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质量评价与验收标准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质量评价与验收标准简介:装配式建筑是一种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特征的现代化建筑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施工方式存在一些差异,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工程质量评价与验收标准,以确保其安全、稳定和耐久。
一、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们对快速、高效、环保建筑需求的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作为一项先进的技术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能够大幅缩短施工周期,并且具有更好的施工质量控制和节能环保性能。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构造和组件连接方式,在质量评价与验收方面存在一定挑战。
二、确定评价标准1. 基本要素: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评价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结构安全性、使用功能性、外观美观度以及生态环境影响。
- 结构安全性:包括承载力、抗震性能等指标,要求装配式建筑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情况下都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使用功能性:考察装配式建筑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例如空间分配、通风采光和隔音效果等。
- 外观美观度:包括外墙材料的质量、构造细节的精细度和整体协调性等,以确保建筑物的美观程度符合预期。
- 生态环境影响:关注装配式建筑的节能环保特点,评估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技术标准:- 材料品质: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构件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具备一定的防火、抗腐蚀和耐久性能。
- 结构连接:强调连接部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组件之间牢固连接,并提供一定应力容限。
- 组件安装:明确组件安装顺序、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保证组件正确安装到位。
三、验收程序1. 前验收:前验收是在施工结束前进行的预检验,目的是对已完成部分进行初步评估和检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得到满足。
包括安全性、完整性、线条协调性等方面的评估。
2. 终验收:终验收是对已完成的装配式建筑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包括室内外空间、设备设施、外墙及外部构件等方面的检查。
关键点包括:使用功能满足要求、结构稳定可靠以及环境影响合理控制等。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1165-2019

·1DB 备案号:正在报建设部备案之中DB33/T1165-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assess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2019-03-19发布2019-08-01实施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言为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受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浙建省标准设计站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本标准编制工作。
标准编制组通过广泛调研,认真总结装配式建筑的实践经验,遵循国家现行标准,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5章。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装配率计算和评价等级划分等。
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杭州市下城区安吉路20号,邮编:310006),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宝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鸿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钢结构行业协会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宝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杭州三丰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兆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耀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松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宇宏李志飚陈力张金星李一凡王荣标肖志斌章雪峰曾宪纯贾华琴徐国军邬涛蒋金生王文广马小平朱鸿寅金健陈勇敢陈静姚金满刘玉涛陈丽锋郭丽周海泉管乃彦吴映栋褚航叶向荣胡凌华钱卫军魏强金伟彦周兆弟郭义弘崔暘楼红阳江雷马健杨新杨文领李蓉樱主要审查人:钱晓倩施祖元李宏伟叶基福胡晓晖王建民胡正华目次1 总则 (x)2 术语 (x)3 基本规定 (x)4 装配率计算 (x)5 评价等级划分 (x)本标准用词说明 (xx)附:条文说明 (xx)1 总则1.0.1为统一装配率计算,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江苏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DGJ32/TJ000—2019征求意见稿1 总则 (2)2 术语和符号 (3)2.1术语 (3)2.2符号 (4)3 基本规定 (5)4 综合评定 (6)5 标准化与一体化设计 (7)6 预制装配率计算规则 (9)6.1一般规定 (9)6.2主体结构计算规则 (9)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9)Ⅱ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 (10)Ⅲ装配式混合结构 (11)6.3外围护和内隔墙计算规则 (11)6.4工业化内装部品计算规则 (11)7 集成技术与信息化技术 (13)8 项目组织与施工安装技术 (15)附录A 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打分表 (16)附录B 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统计表 (18)条文说明 (19)1.0.1为促进江苏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规范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民用建筑装配式技术综合应用程度评定。
其他建筑的装配式技术综合应用程度评定可参照执行。
1.0.3本标准采用综合评定等级评定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式技术综合应用程度,预制装配率是综合评定的重要指标。
1.0.4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江苏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2.1.2预制装配率 prefabrication ratio装配式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不含地下室顶板)、屋面以下(含屋面)采用主体结构预制构件、装配式外围护和内隔墙构件及工业化内装部品的综合比率。
2.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2.1.4装配式钢结构prefabricated steel structure建筑的结构系统由钢部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2.1.5装配式木结构prefabricated timber structure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木结构构件组成的装配式建筑。
河北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河北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一、建筑设计
1.1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规范,满足安全、环保、节能等要求。
1.2 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构件制作、施工安装的可行性,确保建筑结构合理、功能完善。
1.3 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模数化程度应高,以提高构件的互换性和重复利用率。
二、构件制作
2.1 构件制作应选用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材料,确保构件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2.2 构件制作应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构件质量。
2.3 构件的尺寸、形状和外观应符合设计要求,标识清晰、准确。
三、施工安装
3.1 施工安装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可靠。
3.2 施工安装应采用适当的施工机械和技术,提高施工效率。
3.3 施工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成品保护,防止构件损坏。
四、质量检测
4.1 质量检测应包括建筑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安装等全过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4.2 质量检测方法应科学、合理,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4.3 对于不合格的构件或施工环节,应及时进行整改和返工。
五、维护管理
5.1 维护管理应定期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其安全、正常使用。
5.2 对于出现的问题或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验收与评估指标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验收与评估指标一、引言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工业化生产与建筑施工相结合的创新建筑方式,其具有高效、环保、绿色等众多优势。
然而,正因为装配式建筑具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拼装两个环节,使得质量验收与评估成为重要环节,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验收与评估指标。
二、质量验收指标1. 强度与稳定性装配式建筑在整体组合时需要考虑融合部件的强度和连接处是否紧密。
因此,在质量验收中应重点检查材料的强度等级和连接部位的可靠性。
通过拉力试验、压力试验、抗震模拟等方法验证构件及连接点的强度和稳定性。
2. 规范与标准符合性装配式建筑有一系列设计流程及规范要求,包括结构设计规范、防火排烟规范等。
在质量验收中,要检查构件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并核对各类证明文件的完备性。
3. 环境友好程度装配式建筑的环保和绿色特点是其优势之一。
为确保装配式建筑的环境友好程度,质量验收应从材料选择、能耗和环保指标满足等方面进行评估。
检查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并确认施工过程中是否遵循了节能减排的措施。
4. 建筑外观质量装配式建筑的外观质量是衡量其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
质量验收应对墙面平整度、外立面装饰效果、门窗洞口尺寸精度等进行检测,以确保装配式建筑在视觉上达到美观的要求。
三、质量评估指标1. 施工效果评估通过检查装配式构件与临时固定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地基与构件之间的顶板背盖等细节来评估施工效果。
此外,还需考虑计划进度、材料利用率等因素,综合评估整体施工效果。
2. 抗震性能评估抗震性能是衡量装配式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加荷试验、模拟地震等方法来评估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
此外,还需根据当地及国家的地震安全标准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评估。
3. 使用寿命评估使用寿命是衡量装配式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材料A期与B期的变形及老化程度,结合实际使用情况,通过技术鉴定来评估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寿命。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1165-2019

1DB 备案号:正在报建设部备案之中DB33/T1165-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assess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2019-03-19发布2019-08-01 实施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言为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受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浙建省标准设计站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本标准编制工作。
标准编制组通过广泛调研,认真总结装配式建筑的实践经验,遵循国家现行标准,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 5 章。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装配率计算和评价等级划分等。
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杭州市下城区安吉路20 号,邮编:310006),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宝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鸿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钢结构行业协会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宝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杭州三丰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兆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耀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松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宇宏李志飚陈力张金星李一凡王荣标肖志斌章雪峰曾宪纯贾华琴徐国军邬涛蒋金生王文广马小平朱鸿寅金健陈勇敢陈静姚金满刘玉涛陈丽锋郭丽周海泉管乃彦吴映栋褚航叶向荣胡凌华钱卫军魏强金伟彦周兆弟郭义弘崔暘楼红阳江雷马健杨新杨文领李蓉樱主要审查人:钱晓倩施祖元李宏伟叶基福胡晓晖王建民胡正华目次1 总则 (x)2 术语 (x)3 基本规定 (x)4 装配率计算 (x)5 评价等级划分 (x)本标准用词说明 (xx)附:条文说明 (xx)1 总则1.0.1 为统一装配率计算,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评分规则(2022版)(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评分规则(2022版)(征求意见稿)一、一般规定(一)本规则适用于评价深圳市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程度。
(二)装配式建筑技术评分计算和等级评价应以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建筑)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审批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地下室部分实施装配式建筑可参照单体建筑进行评分计算;2.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和评价,主楼(含塔楼投影范围内的裙房层)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裙房应当满足本评分规则;3.单体建筑的层数不大于3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时,可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组团进行计算和评价单元;4.单体建筑的架空层(包括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或仅有入户大堂和楼电梯间公共区域)、以及结构竖向构件转换率不小于10%的结构转换楼层,可不计入技术总评分计算范围;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除超高层建筑以外)和钢结构建筑应满足《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中对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求。
(三)装配式建筑技术评分计算包括基础评分项和技术清单选项,装配式建筑技术评分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装配式建筑技术总分值不低于60分;2.装配式建筑基础评分项的标准化设计、主体结构工程、装修和机电工程、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各分项评价分值,以及技术清单选项总得分值应不低于表1中最低分值的要求。
(四)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式建筑技术评分满足第(三)条要求,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2.装配式建筑技术评分总分值为(60~69)分、(70~79)分、(80~89)分、90分及以上时,装配式建筑分别评价为基础级、A级、AA级、AAA级。
二、技术评分计算(一)装配式建筑技术总分值由基础评分项和技术清单选项得分综合计算得出。
基础评分项得分详见表1,技术清单选项得分详见附录。
(二)装配式建筑技术评分应按下式计算:1.装配式建筑技术总分值计算:P=+2.装配式建筑基础评分项计算:=1+2+3+4−式中:P——装配式建筑技术总得分值;——基础评分项总得分值;——技术清单选项总得分值;1——标准化设计基础项技术实际得分值;2——主体结构工程基础项技术实际得分值;3——装修和机电工程基础项技术实际得分值;4——信息化和智能化基础项技术实际得分值;——各基础技术项扣减总分值。
装配式建筑的指标

装配式建筑的指标——政策指标装配式指标计算一.装配式政策指标1.预制率(GB/T51129-2015)2.装配率(GB/T51129-2017)3.预制装配率4.三板率二.指标实现三.项目实例1.龙湖G382.华夏幸福一、政策指标预制率(已废止)装配率国标预制装配率三板比例江苏全流程江苏主要执行的指标政策指标预制率(已废止)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部分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政策指标三板率•指装配式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预制构件、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工业化内装部品的体积或面积占该部分总面积的比率。
预制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范围的预制内外墙板、楼梯板、楼板应用面积之和与对应项总面积之比。
最新的评价标准:江苏省装配式综合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尚未实施)苏建科【2017】43号中要求,“单体建筑中强制应用的‘三板’总比例不得低于60%。
”现阶段宿迁要求为:楼梯加内隔墙≥60%,三板≥30%政策指标——预制率(国标废止)•依照GB/T 51129-2015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3.2.5条,工业化建筑评价总得分值应按下式计算:Q=a1Q1+a2Q2+a3Q3(3.2.5)式中:Q——工业化建筑评价的总得分值;Q1——设计阶段评价的实际得分值;Q2——建造过程评价的实际得分值;Q3——管理与效益评价的实际得分值;a1——设计阶段实际得分的权重值;a2——建造过程实际得分的权重值;a3——管理与效益实际得分的权重值;表3.2.6 工业化建筑评价各部分实际得分的权重值▪3.2.6计算工业化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是,设计阶段、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三部分实际得分的权重值应按表3.2.6确定阶段权重值设计阶段,a10.5建造阶段,a20.35管理与效益,a30.15政策指标——装配率(国标现行)•依照GB/T 51129-2017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4.0.1条,装配率应根据表4.0.1中评价项分值按下式计算:×100%(4.0.1)P=Q1+Q2+Q3100−Q4式中:P——装配率;Q1——主体结构指标实际得分值;Q2——围护墙和内隔墙指标实际得分值;Q3——装修和设备管线指标实际得分值;Q4——评价项目中缺少的评价项分值总和。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装配式建筑和评价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
以下是可能的内容: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需求的不断增长,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建筑方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构件、材料在工厂进行加工制造,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方式。
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工期短、成本低、质量可控、能耗低等诸多优势。
然而,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北京市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着如何评价和规范这些建筑的问题。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北京市急需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只有通过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才能更好地引导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北京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点的介绍,以及北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本文希望能够为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帮助读者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顺序。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会详细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包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顺序。
最后,我们会明确阐述本文的目的,即为了推动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制定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两个小节。
在“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点”一节中,我们会解释什么是装配式建筑,以及它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在“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一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北京市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现状,包括发展情况、政策支持和面临的挑战。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展望,包括对北京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重要性的说明以及建议和展望两个小节。
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

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二〇一六年一月目次1 总则 (4)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7)3.1 一般规定 (7)3.2 评价方法 (7)4 设计阶段 (9)4.1 基础项 (9)4.2 一般项 (9)5 建造过程 (13)5.1 基础项 (13)5.2 一般项 (13)6 管理与效益 (16)6.1 基础项 (16)6.2 一般项 (16)本导则用词说明 (18)引用标准名录 (19)条文说明 (20)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和效益,规范工业化建筑的评价,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民用建筑的工业化建筑评价,其他建筑参照执行。
1.0.3 工业化建筑的评价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导向性的原则,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
2 术语2.0.1工业化建筑industrialized building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2.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主体结构,包括全装配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等。
2.0.3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4 建筑部品construction component工业化生产、现场安装的具有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
2.0.5预制外挂墙板precast concrete facade panel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
简称外挂墙板2.0.6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cade panel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心外墙板。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2月起实施 装配率不得低于50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2月起实施装配率不得低于50% 宜采用装配化装修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通知,批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装配式标准》)为国家标准,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
原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同时废止。
据介绍,装配式建筑代表新一轮建筑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既是传统建筑业转型与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过程中,在技术规范与标准的顶层设计的支撑保障方面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这使得我国的相关标准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方式的先进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为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请开展《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工作的函”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装配式标准的编制工作。
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情况,总结了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相关内容,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装配式标准》。
《装配式标准》与201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3个标准必将有效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装配式标准》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装配率计算、评价等级划分5部分内容,适用于评价民用建筑的装配化程度。
《装配式标准》采用装配率评价建筑的装配化程度。
根据《装配式标准》,装配率计算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应以单体建筑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并符合下列规定: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和评价;单体建筑的层数不大于3 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时,可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组团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
浙江省装配式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

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发布二〇一六年一月目次1 总则 (4)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7)3、1 一般规定 (7)3、2 评价方法 (7)4 设计阶段 (9)4、1 基础项 (9)4、2 一般项 (9)5 建造过程 (13)5、1 基础项 (13)5、2 一般项 (13)6 管理与效益 (16)6、1 基础项 (16)6、2 一般项 (16)本导则用词说明 (18)引用标准名录 (19)条文说明 (20)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与效益,规范工业化建筑的评价,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民用建筑的工业化建筑评价,其她建筑参照执行。
1、0、3 工业化建筑的评价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与导向性的原则,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与生产方式转变。
2 术语2、0、1工业化建筑industrialized building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与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2、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主体结构,包括全装配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等。
2、0、3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4 建筑部品construction component工业化生产、现场安装的具有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
2、0、5预制外挂墙板precast concrete facade panel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
简称外挂墙板2、0、6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cade panel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心外墙板。
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

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二〇一六年一月目次\ "" \ \ \总则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和效益,规范工业化建筑的评价,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民用建筑的工业化建筑评价,其他建筑参照执行。
工业化建筑的评价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导向性的原则,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
术语工业化建筑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主体结构,包括全装配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等。
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建筑部品工业化生产、现场安装的具有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
预制外挂墙板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
简称外挂墙板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心外墙板。
预制率建筑标高±以上(不含±)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及相关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装配率工业化建筑中建筑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协同设计工业化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协同配合,并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完成的满足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安装施工、建筑装修要求一体化设计。
集成式厨房采用建筑部品并通过技术集成在现场分部或整体装配的厨房。
集成式卫生间采用建筑部品并通过技术集成在现场分部或整体装配的卫生间。
基本规定一般规定工业化建筑评价应以单体民用建筑为评价对象。
工业化建筑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三类,当采用其它结构类型的,应经过专家委员会论证和认定。
申请评价的项目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的工业化建筑基本特征。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发布

国 内 动 态 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2/2019383月19日,浙江省住建厅批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为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B33/T1165-2019,自2019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建设发〔2016〕32号)同时废止。
2018年8月1日后出让(或者划拨)的国有建设用地上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按该标准执行。
---------------基本规定------------------------------装配率计算---------------装配率计算公式式中:P——装配率;Q1——主体结构指标实际评价分值,按装配式建筑评分表确定;Q2——围护墙和内隔墙指标实际评价分值,按装配式建筑评分表确定;Q3——装修和设备管线指标实际评价分值,按装配式建筑评分表确定;Q4——评价项目中缺少的评价项评价分值总和。
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2/2019 国内 动 态39装配式建筑评分表-----------------------------------评价-----------------------------------1 装配式建筑评价包括装配式建筑确定和装配式建筑等级划分。
评价时应先对评价单元进行装配式建筑确定,再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划分。
2 评价单元满足下列要求可确定为装配式建筑 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 实施全装修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体现标准化设计公共建筑的装配率不低于60%,居住建筑的装配率不低于50%3 当评价单元已确定为装配式建筑,且主体结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划分:采用装配式钢结构或木结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墙)混合结构的主体结构竖向构件评价分值为 25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件应用比例不低于35% 。
4 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划分为A 级、 AA 级、 AAA 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 级装配式建筑;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 级装配式建筑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 级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评价

轻钢龙骨钢结构:一般用于低层住宅(独户住宅或排 屋),在多层住宅中也有应用。我省一般采用轻型 钢框架或轻型钢框架支撑结构,并与轻质墙体、轻 质楼屋盖组成整体共同参与受力,抗震性能好。
高层钢结构住宅:一般采用钢框架、钢框架支撑结构 体系,柱采用钢柱,也可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在实 际工程中墙体、楼面和屋面等围护结构是其关键技 术。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
2016 年 后 , 出 台 了 《 浙 江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 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 浙 政 办 发 [2016]111 号),明确提出实现绿 色建筑和新建住宅全装 修全覆盖,及提高装配 式建筑覆盖面等目标, 全面推进建筑工业化。
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生产工艺、施工技术日趋 成熟。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目前从 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各类技术标准超过80项。涉及 设计、构件部品生产、施工、质量验收等环节。
发展历程—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面上推广期 2014 年 到 2015 年 , 出 台 了
《浙江省深化推进建筑 工业化促进绿色建筑发 展实施意见》(浙政办 发[2014]151号),从政 策激励、推进机制、标 准支撑、基地建设、项 目示范等方面积极实践, 建筑工业化水平稳步提 高。
发展历程—三个阶段
下步展望
发展历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点探索期 2012年到2014年,出台了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 的意见》(浙政办发 [2012]152号),以住宅 产业现代化为切入点,选 择保障性住房作为推动建 筑工业化重点示范项目, 通过行政监管结合、市场 激励等手段,初步形成推 进建筑工业化的工作框架。
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及案例分享[1]
![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及案例分享[1]](https://img.taocdn.com/s3/m/29cfb00b6529647d26285240.png)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1]标准编制背景、编制过程和标准适用范围、原则和特点一.编制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2016年2月6日),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2016年9月27日),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主要目标和任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2016年9月27日),明确提出“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是八项重点任务之首。
可以说,编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落实《意见》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部标准定额司《关于请开展<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工作的函》、《关于同意修改<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内容框架的函》启动了标准编制工作。
在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部标准定额司的指导下,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牵头组织行业专家以及相关单位成立编制组,开展《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二.编制过程自2016年9月26日启动编制工作,至2017年3月20日《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开始征求意见,历时近180天,经过近20次标准编制组工作会的讨论和修改完成。
三.适用范围、原则和特点1.适用范围适用于民用建筑装配化程度评价。
工业化建筑可参照执行。
2.编制原则立足当前实际,适度面向发展,简化评价操作。
1)充分结合各地装配式建筑实际发展情况;2)充分体现近年来各地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成果;3)充分体现标准的正向引导性。
3.特点1)装配率作为评价指标之前对装配式建筑的评价,多采用预制率、装配率两个评价指标。
本标准简化评价指标,仅选择装配率一项指标对装配化建造水平进行评价,使评价工作更加简洁明确和易于操作。
2)拓展指标范围本标准拓展了装配率计算指标范围,装配率计算方式与传统的预制率计算有较大的不同:----评价指标既包含承重结构构件和非承重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二〇一六年一月目次1 总则 (3)2 术语 (4)3 基本规定 (6)3.1 一般规定 (6)3.2 评价方法 (6)4 设计阶段 (8)4.1 基础项 (8)4.2 一般项 (9)5 建造过程 (12)5.1 基础项 (12)5.2 一般项 (12)6 管理与效益 (15)6.1 基础项 (15)6.2 一般项 (15)本导则用词说明 (17)引用标准名录 (18)条文说明 (19)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和效益,规范工业化建筑的评价,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民用建筑的工业化建筑评价,其他建筑参照执行。
1.0.3 工业化建筑的评价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导向性的原则,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
2 术语2.0.1工业化建筑industrialized building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2.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主体结构,包括全装配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等。
2.0.3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4 建筑部品construction component工业化生产、现场安装的具有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
2.0.5预制外挂墙板precast concrete facade panel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
简称外挂墙板2.0.6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cade panel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心外墙板。
2.0.7 预制率precast ratio建筑标高±0.000以上(不含±0.000)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及相关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2.0.8 装配率assembled ratio工业化建筑中建筑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2.0.9协同设计collaborative design工业化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协同配合,并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完成的满足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安装施工、建筑装修要求一体化设计。
2.0.10 集成式厨房integrated kitchen采用建筑部品并通过技术集成在现场分部或整体装配的厨房。
2.0.11集成式卫生间integrated toilet采用建筑部品并通过技术集成在现场分部或整体装配的卫生间。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工业化建筑评价应以单体民用建筑为评价对象。
3.1.2 工业化建筑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三类,当采用其它结构类型的,应经过专家委员会论证和认定。
3.1.3 申请评价的项目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的工业化建筑基本特征。
3.1.4 申请评价方应按要求提交项目申请报告、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竣工验收报告、效益分析报告和房屋建造过程的有关记录。
3.1.5 评价机构应按本导则的相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文件进行审查、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考察,应科学、公正地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
3.1.6申请评价的项目宜采用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3.2 评价方法3.2.1 工业化建筑宜按设计阶段评价和工程项目评价两个阶段进行,也可直接进行综合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计阶段评价应依据本导则设计评价的有关规定,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在参评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后进行。
2 工程项目评价应依据本导则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的有关规定,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在参评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进行。
3 综合评价应依据本导则设计评价和工程项目评价的有关规定,在参评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进行。
3.2.2 工业化建筑的评价体系由设计阶段、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3部分指标组成,每部分指标包括基础项和一般项。
基础项为工业化建筑的必备条件,一般项是工业化建筑的可选条件。
3.2.3 工业化建筑评价结果分为工业化建筑和非工业化建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先审查所有基础项是否满足要求,当参评项目的基础项有一条不满足规定时,不应评为工业化建筑;2 一般项的项数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表3.2.3工业化建筑一般项数量要求4 设计阶段4.1 基础项4.1.1 项目具备完整的设计文件。
4.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项目的预制率不低于20%,预制率可按下式计算:V预+ 0.5V叠K预= (4.1.4)V总──预制率;式中:K预V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V叠──叠合构件现浇混凝土体积;V总──±0.000以上(不含±0.000)混凝土总体积。
4.1.3项目的装配率符合表4.1.3规定表4.1.3建筑构件、部品装配率评价项目组合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板或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
4.2 一般项Ⅰ标准化设计4.2.1采用统一模数协调尺寸,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GB/T50002的有关规定。
4.2.2 各功能空间布局合理,符合建筑功能和结构抗震安全要求。
4.2.3连接节点具备标准化设计,符合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等要求。
4.2.4在单体住宅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基本户型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70%;在单体公共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某三个标准的结构空间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60%。
4.2.5 单体建筑标准层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规格的预制梁或预制柱的总个数占同类构件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4.2.6单体建筑标准层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规格的预制外墙板和预制内承重墙板的总个数占同类构件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4.2.7 单体建筑标准层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规格的预制楼板的总个数(或面积之和)占预制楼板总数(或标准层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50%。
4.2.8 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二个规格的预制楼梯的总个数占楼梯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4.2.9 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一个规格的预制内隔墙板的面积之和占同类型墙板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50%。
4.2.10 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一个规格的预制阳台板的总个数占阳台板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4.2.11 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规格的外窗的总个数占外窗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50%。
4.2.12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规格的集成式卫生间、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储柜等室内建筑部品的总个数占同类部品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70%。
4.2.13 预制内隔墙的面积占内隔墙总面积比例不小于50%。
4.2.14 预制女儿墙的面积占女儿墙总面积比例不小于80%。
4.2.15 预制管道井的数量占管道井总数量比例不小于80%。
4.2.16 预制护栏的数量占护栏总数量比例不小于80%。
4.2.17 集成式储柜套数占储柜总套数比例,居住建筑不小于80%,公共建筑不小于50%。
4.2.18 在方案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或深化设计采用BIM技术进行辅助工作。
Ⅱ一体化设计4.2.19项目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室内装修一体化设计。
4.2.20采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保温系统的围护结构,并满足结构、保温、防渗、装饰要求。
4.2.21 采用遮阳一体化外窗,并满足保温隔热、气密、水密、装饰要求。
4.2.22机电设备管线系统集中布置,管线及点位预留、预埋到位。
4.2.23 装修设计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设计紧密结合,并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4.2.24 装修设计采用标准化、模数化设计;各构件、部品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尺寸匹配、协调,提前预留、预埋接口,易于装修工程的装配化施工;墙、地面板材铺装基本保证现场无二次加工。
Ⅲ设计深度4.2.25 设计单位与施工企业、构件生产企业和部品部件厂家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4.2.26深化设计文件满足工厂加工制作、施工装配等环节的要求,各种预埋件、连接件的设计准确、清晰、合理。
4.2.27项目深化设计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综合考虑施工外架条件和模板支撑系统的影响。
4.2.28 构件及部品构造合理,连接技术安全可靠,便于生产制作和安装施工。
4.2.29 构件及部品设计综合考虑装配化施工的安装调节和公差配合要求。
5 建造过程5.1 基础项5.1.1构件和部品的质量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要求。
5.1.2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体现工业化建筑的建造要求,满足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和装饰装修等主要环节的协调配合与组织管理要求。
5.1.3 施工单位具备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并建立员工培训和考核制度。
5.1.4 项目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了施工质量验收,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合格要求。
5.1.5 构件连接部位按相关规定进行实体抽样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5.2 一般项Ⅰ制作与运输5.2.1 构件和部品生产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5.2.2构件和部品生产过程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要求。
5.2.3 构件和部品标注构件编号、制作日期、合格状态、生产单位等信息。
5.2.4 构件和部品生产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有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5.2.5 项目具备合理运输组织方案,对超高、超宽、形状特殊的大型构件的运输和临时存放有专门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5.2.6 构件和部品具有进场验收记录。
5.2.7 项目监理方监督构件生产过程,有完整的质量验收记录。
Ⅱ主体施工5.2.8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2.9 具有相应的装配化技术标准或施工工法。
5.2.10采用机械化施工。
5.2.11 构件连接技术施工简便、安全可靠,连接技术的系统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强。
5.2.12 构件安装采用工具式、定型化的支撑设施。
5.2.13 采用定型化模板和工具式支撑系统,模板重复使用30次以上。
5.2.14 采用满足100mm以下微动性要求的吊车,具有分配梁或分配桁架的吊具。
5.2.15项目采用成型钢筋的重量比不少于50%,钢筋网片等由工厂加工制作。
5.2.16机电设备管线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5.2.17 构件和连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验收记录等,资料齐全、详实、可靠。
5.2.18 构件安装施工记录、钢筋连接施工检验记录、钢结构建筑的主体结构连接螺栓或焊接节点检验记录等资料齐全、详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