64页上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4题。

板书设计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流体和流速
1、流体:流动性的气体或液体的统称为流体。

2、流速:流体流动的速度。

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三、渗透法制知识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7条。

四、飞机的升力:
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