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噪声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噪声污染控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5e9c0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b.png)
噪声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噪声污染的概念、来源、影响以及控制方法,以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噪声污染的基本特征,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污染源。
2.解释噪声污染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具体影响。
3.分析噪声控制的常用技术和措施,并评估其效果。
4.设计简单的噪声控制方案,增强环境保护行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围绕噪声污染的基本概念、噪声的测量、噪声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噪声控制技术和噪声管理政策等方面展开。
课程将详细解读教材中的以下章节:1.噪声污染的定义与分类2.噪声的测量与评价3.噪声对人类的影响4.噪声的控制技术5.噪声控制案例分析6.噪声管理政策和法规三、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对噪声污染控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噪声污染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实践应用。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活动,让学生亲手实践噪声控制技术。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噪声控制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环境科学》相关章节2.参考书籍:噪声污染控制专业书籍3.多媒体资料:噪声污染控制相关的视频、动画和图表4.实验设备:噪声测量仪器、噪声控制设备模型5.网络资源:环保部门发布的噪声控制政策和案例库通过以上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多角度的学习平台,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评估学生在噪声污染控制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和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噪声污染控制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室实践中的表现和噪声控制技术应用的能力。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425a4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1.png)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1. 课程目标,首先要确定课程的目标,比如是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还是让他们掌握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术,或者是培养学生解决噪声环境问题的能力等。
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噪声的基本概念、噪声的产生机理、噪声的传播特性、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等内容。
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让学生既能够理解噪声问题的本质,又能够掌握实际的解决方法。
3. 教学方法,针对噪声控制这一课程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 教学资源,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以及相关的学术期刊、专业网站等,以便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
5. 评估方式,课程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方式,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全面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的来说,噪声控制课程设计需要全面考虑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噪声控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噪声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噪声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7cb206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6f.png)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441课程名称:噪声污染控制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45 〔讲授 36 学时+实验 9 学时学分:2.5合用对象:环境工程考核方式:考试,期评成绩中考试成绩占 70%,平时成绩为 30%。
先修课程: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环境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国内外影响最大的公害之一。
本课程分两部份:噪声的基本知识,包括声波的定义、基本性质、评价和标准、噪声的测试以及噪声影响评价。
噪声控制的常用技术:吸声、隔声、消声器、隔振、阻尼减振。
最后通过应用实例,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以上的各种处理措施。
Brief introduction in English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noise pollution is becoming the serious problem inside and outside country.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noise/fundamental character/evaluation and standard/test of noise and noise impact assessment.The common technology of noise control: absorption sound/insulation sound/muffler/vibration isolation/damp vibration reduction.At last ,theory contacts fact. All kinds of treatment measure are used synthetically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exampl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噪声污染控制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江西理工大学教育质量工程网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江西理工大学教育质量工程网](https://img.taocdn.com/s3/m/aa246e0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1.png)
噪声污染控制⼯程课程设计-江西理⼯⼤学教育质量⼯程⽹江西理⼯⼤学环境⼯程专业《噪声污染控制⼯程课程设计》教学⼤纲课程代码:3000282专业代码:083002⼀、本实践课程教学⽬的与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教学⽬的:(1)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使学⽣了解噪声污染控制的基本知识,树⽴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噪声污染控制的基本⽅法、原理,了解噪声对⽇常⽣活的影响,进⼀步认识噪声的危害。
从⽽使学⽣具有解决噪声污染控制⼯程问题的基本能⼒。
(2) 学习噪声污染控制设计的⼀般⽅法、步骤,掌握噪声污染控制设计的⼀般规律。
(3) 培养综合运⽤噪声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噪声污染控制设计和⼯程问题的基本能⼒。
(4) 进⾏噪声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册、运⽤标准和规范。
本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1) 了解噪声污染的基本情况、综合防治措施和控制标准等基本知识;(2) 对噪声污染控制的各种⽅法、原理、设备和典型污染治理⼯艺有较系统、深⼊的理解,能基本掌握各种控制⽅法的应⽤范围和条件;(3) 配合认识实习、课程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正确选择污染治理⽅案并初步掌握污染治理系统设计的主要计算;(4) 配合实验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应初步具备进⾏噪声污染控制科学研究和污染治理⼯艺设计的能⼒。
本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要⼒求对学⽣创新能⼒、⼯程实践能⼒的培养。
⼆、实践教学指导书指本课程设计所采⽤的指导书为⾃编讲义。
参考书⽬:作者.书名.版别:出版年份等。
[1] 张沛商,姜亢著.噪声控制⼯程(第1版)[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2] 马建敏编著.环境噪声控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3] 刘惠玲主编.环境噪声控制(第1版)[M].哈尔滨:哈尔滨⼯业⼤学出版社,2002.[4] 魏先勋等.环境⼯程设计⼿册(修订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 智乃刚,许亚芬等.噪声控制⼯程的设计与计算(第1版)[M].北京:⽔利电⼒出版社,1994.[6] 杨丽芬,李友琥主编.环保⼯作者实⽤⼿册(第2版)[M].北京:冶⾦⼯业出版社,2001.[7] 李家华编.环境噪声控制(第1版)[M].北京:冶⾦⼯业出版社,1995.[8] ⾦兆丰主编.环保设备设计基础[M].北京:化学⼯业出版社,2005.[9] 李耀中主编.噪声控制技术(第1版)[M].北京:化学⼯业出版社,2001.三、考核⽅式及成绩评定(1) 考核⽅式平⽇考勤、设计报告,加上抽查提问,对成绩进⾏综合评定。
《噪音的危害与防治作业设计方案》
![《噪音的危害与防治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83011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0.png)
《噪音的危害与防治》作业设计方案《噪音的风险与防治》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通过本作业设计,使学生了解噪音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风险,掌握噪音的防治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珍爱认识和健康生活习惯。
二、设计内容:1. 噪音的风险:介绍噪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睡眠质量下落、听力受损、心理健康问题等。
2. 噪音的来源:分析噪音的主要来源,如交通噪音、工业噪音、社会噪音等。
3. 噪音的防治方法:探讨噪音的防治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环境改善、法律法规等。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周围环境中的噪音情况,并提出改善建议。
三、设计步骤:1. 开展课前调研: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噪音的风险和防治方法。
2. 进行教室讲解:教师介绍噪音的风险、来源和防治方法,并引导学生讨论。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噪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4. 实地调查:组织学生到周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噪音来源和水平,并提出改善措施。
5. 撰写总结报告:学生根据实地调查结果,撰写总结报告,包括噪音来源、影响和防治建议。
四、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2. 实地调查报告:评分标准包括调查深度、数据准确性、提出的改善建议等。
3. 总结报告:评分标准包括结构完备、逻辑清晰、观点奇特等。
五、作业要求:1. 课前调研:学生需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噪音问题。
2. 实地调查:学生需积极参与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3. 总结报告:学生需按要求撰写总结报告,提出改善建议。
六、参考资料:1. 《噪音的风险与防治》教育部教育资源网。
2. 《噪音污染防治》国家环境珍爱部。
七、备注:本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噪音问题,增强环境珍爱认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bd839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7.png)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及危害,掌握噪声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掌握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了解噪声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3. 学生了解我国噪声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认识到噪声控制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噪声控制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噪声控制项目研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噪声对生活和学习的危害,培养自觉维护安静环境的意识。
2. 学生在参与噪声控制活动的过程中,增强环保责任感,提高社会参与意识。
3. 学生通过噪声控制课程的学习,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自然科学领域,结合物理、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对噪声控制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关注,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实验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采用项目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噪声基础知识:- 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声音的传播原理2. 噪声控制原理:- 噪声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声学原理在噪声控制中的应用3. 噪声控制技术:- 吸声、隔声、消声和减振技术- 噪声控制设备的原理与选用4. 噪声污染防治:- 我国噪声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 城市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5. 实践活动:- 噪声测量与数据处理- 设计简单的噪声控制实验- 小组合作开展噪声控制项目研究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噪声基础知识学习,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危害,掌握声音传播原理。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案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9fa9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d.png)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环境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掌握环境噪声监测和评估的技术手段;4.了解环境噪声控制法规和政策;5.能够设计和实施环境噪声控制方案。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噪声的概念和分类1.1 环境噪声的定义和特点1.2 环境噪声的分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2.1 声学基础知识回顾2.2 噪声源控制方法2.2.1 噪声源的消声技术2.2.2 噪声源的隔声技术2.3 噪声传播控制方法2.3.1 建筑物的隔声设计2.3.2 地面铺装和隔音地板的选择 2.4 噪声接收点的控制方法2.4.1 声屏障的设计和建设2.4.2 绿化带的设计和建设3. 环境噪声监测和评估技术3.1 噪声监测仪器和设备3.2 噪声监测方法和技术3.3 噪声评估标准和指标4. 环境噪声控制法规和政策4.1 国家环境噪声标准与规定4.2 环境噪声控制相关法律法规4.3 噪声源排放控制的政策与实施5. 环境噪声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5.1 环境噪声调查与分析5.2 环境噪声控制方案设计5.3 环境噪声控制实施与效果评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授相关知识,介绍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2. 实例分析法:选取现实中的案例,分析解决环境噪声问题的具体方案。
3. 讨论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环境噪声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噪声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操作,实地测量噪声数据,并设计环境噪声控制方案。
四、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1.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导论》2. 《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估技术》3.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案例分析》参考资料:1. 李志刚. 环境噪声控制[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2. 赵秀花. 环境噪声控制技术[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3. 马华宁. 环境噪声监测与防治[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5.五、教学评估方式1. 平时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和实验报告。
环境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控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db7e4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c.png)
环境噪声控制课程设计1.前言随着现代化的建筑和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环境噪声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噪声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环境噪声控制成为新时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学习环境噪声的基本概念、评价标准、控制方法及器材的使用,提高学生环境噪声控制的实际能力。
2.课程设计介绍2.1 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技能:•熟悉环境噪声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能够掌握各种环境噪声测试流程以及测试仪器的使用;•掌握环境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小型的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设计和实施。
2.2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共分为如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环境噪声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环境噪声的测试方法•第三章环境噪声的控制方法•第四章实际案例分析•第五章课程总结在课程设计期间,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了解环境噪声基本概念、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根据实际工程现场需要,使用测试仪器对环境噪声进行测试;•学习环境噪声的控制方法及器材的使用,对实际环境噪声进行控制;•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环境噪声控制的实践方法。
3.课程设计流程3.1 环境噪声基本概念在本章中,学生将学习环境噪声的基本定义、测量方法、噪声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等知识点,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噪声的认识。
3.2 环境噪声测试方法在本章中,学生将学习环境噪声测试方法,了解噪声测试的各个环节及测试仪器的使用,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测试方法的熟练度。
3.3 环境噪声控制方法在本章中,学生将学习环境噪声控制的原理及方法,包括降噪技术、隔声技术、消声技术等,了解主要的控制手段及其适用范围,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控制方法的掌握能力。
3.4 实际案例分析在本章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案例,进行环境噪声控制的分析、规划方案的制定、控制方案的实施和方案效果的评估等环节,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环境噪声监测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监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f7f20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9.png)
环境噪声监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环境噪声的基本概念,掌握噪声的度量标准及其单位。
2. 学生能掌握噪声监测的原理与方法,了解不同监测仪器的功能与操作。
3. 学生能描述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噪声监测设备,进行实地噪声监测,并记录数据。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噪声问题,提出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准确地展示噪声监测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认识到噪声污染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形成良好的噪声防控习惯。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探究类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对环境问题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环境噪声基本概念- 噪声的定义与分类- 噪声的度量标准与单位2. 噪声监测原理与方法- 噪声监测设备的功能与操作- 噪声监测流程与数据处理3. 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噪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关环境保护法规介绍4. 实地噪声监测实践- 噪声监测设备的使用- 监测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噪声控制措施的提出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1课时:环境噪声基本概念- 第2课时:噪声监测原理与方法- 第3课时: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4课时:实地噪声监测实践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噪声监测相关知识。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教学设计 (2)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072146e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1.png)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教学设计1.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噪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噪音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噪音污染控制技术愈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本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了解噪声污染的概念、危害、成因以及控制方法。
2.掌握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
3.熟悉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实践操作和技能。
4.能够进行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综合设计和实际应用。
3.教学内容本教学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其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噪声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控制方法、噪声测量和评价、噪声防治方案设计等。
阶段一噪声污染的成因1.城市交通噪音污染2.工业噪声污染3.建筑施工噪声污染4.家庭电器噪声污染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方法1.噪声造成的危害2.噪声控制方法3.噪声源消除和降噪技术4.隔声和吸声材料的应用阶段二噪声测量和评价1.噪声测量仪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噪声测量参数及其评价标准3.噪声测量现场实践操作阶段三噪声防治方案设计1.噪声防治目标和要求2.噪声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3.噪声防治方案的评价和调整阶段四教学实践本阶段将以噪声防治方案设计为主题,学生将根据实际案例,进行综合设计和应用实践,并进行防治方案的评价和调整。
实践过程中,教师将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现场指导。
4.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互动探究、案例分析、实践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其中互动探究和实践应用是重点。
老师将为学生提供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探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学生也将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技巧。
5.教学评价本教学将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操作成绩、案例分析论文、课堂探究报告等。
同时,老师还将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6.总结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领域。
关于学校噪声的课程设计
![关于学校噪声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27044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e.png)
关于学校噪声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和分类;2. 学生掌握噪声对学校环境及身心健康的影响;3. 学生了解我国关于噪声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学校噪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2. 学生具备调查、收集和分析噪声数据的能力,以评估学校噪声污染状况;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设计简单的噪声防治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噪声污染对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2. 学生关注学校噪声问题,积极参与噪声防治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探究类课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校噪声问题。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对身边的环境问题感兴趣,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学校噪声问题,通过实践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实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与分类:引用课本相关章节,介绍噪声的概念、分类及常见噪声源;- 噪声的概念与特点- 噪声的分类: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 常见噪声源:汽车、摩托车、施工工地等2. 噪声对学校环境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噪声对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噪声对学习的影响- 噪声对睡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噪声引发的生理疾病3. 噪声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讲解我国噪声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及标准;- 噪声污染防治政策- 噪声污染防治法规- 噪声限值标准4. 学校噪声调查与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学校噪声调查,分析噪声污染状况;- 调查方法与步骤- 数据收集与分析- 噪声污染源识别5. 噪声防治措施与实践:探讨噪声防治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噪声防治方案;- 噪声防治原理与技术- 噪声防治措施:隔声、吸声、消声等- 噪声防治实践案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共5课时,每课时1小时;1. 第1课时:噪声的定义与分类,噪声对学校环境及身心健康的影响;2. 第2课时:噪声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3. 第3课时:学校噪声调查与分析(1);4. 第4课时:学校噪声调查与分析(2);5. 第5课时:噪声防治措施与实践。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889a6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a.png)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噪声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噪声控制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特性;(2)掌握噪声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3)了解噪声控制的应用领域和最新发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2)具备简单的噪声控制设计和计算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和仪器进行噪声测量和控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噪声污染的重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噪声控制的基本概念、噪声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噪声控制应用案例等。
具体安排如下:1.噪声控制的基本概念:噪声的定义、分类、特性和危害;2.噪声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声学基础、噪声源识别与分析、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测量与评估;3.噪声控制应用案例:交通运输噪声控制、工业噪声控制、建筑噪声控制、噪声污染治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噪声控制的核心知识;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噪声控制案例,使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巧;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噪声测量和控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噪声控制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推荐相关噪声控制领域的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置专业的噪声测量和控制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5篇)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6086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4.png)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5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
“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由“噪声的来源”“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三部分内容组成。
本节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止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三、教学策略本节设计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又从与生活联系更密切的环保角度对噪声做了说明,实际教学中不要纠缠于有关概念的辨析上。
在本节的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也可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
同时还要对如何防治噪声的途径有所了解,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道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途径。
2、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交流合作的`习惯。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爱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会学乐学。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2)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a73a3f2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1.png)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项目说明该项目是一份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噪声控制措施,降低噪声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
本项目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噪声测量•设计噪声控制方案•实施噪声控制措施噪声测量在进行噪声控制之前,需要先进行噪声测量,以了解目标环境的噪声水平。
噪声测量可以通过专业噪声测量仪器进行,如声级计和频谱分析仪。
在进行噪声测量时,应确保噪声源和测量装置之间的距离足够远,以避免测量结果不准确。
测量时应记录以下信息:•测量地点•测量时间•测量仪器型号及测量参数•噪声源种类及数量设计噪声控制方案根据噪声测量结果,可以确定噪声源的发声机理和特点,进而采取相应的噪声控制方案。
在设计噪声控制方案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常用的噪声控制措施包括:•着重于源头控制,降低噪声源的录制水平,如通过调整旋转速度或表面处理减少机器声音;•着重于传输控制,如增加削减、保温、反射、隔离等材料来减少声音传输;•着重于听取控制,如采用降噪耳机来进行听取控制;应根据噪声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噪声控制措施,并进行方案设计和计算。
实施噪声控制措施在进行噪声控制措施实施前,应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定实施步骤,安排实施人员,并制定安全措施。
在实施噪声控制措施时,应将设计方案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并对控制效果进行监测和测试。
如发现效果不理想,应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总结本项目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噪声控制措施,降低噪声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
在进行噪声控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噪声控制措施。
在实施噪声控制措施时,应注意安全和监测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41bf364b73f242336c5f5f.png)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第一章任务书1.1设计目的与任务1.1.1课程设计是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学生在校学习成果、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术训练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本领。
因此,通过本设计应达到以下目的:总结和巩固在校所学专业课的知识,使之进一不步深化和系统化。
初步学习如何在检索资料和调研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设计方案。
提高设计、计算、资料检索、文献阅读、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经济理念。
培养学生精心设计、塌实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1.1.2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的任务:噪声控制工艺设计。
工作量:1周1.2设计任务与内容扬州某工作间采用风机换气,风机房内离心风机工作时的噪声量为120dB。
柴油发电机散热通风量为65000立方米/小时,型号为DZ13-6低嗓音离心风机,流量为Q=62000m3/h,台数目2台,转速1200r/min。
单台设备总重9600kg,被隔振机组固有频率f0=6Hz。
国家规定,商业区三类夜间标准是55dB,工作间噪声低于85dB,即要求隔声量为60dB,工作间降低30dB。
设计要求:A.方案选择合理B.参数选取与计算准确C.所选设备质优,可靠,易于操作D.图纸绘制达到施工图要求E.概算部分尽量准确,详细第二章文献综述2.1室内吸声减噪2.1.1吸声减噪由于混响声与直达声的共同作用,使得离开同一噪声源一定距离的接受点的声压级,在室内比室外要高出10~15dB,如果在室内的顶棚和墙面上布置吸声材料,可使反射声减弱,噪声降低,这种方法称为"吸声减噪"。
2.1.2室内声场声波在室内传播与在开阔空间中的传播室不一样的。
因为声源在室内向各个方向辐射的声波会受到室壁的一次或多次反射,反射回来的声波与声源直接发出的声波相互交织在一起,叠加后形成复杂的室内声场。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f5377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b.png)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方案。
该方案通过对环境噪声水平进行监测和分析,采用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控制噪声产生和传播,有效地降低了噪声水平,保障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不断增加,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环境噪声对人体健康、居住质量、工作效率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噪声污染。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方案,通过对噪声水平进行监测和分析,采用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控制噪声产生和传播,从而降低噪声水平,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方案设计1.环境噪声监测为了确定目标区域的噪声水平,我们首先需要进行环境噪声监测。
该监测应至少涵盖一个 Typical day and week,数据的良好性、合理性和可重复性应为监测数据的质量保障。
在监测中,我们将使用专业的噪声监测仪器,测量各个采样点的噪声水平。
同时,还需考虑噪声的频率和时域特性。
2.噪声分析在完成环境噪声监测后,我们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噪声的类型、来源和特点。
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
3.吸声材料控制噪声吸声材料是一种可以将噪声转换成微小能量的材料。
采用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高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在环境噪声控制工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吸声材料,如孔板吸声材料、旋转几何吸声材料、聚酯纤维吸音毡等。
4.隔声材料控制噪声隔声材料是一种可以将噪声阻隔在原地的材料。
采用隔声材料,可以控制低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在环境噪声控制工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隔声材料,如刚性隔声墙、橡胶隔声板、隔声门窗等。
5.噪声控制效果评估在完成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后,我们需要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估。
该评估需要考虑噪声水平的变化、噪声来源的分析以及所使用的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的性能等因素。
环境噪声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3b0fd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3.png)
环境噪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了解噪声污染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噪声监测和评价的方法,掌握防治噪声污染的基本措施。
3. 引导学生认识噪声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噪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噪声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噪声数据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相关的实验和调查。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就噪声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噪声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参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为改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对环境科学领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关注噪声问题,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为构建和谐生活环境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环境噪声基础知识:- 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 噪声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噪声监测和评价方法教学内容源自教材第八章“环境噪声”相关内容,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噪声污染的基本知识。
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噪声源控制技术- 传播途径控制技术- 噪声受体保护技术- 综合防治措施教学内容结合教材第八章“噪声污染防治”一节,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验,使学生掌握防治噪声污染的基本措施。
3. 实践活动与拓展:- 噪声监测实践活动- 噪声污染防治调查- 噪声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讨论教学内容以教材第八章“环境噪声”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课堂所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监测、调查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3a87e9bb68a98270fefaaf.png)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原始资料1.1 设计名称:离心风机的降噪控制设计。
1.2 设计主要内容某厂一大型离心机位于工业广场附近、距风机出口左侧100m处有一座办公楼,右侧及前方为菜地。
由于出气口噪声很高,影响工程技术人员及人们的工作效率;另外,风机房内噪声也很高,但操作者经常呆在隔声间内,故机壳和电机的噪声危害不大,可以不予考虑。
鉴于上述情况,可对排气噪声采取控制措施。
风机、办公楼的平面布置图如图1。
图1:风机、办公楼平面布置图该大型离心机K2—73—02NO.32F风机的性能参数:功率为2500kw,风量为9500m/h,风机叶片数=12,转数n为600r/min。
出风口为直角扩散弯头。
出口呈3m×3m 的正方形。
在风机排风口左侧45°方向1m处,测得A声级为109dB,其倍频带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倍频程(HZ)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AdBCdB倍频带声压级(dB)100 108 108 103 100 95 109 115 而在距离风机出口100m处的办公楼窗前1m处测得的环境噪声如下表所示:倍频程(Hz)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1.3 有关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说明本设计中所参考的标准同设计规范均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及《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GBJ87—85,为基准,以其它参考资料为辅。
1.4 设计要求(1)通过对排风机(离心风机)的消声器的设计,掌握有关环境噪声控制的设计计算的基本过程,包括噪声源的普查、降噪方案的确定、相关降噪设备的选择和结构设计等;(2)要求独立完成相关的设计内容,不得抄袭。
第二章消声器的设计计算2.1. 降噪要求情况设计在风机排风口左侧450方向1m处得A声级降为85dB。
由公式Lp=NR+5 (Lp大于或等于75dB )可得,NR=85-5=80查NR曲线,得各倍频带在NR70曲线上各对应的声压级分别如下表所示倍频程(HZ)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倍频带声压级(dB)90 85 82 79 77 762.2 消声器的设计计算2.2.1 消声器的面积与通道结构的确定根据风机的风量Q=9500m3/h,可选定片式的阻性消声器形式。
噪声治理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治理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faf14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b.png)
噪声治理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措施,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提高学生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解决噪声问题的能力。
1.了解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3.了解噪声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4.能够运用噪声治理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噪声问题;5.能够制定简单的噪声治理方案;6.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噪声治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噪声治理工程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措施。
1.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噪声治理的概念和意义。
2.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原理: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噪声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噪声治理工程的流程:噪声治理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和验收。
4.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和技术;噪声污染防治设备和材料。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噪声治理工程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噪声治理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噪声治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噪声治理工程》及相关辅助教材;2.参考书:噪声治理工程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报告;3.多媒体资料:噪声治理工程的图片、视频和动画;4.实验设备:噪声治理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通常吸声处理只能取得4~12dB的降噪效果。
(5)若噪声高频成分很强,可选用多孔吸声材料;若中、低频成分很强,可选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或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若噪声中各个频带成分都很强,可选用复合穿孔板或微穿孔板吸声结构。通常要把几种方法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吸声效果。
S天=S地=60m2
噪声源位置:地面中央,Q=2
2、混凝土在各个倍频程下的吸声系数如下表2:
混凝土的吸声系数/
f / Hz
63
125
25
0
4000
8000
0.01
0.01
0.01
0.02
0.02
0.02
表2混凝土的吸声系数
3、由设计任务知要处理的主要是中、低频噪声,因此可选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或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对其进行吸声处理。
(1)将测量值填入下表3中;
(2)根据NR80曲线查得噪声的允许值并填入表3;
(3)由测量值减去允许值确定减噪量 Lp并填入表3;
(4)由 = ·100.1 Lp,求得处理后的吸声系数 并填入表3;
(5)计算临界半径rc:
= =0.015
指向性因数Q=2
由 = ,得:rc= = =0.40
号序
目项
f/Hz
表1各频带声压级
倍频带中心频率(Hz)
63
125
25
0
4000
8000
声压级(dB)
93
1
9
77.5
三、噪声降噪的设计原则:
(1)先对声源进行隔声、消声等处理,如改进设备、加隔声罩、消声器或建隔声墙、隔声间等。
(2)当房间内平均吸声系数很小时,采取吸声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单独的风机房、泵房、控制室等房间面积较小,所需降噪量较大,宜对天花板、墙面同时作吸声处理;车间面积较大,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处理;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宜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同时设置隔声屏障;噪声源较多且较分散的生产车间宜作吸声处理。
(6)选择吸声材料或结构,必须考虑防火、防潮、防腐蚀、防尘等工艺要求。
(7)选择吸声处理方式,必须兼顾通风、采光、照明及装修、施工、安装的方便因素,还要考虑省工、省料等经济因素。
四、计算步骤:
1、房间尺寸:10m(长)×6m(宽)×4m(高)
容积V=240m3内表面积S=248m2
内表面为混凝土面
S墙1=S墙3=40m2S墙2=S墙4=24m2
当频率f=250Hz时,
求得:S1 43.46m2
当频率f=500Hz时,
求得:S1 39.36m2
当频率f=1000Hz时,
求得:S1 67.66m2
当频率f=2000Hz时,
求得:S1 29.19m2
当频率f=4000Hz时,
求得:S1 18.43m2
综上,得需要安装材料的面积S1 67.66m2。
明说
63
125
25
0
4000
8000
测量值
103
95
92
92
84.5
83
79.5
750
86.4
82.7
80.0
77.7
75.9
75.4
目标值
减噪量
14
5
5.6
9.3
4.5
5.3
3.6
0.1
-
处理前
0.01
0.01
0.01
0.02
0.02
0.02
混凝土的吸声系数(查表)
处理后
根据上(4)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其独特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二、设计任务——吸声降噪设计
某工厂空压机房设有2台水泵,距噪声源3m,测得的各频带声压级如表1所示。现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A),因此选用NR80评价曲线,请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
取S材=68m2,装上材料后,墙面的平均吸声系数为 ,则:
=
当频率f=125Hz时, =
当频率f=250Hz时, =
当频率f=500Hz时, =
当频率f=1000Hz时, =
当频率f=2000Hz时, =
当频率f=4000Hz时, =
根据 = ,算出安装材料后墙体对各个频段噪声的吸声量,即减噪量 , =10㏒ 。
对125Hz频率的噪声, =12.20 dB>12 dB
对250Hz频率的噪声, =12.53 dB>9 dB
表3
钢板材料穿孔板(孔径5,板厚1,穿孔率5%空气层厚150,内填玻璃棉,25kg/m3)共振吸声结构进行吸声降噪,钢板的吸声系数如下表4:
钢板
f / Hz
125
25
0
4000
吸声系数
0.60
0.65
0.60
0.55
0.40
0.30
假设需要安装材料的面积为S1,则有:
当频率f=125Hz时,
求得:S1 64.72m2
地 点:b5-205
指导老师:刘敏毅
时 间:6.10-6.13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的: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为促进学生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噪声治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课程设计一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环境噪声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 作者:
———————————————————————————————— 日期: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系 别: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专 业:环境工程
班 级:环境1101
学 号:3110902120
学 生:林松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