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苏州府学
范仲淹的三个小故事
范仲淹的三个小故事摘要:一、范仲淹简介二、故事一:划粥割齑三、故事二:不为五斗米折腰四、故事三:万亿元国债正文: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事迹流传千古,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本文将讲述范仲淹的三个小故事,以展示他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一、范仲淹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他少年时期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他历任北宋多地官员,政绩显著,被誉为“一世之冠”。
同时,他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创办了苏州府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二、故事一:划粥割齑范仲淹年轻时,家境贫寒,他在长白山读书时,常常划粥割齑,即用粥和齑菜作为食物。
尽管生活艰苦,但他毫不懈怠,勤奋学习。
后来,他的学识和才华得到了广泛认可,晋升为太子中允、知制诰等要职。
三、故事二:不为五斗米折腰在范仲淹的一生中,他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品质。
有一段时间,他担任开封府尹,负责审理案件。
当时,有一个富商因为小事与邻居争执,邻居便以贿赂手段要求范仲淹偏袒自己。
然而,范仲淹坚决不为五斗米折腰,公正审理了案件,维护了社会正义。
四、故事三:万亿元国债在范仲淹担任宰相期间,国家财政困难,国债高筑。
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万亿元国债”的计划,即向全国富裕家庭征收国债,用以支持国家财政。
尽管这一政策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但范仲淹坚信这是为国家长远利益着想,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这项改革,为国家财政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范仲淹的这三个小故事,展示了他坚定的信念、清正廉洁的品质和为国家为人民谋福祉的决心。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轶事典故)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范仲淹回乡祭拜范氏宗祠。
在苏州祖宅住了几天后,范仲淹决定在苏州南园旁边买一块地,在此处盖一处房屋,待老迈时回乡居住。
按照家乡的风俗,在破土动工之前,范仲淹请了风水先生瞧一瞧,风水先生告诉范仲淹:“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如果在这里盖房子,将来的子子孙孙必定科举及第,世代将相,荣华不绝。
”如果换做旁人,必定喜出望外,没想到的是,范仲淹听完,立即打消了盖宅子的念头。
大家很不理解,范仲淹解释说:“吾家有其贵,敦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
”范仲淹的意思是说:这块宝地,如果我自己盖私宅,只能富贵我一家而已。
如果盖成苏州的府学,苏州的学子都来此地读书,将来必定人才辈出。
一年后,范仲淹奏请朝廷,将南园之地建为“府学”。
此后数百年,苏州府学对苏州乃至全国的影响非常深远。
宋元明清四代,苏州一共出了43位状元,其中一半来自苏州府学。
除了状元外,其他进士多达上千人。
郑元祐在《学门记》评价:“天下郡学莫盛于宋,然其始衣于吴中,盖范文正公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
”意思是说,宋朝的地方官学之所以能兴盛起来,起始于范仲淹在苏州建立的府学。
苏州府学发展起来后,天下文教才兴盛!范仲淹作为中国历史上亿万读书人之一,他的一个决定,极度繁荣了中华文化。
他的格局和贡献,非常人能比。
今天,笔者饱含感动之泪,来带大家认识一位几乎“圣人”的范文正公!一、认祖归宗——游子未归春又老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在范仲淹之前,苏州范氏并没有什么名气,而且,范仲淹是后期才认祖归宗的,在很长一段时间,范仲淹并不姓范,而是姓朱。
《宋史·范仲淹传》记载: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用现在的话说,范仲淹的命并不好。
他两岁的时候,父亲范墉便去世了。
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给了一个叫朱文瀚的读书人。
继父朱文瀚对他很好,给他取名为“朱说”。
在范仲淹中举之前,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朱文瀚的儿子。
范仲淹在苏杭地区行踪初探
范仲淹在苏杭地区行踪初探程伊权*(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摘要: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一生忧乐人生、改革弊政、清正廉洁。
他三次入朝参政,三次被黜外放,先后在浙江睦州、江苏苏州、浙江越州、杭州做地方官,共计六年。
在当地留下许多善政,为后世所传颂,人民怀念他,幸存一些文物古迹,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
关键词:范仲淹;苏州;杭州;政绩;胜迹;行踪。
中图分类号:K827.441Abstract:Fan Zhongyan was an outstanding statesman,military scientist and man of letter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In all his life he was concerned about state affairs before others and enjoyed comfort after others.He spent all his life cleaning the political corruption in governments and was honest in performing his duties.Three times he entered governments,participating in political affairs,and three times he was exiled outside.He became a local official first in Muzhou,Zhejiang Province,and later in Suzhou,Jiangsu Province.Then he worked as a local official in Yuezhou and Hangzhou,which are also in Zhejiang.Altogether he had been a local official for six years.He made a lot of achieve-ments in his political career and was praised by later generations.People still remember him.Fortunately there are some cultural relics and abundant materials about his life for later generations.Key words:Fan Zhongyan;Suzhou;Hangzhou;political achievements;famous historical sites;track.CLC:K827.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079(2003)05-0088-02一、范仲淹在苏杭地区活动追踪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范仲淹与苏州
道德修 养 。范仲淹 在苏 州 老家 有 “ 先人 古 庐 ” 范仲 淹 名其 西 斋 为 “ , 岁
寒 堂 ” 宅 中松 树为 “ , 君子树 ” 作 诗咏松 树 , : , 云
这次水利工程 由“ 朝廷 主之 ”才有毕工程于一役 的成就 。 , 范仲 淹这次在 苏州 任 上 的另 一功 绩 是兴 建 地 方学 校 。苏 州 风 景
优美 , 物产 富饶 , 是 范仲 淹 的父母 之 邦 , 仲淹 有 定居 于 此 的想 法 。 又 范
所以, 范仲淹 购 置 南 同 土地 , 打算 修 建 私 家 住 宅 。其《 州 十 咏 ・ 苏 南 园 》 :西 施 台下 见名 园 , 草千花 特地 繁 。欲 问吴 王 当 日事 , 云 “ 百 后来桃
使 西北入于扬子之与海也” 。范仲淹认为 :水 之为物 , 而停之 , “ 蓄 何为 而
不 害?决 而流之 , 何为而不利? 治理水灾 , ” 以疏 导为主 。报 告 中, 范仲 淹 对 江水 已高 、 涨潮时至 、 淤沙堆 积 、 费民力 、 费军 粮 、 劳 耗 淹没耕地 等反对
意见 , 一辨析 , 一 论证 自己治水方 案的合理性 。范 仲淹 的意见 , 到 吕夷 得 简 等主持朝廷政 局者 的充分支持 , 治理工程 最终 获得成 功 。范 仲淹在报 告 中曾说 :今之世 , “ 有所兴作 , 横议先至 。非朝 廷主之 , 则无 功而有毁 。 ”
。
笠
第
④
期
一
总 第
—
∞
期
v
大 , 方学校 不需 要这 样 多 的办 学空 问 。范 仲 淹独 具 慧 跟 , 地 回答 众 人
说 :我只怕 过段 时 间后 , 而嫌 此 地 面 积太 小 了 。建 造 新 校舍 时 , “ 反 ” 范
范仲淹的十大改革措施
范仲淹的十大改革措施朱顺成《民生周刊》(2013年第22期)“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从大顺城返回庆州的途中,范仲淹觉得如释重负,在延州派种世衡筑青涧城,东北边防已趋稳定,只是他自己的身体,却感到十分疲乏。
此刻正是暮春季节,山畔的野花刚刚开放。
如果是在江南,早已百花烂漫了,他触景生情地吟了这四句诗。
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范仲淹任苏州知州时以五代钱元璙南园旧地创立苏州府学,此乃天下州府办学之先倡。
他改革旧制,首创了将官学与祭祀孔子的庙堂合为一体的左庙右学新格局,为各地所效仿,后被苏州百姓尊奉为苏州城隍。
宋仁宗亲政后,范仲淹担任右司谏一职。
景祐五年(1038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乱中,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协助夏竦平定叛乱。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仁宗连日催促范仲淹等人,拿出措施,改变局面。
范仲淹、富弼和韩琦,连夜起草改革方案。
特别是范仲淹,认真总结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
那时,升降官员不问劳逸如何,不看政绩好坏,只以资历为准。
范仲淹提出考核政绩,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
当时,大官每年都要自荐其子弟充京官,一个学士以上的官员,经过二十年,一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
这些纨绔子弟只知相互包庇,结党营私。
为了国家政治的清明和减少财政开支考虑,应该限制大官的恩荫特权,防止他们的子弟充任馆阁要职。
精贡举,即严密贡举制度。
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首先应该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原来进士科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
择长官。
针对当时分布在州县两级官不称职者十居八九的状况,范仲淹建议朝廷派出得力的人往各路(北宋州以上的一级监察和财政区划)检查地方政绩,奖励能员,罢免不才;选派地方官要通过认真地推荐和审查,以防止冗滥。
《范仲淹》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范仲淹》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仲淹》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欢迎阅读参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范仲淹,字希文,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
监泰州西溪盐税,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
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
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凡万余言。
服除,以殊荐,为秘阁校理。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
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
”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
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
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
仲淹言:“昭应、寿宁,天戒不远。
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
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
”又言:“恩幸多以内降除官,非太平之政。
”事虽不行,仁宗以为忠。
太后崩,召为右司谏。
言事者多暴太后时事,仲淹曰:“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余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
”帝为诏中外,毋辄论太后时事。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
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
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夷简不悦。
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
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
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
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覈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苏州中学与范仲淹的故事
苏州中学与范仲淹的故事
苏州中学,一所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与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将为您讲述苏州中学与范仲淹的故事。
苏州中学,位于我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所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著名学府。
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035年的苏州府学,而它的创建者正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
他曾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范仲淹在任苏州知府期间,深感当地教育水平的落后,于是决定创建一所府学,以培养人才,提高民智。
1035年,苏州府学应运而生。
范仲淹亲自担任校长,选拔了一批学识渊博的教授,广招门徒,教授儒家经典。
在他的努力下,苏州府学很快成为江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学府之一,吸引了大量学子前来求学。
这所学府历经千年,几经变迁,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苏州中学。
苏州中学与范仲淹的故事,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创建上,还包括了范仲淹的教育理念。
范仲淹主张“教以人伦,养以道德”,强调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品德。
这一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苏州中学的办学宗旨。
此外,苏州中学还保留了许多与范仲淹有关的文物和古迹。
如范仲淹亲手种植的古松、范仲淹题写的碑文等,这些都成为苏州中学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结:苏州中学与范仲淹的故事,是一段充满智慧和情怀的历史佳话。
范
仲淹创建的苏州府学,为后世培养了无数人才,而他的教育理念也一直影响着苏州中学的发展。
范仲淹(文学家)—搜狗百科
范仲淹(文学家)—搜狗百科展开全文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
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提出严密官制、劝课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推行法制等10条建议,遭保守派反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
后病死于赴颍州途中。
善于诗词散文,风格清新明健。
有《范文正公集》,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财富。
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生活得非常简朴,每天只吃一碗稀粥,凉了以后分为四份,拌几根腌菜和醋,早晚各吃两份,吃完继续读书。
成语“断齑画粥”就来源于范仲淹的苦学事迹。
他的这种生活很像孔子的弟子颜回的经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考中进士之后,范仲淹进入仕途,参与政事。
他在担任右司谏时,多次进谏,得罪了太后和宰相—当时,年幼的宋仁宗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被贬到了苏州。
后因治水有功,才被调回京城,担任开封知府。
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所到之处,政绩卓著。
宋夏交战,已经52 岁的范仲淹被任为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亲临前线视察。
他号令严明,爱抚士卒,奖拔人才,阻止了西夏的入侵,成功地化解了多次边境危机。
多年的仕途和军旅生涯,让范仲淹看到了北宋朝廷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诸多弊端,如果不改革,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
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开始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初期,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宋朝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
但是,触碰到当权者利益的改革最终失败了;支持改革的大臣纷纷被贬,范仲淹也在其中,几年之后郁郁而终。
在新政中,范仲淹非常重视教育和治学。
他早年就主持过应天府府学,从来都是诲人不倦。
有时,还用自己微薄的俸禄招待学生们吃饭,他还联络和资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宋初三先生”、张载等。
为了给国家培养实用人才,范仲淹还提议将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内容转向讲求经旨的义理之学和注重实用的经济之学。
有担当胸怀天下为国为民的例子
有担当胸怀天下为国为民的例子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写的《岳阳楼记》备受历代文人赞誉,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脍炙人口,展现了他为天下人谋福祉的广阔胸怀。
不少人就算不知道范仲淹,也一定都听过这句话。
范仲淹之所以一生为国为民,想让天下人都过上好日子,这与他出身贫寒,少年时代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艰辛不无关系。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他改嫁。
家里虽然生活清苦,范母却常以“孟母三迁”中的孟母自勉,给范仲淹讲古人发奋读书成材的故事,并教他用树枝在地上写字。
后来,范仲淹在家附近的醴泉寺中苦读三年,留下了“划粥断齑”的故事。
范仲淹把苦难的生活当做自己的考验,心无旁骛地读书学习,为后来从政和做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范仲淹从政后,政绩卓著,既铁面柔情、公正严明,又宅心仁厚、有情有义,广受百姓爱戴。
范仲淹祖籍苏州,对苏州有特殊的感情,他任苏州知州时选中一块地,于是请风水先生来看。
风水先生说这块地太好了,住在此地必定子孙满堂、飞黄腾达。
范仲淹转念一想,如果把这里变成学堂,将来成才的就是许许多多的子弟。
因为小时候的求学经历,他希望更多贫寒家庭的孩子也能进学堂读书。
他很快把这块地捐出来,建了苏州州学。
苏州州学成为北宋规模最大的地方官办学校,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又成为规模庞大的苏州府学,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寒窗苦读,救世济民,兴办学堂,不慕财富,先人后己……这就是范仲淹留给后世的清明家风。
苏州府学文庙
一.苏州府学文庙二.苏州府学文庙的历史概述苏州文庙府学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创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
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的次年,在南园遗址上,设学立庙。
庙学合一(即文庙府学合一)范仲淹聘请当时著名教育家胡瑗为教授,因为办学有方,一时名闻天下,成为各地州,县学效仿的楷模。
此后历经拓建到明清两代府学文庙的规模很大,占地面积近二百亩。
有江南学府之冠的赞誉。
现有面积仅为当时的六分之一,目前保留下来的重要建筑有棂星门,戟(ji)门,大成殿,崇圣祠,七星池,明伦堂。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六间约六百平方米,共有五十根楠木柱支撑,楠木?它在全国实属罕见。
而大成殿却有50根粗壮的楠木,可称为天下奇观。
目前的大成殿是建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明朝中期苏州知府况钟重修,因此大成殿的梁架结构,斗拱,鸱(chi)尾,都有宋代建筑的风格,大成殿重檐多宇,崇台列阶,古朴庄重,气势轩昂,其殿堂的建筑规模仅次于玄妙观三清殿,也是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1956年,苏州文庙列入省级文保单位。
苏州文庙的规模名列东南之冠,清末科举废除,文庙府学日渐荒废。
十年浩劫更是破坏殆尽。
1981年市政府拨款重修文庙,同时在原址上建碑刻博物馆,这是当时全国首家碑刻博物馆,文庙从此获得新生。
大成殿于1982年维修,1985年7月对外开放,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大成殿在传播孔子文化遗产的功能,利用原有的儒学碑刻优势,1990年经过精心筹划准备完成陈列孔子文化石刻,陈列共148块。
悬于大成殿正门重檐下的“大成殿”门匾。
高3米,宽2.2米,雕刻精美,九龙戏珠用白云烘托,龙的造型姿态生动,云的雕刻线条精细流畅,“大成殿”三个金字为清世宗御笔。
蓝底金字,光彩夺目,为我们的孔子文化石刻陈列平添了几分的气氛。
棂星门建于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明成化年间重修,高8米,宽25米,8柱,7间,柱枋上镌刻龙凤,云鹤,花卉如意图案。
范仲淹苏州兴学治水
下各州县皆立学校,“继此郡县皆有学,而吴 固称为首”。宋代苏州学府在宋代全国范围内, 开后世地方学府之先河,对于整个中国的教育
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而从唐代到五代吴越国时期,吴淞江流域
9月下・2016中国减灾q多
■…sToRY l史话
都是设立专门的机构营田司来管理农田水利, 其塘浦圩田、各支流港汉都建有完善的堤防堰 闸体系,所以在大水之年,田里的水能很快流 入塘浦港汉,而塘浦港汉里的水又能很快地进 入吴淞江的各大支流,很快汇入到吴淞江主干 道,进而抬高吴淞江的水位,当水位高于海潮 水位时,吴淞江里巨量的清水能有效地冲刷倒
命移至他的乡梓之地一一苏州。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的故事,看他如何兴学、治水,以及将他的思想发扬并传承. ;
他迷恋着碧波万顷的太湖、灵岩寺吴王 的离宫、古老的盘门以及“小桥流水多,人 家尽枕河”的风景。
回苏州故里,作为知州,范仲淹开始倾
其全力育才兴学。他在苏州卧龙街(今人民路)
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建宅居住。
的洪涝灾害。
深夜,范仲淹拿起烛台,在台桌上查看“苏 州水系图”,他看了又画,画了又看,拟出一 个以疏导为主的具体方案。 在苏州府议事堂,学者、名流、转运使聚 集一堂,会商范仲淹拟定的治水大计。 有的说:“范公提出将苏州西北诸水导 入长江,依鄙人愚见,眼下江水己高,不纳
此流呵!” 有的补充道:“日有潮来,水安得下?”
命,范仲淹留任苏州,把水利工程完成。因此,
北入于扬子江与海也,其利在此。”
范仲淹的治水主张最终还是获得朝廷首肯,
朝廷命他主持苏州地区的水利建设。于是,范 仲淹以工代赈,每日给粮五升,招募饥民兴修 水利,“部役开决积水”。这年八月,水利工
范仲淹督学文言文解读
范仲淹督学文言文解读范仲淹督学的文言文如下:范仲淹为南京留守,晏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
晏殊请掌府学。
仲淹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
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
往往潜至斋舍诇之。
见有先寝者,诘之。
其人绐云:“适疲倦,暂就枕耳。
”仲淹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仲淹即取书问之。
其人不能对,乃罚之。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
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翻译: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范仲淹督学文言文解读如下:范仲淹,字希文,是苏州吴县人。
他曾经在应天府掌管书院,那时,有个读书人假造学历,混进了官府读书。
有人知道了,就告发了这个读书人。
范仲淹在审理案件时,却说:“他能够冒着主考的惩罚,假造学历,可见他很勇敢。
”于是,没有惩罚这个读书人。
范仲淹督学文言文主要讲了范仲淹在应天府掌管书院时,有一个读书人假造学历进入书院读书,被人告发后,范仲淹却认为他敢于冒着主考的惩罚假造学历,显示出他的勇气,因此没有惩罚他。
这个故事体现了范仲淹的宽宏大量和对人才的重视。
范仲淹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在教育领域也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倡导兴学,注重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同时,他也非常注重选拔人才,提倡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
范仲淹苏州十咏简介
范仲淹苏州十咏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文正,号东坡居士,汉族,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后来以丰州(今陕西凤翔)知州和湖北等地官职为主,封临漳郡公。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臣之一,被誉为“文臣之楷模”。
范仲淹的《苏州十咏》是他在担任苏州知府期间创作的一组诗歌。
《苏州十咏》是以赞美苏州风光和描写苏州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十首七言绝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苏州的独特韵味和美丽景色。
诗中展现了苏州园林、运河、山水、民俗等多个方面的特色,使读者对苏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组诗歌以清新淡雅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脱颖而出,成为范仲淹文学创作中的一大佳作。
《苏州十咏》中的每一首诗都充满诗人对苏州的深情厚意,凝聚了他对乡土故土的热爱和追忆。
这些诗作的创作技巧独到,行文流畅,直观地展现了苏州的独特魅力和风景秀美。
范仲淹的《苏州十咏》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组名诗,更是对苏州这座古老城市的一种赞美和记录。
这些诗作深入人心,至今在中国文学领域仍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诵和赞美。
宋朝范仲淹故事范仲淹与苏州故事
宋朝范仲淹故事范仲淹与苏州故事范仲淹和苏州史学家说,此人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望亭)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登进士第,北宋与包拯同朝的名臣,官累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死后谥“文正”。
政治家说,此人乃“庆历革新”的创导与实践者,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虽因保守派作梗未能成功,却成了后来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军事家说,1038年西夏李元昊的叛乱,此人以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助夏竦经略陕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时边区民众有歌唱为证:“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文学家说,此人了得: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岳阳楼记》一文出了“忧、乐”的千古佳句。
另有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苏幕遮》,苍凉豪放、感情强烈,为历代传诵。
连欧阳修都曾称其《渔家傲》乃“穷塞外之词”。
都说得不错的。
问问苏州人还晓得点啥?有人说了,那条叫“范庄前”的街,说明他在本地住过。
还有景范中学,原来不是纪念他的祠堂吗?有人说了,天平山上,记得有一高义园,是后人崇仰他的风范而命名的。
他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名句是课本里早读了的。
还有人说了,他可是景祐年间苏州的知州大人哪,创办了府学,至今还在文庙里的明伦堂里端坐着,除了他谁还有资格做孔子的西宾呢?(明伦堂在供奉孔子的大成殿的西边)。
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989—105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
宋大宗端拱二年(即公元989年)农历八月初二,他出生在武宁军(今江苏徐州市)。
祖上几代都在吴越王钱俶手下做官,后来跟随钱俶归顺宋朝。
他父亲范墉博学多才,任武宁军(徐州)任节度掌书记,是个管理机要文书的官员。
范仲淹与苏州
范仲淹与苏州一提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范仲淹。
历史上苏州“学而优则仕”的人很多,一品当朝、显赫一时的也不在少数,可值得纪念的却并不多。
范仲淹就是苏州百姓念念不忘的先贤之一。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宋代吴县人。
他生于徐州,两岁丧父,随母亲谢氏改嫁山东淄州长山朱文翰,取名朱说,直到23岁才知道自己是姑苏范氏之子,虽然不想与朱氏子同姓,但是怕母亲伤心,因此没有马上提起复姓之事。
知道家世后,他更加发奋读书,终于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他以朱说之名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踏上仕途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回苏州“迎其母归养”,欲还范姓。
族人以为他要来争范氏家产,便想出种种理由加以拒绝。
范仲淹察知个中缘由后说,我“止欲归本姓,他无所觊”。
有了这样的承诺,族里才允许他归姓。
至天禧元年(1017),范仲淹为亳州节度推官,受母吴国太夫人命始奏复范姓。
到这时,29岁的他才正式将名字改为范仲淹。
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范仲淹当过京官,也驰骋过疆场,出将入相,推行过“庆历新政”,数十年宦海沉浮,但是家乡人民只记住他造福桑梓的三件事:兴水利,办学校,建义庄。
话说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六月,范仲淹贬官睦州后移治苏州,当时苏州久雨成灾,“湖溢而江壅,横没诸邑”,灾民逾10万户。
范仲淹到任后,亲自去察访水道,分析水患原因,吸收前人的治水经验,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的治水方针,首先疏导吴凇江,再疏常熟、昆山入江通海的支流。
以前,昆山、常熟有三十六浦,其中茜泾、下张、七鸦、白茆、浒浦五浦最大,由于潮水泥沙,逐渐淤塞。
在整个吴中水利中又数常熟的地位最为重要,白茆港是苏常东北出江的第一河,福山港是太湖水北流入长江的主要通道。
范仲淹择要而疏,亲临工程第一线,针对港浦“日有潮来”,泥沙淤积的特点,在疏浚的同时,提出了“新导之河,必设诸闸”的主张,他说,闸“常时扃之,御其来潮,沙不能塞”,“旱岁亦扃之,注水溉田,可救烟涸之灾”,“潦岁则启之,疏积水之患”,并强调开浦置闸后,要“设镇屯兵,专治浦闸”,每年春天“理其闸外,清除淤沙”,最终达到“工减数倍”的效果。
范仲淹与苏州府学
范仲淹与苏州府学张劲雷范仲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军事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热心兴学育人的教育家。
兴学育人可以说是范仲淹行之终生的事业。
他大力提倡改革科举制度,积极投身于兴办学校的教育实践之中,从而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范仲淹重视师资素质培养,力荐"明师"任教。
在教育上他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培养专门性实用人才的主张,范仲淹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以至宋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州府学是范仲淹亲手创建起来的宋代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地方官办学府,在宋代教育史乃至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声誉卓著,号称“东南学宫之首”,其影响深远。
一、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开宋以降地方州县办学之先河北宋建国以后,为了选拔人才,专重科举,而教育不兴。
中期以后,面对内忧外患,一批士大夫纷纷提出变法革新,范仲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范仲淹一生中,有三十多年时间是担任地方官。
他先后到过广德军、泰州、睦洲、苏州、饶州、润州、延州、邠州、杭州、越州等地,每到一处,他都大力兴学。
无论是在饶州(今江西上饶)、润州(今江苏镇江),还是在邠州(今陕西彬县)、延州(今陕西延安)都有他亲手办的学校。
他一生勤于教育,创建书院,为统治阶级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并开创了北宋一代兴学之风。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范仲淹被仁宗罢免了右司谏之职,贬为睦州知州。
《宋史》载:“明道二年(1033)三月,刘太后撒手人寰西归,仁宗亲政,朝政一新。
原先上疏忤刘太后的官员相继得到提拔重用。
四月,范仲淹被召回,除右司谏。
是年岁末,在宰相吕夷简的支持下,仁宗废黜郭皇后。
台谏在孔道辅和范仲淹的率领下,群起力争,被责问得张口结舌、理屈词穷的吕夷简玩弄阴谋手法,请台谏次日上朝力陈;仁宗连夜下诏旨,分贬台谏领袖孔、范出知泰州、睦州,天明即押出国门”⑴。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正月,范仲淹怀着一腔委屈与不平,匆匆离京汴梁,奔睦州赴任。
范仲淹掌管府学翻译和原文
范仲淹掌管府学翻译和原文翻译:范仲淹,字希文,年轻时有志向操守。
他应天府,依照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天非常疲惫,用水洗脸;吃饭不给,至于用粥继承的。
人不能忍受,范仲淹不痛苦啊。
晏殊应天府知府,听说范仲淹著名,请设置府学习。
曾对他奉以吃四方游士,孩子们到换衣服而出,范仲淹平静的。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准备把冬至受朝廷,天子率领百官祝寿。
范仲淹非常说的,并且说:奉亲在里面,从有家人的礼节,顾和百官同僚,面朝南而朝的,不可为后世法。
又上疏请求太后还政,不报。
当时吕夷简执政,提拔任用的人多出了门。
范仲淹上《百官图》,指出其依次说:如果这是按次序升迁,这样做不到,如这则公,这样,私人。
何况进退近臣,凡超格的,不应该完全信任的宰相。
吕夷简不高兴。
葛怀敏失败在定川贼寇抢掠到达潘原关中震惊许多人逃窜到山谷之间范仲淹率领六千由郇泾援助的听说贼已出塞才回来。
开始,定川事听,皇帝按图对左右的人说:如果范仲淹出兵救援,我不担心了。
奏到,皇帝很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范仲淹可以用了。
晋升为枢密直学士。
范仲淹因军队出征无功,推辞不敢接受命令,下诏不允许。
皇帝正锐意太平,多次询问当世之事,范仲淹皇恐,退朝后他上十件事。
天子方信向范仲淹,全部采用了,应该写命令的,都以诏书颁下画一。
只有府兵制度,大家认为不可而止。
范仲淹内刚外和,本性孝顺,因为母亲在当时正在贫穷,此后虽然贵,不是客人不重肉。
妻子儿女衣食,只能自己充。
而喜好施舍,设置义庄村里,以丰富本族的人。
泛喜爱好,人多出自他的门下,虽然民间的人,都能说他的名字。
死亡之日,各地听到的,都是叹息。
为政崇尚忠厚,所到之处有恩,郇、庆二州百姓与属羌,都建立生祠供奉的画像。
等到他死了,羌人首领率领几百人,哭的像他的父亲,斋戒三天离开。
当初,范仲淹病,皇帝常常派遣使者赐给药慰问,死后,悲悼良久的。
又派使者去问他的家,安葬,皇帝亲自写碑文说褒贤的碑。
原文: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
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2023年最新的范仲淹苦读书故事
2023年最新的范仲淹苦读书故事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读书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舍,煮粟二升,做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啖之。
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①,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遗以食物,而不下筯②,得非以相浼为罪乎③”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注释】①以公厨室馈:让官府厨房做好饭菜送给范仲淹。
②筯:筷子。
③得非以相浼为罪乎:难道认为我们送你好饭菜是错误的吗1、文中“归告其父”中“归”的意思是:___________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表现了范仲淹哪些优秀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读书》阅读答案1、返回或回家2、范仲淹读书时甘于食粥的清苦生活,拒绝留守赠送的好饭菜。
3、围绕“甘于吃苦,不贪图享乐,努力磨炼自己的意志等”回答即可。
拓展阅读;范仲淹生平早年生活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历10月1日),范仲淹生于河北真定府(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在百日后随家人去吴县(今苏州市)。
父亲范墉,从吴越王钱俶归宋,历任成德、武信、武宁节度使掌书记,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卒于任所。
母亲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河南村(今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朱文翰。
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5],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
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
府学鸿儒——宋学开山文正公
府学鸿儒——宋学开山文正公范仲淹(989-1052)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文武兼备”、“智谋过人”。
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公元1035年,范仲淹始创苏州府学,这便是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前身,他不仅是苏州地区最早的一所官办学校,也是全国第一所州府级学校。
郑元祐在《学门记》中赞曰:“天下郡学莫盛于宋,然其始亦由于吴中,盖范文正公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
少年贫寒,不堕青云之志范仲淹,二岁而孤,传说少年时曾在天平山下咒钵庵刻苦读书。
因为家贫,每天只能烧一碗粥,待凝冻成豆糕状,划成四块,上下午各吃两块充饥。
23岁,赴应天府求学,仍然风餐露宿,埋头苦读,一位同学将这事告诉父亲,父亲让儿子把厨房中的好东西带给范仲淹,过了几天,那位同学发现东西竟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发了霉,便惊讶地探问缘由。
范仲淹答:“我很感谢你送给我好的菜肴,可是我吃了以后,就会放弃咸菜和粥,过不惯艰苦的日子了!”即使到后来两顿粥都吃不上,他也从未放弃过“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的志向。
守苏一载,开创府学传奇1034年6月,范仲淹移守自己的故乡姑苏,交政后立即投入救灾治理水患,同年,皇帝下诏移知明州(今浙江宁波),文正公请愿留任完成治水工作。
翌年,在南园购置一块宅地,风水先生断定“此当世出卿相”。
范仲淹感言“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此,贵将无已焉”,意思是既然这块地这么好,倒不如就在这里办学校,让它源源不断地培养有用的人才,岂不比我一家出几个贵人更好吗?于是,他在此地建苏州府学,聘请胡瑗担任州学教授。
1035年10月他便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离开苏州。
劝学育才,完善教育系统范仲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把“兴学”当作是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
在《上执政书》中,范仲淹明确提出“重名器”(慎选举、敦教育),把当时科举以考试取人、而不在考试之先育人,比之为“不务耕而求获”,主张“劝学育才”,恢复制举并使之与教育相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仲淹与苏州府学张劲雷范仲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军事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热心兴学育人的教育家。
兴学育人可以说是范仲淹行之终生的事业。
他大力提倡改革科举制度,积极投身于兴办学校的教育实践之中,从而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范仲淹重视师资素质培养,力荐"明师"任教。
在教育上他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培养专门性实用人才的主张,范仲淹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以至宋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州府学是范仲淹亲手创建起来的宋代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地方官办学府,在宋代教育史乃至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声誉卓著,号称“东南学宫之首”,其影响深远。
一、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开宋以降地方州县办学之先河北宋建国以后,为了选拔人才,专重科举,而教育不兴。
中期以后,面对内忧外患,一批士大夫纷纷提出变法革新,范仲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范仲淹一生中,有三十多年时间是担任地方官。
他先后到过广德军、泰州、睦洲、苏州、饶州、润州、延州、邠州、杭州、越州等地,每到一处,他都大力兴学。
无论是在饶州(今江西上饶)、润州(今江苏镇江),还是在邠州(今陕西彬县)、延州(今陕西延安)都有他亲手办的学校。
他一生勤于教育,创建书院,为统治阶级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并开创了北宋一代兴学之风。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范仲淹被仁宗罢免了右司谏之职,贬为睦州知州。
《宋史》载:“明道二年(1033)三月,刘太后撒手人寰西归,仁宗亲政,朝政一新。
原先上疏忤刘太后的官员相继得到提拔重用。
四月,范仲淹被召回,除右司谏。
是年岁末,在宰相吕夷简的支持下,仁宗废黜郭皇后。
台谏在孔道辅和范仲淹的率领下,群起力争,被责问得张口结舌、理屈词穷的吕夷简玩弄阴谋手法,请台谏次日上朝力陈;仁宗连夜下诏旨,分贬台谏领袖孔、范出知泰州、睦州,天明即押出国门”⑴。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正月,范仲淹怀着一腔委屈与不平,匆匆离京汴梁,奔睦州赴任。
任职半年即与景佑元年(1034)之秋调至其桑梓之地,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
然此时迎接他的是:“至还郡中,灾困之氓,其室十万。
疾苦纷沓,夙夜营救。
”⑵半年后,范仲淹完成治水任务。
这是范仲淹第一次回归故里,虽非衣锦还乡,也算荣归桑梓。
拜访范氏长辈,看过苏州祖居后,他对祖辈创业精神由衷钦佩,因此萌生了在故乡购置土地建造新居之想法。
经亲友四处访视,相中南园旁边的一块土地,此地与名园沧浪亭相望。
南园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氏家府旧址,后又为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所筑。
朱长文《修学记》中记载:“始,姑苏郡城之东南,有夫子庙,所处隘陋。
范文正公以天章阁待制守是邦,欲迁之高显。
相地之胜,莫如南园。
南园者,钱氏之所作也,高木清流,交荫环丽,乃割其隅……”。
为慎重起见范仲淹请来阴阳家,阴阳家看后称:此地坐落卧龙街上,街北为北寺塔龙尾,南园正好是龙头之位,乃姑苏城风水宝地。
如能在此兴建家宅,子孙后代必将科举及第,公卿将相,荣华富贵,万世不竭。
而范仲淹想到的是:“吾家有其贵,敦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
贵将无已焉。
”⑶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时任苏州郡守的范仲淹,应地方人士朱公绰(朱长文之父)之请,奏请朝廷,获准给田5顷办学。
范氏将已购拟作私宅的钱氏南园之地献出建府学(即今文庙址)。
并且首先把自己所得南园之地建为“义学”,希望“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既成或以为太广,公曰:“吾恐异时患其隘耳。
”此年,范仲淹聘胡瑗“为苏州教授,诸子从学焉”,同时亦给孙复写信,希望他到苏州“讲贯经籍,教育人材”。
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说:“吴郡昔未有学,以文请解者,不过数人。
景佑中,范文正公以内阁典藩,而叹痒序之未立。
我先君光禄,率州人请建学,文正公请于朝,奏可,割南园一隅以创焉”。
范仲淹创立的苏州府学不仅在苏州地区为最早的一所官办学校,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第一所州府级学校。
在唐以前,苏州没有学校,学生主要请私塾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郑元祐在《学门记》中说:“天下郡学莫盛于宋,然其始衣于吴中,盖范文正公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
王泽民《苏州郡县范文正公祠记》说:“吴学之兴始于文正范公”。
杨载《平江路重修儒学记》:“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
清代思想家冯桂芬对苏州府学文庙的评价更高,他说:“三代下学校之制,至范文正天章阁之议行而始大备”。
“天下各县之有学,自吴学始,迤逦至宋末二百年而学遍天下,吴学实得其先”。
《苏州府志》24卷记载:“苏郡之有学也,自范文正公始。
而各县学校次第修建,大率皆方于宋代”。
由于宋代苏州文庙府学在全国的率先作用,宋仁宗在庆历四年三月据苏州府学这一作法,下令天下各州县皆立学校,“继此郡县皆有学,而吴固称为首”。
以上文献资料说明了苏州府学文庙在宋代教育界独领风骚,说明了宋代苏州文庙府学在宋代全国范围内,开后世地方学府之先河,对于整个中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苏州府学在教育方面的另一大功绩是垂范作用。
继创立苏州府学之后,苏州乃至全国都掀起了一股办学热潮。
各地学校相继诞生,如:吴县县学、长州县学、元和县学苏州的紫阳书院、正谊书院、杭州紫阳书院、江宁尊经书院等,纷纷崛起,紫阳书院、乾道书院、正谊书堂等亦饮誉遐迩。
二、府学之人才范仲淹创建苏州府学后,特别注重府学的人才的培养。
兴学育人可以说是范仲淹行之终生的事业。
他大力提倡改革科举制度,积极投身于兴办学校的教育实践之中,从而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范仲淹重视师资素质培养,力荐"明师"任教。
在教育上他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培养专门性实用人才的主张。
他在《分州建学记》一文中说:“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
他还明确指出:“痒序者,俊义之所由出焉。
三王有天下各数百年,并用此道以长养人材。
材不乏而天下治,天下治而王室安”。
⑷范仲淹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以至宋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力荐"明师"任教。
范仲淹认为,国家兴亡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关键在于兴办学校,推广教育。
而推广教育,师教尤甚。
他说:“文痒不振,师道久缺,为学者不根乎经籍,从政者罕议教化”。
⑸教师肩负“长育人材”的职责,而这正是兴学校、办教学的根本目的。
国家、政府也是通过教师的工作来实现“长育人材”的需求。
“用而不择,贤孰进焉;择而不教,贤孰继焉。
宜乎慎选举之方,则政无虚授;孰教育之道,则代不乏人”。
⑥范仲淹可贵之处,在于不仅言之,而更能坚持行之。
《上执政书》和《答手诏条陈十事》是范仲淹发挥政治观点最充分的两篇长文,其中均有专门议论教育的章节。
关于师资的重要性,他是这样阐述的:“如得名师,尚可教人”,⑺否则办学只能是一句空话。
何谓名师?范仲淹以“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难以为法”⑻的榜样回答了这一问题。
他创办苏州府学时,也把有师德、有责任心、懂专业,会教学生作为择师标准。
他为苏州府学挑选师资,先请孙明复,再聘胡安定,二人均有德有识之士。
《苏州府志》记载:“吴郡有学,起范文正公;而学有教法,起胡安定。
”胡瑗在任苏州府学教授期间,严立学规,“苏学为诸郡倡”。
胡瑗为了贯彻“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创立了分斋教学的制度。
他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
经义主要学习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和历算等科。
凡人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个副科。
另外还附设小学。
这种大胆尝试,即使学生能领悟圣人经典义理,又能学到实际应用的本领,胜任行政、军事、水利等专门性工作。
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人才。
如长于经义之学的孙觉、朱临、倪天隐等,长于政事的范纯仁(范仲淹之子)、钱公辅等,长于文艺的钱藻、腾元发等,长于军事的苗授、卢秉等,还有长于水利的刘彝等人。
2、苏州府学为苏州文运昌盛奠定基础,是状元、进士的摇篮。
范仲淹创立苏州府学后,由于府学独特而有效的的教育方法,宋元明清四朝中,苏州文运昌盛,人才辈出。
唐以降,苏州共三千余人考中进士,考中状元者达五十名。
在状元中,有十人官至一品宰相(或大员),占苏州状元的20﹪;有九人官至二品尚书(大员),占19﹪;其余多为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文庙府学)有一块宋代《吴郡登科提名碑》(共两块,现仅存一块),碑上共刻有从北宋端拱元年(988)至南宋绍兴十五年(1146)244个苏州登科进士提名,总计462名进士提名。
在他们中,有政治家,如身居要职的宰相丁谓、副宰相范仲淹、元绛、范纯仁、范纯大等。
还有吏部侍郎钱象先、魏宪、潘宪、潘兑、唐辉、凌哲、边知白,枢密副使郑戬,尚书李弥大,侍郎李弥远等。
另外还有对宋代政治、经济等作出贡献的,如科学家慎括、黄由、卫泾等;文学家程师孟、蒋堂、叶梦得。
大学者如龚程、龚况。
政论家如叶清臣、钱象先、范思道、胡元质等。
苏州历史上除了唐代的七个状元以外,共有四十三个状元,其中一半出自苏州府学。
明代全国共出状元89人,武状元11人。
苏州共出了九名状元,其中文状元八名,占全国状元比例的十分之一。
他们分别是施槃、吴宽、毛澄朱希周、顾鼎臣、沈坤、申时行、文震孟、陈大猷。
清代苏州状元名震天下,清代苏州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十分发达,清代全国出了文状元114名,其中苏州就有26名,占全国状元的四分之一。
他们分别是:孙承恩、徐元文、缪彤、韩菼、彭定求、归允肃、陆肯堂、汪绎、王世琛、徐陶璋、汪应铨、彭启丰、毕沅、张书勋、陈初哲、钱棨、石韫玉、潘世恩、吴廷琛、吴信中、吴钟骏、陆增祥、翁同和、翁曾源、洪钧、陆润庠。
苏州状元、进士如此之多,这与范仲淹创办的苏州府学是分不开的,是苏州府学教育的结果,它为苏州文运之昌盛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三、府学之建筑范仲淹在创办苏州府学初,其建筑布局上已形成了左庙右学的格局。
《修学记》载:“广殿在左,公堂在右,前有泮池,旁有斋室。
是时,学者才逾二十人,或言其太广。
文正曰:‘吾恐异日以为小也’”。
有人觉得太空旷,但范仲淹认为府学会有大发展,后来的府学发展证明了范仲淹的远见卓识。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向宋仁宗进谏立学的益处,宋仁宗纳谏,诏天下皆立学,并把“左庙右学”、“庙学合一”作为定制。
(“左庙右学”源于周礼中尚左之制,根据“左祖”的原则。
)熙宁年间,校理李延割南园地,增建城垣,第一次扩大了府学范围。
元祐四年(1089年)范纯礼、朱长文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此次扩建后比初建时大三倍,房屋达一百五十楹,并于大殿后立范文正公祠、胡安定祠。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下,府学遭毁。
所谓“建炎戎马,荡然无遗”⑼。
次年即始重建。
绍兴十一年建大成殿,后又于绍兴十五年至淳熙十四年建讲堂、传道堂、仰高亭、采芹亭、御书阁、五贤堂等建筑,房屋总数达七百五十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