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
5、装满昆虫的衣袋
![5、装满昆虫的衣袋](https://img.taocdn.com/s3/m/75099bf8f90f76c661371ae2.png)
读第4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他把鸭子走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 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 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 五彩缤纷的蠕虫……
喜爱大自然
细心观察
自学课文,思考:
①默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用心体 会,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法布尔对 昆虫的痴迷?用“--”画出相关的句 子,还可以在引起你注意的词语下面做 上记号。 ②适当地做批注,谈谈自己读了这 些句子,想到了什么。
闪 烁
qī chïng jū
光 泽
可 恶
xìng zhì
痴 迷
bï bï
鸟 栖 虫 居
gǔ gǔ náng náng
兴 致 勃 勃
鼓 鼓 囊 囊
昆虫 观察
蠕虫 责骂
蜗牛 垃圾 纺织娘 中毒 痴迷 殿堂
花草丛生 鸟栖虫居
小溪纵横
五彩缤纷 怒气冲冲
满载而归 兴致勃勃
鼓鼓囊囊
我会读
昆虫 纺织 中毒 可恶 纵横 闪烁 蠕虫 裤兜 鸟栖虫居 五彩缤纷 观察 责骂 垃圾 殿堂 光泽 痴迷 敏捷 圣莱昂 鼓鼓囊囊 满载而归
第一部分①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第二部分②-⑩具体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情景。
第三部分11 人们纪念进入科学殿堂的法布尔。
法布尔小时侯生活的村庄有很多小动物,大家 看——
自然环境为观察昆虫、动物创造条件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 昆虫的迷恋。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 了科学的殿堂。 (说说从这三个词语中,
1、找出描写纺织娘外形的句子?
一只全身翠绿
触角细长
歌声动听的纺织娘
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 歌声动听的纺织娘。
5装满昆虫的衣袋
![5装满昆虫的衣袋](https://img.taocdn.com/s3/m/1446e7553c1ec5da50e27055.png)
“妈妈 我在这儿呢 瞧,我 妈妈,我在这儿呢 妈妈 我在这儿呢!瞧 我 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 妈妈,我在这儿呢! 妈妈 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 妈一看, 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 丛里, 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 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 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 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终于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 子非常着迷。
村子里小溪纵横, 村子里小溪纵横,花草 丛生,附近丛林中鸟栖虫居, 丛生,附近丛林中鸟栖虫居, 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 去.
思考: 思考:
课文主要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法布 尔对昆虫的着迷? 尔对昆虫的着迷?将能表现法布尔对 昆虫着迷的句子划下来。 昆虫着迷的句子划下来。
对小虫子着迷的法布尔, 对小虫子着迷的法布尔,更是 的法布尔。 探究精神 的法布尔。
有
对昆虫迷恋的法布尔更是 有执著 精神的法布尔 的法布尔. 精神的法布尔.
其实,法布尔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家庭, 其实,法布尔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家庭,靠自 己打工,才上了小学,中学. 己打工,才上了小学,中学.终于通过努力当上 了中学教师.他一直保持着研究昆虫的热情, 了中学教师.他一直保持着研究昆虫的热情,自 学成才,写了许多关于昆虫的论文, 学成才,写了许多关于昆虫的论文,虽然收入不 却节省每一分钱, 高,却节省每一分钱,购买用于昆虫的坛罐箱笼 一点一点阔增设备,甚至花了毕生的积蓄, 一点一点阔增设备,甚至花了毕生的积蓄,买了 一处偏僻的老旧民宅,全家搬到这里,研究昆虫, 一处偏僻的老旧民宅,全家搬到这里,研究昆虫, 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置利于研究昆虫上, 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置利于研究昆虫上, 耗尽毕生的心血财富,可以说, 耗尽毕生的心血财富,可以说,对研究昆虫到了 一种如痴如醉的境地. 一种如痴如醉的境地.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9b775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c.png)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教学目的】1、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重难点】1、品读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本单元前两课所学的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融会贯通,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之间架一座桥梁。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
谁来告诉大家,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板书:法布尔2、过渡:法布尔的衣袋总是鼓鼓的,装满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喜欢看球赛的人叫球迷,特别爱读书的同学我们称他书迷,你觉得法布尔该叫什么迷呢?板书:昆虫迷二、初读课文1、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带有“迷”的词语和句子。
读后交流、板书: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着迷迷恋痴迷2、同学们,课文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这三个词语的,你觉得他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交流体会:他们都带有“迷”,但三个词语迷的程度是越来越深的。
3、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的?(抓纺织娘、捉小甲虫)【设计意图:品读是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体悟情蕴的最有效方法。
引导学生品读找中心句,画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既体现了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和处理,又让学生学到读懂课文,捕捉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三、精读课文过渡:法布尔到底是怎样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法布尔的童年,走进他童年与众不同的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
装满昆虫的口袋
![装满昆虫的口袋](https://img.taocdn.com/s3/m/2d22b1acdd3383c4bb4cd246.png)
说教材:《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叙事写人的文章,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
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
根据新课程对小学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预设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兴趣。
其中目标二为教学重点,目标三喂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生生评读师生评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2、咬文嚼字:让学生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读一读、品一品、体会它运用的妙处,从而培养语感。
3、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一、导入:1、学们把手放进衣袋,说一说你的衣袋里放了些什么?现在一个人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你们觉得奇怪吗?这个衣袋里装满昆虫的人是谁?3、介绍法布尔。
二、初读课文引导学生读题后想一想,他的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让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借助工具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再让学生静心默读,理清文章的脉络,文章的主体部分在于描写法布尔小时对昆虫着迷的两件小事。
指导学生都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读读想想“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居”所描绘的美丽景色,通过这些语言感知从小生活的环境对法布尔的影响,抓住词语“着迷”。
小小昆虫趣:《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活动设计
![小小昆虫趣:《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10cf5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2.png)
小小昆虫趣:《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活动设计第一章:活动简介活动名称:小小昆虫趣活动目标:通过阅读《装满昆虫的衣袋》一书,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准备:教材《装满昆虫的衣袋》、昆虫图片、实物昆虫、画纸、彩笔等。
活动流程: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昆虫的了解和兴趣。
2. 阅读教材:学生自读或教师朗读《装满昆虫的衣袋》一书,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昆虫种类和特点。
3. 观察昆虫:展示昆虫图片和实物昆虫,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貌特征。
4. 创意绘画: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昆虫特征,用画纸和彩笔创作属于自己的昆虫画作。
5.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对昆虫的观察和创作心得。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观察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第二章:昆虫的种类与特点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活动流程: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昆虫的兴趣。
2.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昆虫的分类和特点,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3. 学生观察: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貌特征。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昆虫的特点,并选出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5. 分享与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介绍自己喜欢的昆虫的特点。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观察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第三章:昆虫的生态环境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活动流程: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昆虫的兴趣。
2.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昆虫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如昆虫如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等。
3. 学生观察:展示不同昆虫的生活环境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昆虫的生活习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昆虫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并选出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装满昆虫的衣袋》
![《装满昆虫的衣袋》](https://img.taocdn.com/s3/m/77ce3b69168884868762d6e2.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东湖二小 张蓉蓉《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文章,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两件事:一是抓纺织娘,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
这两件事充分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也是文章的重点。
小学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阅读来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能够借助网络等平台搜集、处理、交流文本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
教学中,抓住重点语段和词句,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创设智慧灵动的语文课堂。
1、理解“痴迷、纵横、闪烁、鼓鼓囊囊”等词语2、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凭借文本,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体会法布尔从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激趣导入,认识法布尔——从直观入手,走进文本学习1、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大自然的礼物。
(课件展示昆虫图片)喜欢这些小家伙吗?有个人也很喜欢小昆虫,可他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将这种热爱与痴迷持续了一生,他就是法布尔——科学殿堂里的一位巨人。
(板书:科学殿堂)【设计理念:直观再现生动活泼的昆虫图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2、小组交流,认识法布尔。
谁来说说你对法布尔的了解?(学生将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进行交流。
)3、课件出示法布尔生平简介。
【设计理念:让学生了解法布尔,走近法布尔,激发他们对科学家的崇敬、热爱。
】4、师:让我们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到法布尔的童年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学生随师书写课题)二、互助学习,初读课文——通过互助学习,扫清文字障碍1、同桌互助,对读课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解读
![《装满昆虫的衣袋》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36acc05e009581b6ad9eb18.png)
《装满昆虫的衣袋》解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解读5、《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教材解读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
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概括地介绍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第二至十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了一天傍晚,法布尔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写了八、九岁的时候,法布尔被父亲叫去放鸭子,但他仍然痴迷他的小虫子。
有一次遭到了父母的责骂,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第十一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人们为了纪念法布尔,在给他建雕像时,把他的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
读了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课文是怎么把这一点写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的第五小节,体会体会: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懈,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二、教学设计(一)、课题入手,质疑问难。
这篇课文题目新颖特别,涵义深刻,作为文章的“眼睛”,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思维的机器在一开课就积极运转起来了,他们兴趣盎然,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自觉探求问题的结果。
(二)、扣住课题,理清脉络。
让学生通读全文,边朗读边找出文中提到“装满昆虫的衣袋”的语句。
学生仔细读书,很快画出了这样几个句子:“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装得鼓鼓囊囊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3887d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1.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
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_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
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构想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
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
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孩子所吸引。
在阅读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时,我们惊奇地看到,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
在读法布尔的传记时,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细节。
不论是在童年还是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始终是那迷恋昆虫。
读完这一切,我们真的想说: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呀!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在本课,我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
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二点:其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
5 装满昆虫的衣袋-要点梳理
![5 装满昆虫的衣袋-要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aecbde89eb172ded63b798.png)
5 装满昆虫的衣袋【基础须知】词语小超市1.近义词敏捷—敏锐闪烁—闪亮笼罩—覆盖迷恋—痴迷五彩缤纷—五颜六色怒气冲冲—怒气冲天兴致勃勃—兴高采烈2.反义词迷恋—厌烦敏捷—迟缓责骂—表扬细长—粗短动听—刺耳怒气冲冲—喜气洋洋满载而归—一无所获兴致勃勃—无精打采3.我会解词语纺织娘(fǎng zhī niáng):昆虫,生活在草丛间,有趋光性,鸣声优美。
五彩缤纷(wǔcǎi bīn fēn):形容颜色繁多而凌乱。
蠕虫(rú chóng):像蚯蚓那样慢慢爬行的小虫。
闪烁(shǎn shuò):(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敏捷(mǐn jié):(思维、动作等)灵活快捷。
这里指法布尔捕捉甲虫的动作迅速而灵敏。
鼓鼓囊囊(gǔgǔnāng nāng):形容口袋包裹等被塞得很满而撑起来的样子。
(例句)他的口袋里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东西。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装满东西返回来。
怒气冲冲(nù qì chōng chōng):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
迷恋(mí liàn):极度爱好而不能割舍。
(例句)想起了青纱帐,我怎能不迷恋甘蔗林的风光!兴致勃勃(xìng zhì bó bó):兴致高,非常有兴趣。
【重点梳理】一、我来说主题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二、段落划分第一段(第1自然段)法布尔生活在法国南部美丽的小村子里,他对小虫子很着迷。
第二段(第2~10自然段)通过两件事具体说明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程度。
第三段(第11自然段)正是因为对昆虫的痴迷,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
三、写作方法指导怎样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结构是文章的内部构造和组织安排材料的方式。
合理地安排材料,设计文章写作框架,运用一定的线索,把文章内容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能使文章结构清晰严谨,还会使文章情节生动曲折,耐人寻味。
苏教版五年级上《装满昆虫的衣袋》语文公开课教案浏览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装满昆虫的衣袋》语文公开课教案浏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0a211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7.png)
《装满昆虫的衣袋》语文公开课教案浏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与痴迷。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的情感。
难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会欣赏美。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昆虫图片3.研讨话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昆虫吗?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昆虫的知识?(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法布尔为什么会对昆虫这么痴迷?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法布尔为什么会对昆虫这么痴迷?(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四)小组活动a.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b.你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特点。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昆虫,观察并记录它的特点。
2.各小组汇报观察成果,教师点评。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法布尔的短文。
2.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让学生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与痴迷,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原文阅读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原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a969cfabf705cc1754270909.png)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原文阅读[北师大版第六册课文]9观察与发现装满昆虫的口袋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无论是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八九岁时,因为家里贫穷,爸爸叫他去放鸭子。
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一些的甲虫。
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
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
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
难怪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
[西师大版第四册课文] 26装满昆虫的口袋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蝴蝶、虫子还是鱼虾,都会引起他强烈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很着急。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放鸭子的时候,经常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小学二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14e2b9b767f5acfa0c7cd28.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装满昆虫的衣袋》写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原文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蝴蝶、虫子还是鱼虾,都会引起他强烈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很着急。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放鸭子的时候,经常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的甲虫。
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空蜗牛壳里,还拣了好多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的。
爸爸看见了,怒气冲冲地吼着:“叫你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拣石头干什么,只能撑破衣袋。
老捉虫子,手不中毒才怪呢。
快把这些玩意儿扔了!”听了爸爸的责骂,法布尔只好恋恋不舍地把心爱的宝贝扔了。
在扔那只小甲虫时,他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小甲虫啊,小甲虫,你先委屈一夜,明天早晨我一定来看你。
”法布尔就是这样迷恋昆虫。
正是这种强烈的举,把他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后来,法布尔成了的昆虫学家,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著作《昆虫记》。
在后人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鼓得高高的,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一、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按笔画笔顺把字写好。
4、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二、教学重点、难点1、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2、抓住描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的词句进行品读;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搜集法布尔的有关资料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装满昆虫的衣袋
![装满昆虫的衣袋](https://img.taocdn.com/s3/m/b3d109cb6f1aff00bed51ed6.png)
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
史诗”。被雨果誉为“昆虫世界的
荷马”。它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 活以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 会,人生。
了解《昆虫记》 《昆虫记》被称为“昆虫学回
忆录”或“昆虫学的回忆录”,是 法国昆虫学家 亨利•法布尔的主要 著作。也叫做《昆虫物语》、《昆 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 该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 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 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装满昆虫的衣袋
法布尔简介 亨利·法布尔 1823—1915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他
喜欢昆虫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活了92岁,一生都在研究 昆虫,他根据自己近40年的仔细
观察和悉心研究所得,又花了30
年的功夫写成了《昆虫记》,这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本书已经成为传世佳作,也是一
理解词语
纵横:竖和横,横一条竖一条的。 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奇妙:稀奇巧妙。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光泽:物体表面上反射出来的亮光。 敏捷:指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厉声:说话声音严厉。 殿堂:指宫殿、庙宇等高大建筑物。 鸟栖虫居:鸟和虫都可以自由生活的地方。 鼓鼓囊囊:形容口袋、包裹等填塞得凸起的样子。 满载而归: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鲁迅
本书已经成为传世佳作,也是一
部著名的世界名著,法布尔也因
此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和文 学家。
了解《昆虫记》 《昆虫记》被称为“昆虫学回
忆录”或“昆虫学的回忆录”,是 法国昆虫学家 亨利•法布尔的主要 著作。也叫做《昆虫物语》、《昆 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 该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 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 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5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47c99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b.png)
《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5篇《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5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答题。
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
[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
“嗬(hē),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法布尔高兴极了。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1、在下面带[]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蠕](nú rú)虫[掠](lüè nüè)过[塞](sāi sè)满2、照样子仿写。
例:(漂亮)的(螺壳)()的游鱼五彩缤纷的()()的()()的()3、读画“~~~~”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法布尔的衣袋里可能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得鼓鼓囊囊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rú lüè sāi2、来回穿梭蠕虫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彩色的石子3、法布尔对昆虫非常迷恋,珍爱。
4、螺壳、甲虫、石子、贝壳、蜗牛法布尔捉的昆虫很多,他很喜爱昆虫《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2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guāng zé( )的小甲虫在他眼前lüè gu(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f82b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7.png)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装满昆虫的衣袋篇一课题就是课文的眼睛,也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文本信息。
由课题设计问题,切入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统领全文教学。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匠心独运的课题,是提示法布尔性格特点和成功奥秘的点睛之笔,是后人设计法布尔塑像的创意之举,也是教师引领学生理解文本、走近人物、品味语言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紧扣这一课题设计教学,不仅能有效突出课文的核心内容,突破教学难点,还有助于学生深入品味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
【教学重点】抓住课题,品读课文,从典型事例中读懂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
【教学过程】一、切题导入1.出示法布尔塑像,引导学生观察:这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塑像。
看了这尊塑像,哪一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抓住高高鼓起的衣袋,揭示并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3.质疑:你觉得法布尔的衣袋里仅仅装的是昆虫吗?里面还装着什么?(在课题的装字上加引号。
)设计意图:装满昆虫的衣袋既是这篇课文的课题,也是课文的一则妙语,它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法布尔痴迷昆虫与对自己梦想的执著追求。
然而让学生理解这样深刻隽永的表达还有一定的难度。
这时,教师可以从课题导入,设计法布尔的衣袋里还装着什么这一贯穿课堂教学的问题,以减少教学中的枝蔓,直奔教学的核心内容,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二、扣题品文1.师:课文中有一些词语直接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你能找出来吗?(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师:正如课题所写的一样,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小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热爱。
自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看看课文从哪些事例中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请在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
(生自学,组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捉纺织娘放鸭时捉甲虫两个典型事例进行理解。
)3.品读捉纺织娘。
师:在法布尔眼里,这是一只怎样的纺织娘?(抓住全身翠绿、触角细长和动听的声音、歌唱家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漂亮,以及法布尔对纺织娘的喜爱;抓住天黑未归和三天前终于等词语,体会法布尔捉纺织娘的不易和捉到纺织娘后的喜悦。
《装满昆虫的衣袋》
![《装满昆虫的衣袋》](https://img.taocdn.com/s3/m/c852a2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0.png)
2023-11-13
目录
• 简介 • 故事情节 • 人物形象 • 主题思想 • 艺术特色 • 作品影响与评价 • 结语
01
简介
背景介绍
背景
本文的作者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自幼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兴趣 。
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生物学和昆虫学研究正在快速发展,法布尔的贡 献也受到了广泛认可。
他的成就证明了从小培养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知识的探 索和追求的精神的重要性。
03
人物形象
主人公介绍
性别:男
特点:对昆虫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喜欢收集各种昆虫 ,对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姓名:法布尔 年龄:10岁左右
其他角色介绍
姓名:玛丽
性别:女
年龄:与法布尔相近
特点:法布尔的邻居,对昆虫 也有着一定的兴趣,但不如法 布尔深入。
《昆虫记》
这是一部经典的昆虫学著作,也是法布尔的代表作之一。
《自然的奥秘》
这是一部介绍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的著作,也是法布尔的另一部重要作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简洁明快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没有冗余和繁琐之处, 使得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感受文章的主旨。
06
作品影响与评价
影响
激发昆虫学兴趣
这篇短篇小说激发了许多读者对昆虫学的兴趣,尤其是对法布尔 的《昆虫记》产生了浓厚兴趣。
推广自然保护
作品强调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对现 代环境保护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介绍
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主要贡献:致力于昆虫学研究,并撰写 了多部昆虫学著作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519c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4.png)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昆虫的特点和分类,培养对昆虫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学生对昆虫的观察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昆虫图片或昆虫实物、纸袋、班级黑板、彩色笔、洞钉、教具箱。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或几张酷似的昆虫实物或昆虫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开心地讨论身边的昆虫。
Step 2 识别昆虫(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的椭圆形,然后分割为不同大小的区域,用彩色笔填写不同的颜色,并标上相应的昆虫名称。
教师向学生谈论每个昆虫的特点,例如:昆虫有六条腿、有翅膀等等。
学生通过观察昆虫图片或实物,将它们贴在同样的区域内。
Step 3 分类任务(20分钟)教师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组给一张纸袋和一些昆虫图片或实物。
教师要求学生将昆虫按照形状、颜色或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贴在纸袋上。
Step 4 分享和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依次分享他们的分类方式,并解释背后的原因。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例如:“为什么我们要分类昆虫?”、“如何保护昆虫的生存环境?”等等。
Step 5 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重申保护昆虫的重要性和观察昆虫的方式。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昆虫。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家附近或学校周围的环境,记录下看到的昆虫种类,并写一篇关于昆虫的小短文。
拓展活动:1. 小组竞赛: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用纸袋装满尽可能多的种类的昆虫图片或实物。
2. 昆虫园观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公园或昆虫园进行昆虫观察,向学生介绍更多有趣的昆虫知识。
3. 自然摄影:要求学生拍摄一些漂亮的昆虫照片,并制作成一个昆虫展览,让全班共同欣赏。
继续写相关内容...拓展活动(续):4. 昆虫绘画: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昆虫的美丽。
苏教版五上《5、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原文
![苏教版五上《5、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72d42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8.png)
苏教版五上《5、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原文5 装满昆虫的衣袋1823年12月22日,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名叫圣莱昂的小村子里。
村子里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附件丛林中鸟栖虫居,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
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
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
“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法布尔高兴极了。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虫虫救援:《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分享
![虫虫救援:《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51d260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c.png)
虫虫救援:《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分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特点和习性2. 文学作品《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欣赏和分析3. 创作自己的昆虫故事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昆虫,了解其特点和习性。
2.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 创作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昆虫故事。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昆虫的图片和资料。
2. 准备文学作品《装满昆虫的衣袋》。
3.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昆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 欣赏文学作品《装满昆虫的衣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作品内容,了解昆虫的世界。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昆虫知识和趣事。
4.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昆虫故事。
5.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昆虫特点和习性的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文学作品欣赏中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3. 评价学生的昆虫故事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延伸1. 组织户外昆虫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昆虫。
2. 邀请昆虫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昆虫知识的深入了解。
3. 开展昆虫绘画比赛,鼓励学生用艺术形式表达昆虫世界。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安全,在进行户外观察活动时,注意防范昆虫叮咬和植物过敏等情况。
2. 在文学作品欣赏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尊重每个人的意见。
3. 在创作活动中,鼓励学生发挥个性,不限制想象力和创造力。
九、家长沟通与协作1. 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昆虫观察和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2.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昆虫观察,增进亲子关系。
3. 家长应鼓励孩子在家中进行昆虫故事创作,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几次写到了法布尔的口袋鼓鼓 的,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第5自然段:“把两个衣袋塞得鼓 鼓囊囊的”;
第10自然段:“背着大人把衣袋装 得鼓鼓的”;
第11自然段:“把两个衣袋做得高 高地鼓起”。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 尔对昆虫的迷恋。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 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下列相关的句子 1、表示法布尔非常细心的句子 2、表示法布尔特别喜欢小甲虫的句子
为什么法布尔捉小甲虫很敏捷
父母对法布尔的态度:
父亲:怒气冲冲 母亲:厉声
朗读第十自然段找出描写法布尔对昆虫 迷恋之深的词语
每次、仍然、兴致勃勃、 背着大人、鼓鼓的、躲、 偷偷
朗读第十一自然段,找出法 布尔成为著名昆虫家的原因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昆虫 着迷 观察 樱桃 责骂 垃圾堆 殿堂
圣莱昂 鸟栖虫居
触角
纺织娘
穿梭
蠕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鼓鼓囊囊 甜滋滋
裤兜
中毒
兴致勃勃 痴迷
昆 昆虫 纺 纺织 纺织娘 纺纱 察 观察 察看 勘察 骂 骂人 打骂 哭骂 责骂 毒 狠毒 恶毒 毒辣 毒品 垃 垃圾 圾 垃圾 殿 殿堂 殿下 宫殿 神殿 宝殿
说说从这三个词语中,你知道了什么?
启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 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 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 滋有味,兴味盎然,忘记了周 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 能获得成功。
结构层次分析
• 第一部分(1):简介法布尔,指出 他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 第二部分(2-10):具体描写法布 尔迷恋昆虫的情景
• 第三部分(11):指出法布尔由痴 迷昆虫进入科学殿堂
从第一自然段可以知道什么信息?
1、法布尔出生的时间 2、法布尔出生的地点 3、法布尔是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 4、法布尔的生活环境 5、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中心句)
说说第二部分课文写了法布尔的 哪几件事情?
• 抓纺织娘(2—3) • 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4--10)
抓纺织娘
• 时间:一天傍晚 • 地点:田野的花丛 • 纺织娘的外貌:全身翠绿、触角细长
从哪里看出法布尔找纺织娘很不容易?
三天前
终于
读第4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 对小动物的痴迷 • 细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