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绪论 电视再认识

合集下载

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

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

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电视节目形态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节目类型、内容和制作方式上,更体现在电视节目的形态模式上。

可以说,中国电视节目的形态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关注。

首先,中国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体现在多元化和个性化上。

过去,电视节目的形态比较单一,内容大同小异,缺乏创新,观众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电视节目的形态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现在的电视节目包括综艺节目、真人秀、互动类节目等,它们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注重观众的个性需求,尊重观众的选择权。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不同类型的节目,满足个性化观看需求。

其次,中国电视节目的形态创新体现在跨界合作上。

近年来,各类明星和电视节目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

明星通过参与电视节目,既能提升自身知名度,又能为电视节目增添了新的元素和吸引力。

例如,许多综艺节目邀请明星参与,通过明星的表演和互动,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节目的收视率。

同时,电视节目也为明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魅力的舞台。

通过跨界合作,电视节目形态得到创新,明星也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和机会。

第三,中国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体现在互动和社交化上。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习惯于通过互联网参与到电视节目中来。

许多电视节目通过社交媒体与观众互动,使观众成为节目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例如,“我是歌手”节目就通过微博投票的方式让观众来决定节目的赛果,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也使电视节目形态更加互动和社交化。

最后,中国电视节目的形态创新体现在开放和融合上。

在过去,节目制作和播出较为封闭,很少与其他领域进行合作。

然而,随着各种媒体的融合,电视节目与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

例如,电视剧通过与文学作品、演唱会、电影等领域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

这种开放和融合不仅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形态,也提高了电视节目的质量和观赏性。

浅谈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对策

浅谈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沈思莹(1995-),汉族,福建泉州人,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浅谈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对策沈思莹 北京体育大学摘要:对于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学界和业界一直处于解构和建构之中。

谈到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对策,就不得不提到创新。

笔者从中国知网上进行主题词的检索,近十年来关于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相关期刊论文多达90篇,此类研究又以综述型研究或者经验性描述为主。

美国学者韦尔曼曾说:“媒体研究早期会热衷于传媒环境的变化,而后面则会更加关注用户的行为改变和传媒产业的变迁。

”因此,本文试图站在当前电视媒体在整个传媒产业中的本体特征以及当前受众的总体需求与价值取向,从新闻与娱乐两大电视节目族群浅谈未来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电视节目的娱乐化;电视节目的社会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一、电视节目的娱乐化趋势更加明显首先,从整个传媒产业的大环境来看,“娱乐化”的追求是大趋势,符合受众的总体需求与价值取向。

一方面,各种千奇百怪的事物不断涌现,整个媒体行业需要通过“娱乐创新”来保持自身活力与竞争力,电视业也不例外;另一方面,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在与日俱增的竞争之下,人们愈发追求“娱乐”来释放压力,受众的求新求异与猎奇心理愈发明显,这些都促使整体的媒介及其产品的娱乐化功能更加突出。

其次,从电视的本体特征和受众的观看体验来看,作为“后仰”的“沙发土豆”观看习惯,与作为“前倾”的电脑或手机视频观看,前者的观看体验无疑更加休闲舒适。

作为大屏投放的电视,在时空与个性化选择方面虽然弱于互联网视频,但其开放性与共享性更强,因此在未来,电视会更倾向于具有家庭欢聚的共享媒介属性,如具有仪式感的春晚、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直播以及众多文娱综艺节目,在亲朋互动交流中能够加深受众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电视媒介将会倾注更多资源于打造娱乐性节目,加强娱乐化趋势。

第三,从电视节目制播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不同的电视节目类型相互融合与渗透,也加速了整体电视节目往娱乐化方向发展。

国内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综述

国内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综述

电视节 目的形式 、 内容 、 质和神 韵构成 气
的电视节 目设计模板 。 陈芳 的论 文 《 论近
端 的是 朱羽君 、殷乐 在 《 代传播 》 现 从 几 种 :
年来 电视节 目形 态 的创 新 特征 》 ,认 为
“ 各种综艺元素有机 融合 、巧妙混搭 , 其
形 态 和 功 能 日趋 多 元 丰 富 ”。
社 会 的 活跃 时空 : 电视 新 闻节 目— — 电 视 闻 现 场 直 播 — — 电 视 节 目形 态 研 究 之 2 电视 节 目形 态是 指 节 目组 合 形 式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和手机电视 , 以及在各种新媒体上所衍发 出的类似的影像节 目, 是一种更广泛意 义 上 的节 目形 态⑦ 张建敏 、 。 邹定宾在 《电视 节 目形 态的 现实 创新 :意义 、模 式与 问
电视 节 目设 计 模板 。不 同 的 电视 节 目元 素
种 节 目形 态进 行 了 分析 和总 结 , 当 时 算 在 是 对 电视 节 目形 态 最 系 统 的研 究 。
2 0 年第 1 , 01 期 张卓的学术 论文 《 在变革
中前行 —— 从电视节 目形态 看我 国传媒 角色 的变迁 》 可以算是我 国电视节 目形
C K 数据库 中以 “ 目形 态”为关键 字 NI 节
搜索 ,00年 到 2 0 20 0 5年 之 间只有 1 9条
记 录 ,0 5年 到 2 1 20 0 0年 之 间 有 4 3条 记
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电视节 目形态 。 孙 宝国在其论文 《 关于 电视节 目形
目形态演变 的表象 , 探讨传媒 角色变迁 的
近 年 来 关 于 节 目形 态 研 究 更 多 的 集 中在 两 个 方 面 : 是 对某 种 或某 个 特 定 节 一 目 的形 态 的 研 究 ; 一 种 多是 对 节 目形 态 另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形状是一种最能表达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和传播规律的可复制的“程序软件或设计模版”,进而把某些电视新闻节目元素固化到某种结构之中,使之任何其他电视传媒都能够据此复制出相同品质的电视新闻节目扫描当今国内和国际电视屏幕,所有的划分方法都显得捉襟见肘,各种元素在不同形状中互相渗透,元素嫁接和融合成为形状创新的本体策略。

一、电视新闻节目形状的差不多元素题材、叙事、新闻、视听题材元素是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具体的题目范畴,政治,经济、文化等。

题材选择的三个范畴:迅速的事实信息、丰富的情感信息、鲜亮的个性信息叙事元素是电视新闻见证人的叙事,通过新闻播报和现场取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见证现实的感受。

事件、时刻、地点、人物属于差不多叙事元素,缘故、过程、结果、意义属于拓展叙事元素。

在以观众为核心的现代传播理念指导下,叙事元素的组合特点:1、主题事件化:精心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报道主题的载体。

勾勒、突出、深化报道主题。

2、事件故事化:用故事来结构新闻报道,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事件,说明事件,以此来构造起伏和悬念,吸引观众。

《60分钟》3、故事人物化:用人物命运变迁和具体感来加深观众对新闻的印象。

以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切入来反映大主题。

4、人物个性化:对人物的刻画和描述中,注意细节的描述和拍照,用细节突出人物个性,神态、表情、动作,加深观众印象。

新闻要素包括时效、真实、新奇、形象四个差不多元素和重要、接近、互动三个拓展。

视听元素包括视觉和听觉元素。

视觉元素有1、画面(再现、实证、表意)、2、字幕(功能:说明字幕、复述字幕、信息字幕)(形式:整屏字幕、滚动字幕、插入字幕、特效字幕)3、动画:通过动画语言报道和评论事实。

听觉元素有1、音响(实况、背景、环境)2、同期声3、解说4、音乐二、电视新闻节目形状的结构方式电视新闻节目形状创新从“内容为王”的时代到“元素为王”和“结构为王”时代。

电视新闻节目形状的结构有:仿照式:旧元素+旧结构借鉴式:新元素+旧结构嫁接式:旧元素+新结构孵化式:新元素+新结构(一)仿照式结构以市场领先尝试的创新者的思路和行为为标本。

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

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

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间的谈话交流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本身直截了当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状。

电视谈话节目在今天的进展势头十分迅猛。

就世界范畴而言,有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样式之一,占整个西方电视节目总量的60%一70%。

以美国为例,上百档各色各样的夜间和日间谈话节目在商业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和地点电视频道上播出,而在英国,电视谈话节目也被安排在黄金时段。

在我国,《东方之子》、《实话实说》开播以来,各个台、大部分栏目差不多都有自己的谈话节目,每逢庆典节目,以相应的谈话节目作为一种专门节目更是成为惯例。

同一时段,频道扫视一圈下来,几个谈话节目在同时播放。

缘故何在?这只是有人认为的克隆惯性,依旧有其必定规律?应该说,克隆现象是有的,但谈话节目活跃于电视屏幕,是电视本质特性进展的必定趋势。

电视媒介为大众的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能够说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可供自由交流的公共大厦,一个谈话的场所,具有社会公共空间的性质,提供了能够进展谈话节目的大众话语空间,在培养观众的话语适应,给予社会一种良性推动上具有其他节目形状所不及的作用。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优势电视谈话节目构建了大众话语空间,它具有专门的优势。

1.人际直截了当交流谈话是人们相互交流最有力的方式,它能调动人的整体感知,人们能在其中获得超越于语言之上的亲热感受,是最为人性化的交流方式之一。

以往的媒介使人际的这一交流方式得不到发挥,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印刷媒介只能以对话录的形式将交谈加以抽象化,广播媒介尽管开创了谈话节目这一形状,却因为对听觉的单感官满足,仍旧阻隔了这种传播的人本状态。

而在电子和数字技术的保证下,电视谈话节目具有最符合电视本质的传播状态。

它能够以人自身作为传播符号,将谈话的完整状态加以保留、物化、传递,以人际交流的即时互动构成节目内容,满足并延伸了人们面对面交谈的愿望,而且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良好地结合在一起:经由电视媒介的放大,制造了一种广域的人际传播空间,成为现代社会里的人与他人、与世界建立联系,加强沟通的重要渠道,还原出生命本身的质感。

浅析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策研究

浅析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策研究

浅析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策研究作者:赵静何双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19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视节目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有的传统电视节目已经缺乏新意,不能适应电视市场的发展和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为了让原有电视节目更好地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不断创新。

论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浅析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策研究,一是从电视节目形态概念入手,为电视节目的发展对策做理论支撑;二是对当代电视节目形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三是对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策的个性化和实际化的路径分析,为日后创作出更为大众接受和喜爱的电视作品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视节目形态;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123-01针对现当代的电视节目发展状况出现的相关问题,本项目立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研究,并对电视节目形态的优劣展开分析,浅析出适合于当代电视节目发展的对策。

一、电视节目形态概述我们通常认为,电视节目形态就是电视节目播出的一种形式和状态,每个节目都有各自固定的结构和模式,电视节目的完整形态包括但不限于电视节目的名称、主题和时长,而在这些固定的模式中形成的电视节目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电视节目形态。

二、电视节目形态优劣分析(一)优势分析1.电视节目具有权威性。

公信度高,可信度高,话语权高,是百姓接受信息的首选媒介。

例如央视的诸多电视节目都被百姓信赖,在百姓心中拥有极高的公信力。

像CCTV1综合频道播出的新闻联播,不仅将国内国外大事客观系统地归纳总结,同时是隶属于政府的国家发声平台,受众更易接受,所以公信力超越其他平台,位居百姓心中首位。

2.受众广泛,对受众要求低。

对于电视这种传统媒体来说,对技术的可操作性要求不高,一台电视,一个遥控器,就可以观看各大省市的不同频道,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接受。

所以受众很广泛。

3.电视节目真实性高。

一些新闻类的电视节目会对播出内容先进行核实印证,并不单方面进行片面取证,使得真实性大大提升,还有一些现场和突发事件的报道,同期声和视听语言的运用,使得节目声画同步,现场感强。

电视节目形态研究(2)

电视节目形态研究(2)

整理课件
7
4、访谈过程:
访谈过程的常见模式:访谈者主导式、主体 间协作式、受访者主导者。
访谈过程的特征与要求:
A、镜头前的访谈过程,与通常采访过程具 有较大不同;B、主体间的对话性,访谈过 程的心理搏奕、对话过程的相互激发与交流 合作。
整理课件
8
三、专访节目的访谈艺术
1、访谈脉络: 即如何对嘉宾进行提问,是电视专访节目的
的展示和传播,而是以新闻采访过程为传播 对象。 最主要特征是,使新闻采访活动从镜(幕) 后走向镜(幕)前。
整理课件
3
2、专访节目的样式: 访谈过程的镜前呈现为主体,背景资料的影
像展示为辅助。 一对一访谈:《面对面》,《风云对话》, 一对多访谈:《鲁豫有约》,《非常静距
离》, 多对一访谈:《天下女人》。
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七)
主讲人:张军华 博士
整理课件
1
电视专访类节目
一、专访节目的定义与样式 二、结构要素分析 三、专访节目的采访提问 四、专访节目中的主持人角色
整理课件
2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义与样式
1、专访节目的定义: 以记者、主持人就某一话题对相关当事人进
行访谈(问)的电视节目。 所谓电视专访意味着,不是对新闻事件现场
得到充分发掘,二是访谈过程切充满即兴变 化的特征,从而使之变得曲折起伏。
整理课件
10
四、专访节目的主持人角色
记者、主持人是整个访谈过程的主导者,具 有明确的访谈目标和过程控制力。
1、信息内容的探寻者:
专访节目是对新闻采访过程的集中展示,对 相关信息的探寻和发掘,是电视专访节目的 最主要职能。
2、访谈过程的控制者:
对访谈过程的引导与控制,既是对信息内容

认识当代电视节目形态

认识当代电视节目形态
节 目 、 人 秀 节 目等 。 不 昭 示 这 是 真 无
个节 目形态迅速更新的时代。电视 节 目 的 制 作 者 逐 渐 学 会 从 受 众 的需 要 或潜 在 需 要 出 发 , 寻适 宜 的题 材 找 内容 , 掘相 应的形式手段 , 循 、 发 遵 破 坏 、 造 节 目 制 作 的 惯 例 成 规 , 电 创 对 视节 目的各种元 紊 、程式进行 组合 , 以 期 在 竞 争 日趋 激 烈 的 收 视 市 场 上 获取 一 席 之 地 。在 一 定 制 作 手 段 的 支 持或制约下 , 回应 甚 至 引领 电视 观 众 求 变求新的收视 特性 , 照一定 的模 按 式 和 流 程 类 型 化 地 制 作 大 批 量 的 节 目是 电 视 节 目形 态 的 特 性 , 是 它 异 也 于 一 般 所 说 的 电 视 节 目概 念 的 地 方 。 也 由 此 , 视 节 目形 态 比 电 视 节 目更 电 具 有 了概 念 上的 操 作 性 。
ga me 个词来源于古希腊语 。 rm ) 这 在广
播 和 电 视 传 播 中 , 目用 来 专 指 在 一 节
■鼻
捌 6・ 1

个 时 间段 里 的播 出 内容 。这 一 简 单 的 定 义 突 出 了 节 目 的 倚 重 时 间 之 特 性 以及节 目的内容方面。此外 , 有从 还 其 他 角 度 为 节 目所 下 的定 义 。 : 如 电 视 节 目 , 是 一 组 经 过 编 排 的 就 可感知、 可理解的视听材 料。 节 目 是 指 广 播 电 视 传 播 内 容 的 基 本 编排 单 位和 播 出顺 序 结 构 。由语 言、 图像 、 响 、 音 音乐等组成 。 节 目作 为 电 视 传 播 的物 化 形 态 , 作 为 电 视 传 播 内容 与 形 式 相 结 合 的 基 本 单 位 , 是 一 种 可 以 为 人 所 感 知 它 和 理 解 的 电 视 视 听制 品 。 电视 节 目是 具 有 一 定 的 内涵 , 有 相 应 的名 称 , 一 定 的 时 间 和 空 间 条 在 传 播 的 , 声 音 和 图 像 等 要 素 组 由 电 视 节 目类 型 : 谓 类 型 , 具 有 所 指 成的电子符号系统 。 共 同特 征 的 事 物 所 形 成 的 种类 。把 零 零 总 总 纷 繁 复 杂 的 电 视 节 目按 照 不 还 可 以 再 举 一 些 类 似 的 对 电 视 节 同 的 标 准 划 分 为 不 同 的 类 型 ,是 制 目 的定 义 , 总 的 来 说 这 些 定 义 除 了 但 作 、 出 和 收 视 以 及 认 识 、 究 和 批 播 研 强 调节 目的 视听 属性 性 质 、构成 元 评 的 需 要 。电视 节 目的外 部 直 观 的模 素 、 介 属 性 外 , 不 指 明 节 目是 由 媒 无 式 、 式 、 在 结 构 、 体 风 格 , 及 形 内 整 以 定 的 内 容 和 形 式 相 结 合 的 传 播 品 。 目标 受 众 都 可 作 为 区 分 节 目类 型 的 而 内 容 和 形 式 之 问 如何 结 合 。 常 是 依据 。一般来说 , 常 由于任何 电视节 目 电视 节 目形 态 所 关 注 的问 题 。如 果 说 都具有 内容和形式两个 方面 , 国对 我 如 今 的 电 视 节 目 内 容 丰 富 多 彩 , 式 电 视 节 目 的 分 类 通 常 采 取 以 内 容 为 形 多 种 多 样 的 话 , 么受 众 和 社 会 的 需 标 准的 “ 那 内分法 ” 和以 形式 为标 准 的 要 ( 括兴趣 ) 包 的广 泛 性 和 多 样 性 , 直 “ 外分法” 两种基本方法。内分 法是 电 接 导 致 了 电 视 节 目 的 多 样 性 和 复 杂 视 节 目分 类 的 主 要 方 法 。因 为 内容 通 性 。 致 了 电 视 节 目形 态 的 不 断衍 生 常包 含着事物 的本质属 性 , 导 而本质属 变化 。 性 是 该 事 物 区 别 于 其 它 事 物 的 根 本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 电 视 节 目是 一 个 依据 。外分法是 电视节 目划分的辅 助 多 层 次 的 概 念 。可 以 视 为 一 个 整 体 , 方 法 , 据 电 视 节 目 的外 观 形 态 去 区 根 也 可 以 视 为 一 个个 体 , 可 以 视 为 一 分 。‘ 目划 分 的 总原 则 是 , 分 节 目 还 划 次 传播 的 内容 。 因此在 概念 的使 用 大 类 时采 取 内 分 法 , 同 一 大 类 节 目 将 上 . 目 具 有 很 大 的 弹 性 , 具 有 一 划 分 若 干 小 类 时 , 采 用 外 分 法 。然 节 也 则 定 的模 糊 性 。 而 , 由 于 现 实 中 的 电 视 节 目纷 繁 复 电视 栏 目 :栏 日— — 本 来 是 指 报 杂 、 态 各 异 , 体 划 分 时 常 常 “ ” 形 具 内 刊 中连 续 刊 载 的 专 栏 。而 专 栏 又 是 指 “ ” 合 , 活 掌握 。 外 结 灵 由 若 干 具 有 共 同 性 的 稿 件 所 组 成 的 在 很 多 时 候 和 很 大 程 度 上 , 电 视 自成 格 局 的 局 部 版 面 。在 广 播 电视 节 节 目类 型 和 电 视 节 目形 态 的 概 念 是 目 中 ,所 谓 栏 目是 指 以 固 定 的 周 期 、 很接近甚至可 以相互取代的。英国学 时 段 和 长 度 播 出 的 、 有 内容 与 形 式 者大 卫・ 具 麦克奎恩在《 理解 电视 : 电视 同 一性 或 相 关 性 的 号栏 节 目。 定 时 、 节 目类 型 的 概 念 与 变迁 》 中指 出 , 电 定 点 、 主题 、 定 定形 式播 出 是栏 目的 视 是 一 种 高 度 类 型 化 的 媒 介 , 只有 极 基 本 属 性 。它 既 是 一种 节 目的组 织 形 少 数一 次 性节 目会偶 尔 不在 已经 确 态 . 足一 种 节 目管 理 样 式 。 又 立 的一般类 型之 内。类型的划分依 据 与 电 视 栏 目概 念 密 切 相 关 的 一 个 于不 同节 日所使用 的特 殊程式 (o. cn 概 念 是 “ 目化 ” 所 谓 栏 目化 . 是 vni )这 些程 式 我 们 在 经 常 的接 触 。 就 et n , o 以星期为单位 , 电视台的播 出时 间 之 后 能 够 被 观 众 所 熟 悉 和 预 见 。而 程 把 按 计 划 分 个 各 个节 目 , 这 砦 节 目就 式 包 括 : 物 、 节 、 景 、 装 和 道 而 人 情 场 服 按 着 既 定 的 播 出 时 间 和 长 度 , 规 律 具 、 乐 、 光 、 题 、 话 、 觉 风 有 音 灯 主 对 视 地播 出。 格 。这 些 元 索在 使 用 时 就 会 和 某 一 特 这 些 被 “ 进 ” 目的 电 视 节 目 , 定 的节 目 类 型被 联 系 在 一 起 。⑥ 装 栏 每 期 的 呈 现 形 式 都 差 不 多 , 遵 循 某 得 麦 克 奎 恩 还 指 出 ,类 型 不 是 一 成 种 固定的格式 , 所 同 的 是 内 容 都 在 不 变 的 :类 型 在 改 变 着 , 类 型 在 发 “ 亚 更 新 。∞ 展 着 , 的类型在形成着 。在某些 时 新 在现在 的电视节 目中 ,当然也还 候 那 些 看 起 来 是 ‘ 准 的 ’ ‘ 接 受 标 、可 有 大 量 的 非 栏 目类 节 目 , 比如 特 别 节 的 ’ ‘ 规 的 ’ 西 , 年 以后 就 会 和 常 东 几 目 、 列 节 目、 系 连续 节 目 、 赛 节 目等 变 得 陈 腐 、 时 , 再 能 被 接 受 ” 而 竞 过 不 。 等。 这 归功于“ 自电视机 构 内部和外 部 来 九 几三年 《 东方 时空 》 的播 出 , 的各种压 力” 。对于电视 产业来说 , 各 标 志 着 我 国 电视 进 入栏 目化 时 期 。栏 种 类 型 程 式 的逐 渐 改 变 也 是 通 过 尝 目 化 播 出 要 求 电 视 节 目成 为 一 种 模 试 和检验 , 在既定模式 内部进行 的局 式 化 的 、 操 作 的 、 量 生 产 的 文 化 部创新 。之 所以电视节 目需要分成这 可 批 产品, 因此 对 电 视 节 日形 态 提 出 了 类 样 那 样 的类 型 , 些 类 型 又 会 随 着 变 这 型化要求 。 动了的媒介环境 发生变动 , 就在 于菲

论电视节目形态构成——一种用于节目研发的理论模型(一)

论电视节目形态构成——一种用于节目研发的理论模型(一)

论电视节目形态构成——一种用于节目研发的理论模型(一)关键词:电视节目形态结构模式元素摘要]: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内容的形式载体和结构方式。

本文认为电视节目形态要走出类型研究的误区,以电视节目模型化生产为研究取向,采用物质细分的层级结构来建立理论模型,沿着基本形态——模块环节——元素符号三个层面,探讨并建立电视节目形态的构成理论。

最后,探讨电视节目形态作为播出产品在时间上的延伸和空间上的跨越。

一近年来,电视界出现了一种对创新电视节目形态的狂热。

“一是盲目迷信创新的力量,不计成本地大动干戈,导致大量优质的品牌节目无疾而终;二是把形态仿制为形态创新,导致新一轮的同质化;三是无视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趋势,为创新而创新,只求与自己既往的节目不同,而不看创制的节目是否符合电视传播的规律。

”1]那么,如何创新电视节目形态才是符合其传播规律呢?那就要深入到电视节目形态的内部结构中去进行研究。

国外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电视传播研究的学理层面,如美国的《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保罗M.莱斯特)、英国的《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大卫.麦克奎恩)等,分别从视觉传播、节目类型变迁等方面进行论述,为电视节目形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拥有知识产权的节目模式研发的应用层面,如近年来大量介绍的各种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译着,这些案例为学习和移植国外节目形态提供参考。

当今国内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十分热闹,输入关键词“电视节目形态”,在期刊网上搜索到183篇论文。

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的专着也有好几部。

应该说这些论述都较为全面,但这些研究成果似乎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基本上是电视节目类型研究,二是以经验性描述为主。

类型研究是电影的研究方法。

电影根据生产方式和欣赏习惯,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若干类型影片。

然而,处于分众时代的电视承载更多的传播功能,同时受众需求更加多元化。

随着电视的发展,电视人不断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节目样式,开发出各种具有知识产权的电视节目模式,以满足更加多元化的电视观众和更具差异性的市场需求。

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

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

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电视节目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扮演着传播信息、文化交流和娱乐消遣的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国电视节目的形态不断创新,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模式。

本文将从综艺节目、真人秀、电视剧和广告四个方面,探讨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

一、综艺节目创新综艺节目是近年来中国电视界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其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首先,选秀节目的模式创新是一种重要现象。

例如,《中国好声音》、《中国新歌声》等选秀节目通过改良传统选秀的规则和流程,引入更多新颖的环节和评判机制,使节目更具吸引力。

其次,互动性的增强也是综艺节目创新的重点。

通过互动平台,观众可以随时参与到节目中,投票、评论等,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节目的可玩性。

此外,跨界合作和嘉宾组合的创新也是综艺节目追求的方向。

通过请来嘉宾明星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吸引了不同层次观众的兴趣。

二、真人秀节目创新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创新方面,首先是内容的多元化和时尚化,如中国版的《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通过引进国外真人秀节目的优秀元素,与中国的文化和观众口味结合,打造了一系列受欢迎的节目。

其次,真人秀节目在节目形式上的创新也很明显。

通过采用真实的纪录片拍摄手法、实时直播、VR技术等,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现场观看效果。

此外,真人秀节目还注重情感和人生故事的呈现,通过讲述和展示参赛选手的成长故事,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电视剧创新电视剧在中国是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其形态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剧情和题材的创新。

近年来,一些新颖和有特色的剧情和题材受到观众的追捧。

像《人民的名义》、《都挺好》等剧集通过创新和突破传统的题材和叙事方式,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热议。

其次,影视特效和制作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电视剧形态的创新。

现在的电视剧在视觉效果和制作水平上与电影相差无几,各种特效和后期制作技术的运用让电视剧更加精致和逼真。

电视系列剧节目形态简论.

电视系列剧节目形态简论.

电视系列剧节目形态简论电视系列剧节目形态,是指连续播出,但故事情节并不具有必然联系的剧情类电视娱乐节目形态。

电视系列剧有些是每集单独展开一个故事,有些则是若干集展开一个故事。

在电视系列剧中,不同故事之间并没有前后连贯的关系,把这些故事维系在一起的,是恒定不变的主要角色、人物关系、视觉风格和叙事模式。

电视系列剧在欧美等国家最受欢迎,超长篇幅的电视系列剧屡见不鲜。

其中最长的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GuidingLight(《指路明灯》)。

电视系列剧《指路明灯》的前身为1932年开始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广播电台中开始播出的广播系列剧《指路明灯》。

该剧1952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电视台开始播放,最后一集在2009年9月18日播出。

一般来说,中国电视剧观众对每集构成一个相对独立故事的电视系列剧并不是非常认同,他们更乐于欣赏像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一样的电视连续剧。

电视系列剧节目形态一般按题材细分为诸多亚形态,如科幻剧、犯罪剧、医疗剧、冒险剧和战争剧等。

一、电视系列剧节目形态的基本特征(一)单集的独立性如果单从电视系列剧某一集来看,有点类似于电视单本剧,每一集都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亦可视为电视系列剧,它主要讲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的故事,每一集都降服一个或几个妖怪,降服之后故事结束,继续西行,下一集再遇妖怪,再降服,再西行。

从这个角度讲,各集之间的故事结构有某种类似性,彼此之间内容联系不大,因而观众从任何一集看起都不会存在太大的接受障碍,甚至把其中某两集的位置对调一下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这种单集故事的独立性是电视系列剧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多集的关联性电视系列剧各集故事之间的关联主要靠人物来完成的。

不管一部电视系列剧有多少集、多少故事,其主要人物是始终不变的:《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为主要人物;《包公》以包公、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为主要人物。

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一

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一

2、电视节目概念的基本内涵 简单地讲,电视节目乃是一种媒介化的社会 现实生活。 二个关键词:社会现实生活,媒介编码过程。 其中,前者是电视节目的原材料,后者是电 视节目的转化形式。在这个意义上讲,电视 节目的特征是由这二个方面所决定的。
电视节目是传播活动的内容构成系统,即讨 论传播什么对象的问题。 作为一种“元载体”,它对人类传播实践具 有基础性的意义。即,没有电视节目的基础 支撑,传播活动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作为一种内容构成系统,电视节目的特性如 何对传播活动的效果如何,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
类型研究是电影的研究方法。电影根据生产 方式和欣赏习惯,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若干 类型影片。 2、从分类研究到形态研究: 在电视节目研究中,对整个节目系统进行分 类只是基础性的环节,分类研究通常给人们 以表层特征研究的印象,而节目形态旨在以 其内在构成模式为重点。
因此,电视节目形态研究是从节目分类研究 开始,并延伸至对其内外结构形态进行分析 和研究。 3、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的任务: 一是使同学们了解和熟悉电视节目系统的结 构布局, 二是使同学们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电视节目 创新的能力。
二、电视节目的构成方式及其特征
1、从其外在表征来看: 电视节目乃是一种影像化的时空存在,它以 画面和声音为基本构成要素,同时,它具有 一定质、量的时空规模,呈现为某种特定样 式、体载。 2、从其内在构成来看: 它是由某些特定的质素构成,即:诸内容要 素的结构方式及其呈现形式,媒介化转换是

其重要的构成方式和生成机制。 3、电视节目形态的几个主要特征: a 视听化:语言结构的特征 b 线性化:时空存在的特征 c 生活化:媒介呈现的特征 d 多样化:形态结构的特征
4、从其变化发展来看: 最初,个性化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后来,其 发展呈现出模式化的特征。 个性化与模式化之分,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 术分野的标志。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节目生产与当代文化 工业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

《焦点访谈》节目形态分析及创意建议一、新闻类电视节目形态概述电视节目形态指的就是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它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提供着适用于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方法。

在各种电视节目充斥着观众眼球的今天,无论面对何种收视需求,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收视的竞争,都必须转化成相应的电视节目形态才能为观众所接受。

就目前国际电视市场节目形态而言,大致可分为,新闻信息形态、访谈对话形态、评论类节目形态、综艺娱乐节目形态、记录片节目形态、电视剧等不同的节目形态。

新闻是对正在发生的,或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变化,但在电视时代,新闻传播的载体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使得新闻传播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质的飞跃。

电视新闻节目以鲜活的现场、及时的报道与现实世界、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

电视新闻的主要形态分为消息类新闻,包裹式新闻、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访谈、新闻直播。

二、《焦点访谈》节目的形态分析《焦点访谈》于1994年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创办,节目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多次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

栏目平均每天收到数千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电子邮件、QQ等方式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

其结构模式: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

演播室主持人引入(1分钟左右)+ 新闻事实及陈述(10分钟左右)+ 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

我们小组分析:1.在新闻事实陈述部分,它往往通过主持人的同期声,采用设问的方式引出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围绕着这个主题,从多个侧面展开。

但是这些问题的局限性比较明显,都不够深入。

比如在12月23日的“快递为何夺人命”一期中,主持人的同期声配的问题是“何为氟乙酸甲酯”;“那么,既然国家有相关法律规定,氟乙酸甲酯这种剧毒液体又是如何得以流入快递路线呢?”“那么为什么化工公司明知违规,还要借用普通快递公司渠道呢?”“事实上,若是严格执行对快递物品实行开箱检查的程序,应该是可以避免危险品的流入。

重新认识“电视节目模式”

重新认识“电视节目模式”
效应。
关 键 词 : 电 视 节 目模 式 ;本 土 化 ; 文 化 批 判
作 者简介 :刘斌 ,男 ,副教授 ,博 士。( 北 京师 范大 学 新 闻传播 学院 ,北 京 ,1 0 0 8 7 5 ) 满红 阳,男,硕士生 。( 北京 师范大 学 新闻传播 学院,北京 ,1 0 0 8 7 5 )

套操作 规程 ,规定 了电视节 目的 外在 形态 、叙 事方 式 以及 情 节结 构 ,通 过模 式 ,我们 能 够 生产 标 准
化 的质 量及市场 收益大体 可被 预期 的产 品 。

般来说 ,电视 节 目主要 包括 了情 节 、镜 头 、角 色 、名字 、布景或 道具 、广告 词等不 同的元 素 ,而
制作顾 问 ,节 目模 式交易 中的 咨询 服 务 ,一般 来 说 原始 制 作 团 队人 员 会 临现 场 指 导并 协 助 节 目制 作 ;
蓝 图与 布景设计 ,是 关 于节 目布 景搭 建 、舞 台设 计 、使 用 道具 等 详 细 资料 ;计 算机 软 件 与 视觉 设 计 , 用于提高 节 目的观赏性 ,包括特 效 、字 幕 、图示 的运 用 等 ;字 幕 ,包 括标 识 、商 标 、节 目 l o g o和标 签 等 ;音 响 ,规定节 目中所使 用 的配 乐 、音 效 、主题 曲 、节 目专属 插 曲等 ;台本 ,一个 典 型 的 模式 剧 本
节 目模式 是 电视 节 目的中心思想 ,是统帅 和支配 这些 元素 ,如人 物关 系如何 处理 、灯 光背 景如 何设 置 、 现场如何 进行互 动等等 ,形成节 目的结构 或 机制 。从这 个 角度 来 说 ,节 目模式 实 际 上就 是 电视 节 目生 产 的标 准与程序 。 节 目模式 通常 由以下 1 2 类 基本元 素组成 :纸版模 式 。即关 于节 目的 内容形式 的一种 书 面文 献 ,简 要介绍模 式 的基 本情况 ;模式指 南 ,一套 完整 、详 细 的节 目制作指 南 ,用 于指 导节 目每个 方面 的操 作 ;

国内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综述

国内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综述

国内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综述作者:张亚茹罗忆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10期【摘要】国内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关于“到底什么是电视节目形态”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定论,而研究各类电视节目实际上就是在研究电视节目形态。

本文主要梳理了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的大致历程。

【关键词】电视节目节目形态研究综述国内学者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01年之前甚至没有节目形态这种说法。

收录在《新闻与传播评论》2001年第1期,张卓的学术论文《在变革中前行——从电视节目形态看我国传媒角色的变迁》可以算是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的开始。

该文以我国2001年之前最具代表性的电视节目为切人点,透过节目形态演变的表象,探讨传媒角色变迁的现实基础、理论依据和文化根基。

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并未仔细探究节目形态的概念,将节目形态与节目分类混为一谈。

真正可以算作电视节目形态研究开端的是朱羽君、殷乐在《现代传播》从2001年第1期到第6期连续发表的一组关于分析电视节目形态的系列论文,这也是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的朱羽君、殷乐的课题《对电视的生命感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对电视的生命感悟》是作者对电视在人类媒介发展中的动态展望。

这一系列论文包括:《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一》;《大众话语空间: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三》;《寰球同此凉热:新闻现场直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四》;《声音的汇聚:电视评论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五》;《文化品质:电视纪录片——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六》。

这一系列文章对当时我国国内存在的每一种节目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当时算是对电视节目形态最系统的研究。

2001年之后国内学者才正式开始关注电视节目形态,这方面的研究也才逐渐展开。

不过从论文的数量来看,对节目形态的研究力度远不及其他的研究领域。

在CNKI数据库中以“节目形态”为关键字搜索,2000年到2005年之间只有19条记录,2005年到2010年之间有43条记录,2011年有7条记录。

电视节目类型与形态研究第一讲

电视节目类型与形态研究第一讲
12
NBC 公司还进一步由此出发,对其所生产的 具体节目,诸如《世界下的一扇门》、《花 园顾问》、《亲手建家》等进行了制作规约 和拍摄指导建议。这一时期的美国节目类型 观念呈现出鲜明的以制作基地为准则来划分 的倾向,在当时的电视制作者看来,节目的 制拍背景比节目本身的特征和形式更为重要, 处于这一时期的电视实验性节目,在形式上 也还缺乏明确的结构原则,关于分类问题也 还没有形成专业术语或话语体系。
9
类型的特点: 类型是活跃变动的程式,同时类型具有稳定的结 构。首先,类型处于流动状态,但类型所包含的要 素却是明了的,即使不能使用一种核心的要素界 定类型,但我们仍然明白所看的节目是言情剧还 是历史剧;然而在任何特定时刻,一种类型也许看 上去很稳定,但是同一类型在其他历史时期或文 化语境中也许会完全不一样,类型在历史的长河 中又具有了活跃的程式变化。因而,类型历史学 应该提供话语流变的谱系图,以及对于类型发展 和界定的重新描述。
6
郝建在《影视类型学》中给出的定义是:“类型 电影是按照同以往作品形态相近、较为固定的模 式来摄制、欣赏的影片。类型是按观念和艺术元 素的总和来划分的。” 蔡卫、游飞编著的《美国电影研究》认为: “‘类型电影’(Genre Film)是指在主题思想 (themes)、故事情节(plots)、人物类型 (character types)、影片场景(settings)和电 影技巧(filmic techniques)等方面具有明显相 似性的一组影片。”
区节目等; 按表达方式划分的节目分类,如播报节目、谈话节目、访
谈节目等; 按制播方式划分的节目分类,如录播节目、直播节目等; 按播出周期划分的节目分类,如正点新闻节目、年终特别
节目等; 按节目来源划分的节目分类,如自办节目、转播节目、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视内容单位的编排方式的发展及特点
从节目——栏目——频道三个阶段: 点状结构——节目时代; 块状结构——栏目时代; 网状结构——频道时代。
四、中国电视节目的20年
1. 中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变化; 2. 电视台数量变化; 3. 电视频道数量变化; 4. 全年播出节目时间变化 ; 5. 全国电视剧数量变化; 6. 中国与全球受众收视时间8年对比。
多积习型家庭则是围绕电视来组织家庭活动的。电视充当 了时钟的角色。他们看电视没有计划,而且常常只是断断续续 地注意一下电视上播放的节目 。
英国人在1996年做了个调查:什么发明是对人类最重要的? ——电视和抽水马桶并列居前。
二、电视,时代的机器
电视是什么?
理查德·戴恩斯说:“电视,我们时代的机器。” 尹鸿:“电视是什么?我们可以从电视的功能来加以定义。一、供 我们认识世界的需要。和电影不同的是,它是日常的,现实的,而 非虚幻。二、人和世界发生交流的需要。不管是肥皂剧还是没完没 了的访谈,都满足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这种交流需要。三、娱乐。 供人宣泄心中的情绪,得到放松。”
1.电视与生活自身的形态同构
音乐是人类情感生活的“声音类似物”,而电视是人类社 会生活本身的类似物。
所有的媒介都以某种信息结构来与生活结成某种关系,以不同的 结构方式实现其交流的功能。
印刷媒介是对生活结构的抽象和压缩;
广播媒介是对生活结构的单元素还原;
电影虽然声画俱全,但是技术基础导致其难以与生活同构及超时 空传播;
2.电视对生活的时空重构
四框结构的作用和限制 • 4:3框架的来由和合理性探究; • 四框的作用 ; • 如何突破四框 。
电视是以有限的屏幕时空表现无限的生活时空,具有较 强的选择性,所以从本质面空间来表现立体空间的,现实空间是三维的。
透视原理:一切物体离我们的眼睛愈远,则显的愈小。
三、电视的语言系统
马克思:“思维本身的要素,思维的生命表现的要素, 即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
广义的语言指一切可以被直接认知、可以互相传译的物 质形态和心理形态的互动系统。
1.电视使语言的元素发生本质的变化
以声画同步的具象作为符号; 电视语言的元素是动态的,具有信息的矩阵结构; 电视语言的元素总是与特定的真实时空相对应; 电视语言元素往往隐含着一些看不见的能量,形成心理物理场。
广播从试验室到拥有5000万受众,作为一种独立媒介在人 类社会立足、生存下来,大约用了38年光景。而电视从开 播到拥有5000万受众,虽然只用了13年之久,因特网只用 了不到4年的时光。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电视逐渐取代广播成为新的家庭媒体。
单一积习型家庭中,收看电视是有计划的,有安排的,一 旦打开电视机,全家全神贯注地收看,不再做何别的事情。
➢ 1920年11月2日,呼号为KDKA的西屋电气公司商业广播电 台在美国匹兹堡正式开播;
➢ 1936年11月2日英国伦敦市郊亚历山大宫的世界上第一座 电视台的开播,距费森登成功进行传声试验的1906年也恰 好是30年。
➢ 1936年在柏林奥运会第 一次进行电视报道。当 时一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 拍摄比赛情况,1.6米焦 距,镜头长2.2米,重达 45公斤,人称电视大炮。 每天8小时电视播出,16 万人通过电视观看比赛。
单个镜头画面构成中,主要由焦点透视赋予了它近乎精确的逼真性, 那么在整体影像运动构成组合时,主要由散点透视赋予无穷尽变、 无限广阔的创造性。
前苏联美学家M.图洛斯卡娅认为“艺术运动永远是越来越接近事 实,下一个阶段总是比前阶段更真,更接近现实。”电视是迄今 为止是真实的艺术,但她还是建立在幻觉的基础上的。
电视节目形态是指赋予具体作品以外观的抽象框架,而不受 具体作品内容的限定和约束的总体集合。
具体地说,是不同类型电视节目设计的基本模式,它超越单 个节目,指导创作人员的创作,引导观众的欣赏。
是电视产业化、电视节目商品化的结果,它满足了人们对于 商品的双重需要:一方面是标准和熟悉,另一方面又要有所 区别。
电视的特殊性在于改变了以往媒体对生活方式和信息方式的呈现, 具有与生活自身的形态同构的物质属性。
关于电视节目形态这一概念,理论界有不同的界定:
是指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
是指节目的主要安排形式;
是指电视节目相对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特征,是电视节目制作者 为了不同的目的,适应不同对象,根据不同内容而采取的对电 视符号的加工和处理方式中相对固化的部分,它指向相对稳定 的节目特征。
第一讲 绪论(电视再认识)
一、从“30年法则”看电视的诞生 新媒介预言家保罗·萨弗提出著名“30年法则”:至少在 过去5个世纪里,从新技术的试验到新媒介的形成和被接 受需要一段磨合、了解与接纳的过程一般约为30年。
➢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30年后的1906年,美国匹兹堡 大学物理系教师、加拿大人金纳德奥布里·费森登在圣诞之 夜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传声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