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科教师群体:学科组负责组织本学科的日常教学工作 与学术研讨活动并对教师进行正式的专业评价,因而学科 组这一工作群体在教师心目中最重要。
鲁洁 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1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 教师的权威
界定:教师的权威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 的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教师对 学生的控制和管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服从。① 类型:教师的制度性权威和个人权威。② 外在权威和内在权威。③
17
2.4 作为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
• 教师社会化的内容①
内化教师职业价值: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在于为
社会培养与造就未来一代。教师职业价值内化与 否可以通过教师的职业选择动机来推断。
获取教师职业手段:教师职业手段包括专业知识 和技能,教育知识和技能。教师掌握的职业手段 的起码程度由社会所规定,即国家认可的标准。
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如下:
普教,高教 → 学校类,级
教 师 地 位
社会作用人们对他的需求
专门的训练 他人的不可代替性
主要充任者出身 → 家庭出身
专门知识技术
工资收入和待遇 → 生活水平
政治权利对政治的参与和决策
郑新蓉. 论教师社会地位及法律地位[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01
7
教师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
教师的社会权利①
教科书选用权
教 育 自 由 权
课程实施计划制定 权 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运用权 评价手段使用权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
教师的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表明社会成员的分层状况。教师在社会分层中主要属于 知识分子阶层。
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206-207 鲁洁 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0
2.2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
• 教师的工作群体
同班教师群体:班主任在同班教师群体中处于心理重压状 态,而其他任课教师则处于无压力状态。
同年级教师群体:具有简单却正式的组织结构(年级主任 ),有特定的群体活动空间(年级办公室)。教师之间存 在激烈的竞争。
•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没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就体现不了教师 的劳动价值。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流失严重, 严重影响了教师地位的提高。
徐静 任顺元 探讨教师的社会地位[J]现代教育论丛 2009,01
②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பைடு நூலக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③李瑞生 从职业声望排名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自身职业要求[J] 广东教育学院学 报.1995,05 8
美国学者克拉克将美国中学生同辈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学 术亚文化、娱乐亚文化、违规亚文化。 英国的哈格里夫斯用观察法对中学生文化进行比较,发现 高能力班级中,学生形 成“亲学校文化”,低能力班级 中,学生形成“反学校文化”。 我国的吴康宁教授根据学生对未来前途的取向,将其同辈 文化分为理想型文化、务实型文化和茫然型文化等。
家庭客观因素(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不 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 家庭主观因素方面:情感温暖理解型、高期望型家庭的子 女成绩高于过度保护型和过分干涉型家庭的子女。
①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8 ②徐长江等: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 [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03
①陈俊峰: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角色研究. [D]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4
3.1 学生的社会位置 学生角色的失调①
原因
家庭教育功能的不合理性的影响
初高中与大学的不同环境导致大学角色适应困难
我国高校教育方式存在的不合理性的影响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①陈俊峰: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角色研究. [D]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①②王晓云:教师权威的社会学分析.[J] 山西高等教育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2 12 ③陈桂生. “教育学”视界辨析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 教师的实际权威
受到四个因素的制约: 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评价手段 师生关系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7
3.3 学生的家庭背景
• 学业差异的家庭背景①:
家长职业、文化水平、家庭结构、经济条件等客观性家庭 因素 家长的教育期望、教育态度及教育方式等主观性家庭因素 双亲生活经历、个人经验、能力、倾向性及遗传素质等方 面的差异。
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②:
25
3.2 学生的同辈群体
概念①:
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
功能②:
保护功能:使学生少受或免受成人世界的伤害,提供一种 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 发展功能:对于学生社会能力的促进作用。
① ②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6
3.2 学生的同辈群体
同辈文化的类型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8
2.4 作为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
• 教师社会化的内容①
认同教师职业规范:教师的职业规范包括对学生 的规范,对待教师集体的规范,对待学生家长的 规范,对待自己的规范。 形成教师职业性格:教师职业对从教者的性格有 诸多特殊要求。教师的职业性格收到一般性格形 成水平的制约。
• 工资状况:教师的经济层面社会地位对其整体地位的影响 占60%。教师的实际工资逐步增长,但对于同一时期行业 间的横向比较,教师工资还处于低水平。(如表)
• 职业声望: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美德,但在人际交往 商品化、功利化的当今,教师职业显得无力。1998年中国 人民大学公布了在北京地区进行的100种职业声望调查结果, 前10名没有教师。
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0
3 学生角色的社会学研究
3.1 学生的社会位置
社会 同辈 群体 家庭 学校
3.2 学生的同辈群体
3.3 学生的家庭背景 3.4 学生的重要他人
重要 他人
21
3.1 学生的社会位置
• 学生的三重社会①
家庭:是学生首要的和不可选择的社会群体,以血缘和经 济关系为基础。学生在家庭中扮演受监护者角色。家庭对 学生的影响是“先主性影响”、“生活化了的影响”、“ 聚合性影响”。 学校:是受社会委托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 响的权威机构。是学生不可选择的,学生扮演一种非自愿 的角色。学校影响具有“系统性”和“可控性”。 同辈群体:是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构建的产物。同辈群体 的影响有“高参照性”的特征。
鲁洁 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9
2.2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
• 教师的角色冲突
教师会感受到比较强烈的内心冲突:教师对学生的谈话更 多地体现着社会要求,处于掩饰自我状态。而教师对同事 的谈话更多地体现了个体需求,处于展现自我状态。 班级成为教师的心理调节场所:教师即使在学校中无权无 势,但只要在班级中就能成为最高权威,得到在同事中难 以得到的尊敬与服从。
3.3 学生的家庭背景
学生品德差异的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业与品德的影响基本趋同①。 在父母教育方式上,父母的情感与理解与高期望对 学生的品德发展有积极作用,而父母的惩罚严厉、拒 绝否认以及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有 消极作用。②
①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②肖文娥等:初中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J] 教育研究,2002,10 29
教师与学生:
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
1
【目录页】
1
2 3
文献综述(教师,学生) 教师角色的社会学研究
学生角色的社会学研究
2
2 教师角色的社会学研究
社会
2.1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 2.2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2.4 作为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
学校 师生环境 教 师
3
2.1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 2.1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
作 为 社 会 成 员 的 教 师
4
教师的社会责任 教师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般社会成员的责任,作 为特殊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
本质: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 特征:通过对教师与家长承担社会责任的对比① 教师与社会之间存在“契约关系”,家长与社会 则是功利联系。 教师承担社会责任时是单一的教育者身份,家长 则是教育者与家长的双重身份。
• 影响教师权威的外部因素
学生群体的变异 家长群体的间接作用 社会的错误引导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的影响
①王晓云:教师权威的社会学分析.[J] 山西高等教育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2
15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 教师的控制方式
显性控制:以明确要求,明言规定为本的控制方式。可以使 学生对社会要求的内容较快形成较为明确系统的概念。但 容易使学生产生“被控感”,出现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隐性控制:以间接引导,暗设障碍为本的控制方式。可以使 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调节自己的行 为,但难以清晰认识到相应的社会要求。
鲁洁. 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3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以上四方面的 因素并不是程度 均等地制约着教 师的实际权威的 形成,教师的权 威会因为学生的 年龄发展阶段而 异,如右图:
图片来源于 鲁洁: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4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①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2
3.1 学生的社会位置
• 学生的社会位移①
和谐的多重世界/顺畅的越界: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之 间的共性超过了差异性。 失谐的多重世界/可设法实现的越界:家庭、学校、同辈 群体是不同的世界。越界需要调适和重新定向。 失谐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家庭、学校、同辈是不 同的世界,越界可能性极小。 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越界:认为学校与其生活无关,或 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同辈群体中。抵制越界。
①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
3.1 学生的社会位置
学生角色的失调①
• 类型 角色紧张: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引起的在时间和精力 上的紧张。 角色冲突: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规范的要求, 引起人们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 角色混同:在角色扮演中,将不同的角色规范或行为模式 混淆甚至颠倒。 角色失败: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 扮演,或终止扮演,半途而废,或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2.2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 常套行为:任何社会成员在与其他成
• 教师的双重角色
员交往时,都会因交往对象的不同而 表现出不同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行为。
教师扮演教育者角色:交往对象是学生,且存在代际差 异,教师会有意无意居以权威架势,亮出楷模姿态,带着 父兄的口气。因而教师是在不平等意识的支配下与学生进 行交往。此时人格主体的基本面貌是“社会代表者”。 教师扮演同事角色:交往对象是其他老师,因而教师是 以同行的身份,同伴的姿态,朋友的口气与其他教师交往 。教师是在平等意识的支配下与其他教师进行交往的。此 时人格主体代表者是“人”。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9
2.4 作为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
• 教师社会化的过程
预期社会化阶段:师范学校学习意味教师职业社 会化的开始。有效途径:增加师范学生参加教师 工作实践的机会。 继续社会化阶段:预期社会化的不足需要教师进 行继续社会化过程;途径:教师工作实践,教师 进修院校脱产学习。
鲁洁. 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6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 教师的影响限度①
教师的影响不会被学生全盘接受,而是存在一定 限度。因为学生在校外会收到非教育或者反教育 的影响。 越是处于变革时期,越是走向信息化社会,教师 对学生影响的局限性越大。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4 学生的重要他人
• 互动性重要他人
影响者 影 响 度 角色 家长 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 教师 同辈伙伴
鲁洁 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1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 教师的权威
界定:教师的权威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 的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教师对 学生的控制和管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服从。① 类型:教师的制度性权威和个人权威。② 外在权威和内在权威。③
17
2.4 作为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
• 教师社会化的内容①
内化教师职业价值: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在于为
社会培养与造就未来一代。教师职业价值内化与 否可以通过教师的职业选择动机来推断。
获取教师职业手段:教师职业手段包括专业知识 和技能,教育知识和技能。教师掌握的职业手段 的起码程度由社会所规定,即国家认可的标准。
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如下:
普教,高教 → 学校类,级
教 师 地 位
社会作用人们对他的需求
专门的训练 他人的不可代替性
主要充任者出身 → 家庭出身
专门知识技术
工资收入和待遇 → 生活水平
政治权利对政治的参与和决策
郑新蓉. 论教师社会地位及法律地位[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01
7
教师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
教师的社会权利①
教科书选用权
教 育 自 由 权
课程实施计划制定 权 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运用权 评价手段使用权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
教师的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表明社会成员的分层状况。教师在社会分层中主要属于 知识分子阶层。
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206-207 鲁洁 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0
2.2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
• 教师的工作群体
同班教师群体:班主任在同班教师群体中处于心理重压状 态,而其他任课教师则处于无压力状态。
同年级教师群体:具有简单却正式的组织结构(年级主任 ),有特定的群体活动空间(年级办公室)。教师之间存 在激烈的竞争。
•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没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就体现不了教师 的劳动价值。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流失严重, 严重影响了教师地位的提高。
徐静 任顺元 探讨教师的社会地位[J]现代教育论丛 2009,01
②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பைடு நூலக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③李瑞生 从职业声望排名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自身职业要求[J] 广东教育学院学 报.1995,05 8
美国学者克拉克将美国中学生同辈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学 术亚文化、娱乐亚文化、违规亚文化。 英国的哈格里夫斯用观察法对中学生文化进行比较,发现 高能力班级中,学生形 成“亲学校文化”,低能力班级 中,学生形成“反学校文化”。 我国的吴康宁教授根据学生对未来前途的取向,将其同辈 文化分为理想型文化、务实型文化和茫然型文化等。
家庭客观因素(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不 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 家庭主观因素方面:情感温暖理解型、高期望型家庭的子 女成绩高于过度保护型和过分干涉型家庭的子女。
①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8 ②徐长江等: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 [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03
①陈俊峰: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角色研究. [D]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4
3.1 学生的社会位置 学生角色的失调①
原因
家庭教育功能的不合理性的影响
初高中与大学的不同环境导致大学角色适应困难
我国高校教育方式存在的不合理性的影响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①陈俊峰: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角色研究. [D]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①②王晓云:教师权威的社会学分析.[J] 山西高等教育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2 12 ③陈桂生. “教育学”视界辨析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 教师的实际权威
受到四个因素的制约: 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评价手段 师生关系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7
3.3 学生的家庭背景
• 学业差异的家庭背景①:
家长职业、文化水平、家庭结构、经济条件等客观性家庭 因素 家长的教育期望、教育态度及教育方式等主观性家庭因素 双亲生活经历、个人经验、能力、倾向性及遗传素质等方 面的差异。
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②:
25
3.2 学生的同辈群体
概念①:
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
功能②:
保护功能:使学生少受或免受成人世界的伤害,提供一种 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 发展功能:对于学生社会能力的促进作用。
① ②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6
3.2 学生的同辈群体
同辈文化的类型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8
2.4 作为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
• 教师社会化的内容①
认同教师职业规范:教师的职业规范包括对学生 的规范,对待教师集体的规范,对待学生家长的 规范,对待自己的规范。 形成教师职业性格:教师职业对从教者的性格有 诸多特殊要求。教师的职业性格收到一般性格形 成水平的制约。
• 工资状况:教师的经济层面社会地位对其整体地位的影响 占60%。教师的实际工资逐步增长,但对于同一时期行业 间的横向比较,教师工资还处于低水平。(如表)
• 职业声望: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美德,但在人际交往 商品化、功利化的当今,教师职业显得无力。1998年中国 人民大学公布了在北京地区进行的100种职业声望调查结果, 前10名没有教师。
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0
3 学生角色的社会学研究
3.1 学生的社会位置
社会 同辈 群体 家庭 学校
3.2 学生的同辈群体
3.3 学生的家庭背景 3.4 学生的重要他人
重要 他人
21
3.1 学生的社会位置
• 学生的三重社会①
家庭:是学生首要的和不可选择的社会群体,以血缘和经 济关系为基础。学生在家庭中扮演受监护者角色。家庭对 学生的影响是“先主性影响”、“生活化了的影响”、“ 聚合性影响”。 学校:是受社会委托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 响的权威机构。是学生不可选择的,学生扮演一种非自愿 的角色。学校影响具有“系统性”和“可控性”。 同辈群体:是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构建的产物。同辈群体 的影响有“高参照性”的特征。
鲁洁 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9
2.2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
• 教师的角色冲突
教师会感受到比较强烈的内心冲突:教师对学生的谈话更 多地体现着社会要求,处于掩饰自我状态。而教师对同事 的谈话更多地体现了个体需求,处于展现自我状态。 班级成为教师的心理调节场所:教师即使在学校中无权无 势,但只要在班级中就能成为最高权威,得到在同事中难 以得到的尊敬与服从。
3.3 学生的家庭背景
学生品德差异的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业与品德的影响基本趋同①。 在父母教育方式上,父母的情感与理解与高期望对 学生的品德发展有积极作用,而父母的惩罚严厉、拒 绝否认以及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有 消极作用。②
①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②肖文娥等:初中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J] 教育研究,2002,10 29
教师与学生:
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
1
【目录页】
1
2 3
文献综述(教师,学生) 教师角色的社会学研究
学生角色的社会学研究
2
2 教师角色的社会学研究
社会
2.1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 2.2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2.4 作为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
学校 师生环境 教 师
3
2.1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 2.1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
作 为 社 会 成 员 的 教 师
4
教师的社会责任 教师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般社会成员的责任,作 为特殊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
本质: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 特征:通过对教师与家长承担社会责任的对比① 教师与社会之间存在“契约关系”,家长与社会 则是功利联系。 教师承担社会责任时是单一的教育者身份,家长 则是教育者与家长的双重身份。
• 影响教师权威的外部因素
学生群体的变异 家长群体的间接作用 社会的错误引导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的影响
①王晓云:教师权威的社会学分析.[J] 山西高等教育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2
15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 教师的控制方式
显性控制:以明确要求,明言规定为本的控制方式。可以使 学生对社会要求的内容较快形成较为明确系统的概念。但 容易使学生产生“被控感”,出现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隐性控制:以间接引导,暗设障碍为本的控制方式。可以使 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调节自己的行 为,但难以清晰认识到相应的社会要求。
鲁洁. 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3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以上四方面的 因素并不是程度 均等地制约着教 师的实际权威的 形成,教师的权 威会因为学生的 年龄发展阶段而 异,如右图:
图片来源于 鲁洁: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4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①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2
3.1 学生的社会位置
• 学生的社会位移①
和谐的多重世界/顺畅的越界: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之 间的共性超过了差异性。 失谐的多重世界/可设法实现的越界:家庭、学校、同辈 群体是不同的世界。越界需要调适和重新定向。 失谐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家庭、学校、同辈是不 同的世界,越界可能性极小。 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越界:认为学校与其生活无关,或 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同辈群体中。抵制越界。
①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
3.1 学生的社会位置
学生角色的失调①
• 类型 角色紧张: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引起的在时间和精力 上的紧张。 角色冲突: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规范的要求, 引起人们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 角色混同:在角色扮演中,将不同的角色规范或行为模式 混淆甚至颠倒。 角色失败: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 扮演,或终止扮演,半途而废,或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2.2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 常套行为:任何社会成员在与其他成
• 教师的双重角色
员交往时,都会因交往对象的不同而 表现出不同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行为。
教师扮演教育者角色:交往对象是学生,且存在代际差 异,教师会有意无意居以权威架势,亮出楷模姿态,带着 父兄的口气。因而教师是在不平等意识的支配下与学生进 行交往。此时人格主体的基本面貌是“社会代表者”。 教师扮演同事角色:交往对象是其他老师,因而教师是 以同行的身份,同伴的姿态,朋友的口气与其他教师交往 。教师是在平等意识的支配下与其他教师进行交往的。此 时人格主体代表者是“人”。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9
2.4 作为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
• 教师社会化的过程
预期社会化阶段:师范学校学习意味教师职业社 会化的开始。有效途径:增加师范学生参加教师 工作实践的机会。 继续社会化阶段:预期社会化的不足需要教师进 行继续社会化过程;途径:教师工作实践,教师 进修院校脱产学习。
鲁洁. 教育社会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6
2.3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 教师的影响限度①
教师的影响不会被学生全盘接受,而是存在一定 限度。因为学生在校外会收到非教育或者反教育 的影响。 越是处于变革时期,越是走向信息化社会,教师 对学生影响的局限性越大。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4 学生的重要他人
• 互动性重要他人
影响者 影 响 度 角色 家长 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 教师 同辈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