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学 第六章 艺术论(二)(自考必过)
美学(第六章讲义)
一、艺术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 1、这种重建是以艺术家心目中的意象为基础的, 但实际上是以艺术品作为中介来接受的。通过外在符号 进入到内在意象,再在接受者自己的心目中重新创构。 2、作品的形式符号向接受者提供了藉以获得意象 的潜在可能性或暗示的轨迹。 3、艺术符号是间接的,其意义的表达只能通过象 征与暗示。这样,欣赏者所感受的意象,与艺术家所创 造的意象之间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决定了意象不能照 搬接受,但也给再创造留下了空间。 4、欣赏者欲获得对意象的重建,必须从作品中获 得共鸣,成为作者的知音。 5、欣赏者所创构的新意象在本质上只是艺术家创 构的意象的重建,受艺术家所提供的意象限制。
重点与难点 1、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 2、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 第一节 艺术的存在方式 一、艺术本体论就是艺术存在论 当我们讲人类文明中的艺术都按其本来的 方式释放出来,让它们的精神自由地闪现光辉, 艺术的本体也就自然地显现。所以说,艺术本体 论的核心问题是展示艺术的存在方式。 而所谓艺术的存在方式问题,就是追问:艺 术为何而存在?以何种状态存在?换言之,就是 探讨艺术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或程序,才获得现 实的存在和生命。
创作主体意识中的审美意象,经艺术品的中介,
传递到艺术品的接受主体的意识中,经其再创造 而获得生命。由此可见,艺术意象始终只能存在 于艺术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主体意识和审美心理活 动中,存在于这两个主体的审美经验中。 四、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 的动态流程中 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 但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则是创作主体与 接受主体的中介和桥梁。作为中介,艺术品有三 个基本特征:
三、意象的生产 1、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潜藏 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不可把握的感觉 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艺术意象的整体。 2、意象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 “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 3、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 式(即艺术品)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在抽象艺术中尤能 深切感受到。 4、艺术意象的创造的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 一种生产。意象的生成也是一种生产过程。从艺术意象 的孕育到艺术品的物态化与物化,需要通过种种必须的 技巧与操作来完成,这就属于“生产”的范围。在古希 腊,“艺术”一词是包括工艺性制作的涵义的。 综上所述,意象的生成是艺术创造的核心问题,无 论是意象的孕育,还是意象的生产都体现了艺术家的创 作心态、审美理想。
自考《美学》论述题汇总
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关系。
2、以一件艺术品为例,说明艺术品的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
3、艺术鉴赏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请结合实例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4、结合实例说明美育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绪论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3.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了哪三个阶段?4.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之一?(如何理解审美既根源于人生实践又促进人生实践的辩证关系?)6.怎样理解审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人生境界?7.为什么说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第二章审美活动论1.审美起源诸理论的意义与不足是什么?2.为什么说“劳动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3.为什么说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4.如何理解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5.为什么说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是审美意识的关键因素?6.工具制造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什么联系?7.如何评价史前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在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中的意义?第三章审美形态论1.概述审美形态的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的内涵。
2.简要说明审美形态形成、发展的现实和历史基础及主要类型。
3.美学史上关于崇高与优美有哪些主要理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4.美学史上关于悲剧与喜剧有哪些主要理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谈谈丑与荒诞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以及它们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
6.简述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审美形态与人的语言的关系,审美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关系。
7.举例说明审美形态的人生实践性质。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1.简谈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历程。
2.什么是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3.简述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
4.审美经验包含哪些基本要素?5.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如何?6.审美心理结构如何进行自我调节?7.谈谈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00037-美学自考复习资料-完整版
00037 美学自考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科学。
(美学是以体现着人与世界审美关系中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2.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3.美学的“原初”意义和现实变化。
4.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人生实践之一。
5.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艺术活动、审美教育等基本概念的内涵。
⏹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因为,在认识关系中,主体的目标是求得对客观事物内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人士,形成知识体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
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两个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不可分割。
◆审美活动(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
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构成是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来的,而审美活动则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
(2)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审美需要。
(3)审美活动一旦发生,便必然要由一般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发展。
⏹美与审美形态: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美感与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美感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审美对象)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审美经验有以下三个特点:(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体验。
(2)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
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
(3)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自考美学名词解释
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审美:人类对现实世界产生了美的意识的现象和活动。
2.美学学科: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人文学科:研究人的一些非物化的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精神、理想、价值等问题的一个科学门类。
4.审美意识: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在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的,专门研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的一种学问。
6.人生实践:人的感性活动,人类自我创化并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
7.审美活动:人由于有了审美需求,有目的而无功利地与客观世界发生审美关系的活动,是人生实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审美活动的一切特征和规律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
8.人生境界:在个人人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一体圆融的状态。
这种人与世界的统一关系着重体现在个体人对自身生存实践的觉解与对宇宙人生意义的体悟的不同程度、层次和水平上。
9.高级人生境界:人对宇宙人生觉解程度最高的等级,达到跟宇宙天地化为一体的关系。
处于这一境界中的人不仅能超个人,而且能超社会,因而他具有更加宽广的胸襟和眼界,“是觉解的进一步提升;自觉的理性已化为人的内在品格,因而遵循规范已无需勉强。
”而是把天地万物、自然社会的运行法则化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化为自己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化为自己的一种血肉,于是不知不觉中与天地万物已经融为一体了。
10.审美关系:是植跟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11.美(广义的美):广义的美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它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客体)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12.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
1、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
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然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3、审美——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思想——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6、美学学科——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7、美学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8、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9、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0、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11、审美需要——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美学笔记第六章(艺术论)
美学笔记第六章(艺术论)第六章艺术论一、基本概念(识记)1、艺术敏感艺术敏感指主体特别容易对客体发生意象体验、感悟与联想,主要指主体感觉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实质就是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艺术敏感是由于艺术家们天生的多愁善感的心理生理特质外,还有由于长期的艺术修养对艺术敏感的培育。
2、艺术想象力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的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和程度。
艺术想象力超越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物象和幻象,形成独特的意象。
3、虚静这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的一种精神状态。
这时艺术家一方面排除功利杂念,集中精神;别一方面超越知性逻辑,进入感性直觉状态。
艺术家在审美状态下以虚空的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
这是中国古代对于创作心理的基本概念。
庄子、陆机、刘勰等人曾描述过虚静状态。
4、灵感灵感指艺术家在意象的创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亢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灵感的产生,有时是突然从生活获得一种启示,顿时便产生了创作冲动和源源不断涌来的诸般感受;有时是在意象的孕育中苦苦,突然似有所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而获得的。
灵感是主体艺术状态对日常状态的超越。
5、艺术操作中技和道的关系艺术操作中的技,主要指艺术创作过程的技能与技巧,而艺术操作中的道,则主要指艺术意象创作与传达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艺术家在技巧的操作中,是可以体悟、把握道,百而达到道的。
道可以通过技而体现出来。
这种道、技合一的状态,乃是艺术家自如地将心中的感受自由无碍地通过高度娴熟的技巧表达出来,这就是书画艺术中的心手相应,好即意味着消除了道与技的界限。
这就是说,在技中可以发现道的真谛,道也可以在技中得到体现和表达。
自考“美学”笔记复习资料
美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美学1.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正式宣告独立。
因此,鲍姆嘉登被被称为“美学之父”。
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
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
而情,即他所谓“混乱的”感性认识却没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加以研究。
因此,他决心通过自己的潜心研究来创立这一门学科,并最终用“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来命名这门新学科,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
他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由此可见鲍姆嘉登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美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的。
与美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而言,当推哲学、文艺学、心理学和伦理学。
2.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美学一直被看作哲学的一个分支,许多著名的美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哲学家。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可以说,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美学与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人文学科,都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哲学研究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的看法,研究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研究各种方法论问题;美学研究的则是人类的审美现象。
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哲学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的主观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而美学则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
因此,哲学与美学的关系乃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3.美学其实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它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艺学、社会学、人类学、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学科(神经生理学、色彩学、声学、几何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在历史上美学被看作哲学的一个分支。
(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既是美学家也是哲学。
)②就文艺学而言,它也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自考“美学”备考复习资料
第⼀章绪论1、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门独⽴的学科正式成⽴。
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
《美学》(Aestetica)在德⽂中是“感性学”的意思。
美学是⼀门独⽴的⼈⽂学科,从根本上说就是⼀门关于⼈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学是⼀门独⽴的⼈⽂学科,与哲学认识论(为美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哲学、⽂艺学、⼼理学、伦理学。
n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法论的基础,任何⼀种美学理论的建⽴都有⼀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n 艺术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n 美学研究所涉及的美感问题是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研究美感,离不开⼼理学的研究。
n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判断往往会与伦理判断紧密交织在⼀起,并对审美主体的美感的形成产⽣重要的影响。
美学作为⼀门独⽴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门⼈⽂学科,美学离不开⼈,与⼈⽣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3、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的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的形成,来源于⼈类劳动中对⾃⾝的改造。
⼈类审美意识的产⽣是⼀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类的⽣产劳动分不开的。
5、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的区别:答:审美意识不是美学思想,因为美学思想所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审美意识都不具备。
这两个基本特点分别是:(⼀)应当能够借助语⾔⽂字的形式进⾏传播,也就是说,美学思想具有语⾔⽂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献之中,并得以传诸后代。
(⼆)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不在像审美意识那样可以是⼀些感性直观的认识,⽽是远为深刻的能够揭⽰审美现象某些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西⽅美学的发展过程:8个阶段1)古希腊美学,代表⼈物:柏拉图、亚⾥⼠多德,西⽅美学的开端;2)中世纪,认为⼀切美的东西都是上帝早的3) 15-16世纪,⽂艺复兴时期,没有美学⼤家4) 18世纪,理性美学主义、经验主义美学,鲍姆嘉登出版《美学》5) 19世纪前期,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代表⼈物:康德、席勒、⿊格尔,代表了西⽅美学的黄⾦期6) 19世纪后期,实验美学、移情美学、⽣命美学,代表:车尔尼雪夫,认为美是⽣活7) 20世纪出,⼼理学美学,佛洛依德8) 20世纪,语⾔论美学,从语⾔⾓度、符号的⾓度探讨美学7、“由下⽽上”:⾏⽽下,由具体的研究上升到抽象理论研究的⽅法。
自考美学简答
简答第一章绪论1、简述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2、怎样理解美学史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3、简述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4、简述美学学科的孕育和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
5、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6、简述审美境界的主要特点。
7、简述美学与哲学的干系。
8、简述美学关系的特点。
9、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什么?10、审美活动的特点是什么?11、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12、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第二章审美活动论13、简述审美需要的显著特征。
14、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作用15、简述审美趣味的特征。
16、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17、简述审美活动室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18、简述审美活动走位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19、简述审美惊异的特点。
20、简述审美体验的整体性。
21、简述审美对象的特征。
22、简述劳动说的意义及缺陷。
23、简述原始意识的特征。
24、简述非固定性装饰的特点及意义。
第三章审美形态论25、简述审美形态的基本特征。
26、简述审美形态的历史性。
27、简述优美的基本特征。
28、简述博克的优美观。
29、简述崇高的基本特征。
30、简述康德对崇高的认识。
31、简述黑格尔对崇高的观点。
32、简述悲剧的主要特征。
33、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贡献。
34、简述黑格尔的悲剧的矛盾冲突论。
35、简述喜剧的特点。
36、简述巴赫金的喜剧理论。
37、简述丑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
38、简述罗森克兰兹对丑这一审美形态的研究的贡献。
39、简述荒诞的基本特点。
40、简述人变为“非人”的含义。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41、简述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42、从非二元论的立场出发,简述审美经验与美感之间的差异。
43、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4、与一般的感知活动相比,审美感知自身有哪些特点?45、从哲学高度来看,感知在审美经验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6、简述审美经验中理解的特点。
47、简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
全国自考美学(艺术论(二))模拟试卷5
全国自考美学(艺术论(二))模拟试卷5(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分数:2.00)1.灵感(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力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2.简述艺术品的三个基本特征。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他律性。
艺术品为接受主体而存在,又同时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所决定、制约。
(2)形式符号性。
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意象创造要传达给接受主体需外化为特定的形式符号。
凝定在一定的艺术品中,接受主体才可能借助于这些符号来接受和创造。
(3)开放性。
艺术品作为中介,一方面,只有向艺术家开放,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另一一方面,艺术晶只有向接受者开放,才能呈现它的基本特质。
)解析:3.论述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意象是艺术存在的核心。
艺术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及其流程之中。
艺术活动的开端即由意象的产生为标志。
在艺术的“创造一一艺术品一一接受”的流程中,贯穿始终并处核心地位的是艺术创造阶段艺术家意象的生成。
自考本科美学论述题
自考本科美学论述题论述第一章绪论1、结合实例分析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审美活动。
2、结合实例谈谈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第二章审美活动论3、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最具有个性化的精神活动?4、论述审美活动是人最基本己行的存在方式。
5、如何认识“趣味无可争辩”这一观点?6、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7、为什么说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8、如何理解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第三章审美形态论9、举例说明审美形态的主要类型。
10、试述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的关系。
11、论述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
12、试述审美形态与文化的关系。
13、举例说明优美和崇高的关系。
14、论述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喜剧与人生实践的关系。
15、论述丑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16、论述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17、试述审美经验的理论发展过程。
18、分析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19、试述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的特点和作用。
20、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21、试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第五章艺术论(一)22、论述艺术意象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艺术论(二)23、举例说明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24、艺术意象是如何生成的?25、论述艺术品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及特征。
26、试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第七章审美教育论27、结合我国古代美育思想说明美育的基本特点。
28、为什么说美育是一种化育?论述第一章绪论1、结合实例分析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审美活动。
答:美学的研究对象四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同样是审美活动中的现象。
某种现象如果不体现为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就不是审美现象,因此美学应该是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
全国自考美学(艺术论(二))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艺术论(二))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 )A.艺术天才的理性思维与感性能力的结合B.主要由于天才本身的自然机制和超群的思维C.历史机遇和天才的先天生理心理结构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2.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 )A.艺术灵感,既似有所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B.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C.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D.对于艺术技巧的运用和理解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3.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 )A.艺术想象力B.艺术敏感C.艺术灵感D.艺术技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4.被定义为“艺术家在感受生活时,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的是( )A.艺术想象)JB.艺术敏感C.艺术灵感D.艺术技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5.在生产意象的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是( ) A.艺术直觉能力B.艺术技巧的使用C.艺术想象力D.艺术解构能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6.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是指( )A.艺术灵感B.艺术敏感C.艺术想象力D.艺术技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7.艺术敏感与艺术灵感的区别在于( )A.灵感是由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形成的,敏感是接受主体的心理机制形成的B.灵感的来源是主观的艺术想象,而敏感来自客观的物质刺激C.灵感是突然显现的自由心理境界,敏感是隐性的心理常态和准备D.灵感来源于主体的个体情态,敏感来源于主体的社会实践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8.最终将艺术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赋予其符号形式的是( )A.艺术敏感B.艺术技巧C.艺术灵感D.艺术想象力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9.艺术操作对于艺术活动的重要性就在于( )A.艺术操作是一种独立于人之外的物质形态B.艺术操作体现创作主体的智慧C.艺术操作是意象表达的继续与完成D.艺术操作是创作主体的动态行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10.以下关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技巧之论述正确的是( )A.艺术技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的意象B.艺术创作需要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C.艺术技巧越是发达,艺术创作就越发达D.艺术技巧是艺术家全部能力的表现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11.从艺术操作的角度而言,艺术形式是( )A.艺术技巧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B.创作主体内心中的理想对象C.创作主体对于艺术技巧的运用D.艺术技巧的合理运用的结果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12.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方法曾经产生过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他的分类原则即:一切艺术都是( )A.人类的主观愿望B.神附于人身而进行创造的结果C.对于现实的“摹仿”D.对于某种理念的“摹仿”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13.提出“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艺术分类原则的是( )A.歌德B.席勒C.康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14.认为艺术分类的标准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完全依据接受者的体验于审美来断定B.过分注重二元对立,忽视艺术作品内容C.过分注重技巧因素D.完全依据创作主体的创作意念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艺术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00037美学_自考笔记完整版
00037美学自考笔记七章全笔记依据教材《美学》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第四节审美与人生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二章审美活动论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发生第三章审美形态论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第二节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优美与崇高第四节悲剧与喜剧第五节丑和荒诞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第五章艺术论(一)第一节艺术与艺术作品第二节艺术品的层次结构第三节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第四节意境第五节艺术的功能第六章艺术论(二)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式第二节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第三节艺术的创造力与艺术技巧第四节艺术的形态第五节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第七章审美教育论第一节中西美育观的源流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第三节美育的特点第四节美育的功能第五节美育的目的第一章绪论单选:1.1.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的是(柏拉图)1.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1.3.维特根斯坦是的代表人物。
(分析哲学)1.4.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1.5.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弗洛伊德)1.6.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荣格)1.7.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8.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1.9.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是欣赏者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英伽登)1.10.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是(科技美)1.11.人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哲学学科)1.12.美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1.1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1.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1.15.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鲍姆加登)1.16.美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审美意识)1.17.悲剧意识属于(高级审美意识)1.18.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1.19.蒋孔阳认为,美学从哲学与文艺理论中独立出来是在(文艺复习之后)1.20.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学科。
上海自考美学
美学体型: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第一章绪论一,单选1,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P132,美学的基础是。
P243.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的美学家是。
P24.以审美经验为美学研究对象的美学代表作是.P45.认为美学应该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来研究审美关系的美学家是。
P6.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
P7.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P8.与美学联系最密切的学科是。
P、9.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模式体现着。
10.“诗可以兴,观,群,怨”说是一种。
P11.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性著作是。
12.美学真正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的时间是。
13.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
14.由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是。
15.审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
16.审美经验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因素是。
17.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
18.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19.美学的基本内容中最集中地体现了审美活动的特性和规律的事是。
二,多选1,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P182.在美学研究对象的五种看法中,重点放在审美的客体方面的观点是,。
3.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的美学家是,,,。
4.当代人们对美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是,,。
5.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是,,。
6.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的三个阶段是?7.审美经验是一种,。
三,名词解释1.审美意识P112.美学思想P113.美学学科P114.审美境界P115.审美关系P116.美学P117.审美活动P38.美与审美形态P39.美感与审美经验P310.艺术与艺术活动P311.审美教育P3第二章审美活动论一,单选1.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是。
2.“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著名命题的提出者是。
3.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
4.最具有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是。
5.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是。
6.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除了惊异与体验,还有。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自考资料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审美活动论 (4)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6)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9)第五章艺术论(一) (10)第六章艺术论(二) (12)第七章审美教育论 (14)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5种代表性看法:(1)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学科☆:代表人物: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从他开始,研究美本身、美的本质就成了美学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对象。
中世纪美学根本上属于神学。
(2)美学是研究艺术的☆:代表人物:黑格尔。
代表作是《美学讲演录》(又译:《美学》、《谈美学》)。
(3)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①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托马斯•门罗;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艺术即经验》。
②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关注“美感在心理上是怎样产生的”“审美经验是怎样一种心理活动”等。
代表人物:费希纳:《实验美学》和《美学入门》;弗洛伊德;荣格。
(4)美学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5)美学研究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既包含主体方面,也包含客体方面,特别是两者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蒋孔阳:《美学新论》中就提出来了这个观点,认为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1)(艺术美)从艺术中的审美现象来看。
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2)(自然美)从自然界的审美现象来看。
审美现象背后体现的实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
(3)(科技美)从科技活动的审美现象来看。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美”指的是科技美。
2、从审美形态来看,广义的美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丑、荒诞。
3、审美活动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自考00037《美学》大纲必考知识点提纲
单选] 97. [领会]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活动在原始人的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表现有哪
些?
98. [领会]巫术活动对审美的原始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有哪些? 99. [领会]卢卡契认为巫术为模仿艺术的形成所作的准备主要表现有哪些? 100. [识记]判断审美活动业已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什么? 101. [领会]简述原始意识的特征?[近年考题-201107 简答] 102. [识记]比较自觉的审美活动距今多少年?[近年考题-201007 单选] 103. [识记]原始人在物质生产中的装饰活动大致有哪些? 104. [识记]人的审美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105. [识记]原始人的自我装饰类型主要有哪些? 106. [识记]学术界对人类刻痕文身等装饰习尚的现象的解释是什么? 107. [识记]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有哪些? 108. [识记]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什么时代?[近年考题-201107 单选]
单选,201004 单选] 11. [领会]简述美学划归于人文学科的理由? 12. [领会]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13. [领会]简述美学研究的方法?[近年考题-200904 单选,201004 简答,201104 简答,
201107 单选] 14. [识记]美学发展经历的阶段有哪些?[近年考题-201007 多选] 15. [领会]简述审美意识? 16. [识记]东西方悲剧意识不同有哪些? 17. [领会]简述美学思想?[近年考题-201104 单选] 18. [识记]简述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9. [识记]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其重要标志是什么?[近年考题-200907 多选] 20. [识记]美学之父是谁?[近年考题-201104 单选] 21. [识记]鲍姆加登创立的“感性学”翻译成“美学”的途径有哪些? 22. [识记]黑格尔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什么?[近年考题-201107 单选] 23. [领会]简述马克思的实践论? 24. [领会]简述马克思的存在论? 25. [领会]简述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
自考美学第六章艺术论(二)(自考必过)
自考美学第六章艺术论(二)(自考必过)第六章艺术论(二)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意象的创造→意象的凝定→意象的重建☆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本体论——原是哲学范畴,是西方哲学中研究世界本原或本性的最根本部分,亦译为“存在论”。
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展示艺术的存在方式。
一、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在所有的艺术品中提取到艺术品有共通的东西,就是艺术意象。
如果一件东西不能提供或不能转化为意象,那么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
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中。
二、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另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
接受者并非被动接受意象,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进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
创作主体意识中的审美意象,经艺术品的中介,传递到接受主体的意识中,经其再创造而获得生命。
因此,艺术意象始终只能存在于艺术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主体意识和审美心理活动中,存在于这两个主体的审美经验中。
三、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
从艺术存在的方式看,艺术品则是创作主体与接受者之间的中介。
作为中介的艺术品,有三个基本特征:他律性;形式符号性和开放性。
他律性——艺术品是为他者存在,受他者制约。
艺术品“是为人类心灵而存在的”(黑格尔)。
另外,艺术品的意象是创作主体审美经验和心理创造的结果,其基本特质决定于创伤主体。
第三,它还受制于接受主体。
形式符号性——艺术品是一种过渡性的存在,它以形式符号的方式负载着艺术意象而成为沟通两个主体的纽带。
开放性——一头向艺术家开放,一头向欣赏者开放。
只有向艺术家开放,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只有向欣赏者开放,才能呈现它的基本特质。
现代阐释学的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体现在人类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中。
自考《美学原理》精华要点(第六章)
自考《美学原理》精华要点(第六章)第六章艺术论(二)艺术的存在方式:(1)艺术首先存在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2)艺术只能存在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3)艺术存在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为什么艺术只能存在狱卒提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艺术意象并非一种客不雅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自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长的一种总和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
另一方面,意象有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但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以说呢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作为中介,艺术品有三个基本特征:(1)他律性(2)形式符号性(3)开放性为什么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得生成?意象是艺术存在的核心,艺术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及其流程之中,艺术活动的开端有意象的产生为标记,在艺术的“创造——艺术品——接受”的流程中,贯穿始终并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艺术创造阶段艺术家意象的生成,艺术家的“人心之动”就是意象的创造和生成意象的孕育过程(1)艺术意象首先是艺术家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家主体同客不雅世界的存在发生交互关系,交互作用而生成的(2)作为艺术创造开端的意象的孕育,必然是遗嘱客体的相遇开始的(3)艺术家的主体意识与世界相遇,在特定条件下,会装出火花,引发艺术家的创作冲动意象的产生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合物化的表达,在这个阶段中,艺术意象进一步完善获得形式符号和物质实体,是艺术品最终的以产生。
(1)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重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成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2)意象的从无到有,还是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得到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3)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华语物化的实在形式是不成能实现的(4)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本色上是一种生产在古希腊,“艺术”一词是包罗工艺性制作的涵义的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示为艺术敏感,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等方面。
2021年自考美学名词解释-第六章
2021年自考美学名词解释:第六章第六章艺术论(二)1.艺术接受的动态三流程:指艺术接受者接受艺术品的全过程,这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包罗不雅、品、悟三个阶段。
要求接受者先了解艺术品的表层意义,然后进一步了解艺术品的深层意义和创作者要达到的表示目的,即审美体验。
不同的接受者、不同的时候,接受者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2.艺术天才:(1)艺术天才(艺术本质)是艺术创造的源动力。
(2)艺术史上,有许多艺术家具有超于常人的能力,他们创造的作品超绝群伦,旁人难以比拟,甚至难以理解,他们就好像是天助神功一样,这样的艺术家人们称之为“天才”。
(3)天才是客不雅存在的。
3.艺术敏感: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4.艺术操作:艺术操作是艺术生产的全过程中,在质料上留下艺术形式符号的痕迹、使意象完美地物态化和物化的生产行为。
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赋矛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
5.艺术技巧:是艺术创作者通过操作在质料上留下艺术形式符号的痕迹、使意象完美地物态化和物化的技巧。
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的符号中,形式静态地表示了艺术生产的动态运动。
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美。
6.艺术接受的“不雅”:不雅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不雅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
接受者开始接触艺术品,首先是初步了解艺术符号的意义,初步在主体意识中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直不雅地感到有美的存在。
这种感受是浅层的。
7.艺术接受的“悟”:悟是主体对艺术品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是接受主体在意象重建中的灵感,主体的意识在“品”的过程中逐渐活跃起来,意象也一步步鲜明,终于,主体的意识在一瞬间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艺术论(二)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意象的创造→意象的凝定→意象的重建☆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本体论——原是哲学范畴,是西方哲学中研究世界本原或本性的最根本部分,亦译为“存在论”。
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展示艺术的存在方式。
一、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在所有的艺术品中提取到艺术品有共通的东西,就是艺术意象。
如果一件东西不能提供或不能转化为意象,那么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
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中。
二、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另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
接受者并非被动接受意象,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进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
创作主体意识中的审美意象,经艺术品的中介,传递到接受主体的意识中,经其再创造而获得生命。
因此,艺术意象始终只能存在于艺术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主体意识和审美心理活动中,存在于这两个主体的审美经验中。
三、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
从艺术存在的方式看,艺术品则是创作主体与接受者之间的中介。
作为中介的艺术品,有三个基本特征:他律性;形式符号性和开放性。
他律性——艺术品是为他者存在,受他者制约。
艺术品“是为人类心灵而存在的”(黑格尔)。
另外,艺术品的意象是创作主体审美经验和心理创造的结果,其基本特质决定于创伤主体。
第三,它还受制于接受主体。
形式符号性——艺术品是一种过渡性的存在,它以形式符号的方式负载着艺术意象而成为沟通两个主体的纽带。
开放性——一头向艺术家开放,一头向欣赏者开放。
只有向艺术家开放,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只有向欣赏者开放,才能呈现它的基本特质。
现代阐释学的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体现在人类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中。
艺术品的意义是艺术家的审美情感以及众多接受者的不同感受在时间推移中的总和,它将随着接受者的审美经验的改变而不断扩大与丰富。
三个环节的流程构成了艺术的现实存在,也促成了艺术的社会交流。
第二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一、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乐记·乐本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艺术家的“人心之动”就是意象的创造和生成。
这个“动”字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具体分为意象的孕育和意象的生产两个阶段。
二、意象的孕育艺术意象是由社会中人所孕育产生的,是人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掌握世界的成果,因而具备人类文化的性质。
艺术是艺术家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家主体同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交互关系、交互作用而生成的。
主客体之间感动关系是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
孕育意象需要艺术家具备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
虚静——一是要排除功利杂念,集中精神;二要超越知性逻辑,进入感性直觉的状态。
这种状态使日常“自我”暂时退隐与丧失,却能在审美状态下以虚空的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
意象孕育中所发生的主客体交流的形式完全不同于功利认识、判断的形式。
它是主体意识的自身协调或主、客体契合达到共振的一种自由状态。
意象与原型的关系:1、客观原型转变为知觉表象;2、表象上渗透着主体的主观情感因素;3、表象与表象的关系依主体自身的规律发生转变;4、表象本身作为主体的心理形式与原型完全不同。
三、意象的生产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
第一,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个整体就是艺术意象的整体。
第二,意象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
第三,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艺术品)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四,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际上也是一种生产。
(马克思把艺术生产看成是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
第三节艺术的创造力与艺术技巧一、艺术天才是客观存在的在艺术存在的诸环节中,艺术创造不仅本身是艺术审美体验的集中场所,也是艺术品的生产环节、艺术内涵的赋予环节。
艺术创造的主体是艺术家。
天才的形成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方面合力的结果。
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艺术敏感(感受)、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等方面。
二、艺术敏感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感应是孕育艺术意象的第一步。
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
“赋比兴”的“兴”,就是指艺术家因感受到某种存在而发生了主观情绪的变化。
艺术敏感与先在主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本质的关系。
艺术家具有艺术敏感首先在于艺术家具有艺术敏感的可能性,即具有特殊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分析这种先在的结构与状态,发现除了艺术家天生的多愁善感的心理生理特质外,还有长期的艺术修养对艺术敏感的培育。
三、艺术想象力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
(李商隐的《锦瑟》所表达的意象。
)艺术想象力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
它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
想象力在生产意象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
四、灵感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灵感理论主要有:柏拉图——把灵感说成一种磁性的疯狂,一种神灵的凭附,一种非理性的迷狂状态。
朗吉诺斯——把创作的源泉归结为神赐的神秘灵感。
灵感的客观存在。
是艺术家在自身生理——心理素质与后天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学养积累基础上综合形成的一种心理体验状态和活动。
它是艺术家创造力极为旺盛、勃发时一种神思活跃、意象奔涌的心理状态。
灵感是主体艺术状态对日常状态的超越。
五、艺术技巧郑燮的胸中竹、眼中竹与手中竹。
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
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中国书法最明显地表现了艺术形式与形式技巧的关系。
第四节艺术的形态一、艺术形态的划分标准亚氏:一切艺术都是对现实的“摹仿”。
这种分类方式只是外在的和初步的。
从艺术的审美特征出发来确立艺术形态的划分原则,直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出现。
法国美学家加托将艺术分为三类:美的艺术(音乐、绘画等)、机械艺术、介于二者之间的艺术(建筑和修辞)。
黑格尔:把艺术形态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具有里程碑意义。
象征型艺术——是人类最初的艺术形式。
古典型艺术——以古希腊的雕刻为代表,为人类艺术最高成就。
浪漫型艺术——是近代的产物,如绘画和音乐,诗。
美学家们划分艺术类型的三种标准:第一,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亚氏的摹仿说。
第二,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划分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
第三,是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静态与动态艺术;时间与空间艺术。
(赞同)二、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一)空间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空间艺术总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按照一定的形式规范在空间之中排列而成的,一是弄清其形式规律,二是塑造一定的审美意象并表达一定的意蕴和内涵。
1.建筑——材料、形式结构与周围环境建筑是一种介于审美和实用之间的艺术形态。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1)建筑材料的审美性质。
出于审美需要,艺术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艺术表现力的材料,如中国古建的琉璃瓦,教堂的彩绘玻璃等。
(2)建筑的形式结构。
物质材料之间的排列关系符合艺术作品的结构规律,显示出一定的风格和情调。
如中国的四合院的封闭结构,教堂冷色的石块。
(3)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受环境约束和局限,艺术家因地制宜,从整体格局出发,对自己的艺术构思做出调整,增加建筑艺术的审美效果。
如悉尼歌剧院处于大海之滨。
2.雕塑雕塑是一种较为纯粹的艺术。
对雕塑的审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物质材料,有着更严格的要求,材料必须符合雕塑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统一。
再次,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雕塑仍然要受到这类艺术一般特征的影响。
它是一种静止的空间结构,只能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瞬间加以表现。
以静态的方式来化静为动,暗示某种丰富的含义和意境,此为雕塑艺术的根本特征。
3.绘画是在平面内营造空间的艺术,以人的视觉为基础,捕捉对象的影像并将之展现在平面中。
视觉效果是绘画追求的最基本的审美效果。
对于物质材料依赖性减小,表现上的自由度增强。
《画鉴》:“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敷染,然后形似。
”对绘画的欣赏首先要关注它的内在的意蕴,其次要掌握绘画的基本语言的审美性质。
再次,画面内在的韵律,也就是动感的捕捉是绘画美的灵魂。
在空间艺术的各种形态中,绘画最具有主观性和精神性,从而能够突破空间形态的局限。
绘画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
(二)时间艺术最为接近空间艺术是戏剧舞台艺术。
音乐最不具有空间特征的一种纯时间性艺术。
1、音乐首先,音乐媒介是声音,声音自身质量决定着音乐的美感,声音间的组合关系,各种音色的组合关系也决定着音乐的美。
其次,各种声音按照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规范组合起来,就能塑造出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
第三,对音乐的欣赏必须借助表演者的演奏为中介。
第四,从音乐艺术的形态学特征上来说,音乐是完全动态的艺术。
2、戏剧首先,戏剧媒介自身的审美作用。
舞美、演员的表演和道具、戏剧对白等都是戏剧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体现为动态性,和戏剧情节的要求与发展统一起来。
其次,戏剧表现的是一个动态的事件,有一个从开端、发展,再到高潮和尾声的变化过程使戏剧中的事件完整与统一。
布瓦洛“三一律”戏剧必须做到时间、地点、事件的严格统一。
最后戏剧与其他艺术综合起来,构成一些新的艺术形态:与音乐综合产生歌剧;抛开舞台限制,与摄影、蒙太奇等结合,产生了新兴的影视艺术等等。
第五节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一、艺术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
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要靠再生成的,而非直接传递的。
艺术品本身并非直接艺术意象,是艺术意象的符号化和物态化。
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的关系,导致了一个对符号的解读过程。
符号形式提供了接受者籍以获得意象的潜在可能性或暗示的轨迹。
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
艺术符号对其意义通过象征与暗示表达。
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实质就是艺术意象的重建。
这种重建受艺术家的意象创造所限制。
它是一种创造,但第一层次。
这是意象接受者多而艺术家少的缘由。
二、艺术接受的主体性艺术接受是艺术接受者主体的意识活动。
首先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