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ec0c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b.png)
存储管理存储管理是一种关键的信息技术领域,涉及到有效和有序地管理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和访问。
随着信息和数据的快速增长,存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性能,必须采取相应的存储管理策略。
存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合理利用存储资源,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取服务。
对于大型组织和企业来说,存储管理不仅仅是存储和访问数据的问题,还涉及到备份和恢复、安全性和保密性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存储管理需要系统地规划、组织和实施,以确保数据始终可靠可用。
为了实现高效的存储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存储管理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组织。
不同类型和重要性的数据可能需要不同的存储策略和处理方式。
通过将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可以更好地控制存储资源的使用和访问权限。
比如,可以将关键数据存储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上,而将较不重要的数据存储在低成本的设备上。
其次,存储管理需要考虑数据备份和恢复。
数据的备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可以防止因为硬件故障、自然灾害或者人为错误导致的数据丢失,还可以提供数据恢复的能力。
备份策略需要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访问频率和恢复时间的要求进行制定。
同时,还需要定期测试备份的可用性和完整性,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
此外,存储管理需要关注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数据的安全性是指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而数据的保密性是指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为了实现数据的安全保护,可以通过加密、访问控制和审计等手段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另外,存储管理还需要关注存储资源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使用缓存技术、数据压缩和去重技术等手段,可以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和利用率。
此外,存储管理还可以通过数据归档、数据迁移和容量规划等方式来优化存储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最后,存储管理需要持续监控和维护存储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的问题。
通过使用存储管理软件和工具,可以获取存储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状态信息,以及进行容量规划和性能优化。
简述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
![简述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fc5ebe7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a.png)
简述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
1.文件管理:主要用于管理文件和目录,提供文件的读写服务。
文件系统通常采用层次结构来组织文件和目录,可以实现快速查找和访问文件。
2.数据备份和恢复:存储管理可以支持组织的数据备份和恢复。
这可以帮助组织在发生故障时快速还原原始数据,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存储设备管理:它可以跟踪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并根据使用情况对存储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新的存储设备或更换旧的存储设备,以提高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
4.数据迁移:存储管理可以支持企业的数据迁移。
这可以帮助组织快速、安全地将数据迁移到新的存储设备上。
5.内存管理: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功能实质上是对存储“空间”的管理,主要指对主存的管理。
这些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用性,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存储设备,从而提高存储效率和降低数据存储成本。
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 存储管理
![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 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d98723d0d233d4b14e69fd.png)
• ⑶最佳适应算法
• 最佳适应算法的空闲链是按空闲区从小到大顺序排 列。为进程选择分区时总是寻找其大小最接近进程 所要求的存储区域。所谓“最佳”是指每次为进程 分配内存时,总是把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 分区分配给进程,避免“大材小用”。
• 因为每次分配后所切割下来的剩余部分总是最小的, 这样将加速碎片的形成。
• ①如果被回收空闲分区没有空闲伙伴分区,那么保留该分区为一 个独立的空闲分区,否则执行②;
• ②合并回收分区及其伙伴分区,从而得到一个尺寸(2I+1)更大的 回收空闲分区,转移到①;
一个伙伴系统内存分配与回收的例子
• 伙伴系统克服了固定分区和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技术的缺陷。但是伙伴 系统存在一个问题,即内存空间需要不断地进行分裂和合并,频繁的 伙伴分区合并操作会浪费很多时间。
• ③内存分配原则,以页帧为单位来分配内存,将进程若干个逻辑上连续的 页面装入若干个离散的页帧中,由页表提供进程的页号到存储空间帧号的 映射。
5.2.4伙伴系统
• 其实现原理如下: • 一个伙伴系统内存的用户可用空间为2U。进程申请存储空间时,
系统总是为其分配大小为2I的一个空闲分区。其中S≤I≤U,2S是系 统允许的最小分区尺寸。在实际操作系统中,最小分区尺寸一般 为212。 • 如果进程申请的存储空间大小为K,且2I-1<K≤2I,则将整个2I大小的 分区分配给该进程;否则,该分区被分割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伙伴 分区,大小为2I-1;再判断K是否满足条件:2I-2<K≤2I-1,若满足条件, 则将两个伙伴中的任何一个分配给该进程。否则,将其中一个伙 伴又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伙伴分区;此过程一直继续进行,直到 产生的分区满足条件I-J≥S并2I-J-1<K≤2I-J,将2I-J大小的分区分配给该 进程;当I-J-1<S时,系统不再分割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伙伴分区,将 2S大小的分区分配给该进程。 • 当进程执行完毕,释放一个尺寸为2I的分区时,系统用下面的算法 回收该分区。
专升本操作系统第四章存储管理
![专升本操作系统第四章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2805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4.png)
缺点
内存紧缩操作需要消耗较大的系统资源,可能会 影响系统性能。
04
页式存储管理
页式存储管理的概念
01
页式存储管理是一种将内存划 分为固定大小的页,并将外存 空间划分为同样大小的页的存 储管理方式。
02
每个程序都被划分为一系列的 页面,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程 序加载到内存中。
段的共享
多个程序可以共享同一个段,通过共享可以节省 内存空间。
段的保护
通过设置段表和段长寄存器,实现段的保护,防 止越界访问。
段的移动
当需要将程序从内存中移出时,可以移动其中的 某个或多个段,而不是整个程序。
段式存储管理的优缺点
提高内存利用率
可以将不同程序的不同段分配到不同 的内存区域,避免浪费。
存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并保 证存储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存储管理的功能
01
02
03
04
内存管理
负责内存的分配、回收和保护 ,包括内存分区、分页、分段 等管理方式。
外存管理
负责磁盘等外部存储器的管理 ,包括文件的创建、删除、读 写等操作。
缓存管理
负责缓存区的分配、替换和缓 存数据的读写操作,以提高存 储器的访问速度。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优缺点
02
01
03
优点 可以有效地利用物理内存,提高内存利用率。 支持多道程序运行,提高系统吞吐量。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优缺点
• 可以根据进程的实际需求动态地分配和回收内存。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优缺点
由于分区分配算法的选择会影响内存利用率和 系统性能,因此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算法。
简述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
![简述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3bbe0e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8.png)
简述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存储管理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和优化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资源。
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包括:内存分配与回收、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和虚拟内存管理。
一、内存分配与回收内存分配与回收是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
它负责分配和回收系统中的内存资源,以满足进程的需求。
在操作系统中,常用的内存分配算法有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差适应算法等。
这些算法根据不同的策略选择合适的内存块进行分配,并及时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
二、内存保护内存保护是存储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它通过设置访问权限和使用各种技术手段,保护进程间的内存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
内存保护可以分为硬件保护和软件保护两种方式。
硬件保护主要依靠处理器的特权级和访问权限等机制,而软件保护则通过操作系统的权限管理和地址空间隔离等手段来实现。
三、地址映射地址映射是存储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
它负责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实现进程对内存的访问。
地址映射通过页表、段表等数据结构来完成,其中页表是最常用的一种。
地址映射的过程包括将逻辑地址分解为页号和页内偏移量,然后根据页号在页表中查找对应的物理页框号,并将页内偏移量与物理页框号相加得到物理地址。
四、内存扩充内存扩充是存储管理的一项重要功能。
它通过将部分进程的页表存放在外存中,从而实现对内存容量的扩充。
当进程需要访问外存中的页表时,操作系统会将页表加载到内存中,并进行适当的地址映射。
内存扩充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内存利用率和运行效率,但也会增加访问时间和开销。
五、虚拟内存管理虚拟内存管理是存储管理的高级功能之一。
它通过将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内存和外存的组合空间中,实现对大容量、稀缺的物理内存的有效管理。
虚拟内存管理包括页面置换算法、页面替换策略和页面调度等技术。
通过合理地管理虚拟内存,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同时还能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给应用程序使用。
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包括内存分配与回收、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和虚拟内存管理。
LEC5-存储管理_2008
![LEC5-存储管理_2008](https://img.taocdn.com/s3/m/3bd163b70242a8956aece44e.png)
–把每个进程指定到足够容纳它的最小分区
–每个分区都需要维护一个调度队列 (12M ~ 16M之间
空闲)
–为所有进程只提供一个队列。当需要把一个进程装入
主存时,选择可以容纳该进程的最小可用分区。如果
所有的分区都已被占据,则必须进行交换。一般优先
考虑换出能保存新到进程的最小分区中的进程,或者
考虑一些诸如优先权之类的其他因素,也可以优先选
• 主存的利用率非常低。任何程序,即使很小,都需要 占据一个完整的分区。在图7.2所示的例子中,假设存 在一个长度小于2M的程序,当它被换入时,仍占据了 一个8M的分区。由于被装入的数据块小于分区大小, 从而导致分区内部有空间浪费,称为内部碎片。
15
Example of Fixed Partitioning
10
Memor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 Physical Organization
– 主存与辅存之间信息流的组织 (由程序员负责不切实际)
• 可供程序和数据使用的主存可能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程 序员必须采用覆盖技术(overlaying)来组织程序和数据。不 同的模块被指派到主存中的同一块区域,主程序员在需要 时换入或换出模块。即使有编译工具的帮助,覆盖技术的 实现仍然非常浪费程序员的时间。 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中, 程序员在编写代码时并不能知道可用空间的大小及位置。
6
Memor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 Protection
–每个进程都应该受到保护,以免被其他进程有意或无 意地干涉。因此,该进程以外的其他进程中的程序不 能未经授权地访问(进行读操作或写操作)该进程的 内存单元。在某种意义上,要满足重定位的需求增加 了满足保护需求的难度。
答案_实验五 存储管理(二)
![答案_实验五 存储管理(二)](https://img.taocdn.com/s3/m/601cc7442b160b4e767fcf48.png)
实验五存储管理(二)学号:姓名:班级:实验目的:1. 了解虚拟存储器。
2. 掌握分页存储管理的原理,熟悉段式存储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3. 掌握常用的页面置换算法。
实验内容:一、选择:1.可变分区方式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中,(C)总是找到能满足作业要求的最大空闲区分配A、最佳适应算法B、首次适应算法C、最坏适应算法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2.下列(A )存储方式不能实现虚拟存储器A、分区B、页式C、段式D、段页式3.操作系统处理缺页中断时,选择一种好的调度算法对主存和辅存中的信息进行高效调度尽可能地避免(D)A、碎片B、CPU空闲C、多重中断D、抖动4.分页式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C)A、要求处理缺页中断B、要求扩充主存容量C、不要求作业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D、不要求作业全部同时装人主存5.LRU页面调度算法淘汰(B)的页A、最近最少使用B、最近最久未使用C、最先进入主存D、将来最久使用6.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的主存单元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的C、若干连续的页D、若干不连续的帧7.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A、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的效率D、实现主存共享8.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缺页中断时,欲调度一页进入主存中,内存己无空闲块,如何决定淘汰已在主存的块时,(B)的选择是很重要的A、地址变换B、页面调度算法C、对换方式D、覆盖技术9.(D)存储管理兼顾了段式在逻辑上清晰和页式在存储管理上方便的优点A、分段B、分页C、可变分区方式D、段页式10.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C)A、随作业长度变化B、相同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11.下述(B)页面置换算法会产生Belady现象A、最佳置换算法B、先进先出算法C、LRU算法D、Clock算法12.在一个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的内容为:若页的大小为4KB,则地址转换机构将相对地址0转换成的物理地址是(A)。
存储管理的基本模式
![存储管理的基本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8a2e4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8.png)
存储管理的基本模式存储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和外部存储器。
存储管理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固定分区固定分区是一种简单的存储管理方式,它将内存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进程或任务。
每个进程只能在自己的区域中运行,不能访问其他区域的内存。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进程的自由度,但由于实现简单,在一些简单系统中仍然被采用。
优点:实现简单,安全可靠。
缺点:分区数量固定,造成内存浪费,且不利于大内存程序的运行。
适用场景:适用于内存较小、任务数量固定的系统。
2. 动态分区动态分区是一种更为灵活的存储管理方式,它根据进程或任务的实际需要,动态地分配内存空间。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利用内存资源,提高内存利用率。
优点:内存利用率高,适用于大内存程序。
缺点:实现相对复杂,需要操作系统进行更多的管理操作。
适用场景:适用于内存较大、任务数量不确定的系统。
3. 页式管理页式管理是一种将内存分为若干个页(page)的存储管理方式。
每个页的大小固定,可以存放一个进程或任务的一部分。
页式管理通过将程序分割成多个页面,实现了内存的离散分配。
优点:内存利用率高,可以实现多道程序运行。
缺点:实现相对复杂,需要处理页面置换和缺页等问题。
适用场景:适用于内存较大、任务数量不确定的系统。
4. 段式管理段式管理将内存分为若干个段(segment),每个段的大小不固定,可以存放一个进程或任务的一部分。
段式管理通过将程序分割成多个段,实现了内存的逻辑分段。
优点:便于多道程序运行,可以实现分段保护和分段共享。
缺点:实现相对复杂,需要处理段之间的地址映射和保护等问题。
适用场景:适用于内存较大、任务数量不确定的系统。
5. 段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结合了页式管理和段式管理的优点,将内存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又包含若干个页。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内存的逻辑分段和离散分配,同时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和多道程序运行能力。
操作系统原理-第五章存储管理习题
![操作系统原理-第五章存储管理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940651172ded630a1cb60b.png)
** 习题** 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A.页表(页表寄存器)B.快表C.存储键D.索引动态重定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B、重定位C、物理化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C.缩短访问时间D.加速地址转换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B.地址映射C.地址保护D.地址越界7.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法B.最佳适应法C.最坏适应法D.循环首次适应法9.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B.1024MC.10GD.10G+1M10.用空白链记录内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 B.RAM C.CPU D.虚拟存储器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内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
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装入时D.程序运行时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15.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简述存储管理的功能
![简述存储管理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7c9d663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f.png)
简述存储管理的功能
存储管理是一种用于管理存储设备和存储环境的工具,用于管理
和控制组织中的存储,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的可用存储资源。
它的功能有:
1. 存储空间的有效管理。
存储管理系统可以对组织存储空间进
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利用系统可用的存储设备,避免存储空间的浪费。
2. 缓存的更新管理。
缓存是存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存储管
理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缓存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3. 资源共享管理。
存储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分级管理各种媒体,以实现不同用户对资源的共享,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4. 故障恢复管理。
存储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实施灾难恢复,系统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恢复策略,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5. 安全管理。
存储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安全控制、权限管理等技
术手段,有效地控制用户对存储资源的访问,避免数据泄露和破坏。
存储管理能够帮助组织优化存储使用,有效提高系统性能,维护
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也保护存储资源的安全性,实现有效的自
动化管理。
只有当存储管理得当时,组织才能充分利用存储资源,达
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操作系统学习资料-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
![操作系统学习资料-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dd255c6f1aff00bfd51e53.png)
第五章存储管理一. 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A.页表(页表寄存器)B.快表C.存储键D.索引动态重定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B、重定位C、物理化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C.缩短访问时间D.加速地址转换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B.地址映射C.地址保护D.地址越界7.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法B.最佳适应法C.最坏适应法D.循环首次适应法9.硬盘容量1G,内存容量为1024k,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B.1024MC.10GD.10G+1M10.用空白链记录内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A.ROMB.RAMC.CPUD.虚拟存储器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内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
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装入时D.程序运行时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15.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简述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
![简述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54f1e1c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e.png)
简述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存储管理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对计算机的存储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优化。
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包括内存分配与回收、内存保护、内存扩充、虚拟内存和文件管理。
一、内存分配与回收内存分配与回收是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
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是有限的资源,需要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动态分配内存空间。
当一个进程结束或者释放了内存空间,系统需要将这部分空间回收,以便其他进程使用。
内存分配与回收的目标是高效利用内存资源,避免内存碎片化,提高系统的性能。
二、内存保护内存保护是指通过硬件和软件手段保护系统的内存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
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被划分为多个区域,不同的进程或用户只能访问自己被分配的内存空间,不能越界访问其他区域。
内存保护的目标是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恶意程序对内存进行破坏。
三、内存扩充内存扩充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扩大计算机系统的内存容量。
在传统的计算机系统中,内存的容量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大规模应用程序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多道程序设计、虚拟内存等技术手段来扩大内存的容量,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
四、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一种将物理内存和磁盘空间结合起来使用的技术。
它可以将暂时不被使用的部分数据或程序从内存中转移到磁盘上,以释放内存空间,让更多的程序能够运行。
虚拟内存的优点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用内存空间,并且可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五、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进行管理和组织。
文件是计算机系统中存储数据的重要方式,它们被组织成一种层次结构,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存储、访问和管理。
文件管理的功能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删除等操作,以及文件的共享、保护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存储管理的五大功能包括内存分配与回收、内存保护、内存扩充、虚拟内存和文件管理。
这些功能的合理实现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今后的计算机系统设计中,存储管理的优化将继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存储管理概述
![存储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ccd5e2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c.png)
存储管理概述存储管理是指计算机系统中负责处理存储器资源的一组软件或硬件程序。
存储管理旨在协调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和软件组件,以有效地管理和分配存储资源,以及确保数据和程序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存储管理还负责确保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能够在高负载时有效地运行,以及处理各种存储器故障。
存储管理通常由操作系统提供,其主要任务是为进程分配和管理内存、磁盘空间、网络存储等资源。
存储管理涉及到从物理存储器到逻辑文件的各个级别,因此需要准确和高效地跟踪数据的位置、类型和用途。
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1.内存管理:内存管理负责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并确保各个进程的内存空间不会相互干扰。
内存管理还负责将进程和物理存储器之间的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
2.磁盘管理:磁盘管理负责处理磁盘上的文件和目录,并将它们存储在适当的位置。
磁盘管理还负责跟踪磁盘上的空间使用情况,并确保每个文件都有足够的空间存储。
3.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涉及到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删除等操作。
该功能还包括文件的保护和权限设置、文件共享和协作等。
4.虚拟存储:虚拟存储是一种负责将进程的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的技术。
它通过将未使用的部分交换到磁盘上来扩展可用内存空间。
5.备份和恢复:备份和恢复负责在计算机系统上创建数据备份,并在需要时将数据恢复到计算机系统中。
这是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部分。
6.缓存管理:缓存管理负责将频繁访问的数据保留在内存中,以避免频繁读写磁盘,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存储管理是计算机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确保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资源能够被有效地管理和分配,并且能够提供高效的存储器服务。
存储管理的原理一种常见的存储管理原理是通过虚拟存储器实现内存扩展。
虚拟存储器通过将进程的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使得进程拥有了更大的地址空间,同时可以节约物理内存。
虚拟存储器还通过页面替换算法,将部分未使用的页面换出到磁盘中,从而释放内存空间,使系统可以在更多的进程中进行加载和运行。
存储管理功能
![存储管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98acb7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5.png)
存储管理功能存储管理是计算机系统重要的功能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存储设备,包括内存、硬盘、光盘等,以及对数据的读写、分配和回收等操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存储管理功能。
首先,内存管理是存储管理的重要部分。
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是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地方,它被分为多个固定大小的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内存块。
内存管理功能负责分配和回收内存块,以满足程序的运行需求。
它通过内存分配算法来确定哪些内存块可以分配给程序使用,哪些内存块已被占用,需要回收。
内存管理还可以进行内存的合并、分割和调整等操作,以提高内存利用效率。
其次,磁盘管理也是存储管理的重要部分。
磁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
磁盘管理功能负责分配和回收磁盘空间,以及管理文件和目录等信息。
它通过文件系统来组织和管理磁盘上的数据,包括文件的存储位置、大小和权限等信息。
磁盘管理还可以进行磁盘的格式化、分区和磁盘碎片整理等操作,以提高磁盘的性能和可靠性。
另外,存储管理还包括缓存管理和页面交换等功能。
缓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的存储设备,用于加快数据的读写速度。
缓存管理功能负责决定哪些数据应该缓存到内存中,以及何时将数据从缓存中写回磁盘。
页面交换是一种虚拟内存管理技术,它通过将部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磁盘上,以便为其他应用程序腾出内存空间。
页面交换功能根据需要把页面从磁盘读取到内存中,或者将页面从内存写回磁盘。
最后,存储管理还需要进行错误检测和修复等操作。
存储设备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例如硬盘错误、内存错误等。
存储管理功能负责监测存储设备的状态,并进行错误检测和修复。
它可以通过备份和恢复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以及通过纠错码等技术来修复数据的错误。
综上所述,存储管理功能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功能之一。
它包括内存管理、磁盘管理、缓存管理、页面交换和错误检测修复等功能,以提高存储设备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
存储管理功能的优化对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操作系统5、存储管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5、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738ef98bd63186bcebbcf6.png)
一、选择题1.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和( )。
A.内存扩充 B.外存扩充 C内存和外存扩充 D.地址保护2.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 )A.编译 B.连接 C.运行 D.重定位3.物理地址对应的是( )。
A.模块中的地址 B.内存中的地址 C.外存中的地址 D.数据的起始地址4.逻辑地址对应的是( )A.数据的起始地址 B.内存中的地址 C.模块中的地址 D.外存中的地址5.动态重定位是在( )时进行的重定位。
A.程序执行时 B.开机时 C.启动时 D.装入内存时6.静态重定位是在( )时进行的重定位。
A.程序执行时 B.开机时 C.启动时 D.装入内存时7.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一次性完成地址修改的方式是( )A 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 C.静态连接 D.动态连接8.下列关于缓冲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A.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技术 B.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技术C.为了协调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 D.是为了提高外设的处理速度9.可变式分区管理的分配策略中,首次适应算法是按照 ( ) 顺序排列空闲区。
A.起始地址递减 B.起始地址任意C.起始地址递增 D.分区大小递增10.可变式分区又称为动态分区,它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时动态建立的。
A.在作业装入 B.在作业创建 C.在作业完成 D.在作业未装入11.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将空闲区按照长度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算法 B.最佳适应算法 C.最坏适应算法 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12.可重定位分区分配中的碎片是( )A.磁盘的一小部分 B.外存的一小部分C.内存中容量小、无法利用的小分区 D.内存中的小分区13.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是通过( )实现的。
A.段表 B.页表 C.PCB D.JCB14.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把页面尺寸增加一倍,在程序顺序执行时,则一般缺页中断次数会( )。
操作系统原理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
![操作系统原理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dad3ccf7ec4afe04a1df9a.png)
5.3 习题5.3.1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A.页表(页表寄存器)B.快表C.存储键D.索引动态重定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B、重定位C、物理化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C.缩短访问时间D.加速地址转换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B.地址映射C.地址保护D.地址越界7.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法B.最佳适应法C.最坏适应法D.循环首次适应法9.硬盘容量1G,内存容量为1024k,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B.1024MC.10GD.10G+1M10.用空白链记录内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A.ROMB.RAMC.CPUD.虚拟存储器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内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
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装入时D.程序运行时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15.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_第四版_(张尧学著)_清华大学出版社_第5章new存储管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_第四版_(张尧学著)_清华大学出版社_第5章new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e814f7102de2bd960588fd.png)
(4)重定位及存储保护
重定位过程,其步骤概括如下: 1)页号p和页内地址w 2)存储保护 3)利用页表得到块号 4)形成物理地址
分页重定位
例子 在某静态分页存储管理中,已知内存共的32块, 块长度为4K,当前位示图如图5-22所示,进程 P的虚拟地址空间大小为50000。 (1)进程P共有几页?
3.主要特点
能够支持多道程序设计 并发执行的进程数受分区个数的限制 程序大小受分区长度的限制 存在“碎片”
减少碎片
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1.基本思想
用户区作为空闲区,根据程序实际需求量,分 配空间,并可回收使用后的空间。
2.实现关键
(1)数据结构设计
可用表 空闲区链表
请求表 struct FreeNode { long start; long length; struct FreeNode *next; 针 //分区的起始地址 //分区的长度 //向下指针
4.虚拟存储器思想 (1)虚拟存储器要解决的主要技术有:理论基 础、调入策略和置换算法 (2)理论基础--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在程序运行过程的一个较小时间范围内,只需要 一小部分的程序信息,其他部分暂时不需要;而 且在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程序的所有指令和数 据并没有相同的访问概率,有一部分指令和数据 经常被访问,有一部分指令和数据很少被访问, 甚至存在部分指令和数据根本没有被访问。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又分为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 性
假定,在位示图中的一个位用bitmap[i,j]表示,其中i 称为字 号,表示第i行即第i个字;j称为位号,表示在第i个字中的第j 位,这里规定从低位开始计算。如果位示图中的第i个字记为 bitmap[i],那么 bitmap[i,j]=(bitmap[i] >>j )&1
5.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的方法
![5.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bccd5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9.png)
5.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的方法1. 分区式管理:将文件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固定大小的分区,每个分区用于存储不同类型的文件。
这种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文件访问的效率,但需要提前规划好分区的大小和类型。
2. 连续分配:将文件存储空间划分为连续的磁盘块,一个文件的所有磁盘块按照顺序连续存储。
这种管理方法简单直观,但会产生外部碎片,导致存储空间的利用率降低。
3. 链接分配:将文件存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簇或块,每个文件由不连续的簇或块链接起来。
这种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存储空间,但会导致访问文件时的随机访问时间增加。
4. 索引分配:为每个文件维护一个索引表,记录文件的磁盘块号或簇号。
通过索引可以快速定位并访问文件的磁盘块。
这种管理方法适用于大文件的存储,但索引表的大小会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5. FAT(文件分配表)分配:使用文件分配表来管理文件存储空间,记录每个磁盘块的使用情况和下一个磁盘块的位置。
这种管理方法较为简单和高效,但在大规模文件存储上的性能较差。
6. i节点分配: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i节点,用于存储文件的元数据和磁盘块指针。
这种管理方法能够快速定位和访问文件,但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i节点。
7. 混合分配:将多种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方法结合起来,根据文件的类型、大小等特征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方法。
这种管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和访问效率。
8. 压缩存储:使用压缩算法对文件进行压缩,减小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
这种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在访问文件时需要进行解压操作,会增加访问文件的时间开销。
9. 增量存储:只存储文件的增量部分,而不是整个文件。
这种管理方法适用于频繁修改的文件,能够减小存储空间的占用,但会增加访问文件的复杂性。
10. RAID(磁盘阵列)存储:将多个磁盘组合成逻辑上的一个大容量磁盘,通过数据分割、冗余存储等技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性能。
这种管理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存储系统,可以提供高效、可靠的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和( )。
A.内存扩充 B.外存扩充 C内存和外存扩充 D.地址保护2.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 )A.编译 B.连接 C.运行 D.重定位3.物理地址对应的是( )。
A.模块中的地址 B. 内存中的地址 C.外存中的地址 D.数据的起始地址 4.逻辑地址对应的是( )A.数据的起始地址 B.内存中的地址 C.模块中的地址 D.外存中的地址 5.动态重定位是在( )时进行的重定位。
A.程序执行时 B.开机时 C.启动时 D.装入内存时6.静态重定位是在( )时进行的重定位。
A.程序执行时 B.开机时 C.启动时 D.装入内存时7.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一次性完成地址修改的方式是( )A 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 C.静态连接 D.动态连接8.下列关于缓冲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A.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技术 B.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技术C.是为了协调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 D.是为了提高外设的处理速度9.可变式分区管理的分配策略中,首次适应算法是按照 ( ) 顺序排列空闲区。
A.起始地址递减 B.起始地址任意C.起始地址递增 D.分区大小递增10.可变式分区又称为动态分区,它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时动态建立的。
A.在作业装入 B.在作业创建 C.在作业完成 D.在作业未装入11.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将空闲区按照长度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算法 B.最佳适应算法 C.最坏适应算法 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12.可重定位分区分配中的碎片是( )A.磁盘的一小部分 B.外存的一小部分C.内存中容量小、无法利用的小分区 D.内存中的小分区13.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是通过( )实现的。
A.段表 B.页表 C.PCB D.JCB14.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把页面尺寸增加一倍,在程序顺序执行时,则一般缺页中断次数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5.页表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 )。
A.逻辑映射 B.物理映射 C.地址映射 D.逻辑地址映射16.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虚拟扩充、部分装入、离散分配和( )A.虚拟保护 B.虚拟装入 C.一次对换 D.多次对换17.虚拟存储管理策略可以( )。
A.扩大物理内存容量 B.扩大物理外存容量C.扩大逻辑内存容量 D.扩大逻辑外存容量18.虚拟存储器受到的限制有外存的容量和( )。
A.指令中表示地址的字长 B.内存的容量 C.硬件的好坏 D.以上的观点都对 19.在页式存储管理中,每当CPU形成一个有效地址时,要查页表,这—工作是由( )实现的。
A.硬件自动 B.操作系统 C.查表程序 D.存取控制程序20.具有虚拟存储功能的管理方法是( )A.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B.请求分页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 D.段页式存储管理21.采用( )不会产生内部碎片A.分页存储管理 B.分段存储管理 C.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D.段页式存储管理 22.最佳适应算法的空闲区是( )。
A.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列的 B.按大小顺序递减排列的C.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的 D.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的二、填空题1.在采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地址变换过程可能会因为 、 和 等原因而产生中断。
2.存储管理应实现的功能是:主存空间的分配与保护、 、主存的共享和 。
3.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空间共有32个页面,每页1KB,主存16KB。
假定某时刻系统为用户的第0、1、2、3页分别分配的物理块号分别为5、10、4、7,那么虚地址0A5CH对应的物理地址是 。
4.在分区分配算法中,首次适应算法倾向于优先利用内存中 部分的空闲分区,从而保留了 部分的大空闲区。
5.动态重定位是在目标程序执行过程中,在CPU访问内存之前,由 来完成将指令或数据的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过程。
6. 把主存储器分成大小相等的许多存储块,每个存储块称为一块,与此对应,程序的逻辑地址也分成大小相同的页,页的大小与块的大小相等。
7. 必须为每个作业建立一张段表,且对每一段都对应有一张页表。
8.整体对换技术通常以 为单位。
9.置换算法是在主存中没有 时被调用的,它的目的是选出一个被 的页面,如果内存中有足够的 存放所调入的页,则不必使用 。
11.系统中刚刚被淘汰的页面在不久之后又要访问,以致整个页面调度非常频繁,辅存一直保持忙的状态,而处理机的有效执行速度很慢,多数进程处于阻塞状态,这种情况叫做 。
三、判断题1.即使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用户也能设计用内存物理地址直接访问内存的程序。
( ) 2.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法中,最佳适应法的效果必定优于首次适应法。
( )3.用可变分区法不能完全消除内部碎片。
( )4.对于静态重定位方式,作业无法在主存中浮动。
( )5.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不利于共享和保护。
( )6.段式存储管理系统有利于共享和保护。
( )7.在现代计算机中,计算机程序、通道程序使用的都是逻辑的地址,因此,必须先进行地址转换才能找到正确的内存地址。
( )8.为了减少内部的碎片,页应越小越好。
( )9.采用页式存储管理时,要求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都是连续的。
( )10.内存越大,进程运行就越快。
( )11.在页式虚存系统中,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允许用户使用不同大小的页面。
( ) 12.在虚拟存储系统中,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巨大的存储空间。
因此,用户地址空间的大小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 )13.在支持虚拟地址空间的操作系统环境下,CPU能运行比该计算机主存容量还大的程序。
( )14.在页式虚存系统中,驻留集增大,则页故障数肯定会减少。
( )15.在虚拟页式存储系统中,LRU置换策略总优于FIFO策略。
( )16.虚拟存储器不是物理上扩大内存空间,而是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
( )17.虚拟存储空间实际上就是全部的辅存空间。
( )18.在请求分页系统中,为了实现请求一页的功能,在页表中必须增加2个数据项,它们是中断位和访问位。
四、解析题1.存储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地址重定位?有哪几种地址重定位方法。
3.某系统采用页式(Paging)存储管理策略,拥有逻辑空间32页,每页2KB物理空间1MB。
(1)写出逻辑地址格式;(2)进程的页表有多少项?4.在一个分区存储管理系统中,按地址从低到高排列的空闲分区的长度分别是:10KB、4KB、20KB、18KB、7KB、9KB、12KB、15KB。
对于下列顺序的段请求:12KB、10KB、15KB、18KB 分别使用首次适应法和最佳适应法,试说明空间的使用情况。
5.某操作系统采用可变分区分配存储管理方法,系统占用低地址部分的126KB。
用户区大小为386KB,且用户区起始地址为126KB,用空闲分区表管理空闲分区。
若分配时采用分配空闲区高地址部分的方案,且初始时用户区的386KB空间空闲,对下述申请序列;作业1申请80KB,作业2申请56KB,作业3申请120KB,作业1完成并释放80KB,作业3完成并释放120KB,作业4申请156KB,作业5申请80KB。
试用首次适应算法处理上述作业序列,并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作业1、2、3进入主存后,主存的分布情况:(2)画出作业1、3完成后,主存的分布情况;(3)画出作业4、5进入系统后的内存分布情况。
6.什么是碎片?为解决碎片问题可以采用哪些存储管理技术?每种存储管理技术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是什么?7.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实现该方案的关键技术是什么?8.考虑一个由8个页面、每页1024字节组成的存储空间,把它映射到容量为32个物理块的存储器中,试问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分别是多少位?为什么?9.假定某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主存为128KB,分成32块,块号为0、1、2、3、 (31)某作业有5块,其页号为0、1、2、3、4,被分别装入主存的3、8、4、6、9块中。
有一逻辑地址为[3,70]。
试求出相应的物理地址(其中方括号中的第一个元素为页号,第二个元素为页内地址,按十进制计算),并画图说明地址变换过程。
10.在某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有一作业共4段,段号分别为0、1、2、3,段表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逻辑地址[0,45],[1,50],[2,60],[3,90]相应的主存地址。
当无法进行地址转换时,应说明产生何种中断(其中方括号中的第一个元素为页号,第二个元素为页内地址,按十进制计算)。
段号 段长 主存起始地址 状态0 500 1500 01 400 2600 02 120 13 85 380 011.试叙述页式系统的地址变换步骤(带快表)。
12.某请求页式存储管理,允许用户编程空间为32个页面(每页1KB),主存为16KB。
如有一个用户程序有10页长,且某时刻该用户页面映射表如下表所示。
如果程序执行时遇到以下两个虚地址:0AC5H、1AC5H,试计算它们对应的物理地址。
虚页号 物理块号0 1 2 38 7 4 1013.某系统采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内存块大小为1024字节,程序字长16位,地址寄存器长18位。
有一程序空间的大小是5页,页表如下表所示,试计算程序字0455H、1386H 的物理地址。
页号 块号 状态0 1AH l1 16H 12 03 04 014.为实现分页式虚拟存储,页表中至少应含有哪些内容?15.试给出段页式系统的地址变换过程(带有联想存储器)。
16.一台计算机有4个页框,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和它们的R(读)与M(修改)位见下表(时间单位:滴答),请问NRU、FIFO、LRU和第二次机会算法将替换哪一页?页 装入时间 上次引用时间R M0 1 2 3 126230120160279260272280111117.在一个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系统中,有一用户作业,它依次要访问的字地址序列是:115,228,120,88,446,102,321,432,260,167,若该作业的第0页已经装入主存,现分配给该作业的主存共300字,页的大小为100字,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FIFO调度算法将产生几次缺页中断,写出依次淘汰的页号序列及缺页中断率。
(2)按LRU调度算法将产生几次缺页中断,写出依次淘汰的页号序列及缺页中断率。
18.考虑如下访问序列:0,1,0,3,1,2,4,3。
驻留集大小为两个页面,分别求出采用LRU和OPT替换算法控制上述访问串的故障数和页故障率。
19.对下述页面走向:7,0,1,2,0,3,0,4,2,3,0,3,2,1,2,0,1,7,0,1当内存块数量为3时,试问LRU、FIFO、OPT三种置换算法的缺页次数各是多少?(注意,内存块最初都是空的,凡第一次用到的页面都产生一次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