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介-研究生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岗位设置与岗位等级

附表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岗位设置与岗位等级一、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岗位
*注: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仅在科技岗位设置。
二、实验技术系列、图书资料系列、编辑出版系列岗位
三、工勤技能系列岗位
四、职员系列岗位
附表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岗位任职条件一、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岗位
二、工程技术系列岗位
三、实验技术系列岗位
四、图书资料和出版系列岗位
学历学位、任职年限等基本任职条件,参照工程技术系列(支撑岗位)执行。
五、职员系列岗位
注:领导岗位中的三级、四级职员岗位的任职条件按照院有关规定执行。
六、工勤技能系列岗位。
大连化物所校训

大连化物所校训
(原创版)
目录
1.大连化物所简介
2.大连化物所的校训
3.校训的含义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正文
【大连化物所简介】
大连化物所,全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立于 1949 年,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是我国化学和物理学领域的一所重要研究机构。
该所以推动化学和物理学领域的科技创新、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任务,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
【大连化物所的校训】
大连化物所的校训是:“求实、创新、协作、奉献”。
【校训的含义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求实”是指追求真理,坚持真实,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严谨求实,不偏离事实,不虚构数据,做到真实可靠。
这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
“创新”是指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勇于提出新问题、新观点,勇于尝试新方法、新途径,做到开拓创新。
这是一种科研精神,也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协作”是指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要善于与同学、老师、同事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推动科研工作的进行,做到团结协作。
这是一种团队精神,也是科研工作的基本方式。
“奉献”是指无私奉献,服务社会,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要有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用于服务社会,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做到无私奉献。
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也是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
大连化物所的校训,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2010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招聘计划xls

周利 zhouli@
燃料电池与储能电池系统设计与集 化工设计或化工机械 本科(含)以上学历,化工设计或化工机械专业毕业。 成 化学工程、化工机械、热能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硕士研究生学历,化学工程、化工机械、热能工程等相关专业。 工程等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学历,化学工程相关专业,有超级电容器研究经验者优先,有较强的实 锌溴电池开发实验员 化学工程 验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有责任心,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身体健康、为人正 直,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硕士研究生学历,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工程等相关专业,有燃料电池相关 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化 功能高分子膜材料 经验者优先,具备独立分子设计与合成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英语水平, 学工程 有责任心,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科及以上学历,电力电子、自动化、电机控制等相关专业,具有1年以上相关工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 电力电子、自动化、电机控 作经验,熟练使用电路设计相关软件,熟练掌握PLC、单片机、模电和数电知识、 键材料 电控系统开发工程师(2名) 制 DSP等控制器芯片应用,具有光伏控制器、变频器、逆变器工作经验者优先;具有 303组(张华民) 太阳能、风能发电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自我学习能力。
冯兆池 zcfeng@ 朱雪峰 zhuxf@ 李砚硕 leeys@ 杨启华 yangqh@ 李微雪 wxli@
本科或硕士学历,具备扎实的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具有纳米孔材 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或有机 料制备、水(溶剂)热合成、多相催化、以及常用的物理化学表征技术等科研背 化学 景,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 作精神。 有机化学或物理化学 博士学位,有机化学或物理化学专业。 物理、化学或材料 物理、化学或材料 光学类、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自动控制 化学化工 博士学位,物理、化学或材料等专业,有较好的从事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量化计算 研究经验,具有纳米催化理论、碳催化理论、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界面催化,理论催 化反应研究背景优先,具有较高独立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 硕士,物理、化学或材料等专业,有从事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量化计算研究经验, 具有很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博士学位,光学、物理及自动控制专业,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能力,具 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博士学位,化学化工专业,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能力,能够熟练应用 CAD进行机械制图,具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优秀研究生评审表
研究生姓名孙玉霞
所在研究组DNL0601
专业有机化学
攻读学位理学博士
入学时间2012年9月1日
指导教师徐杰研究员
填表日期2018年4月25日
填写说明
1、本评审表须用A4纸张填写并打印,如栏目填写不下,可另附页(A4)。
2、获得奖励以及发表文章、成果,需要提供证明材料。
3、签字栏必须用钢笔或者签字笔填写。
3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取得成果情况
注:1. 发表论文应是反映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的文章,待发表(未接收的论文)论文不填入表内;
2.论文“刊物类型”:包括“国内刊物”、“国际刊物”、“国内会议”、“国际会议”,
选择其中一项;
3. 论文“收录情况”:包括“SCI收录”、“EI收录”、“ISTP收录”,选择其中一项。
课程学习成绩(可填写或附成绩单原件)
4
5
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佚名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
【年(卷),期】2024(53)2
【摘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当时定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1961年底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70年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总页数】1页(PI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基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乙烷电化学脱氢制乙烯技术
2.愿为祖国献一生——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主任金玉奇
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CO_(2)电催化制乙烯等C_(2)+化学品研究获进展
4.执着追求奋力拼搏跻身世界先进科学之林——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热化学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热化学家谭志诚教授
5.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新型有机框架材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
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两个: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分为二级学科六个: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和工业催化。
63位博士生导师中有中科院院士10人,工程院院士4人。
一九九八年我所以其雄厚的整体实力被中国科学院批准首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本所具有一流的研究生公寓和科研条件,自2000年开始招收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欢迎有志青年及大、中型企业的科研骨干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1.本所2008年博士生公开招考为一次(秋季入学),预计招生博士生112人(含硕博连读生);
2.报名时间: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具体详见网上通知)
3.报名方式:网上报名,详见博士生报考须知;
4.考试地点: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5.助学金:10,000—18,000元/年
6.有关详细情况请与我所研究生部招生办联系。
7.欢迎访问我所主页:
研究生部主页:招生E-mail信箱:sxs@
单位代码:80038 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邮政编码:116023
单位代码:80038 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邮政编码:116023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联系电话:(0411)84669170 84379006 联系人:孙晓珊熊博晖
单位代码:80038 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邮政编码:116023。
孙剑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组副组长应聘登记表_孙剑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组副组长应聘登记表姓名孙剑性别男出生年月1982.12.30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毕业学校及毕业时间日本富山大学/2015.3 参加工作时间2007.9 技术职务及任职时间副研究员/2015.4 现工作单位及职务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系电话9283 电子信箱sunj@是否有亲属在所内工作,如有请说明无主要经历及工作业绩学习及工作经历起止时间学习、工作单位学位/职务2000.9-2004.6 山东大学工学学士2004.9-2007.6 山东大学工学硕士2007.9-201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助理研究员2012.4-2015.3 日本国立富山大学工学博士2015.4-至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副研究员/所百人主要业绩近年来申请人一直从事合成气催化转化制备洁净能源及多功能催化剂设计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04和07年在山东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加入大连化物所DNL1902组(原801组)工作,期间以项目骨干协助组长进行了天然气绝热转化制合成气等多个863项目的基础与中试放大等研发工作。
领导6人团队,在四川峨眉半导体材料所完成了200 m3/h规模金属钯复合膜对多晶硅循环氢气纯化工业化示范工作,彻底解决多晶硅生产循环氢气中痕量和超痕量杂质难去除的难题。
2012.4~2015.3被推荐到碳一化学领域国际知名的研究团队日本国立富山大学Prof. Tsubaki研究组攻读博士学位。
在开发新型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应用于合成气一步转化制备汽油、二甲醚等方向取得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
海外研究期间,通过开发多角物理溅射方法,首次揭示了活性金属与分子筛载体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大幅提升了连续反应的活性及选择性。
提出中空费托催化剂存在“过滤器”和“缓冲罐”效应,通过构造中空钴催化剂,实现了C5-11碳氢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制取。
目前已发表SCI论文20多篇,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8 篇,在催化领域权威期刊ACS Catalysis (IF=9.3)发表2篇。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正式职工及博士后招聘计划表6

研究组岗位职责或工作内容应聘条件环境分析博士学位,环境、分析化学相关专业,在环境和分析化学类主流期刊发表3篇以上文章,熟悉分析仪器科学仪器研究硕士学位,电子、物理相关专业,3年以上从事科学仪器研究经验,熟悉快电子学、高速数据采集、射频等知识者优先激光光谱和质谱的研究应用博士学位,化学、物理相关专业,熟悉分子束、激光、质谱及光谱者优先嵌入式仪器的开发学士(含)以上学位,物理、电子或自动化专业,2年以上工作经验,熟悉嵌入式仪器硬件开发弱信号放大与传输(2名)学士或硕士学位,电子专业,有3-5年相关实际工作经验精密机械研究(2名)学士或硕士学位,机械、自动化专业,动手能力强、敬业、安心实验室管理与服务工作仪器分析硕士(含)以上学位,分析、药分或有机化学专业,热爱分析工作,事业心强,工作认真敬业软件开发学士或硕士学位,软件工程专业,有3-5年相关实际工作经验科研助手硕士(含)以上学位,机械、电子、分析化学或相关专业,责任心强催化杂环合成202组(万伯顺)有机合成科研岗位硕士(含)以上学位,有机化学专业有机合成岗位硕士(含)以上学位,化学相关专业,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具有离子液体合成经验和微波合成经验者优先膜交换技术制备离子液体硕士(含)以上学位,化学及相关专业,具有膜透析设备制备离子液体经验,掌握离子液体表征及纯化相关知识,具有建立相似离子交换过程制备离子液体的能力,优秀的英语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专利及文章写作经验者优先有机合成学士(含)以上学位,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专业,具有有机合成及催化研究经验,能熟练操作使用并维护色谱、质谱等常规实验仪器,责任心强固定床多相催化反应学士(含)以上学位,化工工艺、物理化学专业,有固定床反应经验,能熟练操作使用并维护色谱、质谱等常规实验仪器,责任心强,多相催化反应工业实验背景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博士学位,电化学、化学工程及相关专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实验室综合管理学士(含)以上学位,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工作认真细致、积极主动碱性膜研发学士(含)以上学位,化工、材料、高分子、膜专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钻研能力和创造能力,工作经验丰富者优先燃料电池、电解池及系统组装、运转评价本科以上学历,化工相关专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科研秘书学士(含)以上学位,化学专业,较强的英文读写说的能力,熟悉化学药品,熟练掌握文献查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1-2名)学士(含)以上学位,化工机械、化工设备、化学工艺等专业,35 岁以下,熟练使用ProE/ACAD/Solid Works 绘图软件进行产品设计,或熟练使用Aspen plus 等软件进行流程模拟,责任心强,有工作激情,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过程模拟(2名)硕士(含)以上学位,化学工程、化工计算、流体力学等专业,35岁以下,熟悉化工、化学过程模拟,能够熟练应用过程模拟软件(fluent,femlab 等)及UDF 程序编写,熟悉优化方法及其程序的编写与调试工作,有电化学专业知识以及燃料电池专业知识者优先,较好的英语读写能力,能够撰写英文文章,责任心强工艺设计学士(含)以上学位,化学工程、化工工艺专业,35岁以下,熟悉化工工艺系统设计规定及其设计流程,具备化工过程设计经验,掌握PFD 图、PID 图、设备图、施工图等图纸的制图规范,并能够熟练绘制,有化工设计单位工作经验者优先,责任心强,有激情,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机械设计学士(含)以上学位,机械设计、化工机械、机械加工等专业,35岁以下,熟悉机械设备钢结构的机加工、焊接工艺、铸造工艺及检验方面的中国国家标准及规范,熟练使用ACAD 、Solid Works 绘图软件进行产品设计,熟练掌握有限元分析软件,作应力分析与动态分析,能够独立对机械结构、尺寸、钢度、强度等进行计算储能电池电极材料制备与评价学士(含)以上学位,电化学、材料化学等相关专业,有储能电池、碳材料制备相关经验者优先,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责任心强,有激情,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储能电池电解液分析评价学士(含)以上学位,电化学、应用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有相关经验者优先,责任心强,有激情,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人员招聘计划表微型仪器105组(关亚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所属事业单位。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第二代(DMTO-Ⅱ)技术

及其在美国超级基金污染场地屮的应用丨J丨.环 境 工 程 技 术 学 报 , 2016, 6 ( 4 ):391-396.
[6]
罗 成 成 ,张 焕 祯 ,毕 璐 莎 ,等.气相抽提技术修M 石油类污染土壤
的研究进展[J].环 境 工 程 ,2015, 33 (10): 158-162.
[ 7 ] A L B E R G A R I A J T, A L V I M - F E R R A Z M D C M , D E L E R U E -
1 1 1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 代
分公式对T 程试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结论
1 )地下下水污染治理具 有明显的效果:
2 )设备运行期间,尾气现场检测未发现明显的 升 高 ,表明合理的尾气处理T .艺能够保证治理过程 中控制其对周边空气的污染。
[ 1 1 ] 于 颖 ,邵 子 婴 ,刘 靓 ,等.热强化气相抽提法修复半挥发性石油烃 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Jj.环境丨:程学报,2017, 11(4): 2522-2527.
[ 1 2 ] 李 佳 ,曹 兴 涛 ,隋 红 ,等 .石 油 污 染上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
望[J].石 油 学 报 (石 油 加 工 ),2017, 33 ( 5 ): 811-833.
[ 9 ] 李炳 智 ,朱 江 ,吉 敏 ,等.蒸汽强化气相抽提修复苯系物污染黏性
上壤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6, 3 4 ( 5 ) : 58-67.
[ 1 0 ] 王 慧 玲 ,王 峰 ,张 学 平 ,等.气相抽提法去除上壤中挥发性有机污
染物现场试验研究丨J].科学技术与丨:程 ,2015, 15 ( 10): 238-24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实施细则-研究生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创新进取、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不断推动我所研究生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指导意见》、《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细则(暂行)》的精神,结合我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奖助学金设置及申报资格第二条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设置,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国科大学业奖学金、研究所奖学金(包括等级奖学金、冠名奖学金)、“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简称“三助津贴”)和补贴共计七个类别。
第三条全日制非定向在学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上述奖助学金;全日制定向在学研究生,有资格申请国家奖学金、国科大学业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研究所冠名奖学金;联合培养研究生有资格申请研究所奖学金(其中冠名奖学金需按照设奖单位的参评条件执行)、“三助津贴”和“补贴”。
第四条申请各类奖助学金的研究生,需具备以下条件:1、热爱祖国,思想品德优良;2、学习勤奋,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3、遵守所纪所规,自觉维护研究所正常秩序;4、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第三章发放标准第五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基本学制内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非定向在学研究生,用于资助其基础生活费用,其标准为博士研究生1250元/月,硕士研究生500元/月。
第六条“国家奖学金”申请者为获国科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的全日制(含非在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在学研究生。
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我所根据国科大当年下达名额组织初评,报国科大审批。
第七条“中科院奖学金”是指中国科学院设立的各类奖学金,根据国科大当年下达标准执行。
第八条“国科大学业奖学金”,面向按统一规定缴纳学费的全日制研究生,根据国科大下达标准执行。
大连化物所简介

负 载
控制及能源管理系统
5kW/50kWh液流储能电池系统示意图
33
离子迁移谱炸药探测仪服务于奥运安保
• 北戴河奥运安保救援队 • 天津奥运安保救援队 • 新疆库尔勒军用机场 • 酒泉鼎新机场 • 浙江舟山机场 • 石家庄邮局
34
催化氧化工业应用
➢ 2008年完成7万吨/年规模“非金属催化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 工业实验”及“甲苯液相选择氧化新工艺中试研究” 项目。
称谓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选时间(年) 1991 1993 1997 1997 1997 1999 2003 2003 2003 2003
备注 中国科技大学
1929-2005 天津大学
当选时间(年) 1955
1955
1980 1980 1980 1980 1980 1991 1991 1991
备注 1906-1989 1912-2008 1925-1998
山西煤化所 1933-1996 1922-2008
11
曾经及现在在所工作的院士
姓名 朱清时 林励吾 沙国河 杨胜利 党鸿辛 沈家祥 张玉奎 李灿 衣宝廉 桑凤亭
科研工作。 张大煜先生在大连化物所工作28年,对化物所的创建 和发展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6
大连化物所研究系统设置
基础研究 重大项目 应用研究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燃料电池研究室 化学激光研究室 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
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 精细化工研究室 应用催化研究室 现代化工研究室 生物技术研究部 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优秀导师奖评审表研究组 DNL 17姓名张华民填表日期: 2015 年 4 月 27 日附:发表论文、出版教材、专著目录2012年1. Liqun Zhang, Qinzhi Lai, Jianlu Zhang, Huamin Zhang*. A High-Energy-Density Redox Flow Battery based on Zinc/Polyhalide Chemistry. Chemsuschem Communications, 5, 867-869, 2012.2. Hongzhang Zhang, Huamin Zhang*,Xianfeng Li**,Zhensheng Mai, Wenping Wei, Yun Li. Crosslinkable sulfonated poly(diallyl-bisphenol ether ether ketone) membranes for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application.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17, 309-315, 2012.3. Hongzhang Zhang, Huamin Zhang*, Xianfeng Li*, Zhensheng Mai, Wenping Wei. Silica modifie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with improved selectivity for redox flow battery application.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5, 6299-6303, 2012.4. Chuan Yao, Huamin Zhang*, Tao Liu, Xianfeng Li, Zonghao Liu. Carbon paper coated with supported tungsten trioxide as novel electrode for all- vanadium flow batter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18, 455-461, 2012.5. Zhuang Xu, Huamin Zhang*, Sisi Liu, Bingsen Zhang, Hexiang Zhong**,Dangsheng Su. Facile synthesis of supported Pt-Cu nanoparticles with surface enriched Pt as highly active cathode catalyst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37, 17978-17983, 2012.6. Zhuang Xu, Huamin Zhang*, Hexiang Zhong, Qiuhong Lu, Yunfeng Wang, Dangsheng Su.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activi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Pt/C electrocatalyst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111-112, 264-270, 2012.7. Wenping Wei, Huamin Zhang*, Xianfeng Li**, Zhensheng Mai, Hongzhang Zha ng.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reinforced sulfon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 membranes for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application.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8, 421-425,2012.8. Yongfu Tang, Huamin Zhang*, Hexiang Zhong, Zhuang Xu. In-situ investigation on the CO tolerance of carbon supported Pd-Pt electrocatalysts with low Pt content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37, 2129-2136, 2012.9. Sisi Liu, Huamin Zhang*, Zhuang Xu, Hexiang Zhong**, Hong Jin. N itrogen-doped carbon xerogel as high active oxygen reduction catalyst for direct methanol alkaline fuel ce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37, 19065-19072, 2012.10. Chao Qu, Huamin Zhang*, Fengxiang Zhang*, Bo Liu. A high-performance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based on bi-guanidinium bridged polysilsesquioxane for alkaline fuel cell applica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2, 8203-8207, 2012.11. Hexiang Zhong*, Huamin Zhang*, Zhuang Xu, Yongfu Tang, Jingxia Mao. A nitrogen-doped polyaniline carbon with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fuel cells. Chemsuschem, 5, 1698-1702, 2012.12. Xiangkun Ma, Huamin Zhang*, Chenxi Sun, Yi Zou, Tao Zhang. An optimal strategy of electrolyte flow rate for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3, 153-158, 2012.13. Fengxiang Zhang*, Huamin Zhang*, Chao Qu. Influence of solvent on polymer prequaternization toward anion-conductive membrane fabrication for all-vanadium flow battery.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16, 9016-9022, 2012.14. Pejman Ahmadiannamini, Xianfeng Li*, Ward Goyens, Nithya Joseph, Boudewijn Meesschaert, Ivo F.J.Vankelecom**. Multilayered polyelectrolyte complex based solvent resistant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prepared from weak polyacids.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394-395, 98-106,2012.15. Pejman Ahmadiannamini, Xianfeng Li*, Ward Goyens, Boudewijn Meesschaert, Willem Vanderlinden, Steven De Feyter, Ivo F.J.Vankelecom**. Influence of polyanion type and cationic counter ion on the SRNF performance of polyelectrolyte membranes.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403-404, 216-226, 2012.16. Asim Laeeq Khan, Chalida Klaysom, Amit Gahlaut, Xianfeng Li*, IvoF.J.Vankelecom*. SPEEK and 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MCM-41 mixed matrix membranes for CO2 separation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2, 20057-20064, 2012.17. Li-jun Zhang, You-Ying Di*, Zhi-Cheng Tan, Jian-Min Dou. Crystal structures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n phase change materials n-C n H2n+1NH3·H2PO4(s) (n=8, 9and10). 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 101, 79-86, 2012.20131. Cong Ding, Huamin Zhang,* Xianfeng Li,* Tao Liu, and Feng Xing. Vanadium Flow Battery for Energy Storage: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1281-1294, 2013.2. Yining Zhang, Huamin Zhang*, Jing Li, Meiri Wang, Hongjiao Nie, Fengxiang Zhang. The use of mixed carbon materials with improved oxygen transport in a lithium-air batter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390-396, 2013.3. Yun Li, Huamin Zhang**, Xianfeng Li*, Hongzhang Zhang, Wenping Wei. Porous poly (ether sulfone) membranes with tunable morphology:Fabric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208, 2013.4. Yuanhui Cheng, Huamin Zhang*, Qinzhi Lai**, Xianfeng Li,Dingqin Shi. Performance gains in single flow zinc–nickel batteries through novel cell configuration. Electrochimica Acta. 618-621, 2013.5. Fengxiang Zhang,* Huamin Zhang,* and Chao Qu. A Dication Cross-Linked Composite Anion-Exchange Membrane for All-V anadium Flow Battery Applications.CHEMSUSCHEM. 2290-2298, 2013.6. Jing Li, Huamin Zhang,* Yining Zhang,* Meiri Wang, Fengxiang Zhang and Hongjiao Nie. A hierarchical porous electrode using a micron-sized honeycomb-like carbon material for high capacity lithium-oxygen batteries. Nanoscale. 4647-4651, 2013.7. Yuanhui Cheng, Huamin Zhang**, Qinzhi Lai*, Xianfeng Li, Dingqin Shi, Liqun Zhang. A high power density single flow zincenickel battery with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negative electrod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96-202, 2013.8. Meiri Wang, Huamin Zhang, Yining Zhang, Jing Li, Fengxiang Zhang, Wen Hu. A modifi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with improved capacity and cycling stability.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 2243-2250, 2013.9. Y anling Qiu, Huamin Zhang*, Hexiang Zhong**, Fengxiang Zhang. A novel cathode structure with double catalyst layers and low Pt loading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5836-5844, 2013.10. Qinzhi Lai, Huamin Zhang*, Xianfeng Li*, Liqun Zhang, Yuanhui Cheng. A novel single flow zincebromine battery with improved energy densit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4, 2013.11. Hongzhang Zhang, Huamin Zhang,* Fengxiang Zhang, Xianfeng Li,* Yun Li and Ivo V ankelecom. Advanced charged membranes with highly symmetric spongy structures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y application.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776-781, 2013.12. Zhensheng Mai, Huamin Zhang,* Hongzhang Zhang, Wanxing Xu, Wenping Wei, Hui Na, and Xianfeng Li*. Anion-Conductive Membranes with Ultralow V anadium Permeability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Vanadium Flow Batteries. CHEMSUSCHEM. 328-335, 2013.13. Chuan Y ao, Huamin Zhang*, Tao Liu, Xianfeng Li, Zonghao Liu. Cell architecture upswing based on catalyst coated membrane (CCM)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9-25, 2013.14. Liqun Zhang, Huamin Zhang*, Qinzhi Lai, Xianfeng Li, Yuanhui Cheng. Development of carbon coated membrane for zinc/bromine flow battery with high power densit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41-47, 2013.15. Wenping Wei, Huamin Zhang,* Xianfeng Li,* Hongzhang Zhang, Yun Li and Ivo V ankelecomc. Hydrophobic asymmetric ultrafiltration PVDF membranes: an alternative separator for VFB with excellent stability. Phys.Chem. Chem. Phys. 1766-1771, 2013.16. Cong Ding, Huamin Zhang,* Xianfeng Li,* Hongzhang Zhang, Chuan Y ao, and Dingqin Shi. Morphology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erfluorosulfonic Acid Ionomers for V anadium Flow Battery Applications: Effect of Side-Chain Length. CHEMSUSCHEM. 1262-1269, 2013.17. Hongjiao Nie, Huamin Zhang,* Yining Zhang, Tao Liu,* Jing Li and Qinzhi Lai. Nitrogen enriched mesoporous carbon as a high capacity cathode in lithium-oxygen batteries. Nanoscale. 8484-8487, 2013.18. Hexiang Zhong,* Huamin Zhang,* Sisi Liu, Chengwei Deng, and Meiri Wang. Nitrogen-Enriched Carbon from Melamine Resins withSuperi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ctivity. CHEMSUSCHEM. 807-812, 2013.2014年1. Zhang, Huaming. Rechargeables: Vanadium batteries will be cost-effective. Nature 508, 319-319 (2014).2. Hongzhang Zhang, Cong Ding , Jingyu Cao , Wanxing Xu , Xianfeng Li* and Huamin Zhang* , Novel solvent-template method to manufacture nano-scale porous membranes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y application J. Mater. Chem. A, 2,9524-9531,20143. Wanxing Xu, Xianfeng Li*, Jingyu Cao, Zhizhang Yuan and Huamin Zhang*,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of poly(ether sulfone)/sulfon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 blend porous membranes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y application,RSC Adv., 4, 40400-40406,2014.4. Zhizhang Yuan,ab Xianfeng Li,*a Jinbo Hu,c Wanxing Xu,ab Jingyu Cao ab and Huamin Zhang*a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sulfon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 (SPEEK) ion exchange membranes under vanadium flow battery medium. Phys. Chem. Che m. Phys 16,19841- 19847,2014.5. Yun Li, Xianfeng Li,* Jingyu Cao, Wanxing Xu and Huamin Zhang*, Composite porous membranes with an ultrathin selective layer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ies, Chem. Commun 50 (35), 4596 – 4599,2014.6. Wanxing Xu, Xianfeng Li*, Jingyu Cao, Hongzhang Zhang, Huamin Zhang*, Membranes with well-defined ions transport channels fabricated via solvent-responsive layer-by-layer assembly method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y. Sci. Rep.4, 4016; DOI:10.1038/srep040167. Yun Li, Huamin Zhang*, Hongzhang Zhang, Jingyu Cao, Wanxing Xu, Xianfeng Li*, Hydrophilic porous poly (sulfone) membranes modified by UV-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y application, J. Membrane Sci., 454, 478-487,2014.8. Wanxing Xu,Huamin Zhang*, Feng Xing, Hongzhang Zhang, Yun Li, Jingyu Cao, Xianfeng Li*,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ynamic performance in the vanadium flow battery, Electrochim. Acta, 118, 2014, 51-579. Jingyu Cao, Huamin Zhang, Wanxing Xu, Xianfeng Li*,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rous membranes precipitated in water/ethanol dual-coagulation ba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in vanadium flow battery, J. Power Sources, 249, 84-91,2014.10. Qiong Zheng, Huamin Zhang*, Feng Xing*, Xiangkun Ma, Xianfeng Li, Guiling Ning. Applied Energy 113, 1675-1685,2014.11. Qiong Zheng, Xianfeng Li, Yuanhui Cheng, Guiling Ning, Feng Xing*, Huamin Zhang*. Development and perspective in vanadium flow battery modeling. Applied Energy 132, 254-266, 2014.12. Qiong Zheng, Feng Xing, Xianfeng Li, Tao Liu, Qinzhi Lai, Guiling Ning*, Huamin Zhang*. Investig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of flow batteri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66, 145-149, 2014.13. Yuanhui Cheng, Qinzhi Lai*, Xianfeng Li, Xiaoli Xi, Qiong Zheng, Cong Ding, Huamin Zhang**. Zinc-nickel single flow batteries with improved cycling stability by eliminating zinc accumulation on the negative electrode. Electrochimica Acta 145, 109-115, 2014.14. Yuanhui Cheng, Huamin Zhang*, Qinzhi Lai**, Xianfeng Li, Qiong Zheng, Xiaoli Xi, Cong Ding.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performances and in situ polarization analysis of zinc-nickel single flow batteri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49, 435-439, 2014.15. HexiangZhong, Chengwei Deng, Y anlingQiu, Lan Y ao and Huamin Zhang ,Nitrogen-dop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as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electrocatalysts in acid electrolyte,J. Mater. Chem. A, 2, 17047-17057,2014.16 .Sisi Liu, Chengwei Deng, Lan Y ao, HexiangZhong*,. l, Huamin Zhang*The key role of metal dopants in nitrogen-doped carbon xerogel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J. Power Source 269, 225-235,2014.17. Sisi Liu, Chengwei Deng, HexiangZhong*, Huamin Zhang,*, Synthesis highly active and durable non-precious-metal catalyst with 2,2-pyridylbenzimidazole as novel nitrogen coordination compound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Catalysis Comm., 58,112-116,2014.18. Sisi Liu, Chengwei Deng, Lan Y ao, HexiangZhong*, Huamin Zhang**. Bio-inspired highly active 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lkaline electroly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4,12613-12619,2014.19. Wei Zhou, Jing Li, Hongjiao Nie, Yining Zhang*, Xiaoli Xi, Huamin Zhang*. Carbon Electrode for Nonaqueous Li-O2 Battery: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Oxygen Species. Electrochimica Acta 138, 410-416, 2014.20. Meiri Wang, Yining Zhang*, Hongzhang Zhang, Huamin Zhang*. A Microsized Cagelike Sulfur/Carbon Composite for a Lithium/Sulfur Battery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ChemPlusChem 79, 919-924, 2014.21. Jiawei Sun, Xianfeng Li, Xiaoli Xi, Qinzhi Lai, Tao Liu, Huamin Zhang*. The transfer behavior of different ions across anion and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s under vanadium flow battery medium.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71, 1-7, 2014.22. Jing Li, Yining Zhang*, Wei Zhou, Hongjiao Nie, Huamin Zhang*. A hierarchically honeycomb-like carbon via one-step surface and pore adjustment with superior capacity for lithium- oxygen batteri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62, 29-35, 2014.23. Hongjiao Nie, Yining Zhang, Wei Zhou, Jing Li, Baoshan Wu, Tao Liu*, Huamin Zhang*. Nitrogen-containing mesoporous carbon cathode for lithium-oxygen batteries: The influence of Nitrogen on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Electrochimica Acta 150, 205-210, 2014.24. Hongjiao Nie, Yining Zhang, Jing Li, Wei Zhou, Qinzhi Lai, Tao Liu*, Huamin Zhang*. Synthesis of a meso-macro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material for improvement of O2 diffusivity in Li-O2 batteries.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Advance 4, 17141-17145, 2014.2015年1. Cheng, Yuanhui, Xi Xiaoli, Li Dan, Li Xianfeng, Lai Qinzhi, Huamin Zhang*. Performance and potential problems of high power density zinc-nickel single flow batteries [J]. RSC Advances, 2015, 5(3): 1772-1776.2. Ding Cong, Ni Xiao, Li, Xianfeng, Xi, Xiaoli, Han Xiuwen, Bao Xinhe, Huamin Zhang*. Effects of phosphate additives on the stability of positive electrolytes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ies [J]. Electrochimica Acta, 2015, 164(0): 307-314.3. Liu Tao, Li, Xianfeng. Nie Hongjiao, Xu Chi, Huamin Zhang*.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catalyst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carbon felt and graphite felt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ies [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5, 286(0): 73-81.4. Qiu Yanling, Zhong Hexiang, Wang Meiri, , Huamin Zhang*.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cycles accompanied by intermittent start/stop switches on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components in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5, 283(0): 171-180.5. Wang Meiri, Zhang Hongzhang, Wang Qian, Qu Chao, Li Xianfeng, Huamin Zhang*. Steam-Etched Spherical Carbon/Sulfur Composite with High Sulfur Capacity and Long Cycle Life for Li/S Battery Application [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5, 7(6): 3590-3599.6. Xi Xiaoli, Ding Cong, Zhang Hongzhang, Li Xianfeng, Cheng Yuanhui, Huamin Zhang*. Solvent responsive silica composit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ith controlled pores and improved ion selectivity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y application [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5, 274(0): 1126-1134.7. Yan Na, Yang Xiaofei, Zhou Wei, Zhang Hongzhang, Li Xianfeng, Huamin Zhang*. Fabrication of a nano-Li+-channel interlayer for high performance Li-S battery application [J]. RSC Advances, 2015, 5(33): 26273-26280.8. Zheng Qiong, Xing Feng, Li Xianfeng, Liu Tao, Lai Qinzhi, Ning Guiling, Huamin Zhang*. Dramatic performance gains of a novel circular vanadium flow battery [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5, 277(0): 104-109.9. Zhou Wei, Zhang Hongzhang, Nie Hongjiao, Ma Yiwen, Zhang Yining, Huamin Zhang*. Hierarchical Micron-Sized Mesoporous/Macroporous Graphene with Well-Tuned Surface Oxygen Chemistry for High Capacity and Cycling Stability Li–O2 Battery [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5, 7(5): 3389-3397.专著:张华民《液流电池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216489,出版时间,2015-01-01。
王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液相色谱 - 气相色谱接口联用装置及其在烟草研究中的应用
;
5、维生素 E 油中间体中多环芳烃含量分析 ;
对外分析 :
针对接收样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且大多无现成的标准方法可参考
, 根据不同类别化合物
的特点 , 依据实验室现有条件 , 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检测方法 ,
归纳如下 :
1、复杂样品族组成分析 , 如 : 煤油 , 润滑油 , 重烷基苯等油品分析 ; 2、复杂样品全组分分析 , 如 : 精油全组分分析等 ;
chromatography .
Journal Chromatogr A, 2010:5477 – 5483
8 王彦娟,观文娜,王华,关亚风 . 固态萃取搅拌棒技术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植物中的
有机氯农药 .
分析化学, 2007,36(7):1004~1008 。
9 丁坤 , 徐媛 , 王华 , 关亚风 . 真空辅助溶剂蒸发二维液相色谱接口及其应用 . 西北大学学
是否有亲属在所 内工作或学习
联系方式
无 手机: 13842821765 固话: 84379570 信箱: whua1230@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3.4 —至今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一级 2000.9 - 2003.4 大连工业大学 高分子材料专业 硕士 1996.9 - 2000.7 大连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士 主要从事色谱及色谱质谱应用研究、对外分析及质量管理等工作。
by mprehensive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J
capillary liquid chromatography Chromatogr A,
2008, 1181:
5、 Jianwei Wang, Hua Wang, Chunfeng Duan, Yafeng Guan Micro-flame ionization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申请表
申请人:宋永杨
研究组: 1803组
学科专业:分析化学
合作导师:梁鑫淼
填表日期: 2019年5月7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制
1 乳液界面聚合制备具有亲水/疏水异质结构的多孔聚合物微球。
申请人在博士期间工作的基础上,博士后阶段将依托梁鑫淼研究员课题组,拟开展应用于糖蛋白高选择性分离的新型异质多孔微球的研究。
在异质多孔微球分离材料模型的思路下,利用乳液界面聚合,设计能和糖蛋白特异性识别的功能单体,并调控亲疏水功能单体的比例和其他参数,制备并优化出一系列能选择性分离糖蛋白的异质多孔聚合物微球,并建立相应的糖蛋白富集方法,用于复杂样品中糖蛋白的高选择性分离。
乳液界面聚合是一种普适性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含碳碳双键的)可聚合单体,包括亲水单体和疏水单体。
此外,通过调节单体的浓度,能实现微球孔径、表面亲疏水性的可控调节。
因此,通过异质多孔微球实现糖蛋白的高选择性分离具有可行性。
具有特异选择性基团的异质多孔微球,不同于传统的均质微球,或表面修饰特异性单分子层的微球,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背景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从而提高分离效率。
本人承诺:申请表所填内容均真实可靠。
对因虚报、伪造等行为引起的后果及法律责任均由本人承担。
2019年月日。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奖学金评选细则-研究生部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激励广大研究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2014年6月30日校长办公会议通过),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本细则适用于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录取的,在我所接受研究生学历教育的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包含非在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下简称“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
第二条我所国家奖学金名额由国科大下达。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第三条评选基本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国科大及我所各项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学期间获得过国科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
5、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第四条国家奖学金申报之日前一年内,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取消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1、受到过国科大或我所纪律处分者。
2、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经查证属实者。
3、由于个人原因,在各种实验、实践环节中严重损坏仪器设备或出现安全责任事故者。
4、半年及半年以上时间学籍状态处于休学、保留学籍者。
第五条直博生通过博士资格考核前,按照硕士生身份参与评选;通过博士资格考核后,按照博士生身份参与评选。
硕博连读生按申请时学籍注册培养层次参与评选。
第六条评选工作开始时已毕业答辩的研究生不再具备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因国家和单位公派出国留学或校际交流在境外学习的研究生,仍具备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由于因私出国留学、疾病、创业等原因未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期间内不具备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第七条评审程序1.本人申请:参评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限内如实填写并向所在研究室(部)党支部书记提交《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和相关申请材料,申请参评的事迹或成果应在正式入学至申请截止日期之前取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部-大连化物所

针对蛋白质组定性分析覆盖度低的问题,发展了基于顺序提取(2M氯化钠、4M尿素、0.1M碳酸钠和10% C12Im-Cl)的蛋白质原位分级方法。通过依次使用具有不同溶解能力的提取试剂,降低所提取蛋白质组分的复杂程度,进而显著提高低丰度蛋白质的鉴定能力。
2015.5-2015.8
Analytica Chimica Acta
945
方菲,赵群,李潇,梁振,张丽华,张玉奎
SCI
imFASP: An integrated approach combining in-situ filter-aided sample pretreatment with microwave-assisted protein digestion for fast and
作为研究生记者团成员,多次采访国内外专家,并撰写稿件;
作为十八室党支部党小组组长,多次组织并参加党组织活动;
多次参加第四届中国-加拿大分析化学研讨会等所内举办的学术报告会;
多次参加所内举办的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取得成果情况
文章(专利)题目
刊物名称
卷/期号
(专利号)
作者列表
收录情况
Glycan moieties as bait to fish plasma membrane proteins
1
通过
有机结构分析
4
95
分析化学中的微机
3
90
日常交流英语
2
通过
分子光谱分析进展
3
89
国际体育舞蹈(女)
2
A-
细胞分子生物学
4
76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2
9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应聘人登记表

2007年,在李灿院士的支持下,在研究生部的各位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我们研究生会协同多个部门成功策划并组织了大连化物所毕业典礼,得到参会的嘉宾,学生家长和毕业学生的好评。
C.N. XIONG, W. Li, H. Liu, W. Zhang, X.F. Bai, Y.G. Du,
5.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 1 IIIB) Activity of Lectin from Sea Mussel Crenomytilus Grayanus>2006 Glycobiology Conference
Chuannan XIONG, Peng Wei, Haige Wu, Isao Kusakabe, Xiao-jun Ma, Yuguang Du,
2.<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lectin from sea mussel Crenomytilus grayanus>2006 Glycobiology Conference
2003.9-今 大连化物所1805组,大连化物所第11届研究生会主席,生物技术部学生会主席; 主要经验及业绩
(可根据个人情况分项填写) 社会实践活
2006-2007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第11届研究生会主席,在所党委,工会,研究生部和综合管理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研究生会成员共同努力下,我们借鉴前几届研究生会的经验,连续两年成功组织大连化物所“创新杯”青年足球友谊赛,“迎新杯”青年篮球友谊赛和新年晚会,得到广大职工和研究生的热烈欢迎,也开创了化物所杯赛制度的先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岗位任职条件

通过高级工等级考核,并任中级工或技术工四级岗位满 5 年。
通过中级工等级考核,并任初级工或技术工五级岗位满 5 年。 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 级考核。
正高级工程师二级
正高级工程师三级
正高级工程师四级
高级工程师一级 高级工程师二级
高级工程师三级
工程师一级
工程师二级
工程师三级
助理工程师一级
助理工程师二级
三、实验技术系列岗位
岗位等级 基本任职条件
具有组织指导大型实验任务以及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能力,在实验 技术创新创造方面提出有价值的新思路或新方法,在国家、院科技项 目或等效项目中取得重要成果;1991 年(含)以后参加工作的,应具 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任高级实验师岗位满 5 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 及以上。 任高级实验师岗位满 4 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 任高级实验师岗位满 2 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1991 年(含)以后参加工作的,应具有学士及 以上学位;任实验师岗位满 5 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 任实验师岗位满 3 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 任实验师岗位满 2 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 任助理实验师岗位满 4 年,或硕士研究生毕业任助理实验师岗位满 2 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 任助理实验师岗位满 2 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或硕士研究 生毕业。 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试用期满且考核合格。
正高级实验师四级
高级实验师一级 高级实验师二级 高级实验师三级 实验师一级 实验师二级 实验师三级
助理实验师一级 助理实验师二级
四、图书资料和出版系列岗位
学历学位、 任职年限等基本任职条件, 参照工程技术系列 (支撑岗位) 执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支部书记(签字)
丛昱
2019 年 1 月 2 日
奖项名称 中科院院长优秀奖 国科大优秀毕业生 国科大优秀学生干部 国科大三好学生 国科大三好学生 所优秀学生 延长一等奖
研究室党支部推荐意见: (包括导师在学生管理、思想工作等方面突出成就)
王爱琴同志学识深厚、治学严谨,具有极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致力于金属催化剂的基础研究, 与团队成员一起提出“单原子催化”新概念,在国际催化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研究生导师,她 遵循“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引导和带领学生大胆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孜孜以学,给学 生树立了良好的人生榜样。多年来,她指导毕业了 20 多名研究生,有多名学生获得院、校、所级 奖学金。2018 年,她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刘文刚在单原子分散的 M-N-C 催化剂研究中取得突出进展, 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
2018 年参加 招生宣传、承 担命题或参加 面试情况
3 月 28-29 日
硕士统考面试
1月
博士命题
4月 时间 5 月 16 日
转博考核 授课名称 生物质化学转化中的催化科学 基础 学时 4
2018 年承担教 学工作情况
2018 年获得奖 励及荣誉称号
时间
奖项名称
学生姓名 刘文刚 刘文刚 2018 年指导学 生获奖情况 齐海峰 杨曼 周茂祥 刘文刚 刘文刚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优秀导师推荐表
姓名 导师类别 (硕导/博导) 王爱琴 博导 时间 性别 招生专业 地点 研究生大厦 15 楼会议室 所内 能源楼 1 号楼 1 楼会议室 地点 所内 授奖部门及等级 (国家级、 院级、 校级、所级) 奖项级别 (国家级、 院级、 校级、所级) 院级 校级 校级 校级 校级 所级 所级 女 工业催化 出生年月 所在研究组 工作内容 1968.10 15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当时定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后几经更名,1962年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
六十多年来,大连化物所通过不断积累和调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
1998年,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2007年经国家批准筹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
2010年8月,大连化物所在“创新2020”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将所发展战略修订为“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
大连化物所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于2011年10月启动了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NL)的筹建工作,DNL是我国能源领域筹建的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共规划筹建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低碳催化与工程、节能与环境、燃料电池、储能、氢能与先进材料、生物能源、太阳能、海洋能、能源基础和战略、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等11个研究部。
大连化物所还拥有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大连化物所围绕国防安全、分析化学、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广泛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工作,设立化学激光研究室、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精细化工研究室和生物技术研究部等五个研究室。
另外,大连化物所还与国外著名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了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中韩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和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等十几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
自建所以来,大连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16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引进百人计划39名。
截止2011年底,全所共有职工10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18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5人。
大连化物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具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审批权,截止2011年底,共有博士生导师88人,硕士生导师172人,在读研究生74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86人,硕士研究生255人。
已培养研究生1823名,其中博士1076名。
设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89人。
1956-2011年大连化物所取得科研成果670多项,曾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2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83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67项。
1950-2011年发表论文总数12861篇。
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1591篇。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发表SCI论文6522篇,10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Angew. Chem.、JACS等学术刊物以及相关学科顶级刊物上。
出版科技专著55部。
截止到2011年底,我所累计申请专利2968件,其中发明专利2780件,累计专利授权144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69件,累计申请国外专利200多件,其中PCT申请100多件,获得国外专利授权40多件。
大连化物所主持出版国内催化领域和色谱领域核心期刊《色谱》和《催化学报》以及英文学术期刊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天然气化学),其中《催化学报》和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天然气化学)被SCI-E收入。
1999年8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来所视察的题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使命宣言围绕“选控化学与工程”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及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开发,为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科技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神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管理规定(2007年第38次院长办公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践行“博学笃志、格物明德”校训,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遵照《中国科学院章程》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贯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下简称“研究生院”)“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与“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的办学方针,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科学院所属各研究院、所、台、站、中心等承担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单位(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对研究生院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录取、在各培养单位接受研究生学历教育的学生(以下简称“学生”)的管理。
第三条研究生院与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依法办学,加强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以学生为本,将规范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条学生在学期间应当:(一) 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二) 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好肩负服务人民、报效祖国责任的准备;(三)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研究生院和所在培养单位的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四) 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刻苦学习、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五) 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五条学生在学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保证:(一) 参加按照培养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研究生院和所在培养单位提供的教育科研资源;(二) 按研究生院及所在培养单位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选择学科专业、双向选择指导教师、跨学科选修课程;(三) 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四) 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公平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和奖励,按照研究生院的规定完成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五) 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研究生院和所在培养单位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六) 知晓涉及本人合法权益的事项,对研究生院或所在培养单位的教育科研活动及其管理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七) 对研究生院或所在培养单位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表达异议,依规定的程序向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或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八) 对研究生院、所在培养单位及其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九)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学生在学期间应履行下列义务:(一)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二)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三) 维护研究生院和所在培养单位的名誉和利益;(四) 遵守研究生院和所在培养单位的管理制度和获得学历、学位的相应规定;(五) 按研究生院和所在培养单位的规定缴纳相关费用,履行获得奖学金、助学金的相应义务;(六)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七)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学籍管理第七条新生必须凭研究生院核发的录取通知书及其他有关证件:(一) 按照录取通知书规定的要求和日期,到指定地点报到入学;(二) 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须事先向研究生院或所在培养单位请假;(三) 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八条新生报到后,所在培养单位应在三个月内,对其进行全面复查:(一) 复查合格的,准予注册,取得学籍;(二) 复查不合格的,视具体情况分别予以处理,情况严重的,报经研究生院批准,取消入学资格;(三) 凡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的,一经查实,报经研究生院批准,取消其学籍。
第九条新生在体检复查中发现患有疾病不能坚持学习的:(一) 经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证明,在短期内可治愈的,由本人申请,经所在培养单位批准和研究生院备案后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的,不具有学籍;(二) 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须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健康证明,在规定时间,提出入学申请,经核实并在指定医院复查合格,确认能够坚持学习的,方可办理入学手续;(三) 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的,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条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所在培养单位提出,研究生院批准,取消入学资格:(一) 无故逾期10个工作日不报到的;(二) 事假超过一个月不报到或病假一个月期满而不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的;(三) 入学健康复查不符合招生体检标准的;(四) 在报考过程中有徇私舞弊行为的,情节恶劣的,请有关部门查究其责任;(五) 保留入学资格期满的新生未按规定申请入学,或虽申请入学但经复查仍不合格的。
第十一条学生应按研究生院或培养单位的规定办理注册手续。
不能如期注册的,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
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按照自动退学处理。
第十二条学生应当参加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必修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成绩记入本人成绩单,并归入本人档案:(一) 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以及考核不合格的课程是否重修或者补考,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办理;(二) 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三) 学生可以根据研究生院或所在培养单位与其他设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间的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及学分经研究生院审核后予以承认;(四) 学生严重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并视其违纪或者作弊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五) 因严重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给予留校察看及以下处分的,经教育表现较好,在毕业前对该课程可以给予补考或者重修机会。
第十三条学生不能按时参加培养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
未经批准而缺席的,研究生院或所在培养单位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