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综合康复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综合康复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综合康复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综合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20-04-15T02:56:45.07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2期作者:姜莹

[导读] 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骨折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40例,并根据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

姜莹

甘肃省中医院老年病科 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骨折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40例,并根据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生存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能够充分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综合康复护理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老年人出现身体疼痛的主要病因,因为老年人很容易因为骨质脱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出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继而产生腰疼和腿疼的症状,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规范性以及全面性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1]。本次研究以1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例,使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护理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的患者140例,根据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45例;年龄65~81岁,平均(71.11±4.23)岁。观察组: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63~80岁,平均(71.5±4.25)岁。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护理:(1)功能锻炼。在患者手术后的第二周进行腰背肌锻炼、双上肢运动、股四头肌训练和直腿抬高训练,每天三次,每次五组,每组五下到二十下。手术后第四周对患者进行坐位训练,每天两次到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手术后第五周引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患者在站立时,两脚要分开与肩膀同宽,腰背向前,站稳之后在助行器的帮助下慢慢行走。(2)运动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中,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的话可以进行背部推拿按摩,等到患者可以适当活动的时候可以鼓励患者做一些伸展运动和呼吸操,注意运动的适当性。(3)心理护理。由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大多都是老年人,在治疗的时候对治疗的情况以及康复疗程没有完善的认识,再加上发病的时候会出现疼痛的情况而引起焦躁不安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治疗的效果。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信心,更好地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1.4 观察指标

(1)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程度。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评价,总分100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焦虑程度越低。(2)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状况。采用WHOQOL(生存质量测定表)评分评价,包括健康、饮食等项目,总分100,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实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焦虑状况(SAS)评分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状况相比,有明显差异,前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格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