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故事教案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4e64b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8.png)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冬天的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英语描述冬天的景象和活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冬季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简介:《冬天的故事》是一篇描述一个小女孩在冬天的冒险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雪村,小女孩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探险,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冬天。
2. 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1)雪花的象征意义:纯洁、美好、希望。
(2)冬季活动的象征意义:团结、合作、勇气。
(3)故事主题思想:珍惜友情,勇敢面对困难,享受冬季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运用英语描述冬天的景象和活动。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运用英语进行描述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共同完成任务。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2. 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成果。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冬季活动的描述和表达。
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故事《冬天的故事》的文本。
(2)相关冬季活动的图片和资料。
(3)写作纸张和文具。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和投影屏幕。
大班音乐《冬天的故事》教案歌曲
![大班音乐《冬天的故事》教案歌曲](https://img.taocdn.com/s3/m/33dcd7f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e.png)
大班音乐《冬天的故事》教案歌曲一、歌曲简介《冬天的故事》是一首钢琴曲,由法国作曲家弗朗西斯·拉伯莱创作。
这首曲子是专门给儿童写的,旋律简单优美,节奏明快,非常适合教学使用。
二、歌曲目标1.教会孩子们如何用基本的三个音符演奏这首曲子。
2.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通过学习《冬天的故事》,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准备1.音乐教室或能够放置钢琴的教室。
2.学生能够使用的钢琴或其他乐器。
3.几页乐谱的打印副本。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歌曲首先,老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关于这首歌曲的信息,比如作者、出版年份和主要曲调等等。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教学乐谱教师需要将乐谱分发给每位学生,并在班上一起阅读。
•教学重点:教授学生如何演奏基础音符•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读乐谱,掌握基础三个音符的演奏方法让学生逐个阅读乐谱,注意乐谱上标出的基础三个音符,包括“中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教师可以在琴弦上演示这些音符,然后让学生练习它们的演奏。
第三步:跟谱演奏在学生掌握基础音符演奏方法之后,可以开始跟谱演奏《冬天的故事》了。
•教学重点:教授学生如何将乐谱上的音符照着节奏演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将乐谱上的音符按照节奏演奏出来,掌握曲子的整体感觉。
教师可以陪同学生一起演奏曲子,并在演奏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演奏。
可以在乐谱上标出一些重要的音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第四步:小组互动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演奏《冬天的故事》之后,可以安排小组互动。
•教学重点:教授学生如何合作演奏曲子。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合作演奏曲子。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演奏曲子。
小组成员可以轮流担任钢琴演奏和节奏敲打。
第五步:创作曲子在学生已经掌握基础音符和演奏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让他们尝试创作自己的曲子。
•教学重点:教授学生如何创作自己的曲子。
唱歌 冬天的故事-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 冬天的故事-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42a8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c.png)
唱歌冬天的故事-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较熟练地唱出歌曲《冬天的故事》。
2.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动听、准确、优美的歌唱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歌曲調性的感受和把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长、短音节的感知和准确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唱歌伴奏和文字。
2.学生课本、学习笔记、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一)热身1.运动热身——让学生轻松活动,放松身体。
2.唱唱跳跳——灵活身体。
(二)引入教师:今天我们要唱一首歌《冬天的故事》。
还记得吗?(教师边说边唱出一小段,引导学生回忆)(三)学唱1.教师根据旋律重复两遍,让学生跟唱。
(注意把握速度和节奏,使学生感受到“寒冷的冬天”中的那种忧伤、冷寂等情感)2.学生分组唱。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配合,让孩子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四)展示1.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唱的段落进行展示。
(让学生在班内展示自己的演唱,鼓励孩子们展现个性)2.教师从中选出最佳的两个小组,进行总体展示。
(让优秀的小组有机会优先展示,同时使其他小组也受到鼓舞,更加积极参与)(五)总结1.问答——通过提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和反思。
2.赏析——结合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演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六)拓展1.制作窗帘——让学生自己制作窗帘,给活动室增加温馨感。
2.学习乐器——带领学生学习大、小鼓、调音筒等乐器,让孩子们对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家庭学唱歌《冬天的故事》。
2.选取一件事物,通过音乐进行表现,制作PPT或海报,现场展示。
七、教学评价通过此次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基本把握冬天故事这首歌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能够唱出基本的歌曲旋律,并能够体会音乐表达的情感。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同时,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41eb4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0.png)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冬天的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英语描述冬天的景象和活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3)通过思维导图、因果关系图等工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冬季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珍视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和阅读理解(1)引导学生对冬季的印象和感受进行分享和讨论。
(2)让学生阅读《冬天的故事》的文本,回答相关问题。
(3)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2. 第二课时:词汇和语法(1)教授文本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2)讲解文本中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3)让学生进行词汇和语法练习。
3. 第三课时:写作和展示(1)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写一篇关于冬季的作文。
(2)学生进行作文展示和互评。
(3)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冬天的故事》的英文文本。
2. 多媒体课件: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3. 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因果关系图、作文纸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情况。
2.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的作文、练习册和作业完成情况。
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对冬季的印象和感受进行分享和讨论。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冬天的故事》的文本,回答相关问题。
3. 词汇和语法:教授文本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讲解文本中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4. 写作和展示: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写一篇关于冬季的作文,并进行作文展示和互评。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冬天的故事》|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冬天的故事》|人教新课标(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7e9d9eb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c.png)
一、教学内容
《冬天的故事》为本章节的核心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六单元。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唱歌曲《冬天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描绘的冬日景象,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2.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高等,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冬天的故事》这首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感受歌曲中的冬季景象,我发现孩子们能够逐渐进入音乐情境,这让我深感欣慰。
在讲授歌曲的过程中,我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的时值和节奏感。看到学生们在理解这些概念后,脸上露出豁然开朗的表情,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方法还是有效的。
-创编实践:能够根据歌曲主题进行简单的节奏或旋律创编。
举例:
在歌曲学唱方面,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把握,如第三小节中的大跳音程,需要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
2.教学难点
-节奏掌握:二年级学生对于复杂的节奏掌握尚有难度,如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切分音。
-音准控制: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对于音高的准确控制存在难度,尤其是在连续的音程跳动时。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编的节奏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冬天的美好”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冬天主题的探讨非常有创意,他们从不同角度发现了冬天的美好。这让我意识到,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授技能,更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世界。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e5804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1.png)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冬天的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英语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2)通过思考、探究、创作等方法,发现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通过模仿、改编、表演等方法,运用英语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1)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
2. 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1)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发现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学生通过分析,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
Step 1: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作者。
(2)学生自由交流对故事的期待和想象。
Step 2:阅读理解(1)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Step 3:讨论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Step 4: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1)学生思考和探究,发现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学生分析,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
Step 5: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学生课后拓展,模仿、改编、表演故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表演的情况。
2. 阅读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3. 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对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发现和分析能力。
1. 故事文本:《冬天的故事》的英文原文或中文翻译。
2. 多媒体课件: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78914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a.png)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冬天的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描述冬天的景象和活动。
(3)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2)通过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和解读能力。
(3)通过写作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冬天的喜爱和欣赏,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友谊的珍视,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与阅读理解(1)引入冬天的主题,引导学生对冬天的印象和体验进行分享。
(2)分发《冬天的故事》的文本,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回答相关问题,讨论故事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
2. 第二课时:文本分析和解读(1)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进行讨论和分析。
(2)分析故事中的角色性格和动机,探讨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3)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饰不同角色,表演故事情节,提高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 第三课时:写作和展示(1)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选择一个角色或情节进行续写或改写。
(2)学生进行写作,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讨论。
(3)选取几篇优秀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练习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通过写作和展示,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资源1. 《冬天的故事》的文本材料。
2. 阅读理解练习题。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1)导入:引导学生分享对冬天的印象和体验。
(2)阅读理解:分发文本,学生独立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冬天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冬天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169f19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3.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冬天的故事一、教学内容主题活动:冬天的故事活动目标:《冬天的故事》主题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和创造等活动,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1. 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如冰雪、寒冷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活动难点:1. 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观察、体验和感受冬天的特点。
2. 如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创作中表达自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2. 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和创造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观察、体验和感受冬天的特点。
难点:如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创作中表达自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冬季图片、视频、故事书、绘画材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拼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冬季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冬天的特点,引导幼儿进入主题活动。
2.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如冰雪、寒冷等。
3. 观察与体验:让幼儿走出教室,观察校园里的冬季景象,感受冬天的气息。
4. 创作环节:引导幼儿运用绘画、彩泥、拼图等材料,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冬天。
5. 展示与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冬天的故事板书设计:采用图片、文字和符号等多种形式,展示冬天的季节特征,如冰雪、寒冷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冬天。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冬天的认识和感受有了进一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下雪啦《冬天的故事》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下雪啦《冬天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26deb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01.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冬天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冬天的故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冬天里有没有见过雪花飘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冬天音乐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冬加深了对音符“顿音”和“连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冬天的音乐基本概念。冬天的音乐通常描绘了季节的特色,如寒冷、雪景等。这些音乐作品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冬天的美好。
-歌曲学习:《下雪啦》、《小雪花》、《冬天的故事》的歌词与旋律。
-音乐知识:音符“顿音”和“连音”的作用和表现。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的歌曲案例来了解冬天音乐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表达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强化音乐表现与创造力,提升音乐审美与评价能力。通过学习《冬天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冬季音乐作品的意境与情感,掌握基本的音乐元素,如音符“顿音”和“连音”,并能运用到实践中;激发学生在音乐创作和表现中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冬季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审美水平。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2d330fa216147917112835.png)
《冬天的故事》的教案1、学唱表现优美的冬日情境的歌曲《冬天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四三拍的律动感,感受歌曲所带给我们的艺术感染力。
2、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动作表现情境,大胆探索。
3、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能有表情的地学唱歌曲《冬天的故事》。
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课件、剪贴画、琴一、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师引导生一起律动。
二、情境导入:猜谜语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
寒风吹来时,飘落千万家。
1。
发声练习。
请大家模仿吹雪花和在雪地里打雪仗的场景2、冬季之美美丽的冬天PPT。
“秋阿姨走了,冬爷爷欢欢喜喜地来到我们身边。
他给这个世界施了魔法,让世界变得晶莹雪白,银装素裹,是多么的美丽啊!”有趣的冬日活动PPT“在雪地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看看别的小朋友都在做些什么吧!”奇异的冬日冰雕“哎呀呀,冰还可以雕刻成这么多美妙的作品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冬爷爷的问候并分组激趣“冬爷爷为什么要来呢?是因为他要兑现去年的一个承诺,他答应要带给自然界里许多的小动物一个甜美的梦。
小动物可开心啦,它们是多么渴望冬爷爷的到来啊。
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吗?”生答:乌龟北极熊“冬爷爷说啦,他写了一首歌,这首歌非常好听,小动物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学习。
而只要你能把歌曲演唱得优美动听,完成老师布置的小要求,冬爷爷就会将它的梦编织得更美。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分组吧。
看看谁得到冬爷爷更多的宠爱呢?”三、进入新课休止符的讲解讲解并请同学示范和比一比谁打得更好。
熟悉歌词“小朋友们学得真好啊,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诵一下歌词好吗?”学唱歌曲1、师范唱。
“小朋友学得好认真哪,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了表达我激动的心情,我要把这首《冬天的故事》送给小朋友们,希望大家天天开心、天天快乐,为我鼓鼓掌吧!”2、生随琴跟唱。
3、先完整聆听,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师生接唱和小动物间相互唱5、邀请同伴上台展示唱歌学一学舞蹈“小朋友们学得真棒,接下来咱们一起让我们的表演变得更美吧”四、小结、下课。
冬天的故事教案
![冬天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ae9b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b.png)
冬天的故事教案教案:冬天的故事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冬天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冬天的特点和活动。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节日和季节的认知。
教学准备:1. 冬天的故事文本。
2. 图片资源:冬天的景色、人们在冬天的活动等。
3. 板书或PPT。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先展示一幅冬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醒他们关注冬天的特点,例如:天气寒冷、白雪纷飞等。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冬天有哪些特点?你们喜欢冬天吗?Step 2: 阅读冬天的故事教师将冬天的故事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先默读,然后大声朗读,最后进行理解性阅读。
教师可以适当分段,进行小组或整体讨论,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Step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发生的事件、故事的情节等方面。
Step 4: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一系列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他们辨认图片中的人物和活动,并联系到故事中的情节。
Step 5: 学生分享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冬天的故事的喜爱之处,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Step 6: 总结教师总结整堂课的内容,强调冬天的特点和活动,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Step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冬天的故事,可以包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Step 8: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教学反思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拓展:1. 可以邀请学生到户外进行冬季活动,例如堆雪人、滑冰等,加深学生对冬天的真切体验。
2. 可以邀请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冬天的物品或玩具进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冬天的故事幼儿园教案
![冬天的故事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e308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3.png)
冬天的故事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冬天的故事”,教材为《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十一章“冬季的到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冬季的气候特点,感受冬天的乐趣,学习冬天的保健知识,培养幼儿对冬季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季的气候特点,知道冬天的变化。
2. 培养幼儿热爱冬天,乐于参与冬季活动的情感。
3. 教育幼儿学会简单的冬季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冬天的气候特点,感受冬天的乐趣。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关注冬季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冬季图片、冬天的故事视频、雪花剪纸、保健知识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冬季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冬天的气候特点。
2. 新课导入:播放冬天的故事视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冬天元素,如雪花、冰凌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雪花剪纸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冬季保健知识,如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等。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冬季保健知识问答,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冬天。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冬天的景色,如雪花、冰凌、雪人等。
2. 作业题目:与家人分享冬季保健知识,说说如何预防感冒。
答案:幼儿可向家人介绍冬季保健知识,如多喝水、勤洗手、注意保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让幼儿对冬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在引导幼儿关注冬季保健知识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冬季活动,如堆雪人、打雪仗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冬天的乐趣。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的冬季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4.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详细说明。
幼儿园大班语文《冬天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文《冬天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697d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b.png)
幼儿园大班语文《冬天的故事》教案主题:幼儿园大班语文《冬天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知道冬季的一些常见活动。
2. 通过故事阅读,提升孩子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故事书《冬天的故事》2. 冬季相关图片或实物(如雪花模型、雪人玩具等)3. 白板和马克笔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主题教师出示一些冬季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孩子们讨论冬天的特点。
例如:“你们觉得冬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以此来引发孩子们对冬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述故事教师开始讲述故事《冬天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适时停下来让孩子们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者让他们描述他们心中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第三步:讨论与分享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分享他们对故事的感受,以及他们在冬天最喜欢做的事情。
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步:创意活动让孩子们以“我的冬天”为主题,画出他们心中冬天的样子。
此环节旨在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步:总结最后,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再次强调冬天的季节特点,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这个季节。
四、课后作业:请孩子们回家后与父母分享今天学过的《冬天的故事》,并询问父母他们小时候在冬天喜欢做什么事情,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冬天,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孩子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024年冬天的故事幼儿园教案
![2024年冬天的故事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974dd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3.png)
2024年冬天的故事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季节的变化”,详细内容为“2024年冬天的故事”。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冬季的气候特点、节日习俗以及冬季的自然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冬季的气候特点,知道冬季的节日和习俗。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表达冬季事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团结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冬季的气候特点、节日习俗和自然科学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表达冬季事物,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冬季图片、冬季衣物、雪人道具、故事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冬季的景色,让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引导幼儿关注冬季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冬季图片、讲述冬季故事,让幼儿了解冬季的气候特点、节日习俗和自然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关于冬季的问题,让幼儿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如何在冬季保护自己,不让自己感冒。
5. 课堂展示(5分钟)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冬季气候特点:寒冷、干燥、多雪2. 冬季节日:冬至、腊八、春节3. 冬季自然科学知识:雪的形成、冰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冬季的画,并描述画中的内容。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雪人,拍照至班级群。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冬季的特点,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纪律管理,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冬季的气候,观察冬季的自然景观。
2024年大班冬天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
![2024年大班冬天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741601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a.png)
2024年大班冬天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一、活动名称:冬天的故事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提高观察力和生活经验。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1.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图片、卡片等。
2.环境布置:教室环境布置成冬天的景象,如挂上雪花、冬日风景画等。
3.教学辅助工具:音响、投影仪等。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冬日风景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冬天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冬天里的有趣经历。
(二)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冬天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问题。
(三)故事讨论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幼儿说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针对幼儿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四)活动延伸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进行故事创编。
2.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展示自己的创编故事。
2.教师鼓励幼儿关爱环境,保护大自然。
五、活动反思1.故事选材合适,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通过故事,幼儿能够了解到冬天的景色、气候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变化。
2.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同时,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幼儿思考和回答问题,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
3.在活动延伸环节,教师让幼儿根据图片进行故事创编,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在创编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合作意识。
5.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在讨论环节表现出紧张、不敢发言。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次语言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到冬天的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有趣、有益的活动。
冬天的故事教案
![冬天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52d1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e.png)
冬天的故事教案《冬天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冬天的特点,培养其热爱冬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联系实际,进行猜想,并尝试独立识字,正确、规范地书写部分生字。
3.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完成一些语言积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做到书写规范、美观。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画,在情境中理解词语,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
三、教学准备:教师:《雪绒花》歌曲及课文插图课件。
学生:收集一些冬天的图片或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感受冬天。
播放《雪绒花》,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教师导入:冬天的故事是令人难忘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冬天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2. 认读生字词:刺猬、活动、胡萝卜、打雪仗、滑雪、手套、围巾、帽子。
3. 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 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小刺猬、小兔子和小松鼠在冬天里做的事情)5. 齐读课文。
(三)结合图画,情景朗读。
出示课文插图:下雪了,小刺猬、小兔子和小松鼠在干些什么呢?(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动物的活动情景)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打开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感情。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2~5段时,可结合插图着重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玩耍的快乐心情。
可围绕“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和“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他们的快乐?”等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并通过情境创设进行朗读训练。
如,第3段可边做动作边朗读;第4段可让学生戴着头饰表演读;第5段可通过范读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情景再现进行朗读。
(四)角色表演,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1. 教师示范表演读故事。
教师扮演小刺猬、小兔子和小松鼠,请学生和老师一起边表演边复述故事(教师可根据三种动物的活动情景任意组合)。
冬天的故事教案 冬天的故事教案反思优秀
![冬天的故事教案 冬天的故事教案反思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d6ec4e3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5.png)
冬天的故事教案冬天的故事教案反思优秀做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有必要做好教案准备, 借助于教案提高教学质量, 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好的教学计划到底是什么样子?冬天的故事教案一、教材分析《冬天的故事》是一首A大调、3/4, 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
歌曲把冬天比方成冬爷爷, 充满了童话般的色彩, 表达了孩子们对银色世界的喜爱之情。
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 四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 每个乐句前两小节的节奏均为XX X 0 | XX X 0 |, 四分休止符的运用使旋律具有停顿感、跳跃感, 与后面两小节的旋律连贯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歌曲优美、抒情, 3/4拍的律动感让人感觉像坐在荡漾的小船上一样。
二、教学目标1.能够生动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冬天的故事》, 能够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感受3/4拍歌曲的律动感。
3.能够用铃鼓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能够生动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冬天的故事》。
(二)教学难点了解四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故事导入过渡语:同学们, 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一年中有四个季节, 生气盎然的春天、翠绿荫荫的夏天、西风落叶的秋天和银装素裹的.冬天。
每个季节都是那么的美。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老师最喜欢的是冬天, 因为冬天充满了童话的色彩, 洁白的雪花, 银色的世界。
冬天到, 雪花飘, 朵朵雪花像鹅毛。
松鼠打着大白伞, 腊梅水仙开得好。
地上铺着白地毯, 冬眠动物睡大觉。
过渡语:同学们, 为了使这首歌曲更加动听, 我们要用两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你还记得这件打击乐器叫什么吗?它叫三角铁, 听, 三角铁的声音很动听很长, 有延长音, 它是这样演奏的。
这件叫做铃鼓, 可以发出两种声音, 铃鼓是这样演奏的。
2.小组合作、为歌曲伴奏过渡语: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试着用这两种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请小组长分发乐器。
说明:播放《冬天的故事》, 两段歌词一段用一样。
幼儿园教案冬天的故事xx
![幼儿园教案冬天的故事xx](https://img.taocdn.com/s3/m/fe84f46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2.png)
幼儿园教案冬天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知道冬季常见的天气和现象。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冬天的季节特征:寒冷、冰雪、羽绒服、手套等。
2. 冬季常见的天气:雪、冰雹、霜冻等。
3. 冬季现象:河流结冰、树木凋零、动物冬眠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冬季的特征和现象。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观察力。
四、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冬季天气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自然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冬天的故事》。
2. 图片素材:冬季天气和现象的图片。
3. 教学道具:手套、帽子等冬季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外的环境,引导幼儿发现冬季的特征。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是哪个季节吗?冬季有哪些特征?”二、故事讲解(10分钟)1. 播放故事课件《冬天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 教师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了解冬季的天气和现象。
3. 教师提问:“故事中发生了哪些冬季现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三、图片观察(5分钟)1. 教师展示冬季天气和现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2. 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现象?它们冬季为什么会发生?”四、实践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冬季用品体验活动,如穿羽绒服、戴手套等。
2.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用品为什么在冬季很重要?”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冬季的特征和现象。
2.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冬季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3. 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冬季用品,了解它们的作用。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冬季主题活动,共同制作冬季手工艺品。
2. 组织幼儿参观冬季展览,了解不同地区的冬季特色。
3. 开展冬季运动会,让幼儿体验冬季运动的项目和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冬天的故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备课人:李楠)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歌曲《冬天的故事》的学习,感受冬天的美,表现歌曲童话般的意境。
知识与技能目标:
注意歌曲中了连续两个休止符的演唱方法,让学生在教学中做到“声断气连”,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学习策略目标:
通过演唱歌曲《冬天的故事》,指导学生学会用呼吸控制力度,用较弱的力度、“高位置”的声音演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冬天的故事》。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节奏并注意连续两个休止符“声断气连”的演唱。
课前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1课时
学生先修内容1.提前搜集关于冬天美景的图片及在冬天里发生的小故事
2.熟悉歌词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引起意向
师:同学们,现在的季节是?--冬季
那谁来分享下冬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你们真是生活中的小观察员,老师也给大家带
来了一组关于冬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刚才我
们一同领略到冬天的美景,慈祥的冬爷爷还想给你们
讲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出示课题)。
师:慈祥的冬爷爷想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冬天的故
事,请你们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这个故事给你一种怎样
的感觉?
二、自主学习,检查先修
1.请同学们简单描述冬天里都有什么样的景色。
2.熟读歌词。
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
1.聆听歌曲《冬天的故事》。
师: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优美地、抒情地)
2.再次聆听歌曲。
师:歌曲中描述了什么?(小雪花、小星星)
3.歌词学习。
(1)师:下面请跟着老师来念歌词,老师念一句,你们
念一句。
(2)师:好,下面请小朋友们有感情的朗读歌词,熟悉
歌词、体会歌曲含义。
4.《冬天的故事》歌曲学习。
(1)播放录音,学生跟唱第一段。
(注意连续两个休止符“声断气连”的演唱。
)
(2)学生自学第二段歌曲。
(注意吐字清晰)
(3)学生跟随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要求:指导学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点拨指导,总结提高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冬天的故事》,领略到冬爷爷给我们带来的美丽景色。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发现大自然带来我们的美,热爱大自然。
五、达标训练,当堂反馈
1.集体演唱歌曲《冬天的故事》。
2分小组演唱歌曲。
板书设计
冬天的故事
速度:中速稍慢
情绪:抒情地、优美地、亲切的、自然的
教学反思目标完成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指导情况课堂成功与不足改进方法和措施。