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教案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共3篇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共3篇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1《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作为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深入了解《论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中的《论语》八则教案。
教案一:《论语·学而》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学而》展开,通过读懂文本,分析文本,理解知识,了解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开启学生的学习之路。
教案二:《论语·为政》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为政》展开,通过解读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建立合理的国家管理制度,加强社会公平和人民福利方面的意义。
教案三:《论语·里仁》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里仁》展开,通过理解仁道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找寻自己的内在动力和奋斗方向。
教案四:《论语·行有恒》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行有恒》展开,通过感受恒心和毅力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坚定毅力,追求真理,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案五:《论语·中庸》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中庸》展开,通过了解中庸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平衡自我,遵守规则,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提升。
教案六:《论语·生子》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生子》展开,通过了解生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对待子女教育的态度和思想,重视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性。
教案七:《论语·为学》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为学》展开,通过了解为学的道理和方法,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教案八:《论语·卫灵公》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卫灵公》展开,通过理解孔子谈笑风生的背后,引导学生摒弃虚浮,追求真诚,建立个人品格。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中的《论语》八则教案,每一篇教案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解读《论语》及其内涵。
小学六年级语文《论语八则》教案范例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论语八则》教案范例三篇小学六年级语文《论语八则》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1、掌握“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顺接和转接。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说四书五经,同学们知道“四书”指的是那四书吗?对,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书中的《论语》。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1、解释题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什么是“论语”,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注解1,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呢?很好,把它画出来。
“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
“论语”就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2、作者简介好,我们现在来看一下作者:孔子,请同学们看到注解一,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知道孔子的什么信息?很好,用笔画出来。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其中,孔子被称为“圣人”。
三、整体感知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的大意。
2、检查作业(扫除语言障碍,加深对*的理解)①读音论( )语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诲女知之乎( ) 是知( )也罔( )殆( )而内自省( )也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②字词的解释(投影字词与重要句子的翻译)a.要学生概括这篇*的通假字(“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识”通“志”(记住)) “知”通“智”(智慧)b.总结“而”的用法“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
小学六年级语文《论语八则》精选教案(优秀8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论语八则》精选教案(优秀8篇)论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4.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
二、教学思路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三、教学重点1.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四、教学难点1.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五、教学过程(1)、导入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宋代大儒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子书,并分e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
朱注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本,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
我们课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注(第45页)(2)、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3)、析读课文。
(12分钟左右)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
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4)理读课文。
(20分钟左右)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论语八则教案
论语八则教案教案一:论语中的理学思想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中的理学思想。
2.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通过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论语中关于人性、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
2. 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配发的论语摘录,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以下问题:a. 论语中提到了哪些理学思想?b. 这些理学思想对我们有何启示?2. 讲解(15分钟)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讲解论语中的理学思想。
重点介绍孟子的人性善、性恶说和仁义道德观。
3. 课堂练习(20分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阅读理解题,并进行课堂测验。
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选择和解释。
4.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理学思想的理解和相关的体验。
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展示。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对论语中的理学思想保持持续的关注,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义务。
教案二:论语中的教育观念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中的教育观念。
2.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通过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论语中关于教育的观点。
2. 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配发的论语摘录,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以下问题:a. 论语中提到了哪些教育观念?b. 这些教育观念对我们有何启示?2. 讲解(15分钟)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讲解论语中的教育观念。
重点介绍孔子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
3. 课堂练习(20分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阅读理解题,并进行课堂测验。
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选择和解释。
4.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论语中的教育观念的理解和相关的体验。
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展示。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对论语中的教育观念保持持续的关注,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适用这些观念。
《论语》八则教学方案(最新)
《论语》八则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生平思想及《论语》的知识2.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并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中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教学过程:导语:美国的《世界名人词典》和英国1985年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从贡献和影响两个方面评选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居第一位的是中国的孔子。
孔子是儒家思想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时间长达2500多年。
世界上再没有其他一种思想能如此长久地影响人类的观念。
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言论中,他的言论主要记载于一本书中,这本书就是《论语》。
一、文学常识:——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的鲁国。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史称“至圣”。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论语》被毁。
西汉时靠后学口头传授。
西汉景帝时,鲁恭王好治宫室,传说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时,忽然听到天上似有金石丝竹之声,有六律五音之美,结果从墙里面发现了《论语》等书,后世称为“古论语”。
二、读:示范朗读,齐读,指名读。
三、讲解——前四则主要讲的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1. 第1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①子:本意是“先生”,在《论语》中专指孔子。
②时:按时,按一定的时间。
论语八则教案
论语八则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论语》的内容和特点;•掌握《论语》中的八则经典课文;•理解《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论语》中的八则经典课文;•掌握《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
难点•将《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学准备•《论语》原文及翻译资料;•电子设备或黑板;•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的重要地位。
教师提问示例:•你们听过《论语》吗?它的作者是谁?•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你们对他了解多少?2. 概述《论语》(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论语》的内容和特点,强调它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传达了儒家的道德教育理念。
3. 学习八则经典课文(3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八则经典课文的内容和背景,然后逐句解读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这句话对应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场景?经典课文示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知者不憾,为善做尽不被人恶。
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提问示例:•你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示?5.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则经典课文,写出自己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五、板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八则经典课文•总结与拓展•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八则经典课文,使学生对孔子的思想、儒家道德原则和价值观有了初步的了解。
长春版论语八则教学教案
长春版论语八则教学教案长春版论语八则教学教案(精选10篇)长春版论语八则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了解孔子的价值取向;2、引导学生以现代观念理解、评价孔子并获得生活启示。
一、导入新课说到孔子,你们的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形象?他的身份是什么?思想家、教育家。
作为历史上头号教书匠,他教育出了许多在当时和后来纵横各国政坛的学生,比如打仗专家子路,道德完人颜渊,赚钱专家子贡,理财专家冉有,那么,他本人是不是政治家呢?如果不是,为什么不是呢?可能有三类情况:一是主观上不愿做,像庄子钓于濮水,谢绝了楚王的卿相之位,追求绝对的人生自由;二是客观上没法做,缺乏行政所必须的能力,或者像赵括一样,只会夸夸其谈,不会干实事;三是事实上没机会做,才能像美玉被石头包住,不被世人所知。
那么,孔子是哪一种情况呢?二、研读课文1、大声朗读课文,粗通文意。
如有不解之处,对照译文加以理解。
2、分组讨论:A、孔子是否有从政热情?B、孔子是否有行政能力?C、孔子是否有施政机会?3、解答疑问:A、孔子的政治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一是以天赋使命自居二是疾没世而名不称三是对待贾而沽的自我表白:中国古人向来有“比德于玉”的传统,文人怀瑾握瑜,既是品格的写照,又是才能的隐寓,更是德才兼备者的自况。
但遗憾的是买家只有一个,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每一个中国人生来就是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
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理想,只有出仕才能带领百姓谋幸福,才是文人体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补充:除此之外,论语里边还有一些传神的细节描写,也能让我们窥见孔子的政治热情。
朱熹形容孔子“三月无君则吊”,意思是闲居三个月,孔子就心神不宁,寂寞难耐。
“君命召,不俟驾而行”,听到国君召唤,没等车准备好,就急冲冲出门。
上朝表情: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君在,踧踖如,与与如也。
你看,上朝时,他温和欢悦,中和正直;国君在朝时,恭敬谨慎,郑重其事。
《论语八则》教学设计(精选6篇)
《论语八则》教学设计《论语八则》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八则》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八则》教学设计篇1【教学构想】《论语》是孑L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书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课本所选八则的关于学习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
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教学目的]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论语八则教案
论语八则教案•相关推荐论语八则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八则教案(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八则教案篇1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了解孔子的“仁”的基本意义3.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和实词4.引导学生阅读、背诵《论语》的有关章节5.对判断句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重点1.孔子的思想2.仁的意思的解读难点孔子言论中提出的加强人格修养方面的重要观点。
教学方法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过程一、经典回放: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3页七、活动广角:第4页八、成长阶梯: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学生们早对论语有所熟悉,所以学起来挺轻松的,说的又是与学生的学习、做人很紧密的事,所以,学生们学得很高涨。
论语八则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亦、殆、诲、厌、斋、辅”等6个字。
(2)了解“说”“识”等字的特定读音。
(3)了解孔丘和《论语》有关知识。
论语八则(教案)
《论语》八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①读懂课文意思。
②学习文章中的观点。
重点难点
区分学习方法可学习态度。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导语:
有一个人,他是仁爱的祖师,是中国儒家创始者。他就是——孔子。
走近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
活动方式: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在《论语》里有许多关于学习的论述,本课所选各则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学习态度,试分别举例说明。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二、活动一:活动一:读懂意思
活动方式:个人自译→组内交流→模拟展示→合作展示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活动二:读懂文意,学会思考
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则大进。
——宋.朱熹
教学反思
教育人的正确态度:诲人不倦
教的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四、活动三:拓展延伸
活动方式:个性思考→小组交流→模拟展示→全班交流
1、你觉得《<论语>八则》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
【初中语文】论语八则教案 苏教版
《论语》八则教案(一)苏教版的《论语》八则,在教学之前,学生大都耳熟能详,若仅是为了背诵默写,那十分钟就可以解决。
果真如此,岂不是糟蹋了《论语》?基于这个思考,本教案力求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因这八则而走近孔子,喜欢《论语》,与圣贤为友,与经典为友。
教学环节:①猜谜导入;②说说你所知道的孔子;③文本阅读;④谈谈对八则语录的理解;⑤你还知道哪些孔子语录;⑥说说你眼中的孔子形象;⑦教者总结《论语》的影响。
教学过程:1、导入:请猜一个人。
他的身高有二米二一,只比姚明矮五厘米;他是美食家,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是司马迁的精神偶像,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离开这个世界后的十年,西方的苏格拉底才呱呱坠地……(初中学生,首先是兴趣)2、由孔子过渡,请学生说“你所知道的孔子”。
生: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生:他属于国家级“特级教师”,有弟子三千,可谓桃李满天下。
生:他学问渊博,但却谦虚谨慎,学而不厌。
生: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五十五岁开始“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想起来,就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生:前后十四年,颠沛流离,无怨无悔。
他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是的,公元前484年,当疲惫不堪的孔子回到家乡时,他已经六十八岁。
六十八岁本该是个颐养天年的数字,可是伟大而睿智的他,生命的烈火仍在熊熊燃烧。
返回鲁国的孔子,继续整理文化典籍,同时大规模开展教育事业。
今天,当我们翻看《论语》,我们找不到孔子的满腹牢骚,自怨自艾。
这也正是他让无数后人景仰的原因。
3、回归文本。
①先朗读,后正音。
(让学生摇头晃脑起来)请两同学比较阅读,然后小结注意点:若句中有语气词,读时要稍带拖腔,语调厚重,不能轻而飘,否则就没有了回味的余地;若句中没有语气词,读时则要坚决果断。
教师范读后,学生再读。
②请同学说八则语录的主要内容。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论语八则》教案范文三篇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论语八则》教案范文三篇篇一【学习目标】1.读准每一个字,掌握文言文的一般语气和节奏,理解八则语录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了解“论语”表达的艺术方法和这些方法所产生的作用(排比的语气气势,比喻的形象意义,对偶的整齐匀称等)。
3.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提示】1.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奉为圣人。
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
首开私立学校的先河,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
它对我国思想史和文化史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汉以来,儒学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又是先秦文学语言的总集。
3.《论语》八则内容,以“学习”为中心,分别阐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内容。
【语句串讲】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这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吗?要点:“而”顺接连词,相当于“并且、从而”。
“不亦…乎?”反问句式,“不也是…吗?”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要点:后面这个“知”是通假字,同“智”,聪明。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对于知识)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快乐。
要点:好,动词,爱好。
乐,以……为乐。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三个人同行,一定有(可以充当)我的老师(的人)在里面。
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并且顺从它,选择他们不好的(地方)作为自我改正错误的借鉴。
要点:“焉”是“于此”的兼音词,相当于“在这里”。
论语八则 教案
论语八则教案教案标题:论语八则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背景和重要性。
2. 理解并分析《论语》中的八则教诲。
3.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1. 《论语》原文及翻译资料。
2.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学生讨论和演示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简短视频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
2. 引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提出问题如:“你们对《论语》有了解吗?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二、整体了解《论语》(10分钟)1. 分享《论语》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介绍八则教诲的主题和内涵。
2. 指导学生阅读八则教诲的原文,并解释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讨论和分析一则教诲。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深入探讨每则教诲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3. 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演示和分享(15分钟)1. 邀请几个学生上台演示他们对某则教诲的理解和应用。
2. 其他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演示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教师总结每则教诲的核心思想和教育意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论语》中的教诲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提升自身的品德和价值观。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论语》中其他的教诲,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
2. 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或网址,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教学反思:本教案以《论语》为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其中的八则教诲。
通过分组讨论、演示和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适当提供拓展延伸的机会,让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论语八则》精选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论语八则》精选教案论语教案篇一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
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
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不)了解。
[愠(yùn)]生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为(wèi)]替,给。
[谋]谋划,指办事。
[忠]尽心竭力。
[交]结交,交往。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指学过的知识。
[罔(wǎn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诲(huì)]教,教导。
[知(之)]知道(它)。
[是]此,这。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
[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
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
[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
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
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重大。
[已]停止。
[岁寒]寒冷的冬天。
岁,指时间。
[凋(diāo)]凋谢。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想,希望。
[勿(wù)]不要。
[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1.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2.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不亦乐乎]愿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论语八则——修身、治国、齐家教案
论语八则——修身、治国、齐家教案《论语》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中华经典,其中的八则“修身、治国、齐家”教案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精华。
这些教案不仅具有普遍的思想性和道德性,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治理、家庭教育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修身之道“修身”是《论语》所强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强调了人在道德、品德、心灵方面的自我修养。
《论语》中的经文“君子修道以立身,修身以安心”点明了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功,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然后在这一套准则的指引下,才能有安心的生活和工作。
《论语》中还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教言,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完善自己。
二、治国之道对于国家的治理,《论语》中也有着独特见解。
尤其在《里仁》和《公冶长》这两篇经文中,它指出了一个优秀的政治家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在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的指引下,积极解决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里的当前紧迫问题,为人民的安康与顺畅而用心努力。
三、齐家之道作为《论语》八则教案中的重要一项,齐家教育是价值体现的载体,它涉及到了家庭、子女教育、婚姻关系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齐家之道其实就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尊重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自由和权利。
只有实现家庭的和谐共处,才能够实现个人心灵的和谐,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综合来看,《论语》八则教案中的“修身、治国、齐家”教育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三位一体的整体思路,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在领域的指导作用也得到了深入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论语》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部生活指南。
当你读完《论语》之后,不难发现里面所包含的智慧和真理,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不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家庭中,只要我们遵循《论语》提出的修身、治国、齐家三原则,认真实践其中的思想、道德和行动,都将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彰显出真正的人格和品性。
论语八则课堂教案,《论语八则》教学实录
论语八则课堂教案,《论语八则》教学实录第一篇:论语八则课堂教案,《论语八则》教学实录论语八则课堂教案,《论语八则》教学实录篇一:论语八则教学设计《论语八则》【教材分析】《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本文节选的这八则语录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这一课中所蕴含的注重实践、注重交流、注重思考、注重诚实、注重情趣等思想,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而又很生动的一堂教育课。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在对文言文这一语言形式的把握上还略有欠缺。
【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文言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大致意思。
【教学难点】:每条语录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1、孔子及《论语》资料强调识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
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全班齐读:感知课文。
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课文1、理解重点词语:⑴教师导学: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
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
论语八则教案 (4)
论语八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背景、作者和内容。
2.掌握《论语》中的八个重要思想和原则。
3.能够运用《论语》中的思想和原则进行分析和思考。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论语》简介•讲解《论语》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简要介绍《论语》的作者孔子和其他重要人物。
2. 八个重要思想和原则•仁爱:讲解仁爱的含义和重要性。
•学习:强调持续学习和追求知识的重要性。
•教育:讲解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信任:强调诚信与信任的重要性。
•公正:讲解公正的定义和作用。
•谦虚:强调谦虚与谦逊的美德。
•忍耐:讲解忍耐的重要性和作用。
•敬业:强调对工作的敬业精神。
3. 运用《论语》思想和原则•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思想或原则,并讨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并要求他们运用《论语》中的思想和原则进行分析和评价。
•个人思考: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对于《论语》中思想和原则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论语》的内容和思想。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论语》思想和原则的能力。
4.个人思考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流程第一节:《论语》简介(30分钟)1.介绍《论语》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2.介绍《论语》的作者孔子和其他重要人物。
第二节:八个重要思想和原则(40分钟)1.讲解仁爱的含义和重要性。
2.强调持续学习和追求知识的重要性。
3.讲解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4.强调诚信与信任的重要性。
5.讲解公正的定义和作用。
6.强调谦虚与谦逊的美德。
7.讲解忍耐的重要性和作用。
8.强调对工作的敬业精神。
第三节:运用《论语》思想和原则(5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并让他们选择一个思想或原则进行讨论。
2.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并要求他们运用《论语》中的思想和原则进行分析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文中的"正","端正"的意思,包括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体现了孔子对统治者如何施行政治,管理国家和人民的思想,要靠道德教化。
第八则
1、学生齐读
2、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3、字词疏通:害仁
4、翻译: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或提问:你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是《论语》。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介绍了《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二、解题
1、《论语》其书
《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四书》之一。
6、背诵
三、总结全文完成课后练习
四、检测
我们对《论语》对孔子的思想了解理解了多少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看是不是孔夫子合格的学生。多媒体展示flash游戏,学生一起做。
五、布置作业
一、导入:
北宋初年的宰相赵普帮助宋太祖治理天下,可谓功不可没,在他死后,人们在他宅子里,发现了半本书,原来他就是靠这半本书治理天下的,大家知道是哪本书吗?
明确:论语,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事实上论语里很多说法我们都很熟悉,比如“人无远虑……”比如“小不忍……”比如……论语对中国文化影响相当大,有人的名字就出自论语,比如台湾的任贤齐,出自“见贤思齐”,苏有朋,出自“有朋自远方来”等。
5、分析:“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4)翻译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5)分析: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试背:
2、第二则
学生齐读试译
重难点字词疏通:就:靠近接近有道: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纠正
翻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分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论语八则》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翻译全文。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了解本文体现出的孔子的思想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理解大意,熟读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朗读正音学习《论语》前两则2、孔子其人学生说了 Nhomakorabea的情况。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孔子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其核心思想是"仁",所谓"仁"就是"爱人"。
三、朗读正音
第六则
学生读试译
翻译:孔子说:“经受了寒冷,才知道松柏不会因为寒冷而凋谢。”
分析:孔子通过松柏在寒冬中不凋谢的自然景观,形象地阐述了一个人只有经得住逆境的考验才能够有所成就的深刻含义。许多伟人之所有能有所成就,正是因为能经受得住各种刀霜剑雨的洗礼和磨练,才练就了一身普通人难以具备的特殊才华。这句话可以成为激励那些在逆境中奋斗的人们的座右铭和兴奋剂。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承受逆境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二则《论语》2、预习第三、四、五则《论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三四五六则
一、回顾导入:
检查背诵和翻译
二、疏通分析三至六则
第三则
(1)学生齐读
(2)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3)重难点疏通提示:授之以政(授:教给,交给)
使于四方(使:出使)
不能专对(对:对别人的问话作出回答)
虽多(虽:虽然)
虽多,亦奚以为?
读诗虽多,又有何用
(4)翻译:孔子说:就算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可是对于所交付的政治工作无法顺利完成;让他出使外国又无法独当一面;像这样的人,书虽读的多,但又有何用处呢
(5)分析:
第四则
(1)学生读
(2)结合注释试译
(3)疏通提示
人而无信而:如果何以行之哉?何以:以何
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6)背诵
第五则
朗读试译
翻译: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但如果不是以正当的方法得到宁愿不要;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不想要的东西,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消除宁愿不消除。君子一旦丢掉了仁还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仁,哪怕是在吃顿饭的时候、匆忙的时候、甚至在颠沛流离的时候。”
分析:在这段话中,孔子强调了两点,一点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另一点是,一个人必须随时随地把“仁”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要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
背诵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七八则,总结全文,完成练习
一、导入
检查字词背诵
二、学习最后两则
第七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身行为端正,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统治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是三令五声,百姓也不会听从。"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亦奚以为(xī)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 yuè)是人之所恶也(wù)恶乎成名(wū)
四、疏通分析背诵一二则
1、第一则
学生齐读试译
重难点字词疏通:尝:曾经终日:整天
翻译: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分析含义: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