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3a666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6.png)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个性和品格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礼仪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素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如何进行有效的礼仪教育,成为了幼儿园教师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1. 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的认知特点具有直观性、感性和局部性等特点。
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时,要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采用形象直观、感性体验的教育方法,让幼儿通过感知实践来体验礼仪的重要性,增强其对礼仪的认同感和自觉性。
2. 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幼儿园教师应该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认识礼仪、尊重礼仪,并逐步培养幼儿的自觉遵守礼仪的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形成良好的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
3. 示范行为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知行合一,言传身教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仪表、言行举止,用良好的示范行为影响幼儿。
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会尊重师长、友爱互助等良好的礼仪行为。
4. 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在进行礼仪教育中,幼儿园教师需要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交流和合作关系。
及时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中所学到的礼仪知识和行为习惯,鼓励家长在家中进行延伸和巩固。
与家长保持密切的通联,及时反馈幼儿在家中表现的情况,共同为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礼仪教育努力。
5. 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多角度、多形式地进行教育。
可以结合节庆活动、故事讲解、歌曲儿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礼仪知识,增强其对礼仪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6. 辅助工具的运用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幼儿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辅助工具,如礼仪教育绘本、教学游戏、教育工艺品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中学习礼仪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7. 综合评价和激励鼓励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幼儿园教师应该进行综合的评价,包括态度、表现、交流等方面,及时对幼儿的良好表现给予鼓励和奖励,激励幼儿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6e8b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a.png)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社交能力和品德修养,为幼儿成长和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下面是一些常用途径和方法:1.设置相关课程:幼儿园可以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向幼儿传授礼仪知识和技巧。
课程可以包括如何礼貌地与人交流、如何邀请和回应邀请、如何有序排队、如何礼貌用餐等内容。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
2.制定校规校纪:幼儿园可以制定一套具体的校规校纪,明确表达对幼儿园师生行为的要求。
校规校纪可以包括对幼儿言行举止的规范,如注意礼貌用语、尊重师长和同学、不欺负他人、不随地乱扔垃圾等。
通过制定校规校纪,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3.模范示范: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幼儿园中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教师应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向幼儿传递正确的礼仪观念和价值观。
教师应注意自己的形象仪容,注重用语礼貌得体,积极主动地与幼儿沟通交流,培养幼儿的模仿意识,从而提高幼儿的礼仪修养。
4.游戏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礼仪修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学习礼仪规范。
如模拟餐桌礼仪游戏、礼貌问候游戏等。
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幼儿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到礼仪的重要性,并逐步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5.家庭合作: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是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可以与家长定期开展家长会或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良好礼仪习惯。
幼儿园可以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指导意见,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6.综合教育: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不应仅停留在仪式形式上,而应与综合教育相结合。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随时引导幼儿关注他人感受、尊重他人权益。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礼仪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59cf3d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e.png)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礼仪教育一、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目的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品德修养、自我管理和社交礼仪等方面,使其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人交往时更具亲和力和自信心。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敏感期,敏感期的引导及培养将会对其未来整个人生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
二、开展礼仪教育的重点1、正面引导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发扬幼儿的积极性,及时肯定他们的优点,对错误行为及时引导,用正面的案例告诉幼儿什么是礼仪,如何行礼,如何参与团体活动等等,让幼儿在兴趣和习惯的基础上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意识植入在幼儿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地强调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不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教育。
教师要通过小范围、小区域的引导,逐步扩大幼儿对礼仪与行为规范的了解,从而在幼儿的意识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善于引导教师应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上课还是游戏玩耍,在幼儿非认真都应当引导他们遵循社交礼仪,加强对幼儿意外行文的教育,营造和谐的整个教育环境。
三、开展礼仪教育的方案1、情境引导情境引导是指以情境为背景,让幼儿自然地体验礼仪行为,并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
例如,可以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让幼儿自主选择参与,然后再引导他们执行礼仪规范操作,给幼儿提供不同场景下行为规范的情境,从而引导幼儿学习不同情境下行为规范的理念。
2、游戏方式游戏方式是幼儿教育常用的一种方式,在礼仪教育中也可以运用。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形式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幼儿进行小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礼仪的重要性,并将遵守社交礼仪当做游戏规则的一部分,从而不知不觉地培养出良好的礼仪习惯。
3、讲授方式讲授方式是指通过直接讲授礼仪教育知识,引导幼儿了解礼仪规矩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等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儿歌、童话、电子书、播放音频、演示教学等方式直接传授礼仪知识,深度剖析其中的道理,让幼儿在听教育知识的同时逐渐理解行为规范的道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1e98b2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3.png)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最关键的阶段之一,对于幼儿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开发,幼儿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教授幼儿学习知识,还需要进行幼儿礼仪教育,从而培养幼儿健康、文明、自信、礼貌和谦虚的品格。
那么下面就来谈一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
一、宣传礼仪知识作为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宣传礼仪知识,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可以利用幼儿园的节庆活动和班级主题活动,设定一些针对幼儿的礼仪引导话题,如:“请”、“谢谢”、“对不起”等,让幼儿了解这些礼貌用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同时,教师还应该将幼儿园的规矩、校纪介绍给幼儿,并告诉他们为什么需要遵守这些规矩,培养幼儿遵纪守法、礼貌待人的习惯。
二、模范示范在孩子成长的阶段中,他们最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尤其是家长和老师是他们最为亲近的人。
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幼儿礼仪教育中扮演着模范示范的重要角色。
幼儿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礼仪要求,从而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会礼仪。
三、组织游戏教育幼儿期是一个游戏的阶段,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心和动手能力,并且也是幼儿社交和交往的一种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喜欢玩耍的特点,在游戏中进行礼仪教育。
如玩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模仿面对父母和老师的礼仪行为,或是模仿在公共场合的表现。
同时,游戏还可以让幼儿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学习分辨并尊重不同的文化礼仪。
四、细节引导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遇到很多事情,例如:吃饭桌上该怎么说话、淋浴时要不要穿内衣裤、出门前要不要洗手等,这些细节问题看似不大,但又恰恰是幼儿礼仪教育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幼儿进行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细节问题,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例如提示幼儿外出要换上整洁的衣服、保持卫生、打招呼提醒等等。
五、及时表扬在幼儿园教育中,表扬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方式,这也适用于幼儿礼仪教育。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bfd2a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c.png)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幼儿园时期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其中幼儿礼仪教育是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的关键。
作为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幼儿礼仪教育,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一、培养教师良好的示范行为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习惯和言谈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规范,是否符合礼仪规范。
我们需要成为孩子们的榜样,通过自身的示范行为来引导和影响他们。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1. 建立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美好价值;2. 设置礼仪角,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礼仪知识和技能;3. 规范教室布置,注重文明礼貌的标识和提示,激发孩子们的自觉行为;4. 开展各种有礼仪教育主题的活动,如模拟情景演练、角色扮演等。
三、制定明确的礼仪教育目标在进行幼儿礼仪教育时,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评估。
可以将礼仪教育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衣着仪表:教导幼儿正确穿戴衣物,讲究卫生和整洁,养成良好的个人形象;2. 餐桌礼仪:教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规范餐桌举止,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3. 社交礼仪:培养幼儿与他人交往时的礼节和礼貌,注重言谈举止的文明与恰当;4. 公共场合礼仪:教导幼儿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尊重他人和环境;5. 日常礼仪: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如打喷嚏、咳嗽等。
四、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形式针对幼儿的特点和年龄阶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形式来进行幼儿礼仪教育:1. 讲故事法:通过讲述有关礼仪的寓言故事,引发幼儿的思考和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2. 视觉教育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媒体展示规范礼仪的场景,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行为规范;3. 游戏教育法:设计各类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礼仪知识和技能;4. 组织互动活动:开展集体活动或班级活动,让幼儿在集体中学习互相尊重、团队合作与分享。
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
![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f94f0c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c.png)
如何在幼儿园展开礼仪教育一、环境创设在幼儿园里实行环境的创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1、园内宣传板、宣传栏的创设在园实行宣传板或宣传栏的创设,主要是创造园内的礼仪教育的气氛,给家长视觉上的冲击,并通过宣传板让家长能够学到基本的礼仪常识。
2、班级环境创设(1) 教室内主题墙面布置幼儿园要根据礼仪课程的进度实行主题墙面的创设,能够将礼仪的小儿歌布置到墙面上,让孩子时时都能看到,巩固幼儿的礼仪常识并将这些礼仪常识变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也能够将幼儿收集的礼仪小图片或孩子自己创作的礼仪作品布置在礼仪主题墙面上。
(2) 教室区域中开辟礼仪专区,如娃娃家、表演区、美工区等与礼仪主题相结合(3) 区域中的活动规则要求与礼仪相结合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时会为幼儿分出很多的区域,如:表演区、美工区、认知区、语言区、科学区……,每一个区域老师都会规定活动的规则,幼儿展开礼仪教育后,这些规则可由孩子自己根据礼仪要求亲自来制定,假如孩子自己亲自制定的规则,那么他们在活动中会更好的去遵守。
3、家园联系礼仪专栏幼儿礼仪教育的概念是:幼儿在幼儿园、家庭及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业规范。
从它的概念中我们能够理解到幼儿礼仪不仅仅在幼儿园,还有家庭及社会中的行为。
在幼儿园里由教师负责,而家庭和社会中的礼仪就需要我们的家长来负责。
所以幼儿在园里学到的礼仪常识必须要让家长知道,并学会才能让家长更好的在家庭和社会中来监督幼儿的行为,而班级中孩子每天学到哪些礼仪知识了,我们能够通过班级中的家园联系礼仪专栏让家长来理解并学习礼仪内容。
(二)精神环境的创设:1、礼仪教育动员会(说明展开礼仪教育的意义、对园、班、教师、孩子、家长的好处)2、全园教师礼仪培训并考核幼儿园对幼儿展开礼仪教育之前,幼儿园首先要对教师实行礼仪培训。
作为我们的幼儿教师,有很多教师并不太理解礼仪,对礼仪也是一知半解。
假如不学习就对幼儿实行礼仪教育,可能会对幼儿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例如:老师教孩子站立的准确姿势,目视前方、收腹、挺胸、提臀,而本身我们教幼儿的教师自己都不会站立的准确姿势,怎样给孩子起来更好的示范作用呢。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策略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7d45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3.png)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策略与方法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幼儿园教师应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关系,成为他们的榜样和导师。
通过亲身示范和提供正确的行为范例,教师能够激发幼儿模仿和学习良好的礼仪行为。
2.集体活动中的礼仪教育:幼儿园可以开展一系列的集体活动,如集体游戏、集体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团队合作、友好相处、尊重他人等基本礼仪。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设定一系列的规则和制度,引导幼儿按照规则行事,学会尊重和守礼。
3.游戏中的礼仪教育:幼儿园可以利用各种适龄的游戏来进行礼仪教育。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社交场景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打招呼、表达感谢、道歉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参与一些团队游戏,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公共场合礼仪教育: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公共场所,例如、博物馆、图书馆等,教师可以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公共场合的基本礼仪要求,并引导幼儿按照规范的礼仪行为参观。
同时,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小型演出或者庆典活动,让幼儿在公众面前展示他们学到的礼仪知识和技能。
5.家校合作:幼儿园和家庭应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社会礼仪意识。
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幼儿懂得尊重长辈、照顾他人、分享等礼仪常识。
幼儿园应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幼儿在园期间的表现和进步,并与家长共同解决幼儿在礼仪方面的问题。
6.重视个体差异:幼儿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个体差异,有些幼儿可能在表达能力、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幼儿园应加强个性化的教育和辅导,帮助这些幼儿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礼仪意识和行为规范。
总之,幼儿园礼仪教育旨在培养幼儿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的结合,使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能够学到正确的礼仪意识和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06bae3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3.png)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1. 引言幼儿园教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幼儿的品德和礼仪教育。
幼儿期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的关键时期,而幼儿园作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2. 为什么要进行幼儿礼仪教育幼儿礼仪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和社交习惯的重要途径。
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自觉遵守规则,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社交能力。
同时,幼儿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还能培养自律性、耐心和成就感,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礼仪教育的核心理念作为教师,在进行幼儿礼仪教育时,应秉持以下核心理念:•幼儿园教师应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己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
•幼儿的礼仪教育应着重培养幼儿的自律性,通过激发幼儿内在的动力,让他们自觉地遵循规则和礼仪。
•幼儿园应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增加他们对礼仪教育的兴趣和动力。
4. 幼儿礼仪教育的具体内容4.1 听话礼仪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幼儿的听话礼仪:•设立日常规则,比如排队进教室、离开教室前要向老师请假等。
并向幼儿解释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幼儿园生活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
4.2 礼貌用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幼儿的礼貌用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给幼儿示范使用礼貌用语的场景,比如请谢“谢谢”“对不起”、“请”等。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表扬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同时纠正不礼貌的行为,引导他们意识到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4.3 餐桌礼仪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幼儿的餐桌礼仪:•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比如模拟餐桌活动、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餐具、进食礼仪等。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366032581b6bd97e19ea1d.png)
5、渗透在环境布置中
在幼儿园大环境中,我们以“德”为主旋律。有教师自创的园诗“德之韵”,与之呼应的是德之石——把德字铭刻在石头上的同时,也把它锈刻在幼儿的心里; “幸福一家人”的主题墙上。幸福的笑容绽放着。温馨的情感流淌着;寓意深深的礼仪形象物——南南与沙沙,小手相携,与楼梯上轻纱摇曳的笑脸遥相呼应,童趣盎然;大厅里图文并茂的展板向幼儿介绍着基本礼仪用语,讲述着幼儿生活中的礼仪小故事……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2、渗透在主题活动中
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如,特色礼仪主题活动《我大一岁了》,目标是让幼儿遵守日常的礼仪规范,增强自律意识,知道同伴间友好相处。学习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据该主题目标,我们安排了《走楼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别说我小》等相关的礼仪教育内容,让幼儿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会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等。
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1c920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a.png)
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教案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教案1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及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应注意幼儿口腔卫生。
”我发现小班幼儿在进餐后没有漱口的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提醒下,也不会使用正确的漱口方法。
如:在漱口过程中常常没有口腔清洁的环节,直接将水吐出来或咽下去,达不到清洁的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饭后漱口的礼仪习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礼仪习惯。
2.学会漱口的基本方法,能在饭后自觉漱口。
3.培养幼儿在观察活动中探索学习的能力。
活动准备1.活动前认识并了解牙齿的重要作用。
2.故事课件《小蛀虫旅行记》。
3.饼干、水杯、小镜子每人一份,水盆四个。
活动过程一、了解刷牙、漱口的重要性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蛀虫旅行记》,导入活动。
师:小蛀虫为什么要到小明的牙齿里去做客?幼:小明不讲卫生,不刷牙,不漱口;小明的牙里有好吃的;因为小蛀虫饿了。
师:小明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幼:这样不好,会牙疼;这样虫子会把牙吃掉;这样牙就不好看了,都黑了。
小结:如果我们不刷牙,吃完东西不漱口,牙齿会被蛀虫弄坏的,又疼又不好看。
所以,小朋友一定不要像小明那样,要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二、观察自己及同伴的牙齿,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幼儿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及同伴的牙齿是什么样子,是否也被小蛀虫打了洞,说说应该怎样保护牙齿。
(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小朋友的牙齿也变黑了,有的上面还有小洞洞)师:我们的牙齿变黑了,让虫蛀了,应该怎么办?幼:回家让妈妈帮忙取出来;用力把虫子咬死;用牙膏把虫子药死;喝水把虫子冲走。
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方案(集合13篇)
![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方案(集合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44180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e.png)
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方案(集合13篇)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方案第1篇设计意图为了推进和创新我园的养成教育工作,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我班积极响应园领导的号召,全面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实践活动。
一、指导思想以丰富幼儿园文化为主旨,以形成幼儿文明习惯,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目的,加速构建文明礼仪园。
二、活动目标1、以幼儿礼仪教育为突破口,重在养成,促进内化,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全面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2、教育幼儿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通过主题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幼儿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幼儿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小天使”,形成“人人有礼貌、个个懂礼节、处处讲礼仪”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特色,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活动内容1、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
2、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早上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3、餐桌礼仪A、在家时:(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幼儿园:(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餐。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3bd0f6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7.png)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幼儿期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之一。
作为幼儿园老师,如何有效地进行幼儿礼仪教育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树立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幼儿园老师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
因此,幼儿园老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身体力行地向孩子传递礼仪教育的理念。
比如,老师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语言文明礼貌,从容有礼地回答问题;在处理冲突时要以平和的态度解决问题,而不是动辄发脾气;在孩子面前要注重仪表仪容,保持整洁干净的形象。
通过真实的行为示范,幼儿园老师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在感知中学会良好的礼仪行为。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礼仪教育尤为重要。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布局教室、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首先,教室内的布局应该简洁、整洁、美观,墙壁上可以张贴一些关于礼仪的图片和宣传语,激发孩子对礼仪的兴趣。
其次,制定一些简单明了的规章制度,如队列礼仪、用餐礼仪、上下课礼仪等,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如何行为。
此外,幼儿园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相关主题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
三、灵活运用教育方法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幼儿园老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孩子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首先,故事讲述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纯净故事,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栩栩如生的形象,向孩子传递礼仪教育的思想。
其次,模仿练习是培养幼儿礼仪行为的重要手段。
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模仿练习,如走路姿势、握手礼仪等,在重复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再次,游戏活动是孩子学习礼仪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游戏,孩子们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礼仪行为,并自觉地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四、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老师与家长的良好合作对于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非常重要。
如何开展幼儿的礼仪教育幼儿礼仪教育的途径
![如何开展幼儿的礼仪教育幼儿礼仪教育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b5fefd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4.png)
如何开展幼儿的礼仪教育幼儿礼仪教育的途径开展幼儿的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礼仪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种途径,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礼仪教育:1.身体力行:作为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自身要具备良好的礼仪习惯,以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
例如,老师、家长在接触幼儿时始终保持微笑、说话温和,不大声喧哗,赞扬鼓励幼儿的好行为等等。
2.定期进行礼仪教育活动:在幼儿园中可以开展各种节日庆祝活动、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等方式,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教会幼儿如何行为得当、懂得礼貌。
比如,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图书馆,让幼儿了解文化传统,培养尊重师长、爱护父母、尊敬长辈的礼貌行为。
3.绘本教育:通过阅读绘本,让幼儿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和相应的礼仪,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礼貌行为。
通过绘本的互动阅读,让幼儿思考与感受合作与分享的快乐,从小树立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基本意识。
4.模拟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模拟游戏,如“家庭”、“医院”等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社会交往中的不同场景,并引导他们学会礼貌用语、正确表达,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友善待人的能力。
5.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班会等形式,引导幼儿就日常生活中的礼仪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同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行为、尊重他人。
6.游戏化学习: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礼仪。
例如,组织"拾金不昧"的游戏,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财物;或者组织模拟就餐的游戏,教授用餐礼仪等。
7.家校互动:与家长合作,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从自身做起,给予幼儿典范,教会他们尊重长辈、敬爱师长和友好待人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互相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制定家庭作业,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综上所述,幼儿礼仪教育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绘本教育、模拟游戏、身体力行、互动讨论、游戏化学习以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实施。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7fda05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a.png)
幼儿园是孩子们受教育的起点,而礼仪教育作为孩子们品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园教师而言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礼仪教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认识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礼仪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为孩子们打下健康成长的基础。
幼儿园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清晰了解其教育目标和意义。
1. 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礼仪教育不仅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行走、坐姿端正,还包括如何彬彬有礼地与他人交往、礼貌待人等。
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塑造孩子的品格素养。
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律、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品格素养,为他们未来成为有益社会成员打下基础。
3. 社交交往能力的培养。
通过礼仪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友好交往,使他们在社会中更加适应和融洽。
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充分认识到礼仪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重要性,重视并切实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
二、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开展礼仪教育时,幼儿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礼仪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幼儿园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通过故事、游戏、绘本、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
2. 学会平等尊重每一个孩子。
在进行礼仪教育时,教师应该不分贵贱、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不应该因为某一位孩子的表现不好而对其疏远或排斥。
3. 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
在开展礼仪教育时,教师要结合孩子的特点,注重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让孩子们感到趣味、愉快。
4. 父母的配合。
幼儿园礼仪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相呼应,教师需要主动与家长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孩子在家和幼儿园都能得到一致的教育。
三、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礼仪教育幼儿园教师要开展礼仪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制定明确的教育计划。
教师要在教育计划中列出礼仪教育的具体内容、目标和安排,确保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93b0e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5.png)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人生中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优秀公民素质的同时,幼儿礼仪教育也是幼儿园教师应该致力于进行的重要教育内容。
本文将讨论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幼儿礼仪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老师应该从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开始进行幼儿礼仪教育。
首先,老师们应该为孩子们设置一个专业、美观、整洁的教室环境,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舒适和愉悦。
其次,老师们应当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并且要求他们保持良好的仪表和礼貌举止。
最后,老师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们的自觉性,比如制定日常生活规范,如教室内不吵闹、不乱扔垃圾等。
二、注重礼仪意识的养成在幼儿礼仪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举办或者参加各类庆典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仪式的重要性及礼仪的内容。
同时,老师们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设计一些小活动来让孩子们体验和学习基本的礼貌行为,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
例如,在教室举行小友谊大赛,鼓励孩子们互相道谢、微笑和鞠躬。
三、培养良好的日常习惯日常习惯是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们应该教育孩子们保持整洁、有序的个人生活习惯,例如要求他们穿整齐干净的衣服、梳洗整齐的头发等。
在饮食方面,老师们可以进行餐桌礼仪教育,告诉孩子们该怎样使用餐具、如何与他人一起用餐等。
同时,老师们也应该督促孩子们定期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开展主题活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来加强幼儿礼仪教育。
例如,举办"文明出行"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认识交通规则,学习在路上如何守规矩并且礼貌地和他人相处。
又如,在母亲节或者父亲节时,可以开展亲子关系的培养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尊重父母、表达感谢之情等。
五、家校合作幼儿园老师在进行幼儿礼仪教育中,与家长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老师们应该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告诉他们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实施措施,并且鼓励家长在家中也进行相应的教育。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648d6b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c.png)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
在幼儿园中,进行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社交习惯和行为准则,提高孩子们的素质和修养。
下面将探讨一些有效的途径来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
首先,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礼仪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家长、老师、医生等。
通过扮演这些角色,孩子们可以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场景,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表达感谢与道歉等。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表现来指导他们,让他们了解不同场景下的礼仪行为。
其次,培养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部分。
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些情感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习如何合理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教师可以与孩子们共同制订行为准则,并引导他们根据准则来处理不同的情绪。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感受,培养友善和体贴的态度。
此外,通过故事和绘本的引导,也能够有效进行礼仪教育。
故事和绘本是幼儿园常用的教材,可以通过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和绘本来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和行为准则。
教师可以针对故事中的情节展开讨论和引导,让孩子们意识到不同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明白什么是正确的礼仪行为。
另外,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也是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契机。
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的日常活动来教育他们如何礼貌地问候、道谢、请安等。
例如,在吃饭时教导孩子们学会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在游戏时教育孩子们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正确礼仪行为的重要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它们。
最后,家园合作也是有效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手段。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合作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
幼儿园可以向家长提供礼仪教育的相关资料和建议,鼓励他们在家庭中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
同时,也可以鼓励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参与一些礼仪教育活动,增强孩子们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a00836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2.png)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1.倡导教师榜样作用:幼儿园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要符合礼仪规范。
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幼儿,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2.创设适宜的示范环境:幼儿园应该提供一个适宜的示范环境,教室、餐厅、操场等场所的摆设、布置应该符合规范,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礼仪。
3.家园合作:幼儿园和家庭需要进行密切的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告诉家长关于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在家里实施的建议和方法。
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4.游戏与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幼儿可以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礼仪。
例如,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模拟各种日常情景,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礼仪意识。
5.绘本与故事:使用适当的绘本和故事来讲解和阐述礼仪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角色可以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通过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到在不同的情境中该如何表现礼貌和尊重。
6.探索与实践:通过幼儿园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让幼儿自主探索和实践礼仪规范。
例如,在集体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己做事情、互相帮助,并向他们展示正确的礼仪方式。
7.评价与奖励: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奖励,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仪表和行为习惯。
这种正向激励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并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施礼仪。
综上所述,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多种多样,需要教师、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合作,通过树立榜样、创设示范环境、家园合作、游戏与活动、绘本与故事、探索与实践以及评价与奖励等方式,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476a83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b.png)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计划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计划(通用7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计划篇1本学期,我们从本班幼儿的实际出发,进行了幼儿礼仪教育的探索,力求通过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在礼仪教育上取得突破,并以此带动幼儿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了进一步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我制定以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1、开展一系列的礼仪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切身体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举行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主题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3、通过评选"文明小天使"树立榜样,促使幼儿自觉遵守幼儿礼仪行为。
二、具体措施:制订礼仪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礼仪行为常规教育,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训练,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和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理解《礼仪教育》内容,掌握文明用语、礼仪示范动作,使每一位幼儿都理解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
班上有考核记录,幼儿园组织复查和考核,使幼儿乐意按《礼仪教育》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最终形成自觉地、比较牢固的良好行为习惯。
1、创设礼仪良好环境氛围。
根据每月工作重点布置有关的墙饰、展版、宣传标语或警示语;在语言角投放礼仪行为图片。
2、开展礼仪教育主题活动根据每月主题每周有计划地组织一节专门的礼仪活动,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使幼儿的礼仪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礼仪化。
3、训练礼仪评比竞赛活动。
每周开展"文明小天使"评比活动,通过以幼儿主体的相互监督和自我教育保证幼儿的礼仪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提高。
4、与家庭教育结合。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方法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e27ae71a37f111f1855be9.png)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方法礼仪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人类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阶段。
从小注重对幼儿文明礼仪的培养,幼儿将终身受益。
今天,我为您带来的是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方法,快来学习吧!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方法一:1、优化教育环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讲道德有礼仪的良好氛围。
首先,丰富互动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是幼儿道德礼仪学**的基本条件,我们努力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学楼外墙悬挂文明礼仪宣传标语,在楼道里设置温馨的提示话语、文明礼仪格言,在家长园地和宣传橱窗里展示幼儿园的道德礼仪主题活动和礼仪小标兵,等等。
2、注重教育渗透,将道德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它是幼儿获得有益学**经验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途径开展道德礼仪教育,随人、随事、随时、随地、随境地进行随机教育。
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和导之以行的方法,让幼儿明白应该怎么做3、组织教育活动,将道德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课程之中。
首先,我们注重将道德礼仪教育与各领域活动有机结合,让道德礼仪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其次,我们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道德礼仪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在游戏中进行品德教育,更符合幼儿特点,更便于幼儿接受。
4、重视教育整合,加强幼儿道德礼仪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围绕节日主题,设计一些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道德礼仪活动,有效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取得了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我们利用重大活动对幼儿进行道德礼仪教育。
5、延伸教育范围,开展家庭道德礼仪教育指导。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道德礼仪教育方面我们也是携手家庭,形成德育合力。
幼儿园通过家长会、班级搏客、家长学校、“家教园地”等途径向家长宣传道德礼仪知识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掌握幼儿行为**惯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礼仪教育工作计划七篇
![幼儿园礼仪教育工作计划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f345c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7.png)
幼儿园礼仪教育工作计划七篇幼儿园礼仪教育工作计划(通用7篇)时间一晃而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
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是你的领导或者老板所期望看到的呢?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礼仪教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喜欢。
幼儿园礼仪教育工作计划篇一礼仪一直都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作为重点对幼儿的礼仪进行不错的培养。
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将我班该学期本班的《礼仪教育》教研计划如下:一.教学目的通过不错环境的创设,和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帮助幼儿理解以上礼仪行为的规范要求同时把示范、明理和训练结合起来使之生活化、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
从而推动幼儿礼仪行为的有效养成。
二.方法措施1.礼仪教育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支持作用,因此我们从幼儿园的环境以及班级环境创设入手,培养幼儿不错的礼仪行为。
在幼儿餐厅、盥洗室、午睡室里到处都有与礼仪相关的图片和儿歌:“手拿小茶杯,大家来喝水;喝多少,倒多少,全部喝完不浪费。
”且都制作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幼儿在闲暇时常常会三两结对,互相交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迪。
我们还预设了题为“悄悄话”的活动,并和幼儿共同设计“悄悄讲话的标志”,投放于各活动角落,提醒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影响他人。
在活动室的四周我们张贴着各种儿歌,如“宝宝有个家,玩具也有家,你有家,我有家,游戏结束都回家”,等等。
如此布置的本意显然并非是想让幼儿认字,而是借此告诉幼儿,要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2.家园携手提升幼儿礼仪行为我们将有效地利用家园联系栏及家长接送幼儿的机会多与家长交流勾通我们的礼仪教育教学法方案,方法,并请家长配合我们以身作则教育感化幼儿的礼仪行为。
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们采用积极肯定、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某些行为可作为教育素材时,就及时进行教育,让幼儿明白哪些做法是对的,为什么对;哪些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从小事入手,从成人做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礼仪教育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的开展礼仪教育作者单位:洛阳市洛宁县直幼儿园作者姓名:王继红2014年5月25日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的开展礼仪教育王继红(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直幼儿园)摘要:3-6岁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幼儿园适时的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对幼儿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幼儿园礼仪环境创设、开设礼仪课程、多途径强化幼儿礼仪行为、家园同步教育四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标尺和基本要求,也是个体素养的综合体现,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张微笑的脸庞,一句甜甜的问候,一个优雅的姿态,虽然很平常,却都能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留下美好的印象,也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被他人所接受,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信息,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抓住这个时期培养,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收到最佳效果,而且会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那么在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呢?一、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礼仪文化环境,促进幼儿礼仪意识的养成。
观察和模仿是幼儿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因此,幼儿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环境对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和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
所以幼儿园文明和谐优美的礼仪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礼仪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教师素养、规范教师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礼仪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特别是幼儿对教师有着高度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
这就要求不断对教师进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教师礼仪行为规范》的培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切实为幼儿做好表率,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比如要求教师上岗时做到衣着整洁、大方,不穿高跟鞋、拖鞋,不披长发,不戴戒指、耳环等;要求教师在上班时不与同事、家长争吵,不体罚、变相体罚幼儿等;要求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笑脸相迎每一个幼儿和家长。
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教师首先应该做到。
教师努力以自己文明礼貌的言行去感染孩子,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幼儿树立榜样,幼儿园努力创设良好的人文礼仪环境,促进幼儿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模仿中提高礼仪意识。
(二)让校园处处是教育,为幼儿创设礼仪学习的良好空间《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也是幼儿礼仪学习的必要条件。
在幼儿园大环境的创设中一定要以“礼仪”为主旋律。
如创设礼仪宣传栏。
将教育理念、幼儿基本礼貌用语、家长日常行为规范、教师礼仪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活动最新动向展示在宣传栏中,用先进的理念感染引导教师、家长和幼儿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言行;又如布置礼仪墙饰。
校园的楼梯、走廊、厕所,每一面墙都布置成了“礼仪墙”,并定期更换。
同时,在走廊的地板上,老师也精心的设计了一些礼仪标记,提醒孩子们走路要轻,行走靠右等,在卫生间每个水龙头前粘贴如何用流动水彻底清洗手部的图片,入厕后要放水冲洗等,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学到良好的行为;再如创设班级礼仪小氛围。
每班开辟礼仪主题墙,根据礼仪课程的进度、结合阶段礼仪重点,进行礼仪墙面的创设,以此让所学的礼仪知识深入幼儿心中,不断加强内化,定期在班级图书角投放礼仪方面的书籍、图片,以此来形成了浓浓的班级日常礼仪小氛围。
在环境创设上,一定要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礼仪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努力让幼儿园处处是教育,让孩子置身于礼仪环境,无形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二、开设礼仪课程,为礼仪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常规化手段。
(一)做到礼仪教育课程化,教育内容系列化、规范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园所实际,为幼儿选择礼仪教材,拟定教学计划,制定教育目标,开展礼仪教育。
幼儿礼仪教育内容一般从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进行培养发展。
如:基本礼仪中的问候礼仪:小班目标:引导幼儿在初步见面时,主动使用“您好”或“客人好”向客人打招呼。
不胆怯,声音、表情自然。
中班目标:幼儿能主动问好,语速适中。
初次见面时与客人打招呼,并学习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表情自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大班目标:幼儿能在初次见面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并学习做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
表情自然大方,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一定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规范的、持续的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二)注重礼仪课程的培训和教育教研,为礼仪教育的深入、有效开展打下基础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着礼仪教育教学的效果。
多种方式对教师加强培养和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如定期邀请专家到幼儿园对教师进行礼仪教学培训指导,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又如定期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教研活动,进行一课三研、一课多研、同课异构活动,使抽象的枯燥的礼仪行为练习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和行为练习中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再如初步学习建立礼仪教育资料库。
为了更好地将礼仪深化为教师和孩子的日常行为,可以将教师自编自创的儿歌、故事以及浅显易懂的三字经以及各种礼仪教研成果汇编汇总到幼儿园资料库,不断构建园本特色的礼仪教育。
三、多途径加强幼儿的礼仪教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去,强化幼儿的礼仪意识将礼仪教育自然灵活的渗透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随机进行。
如入园要求幼儿仪表整洁、进园要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父母说再见等;入厕要求幼儿互相礼让,便后洗手做到节约用水;户外活动、区域活动和教育活动时,要求幼儿讲话文明,不争抢玩具,懂得谦让等,使幼儿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受到礼仪教育,遵守礼仪规范,践行礼仪行为,并且教师要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随时指导幼儿进行改正,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表扬,不断强化幼儿好的行为。
(二)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在游戏中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巩固。
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儿童在游戏时,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
因此,对于一些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规范,都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让幼儿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种形式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时他们会主动划分出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宝宝。
游戏前提示幼儿,在娃娃家里做爸爸妈妈的要爱护孩子,孩子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
对幼儿进行尊老爱幼的礼仪教育;又如幼儿在玩“红绿灯”游戏时,通过担任司机、交警叔叔、等角色,来学习遵守交通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学到了听从指挥,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礼仪教育,达到礼仪养成的目标。
(三)开展主题活动,促进礼仪养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强化幼儿礼仪行为习惯。
如“礼仪小标兵”,就是每天由礼仪方面表现好的小朋友在园门口、教室门口值勤,行鞠躬礼向家长和小朋友问好。
又如“周一小舞台”活动,各级轮流展示表演每月所学的礼仪内容;再如每月末评选“礼仪小明星”、“小小卫生员”等礼仪宝贝。
抓住一切机会,开展主题活动,创设条件,促进幼儿礼仪行为养成。
(四)积极开展节日礼仪教育活动,给幼儿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幼儿感受节日快乐的同时,享受文明礼仪带来的良好体验,从而提高礼仪教育的成效。
幼儿都是喜欢过节的,可以充分开展节日礼仪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让幼儿践行各种礼仪规范。
例如,教师在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指导儿童动手为家长制造一份新奇的贺卡、画一幅图等作为礼物,对父母说一句祝福的话,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又如开展“重阳节”活动,邀请爷爷奶奶来园和孩子共同过节,回家为爷爷奶奶做捶背、洗脚、表演节目等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开展节日礼仪活动的同时,适当进行一定的评比、奖励,激励幼儿改正不良行为,强化好的习惯。
四、引导家庭参与、形成合力,共同进行礼仪教育家庭是幼儿培养良好礼仪行为的重要环境,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家园同步,持之以恒,使之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一)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认识和自身素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自身素养及家庭文明程度对孩子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及家庭文明程度;作为幼儿园则定期向家长提供、推荐一些家庭教育书籍,定期向家长开办有关礼仪方面的知识讲座,统一认识,引起共鸣,并且制定《家长行为规范》来规范家长的言行举止。
作为教师要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电话、当面交流等形式,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正确的礼仪教育指导方法,让家长重视礼仪教育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同时邀请个别经验丰富的家长作交流与讨论,真正做到家园同步教育,从而提高家长们的礼仪观念和礼仪素养。
总之,家长一定要做好模范榜样作用,一言一行要符合文明礼仪规范,让幼儿在家也能受到良好的礼仪教育。
(二)密切家园联系,促进家园教育一致性和持续性为了确保礼仪教育在持续稳定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对幼儿的礼仪教育目标,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及时作出提醒,并促使其改正,消除幼儿两面性行为。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全面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家长达成共识,合力促进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架起了一座“礼仪教育”的桥梁。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是多途径、多渠道的,必须坚持长期正面、系统规范的礼仪教育,结合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一定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1】耿向阳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探索上海教育科研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