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曲线超高设置一览表
公路超高设置一览表
位于曲线上的行车道、硬路肩,均应根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自然条件等按表7.5.3规定设置超高。
页脚内容4页脚内容4注:括号值为路拱大于2%时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5.4 超高过渡段由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横断面逐渐过渡到圆曲线段的全超高单向横断面,其间必须设置超高过渡段。
超高过渡段长度按公式(7.5.4)计算:B △iL C= (7.5.4)P式中: L C—超高过渡段长度(m);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 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值如表7.5.4。
根据上式求得过渡段长度,应凑整成5m的倍数,并不小于20m的长度。
页脚内容47.5.5 超高过渡方式1无中间带的公路(1)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时,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2) 超高横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分别采用以下三种过渡方式:1) 绕车道内侧边缘旋转(见图7.5.5-1a)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一般新建工程应采用此种方式。
2) 绕路中线旋转(见图7.5.5-1b)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一般改建工程应采用此种方式。
3)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见图7.5.5-1c)页脚内容4先将外侧车道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坡,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继续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此种方式可在特殊设计(如强调路容美观)时采用。
7.5.6 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
当回旋线较长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处理:1超高过渡段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内,其超高起点宜设在曲率半径大于不设超高半径处,全超高断面宜设在缓圆点和圆缓点处。
圆曲线超高率取值计算
圆曲线超高率取值计算摘要:论述了超高率和摩擦系数的分配方法,分析了各种分配方法的优缺点。
提出了超高率取值设计的计算方法并探讨了纵坡对超高的影响,提出了超高率的取值应根据公路纵坡进行调整。
关键词:公路工程超高率摩擦系数纵坡影响1概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灵活性设计理念已深入人心,超高计算取值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
本文在超高率和摩擦系数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分配原则为基础,对公路圆曲线上超高率的取值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
2超高率和横向摩擦系数在曲线范围内的分配2.1分配的方法对某一既定的设计速度,可采用超高或横向摩擦系数或同时采用两者,以平衡车辆行驶在曲线上时所受的离心力,具体有以下五种方法[1]如图1所示。
方法①:超高e和横向摩擦系数f与平曲线曲率成正比(即在1/R=0和1/R=1/Rmax之间的直线关系)。
方法②:以设计速度行驶的汽车在未达到fmax的曲线上时,其离心力完全由横向摩擦力平衡。
当曲线曲率增大时,待摩擦力达到fmax并保持不变,剩余的离心力则由超高来平衡,直至e达到emax。
方法③:以设计速度行驶的汽车在未达到emax的曲线上,其离心力完全由曲线的超高来平衡。
当曲率再大时,超高达到emax并保持不变,这时剩余的离心力是由正比于曲率的横向摩擦力来平衡,直至f达到fmax。
方法④:以运行速度代替设计速度,其余与方法③相同。
方法⑤:认为超高率和横向摩擦系数与曲率成曲线关系,它们的值是介于方法①和方法③所得到的值。
2.2各方法分析比较方法①得出的超高率与曲率的直线关系,计算简单,具有相当的价值而又合乎逻辑。
但该分配方法要求车流中的每辆汽车都是以均速状态行驶,虽然大多数驾驶员都希望以均速行驶,但是只有在交通量不大,设计得很好的公路上才能实现均速行驶,而实际的道路状况往往不是这样,在实际中采用的超高率往往比此方法确定的e值要大,另外使用这种方法,在相当一部分曲线范围内是不用设置最大超高的。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 横断面设计-3 超高与加宽
任意点的加宽值:ex=(Lx/L)e
扬 州 大 学 建 筑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YZU
5
《道路勘测设计》Ch4 横断面设计
§4-4 曲线超高与加宽设计
B 高次抛物线过渡
在加宽缓和段上插入一条高次抛物线.
任意点的加宽值: ex=(4k3-3k4)e 扬 州 大 学 建 筑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k=Lx/L
扬 州 大 学 建 筑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YZU
24
《道路勘测设计》Ch4 横断面设计
§4-4 曲线超高与加宽设计
3.3.2 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1)绕中间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
特点:中间带呈倾斜状态;内外高差大。 适用:中间带宽度≤4.5m的公路 。
e=S2/2R(单车道)
2
考虑车速的影响,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为e=S2/R+0.1V/R1/2
《道路勘测设计》Ch4 横断面设计
§4-4 曲线超高与加宽设计
公路《规范》规定,当二、三、四级公路曲线半 径小于或等于 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如表 5.15,书P147 。
扬 州 大 学 建 筑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YZU
先将外 侧行车道绕 中间带的中 心线旋转, 待达到与内 侧行车道构 成单向横坡 后,整个断 面一同绕中 心线旋转, 直至超高横 坡值。
25
《道路勘测设计》Ch4 横断面设计
§4-4 曲线超高与加宽设计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YZU
(整理)圆曲线半径与超高值
-------------
-------------
注:括号值为路拱大于2%时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新的路线设计规范要求超高应该按照运行速度进行选取。
在进行运行速度计算后,根据这个公式反算
R=V2/127(f+i)
式中:V—运行速度(km/h);
f—路面与轮胎间的横向力系数;
i—路面超高横坡度。
超高过渡段长度按下式计算:
LC = B △i/P
式中:LC —超高过渡段长度(m);
-------------
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 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值如表7.5.4。
根据上式求得过渡段长度,应凑整成5m的倍数,并不小于20m的长度。
-------------。
铁路工务曲线超高培训课件
行车速度(km/h) 可不设中间缓和曲线的两圆曲线的最大曲率差
140 1/6000
120 1/4000
100 1/2000
80 1/1000
“正矢递减范围”即半径变化点前后各10m范围。 如两超高不相等,则应在这个范围内从较大超高向 较小超高均匀顺坡。
(三)同向曲线
h 11.8 (0.8vmax )2 7.6v2max
R
R
三、曲线最大超高度的规定
外轨超高的数值应以保证行车安全为前提。超高 不能太小,要保证列车以较高速度通过时不致因离心 力发生脱轨和倾覆事故;外轨超高也不能太大,要保 证低速列车通过曲线时产生的向心力,即使有侧向大 风也不致有向内侧倾覆的危险。《修规》规定,超高 按公式 h 11.8v2 计算。实设最大超高,在单线上不得大 于125mm,R在双线上不得大于150mm。所规定的是实 陆设置超高的最大限度,不包括水平误差在内。
则 Hc=41.9<75mm,Hg=40-10.62mm<30mm 符合规定之要求
答:该曲线超高值为40mm,符合规定要求。
五、超高顺坡
曲线上的超高是采取抬高外轨来实现的,所以称
为外轨超高。超高顺坡不能太急,否则会影响列车行 驶的平稳,使旅客感觉不舒适。
(一)单曲线
曲线超高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允许速度大
(七)超高顺坡
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在特殊条件下的 超高顺坡,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但不得大于 2‰。
线路大中修时,两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原则上 应不低于原线路标准。
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特殊困难地段,夹角 线长度不应短于25m。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 的极个别情况下,不足25m时,可在直线部分设置不 短于25m的相等超高段。这一规定的必要条件是夹直 线长度不短于25m,因25m相等超高段只限于设在直 线部分,不宜向缓和曲线内延伸,避免加大超高顺坡 与正矢递减的不同步程度。
圆曲线测设
偏 角(°′″)
正拨
反拨
0 00 00
360 00 00
0 23 25
359 36 35
0 57 48
359 02 12
1 32 10
358 27 50
2 06 33
357 53 27
2 40 56
357 19 04
3 15 18
356 44 32
3 49 41
356 10 19
4 24 04
355 35 56
(2)偏角法
偏角法测设圆曲线是以
曲线起点ZY或曲线终点
YZ为测站,计算出测站
至曲线上任一点弦线与
切线的夹角(弦切角,
也称偏角)和弦长C,据
此确定点位。 1)计算公式:
偏角:
l 180
2 2R π
弦长:
C 2R sin 2
2R sin
弧弦差:
l
C
l3 24R 2
4、主点放样
(1)用盘左位后视直线上的转点(ZD), 固定水平制动螺旋,沿视线方向定线,并 用钢尺量出切线长初步定出曲线起点 (ZY),钉下木桩,用铅笔标记点位,并 返测该段距离,当相对误差小于1/2000时, 取两次丈量结果的平均值准确定出ZY点。
(2)用望远镜瞄准另一切线的转点,固定水 平制动螺旋,按上法定出曲线终点(YZ) (打ZY或YZ点桩,用盘左、盘右其中一个盘 位即可)。
(3)把望远镜从切线方向转(180-α )/2 的角值,定出方向线(分角线),从交点沿 分角线方向量出外矢距E0,初步得曲中点 (QZ),(定下木桩,用铅笔定出点位)再 用另一盘位瞄准切线方向,转(180-α )/ 2角再定出分角线又得一曲中点位置,取正、 倒镜分中位置钉下小钉作为曲中点QZ。
圆曲线半径与超高值
1
2
注:括号值为路拱大于2%时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新的路线设计规范要求超高应该按照运行速度进行选取。
在进行运行速度计算后,根据这个公式反算
R=V2/127(f+i)
式中:V—运行速度(km/h);
f—路面与轮胎间的横向力系数;
i—路面超高横坡度。
超高过渡段长度按下式计算:
LC = B △i/P
式中:LC —超高过渡段长度(m);
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 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值如表根据上式求得过渡段长度,应凑整成5m的倍数,并不小于20m的长度。
3。
曲线轨道外轨超高
一、外轨超高的作用及其设置方法。
机车车辆在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惯性离心力作用,将机车车辆推向外股钢轨,加大了外轨钢轨的压力,使旅客产生不适,货物移位等。
因此需要把曲线外轨适当抬高,使机车车辆的自身重力产生一个向心的水平分力,以抵消离心惯性力,达到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垂直磨耗均匀等,满足旅客舒适感,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外轨超高是指曲线外轨顶面与内轨顶面水平高度之差。
在设置外轨超高时,主要有外轨提高法和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两种方法。
外轨提高法是保持内轨标高不变而只抬高外轨的方法。
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是内外轨分别各降低和抬高超高值一半而保证线路中心标高不变的方法。
前者使用较普遍,后者仅在建筑界受到限制时才采用。
二、外轨超高度的计算。
列车以速度 v沿半径 R的圆曲线运行时,产生离心力 F:2 2F=mv/R=G/gRv(公式 1)式中G-------车辆重力(KN);v---------行车速度(m/s);R---------曲线半径(m);2g----------重力加速度,g=9.8m/s为使内外股钢轨所受得垂直压力相等,应使离心力与车体重力的合力作用与轨道的中心点上,相应的外轨超高为 h:2h=11./R8 v(公式 2)式中h-------外轨超高值(mm)v-------行车速度(km/h)R曲------线半径(m)上式是按列车以速度 v通过曲线时推导得到的。
实际上,通过曲线的列车种类、列车重量和速度各不相同,为了合理设置超高,式中的列车速度 v应当采用各次列车的平均速度 v。
,即2。
=11.。
8/Rhv超高度设置是否合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均速度选用是否恰当。
超高设置后,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可根据实际运营状况对外轨超高予以适当调整。
为便于管理,圆曲线外轨超高按 5mm整倍数设置。
三、外轨未被平衡超高对实际曲线来说,曲线实设超高 h。
是根据平均速度 v。
得到的,曲线实际超高一旦设置,即为固定值,而通过曲线的各种列车速度是不相同的,或大于平均速度,或小于平均速度,即不可能使所有列车产生的离心力完全得到平衡,因有公式 2可知,列车以速度 v通过曲线时,要求设置的超高为 h=S1 v/gR,一、外轨超高的作用及其设置方法。
煤矿准轨铁路曲线外轨超高设置
煤矿准轨铁路曲线外轨超高的设置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输部煤矿准轨铁路曲线外轨超高的设置曲线作为线路的组成部份之一,是铁路中较薄弱的环节。
往往很多的线路病害都发生在曲线上。
其中外轨超高的设置确实是一个要紧问题。
阜新矿区铁路遍及百里矿山,由于历史上造成的缘故和地理条件的阻碍,铁线路路曲线多、半径小。
其中海新干线有曲线13处,海东干线有曲线14处。
最小曲线半径200米。
如何合理地设置曲线外轨超高,不仅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平安,也阻碍着铁路设备的利用寿命。
在连年的工务实践中,通过量次尝试,我以为矿区准轨铁路采纳公式h =7.6v 2R 来设置曲线外轨超高比较适合。
一、曲线外轨设置超高的目的:当列车由直线进入曲线时,随即产生一个向外离心力。
离心力的大小取决于列车运行速度和曲线半径。
速度越高、半径越小,那么离心力越大,作用在外轨的力也越大。
若是不平稳那个离心力,不仅加重了钢轨的磨耗和疲劳伤损,而且容易使轨距挤宽,造成机车车辆的脱轨和颠覆。
因此,在曲线上需将外轨举高(设置超高),使车体内倾产生一个向心力,来平稳所产生的离心力。
其目的是:一、避免车辆通过曲线时向外侧倾斜。
二、使上、下股钢轨所受的外荷载差减少,从而减轻钢轨伤损。
3、用以提高旅客的舒适感。
二、曲线外轨超高设置的公式:如下图:车辆通过的曲线半径为R(m),车辆通过曲线的平均速度为Vp(m/s),在图中:F—车辆产生的离心力G—车辆的重量o —车辆的重心H—曲线设置的外轨超高a—车辆中心至轨面的距离S—两轨面中心线的距离,取S=1500mmF1、F2—两轨面经受的压力o’—轨面连线鱼中心垂直交点g—重力加速度。
取m∙s−2当曲线上两股钢轨所经受的垂直压力相等,即F1=F2时,钢轨磨好最小。
在o’点永生的力矩代数和为零。
(Ms=Mn)即G⃑∙a+F1∙12S=F⃑∙a∙cosα+F2∙12S当F1=F2时:G∙sinα∙a+F1∙12S=F∙cosα+F2∙12s由上式得:F∙cosα=G∙sinα其中:离心力F=G∙V2/g∙R由于R>>S 因此S R⁄=α→o即:linα→ocosα=1F=G∙sinαcosα⁄=G∙sinα=G∙h s⁄把F=G∙V2/g∙R代入上式:G∙V2g ∙R=G∙h s⁄S=SV2gR⁄把S=1500mmV(km/n)=13.6Vp(m/s)g= 9.8m∙s−2代入得:h=11.8V2pR⁄通过对车辆在曲线上运行时的力学分析,取得了曲线外轨超高的计算公式。
公路圆曲线半径与超高
公路等级地区计算车速超高1超高2超高3超高4超高5超高6超高7超高8超高9超高10半径超高差绕中线超高渐变率行车道+硬路肩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高速公路最大超高10%120550029502080159012801070910790680570400041/25011.75117.5高速公路最大超高8%1205500286019901500119098079065000高速公路最大超高6%12055002730184013409707100000高速公路积雪冰冻地区120550027801910141010708100000高速公路最大超高10%1004000218015201160920760640540450360高速公路最大超高8%100400021501480110086069053040000高速公路最大超高6%1004000200013209206304400000高速公路积雪冰冻地区10040002090141010407705650000高速公路最大超高10%80250014601020770610500410340280220高速公路最大超高8%802500141096071055042032025000高速公路最大超高6%80250013608906004002700000高速公路积雪冰冻地区80250013909406804903600000一级公路最大超高10%1004000218015201160920760640540450360一级公路最大超高8%100400021501480110086069053040000一级公路最大超高6%1004000200013209206304400000一级公路积雪冰冻地区10040002090141010407705650000一级公路最大超高10%80250014601020770610500410340280220一级公路最大超高8%802500141096071055042032025000一级公路最大超高6%80250013608906004002700000一级公路积雪冰冻地区80250013909406804903600000一级公路最大超高10%601500900620470360290240190150115一级公路最大超高8%60150087059043032024017012500一级公路最大超高6%6015008005003202001350000一级公路最大超高4%601500610270150000000一级公路积雪冰冻地区6015008605704102902050000二级公路最大超高10%80250014601020770610500410340280220二级公路最大超高8%802500141096071055042032025000二级公路最大超高6%80250013608906004002700000二级公路积雪冰冻地区80250013909406804903600000二级公路最大超高10%601500900620470360290240190150115二级公路最大超高8%6015008705904303202401701250040071/175898.0二级公路最大超高6%6015008005003202001350000二级公路最大超高4%601500610270150000000二级公路积雪冰冻地区6015008605704102902050000三级公路最大超高8%4060047031022016012080550032851/150 3.526.3三级公路最大超高6%4060041025015090600000三级公路最大超高4%4060033013070000000三级公路最大超高2%406007500000000三级公路积雪冰冻地区40600430280190130900000三级公路最大超高8%30350250170120906040300030101/125 3.543.8三级公路最大超高6%303502301408050350000三级公路最大超高4%303501506035000000三级公路最大超高2%303504000000000三级公路积雪冰冻地区3035027018012090550000四级公路最大超高8%20150140907050403015006071/100 3.524.5四级公路最大超高6%20150110704030150000四级公路最大超高4%20150703015000000四级公路最大超高2%201502000000000四级公路积雪冰冻地区2015012080604025000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155.1184.857.8115.580.9。
道路超高计算表格
道路勘察设计(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p103
《标准》规定的圆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所采用的U值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P66 R=V2/(127*(u+i))
超高设计需要考虑实测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系数范围,还要考虑司乘人员在行驶中所能忍受的横向力系数的大小和舒适程度
经过对43个观测点的测试,极限横向摩阻系数均在
0.3以上
计算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采用的横向力系数在0.1-0.17之间,占极限横向摩阻系数比例较小,安全度较高,基本上可以避免横向滑移的危险。
计算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采用的横向力系数在0.05-0.06之间,
计算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采用的横向力系数在0.035(横坡1.5%)-0.04(横坡2.0%),
市政规范设超高推荐半径u =0.067
速度v采用运行速度,取设计车速的70%-90%,高速路取低值,低速路取高值超高取值可以考虑,完全由超高值抵消离心力(个人理解条文说明)。
圆曲线半径与超高值
注:括号值为路拱大于2%时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新的路线设计规范要求超高应该按照运行速度进行选取。
在进行运行速度计算后,根据这个公式反算
R=V2/127(f+i)
式中:V—运行速度(km/h);
f—路面与轮胎间的横向力系数;
i—路面超高横坡度。
超高过渡段长度按下式计算:
LC = B △i/P
式中:LC —超高过渡段长度(m);
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 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值如表7.5.4。
根据上式求得过渡段长度,应凑整成5m的倍数,并不小于20m的长度。
公路超高设置一览表
位于曲线上的行车道、硬路肩,均应根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自然条件等按表7.5.3规定设置超高表7.5.3 圆曲线半径与超高值表7.5.3 (续)圆曲线半径与超高值超高过渡段由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横断面逐渐过渡到圆曲线段的全超高单向横断面,其间必须设置超高过渡段。
超高过渡段长度按公式(7.5.4)计算:B △ iL C =(7.5.4)P式中:L C —超高过渡段长度(m );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 i —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P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值如表 根据上式求得过渡段长度,应凑整成 5m 的倍数,并不小于20m 的长度。
7.5.47.5.4。
7.5.5 超高过渡方式1 无中间带的公路(1)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时,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2)超高横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分别采用以下三种过渡方式:1)绕车道内侧边缘旋转(见图7.5.5-1a)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一般新建工程应采用此种方式。
2)绕路中线旋转(见图7.5.5-1b)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一般改建工程应采用此种方式。
3)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见图7.5.5-1c)先将外侧车道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坡,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继续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此种方式可在特殊设计(如强调路容美观)时采用。
7.5.6 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
当回旋线较长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处理:1 超高过渡段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内,其超高起点宜设在曲率半径大于不设超高半径处,全超高断面宜设在缓圆点和圆缓点处2 超高过渡段的纵向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 。
圆曲线测设
JD
P2
α
P3 P4
P1 P2
41624 1 20812 2 2
1
ZY
1
YZ
41624 C1 2 R sin 2 120 sin 8.95( m) 2 2
2 1
2 41624 9 32 57 65441 2
(m) xi 0 5.95 45.77 48.92 29.09 9.14 0
y(m) i
0 0.06 1.12 3.51 4.02 1.41 0.14 0
§2-4 圆曲线测设
• 三、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2.圆曲线详细测设的方法 (2)切线支距法 测设步骤 ①从ZY(或YZ)点开始用钢尺或皮尺沿切线方向量 取 Pi的 横坐标xi ,得垂足Ni 。 ②在各垂足Ni上用方向架定出垂直方向,量取纵坐 标yi,即 可定出Pi点。
※分弦的偏角:
图2-5
K4=039.52-020.00=19.52m,相应的偏角值
K 4 180 4 = · 2 2R
(2)弦长计算 (如图2-4)
严密计算公式: C 2R sin 近似计算: Ck
c sin 2 , 2 R
c 2 R sin
(2-3)
图2-8 切线支距原理
图2-9 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
2.测设方法:
以图2-9为例,设在圆曲线上每10m测设一点。
(1)先沿切线上每1Om量一点,将半个曲线长度测 设完毕; (2)于每10m处回量Li-xi,可得各曲线点在X轴上 的投影,即各曲线点的X值;
(3)过各曲线点在X轴上的投影点做切线的垂直方 向,并在垂直方向上量取yi ,即测设出圆曲线的各点。
圆曲线半径与超高值
注:括号值为路拱大于2%时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新的路线设计规范要求超高应该按照运行速度进行选取。
在进行运行速度计算后,根据这个公式反算
R=V2/127(f+i)
式中:V—运行速度(km/h);
f—路面与轮胎间的横向力系数;
i—路面超高横坡度。
超高过渡段长度按下式计算:
LC = B △i/P
式中:LC —超高过渡段长度(m);
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 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值如表7.5.4。
根据上式求得过渡段长度,应凑整成5m的倍数,并不小于20m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