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课题论文-盛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朵奇葩

——小课题研究心得

数学是奇妙的,小学生的好奇心理特别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会有好多疑问,我们的责任不是单单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小学开展小课题研究能培养小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它与生活相联系,在拓展学生学习时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替代不了的。因此开展小课题研究是非常必要、非常有价值的。以下是我在小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心得,付诸文字,与大家共商:

一、注重小课题的选题

1、选取的材料要有研究的价值和可操作性。

数学是绚丽多彩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者相互依存,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数学的丰富感性材料和经验。可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课堂依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开展小课题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内容也来源于教材,所以说教材还是我们第一选择的材料,从教材入手采集有用信息,有效开发教材资源,不能仅仅只为了做题而做题,而要更深层次地思考各单元中的每道例题、练习题以及思考题的可研究价值,使学生研究起来有可操作性,防止提出的小课题抽象化、形式化,以致使小课题的研究走过场。如:二年级下学期,我在教学《平移、旋转》这一节内容时,发现这节课后面的实践活动课——《动手剪一剪》很有研究的价值和可操作性,于是我灵机一动,展示了几幅剪纸后,就把这节课的主动权放手给了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剪小纸人的方法,感悟剪并排排列的小纸人与平移间的联系,剪围成一圈小纸人与旋转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到:运用数学知识可以创造美。

结果是:学生在从简单到复杂的剪纸过程中的表现,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他们从动手实践中知道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并排排列

的小纸人,通过旋转会得到围成一圈的小纸人,并且还从动手实践中发现了小人的个数与纸张的连续对折次数有关。

对折次数(次)图案个数(个)

一 1

二 2

三 4

四8

…………

从中得出规律:(每增加一次对折的次数,剪出的对称图案个数是前一次的2倍)。

2、选取的材料学生感兴趣,通过努力可以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课题感兴趣,就会主动的运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及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信心。如:在学习《二十四计时法与十二时计时法》时,我发现学生对这两种计时法的使用在选择上有不同意见,于是我按学生的观点不同将学生分成甲、乙两方:甲方认为二十四计时法好,乙方认为十二时计时法好。学生对这个辨析性课题以及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感兴趣,辩论会上两方各抒己见,互不相让,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整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又如:在简单的剪纸教学中,学生欣赏了老师的剪纸后,带着好奇心在老师并没有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剪的情况下,利用课下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议一议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思考、尝试、实践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剪的技巧。一些学生在剪纸中有了新的发现,并且为每一次自己剪的新图案而高兴,于是相互带动、交流,而且在交流中他们也在简单的剪纸中发现了一些数学问题:为什么会剪出一半的图案;剪纸中运用了平移、旋转、轴对称这些数学知识;并且还在剪纸中发现剪一排排列的图案时要用长方形纸,剪围成一圈的图案要用正方形纸;折纸时纸的平均份数如果是单数,就会剪出有半个的图

案;如果纸的平均分数是双数,剪出的图案就会是完整的等问题,并且他们带着这些问题探索、实践,最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连续折纸次数(次)图案个数(个)纸的平均份数(份)

1 1个 2

2 1个半 3

3 2个 4

4 2个半 5

…………

从中得出规律:连续折纸时纸的平均份数如果是单数,就会剪出有半个的图案;如果纸的平均分数是双数,剪出的图案就会是完整

的。

二、注重小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确立小课题,教师做调控。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是小课题研究的突出特点,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所以说对于研究的小课题,可由学生提出,也可以由教师或是师生共同提出。对于小课题的确立,教师不要包揽一切,但也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要把自己放在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位置,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由学生自主确立小课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知识时,我尝试着先让学生自读课本,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疑问接踵而来——为什么一年只有12个月,不是13、14……个月?为什么有的月份是30天,而

有的月份31天?为什么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为什么一年有365天?为什么有平年有闰年?怎么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当时没有一一回答他们,正当我要卖关子时,我班的李书博、贺晓辉、陈玉玲等几位同学说:“老师,让

我们自己来研究吧!就像我们研究《人民币的面值为什么只有1、2、5》一样,我们一定会研究出结果的。”一个小课题就这样在一群三年级孩子中产生了。因为这个课题的内容适合全班同学参与研究,于是我根据学生的能力将他们均匀的分成了六个小组,再小组内自己确定

了组长后,我给每个小组明确了研究任务。整个的研究过程,我只是不断的与每个小组的代表交流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指导他们要带着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使他们知道怎么去进行研究,逐渐使各个小组的研究各具特色。课堂上的课题成果交流汇报中,我也只是随机的对每个研究小组的交流意见进行讲述或补充完善,把他们的结论进行梳理再做确定。这样,老师在整个小课题的研究中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乐于探究他们确立的小课题了。

2、指导学生设计课题探究的步骤。

小课题确定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探究步骤的设计,【采集有用信息→分析处理→ 数学建构→提出假设→验证结论→问题解决→获得新的信息】开始时教师要做些指导,然后由学生分小组设计,最后再由师生共同对步骤的设计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对整个小课题研究活动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如:《人民币的面值为什么只有1、2、5》小课题组,在选定小课题后,确立了以下三项活动内容:1、收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由这些面值不一的人民币引出问题——为什么这些面值只出现了1、2、5,而没有其它的数字?3、通过许多方法研究验证问题,得出结论。4、向全班师生、家长征集对他们研究的问题的看法。5、获得新的信息,引发在研究,使研究成果不断得到修正与改善。

通过制定小课题的研究步骤,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方向。

3、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自主发展。

数学是奇妙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不同问题需要研究,所以小课题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各不相同。活动开展过程中,有的要查阅资料,有的要走访专家开展调查,也有的要通过实验操作等等。这所有的活动,都要求学生根据课题的分工自己去完成,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求他们注意积累资料,如写数学日记,随时记下数据或感受体会、交流结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