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音乐 教案-第6课 编花篮

合集下载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编花篮》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编花篮》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编花篮》教案一.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民歌,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教材。

歌曲以生动的花篮为题材,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为2/4拍,结构方整,旋律优美,富有弹性,节奏明快,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善于模仿和创造,对富有特色的民族音乐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的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编花篮》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音乐意识。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节奏把握。

2.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感受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音乐软件。

2.乐谱、歌词。

3.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花篮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的认识。

学生跟随教师哼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的合唱练习。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纠正音准、节奏方面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对演唱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歌曲的民族特色。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要求。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编花篮》,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唱、分组唱、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编花篮》,了解歌曲背景及特点,能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编花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编花篮》乐谱、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带好音乐课本、五线谱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编花篮》的背景、特点,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集体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别是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合唱效果。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编花篮》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编花篮》,加强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准备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演唱水平,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情况,家长签字确认,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唱比赛:组织班级合唱比赛,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表现,鼓励优秀学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

2. 观看民族音乐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 开展民族音乐作品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编花篮》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用合唱的形式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

2. 掌握合唱技巧,进行合唱训练。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音准问题。

2. 合唱时的音准协调和节奏统一。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歌曲乐谱和教学内容。

2.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示范演唱。

3. 合唱用具,如合唱谱架、乐谱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编花篮》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二、歌曲学唱(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编花篮》,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高和节奏。

2. 教师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反复示范和指导。

三、合唱训练(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男女两个声部,分别进行合唱训练。

2.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合唱技巧,如音准协调、节奏统一等。

四、歌曲表演(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可以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演唱。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歌曲《编花篮》和合唱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歌曲分析(10分钟)1. 教师详细解析歌曲《编花篮》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

七、合唱演练(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演练,注意调整音准和节奏。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合唱效果的和谐。

八、音乐活动(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与歌曲《编花篮》相关的音乐活动,如接龙唱、分组唱等。

6《编花篮》(教学设计)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6《编花篮》(教学设计)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6《编花篮》(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的音乐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编织花篮的知识并且通过音乐将其活动化。

此外,通过此节课的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动手能力、注意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编织花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理解编织花篮的重要性和应用场合;•掌握口头指令跟随编织花篮的基本技巧。

2.能力目标•能够动手编织花篮,能够熟练掌握编织花篮的技巧;•能够听从口头指令,灵活变动自己的动作,配合其他同学共同完成任务。

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优秀的完成方式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

三、教学内容1. 《编花篮》的基本编织方法•基本编织方法:交织编、十字编、扁编、编制花环等;•需要使用到的工具和材料:编织针、编织麻绳、编织竹条等。

2. 动手实践制作编织花篮•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编制方法,发挥自己的创意;•学生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编织线来创造更加丰富的造型;•帮助学生换位思考,体验其他学生的编制感觉,增强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想上一堂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并且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

2. 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介绍《编花篮》的基本编织方法以及所需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到编织花篮的基本知识。

3. 实践体验(50分钟)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使用编织线和编织针进行实践。

并且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编制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总结(10分钟)总结整个课程,回顾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并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编织花篮,让整个课堂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五、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导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对学生实施引导和点拨,让学生获得要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编织,以此来激发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分享和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鼓励;•通过学生自主发挥,使用不同颜色的编织线创造花篮的不同造型,来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互动程度,进行参与度的评估。

小学音乐五年级《编花篮》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音乐五年级《编花篮》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音乐五年级《编花篮》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模仿、聆听、演唱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掌握好倚音及下滑音(甩腔)。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掌握好倚音及下滑音(甩腔)。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堂伊始,教师为同学们演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烘托课堂氛围后,启发学生思考是哪个地方的地方戏曲,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引出河南,顺势引出新课河南民歌《编花篮》。

2.课堂新授活动一:体验歌曲(1)教师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并提前提问:“歌曲中的人们在做什么?”(编花篮后去采花)(2)教师弹唱歌曲,引导学生击拍,设问:“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欢快的)(板书:欢快的)(要求4)活动二:学唱歌曲(1)提示学生用“啦”进行音阶式发声练习,并提示保持正确的演唱姿势。

(2)教师弹琴,学生跟琴用“la”模唱旋律,找出重难点(倚音),告诉学生倚音就像小尾巴,遇见它要快速把他藏起来。

之后解决下滑音:并用对比法进行解决,对比聆听有下滑音和无下滑音的区别,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下滑音的演唱效果像坐滑滑梯、也像抛物线),加深学生对下滑音感受。

之后,教师补充甩腔的知识点。

(板书:倚音:快速、轻巧;下滑音)(要求4)(3)教师弹琴,学生尝试演唱歌词,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强调最后一句的处理。

(4)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编花篮》总结河南民歌的特点。

之后教师总结。

3.音乐活动教师引导女生根据歌曲的情绪做动作创编,男生组用奥尔夫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并引导学生点评,教师总结,给予积极评价。

并选取优秀的创编进行模仿,引导学生共同学习。

(教师表演唱)(要求3)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表演,充分感受歌曲的欢快的感觉,感受合作的快乐。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6课 编花篮 人音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6课 编花篮 人音版

编花篮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学会唱并能表演这首歌曲,理解歌曲表达的深意,能表现歌曲的演唱情绪。

2、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能尝试舞蹈创编活动,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重点难点理解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歌词特点音准及歌曲咬字清晰三.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活动2【活动】律动律动1> ︵︵︵5 1 2321 │ 217 1 ││━━==== ==—′ ′美丽美丽真美丽2> 5.1 2 5 │ 5 .7 1 ││━==━━━━=′ ′美丽美丽真美丽活动3【导入】《编花篮导入在你们心中什么是最美丽的?(心灵、大海、花等),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你们欣赏一下美不美丽?是什么?(花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编花篮(师板题),这首歌是河南民歌,F调,四二拍。

活动4【讲授】新课1、师示歌词,让生自己速读,再指生读并评价2、师范唱,让生思考:1歌曲的速度?2两段歌词各唱出什么内容?3、指生汇报,师归纳4、学唱歌曲1听歌曲前四句2师分句教谱,分句教词乐理:7 7╤ 1 0 ╤ 1 0 ││ 前倚音起修饰作用′——′ ——3生齐唱前四句4生听第一段后三句5师分句教谱,分句教词6生齐唱第一段后三句7生齐唱第一段,师评价8生听第二段前四句9师分句教歌词10生齐唱第二段前四句11生听第二段后三句12师分句教词13生齐唱第二段后三句14生齐唱第二段15生齐唱全曲,师评16生自己练唱17生分组唱,师伴奏18指生到台前来唱,师伴奏19指两组生到台前,一组唱,一组打打击乐器伴奏20男女生相间唱活动5【活动】《编花篮的收获我们提着花篮摘的牡丹美不美啊?这花这么美,我们的心情也很好,歌中也是以这“编花篮”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我们也要热爱生活,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活动6【活动】总结本节课学习了歌曲《编花篮,这首歌是一首河南民歌,F调,四二拍,中速,又学习了一个乐理知识——前倚音,它起修饰它后面的一个音的作用。

《编花篮》教案及教学反思

《编花篮》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编花篮》这首歌曲,掌握其中的旋律和歌词,培养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编花篮》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

1.3 教学准备音乐教室、钢琴、多媒体设备、歌谱。

1.4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步骤二:学唱歌曲(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2.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3. 针对难点部分,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步骤三:歌曲分析(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

2. 学生探讨歌曲的表现手法,如音色、节奏等。

步骤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2. 各组展示伴奏,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编花篮》的歌曲演唱,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有了深入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展现了较高的音乐素养。

2.2 教学亮点1. 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注重对学生音准、节奏的培养,使学生在歌唱中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

2.3 改进措施1.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歌曲的难度,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2. 加强对学生的个体辅导,关注音乐基础较弱的学生。

3. 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内容6.1 歌曲背景介绍《编花篮》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起源于我国河南省。

歌曲以编花篮为题材,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欢乐劳动的场景,体现了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

6.2 歌曲风格与特点《编花篮》歌曲风格欢快、热烈,旋律简洁、朴实。

歌曲采用二声部合唱形式,具有一定的音乐难度。

六、教学方法6.1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习。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编花篮》 ︳人音版 (五线谱)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编花篮》  ︳人音版 (五线谱)

人音版教材第十册《编花篮》【课题】《编花篮》【教学目标】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培养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2、掌握歌曲中倚音、滑音、甩腔等表现特点,深刻体会歌曲特有的韵味。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流行于河南的一首小调民歌。

2∕4拍节奏,歌词内容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上山采摘牡丹花并编制成花篮的快乐情景。

曲调运用了前倚音,使其显得情调轻松,风趣活泼。

歌曲前五个乐句每乐句两小节,后两个乐句均为三小节,节奏紧凑,一气呵成。

六七句均加入衬词,有浓郁的河南梆子韵味,显示出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教学重、难点】1、准确把握、表现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2、歌曲中符点节奏准确演唱,掌握前倚音唱法。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听听河南曲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2、复听音乐,感受音乐风格。

3、再听音乐,律动伴奏【设计意图】在体验音乐情绪风格中,感受音乐。

二、说说河南话1、观看河南话表演的《猫和老鼠》。

2、学说河南话。

【设计意图】体会河南话方言特点韵味。

三、唱唱河南歌1、欣赏范唱。

2、熟悉歌词。

【设计意图】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

3、视唱曲谱①范唱曲谱。

②教唱曲谱。

③完整唱曲谱。

【设计意图】通过视唱体会河南民歌特有韵味。

4、歌曲学唱。

①学生填词。

②教唱歌曲。

③感受方言与旋律的密切联系。

④完整演唱。

【设计意图】准确把握歌词的韵味,完整演唱歌曲。

5、教师范唱。

6、视唱第二段。

7、学生完整唱。

四、走进河南欣赏豫剧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五、小结。

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三篇

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三篇

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三篇【篇1】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经纬编织编花篮教案奉化市城北中学邬铮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我国独特的编织文化;掌握编织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交织穿编的基本原理,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编织花篮;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编织这一传统工艺门类的兴趣,形成传承民族传统工艺的愿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掌握交织穿插的基本编织编织方法,设计编花篮。

【教学难点】编角及编腰的技法【教学过程】一、欣赏作品直接导入,引出主题经纬编织教师出示多种不同材料编织的作品,学生观察。

问:你发现他们制作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都运用编织的方法)师:这些篮子都是运用经纬编织的方法编织的,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尝试的内容,也让我们一起用经纬编织来编织属于我们自己的花篮。

二、认识经纬编织1、教师展示用彩带编的花篮,让学生观察讨论,何为经纬编织?教师:运用交叉穿编的方法,我们把他叫经纬编织,是编织工艺品时最基本的一种技法,以经纬为基础,互相穿插掩映,按一定规律连续挑上、压下构成图案、花纹。

2、编织的种类拓展学生思路,展示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编织。

草编、藤编、竹编、塑编等,让学生观察教师手中的花篮,试问:我们是用什么材料来完成。

三、探索塑编花篮的技法1、编花篮师生共同讨论花篮的编织过程。

(采用示范与直观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观察花篮,说说我们该如何进行编织?教师:起底编角编腰收口①起底:经条12根,横竖6根利用交织穿插的方法,编织成方形。

注意方形居中,紧密牢固。

学生尝试3人为一组,快速编织(5分钟),教师适当的指导。

②编角教师出示视频,学生观看编角视频,尝试编织。

我们从其中一边开始,6条彩塑包装带平均分开。

从左向右数,第4条单独拎起,向左边,依次与第3条、第2条、第1条交错经纬编织。

接着第5条单独拎起,同样向左边,与3、2、1条经纬编织。

注意要与刚才的第4条上下错开。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编花篮》的优美旋律和欢快的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歌曲《编花篮》,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了解歌曲《编花篮》背后的文化背景,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教学内容:1. 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

3. 歌曲《编花篮》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教学重点:1. 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

教学难点:1. 歌曲《编花篮》的高音部分。

2. 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编花篮》,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欢快的节奏。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编花篮》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编花篮》,注意音准和节奏。

2. 教师分析歌曲《编花篮》的旋律特点,讲解歌曲的高音部分。

3.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的高音部分,直到熟练掌握。

三、学习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让学生理解节奏的变化。

2. 教师引导学生跟拍子唱歌曲《编花篮》,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3.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的节奏,直到熟练掌握。

四、学习歌曲《编花篮》的表现手法和情感(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编花篮》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2. 教师引导学生用心歌唱歌曲《编花篮》,注意情感的把握。

3.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的情感表达,直到熟练掌握。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 教师提出课后练习任务,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编花篮》的旋律、歌词、节奏和情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表现和课后练习中的积极参与度。

《编花篮》教案及教学反思

《编花篮》教案及教学反思

《编花篮》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编花篮》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节奏,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文化内涵,传承我国民间艺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编花篮》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2. 分析歌曲的艺术特色,了解其背后的民间故事。

3. 实践集体合作编花篮的手工制作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编花篮》,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转折和节奏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欣赏、讲解、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学习歌曲。

2.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融入民间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编花篮》的乐谱、歌词打印稿。

2. 准备手工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等。

3. 准备教学视频或图片,介绍歌曲背后的民间故事。

4. 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歌曲《编花篮》的背景及民间故事。

2. 学习歌曲歌词,让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节奏。

3. 分组进行歌曲合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学习歌曲中的手工制作部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属于自己的编花篮。

5.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编花篮作品,评价欣赏,互相学习。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7.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评价学生在歌曲学习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

3.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表演,评估他们对歌曲《编花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复习歌曲《编花篮》,加强记忆。

2. 鼓励学生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增加实践机会。

3. 完成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编花篮》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编花篮》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编花篮》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编花篮》这首曲子的基本情况,包括曲名、作曲人、节奏等。

•掌握这首曲子的旋律和简谱读唱。

•了解歌词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并口头解释。

1.2 能力目标•能够使用简谱演奏这首曲子。

•能够正确地唱出歌词,并且情感适合。

1.3 情感目标•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欢快与活泼。

•能够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这首曲子的旋律和简谱读唱。

•正确地唱出歌词,并且情感适合。

2.2 教学难点•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弱。

•学生对乐器的认知并不深入,需要进行一定的介绍和讲解。

3. 教学准备3.1 教学资源•课件。

•演奏器材(高音小号等)。

•学生用品(音乐笔等)。

•歌词、简谱等教材以及相关图片。

3.2 教学环境•教学活动需要在音乐教室进行,需要有乐器和音响设备。

•教室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以及合适的氛围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4. 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入教学主题,提问学生用什么方式表达心情最好,引发学生对音乐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演示视频或图片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4.2 学习•播放《编花篮》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气息和韵律。

•讲解这首曲子的曲名、作曲人、时期背景等基本情况,并对比其他中华传统音乐,加深学生对中华音乐的认识。

•向学生介绍高音小号等乐器的特点、构造及演奏方法,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

•使用简单的语言,对《编花篮》歌词进行讲解,并且播放配有图片和图示音频的视频课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词内涵和情感表达。

4.3 练习•在演奏器材上演示这首曲子的演奏方法,让学生观看并模仿。

教师可以在演奏的过程中,指出一些掌握演奏技巧的学术核心比如爆吹等,帮助学生提升演奏的技术水平。

•笔耕简谱,向学生展现编制简谱的方法,进行简谱的讲解和演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对这首曲子使用简谱演奏或许唱。

《编花篮》详细教案

《编花篮》详细教案

《编花篮》详细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编花篮》这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学会歌曲的演唱技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介绍《编花篮》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特点。

2.2 歌词解析分析《编花篮》的歌词内容,解释歌词中的寓意和意境。

2.3 旋律分析分析《编花篮》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优美和节奏的规律。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寓意和旋律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容。

3.2 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示范,帮助学生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

3.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演唱歌曲,提高歌唱水平和音乐表现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练习,活动口腔和声带,为演唱歌曲做好准备。

4.2 歌曲学习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重复练习直至熟练。

4.3 歌词解释解释歌词中的寓意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4 旋律练习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跟唱,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优美和节奏的规律。

4.5 完整演唱学生分组或全体演唱歌曲,检验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5.2 演唱水平评价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的音准、节奏和音乐表现力。

5.3 歌词理解评价学生对歌词寓意和意境的理解程度。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歌曲背景知识拓展介绍《编花篮》歌曲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如花篮的文化意义、歌曲的地区特色等。

6.2 音乐活动拓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接龙唱、音乐竞猜等,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6.3 艺术实践拓展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花篮,或以花篮为主题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资源使用正式出版的音乐教材,提供歌曲乐谱、歌词解析等专业资料。

人音版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一、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人音版音乐五下的一首音乐作品,通过歌曲的演唱和伴奏,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与活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编花篮》的内容和意义。

2.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

3.能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歌曲。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掌握歌曲的发声方法和表演技巧。

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编花篮》的音乐录音,让学生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分析歌曲:3.学习歌词和曲谱:教师将歌词和曲谱分发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大声朗读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然后,教师讲解歌曲的曲谱,指导学生认识音符和节拍。

4.练习唱歌: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歌曲,并指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5.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选择角色并分工合作,用表演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

6.集体表演:每个小组轮流在班级面前表演,其他学生可以评价他们的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

7.总结和延伸:通过观看和欣赏其他民族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唱歌和表演情况,评价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和作业,评价他们对歌曲的理解程度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总结:人音版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主要围绕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和集体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并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6课编花篮-人音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6课编花篮-人音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合唱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在合唱中保持音准。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在合唱中协调不同声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练习的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继续关注以下几点:
1.针对节奏和音准问题,设计更多有趣且有效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鼓励他们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3.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深入挖掘歌曲中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体验和表达音乐的情感。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意识到,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空间,他们能发挥出很大的潜能。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还不够主动,今后需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合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此外,通过今天的课程,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的情感表达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在演唱《编花篮》时,能够把握歌曲的情感,用歌声传达出喜悦和温馨的氛围。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6课编花篮-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6课《编花篮》,人音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编花篮》歌曲学唱,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含义;2.学习歌曲中的合唱部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民间音乐的特色;4.学习音乐基本知识,如音名、音高、节奏等;5.通过创作花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音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进行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5.发展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合作演唱,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编花篮》优秀教案(精选8篇)

《编花篮》优秀教案(精选8篇)

《编花篮》优秀教案《编花篮》优秀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编花篮》优秀教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编花篮》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教学难点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

教学模式“赏析——探讨——表现——赏析”的圆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1 、欣赏上节课制作的纸条编织的方形小花篮。

2 、展示、欣赏一个圆底小花篮。

3 、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把这种美进行延续和扩展,做一个可爱的圆底的小花篮。

展示编织条作品和小花篮实物。

二、对比激趣1 、同时欣赏蜘蛛编网和手工简易篮筐编织 ( 按书中步骤图 ) 的录像。

2 、从刚刚见过的录像里你发现了什么? 两种编织的效果有何不同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 学生讨论交流。

3 、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方法,但要做成一个立体的小篮,还需要一些小技巧。

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呢 ?三、晋级游戏我们一起进入编织竞技。

游戏规则:每学到一定程度顺利过关就可以获得升级机会。

1 、开始的级别为杂工。

编织篮筐从哪一部分开始 ?( 底面 ) 各组欣赏自己带来的筐篮的底面。

底面编织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它与侧面编织有什么关联吗? 试试看,还有没有新的编织方法。

全体编织完篮底,过第一关。

2 、升级为制造工人,回主菜单——花篮。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侧面编织。

你们先用 2 分钟时间试试编侧面。

有什么问题吗 ? 如何才能让侧面竖立? 说说你们各自的方法。

教师小结:底面剩余材料弯折缩编、纬线圈按从小到大顺序套起。

欣赏各种造型的花篮。

怎样才能做出特别的造型来? 教师小结:纬线圈的形状变化、借助外物造型。

6《编花篮》(教案)人音版(2012)音乐五年级下册

6《编花篮》(教案)人音版(2012)音乐五年级下册

6《编花篮》(教案)人音版(2012)音乐五年级下册
I.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为5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第六首歌曲——《编花篮》。

II. 教学目标
•能够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并能正确朗读歌词。

•能够通过唱歌的方式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能够学会使用编织花篮的手法和技巧。

•能够通过编织花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III. 教学重点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编织花篮的手法和技巧。

IV. 教学准备
•音乐教材
•编织花篮所需的材料
•讲解编织花篮的视频或实物演示
V.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播放歌曲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以及了解歌曲的歌词意义。

步骤二:学唱歌曲
让学生边听边跟着歌曲唱,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唱法。

步骤三:讲解编织花篮的手法和技巧
通过视频或实物演示的方式,讲解编织花篮的手法和技巧,重点讲解编织花篮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要点。

步骤四:编织花篮
让学生自行分组,准备好编织花篮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根据讲解的步骤和技巧,开始编织花篮。

教师可以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学生。

步骤五:分享和展示
让每个小组将自己编织的花篮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编织经历和心得体会。

VI.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还能够学会使用编织花篮的手法和技巧。

通过编织花篮的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编花篮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编花篮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编花篮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3、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一、情境导入
1、师:河南人特别喜欢花,他们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能编出各种各样的花篮,有首歌就叫《编花篮》,让我们一起欣赏。

二、寓教于乐
1、听赏歌曲
师:听了《编花篮》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
2、读歌词
3、哼唱旋律,解决难点
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哼唱。

师:觉得有什么难唱的乐句吗? 怎么唱呢? 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加了装饰音的小音符和没加装饰音的有什么不同。

范唱
4、学唱歌词
大家跟着录音自学歌词。

加上插花,编花篮的动作唱一遍
5、处理歌曲的感情
师:小朋友学得真快,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合唱团的小朋友唱的和我们小朋友唱的有什么不同。

听录音
前面部分唱得很跳后面一部分唱得比较舒展。

三、创造表现
1、师:你们的歌声真美,刚才唱歌时,我们已经加上插花
的动作,想想还有什么好的动作,我们分四个小组创编,看哪个小组
创编得最棒、最有新意。

2、生分组创编:课件同时播放《编花篮》歌曲
3、汇报展示创编成果
四、完美结课。

师:你们真会听音乐,大家知道,我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老师希望你们这些小花朵快快长大,把祖国的大花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花篮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明亮的声音,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编花篮》。

2、在音乐活动中唱好前倚音、附点音符、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及长时值音、下滑音。

3、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以及河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赞美。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附点音符、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前倚音、下滑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课件出示各种鲜花图片,同时伴有《编花篮》伴奏曲,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特别喜欢鲜花,我最喜欢的花是河南洛阳的牡丹,大家有没有兴趣随老师一起去河南看一看?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学生在导入的环节,有意无意识地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2【讲授】编花篮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美丽的牡丹花而巧手编织的情景。

表达出姑娘们带着花篮上南山,采摘到鲜美娇艳的牡丹花的喜悦心情。

(2)师生配合,用接龙的形式朗读歌词。

(3)了解歌词押韵和运用衬词的特点。

5.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
(1)引导学生用La演唱歌曲旋律。

(2)再次聆听,默唱歌词。

(3)学习演唱歌词。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
(4)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和下滑音。

(5)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出前倚音、下滑音、难点乐句以及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6)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

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最后在蒋大为老师的《牡丹之歌》声中结束音乐课)
(二)走进河南,开展新课
1、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
师:河南的音乐文化也非常有名,有著名的地方戏曲——豫剧。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吧。

(播放《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

师:听完了是不是觉得另有一番风味啊?那是因为这段豫剧是用哪里的方言演唱的?生:河南。

师:对,大家一猜就猜到了,其实除了戏曲,民歌也是由方言演变而来的一种音乐体裁。

河南民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吐字清晰、通俗易懂。

今天我就来学习一首河南民歌《编花篮》。

(放音乐)
2、出示歌谱,放伴奏,教师范唱。

师:采用普通话的方法演唱歌曲
三、反复练唱,唱会唱好。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师:你认为哪一句最有特点?
2.学唱歌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
(提示:第一小节与最后一句带有河南方言的色彩,演唱时注意前倚音时值很短,方言对于民歌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
3.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并介绍伴奏乐器三弦(民族弹拨乐器)。

4.理解歌词
(1)录音范唱歌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