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趣味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模式体验成功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趣味教学模式的初试【内容提要】拓展儿童“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种国际趋势。“空间与图形”是教师觉得学生最难理解,难掌握的知识,能较好地灵活掌握的学生一般不到三分之一,其大部分学生学得死,学得苦,成绩不理想。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以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关健词】几何图形趣味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是新课标指明新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手段和途径。那在课堂中如何教学呢?《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实施多种策略,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一、现状与原因分析
在这之前,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和老师对几何教学的看法。这是一份就目前的几何教学情况向学生和老师的问卷,在我校的师生中随机抽取了近100个样本,旨在从一个层面上了解学
生和老师对几何学习、教学的态度。问卷的主要内容如下:
1、数学教学(学习)内容的选择
本次调查给予了学生和老师一些可以选择的内容,内容1是代数问题的教学(学习),如:四则混合运算;内容2是几何图形的教学,如:圆锥的认识。调查结果图示如下:
从统计结果来看,有接近70%的老师、学生选择了内容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老师对几何图形的教学都有一些畏难情绪
2、原因分析:
选择内容1的学生、老师继续答卷,就几何图形的教学(学习)难谈自己的看法和希望,统计如下:
差扇面 4
从统计结果看,老师(学生)认为几何图形的教学(学习)枯燥无味,对空间的形象感知能力差,而在小学,不失时机地学习一些几
四则混合运算圆锥的认识一样
何初步知识,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对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影响都是积极的、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3、对今后几何图形教学(学习)的期望
调查中,有80%的老师(学生)希望教学(学习)更具趣味性,这也反映了来自老师和学生的内心需要。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几何图形的教学往往都是在背背记记公式,套用
二、在实践中探索教学改革
本课题从07年的10月份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将有关“空间与图公式计算中过来的,学习过程缺少有价值的思维训练,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缺失,这也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如何走出这种误区,在空间几何图形教学中提升趣味性正是我们下步研究的重点。形“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力求把课题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课堂教学呈现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营造“快乐、开放、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得更好。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种教学方式阐述在趣味性教学中的作用:
1、直观。几何教学的直观,主要是通过学生视觉器官进行观察,来获得形体表象,发现形体特征的一种手段。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指导学生由实物直观过渡到图像直观。通过实物直观,来唤起和组织日常概念的积极因素,排除具体事物的某些非本质属性(如颜色、重量、材料等)抽象出事物的几何形状,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实际事物的感觉、
知觉和表象,建立初步的形状表象。图像直观比实物直观抽象些,它可以摆脱实物直观的种种局限性,突出对象的一些重要因素,加深对直观对象的本质认识。例如,在建立长方形概念时,通过对火柴盒、课本、纸箱等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面,排除对直观对象的材料、色彩、面的光洁度等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引导学生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面的边和角上,从长方形的实物抽象出标准的几何图形,然后对图像再进行直观。这样,学生对“长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且对边长度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本质属性,才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在直观性、主体感和动态等方面确实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多媒体先演示不同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轮在行进中的状态,帮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道理。接着演示一些丰富的具体事物,使学生形成表象后再隐去非本质的东西,只留下圆形的外形。然后再演示圆的形成过程:一根绳子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把其中一个小球固定不动,甩动另一个小球,使其作圆周运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圆是怎样形成的,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圆有了一个形象的感知,而且渗透了“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样一个圆的概念。学生在概括掌握几何知识的同时,在头脑中也摄入或强化了关于圆形大小及位置关系等方面的表象,这种表象对几何知识的建立和保持都起着支柱作用,它的积累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2、操作。是让学生的视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活动,使生动
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大脑,促使大脑进行积极的分析、综合。在学习简单几何图形的初步知识时,也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学生对做、剪、拼、画、量、摸等活动,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表现出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的欲望;一方面把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一般智力汇集起来,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时,应该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求出三角形三内角度数的和。得出初步结论后,再通过把三角形纸片的三内角翻折或撕拼成一个平角,对发现的结论加以验证,以加深印象。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也可以让学生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图形的面积;再把这些图形的纸片,通过剪拼、割补等方法变换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面积,并通过讨论、比较,找出简便的方法,概括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而,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直观教学结合学生动手实践,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几何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案例1:
(1)一张长方形的纸折起来以后的图形如下图,角1=20度,求角2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