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及其调控机制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及其调控机制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一种通过分子信号传递调节细胞功能的过程,是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作为细胞与外界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多种功能。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调控机制也是十分复杂的。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结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一般包含细胞膜上的受体、细胞内的信号分子和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以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型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
离子通道型受体可以直接打开或关闭离子通道,改变细胞膜上的离子含量,从而传递信号。
酪氨酸激酶型受体则是通过酪氨酸激酶酶活性,在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则是通过G蛋白的激活,调节腺苷酸酶的活性,从而控制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主要包括第二信使和蛋白激酶。
第二信使主要包括钙离子、环磷酸鸟苷、环腺苷酸等,它们在信号转导通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蛋白激酶则是一类可以通过磷酸化反应改变蛋白的活性的酶。
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包括多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比如MAPK通路、PI3K/AKT通路、NF-κB通路等。
它们根据受体类型、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信号分子等因素而异,但是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改变蛋白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受体水平、信号分子水平、信号转导通路水平和反馈机制等。
受体水平的调控主要包括受体密度、亲和力和结构改变等。
受体密度的增加可以增强了细胞对信号的敏感性,而受体的结构改变可以影响其对信号分子的亲和力,从而影响信号传递。
信号分子水平的调控主要包括信号分子的合成、分解、修饰和转运等。
很多信号分子的合成受到基因调控的影响,而分解则主要是通过酶反应完成的。
信号分子的修饰主要包括磷酸化、乙酰化和甲基化等,这些化学修饰可以改变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从而影响信号传递。
信号转导通路水平的调控主要包括信号转导通路的启动、抑制和选择性调控等。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就是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控细胞功能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我们深入理解生命现象、疾病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物理接触依赖型、旁分泌型和内分泌型。
物理接触依赖型信号传导通常发生在相邻的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来传递信号,例如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旁分泌型信号传导则是指细胞分泌信号分子作用于附近的细胞,这些信号分子在局部发挥作用,不会进入血液循环。
而内分泌型信号传导是指细胞分泌的激素等信号分子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靶细胞。
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是启动信号传导的关键步骤。
受体可以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两大类。
细胞表面受体包括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 蛋白偶联受体和酶联受体等。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通过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来传递信号,例如神经细胞中的谷氨酸受体。
G 蛋白偶联受体是最大的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它们通过与 G 蛋白的相互作用来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如肾上腺素受体。
酶联受体则自身具有酶活性或者与酶结合,通过催化底物的磷酸化等反应来传递信号,例如胰岛素受体。
细胞内受体通常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内,能够直接与进入细胞的脂溶性信号分子结合,如甾体激素受体。
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受体的构象变化,从而激活受体的活性。
一旦受体被激活,就会启动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
这些通路通常涉及一系列的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最为常见的信号转导分子包括蛋白激酶和磷酸酶。
蛋白激酶能够将ATP 上的γ磷酸基团转移到底物蛋白质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从而改变底物蛋白质的活性。
磷酸酶则能够去除底物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恢复其原来的活性。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在疾病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在疾病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在生命的进程中,生物体必须与外界进行持续的物质和能量交流,以维持其生命和功能。
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实现此种交流的重要方式。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一个复杂的跨膜信号传导系统,它将细胞外的各种化学和物理刺激转化成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调控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这个信号传导系统涉及到细胞膜表面受体、信号转导分子、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等一系列分子和细胞器结构。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障碍等,因此,对这一系统进行相关研究和探索,对治疗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一、细胞信号传导系统中重要的分子机制:1. 受体分子细胞膜受体是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分子。
细胞表面受体是一类大分子,它们在细胞表面向外界的分子信号,如激素、生长因子等特定的化合物相应,进而引发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常见的受体分子有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及钙离子通道等等。
2. 信号分子细胞内的化合物不同于细胞表面受体,它们是细胞通过一定的信号通道收到信息后,传送到细胞内部,影响细胞内部的生理活动。
常见的信号分子有细胞凋亡促进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自发的信号分子,如cAMP、cGMP等。
3.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是调控细胞信号传导的关键酶。
它能在细胞内介导多种信号通道,如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凋亡抑制等。
二、信号传导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1. 表达异常细胞信号功能异常是引起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胞信号异常最为常见的就是基因异常,如HER2/neu基因的突变与胃癌、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2.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肿瘤的形成是细胞凋亡受损的结果,许多信号分子的作用变异和信号分子之间的配合不良会导致细胞凋亡抑制或细胞增殖活动增强,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3. 免疫系统的发生改变细胞信号系统的异常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如过度或不足的自身免疫反应、呼吸系统炎症等。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细胞信号转导是生物体内细胞间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过程。
通过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细胞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转化为相应的生物反应。
这一过程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1. 概述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信息传递的链条,从信号的接收、传递到最终的细胞反应。
一个典型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包括信号的接收分子、信号的传递分子以及细胞内的反应分子。
2. 信号的接收分子在细胞膜上存在着许多接受特定信号的受体。
这些受体可以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例如G蛋白偶联受体(GPCR)和酪氨酸激酶受体(RTK),也可以是细胞内的核受体。
当外界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时,会引起受体的构象改变,从而激活信号的传递。
3. 信号的传递分子激活的受体会引发一系列蛋白质分子的串联反应。
这些蛋白质往往以磷酸化的形式传递信号,通过激酶和磷酸酶的相互作用来调控细胞内的信号传递。
信号的传递分子可以是蛋白激酶、离子通道、核糖核酸等,它们协同工作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递。
4. 细胞内的反应分子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后,会引发一系列细胞内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是基因表达的改变、蛋白质合成的调控以及细胞骨架的重组等。
细胞内的反应分子具体包括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细胞质内的信号蛋白以及细胞骨架蛋白等。
5. 典型的信号转导通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典型的包括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等。
Wnt信号通路是一种重要的发育调控的信号传导通路,它参与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过程。
Wnt信号通过细胞膜上的Frizzled受体和内源性的Wnt蛋白相互作用,最终调控细胞内的β-catenin的稳定性。
NOTC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和干细胞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细胞膜上的NOTCH受体和其配体的结合,激活内部的信号传递,并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命运的确认。
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
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是指细胞内外环境信息在细胞内通过一系列分子事件传递的途径。
它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理解细胞功能、生理过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是一种细胞内机制,能够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细胞内化学变化和生理响应。
细胞内通路的开启和关闭往往伴随着一系列酶的活化或抑制,从而导致蛋白质的磷酸化、变形或降解等。
这些信号被传递到细胞质内,进而影响到细胞的功能和行为。
二、分类根据信号传导的性质和途径,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可分为五大类型: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传导、酶促反应、GPCR介导的信号传导、核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和细胞附着介导的信号传导。
1.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传导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如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等,能够让离子迅速通过细胞膜从而改变细胞内电位,传递电化学信号。
2.酶促反应细胞内酶类参与的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磷酸化酶、去磷酸化酶、激酶和磷酸酶等。
这些酶能够催化底物的转化,从而调控细胞内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
3.GPCR介导的信号传导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它们能够与胞内G蛋白结合,调控细胞内二级信号产生,如腺苷酸环化酶、脂酶C、蛋白激酶A等。
4.核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核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主要指核受体家族,包括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和甲状腺激素受体等,它们能够结合到DNA上,并通过调控转录因子的活性来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胞的生物合成和代谢。
5.细胞附着介导的信号传导细胞附着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主要指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能够引发多个信号分子的级联反应,从而影响细胞形态、运动和增殖等。
三、应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疾病治疗方面,针对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设计和开发特异性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
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内信号通路
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内信号通路细胞信号传导是指细胞内外环境中的信号通过细胞内的一系列分子交互作用,调控细胞功能和行为的过程。
细胞内信号通路则是指这些信号在细胞内传导的特定途径和机制。
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内信号通路的研究对于理解细胞生物学、疾病发生与发展以及药物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细胞信号传导的分类细胞信号传导可以根据信号的来源和传导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信号来源,可以分为内源性信号和外源性信号。
内源性信号是指由细胞内部产生的信号分子,例如细胞自身合成的激素、细胞内代谢产物等。
外源性信号是指来自细胞外部的信号,例如细胞外的激素、细胞因子、环境刺激等。
根据信号的传导方式,细胞信号传导可分为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
直接传导是指信号分子直接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触发细胞内的信号级联反应。
间接传导是指信号分子通过细胞外的细胞因子或细胞外基质等中介物质传导信号,最终影响细胞功能。
二、细胞内信号通路的主要组成细胞内信号通路由多个分子组成,在信号传导过程中起到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以下是细胞内信号通路的主要组成:1. 受体分子:细胞表面或内部的受体分子可以与特定的信号分子结合,触发细胞内的信号传导。
受体可以是膜受体,例如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等;也可以是细胞内的受体,例如核受体。
2. 信号分子:信号分子是传递信号的主要媒介,包括激素、细胞因子、第二信使等。
信号分子在受体结合后触发信号级联反应,传递给细胞内下游分子。
3. 蛋白激酶与磷酸酶:蛋白激酶和磷酸酶是细胞内信号传导中的重要酶类,可以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等方式调控其他蛋白的活性和功能。
常见的蛋白激酶包括酪氨酸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等。
4. 第二信使:第二信使是细胞内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分子,与受体和信号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转导信号。
常见的第二信使包括环磷酸腺苷(cAMP)、肌醇磷脂(IP3)、钙离子等。
5. 信号级联反应:细胞内信号通路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级联反应网络,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磷酸酶反应、蛋白质修饰等方式,将信号从受体层次传递到下游分子和产生生物学效应。
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过程,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来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
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包括激酶受体信号转导、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等。
本文将就这些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进行详细介绍。
一、激酶受体信号转导通路激酶受体是一类跨膜蛋白,具有细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和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
当配体与激酶受体结合后,激酶受体发生构象变化,激活其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激活下游的信号分子。
激酶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二、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类跨膜蛋白,具有七个跨膜结构域。
当配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后,G蛋白发生构象变化,使其α亚单位与βγ亚单位解离。
α亚单位或βγ亚单位进一步激活下游的信号分子,如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C等,从而调控细胞内的生理功能。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广泛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及细胞的内分泌等。
三、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因子是一类多样化的分子信号物质,例如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激素等。
细胞因子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下游的信号分子,最终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重要过程,对维持机体的稳态具有关键作用。
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还存在着多种交叉和调控机制。
例如,激酶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可以相互作用和调控,形成复杂的信号网络。
此外,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还可以与细胞周期、细胞骨架、细胞黏附等细胞内部结构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细胞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揭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机制,可以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治疗策略。
同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干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可以研发出更加高效和精准的药物。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梳理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梳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的交流和协调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就像是细胞之间的“通信网络”,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精确的机制,将外界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从而引发相应的生理反应。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主要内容。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环节:信号接收、信号转导和细胞响应。
首先是信号接收环节。
细胞外的信号分子多种多样,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等。
这些信号分子需要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才能将信息传递给细胞。
受体就像是细胞的“耳朵”,能够感知外界的信号。
受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表面受体,另一类是细胞内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又可以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G 蛋白偶联受体和酶联受体。
离子通道型受体在与信号分子结合后,会直接打开或关闭离子通道,从而改变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影响细胞的兴奋性。
G 蛋白偶联受体则是通过与三聚体 G 蛋白相互作用,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
酶联受体本身具有酶的活性,或者与酶结合,在信号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磷酸化或去磷酸化,从而启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细胞内受体通常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内,能够直接与脂溶性的信号分子结合,如类固醇激素。
结合后的受体配体复合物会进入细胞核,调节基因的表达。
在信号接收之后,就进入了信号转导环节。
这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涉及多种信号分子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其中,G 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非常常见的一种。
当 G 蛋白偶联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会引起 G 蛋白的构象变化,使其α亚基与βγ亚基分离。
α亚基可以激活或抑制下游的效应器,如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 C 等,从而产生第二信使,如 cAMP、IP3 和 DAG 等。
第二信使在细胞内进一步传递信号,激活蛋白激酶等酶类。
例如,cAMP 可以激活蛋白激酶 A,IP3 可以促使细胞内钙库释放钙离子,从而激活钙依赖的蛋白激酶。
此外,还有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这类受体在与配体结合后,自身发生二聚化和磷酸化,激活下游的信号分子,如 Ras蛋白。
八大类细胞信号通路
八大类细胞信号通路八大类细胞信号通路是指细胞内外因子通过特定的信号传递机制,调控细胞内各种生物学过程的一种细胞信号通路。
这八大类细胞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外基质信号通路、离子通道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内钙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调控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核转录因子信号通路。
一、细胞外基质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信号通路是指细胞外基质分子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最终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的通路。
其中,整合素受体信号通路是最重要的一类细胞外基质信号通路,它通过整合素受体激活下游信号分子,参与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离子通道信号通路离子通道信号通路是指离子通道蛋白介导的离子流动通过调节细胞膜电位和细胞内离子浓度,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的通路。
钠通道信号通路、钾通道信号通路和钙离子通道信号通路是离子通道信号通路的三个主要类型。
其中,钠通道信号通路参与了神经传导、心肌收缩等生理过程,钾通道信号通路参与了细胞膜电位的调节,钙离子通道信号通路参与了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
三、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是指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下游信号分子,最终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过程的通路。
G蛋白偶联受体通常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本身、G蛋白和效应器等组成。
这一信号通路参与了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如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
四、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是指酪氨酸激酶受体激活下游信号分子,最终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过程的通路。
酪氨酸激酶受体包括单个膜通道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和多个膜通道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两类。
这一信号通路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五、细胞内钙信号通路细胞内钙信号通路是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通过调控钙结合蛋白和钙离子通道等组分,最终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过程的通路。
细胞内钙信号通路参与了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和细胞骨架的重组等生物学过程。
细胞控制生长的信号传导通路
细胞控制生长的信号传导通路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其生长和分裂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
而细胞的生长控制是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信号传导通路是一种细胞内分子网络,连接了细胞表面的成分和它们在细胞内部的作用机制。
这篇文章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胞控制生长的信号传导通路。
1. Wn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是控制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一种重要通路。
Wnt信号通路通过配体与细胞表面的Frizzled肽类受体结合并激活它们,进而引发一系列链式反应。
Wnt信号通路激活后会导致β-catenin 向细胞核内转移,与TCF/LEF转录因子结合,推动细胞进入增殖周期并诱导细胞分化。
Wnt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干细胞分化以及很多肿瘤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 Hedgehog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是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另一种重要调节方式。
Hedgehog信号通路通过细胞表面蛋白Ptch和HH的配体结合来激活这一通路。
激活后,Downstream-of-Fused(Dofu)磷酸化并激活色素体转录因子Gli族蛋白,在细胞核内与DNA结合,进而影响基因表达、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
在发育过程、组织修复以及很多肿瘤中都有Hedgehog信号通路的参与。
3. TGF-β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调节机制。
TGF-β可以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来激活这一通路。
激活后,活化的受体会磷酸化Smad蛋白,使其成为HDAC(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诱导的共转录因子,参与基因转录和细胞增殖调控。
TGF-β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器官发育以及很多肿瘤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4. MAPK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是一种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介导的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机制。
这一通路可以通过细胞表面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MAPK激酶激活继而传导兴奋信号。
活化的MAPK可以进入细胞核内,调节下游基因的转录,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MAPK信号通路在生长、免疫应答以及肿瘤形成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一种复杂而精确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细胞能够感知和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细胞外信号的感知和细胞内信号的传导。
在细胞外信号感知的过程中,膜上受体将外界信号转化为细胞内信号,然后这些细胞内信号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分子传递到靶分子,最终引发特定的细胞响应。
细胞外信号的感知:细胞外的信号通常是化学物质,例如激素、神经递质或细胞因子等。
当这些信号分子与膜上的受体结合时,激活这些受体,并使其发生构象变化。
这个构象变化将导致受体激活并激发下游的信号传导级联反应。
不同类型的受体有不同的激活机制,例如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等。
在这个阶段,细胞表面的膜受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充当了信号分子的接受者,并将外界信号传递到细胞内。
细胞内信号的传导:在受体激活后,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被激活,并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形成信号传导通路。
这些信号传导分子主要包括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和次级信号分子等。
蛋白激酶的活化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磷酸化级联反应,从而将信号传递到下游的分子。
蛋白磷酸酶可以将磷酸基团从分子上去除,从而停止或逆转反应。
此外,次级信号分子如环磷酸腺苷、二酸磷酸腺苷等也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分子的活性。
信号传导路径的调控: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对于维持细胞内稳态和功能正常发挥至关重要。
因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对信号传导通路进行调控,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递,并在必要时进行反馈调节。
这些调控机制包括负反馈回路、交叉激活和信号转导的时空调控等。
负反馈回路可以抑制信号传导级联反应,以维持信号的稳定和防止过度激活。
交叉激活是指不同的信号通路之间相互影响和调节的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方式,细胞可以实现复杂的信号调控网络。
信号转导的时空调控指的是细胞通过调节信号传导通路中组分的时空分布来达到合理调控信号传导的目的。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还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生物学中的意义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生物学中的意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细胞需要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同时也需要维持内部稳态,这些都需要依赖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
通常来说,这个过程有以下几个部分:信号识别、信号转导、信号响应、反馈调节等。
在此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酶的介入,最终导致细胞发生生理学和生化学变化。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它涉及到多个细胞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包含了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和分子传递过程。
这些酶和分子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信号传递通道。
不同的细胞信号通道涉及到不同的分子,包括激素、酶、受体、信号转导分子等等。
不同的细胞信号通道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调节和控制。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性在于它对生物学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些过程涉及到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的死亡、免疫应答等等。
通常来说,这种信号通道在细胞的正常生理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异常的情况。
有些细胞信号异常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比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等。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和数据分析的进步已经在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联系方面带来了更多的光明。
随着我们对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和动物疾病之间的联系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有着密切的关系。
细胞信号和通道异常的相关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并且在开发和评价目前的疾病治疗方案时做出重要贡献。
尽管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但完全了解它们的“全貌”在当前实验条件下还是困难的。
对于许多信号通路,我们知道的是部分过程,并且我们尚未充分理解这些信号通路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联系。
尽管如此,一些广泛用于医疗和诊断的创新技术已经逐渐出现。
识别和理解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性,将有助于促进治疗,预防和诊断未来的疾病。
细胞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通路细胞信号传导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过程的总称。
当细胞接收到外界的刺激时,会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来转化这些刺激为内部的信号,从而影响细胞的行为和功能。
信号转导通路则是指细胞内部传递信号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细胞信号传导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接受、转导和响应。
在接受阶段,信号会被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和结合,并引发相应的生化反应。
在转导阶段,经历了一系列的信号分子激活、催化、调节和转移的过程。
最后,在响应阶段,信号会影响到细胞的基因表达和代谢活动,从而体现出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信号转导通路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根据信号分子的不同,信号转导通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膜-受体型信号转导通路。
这种通路一般包括受体、信号分子和下游的蛋白激酶等组成。
当信号分子结合受体时,会引发一系列的磷酸化反应,激活下游的蛋白激酶并使它们进入到细胞核,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此外,信号转导通路还包括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外的信号转导和细胞-细胞之间的信号转导。
其中,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包括抑制、激活、磷酸化、去磷酸化等多种类型的反应。
细胞外的信号转导通路则主要通过激素、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来执行,对细胞的功能和代谢产生调节作用。
而细胞-细胞之间的信号转导通路则是指细胞通过联系和信息交流来实现某些特定的生理活动。
细胞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通路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影响着细胞的基本行为和功能,还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对于细胞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通路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也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思路。
总之,细胞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通路是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领域之一。
通过对信号转导通路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并预测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代谢过程,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细胞信号传导的通路分析
细胞信号传导的通路分析细胞信号传导是维持生命的关键过程之一,它通过分子信号的传递和处理,调控了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生物学活动。
本文将对细胞信号传导的通路进行分析,从信号的产生、传递到细胞内响应的过程逐步展开。
一、信号的产生细胞信号的产生涉及到多种因素,其中内源性信号和外源性信号是主要的信号来源。
内源性信号是由于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如细胞间化学物质的分泌以及细胞内新陈代谢的产物。
外源性信号则来自于细胞周围的环境变化,如激素的作用、细胞的接触和应力等。
二、信号的传递细胞信号的传递需要通过通路来实现。
常见的细胞信号传递通路有以下几种:1. 激素信号传导通路:激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触发下游信号传递分子的激活,进而影响细胞内的生理过程。
2. 神经传导通路: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或者靶细胞,触发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3. 磷酸化信号传导通路:磷酸化是一个常见的信号传递方式,通过激活或抑制信号传递因子的活性,调控下游的生物过程。
4. 键合蛋白信号传导通路:键合蛋白通过与受体结合,触发下游的信号传递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内的响应。
5. 核内信号传导通路:这类通路主要是针对细胞核内的信号转导,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影响细胞的功能和形态。
三、细胞内响应信号传递通路最终会导致细胞内的响应。
细胞内响应可以分为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两种。
直接反应是指信号直接作用于特定的下游信号转导分子,如激活一种酶活性或抑制一种蛋白的功能。
间接反应则是信号传递导致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内的代谢。
细胞信号传导的通路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系统,其正常运作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对通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为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对细胞信号传导的通路进行了简要分析,未涉及过多细节,请读者在实际研究中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重要机制,它调控了
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
本文将从细胞表面受体的激活、信号
传导分子的参与以及信号的响应等方面来探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1. 细胞表面受体的激活
细胞信号传导的起点通常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受体可分为
离子通道受体、酶联受体和GPCR等多种类型。
当外界信号分子(如激素或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受体会发生构象变化,从
而激活下游信号传导分子。
2. 信号传导分子的参与
激活的受体将信号传递给下游分子,这些分子可以是激活的酶、离子通道或某些特定的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
典型的信号传导分
子包括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蛋白激酶激活受体和G蛋白等。
3. 信号的响应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最终目的是调控细胞的生理反应和功能。
信号的响应可以通过各种机制实现,例如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
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等。
4.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
为了维持体内的稳态,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会受到多种调节因素的影响。
这些调节因素可以包括其他外界信号分子的参与、负反馈和正反馈机制的调控等。
此外,异常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在生物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调节了细胞的生理功能和适应机制。
对于解析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机制和调控方式,有助于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奥秘将逐步揭示出来,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的细胞信号传导与信号通路
生物的细胞信号传导与信号通路细胞信号传导是一种复杂而精确的过程,它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关键机制。
细胞通过信号通路来感知和响应外界刺激,从而实现生命活动的调控。
本文将分析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原理和信号通路的组成要素,以及其中的重要调控机制。
一、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原理细胞信号传导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其核心是信号分子的释放、传递和响应。
细胞外的信号分子可以是激素、生长因子、神经递质等,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触发信号传导的起始步骤。
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分子事件,最终导致细胞内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二、信号通路的组成要素信号通路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级别,其主要由以下组成要素构成:1. 受体蛋白:受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可以识别特定的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
不同的受体蛋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激活不同的信号传导途径。
2. 转导分子:当受体蛋白与信号分子结合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分子事件。
这些分子事件涉及多种转导蛋白,如G蛋白、酪氨酸激酶等,它们作为信号的中介者,将信号传递到下游的分子级别。
3. 效应分子:效应分子是信号通路中的最终执行者。
它们可以是转录因子、酶类蛋白或其他调控蛋白,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或直接作用于细胞器官,从而产生生物效应。
三、细胞信号传导的调控机制细胞信号传导的过程中存在着严格的调控机制,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递和生物效应的精确控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信号传导调控机制:1. 受体的内化和降解:一些信号分子在与受体结合后,会促使受体及其结合的信号分子被内化到细胞内,并在溶酶体中被降解。
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终止信号传导,并防止信号的过度刺激。
2. 酶的激活和抑制:信号传导过程中的酶活性的激活和抑制是信号通路的重要调控点。
例如,通过磷酸化作用,酶的活性可以被调节,从而影响下游的分子事件。
3. 反馈调节:信号通路中存在着各种反馈调节机制,它们可以调节信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正向反馈可以增强信号传导,而负向反馈则可以抑制信号传递,以保持稳态。
细胞生物学中的信号传导通路
细胞生物学中的信号传导通路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领域,而信号传导通路则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重要机制。
在细胞中,各种信号通过不同的通路传递,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和行为。
本文将探讨细胞生物学中的信号传导通路,从细胞膜受体开始,到细胞内信号转导和细胞反应的整个过程。
1. 细胞膜受体细胞膜受体是细胞外信号与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桥梁。
它们分为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和七膜通道受体等多种类型。
其中,离子通道受体通过调控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离子进入或离开细胞,从而传递信号。
酪氨酸激酶受体则通过激活酪氨酸激酶酶活性,引发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
七膜通道受体则是最常见的受体类型,通过结合G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等效应器,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
2. 细胞内信号转导一旦细胞膜受体被激活,信号将被传递到细胞内。
细胞内信号转导是信号从受体到细胞内效应的传递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信号分子的识别、信号级联反应和信号放大等环节。
常见的信号分子包括细胞内钙离子、蛋白激酶、细胞因子等。
信号级联反应是指一个信号分子激活下一个信号分子,形成一个信号级联反应链。
而信号放大则是指信号在传递过程中逐渐增强,以保证细胞对微弱信号的敏感性。
3. 细胞反应信号传导通路最终会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
基因表达调控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重要结果之一。
通过激活或抑制特定的转录因子,信号可以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细胞的功能和行为。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物学中常见的反应之一,它可以通过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来实现。
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则是细胞在发育和生理过程中的重要调控机制。
4. 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是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其中,信号分子的浓度、受体的表达水平和活性、信号级联反应的速率和效果等都可以影响信号传导通路的效果。
此外,细胞内的信号调控蛋白也起到重要作用。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方法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方法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异常调控可能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因此,深入研究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和分子机理,对于疾病诊断,治疗和新药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介入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挑战包括确定受体,激活效应物以及检测信号转导通路等。
因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方法十分重要,以下将介绍常见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研究方法。
一、细胞培养和生化实验细胞培养是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研究的基础,通过细胞培养可以培养大量的同种细胞用于实验,比如人类癌细胞系,小鼠胚胎纤维母细胞等。
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生长调节剂,可以让细胞不断地生长和分裂,成为实验的重要样本来源。
生化实验是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细胞的组分和反应进行分析和识别,确定其信号传导通路的特性和分子机理。
常见的生化实验方法包括免疫沉淀、Western blot、凝胶迁移实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等。
二、基因表达分析方法基因表达分析是研究细胞信号传导调控机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确定众多通路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可以揭示信号转导通路的特征和分子机制。
常见的基因表达分析方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芯片技术、下一代测序和CRISPR/Cas9。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准确且高灵敏度的基因表达水平检测方法,它可以测定RNA,DNA和蛋白质的含量。
该技术可以被用来检测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基因表达水平,这些基因涉及到信号转导的初始化,扩散和终止阶段。
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基因表达分析方法,通过在芯片上固定众多的DNA探针,可以同时检测上千种基因的表达水平。
该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包括转录因子、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同源基因的表达水平。
下一代测序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测序技术,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同时测出数百万个DNA和RNA序列,该技术可以用来比较大规模的基因表达分析,确定疾病相关基因和影响信号传导的突变。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生物学机制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生物学机制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维持生命活动需要的一种生物学机制,其主要作用是将外部的生理,化学或者生物学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响应。
这一过程构建在一个高度复杂和精细的分子网络之上,并由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如受体,信号转导器和效应器等,参与其中。
本文将通过对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生物学机制的讨论,阐述这一生物学过程的基本特征和相关的动态调节策略。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生物学机制一个完整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受体,信号转导器,效应器以及反馈调控。
这些元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关系1. 受体受体是信号从外部世界到细胞内部的转换站。
这些受体分为多类,包括离子通道、酪氨酸激酶、酰化酶、GCPR等。
它们分别能转换不同的信号类型,并且能够结合不同的配体,如荷尔蒙、细胞外基质、激素等。
2. 信号转导器信号转导器能够将受体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部的某些必要分子,并最终会控制细胞的活动状态。
这些分子包括蛋白激酶,小GTP酶,酶类调节蛋白等。
经过一系列的线性或非线性反应,信号能够被最终转化为细胞状态的具体变化。
3. 效应器效应器是细胞内部的主要响应分子。
它们包括转录因子、结合蛋白、酶等。
当转录因子被激活时,其刺激转录发生细胞特异性的基因表达。
当结合蛋白或酶被激活时,它们会调节与相关生物学过程有关的分子,如细胞骨架、细胞周期和细胞生长等。
4. 反馈调控一个特别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即当传导过程中特异性目标被激活时,信号的转导路径被升高或者降低时会被负反馈控制。
这通常表现为某些分子因子的快速失活或基因的调控,目的是防止过强或过弱的信号反馈导致异常细胞行为。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动态调控除了上述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之外,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还需要动态调控来维持和调控整个过程。
这种动态调控的策略基于不同的机制,包括调节因子,糖基化修饰,磷酸化修饰和蛋白降解等。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制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制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指细胞内外发生的各种信号的转导和增强过程,包括微小分子、蛋白激酶、细胞内囊泡等多种信号传递方式。
它是维持生命活动和病理生理过程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生物体内,无数个细胞之间通过这个通路起到了互相协调、统一行动的重要作用。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这些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
细胞内和细胞外的信号传递通路是由多个不同分子组成的。
这个信号传递的基本思路是: stimulus -> receptor -> signal -> response。
整个过程中有多种分子可以控制这些信号的传递和接受。
比如,G蛋白和酪氨酸激酶等可以与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结合,进而影响下游分子的表达。
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等多种类型。
它们作为细胞表面的感受器,在外界物质刺激下能够与下游的信号分子发生相应的反应。
G蛋白偶联受体在受到外部刺激时,其α亚基会水解GTP,从而分离出去,与腺苷酸酶相互作用并抑制其活性,继而激活adenylate cyclase或phospholipase C等酶,从而引发下游的信号传导反应。
而酪氨酸激酶受体则与其配体结合后,形成二聚体或直接活性化单体酪氨酸激酶,再通过其酶活性调节下游信号分子的活性。
参与信号传导的蛋白还涉及许多其他的复杂分子,比如Ras蛋白、mTOR、PI3K/Akt、JAK/STAT等等。
其中,Ras蛋白是最重要的小GTP酶蛋白之一,参与细胞代谢、发育、转移等许多生命活动。
而mTOR则与细胞增殖、自噬等多种生物过程相关。
而PI3K/Akt和JAK/STAT在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细胞分裂和差异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网状分支繁多,这些分支之间还会相互调节协作,以便于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根据前期研究的结果,这些分支的交叉图谱十分复杂。
同时,在其中某些关键的生物过程中,某一具体的分支也会发生失常,从而在病理生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romatin/Epigenetics Resources
Overview of Chromatin / Epigenetics
Chromatin regulation refers to the events affecting chromatin structure and therefore, transcriptional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Epigenetics, specifically, refers to the heritable modifications which result in altered gene expression and are not known to be encoded in DNA. The nucleosome, made up of four histone proteins (H2A, H2B, H3, and H4), is the primary building block of chromatin. Originally thought to function as a static scaffold for DNA packaging, histones have more recently been shown to be dynamic proteins, undergoing multiple types of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 and interacting with regulatory proteins to control gene expression. Protein acetyl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egulating chromatin structure and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Histone hyperacetylation by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 (HATs) is associated with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whereas histone deacetylation by histone deacetylases (HDACs) is associated with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Hyperacetylation can directly affect chromatin structure by neutralizing the positive charge on histone tails and disrupting nucleosome-nucleosome and nucleosomeDNA interactions. In addition, acetylation creates binding sites for bromodomain-containing chromatin regulatory proteins (histone modification readers). Unlike acetylation, methylation does not alter the charge of arginine and lysine residues and is unlikely to directly modulate nucleosomal interactions required for chromatin folding. Methylated arginine and lysine residues are major determinants for formation of active and inactive regions of the genome. Methylation facilitates binding of chromatin regulatory proteins/histone modification readers that contain various methyl-lysine or methyl-arginine binding domains (PHD, chromo, WD40, Tudor, MBT, Ankyrin repeats, PWWP domains). Recruitment of co-activator and co-repressor proteins is dependent on the specific lysine residue that is modified. The modulation of chromatin structure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in the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and repression. One strategy by which chromatin structure can be modulated is through disruption of histone-DNA contacts by ATP-dependent chromatin remodelers, such as the NuRD, Polycomb, and SWI/SNF complexes, which have been shown to regulate gene activation/repression, cell growth, the cell cycle, and differentiation. Chromatin structure is also modulated through other PTMs such as phosphorylation of histone proteins, which affects association with DNA-interacting proteins and has been recently identified to play a role in coordinating other histone modifications. Furthermore, methylation of DNA at cytosine residues in mammalian cells affects chromatin folding and is a heritable,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that is critical for proper regulation of gene silencing, genomic imprinting, and development. Three families of mammalian DNA methyl-transferases have been identified, DNMT1/2/3, that play distinct roles in embryonic stem cells and adult somatic cells. In addition to the core histone proteins, a number of histone variants exist that confer different structural properties to nucleosomes and play a number of specific functions such as DNA repair, proper kinetochore assembly and chromosome segregation during mitosis, and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Chromatin and epigenetic regulation is crucial for proper programming of the genome during development and under stress conditions, as the mis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can lead to diseased states such as cancer.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孙世中
CST Pathways
On these resource pages you can find signaling pathway diagribody products, publications, and other research resources organized by topic. The pathway diagrams associated with these topics have been assembled by CST scientists and outside experts to provide succinct and current overviews of selected signaling pathways. Please sen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new pathways to info@. Protein nodes in each pathway diagram are linked to specific antibody product information or, optionally, to protein-specific listings in the PhosphoSitePlus® database of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References Li X, Zhao X (2008)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mammalian stem cells. Stem Cells Dev. 17(6), 1043–52. Shilatifard A (2008) Molecular implementation and physiological roles for histone H3 lysine 4 (H3K4) methylation. Curr. Opin. Cell Biol. 20(3), 341–8. Haberland M, Montgomery RL, Olson EN (2009) The many roles of histone deacetylases in development and physiology: implications for disease and therapy. Nat. Rev. Genet. 10(1), 32–42. Wu SC, Zhang Y (2010) Active DNA demethylation: many roads lead to Rome. Nat. Rev. Mol. Cell Biol. 11(9), 607–20. Banaszynski LA, Allis CD, Lewis PW (2010) Histone variants in metazoan development. Dev. Cell 19(5), 662–74. Yun M, Wu J, Workman JL, Li B (2011) Readers of histone modifications. Cell Res. 21(4), 564–78. Chen ZX, Riggs AD (2011) DNA methylation and demethylation in mammals. J. Biol. Chem. 286(21), 18347–53. Lai AY, Wade PA (2011) Cancer biology and NuRD: a multifaceted chromatin remodelling complex. Nat. Rev. Cancer 11(8), 588–96. Magnani L, Eeckhoute J, Lupien M (2011) Pioneer factors: directing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s within the chromatin environment. Trends Genet. 27(11), 465–74. Zhou Y, Kim J, Yuan X, Braun T (2011)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of stem cells: a paradigm for the control of cardiac progenitor cells. Circ. Res. 109(9), 1067–81. Banerjee T, Chakravarti D (2011) A peek into the complex realm of histone phosphorylation. Mol. Cell. Biol. 31(24), 4858–73. de Nadal E, Ammerer G, Posas F (2011) Controlling gene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stress. Nat. Rev. Genet. 12(12), 8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