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
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亦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一大于7的奇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猜想。
后者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会是对的。
弱哥德巴赫猜想尚未完全解决,但1937年时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已经证明充分大的奇质数都能写成三个质数的和,也称为“哥德巴赫-维诺格拉朵夫定理”或“三素数定理”。
猜想提出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即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可以表示成461=449+7+5,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
例子多了,即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1742年6月30日欧拉给哥德巴赫回信。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猜想是指费马大猜想、哥德尔猜想、华罗庚猜想。
这三个猜想都是数学界极具挑战性的未解决问题,也是近代数学史上最著名的三个猜想。
费马大猜想是由数学家费马提出的,它猜想所有自然数的平方和之和(即1^2+2^2+3^2+...)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平方和的形式。
虽然这个猜想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证明它的正确性。
哥德尔猜想是由数学家哥德尔提出的,它猜想所有的自然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数的平方和的形式。
哥德尔猜想也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能够证明它的正确性。
华罗庚猜想是由数学家华罗庚提出的,它猜想所有的自然数都可以表示为若干个质数之和的形式。
华罗庚猜想也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历史,但是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能够证明它的正确性。
总的来说,费马大猜想、哥德尔猜想、华罗庚猜想是近代数学界最著名的三个未解决的猜想,它们都具有极高的挑战性,并且在过去几十年里,也有许多数学家努力尝试着去解决这些猜想,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未能取得成功。
希望有一天能有人能够解决这些猜想,为数学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大数学难题
近代数学如参天大树,已是分支众多,枝繁叶茂。
在这棵苍劲的大树上悬挂着不胜其数的数学难题。
其中最耀眼夺目的是四色地图问题、费尔马大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
它们被称为近代三大数学难题。
近代数学如参天大树,已是分支众多,枝繁叶茂。
在这棵苍劲的大树上悬挂着不胜其数的数学难题。
其中最耀眼夺目的是四色地图问题、费尔马大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
它们被称为近代三大数学难题。
近代数学如参天大树,已是分支众多,枝繁叶茂。
在这棵苍劲的大树上悬挂着不胜其数的数学难题。
其中最耀眼夺目的是四色地图问题、费尔马大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
它们被称为近代三大数学难题。
四色猜想(三大数学难题之三)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
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
”这个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他和在大学读书的弟弟格里斯决心试一试。
兄弟二人为证明这一问题而使用的稿纸已经堆了一大叠,可是研究工作没有进展。
1852年10月23日,他的弟弟就这个问题的证明请教他的老师、著名数学家德.摩尔根,摩尔根也没有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于是写信向自己的好友、著名数学家哈密尔顿爵士请教。
哈密尔顿接到摩尔根的信后,对四色问题进行论证。
但直到1865年哈密尔顿逝世为止,问题也没有能够解决。
1872年,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凯利正式向伦敦数学学会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
世界上许多一流的数学家都纷纷参加了四色猜想的大会战。
1878~1880年两年间,著名的律师兼数学家肯普和泰勒两人分别提交了证明四色猜想的论文,宣布证明了四色定理,大家都认为四色猜想从此也就解决了。
11年后,即1890年,数学家赫伍德以自己的精确计算指出肯普的证明是错误的。
不久,泰勒的证明也被人们否定了。
后来,越来越多的数学家虽然对此绞尽脑汁,但一无所获。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
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
如6=3+3,12=5+7等等。
1742年6月,哥德巴赫写信将这个问题告诉给意大利大数学家欧拉,并请他帮助作出证明。
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
他们对一个个偶数开始进行验算,一直算到3.3亿,都表明猜想是正确的。
但是对于更大的数目,猜想也应是对的,然而不能作出证明。
欧拉一直到死也没有对此作出证明。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
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
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
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
1924年,数学家拉德马哈尔证明了(7+7);1932年,数学家爱斯尔曼证明了(6+6);1938年,数学家布赫斯塔勃证明了(5十5),1940年,他又证明了(4+4);1956年,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3+3);1958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十3)。
随后,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也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之中,经过10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取得重大的突破,率先证明了(l十2)。
世界近代数学的三大难题是什么?
世界近代数学的三大难题是什么?首先,任何排名都是见仁见智的,没有前后上下之分。
1、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1690年 3 月 18 日生于普鲁士柯尼斯堡;1764年11月20日卒于俄国莫斯科。
著名数学家,宗教音乐家。
最有名的理论就是“歌德巴赫猜想”。
简述:1742年6月7日,歌德巴赫在给欧拉的信中提出: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的和。
欧拉在同年6月30日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但他不能证明。
历代数学家都试探过,但直到250多年后的今天,还没有人能完全证明这个猜想。
内容: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即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可以表示成461=449+7+5,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
例子多了,即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2、费玛大定理皮耶·德·费马是一个17世纪的法国律师,也是一位业余数学家。
之所以称业余,是由于皮耶·德·费马具有律师的全职工作。
但是他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并不低于职业数学家差。
主要对现代的微积分有所贡献。
简述:费玛大定理,又被称为“费马最后的定理”,由17世纪法国数学家皮耶·德·费玛提出。
费马大定理被提出后,经历多人猜想辩证,历经三百多年的历史,最终在1995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宣布自己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内容:他断言当整数n >2时,关于x, y, z的方程 x + y = z没有正整数解。
3、四色问题四色问题又称四色猜想、四色定理,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地图四色定理最先是由一位毕业于伦敦大学叫格里斯的英国大学生提出来的。
简述:任何一张平面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
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在前面世界之最网介绍过最复杂的数学证明四色问题,这也是被称为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那和另外两个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是什么了,今天世界之最网就来介绍一下.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二:费马最后定理被公认的执世界报纸牛耳地位的《纽约时报》于1993年6月24日在其一版头题刊登了一则有关数学难题得以解决的消息,那则消息的标题是“在陈年数学困局中,终于有人呼叫‘我找到了’ ”。
该报一版的开始文章中还附了一张留着长发、穿着中古世纪欧洲学袍的男人照片。
这个人就是法国的著名数学家费马(Pierre de Fermat)。
费马是17世纪最卓越的数学家之一,他在许多数学领域中都有极大的贡献,因为他的本行是专业的律师,为了表彰他的数学造诣,世人冠以“业余王子”之美称。
在360多年前的某一天,费马正在阅读一本古希腊数学家戴奥芬多斯的数学书时,突然心血来潮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定理。
这个定理的内容是有关一个方程式xn+y” =zn的正整数解的问题,当n=2时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毕氏定理(中国古代又称勾股定理):X2 +y2=z2,此处Z表示一直角形之斜边,而x、y为其之两股,也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之斜边的平方等于它的两股的平方和,这个方程式当然有整数解(其实有很多),例如:x=3、y=4、z=5; x=6、y=8、z=10; x=5、 y=12、z=13;……费马声称当n>2时,就找不到满足xn +yn = zn的整数解,例如:方程式x3+y3=z3就无法找到整数解。
当时费马并没有说明原因,他只是留下这个叙述并且说他已经发现这个定理的证明妙法,只是书页的空白处无法写下。
“始作俑者”的费马也因此留下了千古的难题,300多年来无数的数学家尝试要去解决这个难题却都徒劳无功。
费马最后定理也就成了数学界的世纪难题。
19世纪时法国的法兰西斯数学院曾经在1815年和1860年两度悬赏金质奖章和30?法郎给任何解决此难题的人,可惜都没有人能够领到奖赏。
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史上的一大难题
• • • •
(1)中国的所有江河都注入太平洋; (2)0不能作除数; (3)任何一个实数除以1,仍等于这个实数; (4)每一个向量都有方向吗?
想一想?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x M,p(x)
2)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 3)x R, x 2 2 x 1 0 否定:
读作“任意x属于M,有P(x)成立”。
例1 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 1)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
2)x R, x 1 1;
2
3)对每一个无理数x,x 也是无理数.
2
• 要判断一个全称命题为真,必须对在给定集 合的每一个元素x,使命题p(x)为真;但要判 断一个全称命题为假时,只要在给定的集合 中找到一个元素x,使命题p(x)为假。
作业:
• P20-21 习题5 1、4
结论:由命题的定义出发,(1)(2)不 是命题,(3)(4)是命题。 分析(3)(4)分别用短语“对所有 的”“对任意一个”对变量x进行限定, 从而使(3)(4)称为可以判断真假的语 句。
2 )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
通常,将含有变量x的语句用p(x)、q(x)、 r(x)表示,变量x的取值范围用M表示。 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 简记为:x M,p(x)
2
1 0
x M,p(x) x M,p(x)
这些命题和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从形式看,特称命题的否定都变成了全称命题. 含有一个量词的特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特称命题
它的否定
p : x M,p(x)
p : x M,p(x)
2
例1 写 出下列特 称命题 的否定: 1)p:x R,x +2x+3 0;
三大数学漏洞
三大数学漏洞
数学是众多科学领域中最优秀的之一,在上层社会的角度看待,大多数的数学
问题都能够被完美地解决,然而,通常的结论也同样适用于数学:难题也总会存在。
这里有三大数学难题,许多数学专家相继展开研究,却迟迟未能给出有效解决办法。
第一大数学难题为“哥德巴赫猜想”,它由十九世纪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
该猜想提出,任何一个大于2的自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的和,这两个质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即每一个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质数之和,并且2100年以
来许多数学家共同努力解决该难题,但尚未有令人满意的答案。
第二大数学难题为“弗洛伊德猜想”,它是自1859年著名的数学家基因的弗
洛伊德提出。
由于基因的弗洛伊德的研究,使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猜想成为可能,即每一个整数大于2可以是某个质数的元素倍数,同样的,这个猜想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目前仍然属于未解决的数学难题。
第三个数学难题被称为“RI猜想”,它是20世纪50年代罗斯福大学数学家Richard Riemann提出,阐明质数可以用几何方式连接形成圆形,从而判定质数可
以拟合一个几何图形,但至今仍然无法确定质数的分布规律,也未提出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以上三个数学难题一直挑战着世界上一些最出色的数学精英们,作为高等教育
的一部分,这些数学难题仍然被解决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未解决的数学难题也为学究们提供了无限的启发和激励,让我们有机会层层探索,不断深入地思考,并最终完整地解答大自然无止境的奥秘。
如何解出世界十大无解数学题哥德巴赫猜想
如何解出世界十大无解数学题——哥德巴赫猜想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依然未能解决,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数学史上最著名的未解问题之一,它声名远扬,备受世人关注。
数学家们长期以来努力寻找解答,但至今仍未有明确的证明。
本文将就如何解出世界十大无解数学题之一——哥德巴赫猜想展开讨论。
二、哥德巴赫猜想的历史及概念1. 哥德巴赫猜想的历史哥德巴赫猜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742年,德国数学家Christian Goldbach首次在给友人哥德巴赫的信中提出了这一问题。
这一问题被命名为哥德巴赫猜想是因为它首先被提出时是由哥德巴赫亲自提出的。
哥德巴赫在信中提到:“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
” 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由来。
从此之后,数学家们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但至今尚未找到证明。
2. 哥德巴赫猜想的概念哥德巴赫猜想的表述很简单,即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分解为两个质数之和。
数字4可以被分解为2+2,数字6可以被分解为3+3,数字8可以被分解为3+5,以此类推。
三、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性哥德巴赫猜想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涉及到了数论和素数的研究。
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将有助于深化对素数分布规律的认识,对数论研究会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答也将对现代密码学和计算机安全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对于数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尝试1. 历史上的尝试自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以来,数学家们对此进行过多次证明尝试。
这些尝试大多基于对素数性质的研究,但很遗憾,至今仍未有一个符合数学领域普遍认可的证明方案。
2. 近年来的尝试随着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数学工具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有一些新的证明尝试出现。
有数学家运用了复杂的计算机算法和程序来进行尝试。
然而,这些尝试大多还处于实验阶段,尚未获得全面的认可。
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多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哥德巴赫是一个德国数学家,生于1690年,从1725年起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在彼得堡,哥德巴赫结识了大数学家欧拉,两人书信交往达30多年.他有一个著名的猜想,就是在和欧拉的通信中提出来的.这成为数学史上一则脍炙人口的佳话.有一次,哥德巴赫研究一个数论问题时,他写出:3+3=6,3+5=8,3+7=10,5+7=12,3+11=14,3+13=16,5+13=18,3+17=20,5+17=22,……看着这些等式,哥德巴赫忽然发现:等式左边都是两个质数的和,右边都是偶数.于是他猜想:任意两个奇质数的和是偶数,这当然是对的,但可惜这只是一个平凡的命题.对—般的人,事情也许就到此为止了.但哥德巴赫不同,他特别善于联想,善于换个角度看问题.他运用逆向思维,把等式逆过来写:6=3+3, 8=3+5, 10=3+7, 12=5+7, 14=3+11,16=3+13, 18=5=13,20=3+17, 22=5+17,……这说明什么?哥德巴赫自问,然后自答:从左向右看,就是6~22这些偶数,每一个数都能“分拆”成两个奇质数之和.在一般情况下也对吗?他又动手继续试验:24=5+19, 26=3+23,28=5+23, 30=7+23,32=3+29, 34=3+31, 36=5+31, 38=7+31,……一直试到100,都是对的,而且有的数还不止一种分拆形式,如24=5+19=7+17=11+13,26=3+23=7+19=13+1334=3+31=5+29=11+23=17+17100=3+97=11+89=17+83=29+71=41+59=47+53.这么多实例都说明偶数可以(至少可用一种方法)分拆成两个奇质数之和.在一般情况下对吗?他想说:对!于是他企图找到一个证明,几经努力,但没有成功;他又想找到一个反例,说明它不对,冥思苦索,也没有成功.于是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提笔给欧拉写了一封信,叙述了他的猜想:(1)每一个偶数是两个质数之和;(2)每一个奇数或者是一个质数,或者是三个质数之和.(注意,由于哥德巴赫把“1”也当成质数,所以他认为2=1+1,4=1+3也符合要求,欧拉在复信中纠正了他的说法.)同年6月30日,欧拉复信说,“任何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我确信无疑,它是完全正确的定理.”欧拉是数论大家,这个连他也证明不了的命题,可见其难度之大,自然引起了各国数学家的注意.人们称这个猜想为哥德巴赫猜想,并比喻说,如果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那么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冠上的明珠.二百多年来,为了摘取这颗耀眼的明珠,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付出了巨大的艰苦劳动.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创造了一种新的“筛法”,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的和,而这两个数又分别可以表示为不超过9个质因数的乘积.我们不妨把这个命题简称为“9+9”.这是一个转折点.沿着布朗开创的路子,932年数学家证明了“6+6”.1957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3”,这是按布朗方式得到的最好成果.布朗方式的缺点是两个数都不能确定为质数,于是数学家们又想出了一条新路,即证明“1+C”.1962年,我国数学家潘承洞和另一位苏联数学家,各自独立地证明了“1+5”,使问题推进了一大步.1966年至1973年,陈景润经过多年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研究,终于证明了“1+2”:对于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一定可以表示成一个质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质数的乘积的和.即 : 偶数=质数+质数×质数你看,陈景润的这个结果,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解决只有一步之遥了!人们称赞“陈氏定理”是“辉煌的定理”,是运用“筛法”的“光辉顶点”.(附)哥德巴赫猜想进展情况如下: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ei)先後证明了“5 + 7 ”, “4 + 9 ”, “3 + 15 ”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 + 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後证明了“3 + 3 ”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Byxwrao)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及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 + 3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1 + 2 ”.最终会由谁攻克“1 + 1 ”这个难题呢?现在还没法预测.。
世界三大数学猜想
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一、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中一个未解决的问题,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
猜想的内容是:任意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虽然这个猜想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实验验证,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证明方法。
这个猜想引起了数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并且成为数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费马定理费马定理是数学中另一个著名的未解决问题,由法国数学家费马在1637年提出。
定理的内容是:对于任何大于2的自然数n,方程x^n + y^n = z^n没有正整数解。
这个定理在数学史上曾经困扰了数学家们长达三个半世纪,直到1994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才最终证明了费马定理。
三、四色猜想四色猜想是数学中一个与图论相关的问题,由英国数学家弗兰克·格思里在1852年提出。
猜想的内容是:任何平面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来着色,使得相邻的国家不使用相同的颜色。
这个问题在数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1976年,美国数学家肯尼斯·阿佩尔和沃尔夫冈·哈肯使用计算机证明了四色猜想。
这三大数学猜想都是数学领域中最为著名的问题,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激发了无数数学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尽管这些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完全解决,但是它们的存在和探索过程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千禧年大奖难题千禧年大奖难题是由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在2000年提出的七个数学难题,每个难题的解决者将获得100万美元的奖金。
这七个难题包括:1. P vs NP问题:这个问题涉及计算机科学的复杂性理论,询问是否存在一种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解决所有NP问题。
如果P等于NP,那么很多复杂的计算问题都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解决,这将彻底改变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
2. 黎曼猜想:这个猜想是关于素数分布的,提出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复平面的临界线上。
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是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为何感觉没什么用处
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是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为何感觉没什么用处哥德巴赫猜想是一道数学难题,被称为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它首先是在1742年,由哥德巴赫提出来的。
他提出来后,自己没办法证明。
于是便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请欧拉证明。
但是欧拉至死都没能证明,这道难题就留了下来。
(哥德巴赫)此后,世界各国的大数学家,很多人穷尽一生来证明这道数学难题。
虽然各自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都没能完全证明。
最接近证明的,是我国的大数学家陈景润,他在1966年证明了“1+2”,算是目前在哥德巴赫猜想难题证明上的最高成就。
不过依然没能再往前推进一步,证明出最终的命题“1+1”。
说到这个“1+1”,很多不太懂数学的老百姓心中,还产生了一个误会。
大家都以为,哥德巴赫猜想是要证明“1+1=2”。
很多人都说,“1+1=2”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可以证明的呢?显然,这明显是误会。
所谓“1+1”,按照现在通行的描述,是证明“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质数)之和”。
比如10可以写成3+7,24可以写成13+11等等。
而陈景瑞证明的“1+2”,当然也不是证明“1+2=3”,而是证明“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和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也就是说,陈景瑞证明的“陈氏定理”,是哥德巴赫猜想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今天咱们在这里讨论的,并不是哥德巴赫猜想是怎么证明的问题,而是这个牵动整个世界数学界的,被称为是数学殿堂皇冠上的明珠的命题,证明来究竟有什么用?(陈景润旧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疑问,是因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我们知道,科学只有转化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对人类起作用。
比如物理学中的电磁现象等等,当其理论提出来后,直接催生了一场技术革命,让人类走进了电气时代,其影响力是巨大的。
就算是数学,很多数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有巨大作用。
比如微积分和级数理论,它在滤波、数据压缩、电力系统的监控、电子产品的制造等等,都有重要作用。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四 色 猜 想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
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
”这个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他和在大学读书的弟弟格里斯决心试一试。
兄弟二人为证明这一问题而使用的稿纸已经堆了一大叠,可是研究工作没有进展。
后来陆续请教了著名数学家德.摩尔根、著名数学家哈密尔顿,问题也没有能够解决。
1872年,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凯利正式向伦敦数学学会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
世界上许多一流的数学家都纷纷参加了四色猜想的大会战。
数学家虽然对此绞尽脑汁,但一无所获。
(美国数学家富兰克林于1939年证明了22国以下的地图都可以用四色着色。
1950年,有人从22国推进到35国。
1960年,有人又证明了39国以下的地图可以只用四种颜色着色;随后又推进到了50国。
看来这种推进仍然十分缓慢)。
直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由于演算速度迅速提高,加之人机对话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对四色猜想证明的进程。
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
四色猜想的计算机证明,轰动了世界。
它不仅解决了一个历时100多年的难题,而且有可能成为数学史上一系列新思维的起点。
不过也有不少数学家并不满足于计算机取得的成就,他们还在寻找一种简捷明快的书面证明方法。
费尔马大定理费尔马大定理, 肇源于两千多年前, 挑战人类三个多世纪, 多次震惊全世界, 耗尽人类最杰出大脑的精力, 也让千千万万业余者痴迷. 古希腊的丢番图写过一本著名的“算术”, 经历中世纪的愚昧黑暗到文艺复兴的时候, “算术”的残本重新被发现研究. 费马大定理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它是用一个每个中学生都熟悉的数学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来表达的。
近代数学三大难题
近代数学三大难题费尔马大定理(已证) 四色猜想(已证) 哥德巴赫猜想1.费尔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的表述很简单:对于正整数,不可能将一个高于2次的幂写成两个同次幂的和。
换句话说就是,方程n n n x y z +=当2n >时,不存在正整数解。
起源于三百多年前,挑战人类3个世纪,多次震惊全世界,耗尽人类众多最杰出大脑的精力,也让千千万万业余者痴迷。
终于在1994年被安德鲁·怀尔斯攻克。
古希腊的丢番图写过一本著名的“算术”,经历中世纪的愚昧黑暗到文艺复兴的时候,“算术”的残本重新被发现研究。
1637年,法国业余大数学家费尔马(Pierre de Fremat )在“算术”的关于勾股数问题的页边上,写下猜想: n n n a b c +=是不可能的(这里n 大于2;a ,b ,c ,n 都是非零整数)。
此猜想后来就称为费尔马大定理。
费尔马还写道“我对此有绝妙的证明,但此页边太窄写不下”。
一般公认,他当时不可能有正确的证明。
猜想提出后,经欧拉等数代天才努力,200年间只解决了n =3,4,5,7四种情形。
1847年,库木尔创立“代数数论”这一现代重要学科,对许多n (例如100以内)证明了费尔马大定理,是一次大飞跃。
历史上费尔马大定理高潮迭起,传奇不断。
其惊人的魅力,曾在最后时刻挽救自杀青年于不死。
他就是德国的沃尔夫斯克勒,他后来为费尔马大定理设悬赏10万马克(相当于现在160万美元多),期限1908-2007年。
无数人耗尽心力,空留浩叹。
最现代的电脑加数学技巧,验证了400万以内的N ,但这对最终证明无济于事。
1983年德国的法尔廷斯证明了:对任一固定的n ,最多只有有限多个a ,b ,c ,振动了世界,获得费尔兹奖(数学界最高奖)。
历史的新转机发生在1986年夏,贝克莱·瑞波特证明了:费尔马大定理包含在“谷山丰—志村五朗猜想 ” 之中。
童年就痴迷于此的怀尔斯,闻此立刻潜心于顶楼书房7年,曲折卓绝,汇集了20世纪数论所有的突破性成果。
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难以破解?
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难以破解?在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
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亦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基本信息中文名:哥德巴赫猜想英文名:Goldbach conjecture提出者:哥德巴赫提出时间:1742年6月7日所属领域:数学其他名称:三素数定理概述正在加载哥德巴赫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1742年,由德国中学教师哥德巴赫在教学中首先发现的。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把自己的多年实验证明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欧拉回信正式提出了以下两个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b.任何一个大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也有人称作哥德巴赫--欧拉猜想)欧拉在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
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而不可及的数学上的“明珠”。
一、哥德巴赫猜想解数的特性:令偶数为M,小于√M的素数为小素数。
特性一:1、依据素数定理,只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的整数叫素数,得素数是不能被自身数以外的素数整除的数,那么,在偶数内不能被所有小素数整除的数,必然是素数或自然数1;2、依据等号两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的原理。
十大著名数学难题
十大著名数学难题1.科拉兹猜想:又称为奇偶归一猜想,是指对于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则对它乘3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则对它除以2,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得到1。
2.哥德巴赫猜想:将一个偶数用两个素数之和表示的方法,等于同一横线上,蓝线和红线的交点数。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界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
3.孪生素数猜想:这个猜想是最初发源于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他在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存在无穷多个素数p,使得p + 2是素数。
4.黎曼猜想:黎曼猜想由德国数学家波恩哈德·黎曼于1859年提出。
它是数学界一个重要而又著名的未解决的问题,素有“猜想界皇冠”之称,多年来它吸引了许多出色的数学家为之绞尽脑汁。
5.霍奇猜想:这一猜想断言,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整数n,存在一个仅包含 n 个元素的有限子集 S,使得对于 S 中的任何两个元素 a 和 b,都有 a+b 不等于 a-b。
6.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 Yang-Mills 理论是现代规范场论和基本粒子物理的基础,而 Yang-Mills 存在性和质量缺口问题则是 Yang-Mills 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未解决问题。
7.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这个猜想是关于代数曲线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注的是对于给定的曲线,是否存在一个只与曲线的有理点有关的整数,使得这个整数在曲线的每个有理点上都是一个常数。
8.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这是流体力学中一个基本的方程,描述了流体的运动。
该问题关注的是,在给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是否存在一个光滑的解来满足该方程。
9.P 与 NP 问题:P 问题指的是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的问题,而 NP 问题则是指那些在多项式时间内可以验证一个解是否正确的问题。
P 与 NP 问题的核心问题是,是否所有的 NP 问题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转化为 P 问题。
10.abc猜想:abc猜想是由法国数学家约瑟夫·奥斯特莱和英国数学家大卫·芒福德于2004年提出的一个关于素数的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界的一个有名的未解决问题,它是世界上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这个猜想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尔·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它指出所有大于二的自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的形式。
虽然这个猜想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人能够证明它的正确性。
在1742年,哥德巴赫写了一篇论文,在其中提出了他的猜想。
他的猜想基于一个叫做质数分解定理的命题,这个命题指出所有大于二的自然数都可以表示为若干个质数之积的形式。
哥德巴赫认为,如果这个命题是正确的,那么就可以证明所有大于二的自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的形式。
然而,哥德巴赫并没有能够证明这个命题的正确性,所以他的猜想也无法得到证明。
虽然哥德巴赫的猜想并没有得到证明,但它却对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许多数学家都曾尝试过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确性,但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人能够成功地证明这个猜想。
虽然哥德巴赫猜想尚未得到证明,但它在数学界仍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这个猜想涉及到了许多数学领域,包括质数论、代数学和几何学。
它的证明将会对许多数学问题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为解决其他数学难题提供重要的线索。
由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性,许多数学家都曾尝试过证明它的正确性。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许多数学家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证明方法,但都没有能够得到最终的证明。
目前,哥德巴赫猜想仍然是数学界的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尽管哥德巴赫猜想尚未得到证明,但它仍然对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猜想激发了许多数学家的好奇心,并促使他们去思考如何证明这个猜想的正确性。
它的证明将会给数学界带来重大的突破,并为解决其他数学难题提供重要的线索。
目前,哥德巴赫猜想仍然是数学界的一个未解决的问题,但许多数学家仍然在努力证明它的正确性。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证明方法正在被研究,但都尚未得到最终的证明。
尽管哥德巴赫猜想尚未得到证明,但它仍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数学问题。
如果能够证明这个猜想的正确性,将会对数学界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为解决其他数学难题提供重要的线索。
至今未解决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
至今未解决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时间:2011.06.27 18:59转贴到: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收藏发给朋友举报浏览44 次在中国,华罗庚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数论方面的问题。
1952年,他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还组织并领导了“哥德巴赫猜想讨论班”。
开始了攻克世界难题的攻坚战,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但是最后一步却是异常的艰难。
数学领域其他的难题可以说层出不穷,其中:第一个是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Goldbach)是德国一位数学家,生于1690年。
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
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
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
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 . . . 等等。
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
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
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
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
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亦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一大于7的奇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猜想。
后者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会是对的。
弱哥德巴赫猜想尚未完全解决,但1937年时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已经证明充分大的奇质数都能写成三个质数的和,也称为“哥德巴赫-维诺格拉朵夫定理”或“三素数定理”。
猜想提出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即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可以表示成461=449+7+5,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
例子多了,即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
1742年6月30日欧拉给哥德巴赫回信。
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
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研究途径
研究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四个途径。
这四个途径分别是:殆素数,例外集合,小变量的三素数定理以及几乎哥德巴赫问题。
殆素数
殆素数就是素因子个数不多的正整数。
现设N是偶数,虽然不能证明N是两个素数之和,但足以证明它能够写成两个殆素数的和,即N=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都不太多,譬如说素因子个数不超过10。
用“a+b”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N都可表为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
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写成"1+1"。
在这一方向上的进展都是用所谓的筛法得到的。
“a+b”问题的推进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7”,“4+9”,“3+15”和“2+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4”。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4”。
稍后证明了“3+3”和“2+3”。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5”,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3”。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1+2”。
例外集合
在数轴上取定大整数x,再从x往前看,寻找使得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的那些偶数,即例外偶数。
x之前所有例外偶数的个数记为E(x)。
我们希望,无论x多大,x之前只有一个例外偶数,那就是2,即只有2使得猜想是错的。
这样一来,哥德巴赫猜想就等价于E(x)永远等于1。
当然,直到现在还不能证明E(x)=1;但是能够证明E(x)远比x小。
在x前面的偶数个数大概是x/2;如果当x趋于无穷大时,E(x)与x的比值趋于零,那就说明这些例外偶数密度是零,即哥德巴赫猜想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成立。
这就是例外集合的思路。
维诺格拉多夫的三素数定理发表于1937年。
第二年,在例外集合这一途径上,就同时出现了四个证明,其中包括华罗庚先生的著名定理。
业余搞哥德巴赫猜想的人中不乏有人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在概率意义下是对的。
实际上他们就是“证明”了例外偶数是零密度。
这个结论华老早在60年前就真正证明出来了。
三素数定理
如果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正确,那么奇数的猜想也正确。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反过来思考。
已知奇数N可以表成三个素数之和,假如又能证明这三个素数中有一个非常小,譬如说第一个素数可以总取3,那么我们也就证明了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这个思想就促使潘承洞先生在1959年,即他25岁时,研究有一个小素变数的三素数定理。
这个小素变数不超过N的θ次方。
我们的目标是要证明θ可以取0,即这个小素变数有界,从而推出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潘承洞先生首先证明θ可取1/4。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方面的工作一直没有进展,直到1995年展涛教授把潘老师的定理推进到7/120。
这个数已经比较小了,但是仍然大于0。
几乎哥德巴赫问题
1953年,林尼克发表了一篇长达70页的论文。
在文中,他率先研究了几乎哥德巴赫问题,证明了,存在一个固定的非负整数k,使得任何大偶数都能写成两个素数与k个2的方幂之和。
这个定理,看起来好像丑化了哥德巴赫猜想,实际上它是非常深刻的。
我们注意,能写成k个2的方幂之和的整数构成一个非常稀疏的集合;事实上,对任意取定的x,x前面这种整数的个数不会超过log x的k次方。
因此,林尼克定理指出,虽然我们还不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但是我们能在整数集合中找到一个非常稀疏的子集,每次从这个稀疏子集里面拿一个元素贴到这两个素数的表达式中去,这个表达式就成立。
这里的k用来衡量几乎哥德巴赫问题向哥德巴赫猜想逼近的程度,数值较小的k表示更好的逼近度。
显然,如果k
等于0,几乎哥德巴赫问题中2的方幂就不再出现,从而,林尼克的定理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林尼克1953年的论文并没有具体定出k的可容许数值,此后四十多年间,人们还是不知道一个多大的k才能使林尼克定理成立。
但是按照林尼克的论证,这个k应该很大。
1999年,作者与廖明哲及王天泽两位教授合作,首次定出k的可容许值54000。
这第一个可容许值后来被不断改进。
其中有两个结果必须提到,即李红泽、王天泽独立地得到k=2000。
目前最好的结果k=13是英国数学家希思-布朗(D.R.Heath-Brown)和德国数学家普赫塔(Puchta)合作取得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