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构-2019年精选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构

有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已越来越突出,

其频频发生的各种恶劣性质的伤人或自残事件,已给学生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和损失。从事件本身看,似乎是个性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突发事件。但从深层次上说,则可能是一个事关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多方面的社会事件,从学校层面分析,与缺乏对危机的预防、预警和预控事件发生前的预警措施系统没有建立不无关系。心理危机预警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出现的有效方法,也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关键,其研究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学校应加强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积极预防和干预,有效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可从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心理预警指数和预警信号体系的确立、预警信息的沟通与反馈以及心理危机应急预案的建立等方面来构建。

1.心理危机预警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是在危机爆发前的一种危

机预防和

危机预告的机制。其基本思路是确定危机样本, 通过考察样本个体与共性的差异中各项指标活动的规律, 以这些规律作为预警信号,从而达到预警危机的目的。[1] 对预警对象和范围、预警指标、预警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 及时发现和识别大学生中各种潜在或现实的危机因素,从而获取预警信息、评价危机程度, 决定是否

发出危机警报,进行危机预告和危机干预。本文从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心理预警指数和预警信号体系的确立、预警信息的沟通与反馈以及心理危机应急预案的建立等方面来构建。

2.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

2.1确定预警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对象, 应该是危机承受能力相对较低、

危机事件发生率较高以及正在遭遇危机事件的个体或群体。主要体现为最易产生心理危机的12类学生:(1) 遭遇突发事件;(2)

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者;(3) 个人感情受挫者;(4) 人际关系失调者;(5) 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社会交往, 缺乏社会支持者;(6)

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者;(7) 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自卑感强烈者;(8) 身体出现严重疾病, 个人很痛苦, 治疗周

期长者;(9)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

、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10) 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控制病情以及曾患心理疾病休学、病情好转又复学者;(11) 身边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者;(12) 转系、休学、降级或近期遭受处分者。[2]

2.2建立预警指标预警指标是依据预警对象( 事件、个人) 的

情况建立一套有

监测功能的预警指标体系, 并通过预警指标,利用某种理论与经

验,分析确定预警对象与危机形成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此进行危机早期预测。郭兰等人把预警指标分为4 组(它们涵盖15 项具体指标)比较具有代表性, 它们是:(1) 个体发展状态指标;(2)

社会环境指标;(3) 人际交往指标;(4) 负性情绪指标。对于选取的指标,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机理, 设计并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确定预警级别。

2.3确定预警的最佳时期大学生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四个时期:

新生入学, 应当重视

此时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适应问题; 重大考试前后, 有些学

生可能会因压力或者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而产生心理危机; 临近毕业, 这一时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使大学生容易为很小的事件引发心理危机; 重大的社会事件或灾难发生, 如传染病流行期使人的心理处于恐惧的波动状态, 容易引发心理危机。

2.4信息的收集

2.4.1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心理健

康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学校可以通过教育部组织编订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CCSMHS、) 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l)等工具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根据普查结果,对筛查出阳性症状的学生进行约谈, 根据普查结果和约谈情况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筛选出心理危机干预和预警对象, 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跟踪其心理状况的变化。[3]

2.4.2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机构根据心理普查结果、心理咨询情况和学院、学生反映的

情况,按照“三级危机干预系统” ,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对有心理危机倾向及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实行定期跟踪、动态管理。

2.4.3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构建一种以学校

学工部门心理咨询中心为信息收集与处理中心,由学校各院系、职能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医院、学生宿舍管理机构共同参与,建立四级(校级、院系级、班级和宿舍)以及教师、学生两条线的信息收集和捕捉网络。一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就能通过通畅的信息网络迅速传达到心理咨询中心,以便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5预警信息的分析评估

2.5.1 分析预警信息分析是对大量收集上来的原始信息进行筛

选、分类、排序、

比较、计算和提炼,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首先在大量的信息中, 把可靠性强、典型性强、受关注度高、最可能引起危机、造成的影响最大的信息筛选出来,然后按信息的性质及用途, 分成恰当的类别和层次, 最后再逐一加以具体分析。通常采用定性、定量和因果分析三种方法。

只要收集的信息资料全面、准确,分析得透彻、到位, 那么

预测可能的危机并不难, 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影响范围的大小、危害的程度、后果的严重性, 即定量的分析。

2.5.2 评估预警信息。评估预警信息是整个预警系统的关

键, 评估是否得当决定了危机的预告是否正确。我们认为预警信息的评估应包括:(1) 评估危机者的精神状态: 是否达到平衡、稳定状态;(2) 评估危机的严重程度:危机个体的认知(思维方式)、

情感(感受或情绪反应) 以及精神活动(行为)处于何种水平;(3)

评估危机的时间因素: 是一次性的还是反复发生的;(4) 评估危机个体的情绪承受程度或应付能力。

2.6建立心理预警指数和预警信号体系通过对信息的分析评估就

可以建立心理预警指数和预警信

号体系。比如评估阶段转折、事件交替、矛盾冲突和偶然事件都是心理危机的高发热点时期。[4]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对这些热点的反应建立热点指数。热点指数包括热点集中指数、热点强度指数、热点柔性指数三个二级指数。热点集中指数反映学生所关心热点的集中程度,指数越大意味着注意力越集中,热点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就越大。热点强度指数反映关注热点的学生的数量和比例,指数越大意味着热点影响面越广,造成后果也可能越严重。

热点柔性指数反映学生对热点的观点差异程度,指数越大说明学生的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