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不锈钢比重表
不锈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所有钢材)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管材:每米重量=0.0246615*壁厚*(外径-壁厚)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不锈钢理论重量计算:不锈钢比重:●铬不锈钢取7.75吨/M3●铬镍不锈钢取7.93吨/M3●铁取7.87吨/M3---------------------------------------------------------------------------------------------------------------------------------------------------------------------------------------------不锈钢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钢品理论重量重量(kg)=厚度(mm)×宽度(mm)×长度(mm)×密度值密度钢种7.93 201,202,301,302,304,304L,305,3217.75 405,410,4207.98 309S,310S,316S,316L,347---------------------------------------------------------------------------------------------------------------------------------------------------------------------------------------------不锈钢元棒,钢丝,理论计算公式★直径×直径×0.00609=kg/m(适用于410 420 420j2 430 431)例如:¢50 50×50×0.00609=15.23Kg/米★直径×直径×0.00623=kg/m(适用于301 303 304 316 316L 321)例如:¢50 50×50×0.00623=15.575Kg/米---------------------------------------------------------------------------------------------------------------------------------------------------------------------------------------------不锈钢型材,理论计算公式◆六角棒对边×对边×0.0069=Kg/米◆方棒边宽×边宽×0.00793=Kg/米---------------------------------------------------------------------------------------------------------------------------------------------------------------------------------------------不锈钢管,理论计算公式○(外径-壁厚)×壁厚×0.02491=Kg/米例如¢57×3.5 (57-3.5)×3.5×0.02491=4.66Kg/米---------------------------------------------------------------------------------------------------------------------------------------------------各种钢管(材)重量计算通用公式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钢的密度为:7.85g/cm3钢材理论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
常用金属比重表
钽 16.6 汞 13.6
钍 11.5 银 10.5
钼 10.2 鉍 9.8
钴 8.9 镉 8.65
铌 8.57 锰 7.43
铬 7.19 铈 6.9
LY2铝合金 2.75 LY6铝合金 2.76
LY7铝合金 2.76 LY8铝合金 2.8
LY9铝合金 2.8 LY10铝合金 2.8
LY11铝合金 2.8 LY12铝合金 2.78
LY16铝合金 2.84 LY17铝合金 2.84
ZQSn3-7-5-1铜合金(锡青铜) 8.7 ZQSn5-5-5铜合金(锡青铜) 8.84
ZQSn6-6-3铜合金(锡青铜) 8.82 B5铜合金 8.9
B19铜合金 8.9 B30铜合金 8.9
BMn3-12锰白铜 8.4 BMn40-1.5锰白铜 8.9
YG6X钨钢 14.6~15 YG6A钨钢 14.6~15
YG6钨钢 14.6~15 YG8N钨钢 14.5~14.9
YG8钨钢 14.5~14.9 YG8C钨钢 14.5~14.9
YG11C钨钢 14~14.4 YG15钨钢 13~14.2
硅 2.33 铅 11.34
工业纯铝 2.71 锌板 7.2
锌阳极板 7.15 铅板 11.37
锡 7.3 锇 22.5
铱 22.4 铂 21.45
低碳钢(含碳0.1%) 7.85 中碳钢(含碳0.4%) 7.82
高碳钢(含碳1%) 7.81 高速钢(含钨9%) 8.3
高速钢(含钨18%) 8.7 不锈钢(含铬13%) 7.75 (7.93)
纯铜(紫铜) 8.9 纯镍 8.85
比重表-常用材料
材料名称 汞 锰 铬 钒 钼 银 金 铂 钾 钠 钙 硼 硅 硒 砷 华山松 红松 桦木 山杨 楠木 柞栎(柞木) 软木 胶合板 刨花板 竹材 木炭 石墨 石膏 生石灰 砂岩 石英 天然浮石 滑石 金刚石 金刚砂 普通刚玉 白刚玉 碳化硅 云母 地蜡 地沥青 碳化钙(电石) 电木(胶木) 电玉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聚乙烯
常用工业材料比重表
3 3 材料名称 材料名称 比重(克/厘米 ) 比重(克/厘米 ) 6.6~7.4 8.9~9.0 灰口铸铁 铜材(紫铜材) 7.4~7.7 96黄铜 8.85 白口铸铁 7.2 ~ 7.4 90 黄铜 8.8 可锻铸铁 7.87 85黄铜 8.75 工业纯铁 7.85 80黄铜 8.65 钢材 7.8 68黄铜 8.6 铸钢 低碳钢(含碳0.1%) 7.85 62黄铜 8.5 中碳钢(含碳0.4%) 7.82 74-3铅黄铜 8.7 高碳钢(含碳1%) 7.81 63-3铅黄铜 8.5 高速钢(含钨9%) 8.3 59-1铅黄铜 8.5 高速钢(含钨18%) 8.7 90-1锡黄铜 8.8 不锈钢(含铬13%) 7.75 70-1黄铜锡 8.54 62-1锡黄铜 8.45 3-12-5铸锡青铜 8.69 60-1锡黄铜 8.45 5-5-5铸锡青铜 8.8 77-2铝黄铜 8.6 6-6-3铸锡青铜 8.82 60-1-1铝黄铜 8.2 5铝青铜 8.2 58-2锰黄铜 8.5 7铝青铜 7.8 59-1-1铁黄铜 8.5 9-2铝青铜 7.63 80-3硅黄铜 8.6 9-4铝青铜 7.6 4-3锡青铜 8.8 10-3-1.5铝青铜 7.5 4-4-2.5锡青铜 8.79 2铍青铜 8.23 4-4-4锡青铜 8.9 3-1硅青铜 8.47 6.5~0.1锡青铜 8.8 2.73 铝板 4~0.3锡青铜 8.9 2.67 二号防锈铝 2.65 2.8 五号防锈铝 二号锻铝 2.73 2.8 廿一号防锈铝 四号超硬铝 2.75 2.55 一号硬铝 五号铸造铝合金 2.73 2.6 三号硬铝 六号铸造铝合金 2.84 2.65 十一号硬铝 七号铸造铝合金 2.8 2.67 十二号硬铝 十三号铸造铝合金 2.8 2.95 十四号硬铝 十五号铸造铝合金 2.69 1.74 二号锻铝 工业镁 2.65 7.2 四号锻铝 锌板 2.75 6.86 五号锻铝 铸锌 2.8 10-5锌铝合金 6.3 八号锻铝 2.8 4-3铸锌铝合金 6.75 九号锻铝 4-1铸锌铝合金 6.9 8.9 钴 7.3 ~ 7.5 4.51 锡 钛 11.37 3钨钴合金 14.9~15.3 铅板 8.9 6钨钴合金 14.6~15.0 工业镍 15-20锌白铜 8.6 8钨钴合金 14.4~14.8 43-0.5锰白铜 8.89 5钨钴钛合金 12.3~13.2 40-1.5锰白铜 8.9 15钨钴钛合金 11.0~11.7 1.3 1.35~1.4 纤维纸板 赛璐珞 2.5 1.18 平板玻璃 有机玻璃 2.45 0.2 实验室用器皿玻璃 泡沫塑料 2.23 1.35~1.60 耐高温玻璃 硬聚氯乙烯板 2.2 石英玻璃
钢材比重表
钢材比重表钢材是一种热轧或冷轧后加工而成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各种构件,如机械制造、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等。
其特点是硬度高、强度大、耐腐蚀、耐磨损等。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通常利用钢材的比重来进行计算、筛选等操作。
以下是钢材比重表,供大家参考。
1. 普通碳素钢普通碳素钢是一种低合金钢,热处理后可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代表性的钢种有Q235、Q345、A36等。
该类钢材的比重在7.85左右。
2. 合金钢合金钢是一种含有其他元素的钢材,如铬、钼、钴、镍等。
这些元素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耐腐蚀性等。
代表性的钢种有40Cr、35CrMo、42CrMo等。
该类钢材的比重一般在7.85-8.0之间。
3.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不容易生锈的钢材,主要由铬、镍等元素组成。
代表性的钢种有304、316等。
由于含有较多的镍和钼,不锈钢的比重较大,一般在7.9-8.05之间。
4. 建筑用钢材建筑用钢材主要分为轻型钢和重型钢,常用于建筑结构的支撑、梁、柱等构件。
代表性的钢种有角钢、槽钢、圆钢等。
其比重一般较为统一,约为7.85-7.92之间。
5. 特殊用途钢材特殊用途钢材是一些特殊领域使用的钢材,如高速切削刀具、航空器制造、核工业等。
由于用途的特殊性,钢材的合金元素、比重等参数也多种多样,难以统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厂家和产地钢材的制造工艺和合金成分不同,各种钢材的比重也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计算,以确保精确度。
金属材料比重表
LD6铝合金
2。75
LD7铝合金
2。8
LD8铝合金
2.77
LD10铝合金
2.8
LC3超硬铝合金
2。85
LC4超硬铝合金
2.85
LC6超硬铝合金
2。89
LC9超硬铝合金
2。85
ZL101铝合金
2.66
ZL102铸造铝合金(铝硅)
2。65
ZL103铝合金
2.7
ZL104铝合金(铝硅)
2.65
ZL105铝合金8.7来自不锈钢(含铬13%)7。75
纯铜(紫铜)
8。9
纯镍
8。85
硅
2。33
铅
11。34
工业纯铝
2。71
锌板
7。2
锌阳极板
7.15
铅板
11.37
锡
7。3
锇
22。5
铱
22。4
铂
21。45
金
19.32
钨
19.3
钽
16。6
汞
13。6
钍
11.5
银
10。5
钼
10.2
鉍
9。8
钴
8.9
镉
8。65
铌
8.57
锰
7.43
BFe5—1铁白铜
8.9
BZn15-20锌白铜
8。6
BAl6—1。5铝白铜
8。7
NSi0.19镍合金
8.85
NGu28-2。5—1。5
8.85
NMg0。1钛合金
8.85
NGr9镁合金
8。7
LF2铝合金
2。68
LF3铝合金
2.67
常用不锈钢比重表
常用不锈钢比重表KG “4DC”系列7.75 304、321、304L、202、201 7.93 310S、309S、316L、316 7.98 不锈钢重量简易计算公式不锈钢板每平方米重量kg计算公式比重×厚度mm ×宽度m长度m 304、321管每料重量kg计算公式0.02491×壁厚mm ×外径—壁厚mm 316L、310S管海米重量kg计算公式0.02495×壁厚mm ×外径—壁厚mm 不锈钢圆钢直径×直径×0.00623公斤米不锈钢铬钢直径×直径×0.00609公斤米不锈角钢宽度×厚度×0.015公斤米不锈槽钢宽度×厚度×0.015×2公斤米不锈钢的特点与选用不锈钢知识不锈钢是石油、化工、化肥、食品、国防、餐具、合成纤维和石油提炼等工业行业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而许多容器、管道、阀门、泵、等一般都因与各种腐蚀性介质接触遭受腐蚀而报废。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约占钢材年产量的14。
而不锈钢的产量占钢铁总产量的1。
因此材料受到腐蚀而失效是当今材料研究与发展中的三大主要问题之一。
不锈钢是指具有抗腐蚀性能的一类钢种。
通常所说的不锈钢是不锈钢与耐酸钢的总称。
不锈钢不一定耐酸但耐酸钢同时又是不锈钢。
所谓不锈钢是指能抵抗大气及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种。
腐蚀速度001 mm年者为完全耐腐蚀钢速度0.1 mm年者为耐蚀钢。
所谓的耐酸钢是指在各种强腐蚀介质中能耐酸的钢腐蚀速度0.1mm年者为完全耐蚀腐蚀速度1mm 年者为耐蚀。
因此不锈钢并不是不腐蚀、只不过腐蚀速度较。
不锈钢换算
不锈钢换算厚* 长*宽*比重(平板)=重量KG(张)例(0.5*1.219*2.438*7.93=11.784Kg)*单价例(304)3.1万/吨=365元(1张)习惯上不锈钢比重表(KG)“400”系列7.75304、321、304L、202、201 7.93310s、309s、316L、316 7.98平板换算卷价吨价÷实际厚度*厚度卷价换算平板吨价÷厚度*实际厚度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扁钢:每米重量=0.00793*厚度*边宽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板材:每米重量=7.93*厚度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卷价换算平板吨价÷厚度*实际厚度0.006165直径*直径*0.00623(圆钢)米/公斤镍直径*直径*0.00603(圆钢)米/公斤铬管材(外径-壁厚)*壁厚*0.02491米/公斤NO.1热轧板2B冷轧板化学成分含量镍(Ni) 6%~8%铬(Cr) 17%-18%碳( C ) <0.15%锰(Mn) 1%-2%硅(Si) 1%-1.5%磷(P) 0.02%-0.04%硫(S) 0.02%-0.04% 其余是铁的含量力学方面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GB/T4240-93)中相关力学性能(钢丝直径1.2mm、状态为轻拉为例)抗拉强度(Mpa)80~1130轻拉伸长率1(%)25软态伸长率2(%)-轻拉说明:(1)钢丝交货状态简介:A. 软态(R):钢丝进行光亮热处理或热处理后进行酸洗或类似处理。
B.轻拉(Q):钢丝热处理后进行很小程度的冷拔。
牌号化学成分wt%C(碳) Mn锰 Si硅P磷S硫 Cr铬 Ni镍 Mo钼 Cu铜N其他--------------------------------------------------------------------------------系列最大碳含量最大硅含量最大锰含量最大磷含量最大硫含量镍铬钼301 0.15 1 2 0.045 0.03 6.00-8.00 16.00-18.00 -304 0.08 1 2 0.045 0.03 8.00-10.50 18.00-20.00 -304L 0.03 1 2 0.045 0.03 9.00-13.00 18.00-20.00 -305 0.12 1 2 0.045 0.03 10.50-13.00 17.00-19.00 -310S 0.08 1.5 2 0.045 0.03 19.00-22.00 24.00-26.00 -316 0.08 1 2 0.045 0.03 10.00-14.00 16.00-18.00 2.00-3.00316L 0.03 1 2 0.045 0.03 12.00-15.00 16.00-18.00 2.00-3.00 430 0.12 0.75 1 0.04 0.03 0.6 16.00-18.00 -434 0.12 1 1 0.04 0.03 0.6 16.00-18.00 0.75-1.25410 0.15 1 1 0.04 0.03 0.6 11.50-13.50 -420 0.16-0.25 1 1 0.04 0.03 0.6 12.00-14.00 -201 0.15。
常用金属材料比重表
常用金属材料比重表普通碳素钢7.85 80、85、90黄铜8.7优质碳素钢7.85 96黄铜8.8碳素工具钢7.85 59-1、63-3铅黄铜8.5易切钢7.85 74-3铅黄铜8.7锰钢7.81 90-1锡黄铜8.815CrA铬钢7.74 70-1锡黄铜8.5420Cr、30Cr、40Cr铬钢7.82 60-1和62-1锡黄铜8.538CrA铬钢7.80 77-2铝黄铜8.6铬钒、铬镍、铬镍钼、铬锰、硅、铬锰硅镍、硅锰、硅铬钢7.85 67-2.5、66-6-3-2、60-1-1铝黄铜8.5 镍黄铜8.5铬镍钨钢7.80 锰黄铜8.5铬钼铝钢7.65 硅黄铜、镍黄铜、铁黄铜8.5含钨9高速工具钢8.3 5-5-5铸锡青铜8.8含钨18高速工具钢8.7 3-12-5铸锡青铜8.69高强度合金钢7.82 6-6-3铸锡青铜8.82轴承钢7.81 7-0.2、6.5-0.4、6.5-0.1、4-3锡青铜8.8不锈钢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4-0.3、4-4-4锡青铜8.9 Cr14、Cr17 7.7 4-4-2.5锡青铜8.750Cr18Ni9、1Cr18Ni9、Cr18Ni9Ti、2Cr18Ni9 7.85 5铝青铜8.21Cr18Ni11Si4A1Ti 7.52 锻铝LD8 2.777铝青铜7.8 LD7、LD9、LD10 2.819-2铝青铜7.6 超硬铝2.859-4、10-3-1.5铝青铜7.5 LT1特殊铝2.7510-4-4铝青铜7.46 工业纯镁1.74铍青铜8.3 变形镁MB1 1.763-1硅青铜8.47 MB2、MB8 1.781-3硅青铜8.6 MB3 1.791铍青铜8.8 MB5、MB6、MB7、MB15 1.80.5镉青铜8.9 铸镁1.80.5铬青铜8.9 工业纯钛(TA1、TA2、TA3)4.51.5锰青铜8.8 钛合金TA4、TA5、TC6 4.455锰青铜8.6 TA6 4.4白铜B5、B19、B30、BMn40-1.5 8.9 TA7、TC5 4.46 BMn3-12 8.4 TA8 4.56BZN15-20 8.6 TB1、TB2 4.89BA16-1.5 8.7 TC1、TC2 4.55BA113-3 8.5 TC3、TC4 4.43纯铝2.7 TC7 4.4防锈铝LF2、LF43 2.68 TC8 4.48LF3 2.67 TC9 4.52LF5、LF10、LF11 2.65 TC10 4.53LF6 2.64 纯镍、阳极镍、电真空镍8.85LF21 2.73 镍铜、镍镁、镍硅合金8.85硬铝LY1、LY2、LY4、LY6 2.76 镍铬合金8.72 LY3 2.73 锌锭(Zn0.1、Zn1、Zn2、Zn3)7.15 LY7、LY8、LY10、LY11、LY14 2.8 铸锌6.86LY9、LY12 2.78 4-1铸造锌铝合金6.9LY16、LY17 2.84 4-0.5铸造锌铝合金6.75锻铝LD2、LD30 2.7 铅和铅锑合金11.37LD4 2.65 铅阳极板11.33LD5 2.75。
不锈钢管比重表
公称直径 (外径×壁 厚)(毫米)
5.5 6
6.5 7
7.5 57×2
2.5 2.25
3 3.5
4 60×2
2.5 3
每米重量
(公斤)
5.22 5.62 6.01 6.39 6.75 2.71 3.36 3.68
4 4.62 5.23 2.86 3.55 4.22
公称直径 (外径×壁 厚)(毫米)
3.5 4
公称直径 (外径×壁 厚)(毫米)
2.5 3
3.5 4
4.5 5
5.5 6
6.5 34×5
5.5 6
6.5 7
每米重量
(公斤)
1.7 2
2.29 2.56 2.83 3.08 3.32 3.55 3.77 3.58 3.87 4.14 4.41 4.66
公称直径 (外径×壁 厚)(毫米)
2.5 3
3.5 4
1.4 1.29 1.33 1.36 1.41 1.43 1.48 1.51 1.54 1.57 1.61 1.71 1.78 1.82 1.92 2.02 2.14 2.37
1.5 1.39 1.42 1.46 1.5 1.54 1.59 1.61 1.65 1.68 1.72 1.83 1.91 1.94 2.05 2.16 2.29 2.53
3.8 6.76 7.42 7.98 8.54 9.2 9.76 10.22 10.98 11.54 12.1 12.76 13.88
壁 厚 (毫米)
4
4.2
4.5
7.1
7.43
7.93
7.79
8.16
8.71
8.38
8.78
9.38
钢材比重表
钢材比重表钢材比重表是钢铁材料工程中常见的基础知识之一。
比重是一个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钢是一种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其密度和比重取决于其成分和处理方式。
由于钢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因此学习钢材比重表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钢材比重表,仅供参考:钢材种类比重(g/cm^3)碳素钢 7.85合金钢 7.85铝镁合金钢 2.7不锈钢 7.9铜钢 8.5硬质合金 14.2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对于不同的钢材类型和不同的合金成分,其比重可能会有所不同。
并且,由于不同的材料生产厂家和生产工艺,钢材的比重也可能会存在细微的差异。
除了理解钢材比重表外,学习者还应该掌握如何在实验室中测量钢材的比重。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称量瓶中,将瓶子放在地面上稳定,将钢材放入瓶子中,注意不要将水倒出来。
2. 称重:将瓶子和钢材的总重量记录在一个纸上,标注为“M1”。
3. 装水:加入足够的水直到水平面超过钢材的高度,等待水平稳定。
4. 称重:记录瓶子、水和钢材的总重量,标注为“M2”。
5. 计算:计算钢材的比重,公式为(M2-M1)/[(M2-M1)/P- M3],其中P为水的密度,M3为只装了水的称量瓶的重量。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可以简单地测量出钢材的比重。
但需要注意,由于每种物质的密度都会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验时需要控制好环境条件,确保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除了学习钢材比重表和测量比重的实验技能外,还需要掌握钢材的相关知识,例如钢的种类、成分、加工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全面地学习和理解钢铁材料工程的知识体系,才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这些技术和理论。
钢材比重表3篇
钢材比重表第一篇:钢材比重表中常见的钢种钢材是建筑、制造、交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其使用广泛。
而钢材比重则是钢材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指的是单位体积的钢材重量。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钢材比重表。
1.碳素钢比重表碳素钢是含碳量小于2%的铁碳合金。
不同种类的碳素钢强度、韧性、耐磨性等指标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碳素钢属于较重的钢材种类。
以下是常见碳素钢的比重表:Q195:7.85g/cm³Q215:7.85g/cm³Q235:7.85g/cm³Q255:7.85g/cm³Q275:7.85g/cm³Q345:7.85g/cm³2.合金钢比重表合金钢是将钢中加入一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的钢材。
与碳素钢相比,合金钢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指标均有所提高。
以下是常见的合金钢比重表:40Cr:7.85g/cm³45#:7.75g/cm³50#:7.85g/cm³55#:7.85g/cm³60#:7.85g/cm³65Mn:7.85g/cm³3.不锈钢比重表不锈钢是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钢材。
由于其中掺杂有铬等元素,不锈钢在潮湿环境下也能保持不生锈,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海洋工程、食品加工等行业。
以下是常见不锈钢的比重表:0Cr18Ni9:7.93g/cm³1Cr18Ni9Ti:7.98g/cm³0Cr17Ni12Mo2:8.00g/cm³00Cr17Ni14Mo2:7.96g/cm³0Cr19Ni13Mo3:8.00g/cm³第二篇:钢材比重在建筑中的应用钢材比重在建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一些实例。
1.建筑物结构计算在建筑设计中,钢材比重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
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负荷,计算出各种材料的需求量,钢材比重则是这个计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数据。
常用不锈钢比重表
常用不锈钢比重表(KG)“4DC”系列 7.75304、321、304L、202、201 7.93310S、309S、316L、3167.98不锈钢重量简易计算公式不锈钢板每平方米重量(kg)计算公式:比重×厚度(mm) ×宽度(m)长度(m) 304、321管每料重量(kg)计算公式:0.02491×壁厚(mm) ×(外径—壁厚)(mm) 316L、310S管海米重量(kg)计算公式:0.02495×壁厚(mm) ×(外径—壁厚)(mm) 不锈钢圆钢:直径×直径×0.00623:公斤/米不锈钢铬钢:直径×直径×0.00609:公斤/米不锈角钢:宽度×厚度×0.015:公斤/米不锈槽钢:宽度×厚度×0.015×2:公斤/米不锈钢的特点与选用(不锈钢知识)不锈钢是石油、化工、化肥、食品、国防、餐具、合成纤维和石油提炼等工业行业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而许多容器、管道、阀门、泵、等一般都因与各种腐蚀性介质接触遭受腐蚀而报废。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约占钢材年产量的1/4。
而不锈钢的产量占钢铁总产量的1%。
因此,材料受到腐蚀而失效是当今材料研究与发展中的三大主要问题之一。
不锈钢是指具有抗腐蚀性能的一类钢种。
通常所说的不锈钢是不锈钢与耐酸钢的总称。
不锈钢不一定耐酸,但耐酸钢同时又是不锈钢。
所谓不锈钢是指能抵抗大气及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种。
腐蚀速度<0.01 mm/年者为完全耐腐蚀钢,速度<0.1 mm/年者为耐蚀钢。
所谓的耐酸钢是指在各种强腐蚀介质中能耐酸的钢.腐蚀速度<0.1mm/年者为完全耐蚀,腐蚀速度<1mm/年者为耐蚀。
因此.不锈钢并不是不腐蚀、只不过腐蚀速度较慢而已、绝对不被腐蚀的钢是不存在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介质中.不同种类的不锈钢腐蚀速度大不相同而同一种不锈钢在不同的介质中腐蚀行为也大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不锈钢比重表(KG)“4DC”系列7.75304、321、304L、202、201 7.93310S、309S、316L、316 7.98不锈钢重量简易计算公式不锈钢板每平方米重量(kg)计算公式:比重×厚度(mm) ×宽度(m)长度(m) 304、321管每料重量(kg)计算公式:0.02491×壁厚(mm) ×(外径—壁厚)(mm) 316L、310S管海米重量(kg)计算公式:0.02495×壁厚(mm) ×(外径—壁厚)(mm) 不锈钢圆钢:直径×直径×0.00623:公斤/米不锈钢铬钢:直径×直径×0.00609:公斤/米不锈角钢:宽度×厚度×0.015:公斤/米不锈槽钢:宽度×厚度×0.015×2:公斤/米不锈钢的特点与选用(不锈钢知识)不锈钢是石油、化工、化肥、食品、国防、餐具、合成纤维和石油提炼等工业行业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而许多容器、管道、阀门、泵、等一般都因与各种腐蚀性介质接触遭受腐蚀而报废。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约占钢材年产量的1/4。
而不锈钢的产量占钢铁总产量的1%。
因此,材料受到腐蚀而失效是当今材料研究与发展中的三大主要问题之一。
不锈钢是指具有抗腐蚀性能的一类钢种。
通常所说的不锈钢是不锈钢与耐酸钢的总称。
不锈钢不一定耐酸,但耐酸钢同时又是不锈钢。
所谓不锈钢是指能抵抗大气及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种。
腐蚀速度<0.01 mm/年者为完全耐腐蚀钢,速度<0.1 mm/年者为耐蚀钢。
所谓的耐酸钢是指在各种强腐蚀介质中能耐酸的钢.腐蚀速度<0.1mm/年者为完全耐蚀,腐蚀速度<1mm/年者为耐蚀。
因此.不锈钢并不是不腐蚀、只不过腐蚀速度较慢而已、绝对不被腐蚀的钢是不存在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介质中.不同种类的不锈钢腐蚀速度大不相同而同一种不锈钢在不同的介质中腐蚀行为也大不一样。
例如.Ni-Cr不锈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的耐蚀性很好.但在非氧化介质中(如盐酸)的耐蚀性就不好了。
因此掌握各类不锈钢的特点、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不锈钢是很重要的。
不锈钢不仅要耐蚀,还要承受或传递载荷,因此还需要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不锈钢一般以板、管等型材加工成构件或零件,因此.要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能。
不锈钢按典型组织分为:铁素体(F)型不锈钢;马氏体〔M)型不锈钢;奥氏体(A)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A-F)双相型不锈钢;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一、金属腐蚀(一)金属的腐蚀过程在外界介质的作用下使金属逐渐受到破坏的现象称为腐蚀。
腐蚀基本上有两种形式.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中不产生电流,巨在腐蚀过程中形成某种腐蚀产物。
这种腐蚀产物一般都覆盖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膜,使金属与介质隔离开来。
如果这层化学生成物是稳定、致密、完整并同金属表层牢固结合的,则将大大减轻甚至可以防止腐蚀的进一步发展,对金属起保护作用。
形成保护膜的过程称为钝化。
例如,生成SiO2、Al2O3、Cr2O3等氧化膜,这些氧化膜结构致密、完整、无疏松、无裂纹且不易剥落,可起到保护基体金属、避免继续氧化的作用。
例如铁在高温氧化时生成的Fe2O3。
反之,有些氧化膜是不连续的,或者是多孔状的.对基体金属没有保护作用。
例如.有些金属的氧化物,如Mo2O3、WO3在高温下具有挥发性,完全没有覆盖基体的保护作用。
可见,氧化膜的产生及氧化膜的结构和性质是化学腐蚀的重要特征。
因此,提高金属耐化学腐蚀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合金化或其它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完整致密的并与基体结合牢固的氧化膜,也称为钝化膜,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腐蚀更重要的、更普遍的形式,它是由不同的金属或金属的不同电极电位而构成原电池所产生的。
这种原电池腐蚀是在显微组织之间产生的故又称之为微电池腐蚀。
电化学腐蚀的特点是有电介质存在,不同金属之间、金属微区之间或相之间有电位差异连通或接触,同时有腐蚀电流产生。
二、腐蚀类型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的腐蚀失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材料在不同负荷及不同介质环境的作用下,其腐蚀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般腐蚀:金属裸露表面发生大面积的较为均匀的腐蚀,虽降低构件受力有效面积及其使用寿命,但比局部腐蚀的危害性小。
晶间腐蚀:指沿品界进行的腐蚀,使晶粒的连接遭到破坏。
这种腐蚀的危害性最大,它可以使金属变脆或丧失强度,敲击时失去金属声响,易造成突然事故。
晶间腐蚀为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这是由于晶界区域与晶内成分或应力有差别,引起晶界区域电极电位显著降低而造成的电极电位助差别所致。
应力腐蚀:金属在腐蚀介质及拉应力(外加应力或内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破裂现象。
断裂方式主要是沿晶的、也有穿晶的,这是一种危险的低应力脆性断裂、在氯化介质和碱性氧化物或其它水溶性介质中常发生应力腐蚀,在许多设备的事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点腐蚀:点腐蚀是发生在金属表面局部区域的一种腐蚀破坏形式、点腐蚀形成后能迅速地向深处发展,最后穿透金属。
点腐蚀危害性很大,尤其是对各种容器是极为不利的。
出现点腐蚀后应及时磨光或涂漆,以避免腐蚀加深。
点腐蚀产生的原因是在介质的作用下,金属表面钝化膜受到局部损坏而造成的。
或者在含有氯离子的介质中,材料表面缺陷疏松及非金属夹杂物等都可引起点腐蚀。
腐蚀疲劳:金属在腐蚀介质及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其特点是产生腐蚀坑和大量裂纹。
显著降低钢的疲劳强度,导致过早断裂。
腐蚀疲劳不同于机械疲劳,它没有一定的疲劳极限,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疲劳强度一直是下降的。
除了上述各种腐蚀形式以外,还有由于宏观电池作用而产生的腐蚀。
例如,金属构件中铆钉与铆接材料不同、异种金属的焊接、船体与螺旋桨材料不同等因电极电位差别而造成的腐蚀。
从上述腐蚀机理可见,防止腐蚀的着眼点应放在:尽可能减少原电池数量,使钢的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完整的、与钢的基体结合牢固的钝化膜;在形成原电池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两极间的电极电位差。
不锈钢的合金化原理提高钢耐蚀性的方法很多,如表面涂一层耐蚀金属、涂敷非金属层、电化学保护和改变腐蚀环境介质等。
但是利用合金化方法,提高材料本身的耐蚀性是最有效的防止腐蚀破坏的措施之一,其方法如下:(1)加入合金元素,提高钢基体的电极电位,从而提高钢的抗电化学腐蚀能力。
一般钢中加入Cr、Ni、Si多元素均能提高其电极电位。
由于Ni较缺,Si的大量加入会使钢变脆,因此,只有Cr才是显著提高钢基体电极电位常用的元素。
Cr 能提高钢的电极电位,但不是呈线性关系、如图5.1所示。
实验证明钢的电极电位随合金元素的增加,存在着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遵循1/8规律。
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即1/8原子(l/8、2/8、3/8……)时,电极电位将有一个突变。
因此,几乎所有的不锈钢中,Cr含量均在12.%(原子)以上,即11.7%(质量)以上。
(2)加入合金元素使钢的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完整的与钢的基体结合牢固的纯化膜。
从而提高钢的耐化学腐蚀能力。
如在钢中加入 Cr,Si.Al等合金元素,使钢的表层形成致密的Cr2O3,SiO2,Al2O3等氧化膜,就可提高钢的耐蚀性。
(3)加入合金元素使钢在常温时能以单相状态存在,减少微电池数目从而提高钢的耐蚀性。
如加入足够数量的Cr或Cr-Ni,使钢在室温下获得单相铁素体或单相奥氏体。
(4)加入Mo、Cu等元素,提高抗腐蚀的能力。
(5)加入Ti,Nb等元素,消除Cr的晶间偏析,从而减轻了晶间腐蚀倾向。
(6)加入Mn、N等元素,代替部分Ni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同时能大大提高铬不锈钢在有机酸中的耐蚀性。
不锈钢的种类和特点不锈钢有两种分类法:一种是按合金元素的特点,划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另一种是按在正火状态下钢的组织状态,划分为M不锈钢、F不锈钢、A不锈钢、A一F双相不锈钢。
一、马氏体不锈钢典型的马氏体不锈钢有1Cr13~4Cr13和9Cr18等1Cr13钢加工工艺性能良好。
可不经预热进行深冲、弯曲、卷边及焊接。
2Crl3冷变形前不要求预热,但焊接前需预热,1Crl3、2Cr13主要用来制作耐蚀结构件如汽轮机叶片等,而3Cr13、4Cr13主要用来制作医疗器械外科手术刀及耐磨零件;9Crl8可做耐蚀轴承及刀具。
二、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不锈钢的含Cr量一般为13%~30%合碳量低于0.25%。
有时还加入其它合金元素。
金相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加热及冷却过程中没有α<=>γ转变,不能用热处理进行强化。
抗氧化性强。
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及一定的冷加工性。
铁素体不锈钢主要用来制作要求有较高的耐蚀性而强度要求较低的构件,广泛用于制造生产硝酸、氮肥等设备和化工使用的管道等。
典型的铁素体不锈钢有Crl7型、Cr25型和Cr28型。
三,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克服马氏作不锈钢耐蚀性不足和脆性过大而发展起来的。
基本成分为Crl8%、Ni8%简称18-8钢。
其特点是合碳量低于0.1%,利用Cr、Ni配合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奥氏作不锈钢一般用于制造生产硝酸、硫酸等化工设备构件、冷冻工业低温设备构件及经形变强化后可用作不锈钢弹簧和钟表发条等。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均匀腐蚀的性能,但在局部抗腐蚀方面,仍存在下列问题:1.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奥氏作不锈钢在450~850℃保温或缓慢冷却时,会出现晶问腐蚀。
含碳量越高,晶间蚀倾向性越大。
此外,在焊接件的热影响区也会出现晶间腐蚀。
这是由于在晶界上析出富Cr的Cr23C6。
使其周围基体产生贫铬区,从而形成腐蚀原电池而造成的。
这种晶间腐蚀现象在前面提到的铁素体不锈钢中也是存在的。
工程上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防止晶间腐蚀:(1)降低钢中的碳量,使钢中合碳量低于平衡状态下在奥氏体内的饱和溶解度,即从根本上解决了铬的碳化物(Cr23C6)在晶界上析出的问题。
通常钢中合碳量降至0.03%以下即可满足抗晶间腐蚀性能的要求。
(2)加入Ti、Nb等能形成稳定碳化物(TiC或NbC)的元素,避免在晶界上析出Cr23C6,即可防上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3)通过调整钢中奥氏体形成元素与铁素体形成元素的比例,使其具有奥氏体+铁索体双相组织,其中铁素体占5%一12%。
这种双相组织不易产生晶间腐蚀。
(4)采用适当热处理工艺,可以防止晶间腐蚀,获得最佳的耐蚀性。
2.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应力(主要是拉应力)与腐蚀的综合作用所引起的开裂称为应力腐蚀开裂,简称SCC (Stress Crack Corrosion)。
奥氏体不锈钢容易在含氯离子的腐蚀介质中产生应力腐蚀。
当含Ni量达到8%一10%时,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倾向性最大,继续增加含Ni量至45~50%应力腐蚀倾向逐渐减小,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